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移植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4
1
作者 孙永华 李迟 +6 位作者 王春元 覃风均 于东宁 陈忠 王荣 胡杰 吴亚楠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70-373,402,共4页
目的为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寻求良好的覆盖材料。方法采用固定剂对异体皮肤细胞外基质固定交联,再用胰蛋白酶和 EDTA 鳌合剂去表皮,保留基底膜,用 DNA 酶、RNA 酶和化学制剂对真皮内可引发宿主细胞识别反应的细胞成分进行处理,保留完整... 目的为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寻求良好的覆盖材料。方法采用固定剂对异体皮肤细胞外基质固定交联,再用胰蛋白酶和 EDTA 鳌合剂去表皮,保留基底膜,用 DNA 酶、RNA 酶和化学制剂对真皮内可引发宿主细胞识别反应的细胞成分进行处理,保留完整的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形态,制成网状“脱细胞异体真皮”。结果通过动物实验(纯种 Wister 大鼠)证明移植成活率高,无排斥反应,组织学观察术后8周形状结构完整,炎性反应消失,12周钉突与脱细胞真皮结合良好,胶原排列整齐。37例烧伤病人Ⅲ度创面和瘢痕切除后,进行脱细胞真皮+自体薄皮片(8‰英寸)移植。成活率平均为96.2%±3.4%。创面收缩轻,外观平整,色较深,触软,功能良好。结论脱细胞同种真皮+薄自体皮移植是修复烧伤深度创面比较理想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脱细胞真皮 皮肤移植 自体皮片
原文传递
异种(猪)脱细胞真皮与自体表皮复合移植研究 被引量:110
2
作者 冯祥生 潘银根 +2 位作者 谭家驹 阮树斌 杜永军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为深度烧伤、瘢痕切除控制瘢痕增生与组织凹陷等寻求良好、廉价的覆盖与充填材料。方法 健康的白色小猪 ,活杀后剥其皮肤 ,用固定剂对异种 (猪 )皮肤细胞外基质固定交联 ,盐水法去除表皮 ,保留基底膜 ,用酶化学剂去除异种 (猪 )... 目的 为深度烧伤、瘢痕切除控制瘢痕增生与组织凹陷等寻求良好、廉价的覆盖与充填材料。方法 健康的白色小猪 ,活杀后剥其皮肤 ,用固定剂对异种 (猪 )皮肤细胞外基质固定交联 ,盐水法去除表皮 ,保留基底膜 ,用酶化学剂去除异种 (猪 )皮肤细胞 ,使其失去抗原性 ,保留完整的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形态 ,制成网状异种 (猪 )脱细胞真皮支架。结果 对 2 3例病人进行异种(猪 )脱细胞真皮支架移植 7d左右 ,再植自体刃厚大张皮的二步法复合移植 ,成活率 ( 87 0±2 5 4 ) % ,采用一步法即异种皮脱细胞真皮支架 +自体刃厚皮同时复合移植 ,成活率 ( 60 0± 3 4 ) %。复合移植成活后的创面愈合平坦 ,颜色淡红或近似正常皮肤 ,表面光滑 ,外观平整 ,触软 ,皮肤可捏起。因病例情况不同可见无瘢痕增生或轻度瘢痕增生。结论 异种 (猪 )脱细胞真皮支架 +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是覆盖深度烧伤创面、瘢痕切除创面 ,以及组织凹陷充填的廉价的较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复合移植 脱细胞真皮支架
原文传递
烧伤后“休克心”的研究 被引量:97
3
作者 黄跃生 杨宗城 +2 位作者 迟路湘 梁晚益 闫柏刚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75-278,共4页
目的 探讨烧伤后休克心及其发生机制。 方法 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相结合 ,采用心功能、心肌细胞损伤、细胞膜及骨架结构损伤、心肌生物力学、心肌病理等指标观测心肌损伤程度 ;通过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心肌细胞氧利用、能量代谢及其释... 目的 探讨烧伤后休克心及其发生机制。 方法 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相结合 ,采用心功能、心肌细胞损伤、细胞膜及骨架结构损伤、心肌生物力学、心肌病理等指标观测心肌损伤程度 ;通过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心肌细胞氧利用、能量代谢及其释放的细胞因子等指标探讨其机制。 结果 严重烧伤后心功能、心肌力学指标、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心肌细胞氧利用及能量代谢、心肌细胞黏弹性等均显著降低 ,细胞膜及骨架结构受损 ,心肌纤维灶性溶解、断裂 ,血浆肌球蛋白轻链 1、肌钙蛋白T及心肌组织细胞因子显著增高。 结论 严重烧伤休克期心肌即发生明显器质性损害 ,心肌缺血再灌流损伤、心肌细胞氧利用及能量代谢障碍、心肌组织水肿、失控性炎症反应等是发生休克心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心肌损害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黄芪多糖对烧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3
4
作者 梁华平 张艳 耿波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8-141,共4页
我们应用小鼠非麻醉状态下Ⅲ度烧伤模型,观察烧伤后6天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黄芪多糖(APS)体内应用对烧伤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烧伤后6天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降低,脾细胞的T淋巴细胞转化、白介素2(IL-2)的产生均明显受... 我们应用小鼠非麻醉状态下Ⅲ度烧伤模型,观察烧伤后6天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黄芪多糖(APS)体内应用对烧伤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烧伤后6天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降低,脾细胞的T淋巴细胞转化、白介素2(IL-2)的产生均明显受抑;烧伤小鼠血清、巨噬细胞对T淋巴细胞转化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抑制性T细胞(Ts)的抑制指数也高于正常。APS经腹腔注射(250mg/kg,每天一次,连续5天)不仅可明显提高正常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还可使烧伤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恢复正常;APS体内应用还可纠正烧伤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TL-2产生的受抑状态,并可使烧伤小鼠血清、巨噬细胞及Ts的抑制活性降低至正常水平。上述结果提示:烧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受抑与烧伤后血清、巨噬细胞及Ts的抑制作用有关;黄芪多糖体内治疗可降低烧伤后血清、巨噬细胞、Ts的抑制活性,恢复烧伤后受损的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烧伤 细胞免疫
原文传递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作和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93
5
作者 姜笃银 陈璧 +3 位作者 徐明达 胡大海 汤朝武 朱雄翔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降低异种 (猪 )真皮组织的抗原性 ,探讨在临床复合移植的可行性。 方法 健康小猪中厚皮 ,半数经戊二醛交联后采用胰蛋白酶和TritonX 10 0等脱细胞处理 ,制成未交联(sADM0 )和交联型 (sADM1)网状脱细胞真皮基质 ,通过动物实验和... 目的 降低异种 (猪 )真皮组织的抗原性 ,探讨在临床复合移植的可行性。 方法 健康小猪中厚皮 ,半数经戊二醛交联后采用胰蛋白酶和TritonX 10 0等脱细胞处理 ,制成未交联(sADM0 )和交联型 (sADM1)网状脱细胞真皮基质 ,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 ,观察 2种sADM组织学变化和移植效果。 结果  (1)兔皮下埋植sADM0 宿主细胞侵入迅速 ,炎症反应和组织降解明显 ,而sADM1炎症反应轻 ,皮片降解和收缩不明显 ;(2 ) 10例烧伤患者Ⅲ度创面和 1例胸部瘢痕切除后 ,以自体薄中厚皮 (ATS)和自体刃厚皮或超薄皮 (UTS)为对照 ,进行sADM +UTS复合移植 ,19块复合皮平均成活率为 78.9% ,与ATS组无显著差异。其中sADM0 +UTS组早期炎症反应和创面收缩明显 ,外观效果与UTS组相当 ;在sADM1+UTS组 ,早期炎症反应和创面收缩较轻 ,外观平整 ,触软 ,与ATS组移植效果相当 ,但有 3例患者的 6块创面在术后平均 (12 .8± 6 .9)周时 ,出现表皮破溃、sADM1外露和组织学严重的异物巨噬细胞反应。 结论 临床用交联型sADM作复合皮的真皮替代物 ,能减缓早期免疫反应 ,提高UTS移植效果 ,但仍不可避免迟发性异种排异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真皮基质 异种基因 皮肤移植 烧伤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吸入性损伤后预防性气管切开与紧急气管切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5
6
作者 路卫 夏照帆 陈旭林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目的 探讨预防性气管切开的临床可行性。 方法 对 93例中度或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均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前出现明显呼吸困难、血氧分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者为紧急气管切开组 (2 1例 ) ;气管切开前未出现明显通气、换气障碍者为预... 目的 探讨预防性气管切开的临床可行性。 方法 对 93例中度或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均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前出现明显呼吸困难、血氧分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者为紧急气管切开组 (2 1例 ) ;气管切开前未出现明显通气、换气障碍者为预防性气管切开组 (72例 )。预防性气管切开组实施手术时间为伤后 (4 .31± 3.0 4 )h ,紧急气管切开组为伤后 (34.4 7± 2 .79)h。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生命体征、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及呼吸机使用情况。 结果 紧急气管切开组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等术前均有明显的异常 ,术后得到显著改善 ,而预防性气管切开组相关生命体征较平稳。紧急气管切开组术后 2d内 2 0例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95 .2 4 % )。预防性气管切开组术后 2d内 6 5例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90 .2 8% )。 结论 对疑有中度以上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应及早行预防性气管切开 ,尽量避免紧急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后建议早期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损伤 预防性气管切开 紧急气管切开 烧伤 气管切开术 呼吸机
原文传递
大黄对烫伤后大鼠体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79
7
作者 陈德昌 李红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研究大黄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大鼠烫伤模型,采集小肠和肝脏标本,测定组织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黄嘌呤氧化酶(XO)的活力。结果:烫伤后大鼠小肠和肝组织... 目的:研究大黄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大鼠烫伤模型,采集小肠和肝脏标本,测定组织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黄嘌呤氧化酶(XO)的活力。结果:烫伤后大鼠小肠和肝组织内GSH Px 和SOD大量消耗,而大黄治疗组大鼠上述组织内GSH Px 和SOD数量明显高于烫伤组(P均< 0.01);烫伤后小肠和肝脏内XO大量产生,大黄能明显降低小肠和肝组织内XO的产生(P均< 0.01)。结论:大黄能降低烫伤后大鼠小肠和肝脏内氧自由基的产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组织内XO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大黄 氧自由基 肝脏 小肠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烧伤延迟复苏大鼠器官功能及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62
8
作者 王文江 姚咏明 +4 位作者 咸力明 董宁 孟海东 雪琳 王今达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烧伤延迟复苏大鼠多器官功能损害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0%总体表面积度烫伤模型。13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n=10)、烫伤组(n=60,伤后6h腹腔内注射40ml/kg生理盐水)和血必净组(n=60,...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烧伤延迟复苏大鼠多器官功能损害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0%总体表面积度烫伤模型。13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n=10)、烫伤组(n=60,伤后6h腹腔内注射40ml/kg生理盐水)和血必净组(n=60,血必净注射液4ml/kg,每日2次)。除假伤组外,各组再根据不同给药时间点分为伤前2h(n=20)、伤后2h(n=20)和伤后12h(n=20)给药组。分别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动物7d的死亡率及伤后12h多器官功能改变。结果与烫伤组相比,伤后12h血必净组动物死亡率显著降低(75.0%比40.0%,P<0.05);同时,血必净组伤后12h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及肌酸激酶(CK)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够明显降低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大鼠的死亡率,并对重要器官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烧伤 延迟复苏 器官功能 Wistar大鼠 多器官功能损害 死亡率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下载PDF
大黄对创伤后脓毒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3
9
作者 陈德昌 李红江 +2 位作者 乔林 杨兴易 景炳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黄对烫伤和内毒素“二次打击”模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背部烫伤模型 ,烫伤后 12小时静脉内给予内毒素 2 0 m g/ kg进行“二次打击”。分离肝细胞线粒体 ,监测肝细胞线粒体内 ATP水平、细胞色素 C... 目的 :研究大黄对烫伤和内毒素“二次打击”模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背部烫伤模型 ,烫伤后 12小时静脉内给予内毒素 2 0 m g/ kg进行“二次打击”。分离肝细胞线粒体 ,监测肝细胞线粒体内 ATP水平、细胞色素 C含量和能荷。结果 :烫伤能引起肝细胞内 ATP含量明显减少 ,细胞色素 C和能荷明显下降 ;内毒素打击后上述指标降低更显著 ,且此过程随时间而加重 ,各时间点与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0 1) ;大黄可明显提高脓毒症大鼠细胞内 ATP含量和能荷值 ,减少肝细胞内细胞色素 C的丢失 ,与单纯烫伤组和脓毒症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0 1)。结论 :烫伤和内毒素“二次打击”能导致肝细胞内 ATP和细胞色素 C含量明显减少 ,能荷下降 ,而大黄能明显提高肝细胞内 ATP和细胞色素 C含量和能荷 ,改善肝细胞线粒体的呼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内毒素 线粒体 烫伤 肝脏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烧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50
10
作者 张艳 梁华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应用小鼠烧伤模型,对黄芪多糖(APS)的免疫增强作用进行了体内外研究。结果表明:体内应用APS(250mg·kg-1,qd,连续5d),可明显提高烧伤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IL-2的产生及IL-2R的表达;体外分别... 应用小鼠烧伤模型,对黄芪多糖(APS)的免疫增强作用进行了体内外研究。结果表明:体内应用APS(250mg·kg-1,qd,连续5d),可明显提高烧伤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IL-2的产生及IL-2R的表达;体外分别应用50、100、250mg·L-1的黄芪多糖,发现其可纠正烧伤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IL-2的产生及IL-2R表达的受抑状态,并促进巨噬细胞产生IL-1,抑制PGE2合成,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体外去除烧伤小鼠脾细胞中的巨噬细胞后,APS对T淋巴细胞转化,IL-2产生及IL-2R表达的调节作用消失。提示APS对烧伤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依赖于巨噬细胞,通过调节其分泌IL-1,抑制PGE2合成,而促进IL-2产生及IL-2R表达,进而增强T淋巴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黄芪多糖 T淋巴细胞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镁合金的防燃研究及其进展 被引量:38
11
作者 黄晓锋 周宏 何镇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271-274,共4页
镁合金在熔炼及制备零件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燃烧。介绍了国内外目前所采用的防燃方法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缺点 ,作为头号镁、稀土资源大国的中国 ,填加稀土防止镁合金氧化燃烧的研究、开发应用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 镁合金 防燃 燃烧
下载PDF
纳米银用于烧伤患者创面后银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56
12
作者 陈炯 韩春茂 余朝恒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观察烧伤创面外用纳米银敷料后银离子在人体内的代谢变化。 方法 正常对照组 :健康志愿者 30例。治疗组 :选择烧伤面积为 6 %~ 12 %TBSA的患者 2 6例 ,均为深、浅不等的Ⅱ度烧伤。采用纳米银敷料外敷创面 ,覆盖面积规定为 5 %T... 目的 观察烧伤创面外用纳米银敷料后银离子在人体内的代谢变化。 方法 正常对照组 :健康志愿者 30例。治疗组 :选择烧伤面积为 6 %~ 12 %TBSA的患者 2 6例 ,均为深、浅不等的Ⅱ度烧伤。采用纳米银敷料外敷创面 ,覆盖面积规定为 5 %TBSA,连续使用 5d。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及治疗组使用敷料前后不同时相点血清银、2 4h尿银离子的水平 ,检测肝、肾功能。另取纳米银敷料覆盖 14d的创面和创缘组织标本 ,用石墨炉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组织中银含量 ,并用透射电镜观察有无银沉积现象。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应用纳米银敷料后第 3天和第 5天 ,治疗组患者的血清银及尿银水平均有所升高 ,但第 14天下降至正常 ;其中 7例患者使用纳米银敷料后第 7天出现轻度的肝功能异常 ,但肾功能均正常 ;创面和创缘组织标本中银的质量分数为 (0 .7±0 .1)× 10 -6,透射电镜未见银沉积现象。 结论 纳米银敷料用于中、小面积Ⅱ度烧伤创面 ,银代谢在安全范围。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是应用纳米银敷料所致还是与烧伤本身有关 ,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烧伤 创面 银代谢
原文传递
局部应用胰岛素对烫伤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47
13
作者 刘琰 章雄 +2 位作者 张志 方培耀 许伟石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 观察局部应用小剂量胰岛素对烫伤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制作深Ⅱ度烫伤大鼠模型。部分大鼠创面下浸润注射 0 .1、1.0U胰岛素 ,分别设为B、C组 ;以创面下浸润注射等渗盐水 (A组 )和腹部皮下注射 0 .1... 目的 观察局部应用小剂量胰岛素对烫伤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制作深Ⅱ度烫伤大鼠模型。部分大鼠创面下浸润注射 0 .1、1.0U胰岛素 ,分别设为B、C组 ;以创面下浸润注射等渗盐水 (A组 )和腹部皮下注射 0 .1U胰岛素 (D组 )的烫伤大鼠作为对照。记录各组创面愈合时间 ,伤后 3d起隔日计算A、B、C组的创面愈合百分率。观察各组创面愈合后的组织形态学改变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各组创面表皮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分析 ,并测定血糖浓度的变化。结果 A、B、C、D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 (2 4 .5 7± 5 .19)、(18.36± 4 .12 )、(2 1.4 6± 2 .97)、(2 4 .5 0±1.0 5 )d,B组较其他 3组明显缩短 (P <0.0 1)。伤后 5、9、11、13、15、17、19dB组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A组 ,且伤后 17d时明显高于C组 (P <0.0 5~ 0.0 1)。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A组表皮层薄 ,钉脚数量少 ,真皮层内多见纤维细胞 ;B、C组表皮层增厚 ,钉脚数量多 ,真皮层内多见成纤维细胞。B组伤后 4dS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A组 (P <0.0 1);B组伤后 4、5dG2 M期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A、C组(P <0.0 5~ 0.0 1)。烫伤后 2 4hA组血糖波动在 3.4 2~ 4 .6 2mmol/L;B组血糖变化规律与A组相似 ;C、D组注射后 1h血糖明显降低 (P <0.0 1),注射后 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烫伤 创面愈合 大鼠 流式细胞仪 细胞周期 血糖
原文传递
深Ⅱ度烧伤创面伤后24小时内削痂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7
14
作者 陆树良 廖镇江 +3 位作者 向军 王志勇 杨丽英 史济湘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26-328,共3页
目的 探讨深Ⅱ度烧伤患者伤后 2 4h内创面行削痂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12例有削痂手术指征并在伤后 2 4h内行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为A组 ;14例削痂条件相似并按常规在伤后 4~ 6d行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休... 目的 探讨深Ⅱ度烧伤患者伤后 2 4h内创面行削痂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12例有削痂手术指征并在伤后 2 4h内行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为A组 ;14例削痂条件相似并按常规在伤后 4~ 6d行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休克期补液量、休克征象发生率、回吸收期的生命体征、尿量及愈合时间。 结果 两组患者在休克期补液量、休克征象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A组休克期尿量明显增多 ,回吸收期的体温、心率与B组明显不同(P <0 .0 5~ 0 .0 1) ;A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较B组短 (P <0 .0 1)。 结论 深Ⅱ度烧伤创面于伤后2 4h内削痂是安全的 ,并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削痂术 创面愈合 安全性 临床疗效 休克
原文传递
不同植皮方式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8
15
作者 谢晓繁 陈冬梅 +3 位作者 陈宇飞 邹晓防 蔡景宁 李宝龙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4期673-676,733,共5页
目的:比较邮票植皮、meek植皮以及自体微粒皮移植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烧伤科收治的12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植皮方法分为微粒皮植皮组、Meek植皮组和邮票皮组,每... 目的:比较邮票植皮、meek植皮以及自体微粒皮移植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烧伤科收治的12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植皮方法分为微粒皮植皮组、Meek植皮组和邮票皮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再根据选择植皮方式的不同实施微粒皮植皮、Meek植皮和邮票皮植皮。对比三组患者的植皮成活率、创面一期愈合率、愈合时间、死亡率、1%烧伤面积(1%TBSA)治疗费用(元)以及康复效果(康复优良率)。结果:邮票皮组植皮成活率明显高于Meek植皮组(P<0.05),Meek植皮组植皮成活率明显高于微粒皮植皮组(P<0.05)。Meek植皮组和邮票皮组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微粒皮植皮组(P<0.05)。邮票皮组1%TBSA治疗费用明显低于Meek植皮组(P<0.05),Meek植皮组1%TBSA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微粒皮植皮组(P<0.05)。Meek植皮组和邮票皮组的创面一期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微粒皮植皮组(P<0.05);Meek植皮组和邮票皮组的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微粒皮植皮组(P<0.05);meek植皮组的瘢痕最轻,关节功能恢复最好;微粒皮植皮组瘢痕最重,关节功能恢复最差。结论:不同植皮方式用于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各不相同。邮票皮成活率高、抗感染能力强,但扩张比例低,创面愈合效果差;meek皮扩张比例高、康复效果好,但抗感染能力差;微粒皮扩张比例最高,但成活率低,治疗成本高。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植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邮票植皮 meek植皮 微粒皮 烧伤 修复 愈合
原文传递
一种新的创面覆盖物——丝素膜 被引量:40
16
作者 黄伯高 朱德安 +5 位作者 吴征宇 严攸鸣 廖镇江 田保中 贾生贤 史济湘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70-274,323,共5页
目的检测丝素膜的物理及生物学性能,并且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①实验室检测:应用各种先进仪器分别测定丝素膜及断层猪皮的含水率、断裂强度、柔韧性、透水性、创面粘合力等物理及生物学特性指标。②临床观察:于同一个体选深度相似的两... 目的检测丝素膜的物理及生物学性能,并且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①实验室检测:应用各种先进仪器分别测定丝素膜及断层猪皮的含水率、断裂强度、柔韧性、透水性、创面粘合力等物理及生物学特性指标。②临床观察:于同一个体选深度相似的两块创面分别应用丝素膜及1%SD-Ag 冷霜,然后对比观察两块创面的变化。结果该膜具有与断层猪皮相近的物理及生物学特性。无毒,无刺激性及抗原性。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并能与创面产生良好的初期粘合。由于其完全透明,故可直接观察到膜下创面的变化,有助于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临床观察结果该膜具有良好的保护创面作用,其应用可明显减轻创面疼痛,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3~5天。结论该膜是较为理想的创面覆盖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覆盖物 丝素膜
原文传递
削痂对深Ⅱ度烧伤局部IL-8释放及创面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4
17
作者 陆树良 金曙雯 +2 位作者 青春 丁长囡 史济湘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评价削痂手术对深Ⅱ度烧伤创面局部 IL-8水平和炎性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检测7例烧伤病人深Ⅱ度创面削痂手术前、手术后和未手术之创面组织在体外组织培养中释放 IL-8的水平,同时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创面局部炎性反应程度。结果削痴... 目的评价削痂手术对深Ⅱ度烧伤创面局部 IL-8水平和炎性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检测7例烧伤病人深Ⅱ度创面削痂手术前、手术后和未手术之创面组织在体外组织培养中释放 IL-8的水平,同时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创面局部炎性反应程度。结果削痴手术后创面组织释放 IL-8水平较手术前和未手术创面有显著降低.局部组织形态学观察亦显示,手术后创面的炎性反应较手术前有明显减轻,未手术创面除有大量中性粒细咆浸润外,坏死范围较手术前扩大,残留的少量皮肤附件因炎症扩大而消失。结论削痂手术能减少局部组织 IL-8的释放,改善炎性反应,对防止深Ⅱ度创面组织进行性加深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削痂 炎性反应 白细胞介素8
原文传递
国外护士职业社会化与职业认同的研究 被引量:43
18
作者 蔡春凤 Marcia Petrini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9期70-72,共3页
职业认同是职业社会化过程的结果之一,它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职业社会化文献已经从个体的被动或反应性角色转变为社会互动和建构主义观点。护士职业认同的概念包括个人、人际方面与社会历史方面,也是一个多维度的现象,包括结构... 职业认同是职业社会化过程的结果之一,它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职业社会化文献已经从个体的被动或反应性角色转变为社会互动和建构主义观点。护士职业认同的概念包括个人、人际方面与社会历史方面,也是一个多维度的现象,包括结构成分、社会成分和个体心理成分。家庭、社会、教育经验,工作社会化过程中现实打击、师徒关系、职业枯竭都对职业认同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对护士职业认同的感知研究是这一领域内的另一研究主题。从社会化的角度探讨护士职业认同,可以为改善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认同 职业社会化 概念分析 现实打击 师徒关系 职业枯竭
下载PDF
鼠角膜碱烧伤的免疫学研究 被引量:39
19
作者 赵敏 陈家祺 杨培增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2,I004,共4页
目的 探讨角膜碱烧伤后眼局部的免疫反应机制。方法 在大鼠角膜上制作碱烧伤模型。在烧伤后的不同阶段 ,制备角膜、虹膜组织平片 ,采用标准的卵白素 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免疫组化 (avidin biotincomplex ,ABC)方法 ,观察眼局部T... 目的 探讨角膜碱烧伤后眼局部的免疫反应机制。方法 在大鼠角膜上制作碱烧伤模型。在烧伤后的不同阶段 ,制备角膜、虹膜组织平片 ,采用标准的卵白素 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免疫组化 (avidin biotincomplex ,ABC)方法 ,观察眼局部T淋巴细胞亚群、巨噬细胞、树突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majorhistocompabilitycomplex,MHC) Ⅱ类抗原阳性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 碱烧伤后早期 ,角膜及虹膜即有T淋巴细胞浸润 ,以CD+ 3 淋巴细胞为主 ,MHC Ⅱ类抗原阳性细胞也轻度增多。在角膜溶解穿孔阶段 ,T淋巴细胞浸润达到高峰 ,其中CD+ 4淋巴细胞明显多于CD+ 8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树突细胞、MHC Ⅱ类抗原阳性细胞大量出现。上述细胞密集分布于角膜缘 ,其中淋巴细胞及MHC Ⅱ类抗原阳性细胞可见于角膜溶解处及中央区。在烧伤后期角膜溃疡已进入修复阶段 ,虹膜上依然可见多量各类阳性细胞。结论 免疫反应可能参与了角膜重度碱烧伤后的组织病变过程 ,在角膜溶解穿孔及眼内炎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碱烧伤 免疫研究 大鼠
原文传递
康复路径对深度烧伤手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7
20
作者 岳丽青 王晓燕 +3 位作者 彭欢 黄晓元 张丕红 范学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6-132,共7页
目的通过制定、执行深度烧伤手康复路径,评估其对烧伤手切削痂植皮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深度烧伤手采用早期切削痂+自体中厚皮移植的成年患者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手烧伤常规... 目的通过制定、执行深度烧伤手康复路径,评估其对烧伤手切削痂植皮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深度烧伤手采用早期切削痂+自体中厚皮移植的成年患者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手烧伤常规护理、教育督促和接受患者咨询的方式实施康复;实验组患者从瘢痕预防、运动与功能康复、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4个主要范畴制定康复路径表,专人按康复路径实施各阶段的康复和指导,并定时电话随访。两组患者使用密歇根手功能量表(MHQ)、温哥华瘢痕量表(VS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评估伤后1、3和6个月的患手整体功能、瘢痕情况和心理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1、3和6个月的MHQ、VSS、SAS总得分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伤后1、3和6个月的MHQ总得分比对照组高(P<0.01);VSS总得分比对照组低(P<0.01);SAS得分比对照组低(P<0.01)。结论手深度烧伤康复路径的实施能有效地提高烧伤手的整体功能,降低瘢痕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康复路径 密歇根手功能量表 温哥华瘢痕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