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酰亚胺水解酶C末端区为该酶活性所必需
被引量:
1
1
作者
石亚伟
陈云霞
+1 位作者
崔丽方
袁静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1-146,共6页
为了研究一个新环酰亚胺水解酶(CIH)C端区残基对酶分子构象及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C末端缺失1~4个氨基酸残基以及C-末端2个Lvs替代为2个Glu或2个Leu的突变酶,以野生型酶基因重组质粒pE—cih293为模板,在相应引物存在下,通过PCR扩...
为了研究一个新环酰亚胺水解酶(CIH)C端区残基对酶分子构象及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C末端缺失1~4个氨基酸残基以及C-末端2个Lvs替代为2个Glu或2个Leu的突变酶,以野生型酶基因重组质粒pE—cih293为模板,在相应引物存在下,通过PCR扩增获得突变的CIH基因片段.经克隆、表达与纯化,得到不同的突变酶蛋白.酶活性测定、荧光光谱与CD谱分析表明,随着C-末端缺失残基的增多,酶活性丧失也越来越多,但酶分子的聚合状态未发生变化;当CIH的C末端2个Lys替代为2个Glu时,酶活性及分子结构变化均不明显,但当替代为2个Leu时,酶活性丧失殆尽,分子结构变得松散而不再保持寡聚态.pH及热稳定性实验也表明。酶的稳定性与其分子的完整性密切相关.结果证实,CIH的C末端电荷残基对该酶活性与分子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酰亚胺水解酶
c
-
末端
区
带电荷氨基酸
分子构象
稳定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ICK1蛋白C端酸性区域对其功能的调节
被引量:
1
2
作者
贾原
黄玉民
+1 位作者
刘俊林
石亚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4-230,共7页
蛋白激酶C相互作用蛋白1(protein interacting with Ckinase1,PICK1)是调节AMPA(alpha-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ic acid)受体在细胞膜上的数量与分布,引起LTP与LTD现象的重要蛋白.本文利用基因克隆、荧光光谱以及...
蛋白激酶C相互作用蛋白1(protein interacting with Ckinase1,PICK1)是调节AMPA(alpha-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ic acid)受体在细胞膜上的数量与分布,引起LTP与LTD现象的重要蛋白.本文利用基因克隆、荧光光谱以及免疫分析等方法,分析了PICK1蛋白C末端酸性区对BAR结构域与膜脂结合能力以及PICK1分子内BAR(Bin/amphiphysin/RVS)结构域与PDZ结构域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了钙离子结合C末端酸性区后对上述相互作用的调节.结果显示,C末端酸性区的存在使BAR结构域与膜脂的结合能力减弱大约10倍,但PICK1分子内的BAR与PDZ结构域的相互作用与不含C末端的酸性区相比增强了大约4倍.另一方面,C末端酸性区的存在,伴随钙离子浓度的提高,有助于增强BAR与膜脂的结合,却削弱了PDZ和BAR结构域的作用.当钙离子浓度增加到500μmol/L时,BARC的脂质结合能力以及和PDZ的亲和力与不含酸性区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
c
相互作用蛋白1
BAR结构域
c
末端
酸性
区
脂质体
钙离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酰亚胺水解酶C末端区为该酶活性所必需
被引量:
1
1
作者
石亚伟
陈云霞
崔丽方
袁静明
机构
教育部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1-146,共6页
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20031042)~~
文摘
为了研究一个新环酰亚胺水解酶(CIH)C端区残基对酶分子构象及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C末端缺失1~4个氨基酸残基以及C-末端2个Lvs替代为2个Glu或2个Leu的突变酶,以野生型酶基因重组质粒pE—cih293为模板,在相应引物存在下,通过PCR扩增获得突变的CIH基因片段.经克隆、表达与纯化,得到不同的突变酶蛋白.酶活性测定、荧光光谱与CD谱分析表明,随着C-末端缺失残基的增多,酶活性丧失也越来越多,但酶分子的聚合状态未发生变化;当CIH的C末端2个Lys替代为2个Glu时,酶活性及分子结构变化均不明显,但当替代为2个Leu时,酶活性丧失殆尽,分子结构变得松散而不再保持寡聚态.pH及热稳定性实验也表明。酶的稳定性与其分子的完整性密切相关.结果证实,CIH的C末端电荷残基对该酶活性与分子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环酰亚胺水解酶
c
-
末端
区
带电荷氨基酸
分子构象
稳定性
Keywords
c
y
c
li
c
imide hydrolase
c
-terminal region
c
harge residue
mole
c
ular
c
onformation
stability
分类号
Q814 [生物学—生物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ICK1蛋白C端酸性区域对其功能的调节
被引量:
1
2
作者
贾原
黄玉民
刘俊林
石亚伟
机构
教育部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处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4-23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No.30400065)
山西省自然基金资助(No.2007021033)
教育部重点项目(No.208020)资助~~
文摘
蛋白激酶C相互作用蛋白1(protein interacting with Ckinase1,PICK1)是调节AMPA(alpha-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ic acid)受体在细胞膜上的数量与分布,引起LTP与LTD现象的重要蛋白.本文利用基因克隆、荧光光谱以及免疫分析等方法,分析了PICK1蛋白C末端酸性区对BAR结构域与膜脂结合能力以及PICK1分子内BAR(Bin/amphiphysin/RVS)结构域与PDZ结构域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了钙离子结合C末端酸性区后对上述相互作用的调节.结果显示,C末端酸性区的存在使BAR结构域与膜脂的结合能力减弱大约10倍,但PICK1分子内的BAR与PDZ结构域的相互作用与不含C末端的酸性区相比增强了大约4倍.另一方面,C末端酸性区的存在,伴随钙离子浓度的提高,有助于增强BAR与膜脂的结合,却削弱了PDZ和BAR结构域的作用.当钙离子浓度增加到500μmol/L时,BARC的脂质结合能力以及和PDZ的亲和力与不含酸性区相当.
关键词
蛋白激酶
c
相互作用蛋白1
BAR结构域
c
末端
酸性
区
脂质体
钙离子
Keywords
protein intera
c
ting with
c
α kinase 1(PI
c
K1)
BAR domain
c
-terminal a
c
idi
c
region
liposome
c
a2+
分类号
Q71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酰亚胺水解酶C末端区为该酶活性所必需
石亚伟
陈云霞
崔丽方
袁静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PICK1蛋白C端酸性区域对其功能的调节
贾原
黄玉民
刘俊林
石亚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