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袁晓飞 方敏 +1 位作者 汪蓉 郭学珍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11期1846-1847,共2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7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的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8月—2013年2月入住该科的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患者97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7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的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8月—2013年2月入住该科的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患者97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可减少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发生,明显提高了心脏术后患者的护理质量,确保了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
原文传递
镇静镇痛集束策略对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及临床预后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麻苗 郭俊玲 +1 位作者 白妮 孙福月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年第15期1150-1153,共4页
目的研究ABCDE镇静镇痛集束策略(ABCDE Bundle)对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临床预后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于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中心ICU行机械通气的22-45岁的机械通气患者84... 目的研究ABCDE镇静镇痛集束策略(ABCDE Bundle)对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临床预后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于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中心ICU行机械通气的22-45岁的机械通气患者84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一级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ABCDE镇静镇痛集束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4周存活率、谵妄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平均ICU住院时间为(11.76 ± 5.15)d,对照组为(17.64 ± 8.04)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P〈0.01)。干预组患者4周存活率和谵妄发生率分别为90.48%(38/42)、66.67%(28/42),对照组分别为71.43%(30/42)、40.48%(17/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5.79,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使用ABCDE镇静镇痛集束策略,能够降低ICU住院患者谵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谵妄 集束化干预策略 镇静镇痛
原文传递
集束干预策略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志梅 黎映芹 张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501-4502,共2页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发生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8月-2007年8月使用中心静脉导管21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对2007年9月-2009...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发生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8月-2007年8月使用中心静脉导管21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对2007年9月-2009年9月使用中心静脉导管305例设为试验组进行管理,比较两组CVC-RI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CVC-RI发生率为10.46%,平均住院(6.88±0.89)d,ICU总住院费用(32 015±1306.57)元;试验组CVC-RI发生率为6.91%,平均住院(4.76±0.91)d,ICU总住院费用(22 386±1236.48)元。结论采用集束干预策略是预防和减少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有效方法,能降低ICU患者CVC-RI的发生率、缩短在ICU的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干预策略 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
原文传递
专人监督执行集束化管理方案对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 被引量:15
4
作者 康福新 王小智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专人监督执行集束化管理方案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13年7月—2014年6月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其中2013年7—12月设为对照组(150例),采取集束化管理措施,无专人监管;2014年1—6月(177例... 目的探讨专人监督执行集束化管理方案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13年7月—2014年6月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其中2013年7—12月设为对照组(150例),采取集束化管理措施,无专人监管;2014年1—6月(177例)设为专人监督管理组,采取集束化管理措施,专人负责监管,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病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结果专人监督管理组有创机械通气患者141例,有创机械通气日为1 937 d,发生VAP9例,VAP发病率为4.65‰;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患者127例,有创机械通气日为1 965 d,发生VAP21例,VAP发病率为10.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P=0.042)。专人监督管理组集束化管理方案总依从率、平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停留ICU时间分别为94.92%、(11.11±2.57)d、(15.11±2.88)d,对照组分别为48.67%、(14.67±4.35)d、(19.33±5.81)d,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专人监督执行集束化管理方案可以有效预防VAP的发生,应建立符合临床科室实际情况的集束化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集束化方案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肺炎
下载PDF
非药物化集束预防策略对VAP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窦英茹 王艳 +4 位作者 潘春芳 郭凌翔 常淑文 单雪芹 陈齐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33期4263-4266,共4页
目的 探讨非药物化集束预防策略对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ICU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对其进行每日评估,进行目标监测,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析非药物化集束预防策略中的各项措施与VA... 目的 探讨非药物化集束预防策略对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ICU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对其进行每日评估,进行目标监测,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析非药物化集束预防策略中的各项措施与VAP发生率的关系,所有数据应用SPSS 19.0 for windows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病例1326例,感染例数109例,非感染例数1217例.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导管方式(是否带声门下引流)、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程度(APACHE Ⅱ评分〉18分)、机械通气时间(〉7d)、手卫生、床头抬高〉30°、口腔护理、气囊压力监测、胃部残留容量监测、冷凝水及时倾倒、声门下引流通畅的操作依从性均影响VAP的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是影响VAP发生的独立因素(OR=30.536,P〈0.01).结论 实行非药物化集束化预防策略行每日评估,尽早脱机拔管,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非药物化集束化预防策略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