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6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48
1
作者 张晓慧 李光韬 张卓莉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1年第1期74-79,共6页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它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同时发挥抗炎及促炎双重作用。CRP对于感染及多种结缔组织病的鉴别、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或活动性等有重要意义。因测定敏感度的提高,超敏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它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同时发挥抗炎及促炎双重作用。CRP对于感染及多种结缔组织病的鉴别、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或活动性等有重要意义。因测定敏感度的提高,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P,hs-CRP)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尤其是可以作为健康人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感染 结缔组织病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被引量:213
2
作者 王亚娟 胡翼云 杨永弘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5-187,共3页
1930年,Tilet和Francis首次在急性大叶性肺炎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一种能在Ca2+存在时与肺炎球菌细胞壁中的C-多糖发生特异性沉淀反应的物质。1941年,Avery等测知它是一种蛋白质,故称为C反应蛋白(CR... 1930年,Tilet和Francis首次在急性大叶性肺炎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一种能在Ca2+存在时与肺炎球菌细胞壁中的C-多糖发生特异性沉淀反应的物质。1941年,Avery等测知它是一种蛋白质,故称为C反应蛋白(CRP)。1944年,Jones将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c反应蛋白 急性时相蛋白
原文传递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表现特征和判断指标探讨 被引量:182
3
作者 刘金荣 彭芸 +3 位作者 杨海明 李惠民 赵顺英 江载芳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15-918,共4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表现特征和判断指标。方法(1)将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至少5d,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仍恶化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定义为难治性病例,以此为初步诊断标准,将21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一般病例141例,难治...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表现特征和判断指标。方法(1)将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至少5d,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仍恶化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定义为难治性病例,以此为初步诊断标准,将21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一般病例141例,难治性病例72例,回顾分析两组患儿在临床表现、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胸部影像学等方面的差别,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表现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总结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判断指标;(2)在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前瞻性应用这些指标,进行Kappa检验,验证其准确性。结果按照初步诊断标准定义的难治性病例组患儿发热时间均大于10d,外周血白细胞(3.8~18.5)×10^9/L,发病5—10d时,CRP均大于38mg/L,最高者〉160mg/L,肺CT均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肺叶实变,累及范围均超过2/3肺叶,所有病变区内未见支气管充气征,CT值为40~50HU,仅1例无胸腔积液;一般病例组发热时间常小于10d,CRP常小于40mg/L。对两组病例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性别、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热超过10d、CRP升高、影像表现为肺部高密度均匀实变影(范围超过2/3肺叶,CT值大于40HU)为预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判断指标(分别为OR=1.586,P=0.017;OR=4.344,P=0.001:OR=2.660,P=0.012)。当CRP为40mg/L临界值时诊断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试验评价时敏感度为0.96,特异度为0.94。对上述指标在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验证,Kappa值为0.9。结论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热持续10d以上、CRP大于40mg/L、肺部高密度均匀一致实变阴影(超过2/3肺叶,CT值大于40HU,伴或不伴有胸腔积液),可视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c反应蛋白 放射摄影术 胸部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与白介素-6的相关性优于传统的炎症指标 被引量:145
4
作者 杜斌 陈德昌 +1 位作者 潘家绮 李毅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474-477,共4页
目的 :确定全身性感染患者的传统炎症指标〔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 (CRP)〕及降钙素原 (PCT)与白介素 6 (IL 6 )水平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共有 5 1例患者入选。临床发生全身性感染或全身性炎症... 目的 :确定全身性感染患者的传统炎症指标〔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 (CRP)〕及降钙素原 (PCT)与白介素 6 (IL 6 )水平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共有 5 1例患者入选。临床发生全身性感染或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后 2 4小时内测定血清 PCT、IL 6和 CRP,同时记录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最高体温。结果 :PCT与血清 IL 6水平密切相关。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AU C) ,PCT对 IL 6水平 (以 5 0 0 ng/ L 和 10 0 0 ng/ L 作为临界值 )的预测能力最强 (分别为 0 .6 85和 0 .85 8) ,体温 (分别为 0 .6 6 2和 0 .792 )和 CRP(分别为 0 .6 2 5和 0 .72 7)的预测能力中等 ,而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的预测能力最差。 PC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也最高。结论 :与传统的炎症指标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 体温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白介素-6 PcT
下载PDF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153
5
作者 戴佩佩 裘晓乐 徐克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58-860,共3页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变在细菌感染患者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的60例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的含量及动态变化进行检测,同时将60例细菌感染患者分为重症感染组...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变在细菌感染患者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的60例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的含量及动态变化进行检测,同时将60例细菌感染患者分为重症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并与病毒感染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重症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浓度中位数分别为15.0μg/L和90.0 mg/L;局部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中位数分别为1.8μg/L和55.3 mg/L;重症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血清PCT、CRP浓度均明显升高,与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细菌感染组患者PCT、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症感染组与局部感染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以PCT>0.5μg/L为界,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96.7%(58/60),特异性为85.3%(29/34);以CRP>8 mg/L为界,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96.7%(58/60),特异性为73.5%(25/34)。结论血清PCT、CRP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动态监测PCT水平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协助临床判断病情的转归和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细菌感染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关系 被引量:138
6
作者 郭毅 周志斌 +4 位作者 姜昕 赵宏文 陈实 古坤毅 马可夫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66-268,共3页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 (HDI 5 0 0 0型 )检查 12 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 ,用散射浊度计法检测血清CRP。根据颈动脉超声...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 (HDI 5 0 0 0型 )检查 12 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 ,用散射浊度计法检测血清CRP。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斑块组 (IMT≥ 1 2mm)与非斑块组 (IMT <1 2mm)。结果 颈动脉斑块组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0 1) ,伴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的例数也明显高于非斑块组 (P <0 0 1,P <0 0 5 )。两组血白细胞计数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颈动脉斑块组患者血CRP水平增高例数多于非斑块组 (P <0 0 5 )。结论 血CRP水平增高对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显著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血清学检查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彩色超声多普勒
下载PDF
急性相和C反应蛋白 被引量:136
7
作者 冯仁丰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9年第5期258-260,共3页
关键词 急性相 c反应蛋白 结构 功能 生物调控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33
8
作者 白书玲 李建军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65-768,共4页
长期以来,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视为炎症、感染和组织损伤急性期反应的非特异性产物.CRP增高,意味着机体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由于它不能提供更多的临床信息,多年来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忽视.20世纪90年代末,人们发... 长期以来,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视为炎症、感染和组织损伤急性期反应的非特异性产物.CRP增高,意味着机体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由于它不能提供更多的临床信息,多年来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忽视.20世纪90年代末,人们发现CRP增高可强烈预测未来冠状动脉事件[1],从而激发了广大医生尤其是心血管内科医生的强烈兴趣.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过程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血管炎症标记物的血浆水平有助于区分高危心血管病患者.这些标记物包括P选择素(P-selectin)、白介素-6(IL-6),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细胞内黏附因子和CRP.新近的临床荟萃研究表明,所有的炎症与细胞因子中,CRP是预测未来心血管危险最有力的炎症标记物[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P 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炎症 并发症 增高 急性期反应 产物 发现 组织损伤
原文传递
C反应蛋白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37
9
作者 简序 王金和 程佩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71-473,共3页
C反应蛋白的临床研究已经从感染性疾病的检测拓展到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测。现就近年来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相应的临床检测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并提出不断挖掘传统实验室检测指标新的临床应用价值 ,是一项... C反应蛋白的临床研究已经从感染性疾病的检测拓展到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测。现就近年来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相应的临床检测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并提出不断挖掘传统实验室检测指标新的临床应用价值 ,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急相反应
下载PDF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9
10
作者 王秀艳 袁建新 +3 位作者 王轶瑾 刘春英 于灵灵 吴寿岭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8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ACI)及155例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的血清hsCRP、血糖、血脂等指标,并与329名健康者进...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8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ACI)及155例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的血清hsCRP、血糖、血脂等指标,并与329名健康者进行对照。同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病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CI组和LI组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P<0.05);hsCRP水平与ACI组年龄、舒张压、血糖、三酰甘油水平呈正相关(r=0.261、0.222、0.261、0.166,均P<0.05),与LI组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血糖、总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r=0.294、0.456、0.245、0.402,均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负相关(r=-0.371,P<0.05)。结论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并与其危险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脑梗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普伐他汀治疗对血浆CD40L、金属蛋白酶-9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00
11
作者 李江 赵水平 +2 位作者 彭道泉 许竹梅 胡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 观察较大剂量普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3d后金属蛋白酶 9(MMP 9)、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 40配体 (sCD40L)及C 反应蛋白 (CRP)的变化 ,以了解短期普伐他汀治疗对斑块稳定和免疫炎症抑制的影响。方法  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目的 观察较大剂量普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3d后金属蛋白酶 9(MMP 9)、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 40配体 (sCD40L)及C 反应蛋白 (CRP)的变化 ,以了解短期普伐他汀治疗对斑块稳定和免疫炎症抑制的影响。方法  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无服用任何调脂药物 ,17例 )和普伐他汀组 ( 40mg/d ,18例 )治疗 ,测定治疗前后sCD40L、MMP 9、CRP和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二组治疗前后血脂各组成分的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 ,而普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sCD40L、MMP 9及CRP水平分别降低 38%、48%、33%,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在普伐他汀治疗组 ,sCD40L、MMP 9的降低与TC(r =0 0 9,P =0 5 7;r =0 15 ,P =0 38)、LDL C(r =0 0 8,P =0 87;r= 0 0 3 ,P =0 83)的下降百分数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予以 3d的普伐他汀治疗 ,可明显减低血浆炎症因子的水平、可能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普伐他汀 治疗 cD40L 金属蛋白酶-9 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13
12
作者 高建国 周农 翟金霞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8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27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和4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CRP含 量进行测定,计算其异常率并进行比较。按脑卒中患者临...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8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27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和4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CRP含 量进行测定,计算其异常率并进行比较。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标准对患者进行评 分。结果 脑梗死组CRP含量高于腔梗组,腔梗组高于对照组(均P<0.01);脑梗死组中,CRP异常率高于 腔梗组(P<0.05);CRP异常的患者NDS评分的改善低于CRP正常组,且CRP异常者预后中无变化和死亡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均P<0.01)。结论 CRP水平是临床评价脑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的生物 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脑梗死 预后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患者TGF-β_1、CRP水平和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8
13
作者 钟远芹 蓝伟峰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5-917,共3页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_1)、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化痰止咳抗炎等常规治疗,联合...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_1)、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化痰止咳抗炎等常规治疗,联合组50例采用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治疗,布地奈德组20例单用布地奈德治疗,沙丁胺醇组20例单用沙丁胺醇治疗,3组均治疗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7、14 d后患者血清TGF-β_1及CRP水平,并测定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1 s用力呼气容积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等肺功能指标。结果 3组TGF-β_1及CRP水平在治疗7、14 d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较布地奈德组和沙丁胺醇组明显降低(P<0.05,P<0.01);3组FEV1、FEV1/FVC比值于治疗7、14 d后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联合组较布地奈德组和沙丁胺醇组升高更明显(P<0.05,P<0.01);3组PEF昼夜变异率在治疗7、14 d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联合组较布地奈德组和沙丁胺醇组降低更明显(P<0.05,P<0.01);联合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布地奈德组和沙丁胺醇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较单用布地奈德、单用沙丁胺醇治疗哮喘对患者血液中TGF-β_1及CRP水平的影响更明显,而且能够改善肺通气功能,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转化生长因子-Β1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C反应蛋白——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重要标志物 被引量:105
14
作者 郭毅 姜昕 +2 位作者 陈实 赵宏文 古坤毅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研究C反应蛋白 (CRP)水平与脑梗死灶体积、颈动脉斑块及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纳入研究的 12 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 72h内抽取血清测定CRP水平 ,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CNFDS)进行评分 ,所有患... 目的 研究C反应蛋白 (CRP)水平与脑梗死灶体积、颈动脉斑块及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纳入研究的 12 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 72h内抽取血清测定CRP水平 ,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CNFDS)进行评分 ,所有患者进行CT/MRI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CRP异常组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为 ( 8 0 6± 5 47)mg/L ,白细胞数为 ( 10± 4)× 10 9/L ,明显高于CRP正常组的 ( 6 43± 2 78)mg/L和 ( 9± 3)× 10 9/L ;脑梗死发生率 ( 42例 )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 ( 2 3例 ) ;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也较CRP正常组高 ( 32例 ,17例 )。CRP的异常组患者CNFDS评分较高 ,中位数为 18( 6~ 35 ) ,且预后不良。结论 CRP水平是反映颈动脉斑块及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预后 c反应蛋白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4
15
作者 朱麒钱 尤巧英 +7 位作者 李成江 李红 沈建国 斯徐伟 官莉莉 俞钟明 楼大均 金华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0-321,共2页
2型糖尿病(DM)合并大血管病变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高于2型DM无大血管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2型DM无大血管病变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CRP可能是2型DM和2型DM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炎症可能参与了2型DM及2... 2型糖尿病(DM)合并大血管病变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高于2型DM无大血管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2型DM无大血管病变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CRP可能是2型DM和2型DM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炎症可能参与了2型DM及2型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实验室检查
原文传递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在心血管病变中的表达特性 被引量:108
16
作者 金亚平 秦光明 张松照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7-359,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血管病变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 (hs CRP)的表达特性。方法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 (超敏 )比浊法 ,定量检测健康对照组 340名、冠脉造影患者 341例、心肌梗死患者 86例血清hs CRP。结果  (1 )健康对照组hs CRP呈明显的偏态分布 ,... 目的 探讨心血管病变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 (hs CRP)的表达特性。方法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 (超敏 )比浊法 ,定量检测健康对照组 340名、冠脉造影患者 341例、心肌梗死患者 86例血清hs CRP。结果  (1 )健康对照组hs CRP呈明显的偏态分布 ,hs CRP中位数 :0 45mg/L ,95 %位数 :3 0 7mg/L ,经对数转换hs CRP均数为 (0 76± 1 2 9)mg/L ,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别。 (2 )冠脉造影阳性组 (2 1 4例 )hs CRP :(2 1 8± 2 71 )mg/L ,冠脉造影阴性组 (1 2 7例 )hs CRP :(1 46± 1 66)mg/L ,差异有显著意义(t=2 638,P <0 0 1 )。急性心肌梗死组hs CRP :(6 0 8± 4 55)mg/L。脉造影阳性组hs CRP随阳性支数增加而增高。hs CRP对冠心病的临床评价ROC曲线下面积为 0 81 0。结论 hs CRP对健康人心血管病变的存在和发生心血管意外预测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心血管病变 冠心病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
原文传递
C-反应蛋白的检测 被引量:99
17
作者 杨振修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9年第5期261-263,共3页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检测 免疫沉淀试验 免疫浊度法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卒中 被引量:102
18
作者 温红梅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2年第4期298-300,共3页
近年研究发现,C反应蛋白除了作为炎性标记物外,其血浆基础水平还可预测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其浓度升高是缺血性卒中复发或死亡的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主要通过凝血纤溶、炎症和补体系统等发挥作用,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有可能减少缺血性卒中... 近年研究发现,C反应蛋白除了作为炎性标记物外,其血浆基础水平还可预测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其浓度升高是缺血性卒中复发或死亡的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主要通过凝血纤溶、炎症和补体系统等发挥作用,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有可能减少缺血性卒中的复发,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缺血性卒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炎症细胞因子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1
19
作者 张黎明 高凌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13-1116,共4页
近来的研究说明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自然免疫及炎症性疾病,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认为炎症、免疫与T2DM的发病存在关联[1]。在炎症因子中,除了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C反应蛋白(CRP)等作为炎症过程的调节... 近来的研究说明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自然免疫及炎症性疾病,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认为炎症、免疫与T2DM的发病存在关联[1]。在炎症因子中,除了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C反应蛋白(CRP)等作为炎症过程的调节因子外,近年来关于树突状细胞等细胞因子的研究,在T2DM特别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拟对相关机制进展进行综述。1炎症标志物的探讨T2DM的特征是胰岛素抵抗(IR)和进行性β细胞凋亡,二者可能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近几年的研究表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微波消融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良性甲状腺结节治疗中对机体创伤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96
20
作者 王龙琦 陈坚 刘绪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对机体的创伤,评价微波消融术在该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0例诊断为良性甲状腺结节需要手术治疗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微波消融组和传统组,其中45例选择甲状腺微波...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对机体的创伤,评价微波消融术在该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0例诊断为良性甲状腺结节需要手术治疗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微波消融组和传统组,其中45例选择甲状腺微波消融术,45例选择甲状腺传统手术,对2组患者术后12 h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比较。结果微波消融组术后12 h CRP(0.6±0.1)mg/L,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11.9±2.1)mg/L(t=-35.934,P=0.000);IL-6(3.5±1.2)ng/L,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14.3±4.4)ng/L(t=-15.885,P=0.000);TNF-α(43.1±6.1)ng/L,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50.1±2.7)ng/L(t=-7.039,P=0.000)。微波消融组术中出血量(12.3±2.1)ml,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29.2±4.1)ml(t=-24.610,P=0.000);手术时间(29.4±5.4)min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82.2±14.8)ml(P=-22.482,t=0.000);住院时间(1.6±0.7)d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4.2±0.4)d(t=-21.633,P=0.000)。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微波消融组4例,传统手术组6例,χ2=0.450,P=0.502)。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较传统手术创伤小、美观,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术 甲状腺切除术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