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芝“转巧”草书探析
1
作者 王志强 胡芬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1-87,共7页
书法史称张芝的草书集众家之长,“转精其巧”,为一代“草书之祖”。在张氏家族删减儒学经典求新求变传统的影响下,张芝锐意于改革草书,使其草书具备了行云流水之势和刚健遒劲的笔力特点。流水之势是张芝在人性觉醒的时代背景下任情自然... 书法史称张芝的草书集众家之长,“转精其巧”,为一代“草书之祖”。在张氏家族删减儒学经典求新求变传统的影响下,张芝锐意于改革草书,使其草书具备了行云流水之势和刚健遒劲的笔力特点。流水之势是张芝在人性觉醒的时代背景下任情自然、委于造化的结果,而刚健遒劲的特点则与凉州劲悍的地域文化有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芝 书法家 东汉 草书 家学 凉州文化
下载PDF
论书法艺术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2
作者 师晖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7-90,共4页
传统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世瑰宝,作为一门悠久的艺术,书法在当下仍具有重要的意义。书法家的创作具有社会性、人民性、时代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我国学习和发扬传统文化艺术之风空前高涨,掀起了前所未有的书法学习热潮,出现... 传统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世瑰宝,作为一门悠久的艺术,书法在当下仍具有重要的意义。书法家的创作具有社会性、人民性、时代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我国学习和发扬传统文化艺术之风空前高涨,掀起了前所未有的书法学习热潮,出现了学习书法、振兴书艺、弘扬国粹的新趋势。新时期的书法工作者要有使命感,要立足中国,通过继承与创新促进社会主义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书法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书法艺术工作者 时代使命
下载PDF
米芾书法家成因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魏平柱 《襄樊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79-82,共4页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但他的父、祖、曾祖,以至五世祖,皆以武事获求俸禄。弃武从儒道路的选择,成就了一代名家。米芾成为书法家大致有五个因素:社会、家庭的影响;王邸文化氛围的熏染;襄阳碑刻艺术的吸引;对楚文化的崇拜及自...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但他的父、祖、曾祖,以至五世祖,皆以武事获求俸禄。弃武从儒道路的选择,成就了一代名家。米芾成为书法家大致有五个因素:社会、家庭的影响;王邸文化氛围的熏染;襄阳碑刻艺术的吸引;对楚文化的崇拜及自我的刻苦、勤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芾 书法家 宋代
下载PDF
唐代篆书书迹及书法家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孟玲英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77-80,共4页
唐代篆书力扫汉魏晋等的颓靡,勃然中兴,笔者通过对传统典籍文献与近代以来出土的碑志的发掘整理,初步统计唐代篆书家有160余人,篆书书迹有1400余通(件),大大丰富了唐篆面貌,其书家之众,书迹之多非前朝可以比肩。
关键词 唐代 篆书 书家 书迹
下载PDF
重释:敦煌书法在书法创作中的现代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国俊 马争朝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93-95,共3页
敦煌书法是书法发展历史链条中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上世纪末到本世际初的书法学科的设置和专业研究的深化,为敦煌书法与汉魏南北朝书法的书写真实性和艺术审美的多样性,创造了极大的联系空间和无比广阔的联想场景,为书法历史发展的真实性... 敦煌书法是书法发展历史链条中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上世纪末到本世际初的书法学科的设置和专业研究的深化,为敦煌书法与汉魏南北朝书法的书写真实性和艺术审美的多样性,创造了极大的联系空间和无比广阔的联想场景,为书法历史发展的真实性研究和审美多样性研究,构建了新型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评价体系。以敦煌特殊的地域环境下所形成的特殊的文化书写现象和审美特征构成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觉,这个新视觉所形成的新的研究成果,在书法创作中具有吸收文化精神和借鉴书法语言的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汉简 写经 书法家 材质
下载PDF
中国传统书法的人文本质 被引量:1
6
作者 路毓贤 《唐都学刊》 2012年第5期89-91,129,共3页
面对空前的书法热所形成的书法界鱼龙混杂局面,避免让社会各界对书法圈的眼花缭乱,有必要使欣赏者透过中国传统书法的人文本质来对书法家的界定。综合中国书法史上列传人物的事迹,洞察当今书法家标准,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丰厚的文化素... 面对空前的书法热所形成的书法界鱼龙混杂局面,避免让社会各界对书法圈的眼花缭乱,有必要使欣赏者透过中国传统书法的人文本质来对书法家的界定。综合中国书法史上列传人物的事迹,洞察当今书法家标准,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丰厚的文化素养和精湛的笔墨技巧的大学者才称得上优秀的书法家。书法是毛,文字是皮,语言是血肉,思想是骨骼,文脉是灵魂,没有灵魂的躯体就是行尸走肉。一件书法作品如果没有厚实的人文基础是不可能被书法史所记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书法 书法艺术 人文本质 书法家
下载PDF
《杨守敬学术年谱》举要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世灿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3-46,共4页
杨守敬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地理科学家;是一位杰出的版本目录学家;藏书40万卷,孤本万卷,是大藏书家;是学者兼书家的金石学家和品高学富的书法家。
关键词 杨守敬 《杨守敬学术年谱》 历史地理科学家 版本目录学家 藏书家 金石学家 书法家
原文传递
论书法家的传统哲学修养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景新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67-71,共5页
书法家的修养需要诸多方面,但书法家的终极修养是哲学的。书法与中国其他有形艺术皆本源于哲学,但书法尤其抽象,更显示出“形而上”的特点,也更加近于哲学范畴。道家是最具有艺术气质的哲学;禅宗哲学对于书法艺术家的滋养价值很高;儒家... 书法家的修养需要诸多方面,但书法家的终极修养是哲学的。书法与中国其他有形艺术皆本源于哲学,但书法尤其抽象,更显示出“形而上”的特点,也更加近于哲学范畴。道家是最具有艺术气质的哲学;禅宗哲学对于书法艺术家的滋养价值很高;儒家哲学的艺术气质虽然较低,但其博大的胸襟和浩然正气对中国书法家的影响巨大。三家哲学虽有区别,但对中国的书法家来说,最好的方式是能够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家 中国传统哲学 修养 儒释道
下载PDF
论书法家的深刻孤独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兆胜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55-60,共6页
深刻孤独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一个亘古常新的母题 ,无论是削发为僧、遁于山林的隐士 ;还是长歌当哭、戏笑人生的狂怪者 ;或是在人生舞台自由自在、安逸逍遥的社会宠儿 ;抑或是煞费苦心、日理万机为救国家人民出水深火热的人民公仆 ,他们... 深刻孤独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一个亘古常新的母题 ,无论是削发为僧、遁于山林的隐士 ;还是长歌当哭、戏笑人生的狂怪者 ;或是在人生舞台自由自在、安逸逍遥的社会宠儿 ;抑或是煞费苦心、日理万机为救国家人民出水深火热的人民公仆 ,他们都有一颗孤独的心。深刻孤独是书法大师生成的必备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家 深刻孤蚀 内宇宙 衰落和危机
下载PDF
掌上电脑软件精选(四)
10
作者 陈蓝 《电脑技术——Hello-IT》 1999年第9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软件 掌上计算机 calligrapher eWallet
下载PDF
王微对语文教育的贡献
11
作者 郭戈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3年第1期1-5,F0002,共6页
王微(1914—1988)是20世纪我国语文教育家、书法家,既是优秀的国文教员,更是出色的语文编辑。他从新中国成立之前到改革开放之后,参与编写或主编了多套中学语文教材,参与起草了1956、1963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并组织编出《古代散文选... 王微(1914—1988)是20世纪我国语文教育家、书法家,既是优秀的国文教员,更是出色的语文编辑。他从新中国成立之前到改革开放之后,参与编写或主编了多套中学语文教材,参与起草了1956、1963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并组织编出《古代散文选》等一系列语文著作,还撰写了有关汉字演进和书法艺术方面的论著,对革命老区和新中国语文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微 语文教育家 书法家 中学语文
下载PDF
Painter and Calligrapher Liu Jingsheng
12
《China Today》 1997年第11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Painter and calligrapher Liu Jingsheng In
下载PDF
明末清初建阳刻书家余应虬生平述略
13
作者 陈旭东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22年第3期60-65,共6页
余应虬是明末清初建阳刻书业衰落时期的一名重要刻书家,学界对其认识非常有限。他出生于刻书世家,从小走上科举之路,但最终不得不回归故里操持祖业。论文以新发现史料《书林荐举余犹龙墓志铭》为基础,综合考察其家世、生平及刻书情实,... 余应虬是明末清初建阳刻书业衰落时期的一名重要刻书家,学界对其认识非常有限。他出生于刻书世家,从小走上科举之路,但最终不得不回归故里操持祖业。论文以新发现史料《书林荐举余犹龙墓志铭》为基础,综合考察其家世、生平及刻书情实,并揭示其在明末清初大变局中的理想与操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应虬 刻书家 建阳 明末清初
下载PDF
我自沈吟空色相,要书奇字问苍冥——龚鹏程先生诗书管窥
14
作者 孟威 《衡水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58-62,109,共6页
选取诗人与书家的角色来讨论,一是由于龚鹏程先生早期有关学诗作诗之历程、诗学诗派之研究一系的资料大陆所见不多,略加梳理、绍介光之;二是先生在书学、书艺上的研究方法、创作观念、艺术思想与时下学者型书家或书法理论家们甚是有别,... 选取诗人与书家的角色来讨论,一是由于龚鹏程先生早期有关学诗作诗之历程、诗学诗派之研究一系的资料大陆所见不多,略加梳理、绍介光之;二是先生在书学、书艺上的研究方法、创作观念、艺术思想与时下学者型书家或书法理论家们甚是有别,特立独行处不得不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鹏程 诗人 书法家 《诗史本色与妙悟》 《书艺丛谈》
下载PDF
海南历代书法名家评述
15
作者 黎向群 《琼台学刊》 2009年第4期19-26,共8页
海南地区的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就目前传世的墨迹所见,南宋的白玉蟾、明代的海瑞、清代的张岳松和潘存、近现代的祝嘉等人,可谓海南书坛最为杰出的人物,堪称一代翘秀,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 海南历代 书法名家 评述
原文传递
浑然天成 简约神妙:岭南书家谢兰生简论
16
作者 黎向群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77-81,共5页
谢兰生是清代广东一位著名诗人、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他生活的时代,是清由强转衰的时期,他的文艺思想,与时代息息相关,集中体现在他的序跋之中,观点鲜明,见解独特,在岭南文学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书画篆刻创作,个性鲜明,颇... 谢兰生是清代广东一位著名诗人、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他生活的时代,是清由强转衰的时期,他的文艺思想,与时代息息相关,集中体现在他的序跋之中,观点鲜明,见解独特,在岭南文学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书画篆刻创作,个性鲜明,颇有成就。上承谢景卿、黎简、冯敏昌等人的衣钵,下启朱次琦、陈澧、陈璞、康有为、梁启超。对岭南地区的书法传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兰生 岭南 神妙 自然 书法传承
下载PDF
浅论南宋书法人才的地域分布
17
作者 黄端胜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23-128,共6页
书法与书法人才的地域分布有重要联系。南宋书法人才的地域分布较为广泛,并且点状分布与面状分布相互交织。南宋书法人才的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即现今的苏南浙北地区。在这一地区内,以临安府最为重要。南宋书法人... 书法与书法人才的地域分布有重要联系。南宋书法人才的地域分布较为广泛,并且点状分布与面状分布相互交织。南宋书法人才的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即现今的苏南浙北地区。在这一地区内,以临安府最为重要。南宋书法人才的地域分布特点,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与原因,与南宋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南宋书法人才的地域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了南宋的书法文化,又深刻影响了元、明、清三代的书风以及书法人才的地域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书法人才 地域分布 深刻影响
下载PDF
论当代书法家丰富审美经验的有效途径
18
作者 苏洪强 《柳州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120-124,共5页
优秀书法作品的诞生,需要艺术家获取强烈的审美体验。审美经验 是审美体验的基础,因而书法家丰厚的审美经验是创作的重要因素,应当多从各种途径涉取丰富的审美经验。
关键词 书法家 审美体验 书法创作 审美经验 审美感受 师法自然
下载PDF
The Vigorous, Forceful, Extensive and Profound Style of Calligraphy——Kang Wanli, Inheritance of Beipai Kangti Calligraphy
19
作者 CHE Wan-li 《科技视界》 2015年第10期150-151,共2页
中国书法家康万里以其粗狂、豪放、厚重、泼辣的书写风格确立了享誉海内外的北派康体书法。本文回顾了康万里成长经历和艺术成就,真实呈现了康万里在推进中国书法艺术事业中所起到的积极努力。笔者希望通过此文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北派康... 中国书法家康万里以其粗狂、豪放、厚重、泼辣的书写风格确立了享誉海内外的北派康体书法。本文回顾了康万里成长经历和艺术成就,真实呈现了康万里在推进中国书法艺术事业中所起到的积极努力。笔者希望通过此文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北派康体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万里 北派康体书法 书法家 艺术成就
下载PDF
浙西书学
20
作者 张俊岭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2期77-80,共4页
浙西衢州在历史上出现了一些重要的书家,有的不仅在当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全国也极具影响力。因衢州地处交通要道,历代莅衢的书家也较多。衢州书家在书学理论的研究上颇有成果,由宋至民国出现了一些极有价值的书学著作,其中吾丘衍的... 浙西衢州在历史上出现了一些重要的书家,有的不仅在当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全国也极具影响力。因衢州地处交通要道,历代莅衢的书家也较多。衢州书家在书学理论的研究上颇有成果,由宋至民国出现了一些极有价值的书学著作,其中吾丘衍的印学理论、余绍宋的文献辨伪学对书坛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衢州 书法人物 书学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