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trogen and Carbon Isotope Data of Olenekian to Anisian Deposits from Kamenushka/South Primorye, Far-Eastern Russia and Their Palaeo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被引量:2
1
作者 Yuri D Zakharov Micha Horacek +1 位作者 Alexander M Popov Liana G Bondarenko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4期837-853,共17页
The Kamenushka Formation, expos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South Primorye (Kamennshka-1 and Kamenushka-2 sections), is one of the few localities in the world with richly fossiliferous Lower-Upper Olenekian sedimentar... The Kamenushka Formation, expos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South Primorye (Kamennshka-1 and Kamenushka-2 sections), is one of the few localities in the world with richly fossiliferous Lower-Upper Olenekian sedimentary successions. Lower to Middle Triassic ammonoid-, brachiopod- and conodont-bearing silty-clayey deposits of the Kamenushka-1 and Kamenushka-2 sections have been isotope-geochemically investigated in detail. As a result, these sections, together with the previously investigated Abrek Section, expos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South Primorye, provide almost complete ^15Non- and ^13Corg- records for the Lower Triassic of this region. Nine N- isotope intervals and the five negative C-isotope excursions, reflecting, apparently, unstable climatic and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have been distinguished in the Lower Triassic of South Primorye. On the basis of the new C-isotope data the Mesohedenstroemia bosphorensis Zone (upper part), Shimanskyites shimanskyi and Neocolumbites insignis zones of South Primorye are correlated now with the Lower Smithian part of the Yinkeng Formation, the Upper Smithian part of the Helongshan Formation and the Middle Spathian part of the Nanlinghu Formation in South China, respectively, as has been observed in the Abrek, Kamenushka-2, West Pingdingshan and Majiashan s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assic N- and c-isotopes PALAEOcLIMATOLOGY bio- and chemostratigraphy Pri- morye Russia.
原文传递
皖南震旦系蓝田组沉积岩有机碳同位素记录(英文)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金权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4-432,共9页
皖南地区震旦系蓝田组是新元古代冰期后形成的岩石地层 ,它的中下段以黑色页岩沉积为主 ,上段为白云质灰岩。黑色页岩段的分析结果表明 :底部有机碳同位素数值较低 (δ13 Corg平均值为 - 31.9‰ ) ,总有机碳(TOC)和总有机氮 (TON)含量... 皖南地区震旦系蓝田组是新元古代冰期后形成的岩石地层 ,它的中下段以黑色页岩沉积为主 ,上段为白云质灰岩。黑色页岩段的分析结果表明 :底部有机碳同位素数值较低 (δ13 Corg平均值为 - 31.9‰ ) ,总有机碳(TOC)和总有机氮 (TON)含量处于较低值 ;在底部之上 ,有机碳同位素数值缓慢升高 (从靠近底部的 - 32 .6‰升至顶部的 - 2 8.3‰ ) ,而TOC和TON含量分别可达 17.7%和 2 .7‰。这一分析结果应归于冰后期在缺氧条件下大量有机质埋藏所致。可以推测 ,这种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元古代全球性大冰期结束后气候变化和生物演化规律 :冰期结束之后 ,海洋中的低等浮游藻类的底栖藻类在温暖气候条件下得以繁盛 ,伴随着这些还原性有机碳的沉积并大量进入岩石圈中 ,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进入大气圈 ,可能正是由于有机碳的沉积导致的氧气含量升高促使了真核多细胞生物在此之后得到了大发展。蓝田组上段白云质灰岩分析结果表明 :有机碳同位素和无机碳同位素分别呈现出较强的负漂移 (δ13 Corg:- 2 6 .8‰— - 35 .3‰ ;δ13 Ccarb:- 8.5‰— - 10 .2‰ ) ,而总有机碳 (TOC)含量呈现明显降低趋势。这一变化趋势可能主要归之于沉积有机质的氧化作用。可以推测 ,随着新元古代全球性大冰期结束后气候变暖 ,海洋藻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同位素 黑色页岩 生态环境 蓝田组 震量系 藻类
下载PDF
样品预处理对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金权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2-477,共6页
文中主要阐述样品预处理方法不同对于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结果将产生重要影响,并直接关系到由此而得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分析样品采自扬子地台震旦纪蓝田组剖面,并对相同岩石样品采取两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分析结果显示,得到的两套数据... 文中主要阐述样品预处理方法不同对于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结果将产生重要影响,并直接关系到由此而得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分析样品采自扬子地台震旦纪蓝田组剖面,并对相同岩石样品采取两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分析结果显示,得到的两套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值。这种分析差主要是来源于分析样品中残存的碳酸盐。因此,在对全岩分析样品实施有机碳同位素测定之前,务必将分析样品中无机碳除尽。此外,针对目前应用于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同位素 分析结果 样品预处理 预处理方法 分析样品 碳同位素分析 同位素测定 扬子地台 岩石样品 可靠性 蓝田组 震旦纪 碳酸盐 无机碳 剖面 全岩
下载PDF
新疆北部准噶尔-东天山地区金矿床的硫铅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对金成矿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莉娟 王京彬 +1 位作者 王玉往 朱和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37-1447,共11页
以位于西准噶尔的阔尔真阔腊、布尔克斯岱、哈图、包古图金矿;东准噶尔的科克萨依、野马泉金矿;东天山的康古尔,石英滩,红石金矿为研究重点,着重探讨了S、Pb、C同位素在本区特定构造地质条件下对金成矿作用的示踪。结果表明,主成矿期矿... 以位于西准噶尔的阔尔真阔腊、布尔克斯岱、哈图、包古图金矿;东准噶尔的科克萨依、野马泉金矿;东天山的康古尔,石英滩,红石金矿为研究重点,着重探讨了S、Pb、C同位素在本区特定构造地质条件下对金成矿作用的示踪。结果表明,主成矿期矿化剂元素硫来源于深部,有少量地壳物质混染,金属元素铅主要来源于地幔及下地壳,少量浅部铅混染。反映了本区金的来源以深源为主的特征,各类金矿矿化剂元素碳为无机碳与有机碳不同程度的混合,表明地层有机质不同程度地参与了金的运移与卸载成矿,这是本区金成矿的重要特色。本区年轻的基底、深大断裂、火山活动及地层中有机质的参与等地质务件成就了本区不同类型金矿床的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准噶尔-东天山地区 金矿床 S、Pb、c同位素 成矿作用
下载PDF
C-isotope composition and correlation of the Upper Neoproterozoic in Keping area, Xinjiang 被引量:7
5
作者 HE XiuBin, XU Bei & YUAN ZhiYun The Key Laboratory of Orogenic Belts and Crustal Evolution, Peking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7年第4期504-511,共8页
C-isotope analysis of the carbonates in the Upper Neoproterozoic in Keping, Xinjiang indicates that the Qigebrak Formation and the Upper Sugaitbrak Formation mainly record positive C-isotope values, and a distinct pos... C-isotope analysis of the carbonates in the Upper Neoproterozoic in Keping, Xinjiang indicates that the Qigebrak Formation and the Upper Sugaitbrak Formation mainly record positive C-isotope values, and a distinct positive excursion occurs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Qigebrak Formation. There are three negative excursions in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Qigebrak Formation and the Cambrian, the uppermost and lowermost Upper Sugaitbrak Formation. These characters resemble those of the Upper Neoproterozoic in the Three-Gorge area,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Upper Sugaitbrak Formation and Qigebrak Formation can be correlated with the middle and upper parts of the Doushantuo Formation and Dengying Formation, respectively. The negative excursion at the top of the Upper Sugaitbrak Formation corresponds to that at the top of the Doushantuo Formation, while the negative excurs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Sugaitbrak Formation can be correlated with that at the middle part of the Doushantuo Formation in the Three-Gorge area and that at the top of the Hangelchaok diamictites in the Quruqtagh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柯坪地区 晚震旦世 c同位素成分 冰川作用
原文传递
大同盆地地下水中碳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对碘迁移富集的指示 被引量:5
6
作者 朱沉静 李俊霞 谢先军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480-4491,共12页
为深入探究地下水系统中影响碘迁移转化的主控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大同盆地典型高碘地下水区完成样品采集,分析地下水样品基础理化性质及碳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结果表明,大同盆地地下水碘含量变化范围为14.40~1030.00μg/L,高碘地下水... 为深入探究地下水系统中影响碘迁移转化的主控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大同盆地典型高碘地下水区完成样品采集,分析地下水样品基础理化性质及碳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结果表明,大同盆地地下水碘含量变化范围为14.40~1030.00μg/L,高碘地下水(I>100μg/L)主要分布在盆地中心排泄区.地下水中溶解性无机碳的δ13C_(DIC)值变化范围为-12.11‰~-9.79‰,硫酸盐δ^(34)S_(SO4)值介于4.04‰~16.63‰.δ^(13)C_(DIC)和DOC之间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有机质的微生物降解过程是区域地下水无机碳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δ^(13)C_(DIC)与δ34S_(SO4)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表明硫酸盐是有机质微生物降解过程中潜在电子受体之一,且地下水水环境以偏还原环境为主.高碘地下水表现出低δ13C_(DIC)、高δ^(34)S_(SO4)的同位素特征,表明有机质的微生物降解过程是控制地下水中碘迁移释放的主要过程之一,与该过程相伴而生的碘形态转化进一步促使碘以碘离子的形式在偏还原的地下水环境中发生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大同盆地 碳硫同位素 迁移释放 水文地质学
原文传递
京西雾迷山组第4段强迫型海退过程中的层序旋回特征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陆晨明 刘本培 +2 位作者 蒋子堃 张在明 叶群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60-1877,共18页
燕辽地区雾迷山组下、中部主体属海进阶段的层序旋回,以发育对称型相序组构为特征,但上部表现为强迫型海退过程,层序旋回特征未有精细的研究。为此,笔者等选择京西永定河庄户洼剖面的雾迷山组第4段开展系统的沉积微相、沉积相序和层序... 燕辽地区雾迷山组下、中部主体属海进阶段的层序旋回,以发育对称型相序组构为特征,但上部表现为强迫型海退过程,层序旋回特征未有精细的研究。为此,笔者等选择京西永定河庄户洼剖面的雾迷山组第4段开展系统的沉积微相、沉积相序和层序地层学、化学地层学研究,用以恢复沉积相和划分副层序类型,并通过碳、氧同位素组成和相关数据分析的方法验证古环境的演变过程。庄户洼剖面中共识别出九种岩相,不同岩相反映了特定的水深、地形和生物条件,其δ^(13)C值和δ^(18)O值也会有相应的体现。一般情况下,古温度T值增大,δ18 O值和古盐度Z值减小,反映海平面上升;反之则指示海平面下降。研究表明,强迫型海退过程中的层序旋回为不对称相序组构,从潮上带至潮下带其副层序结构由复杂趋于简单,微层序的主要叠加方式也由1∶4向1∶2演变。因此,雾迷山组第4段层序旋回的相序组构与典型的"雾迷山组旋回"差异巨大,这可能与华北古陆北缘中元古代的构造演化转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西部 雾迷山组第4段(闪坡岭亚组) 强迫型海退 层序旋回 碳氧同位素 构造演化转折
下载PDF
再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启动时间 被引量:76
8
作者 王成善 李祥辉 胡修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24,共9页
利用沉积响应来识别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启动时间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之一。西藏仲巴错江顶群被甄别为碰撞型三角洲沉积,由下组可能代表了碰撞启动时期的建造。藏南定日的海相白垩-古近系沉积演化、锶和碳同位素变化也支持两大陆碰撞启... 利用沉积响应来识别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启动时间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之一。西藏仲巴错江顶群被甄别为碰撞型三角洲沉积,由下组可能代表了碰撞启动时期的建造。藏南定日的海相白垩-古近系沉积演化、锶和碳同位素变化也支持两大陆碰撞启动时间大约在K/T界线时期。对比喜马拉雅西段碰撞启动时间并考虑大印度北缘失掉的宽度,提出两大陆最可能的碰撞启动时间是65M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碳同位素 锶同位素 地球化学 沉积记录
下载PDF
Sr、C同位素对苏皖北部上前寒武系时代的界定 被引量:71
9
作者 杨杰东 郑文武 +1 位作者 王宗哲 2陶仙聪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7,共4页
对苏皖北部上前寒武系碳酸盐岩地层系统采集灰岩样品 ,采用弱酸处理方法测定清液部分的 Sr同位素组成 ,对全岩样品测定 C同位素组成。测定结果与 Shields(1999)发表的新元古代古海水 Sr、C同位素组成随时间的演化曲线对比表明 ,苏皖北... 对苏皖北部上前寒武系碳酸盐岩地层系统采集灰岩样品 ,采用弱酸处理方法测定清液部分的 Sr同位素组成 ,对全岩样品测定 C同位素组成。测定结果与 Shields(1999)发表的新元古代古海水 Sr、C同位素组成随时间的演化曲线对比表明 ,苏皖北部上前寒武系是跨越北方青白口系与南方震旦系之间的一段连续地层 ,其时代约从70 0 Ma到 85 0 Ma,该研究进一步印证了淮南生物群属于先伊迪卡拉期的学术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安徽 上前寒武系 淮南生物群 锶同位素 碳同位素 时代界定
原文传递
内蒙古林西县大井铜多金属矿床的硫、碳和铅同位素及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量:57
10
作者 储雪蕾 霍卫国 张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66-574,共9页
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大井铜多金属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的一个大型 Cu-Sn-Ag-Zn-Pb矿床。该矿床的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硫化物的δ34 S值变化为 -1.8‰至 + 3 .8‰ ,平均为 + 0 . 65‰。大约为 -5‰的δ13 C值与峰值为~ + 1... 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大井铜多金属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的一个大型 Cu-Sn-Ag-Zn-Pb矿床。该矿床的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硫化物的δ34 S值变化为 -1.8‰至 + 3 .8‰ ,平均为 + 0 . 65‰。大约为 -5‰的δ13 C值与峰值为~ + 1‰的δ34 S值的很窄分布表明成矿流体中的碳和硫来源于深部岩浆 ,并且排除了上二叠统林西组地层提供一部分硫和碳的可能性。硫化物矿石的 2 0 6 Pb/ 2 0 4 Pb,2 0 7Pb/ 2 0 4 Pb和 2 0 8Pb/ 2 0 4 Pb比值分别在 18.2 57~ 18.3 68,15.476~ 15.60 9和 3 7.916~3 8.3 55范围内 ,其模式年龄为 12 2~ 2 0 9Ma。黑色页岩含有较高的放射成因铅 ,其 2 0 8Pb/ 2 0 4 Pb比值为 18.473~ 2 0 .156,与矿石完全不同。然而 ,矿石、基性 -超基性岩脉和附近花岗岩体的长石铅中 2 0 6 Pb/ 2 0 4 Pb,2 0 7Pb/ 2 0 4 Pb和 2 0 8Pb/ 2 0 4 Pb比值是相近的 ,它们在 2 0 8Pb/ 2 0 4 Pb-2 0 6 Pb/ 2 0 4 Pb和 2 0 7Pb/ 2 0 4 Pb-2 0 6 Pb/ 2 0 4 Pb图上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铅同位素混合线两个端元分别为上地幔和造山带 ,即混合了上地幔与前中生代形成的造山带物质。这些证据都强烈地支持了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岩浆。因此 ,大井矿床是一个典型的与次火山岩有关的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床 成矿物质来源 大兴安岭地区 铅同位素 岩浆-热液脉型 造山带 硫同位素
下载PDF
兰坪金顶铅锌矿方解石微量元素、流体包裹体和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唐永永 毕献武 +5 位作者 和利平 武丽艳 冯彩霞 邹志超 陶琰 胡瑞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635-2645,共11页
金顶铅锌矿矿床成因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但至今没有达成共识,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对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和来源认识的局限。本文以金顶铅锌矿床成矿早期脉状方解石和晚期结核状方解石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微量元素、流体包裹体和碳-氧同位素地... 金顶铅锌矿矿床成因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但至今没有达成共识,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对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和来源认识的局限。本文以金顶铅锌矿床成矿早期脉状方解石和晚期结核状方解石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微量元素、流体包裹体和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矿床成矿流体的性质和可能的来源。研究发现,虽然2种产状方解石都以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显著分异、配分模式向右陡倾为特征,并且具有相似的Mg、Fe和Mn含量,但它们在微量元素、流体包裹体和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上亦存在显著差异。脉状方解石相对于结核状方解石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富集Co、Ni、(W)、Mo、Bi;脉状方解石流体包裹体显示相对高温高盐度的特征(Th>250℃,S>8.0%NaCleqv),而结核状方解石流体包裹体相对低温低盐度(Th<200℃,S<8.0%NaCleqv);脉状方解石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PDB=-22.95‰~-2.56‰)较分散,具有多源性,而结核状方解石碳同位素组成(δ13CPDB=-7.02‰~-6.18‰)相对集中,二者的氧同位素组成(δ18OSMOW=20.16‰~23.49‰)与沉积岩类似。综合分析认为,金顶铅锌矿成矿期脉状和结核状方解石虽然均属热液成因,但它们分别代表了2类不同性质的热液体系,早期成矿流体为多源的混合流体,成矿过程中可能有深源组分的加入,而晚期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碳-氧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方解石 金顶铅锌矿 兰坪盆地
下载PDF
辽南与苏皖北部新元古代地层Sr和C同位素对比及年龄界定 被引量:31
12
作者 郑文武 杨杰东 +2 位作者 洪天求 陶仙聪 王宗哲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5-178,共14页
采用Sr ,C同位素地层学方法 ,对苏皖北部和辽南地区新元古代地层中碳酸盐岩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和测试 ,并将其测试结果与新元古代海水Sr,C同位素组成演变曲线相比较 ,试图从中获得研究区有关地层自然层序、形成时限范围及其有关同位素年... 采用Sr ,C同位素地层学方法 ,对苏皖北部和辽南地区新元古代地层中碳酸盐岩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和测试 ,并将其测试结果与新元古代海水Sr,C同位素组成演变曲线相比较 ,试图从中获得研究区有关地层自然层序、形成时限范围及其有关同位素年龄数据取舍等方面新的信息。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的新元古代淮南群、徐淮群、宿县群和细河群、五行山群、金县群等 ,均形成于南沱冰期或Sturtian冰期之前 ,为 90 0~ 70 0Ma。并且进一步印证了淮南生物群应该属于前伊迪卡拉期的一次重要的生物大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和c同位素 新元古代地层 同位素年龄 安徽 江苏 辽宁
下载PDF
新疆西昆仑奥尔托喀讷什锰矿地质、地球化学及成因 被引量:30
13
作者 高永宝 滕家欣 +5 位作者 李文渊 陈登辉 隋清霖 荆德龙 贺永康 白建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341-2358,共18页
近年来,西昆仑玛尔坎苏地区富锰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新发现奥尔托喀纳什等大型锰矿床。该矿床层位稳定,厚度较大,Mn平均品位达35%以上,为中国最富的碳酸锰矿床,属于典型的海相沉积型锰矿床。锰矿体主要赋存于晚石炭世喀拉阿特河组地层中... 近年来,西昆仑玛尔坎苏地区富锰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新发现奥尔托喀纳什等大型锰矿床。该矿床层位稳定,厚度较大,Mn平均品位达35%以上,为中国最富的碳酸锰矿床,属于典型的海相沉积型锰矿床。锰矿体主要赋存于晚石炭世喀拉阿特河组地层中,该组岩性为一套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建造组合,可划分为台内浅滩、潮坪、开阔台地、局限台地等4个相类型。成矿分为三个期次,第一期为沉积成岩成矿期,矿石矿物由菱锰矿、锰方解石、硼锰矿组成;第二期为热液改造期,形成锰镁绿泥石、红锰矿、硫锰矿、锰方解石(脉)、重结晶菱锰矿、蔷薇辉石及滑石、石膏等;第三期为表生氧化期,发育少量软锰矿、水锰矿、硬锰矿等。锰矿石具有较低的Fe/Mn比值、V/(V+Ni)比值和强烈的Ce正异常,表明Mn是在氧化环境下,以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形式沉积富集。含锰岩系顶、底板岩石中含较多成熟度较差的中酸性火山岩岩屑,以及具有较低Al/(Al+Fe+Mn)、Y/Ho、Co/Ni比值的锰矿石,说明其成矿物质来源于海底热水活动。奥尔托喀纳什锰矿具有"内源外生"的特点,锰矿石及菱锰矿具有负的δ^(13)C值(-23.3‰~-13.2‰),表明锰矿经历了先成锰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再被还原转化成菱锰矿的过程。此外,有机质所导致的更为强烈的还原作用是本矿床富锰矿形成的重要机制。后期构造叠加致使矿体发生变形,矿体形态受褶皱控制。矿石受到强烈改造,形成锰镁绿泥石、红锰矿、蔷薇辉石等,晚期经历氧化淋滤作用形成软锰矿、水锰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 c-O同位素 矿床成因 奥尔托喀讷什锰矿 西昆仑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西沙海槽XS-01站位沉积物孔隙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29
14
作者 杨涛 蒋少涌 +6 位作者 葛璐 杨競红 凌洪飞 吴能友 张光学 刘坚 陈道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2-448,共7页
天然气水合物是近年来国际上发现的一种新型能源,大量赋存在海底沉积物中。西沙海槽位于南海北部陆坡区,周边有多个大型深水油气田区。对该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沉积条件分析以及地球物理BSR分布表明,西沙海槽是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是近年来国际上发现的一种新型能源,大量赋存在海底沉积物中。西沙海槽位于南海北部陆坡区,周边有多个大型深水油气田区。对该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沉积条件分析以及地球物理BSR分布表明,西沙海槽是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的一个有利远景区。文章主要研究了位于西沙海槽最大BSR区内的XS-01站位沉积物孔隙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该站位孔隙水阴阳离子浓度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变化显示出可能与天然气水合物有关的明显地球化学异常,与国际上己发现有天然气水合物地区的异常相类似。因此,认为该站位是西沙海槽区最有利的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值得进一步的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离子含量 碳、氧同位素 孔隙水 西沙海槽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含铀砂岩碳酸盐胶结物C-O同位素研究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杨晓勇 罗贤冬 凌明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79-985,共7页
详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含铀砂岩的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富集成矿机理及多种能源共存的内在联系,从而进一步探讨盆地型多种能源富集成藏(矿)的潜在的规律.含铀砂岩的碳酸盐胶结物C-O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 详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含铀砂岩的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富集成矿机理及多种能源共存的内在联系,从而进一步探讨盆地型多种能源富集成藏(矿)的潜在的规律.含铀砂岩的碳酸盐胶结物C-O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所有样品δ13CPDB值变化范围为-4.2‰^-23.62‰,大部分样品δ13CPDB值落在碳酸盐岩δ13CPDB值范围内或略低,4个样品δ13CPDB值均低于-10‰;样品中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为0.5%~16.12%.综合分析表明:含铀砂岩所属的中侏罗统直罗组在浅变质作用过程中受到过来自深部流体的交代渗滤作用,在淋滤与溶解盆地下古生界的海相碳酸盐过程与古生界的油气相互混合,在砂岩的成岩(成矿)过程中并且具有一定比例有机质的加入,使得含铀砂岩的胶结物中碳同位素值变低.含铀砂岩在成岩(成矿)过程中和一定比例有机质进行水岩交换作用,有机质的参与促使本区铀矿质的络合与运移,最终在有利氧化-还原条件下沉淀和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碳酸盐胶结物 c-O同位素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中数据的有效性 被引量:28
16
作者 樊茹 邓胜徽 张学磊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5-451,共7页
碳酸盐岩碳稳定同位素组成数据能否有效地反应原始大洋的同位素组成是稳定同位素地层学研究成败的关键,因此,如何准确地判断碳同位素比值的有效性成为该稳定同位素地层学研究中的焦点问题之一。碳同位素值有效性受成岩作用、地层缺失、... 碳酸盐岩碳稳定同位素组成数据能否有效地反应原始大洋的同位素组成是稳定同位素地层学研究成败的关键,因此,如何准确地判断碳同位素比值的有效性成为该稳定同位素地层学研究中的焦点问题之一。碳同位素值有效性受成岩作用、地层缺失、样品处理过程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但成岩作用是诸多因素中最普遍、最主要的,因而正确判别碳同位素值可靠性通常也就是对样品及其同位素组成经受成岩改造程度的评定。确保碳同位素测试结果可靠应主要把握前期严格选样和后期数据分析两个重要环节。前期选样包括野外和室内两步,是在宏观尺度上对数据可靠性的把握;后期数据分析则主要是在严格选样的基础上,利用碳(及附带的氧)同位素自身数据特征以及借助Mn、Fe、Sr等微量元素特征从元素级别的微观角度对同位素值有效性做出进一步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碳同位素地层学 δ13c 有效性
原文传递
末元古系—寒武系底Sr、C同位素对比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杨杰东 张俊明 +1 位作者 陶仙聪 王宗哲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32-545,共14页
测定了云南永善肖滩前寒武系—寒武系界限Sr同位素组成及湖北省三峡剖面震旦系碳酸盐岩Sr、C同位素组成 ,并与蒙古、加拿大、西伯利亚和纳米比亚的末元古系Sr和C同位素数据进行了比较 ,得出末元古纪海水87Sr/ 86Sr和δ13C值的演变图。... 测定了云南永善肖滩前寒武系—寒武系界限Sr同位素组成及湖北省三峡剖面震旦系碳酸盐岩Sr、C同位素组成 ,并与蒙古、加拿大、西伯利亚和纳米比亚的末元古系Sr和C同位素数据进行了比较 ,得出末元古纪海水87Sr/ 86Sr和δ13C值的演变图。通过该演变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和c同位素 全球地层对比 末元古系 前寒武系-寒武系界限
下载PDF
新疆洋海墓地先民的食物结构及人群组成探索 被引量:27
18
作者 司艺 吕恩国 +3 位作者 李肖 蒋洪恩 胡耀武 王昌燧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422-1429,共8页
新疆自古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根据人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新疆地区先民的食物结构与人群组成等问题,可为文化与人群交流研究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分析了洋海墓地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2世纪先民骨胶原蛋白的C,N稳定同位素,结果... 新疆自古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根据人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新疆地区先民的食物结构与人群组成等问题,可为文化与人群交流研究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分析了洋海墓地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2世纪先民骨胶原蛋白的C,N稳定同位素,结果显示:洋海先民长期以C3类的动物性食物为主,表明先民主要以畜牧业为生.此外,不同时期先民食物结构的变化,与其人群组成的更迭密切相关.这表现为:青铜时代中晚期,先民多变的食物结构,与人群的多样化有关;经长时间休养生息和文化融合,至早期铁器时代,先民的食物结构显得较为一致;而至两汉时期,先民摄取更多的动物性食物,缘于更为发达的畜牧业.结合考古资料和文献,该变化应为匈奴的进入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海墓地 c N稳定同位素 食物结构 人群组成
原文传递
稳定^(13)C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田土壤碳循环和团聚体固碳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5
19
作者 金鑫鑫 汪景宽 +6 位作者 孙良杰 王帅 裴久渤 安婷婷 丁凡 高晓丹 徐英德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7-224,共8页
农田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累和分解直接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贮藏与全球碳平衡。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物质基础和土壤肥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场所。稳定^(13)C同位素示踪技术是研究土壤碳动态变化... 农田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累和分解直接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贮藏与全球碳平衡。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物质基础和土壤肥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场所。稳定^(13)C同位素示踪技术是研究土壤碳动态变化的有效手段,能够揭示新输入碳在土壤及团聚体中赋存状态、周转过程以及微生物的调节机制。本文主要归纳与阐述了稳定^(13)C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田土壤有机碳循环及土壤团聚体固碳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13)C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未来土壤碳循环和固碳机制方面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稳定同位素 有机碳 土壤团聚体 农田土壤
下载PDF
扬子北缘马元铅锌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及S-Pb-He-Ar-C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高永宝 李侃 +3 位作者 钱兵 李文渊 郑敏昌 ChenGuang ZHANG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1-263,共13页
马元铅锌矿床是近年扬子陆块北缘铅锌找矿的新突破。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碑坝隆起翼部震旦系灯影组角砾状白云岩层间构造带中,围岩蚀变很弱。矿石中硫化物以闪锌矿、方铅矿为主,中粗粒晶质结构,充填于白云岩角砾间。闪锌矿富集Cd、Ge... 马元铅锌矿床是近年扬子陆块北缘铅锌找矿的新突破。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碑坝隆起翼部震旦系灯影组角砾状白云岩层间构造带中,围岩蚀变很弱。矿石中硫化物以闪锌矿、方铅矿为主,中粗粒晶质结构,充填于白云岩角砾间。闪锌矿富集Cd、Ge、Ag,贫In、Tl、Se,Ga/In为6~132,Ge/In多>1000,成矿温度以中-低温为主。金属硫化物ε^(34)S值相对集中,为12.9‰~19.4‰,平均为17.4‰,来自于海相硫酸盐的还原。铅同位素组成稳定,^(206)Pb/^(204)Pb为17.858~17.918:^(207)Pb/^(204)Pb为15.603~15.694;^(208)Pb/^(204)Pb为37.756~38.046,具有造山带和上地壳铅的特征,震旦系可能提供了金属成矿物质。闪锌矿中流体包裹体的~3He/~4He为0.03Ra^1.05Ra,^(40)Ar/^(36)Ar为326.1~765.1,^(38)Ar/^(36)Ar为0.183~0.204,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地壳流体和饱和大气水(大气降水或海水)的混合。闪锌矿内流体包裹体挥发分δ^(13)C_(CH_4)值为-36.01‰^-28.80‰,δ^(13)C_(C_2H_6)值为-27.72‰^-22.44‰,δ^(13)C_(CO_2)值为-23.24‰^-9.68‰,表明有机流体参与了成矿作用。石英、方解石的H-O同位素结果表明具有海水和有机水混合的特征。可见,成矿流体具有两种流体混合的特征,一为蒸发海水与围岩反应所形成的盆地卤水,二为有机流体。推测矿区可能存在一个古油气藏,由于TSR生成一高硫气藏,为区内还原性有机流体的主要来源。当富含Pb、Zn等成矿物质的成矿流体运移至富含CH_4和H_2S的还原性流体的矿区角砾岩带时,两种流体混合,Pb、Zn等遇到H_2S发生反应而沉淀成矿,并伴生热液白云石等,形成了马元铅锌矿床。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马元矿床属MVT型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锌矿 微量元素 S-Pb-He-Ar-c同位素 马元铅锌矿床 扬子北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