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谈南朝墓葬中的佛教因素
被引量:
15
1
作者
韦正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100,共10页
佛教介入墓葬之中是佛教文化和丧葬文化中的重要现象。南朝时期,佛教因素较为普遍地出现在墓葬之中,但不同墓葬中的佛教因素的象征意义有强弱之别。综合归纳和分析二十座南朝墓葬,可知所含的佛教因素大致有:佛教人物形象类的佛像、僧人...
佛教介入墓葬之中是佛教文化和丧葬文化中的重要现象。南朝时期,佛教因素较为普遍地出现在墓葬之中,但不同墓葬中的佛教因素的象征意义有强弱之别。综合归纳和分析二十座南朝墓葬,可知所含的佛教因素大致有:佛教人物形象类的佛像、僧人、飞天、伎乐、供养人物,佛教护法类的狮子,以及佛教象征物的杂器、佛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因素
南朝
原文传递
试论汉译佛典四言格文体的形成及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颜洽茂
荆亚玲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177-185,共9页
从东汉至南北朝,汉译佛典四言格文体经历了一个逐渐定型的过程,其形成是时代骈体风尚、四言雅正观念、四言语音优势、译经者语言文化素养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特殊的文体结构一经形成便无形地制约着译经者的遣词造句,在表义...
从东汉至南北朝,汉译佛典四言格文体经历了一个逐渐定型的过程,其形成是时代骈体风尚、四言雅正观念、四言语音优势、译经者语言文化素养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特殊的文体结构一经形成便无形地制约着译经者的遣词造句,在表义明确的前提下,译经者往往采取增删字数等手段对文句进行调控,译经中不少表达形式的生成与这种调控密切相关。同时,为满足四言"二二"节奏对双音形式的需求,译经者还采取多种方式延长或简缩词语形式,以凑足四言。不可否认,由于译经者的这些努力,语言中形成了大量的双音新词语,客观上对汉语的双音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典
四言格
成因
词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朝墓葬图像中的佛教因素初探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倩
《西部考古》
2017年第3期178-195,共18页
佛教因素见于墓葬图像是北朝墓葬文化的重要现象。北朝墓葬图像中包含的佛教因素有摩尼宝珠、伎乐天人、童子、护法神像、忍冬莲花等,其所占比重的多少与象征意义的强弱因墓主和时代而异。这些因素在北魏平城时代皆已出现,进入洛阳时代...
佛教因素见于墓葬图像是北朝墓葬文化的重要现象。北朝墓葬图像中包含的佛教因素有摩尼宝珠、伎乐天人、童子、护法神像、忍冬莲花等,其所占比重的多少与象征意义的强弱因墓主和时代而异。这些因素在北魏平城时代皆已出现,进入洛阳时代以后,随着汉化的加深,佛教因素逐渐被析离出墓葬图像,至东魏、北齐时期仅剩下摩尼宝珠和忍冬莲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
墓葬图像
佛教因素
原文传递
五台山寺庙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金巍
李玉轩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期85-89,共5页
寺庙是佛教独有的建筑形式,是佛教文化的外在展现,是佛教信仰的生存载体.以五台山佛教寺庙为研究主体,台怀片区为研究范围,构建五台山寺庙空间分布数据库.利用空间分析软件ArcGIS对五台山寺庙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寺庙是佛教独有的建筑形式,是佛教文化的外在展现,是佛教信仰的生存载体.以五台山佛教寺庙为研究主体,台怀片区为研究范围,构建五台山寺庙空间分布数据库.利用空间分析软件ArcGIS对五台山寺庙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如下:第一,五台山寺庙的空间分布为凝聚型,且围绕区内唯一聚集区——台怀镇寺庙中心区呈向心性分布;第二,区域内的主要出入道路及朝台道路、清水河流域、居民点的分布、寺庙的建寺历史等四个因素是影响五台山寺庙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
佛教寺庙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代佛学教育的社会影响述论
被引量:
2
5
作者
高福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辽代佛学教育在崇佛佞佛风气影响下形成了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佛教宗派的教育体系,并对辽代的政治、社会、生活等均产生深远影响。政治上,辽代统治者对当世影响范围较广、学问较高的佛学大师、大德采取加官晋爵的方式以示统治者对佛教的...
辽代佛学教育在崇佛佞佛风气影响下形成了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佛教宗派的教育体系,并对辽代的政治、社会、生活等均产生深远影响。政治上,辽代统治者对当世影响范围较广、学问较高的佛学大师、大德采取加官晋爵的方式以示统治者对佛教的恩宠。民俗上,岁时节俗之佛诞日常见自天子达于庶人的游行狂欢、父母为子女取名常以"佛号"为之、佛教信众辞世后实行火化等,到处渗透着佛教因素。经济上,占用土地、劳动力流失、铸币危机等社会经济现象的出现亦均与辽代佛学教育相关联。同时,辽代佛学教育对高丽佛学发展亦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学教育
佛教因素
社会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魏墓室壁画中的佛教因素对高句丽墓室壁画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常乐
郑京日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因曹魏"薄葬"之风的流行,中原壁画墓虽渐趋式微,辽东地区的壁画墓却仍在继续且在以朝阳为中心的辽西鲜卑聚集地盛行开来。河西一带与东北地区在北魏的征讨下渐次为北魏所统合,而这些地域内墓葬装饰中的汉魏传统也被北魏所受...
因曹魏"薄葬"之风的流行,中原壁画墓虽渐趋式微,辽东地区的壁画墓却仍在继续且在以朝阳为中心的辽西鲜卑聚集地盛行开来。河西一带与东北地区在北魏的征讨下渐次为北魏所统合,而这些地域内墓葬装饰中的汉魏传统也被北魏所受融。在此背景之下,朝鲜半岛的高句丽壁画墓也受到了北魏壁画墓中佛教因素的影响,其固有墓葬壁画风俗发生了重要变化。伴随着高句丽对佛教的受容慢慢形成了高句丽自己的墓室文化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墓室壁画
佛教因素
高句丽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朝社会生活中的佛教因素补议
7
作者
王德朋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73,F0003,共8页
辽朝社会生活中渗透着大量佛教因素。辽朝妇女冬季以栝楼涂面,因其颜色金黄与佛像类似,时人谓之“佛妆”。辽人在家庭成员患病或临终时,会念诵佛经、举办道场。辽朝佛诞节庆活动呈现出浓烈的娱乐色彩,并逐渐向世俗节日演变。辽人的人生...
辽朝社会生活中渗透着大量佛教因素。辽朝妇女冬季以栝楼涂面,因其颜色金黄与佛像类似,时人谓之“佛妆”。辽人在家庭成员患病或临终时,会念诵佛经、举办道场。辽朝佛诞节庆活动呈现出浓烈的娱乐色彩,并逐渐向世俗节日演变。辽人的人生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受到因果报应观念的深刻影响。考察辽朝社会生活中的佛教因素,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朝
社会生活
佛教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棍”在少林武术中地位的因由探究
8
作者
杨兵
《武术研究》
2018年第11期35-37,共3页
在对少林武术的了解过程当中,发现"棍"对少林武术具有重要影响,在少林武术中所占据的地位也颇高,在客观实际和情感层面都是如此。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棍"在少林武术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的因由进行探究和分...
在对少林武术的了解过程当中,发现"棍"对少林武术具有重要影响,在少林武术中所占据的地位也颇高,在客观实际和情感层面都是如此。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棍"在少林武术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的因由进行探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佛门圣地"的运转同样需要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各项行为都有自身的"利益目标"作为发展的驱动力;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和军事因素对"棍"的社会影响力的扩大,和对少林武术发展以及"棍"在少林武术中地位的提升都有重要影响;在赋予"棍"文化内涵的同时,"棍"的影响也对文化赋予主体产生反作用;以及分析得出自然环境为"棍"在少林武术和佛家文化中地位的占据和影响力的产生提供客观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棍
少林武术
佛学文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宜兴法藏寺地宫舍利瘗埋初探
9
作者
王文波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145,共6页
江苏宜兴法藏寺地宫是北宋中晚期新出现的“转轮藏地宫”,出土有大量遗物,类似的地宫形式在江浙、山东地区也有发现,这与宋辽时期舍利瘗埋中佛经地位的提升关系密切。法藏寺地宫出土有密教相关的佛经、法器、造像和真言咒语等,但这些密...
江苏宜兴法藏寺地宫是北宋中晚期新出现的“转轮藏地宫”,出土有大量遗物,类似的地宫形式在江浙、山东地区也有发现,这与宋辽时期舍利瘗埋中佛经地位的提升关系密切。法藏寺地宫出土有密教相关的佛经、法器、造像和真言咒语等,但这些密教因素是分散和混杂的。受宋代社会世俗化趋势的影响,法藏寺地宫在出土物、供养形式、参与人群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世俗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藏寺地宫
转轮藏
佛经地位
密教因素
世俗化
原文传递
论中医理论中的佛学要素
被引量:
3
10
作者
李明瑞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43-1745,共3页
文章通过分析中医理论中佛学要素的构成、性质和作用,认为源自佛学的慈悲精神、四大学说、禅定境界,是中医基本理论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对这3个方面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认真梳理和仔细分析,探讨了它们在推动中医理论发展过程中...
文章通过分析中医理论中佛学要素的构成、性质和作用,认为源自佛学的慈悲精神、四大学说、禅定境界,是中医基本理论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对这3个方面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认真梳理和仔细分析,探讨了它们在推动中医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中医学之所以能够融入这些学说,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种体系内部有着本质的同一性。佛学进入中医学,使中医哲学真正成为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医学哲学体系,至今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佛学要素
慈悲精神
四大学说
原文传递
现象学心理学与佛教心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比较
被引量:
3
11
作者
彭彦琴
胡红云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9-124,共6页
西方现象学心理学和东方佛教心理学这两种学说都从人类的心识出发,不同程度地发现了我们所面对的对象乃是认识主体所显现。本文从两种学说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出发,即通过比较纯粹意识与五位百法、现象学还原与禅定之间的异同,以使得...
西方现象学心理学和东方佛教心理学这两种学说都从人类的心识出发,不同程度地发现了我们所面对的对象乃是认识主体所显现。本文从两种学说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出发,即通过比较纯粹意识与五位百法、现象学还原与禅定之间的异同,以使得佛教心理学和现象学心理学能够互相阐释、互为补充,共同纠正传统心理学"意识自然化"的倾向,以期实现真正的心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心理学
佛教心理学
纯粹意识
五位百法
现象学还原
禅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晋冀豫地区北朝石窟寺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
2
12
作者
王亮
王银田
《石窟寺研究》
2015年第1期116-146,共31页
佛教石窟寺起源于古印度,于两汉之际传入西域,尔后逐渐东传,至北朝时期,广布中国北方大部,且多开凿于佛教中心周边。晋冀豫地区作为北朝不同阶段佛教中心的主要聚集地,石窟密布。运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大量的古籍文献和考古材料...
佛教石窟寺起源于古印度,于两汉之际传入西域,尔后逐渐东传,至北朝时期,广布中国北方大部,且多开凿于佛教中心周边。晋冀豫地区作为北朝不同阶段佛教中心的主要聚集地,石窟密布。运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大量的古籍文献和考古材料,通过分析此地区50余处大中小型石窟寺遗存的分布状况,总结出它们的分布规律:石窟寺多分布在以佛教中心为依托,以连接各佛教中心的交通线为脉络的僻静山林中。这种分布格局是受当地自然环境、交通条件、佛教基础、经济人口状况,以及北朝统治者的佛教政策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冀豫
石窟寺
地理分布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论僧人书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
13
作者
尚荣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0-176,286-287,共7页
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相结合形成佛教书法。僧人书法是佛教书法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历来对僧人书法的研究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僧人书法精神性的研究和类型化的比较有助于了解佛教与书法之间结合的内在联系,以及佛教美学...
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相结合形成佛教书法。僧人书法是佛教书法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历来对僧人书法的研究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僧人书法精神性的研究和类型化的比较有助于了解佛教与书法之间结合的内在联系,以及佛教美学精神对书法艺术的创作心理和创作形式的渗透和影响。首先探讨僧人书法的形成原因及其发展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人书法
形成原因
发展演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济因素对台湾当代佛教建筑形态的影响——以台湾慈济静思精舍、高雄慈济静思堂、高雄佛光山为例
14
作者
时阳
《城市建筑》
2013年第7期248-248,共1页
自古以来佛教建筑的形式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台湾当代佛教建筑的发展变化也是与台湾社会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本文通过分析台湾的两大佛教道场——慈济功德会与佛光山它们各自的建筑形式来体现经济因素对台湾当代佛教建筑...
自古以来佛教建筑的形式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台湾当代佛教建筑的发展变化也是与台湾社会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本文通过分析台湾的两大佛教道场——慈济功德会与佛光山它们各自的建筑形式来体现经济因素对台湾当代佛教建筑形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佛教建筑
经济因素
台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谈南朝墓葬中的佛教因素
被引量:
15
1
作者
韦正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出处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100,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河西魏晋十六国墓葬研究-以敦煌佛爷庙湾出土资料为中心(项目批准号08JJD7801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佛教介入墓葬之中是佛教文化和丧葬文化中的重要现象。南朝时期,佛教因素较为普遍地出现在墓葬之中,但不同墓葬中的佛教因素的象征意义有强弱之别。综合归纳和分析二十座南朝墓葬,可知所含的佛教因素大致有:佛教人物形象类的佛像、僧人、飞天、伎乐、供养人物,佛教护法类的狮子,以及佛教象征物的杂器、佛塔等。
关键词
佛教因素
南朝
Keywords
buddhist
factors
Southern
Dynasties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汉译佛典四言格文体的形成及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颜洽茂
荆亚玲
机构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177-185,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资助项目(05JJD740012)
文摘
从东汉至南北朝,汉译佛典四言格文体经历了一个逐渐定型的过程,其形成是时代骈体风尚、四言雅正观念、四言语音优势、译经者语言文化素养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特殊的文体结构一经形成便无形地制约着译经者的遣词造句,在表义明确的前提下,译经者往往采取增删字数等手段对文句进行调控,译经中不少表达形式的生成与这种调控密切相关。同时,为满足四言"二二"节奏对双音形式的需求,译经者还采取多种方式延长或简缩词语形式,以凑足四言。不可否认,由于译经者的这些努力,语言中形成了大量的双音新词语,客观上对汉语的双音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佛典
四言格
成因
词汇
Keywords
buddhist
scriptures
four-character
patterns
contributing
factors
vocabulary
分类号
H159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朝墓葬图像中的佛教因素初探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倩
机构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出处
《西部考古》
2017年第3期178-195,共18页
文摘
佛教因素见于墓葬图像是北朝墓葬文化的重要现象。北朝墓葬图像中包含的佛教因素有摩尼宝珠、伎乐天人、童子、护法神像、忍冬莲花等,其所占比重的多少与象征意义的强弱因墓主和时代而异。这些因素在北魏平城时代皆已出现,进入洛阳时代以后,随着汉化的加深,佛教因素逐渐被析离出墓葬图像,至东魏、北齐时期仅剩下摩尼宝珠和忍冬莲花。
关键词
北朝
墓葬图像
佛教因素
Keywords
buddhist
factors
Tomb
images
Northern
Dynasties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五台山寺庙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金巍
李玉轩
机构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期85-89,共5页
文摘
寺庙是佛教独有的建筑形式,是佛教文化的外在展现,是佛教信仰的生存载体.以五台山佛教寺庙为研究主体,台怀片区为研究范围,构建五台山寺庙空间分布数据库.利用空间分析软件ArcGIS对五台山寺庙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如下:第一,五台山寺庙的空间分布为凝聚型,且围绕区内唯一聚集区——台怀镇寺庙中心区呈向心性分布;第二,区域内的主要出入道路及朝台道路、清水河流域、居民点的分布、寺庙的建寺历史等四个因素是影响五台山寺庙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五台山
佛教寺庙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Keywords
Mount
Wutai
buddhist
temple
spatial
distribu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分类号
K901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代佛学教育的社会影响述论
被引量:
2
5
作者
高福顺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文摘
辽代佛学教育在崇佛佞佛风气影响下形成了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佛教宗派的教育体系,并对辽代的政治、社会、生活等均产生深远影响。政治上,辽代统治者对当世影响范围较广、学问较高的佛学大师、大德采取加官晋爵的方式以示统治者对佛教的恩宠。民俗上,岁时节俗之佛诞日常见自天子达于庶人的游行狂欢、父母为子女取名常以"佛号"为之、佛教信众辞世后实行火化等,到处渗透着佛教因素。经济上,占用土地、劳动力流失、铸币危机等社会经济现象的出现亦均与辽代佛学教育相关联。同时,辽代佛学教育对高丽佛学发展亦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佛学教育
佛教因素
社会影响
Keywords
Buddhism
education
buddhist
factors
social
impact
分类号
K241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魏墓室壁画中的佛教因素对高句丽墓室壁画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常乐
郑京日
机构
齐齐哈尔大学文史学院
出处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北朝政权与朝鲜半岛诸王权关系研究”(18BSS052)。
文摘
因曹魏"薄葬"之风的流行,中原壁画墓虽渐趋式微,辽东地区的壁画墓却仍在继续且在以朝阳为中心的辽西鲜卑聚集地盛行开来。河西一带与东北地区在北魏的征讨下渐次为北魏所统合,而这些地域内墓葬装饰中的汉魏传统也被北魏所受融。在此背景之下,朝鲜半岛的高句丽壁画墓也受到了北魏壁画墓中佛教因素的影响,其固有墓葬壁画风俗发生了重要变化。伴随着高句丽对佛教的受容慢慢形成了高句丽自己的墓室文化风格。
关键词
北魏:墓室壁画
佛教因素
高句丽
影响
Keywords
Northern
Wei
Dynasty
tomb
murals
buddhist
factors
Koguryo
influence
分类号
K879.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朝社会生活中的佛教因素补议
7
作者
王德朋
机构
内蒙古民族大学法学与历史学院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73,F0003,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代中国乡村治理与社会秩序研究”(编号:18ZDA171)
内蒙古民族大学博士基金项目“辽金时期佛教研究”(编号:BS534)。
文摘
辽朝社会生活中渗透着大量佛教因素。辽朝妇女冬季以栝楼涂面,因其颜色金黄与佛像类似,时人谓之“佛妆”。辽人在家庭成员患病或临终时,会念诵佛经、举办道场。辽朝佛诞节庆活动呈现出浓烈的娱乐色彩,并逐渐向世俗节日演变。辽人的人生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受到因果报应观念的深刻影响。考察辽朝社会生活中的佛教因素,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
辽朝
社会生活
佛教因素
Keywords
Liao
Dynasty
Social
Life
buddhist
factors
分类号
K246.1 [历史地理—历史学]
K878.6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棍”在少林武术中地位的因由探究
8
作者
杨兵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武术研究》
2018年第11期35-37,共3页
文摘
在对少林武术的了解过程当中,发现"棍"对少林武术具有重要影响,在少林武术中所占据的地位也颇高,在客观实际和情感层面都是如此。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棍"在少林武术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的因由进行探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佛门圣地"的运转同样需要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各项行为都有自身的"利益目标"作为发展的驱动力;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和军事因素对"棍"的社会影响力的扩大,和对少林武术发展以及"棍"在少林武术中地位的提升都有重要影响;在赋予"棍"文化内涵的同时,"棍"的影响也对文化赋予主体产生反作用;以及分析得出自然环境为"棍"在少林武术和佛家文化中地位的占据和影响力的产生提供客观基础条件。
关键词
棍
少林武术
佛学文化
影响因素
Keywords
stick
Shaolin
Wushu
buddhist
culture
influencing
factors
分类号
G85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宜兴法藏寺地宫舍利瘗埋初探
9
作者
王文波
机构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出处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145,共6页
文摘
江苏宜兴法藏寺地宫是北宋中晚期新出现的“转轮藏地宫”,出土有大量遗物,类似的地宫形式在江浙、山东地区也有发现,这与宋辽时期舍利瘗埋中佛经地位的提升关系密切。法藏寺地宫出土有密教相关的佛经、法器、造像和真言咒语等,但这些密教因素是分散和混杂的。受宋代社会世俗化趋势的影响,法藏寺地宫在出土物、供养形式、参与人群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世俗化特征。
关键词
法藏寺地宫
转轮藏
佛经地位
密教因素
世俗化
Keywords
The
underground
palace
of
Fazangsi
zhuanlunzang
buddhist
scripture
status
Tantrism
factors
secularization
分类号
K878.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中医理论中的佛学要素
被引量:
3
10
作者
李明瑞
机构
北京医院中医科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43-1745,共3页
文摘
文章通过分析中医理论中佛学要素的构成、性质和作用,认为源自佛学的慈悲精神、四大学说、禅定境界,是中医基本理论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对这3个方面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认真梳理和仔细分析,探讨了它们在推动中医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中医学之所以能够融入这些学说,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种体系内部有着本质的同一性。佛学进入中医学,使中医哲学真正成为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医学哲学体系,至今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医理论
佛学要素
慈悲精神
四大学说
Keywords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buddhist
essential
factors
Compassionate
spirit
Four
major
theories
分类号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现象学心理学与佛教心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比较
被引量:
3
11
作者
彭彦琴
胡红云
机构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9-124,共6页
文摘
西方现象学心理学和东方佛教心理学这两种学说都从人类的心识出发,不同程度地发现了我们所面对的对象乃是认识主体所显现。本文从两种学说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出发,即通过比较纯粹意识与五位百法、现象学还原与禅定之间的异同,以使得佛教心理学和现象学心理学能够互相阐释、互为补充,共同纠正传统心理学"意识自然化"的倾向,以期实现真正的心理学。
关键词
现象学心理学
佛教心理学
纯粹意识
五位百法
现象学还原
禅定
Keywords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buddhist
psychology
consciousness-only
one
hundred
factors
in
five
divisions
phenomenological
reduction
Zen
meditation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晋冀豫地区北朝石窟寺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
2
12
作者
王亮
王银田
机构
暨南大学历史系
出处
《石窟寺研究》
2015年第1期116-146,共31页
文摘
佛教石窟寺起源于古印度,于两汉之际传入西域,尔后逐渐东传,至北朝时期,广布中国北方大部,且多开凿于佛教中心周边。晋冀豫地区作为北朝不同阶段佛教中心的主要聚集地,石窟密布。运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大量的古籍文献和考古材料,通过分析此地区50余处大中小型石窟寺遗存的分布状况,总结出它们的分布规律:石窟寺多分布在以佛教中心为依托,以连接各佛教中心的交通线为脉络的僻静山林中。这种分布格局是受当地自然环境、交通条件、佛教基础、经济人口状况,以及北朝统治者的佛教政策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
晋冀豫
石窟寺
地理分布
影响因素
Keywords
Shanxi
Hebei
and
Henan
buddhist
cave
temples
distribution
factors
分类号
K879.2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僧人书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
13
作者
尚荣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0-176,286-287,共7页
基金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汉传佛教与书法--类型
成因
+1 种基金
价值影响及其美学意蕴>阶段性成果
项目批准号:12YJC7330008
文摘
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相结合形成佛教书法。僧人书法是佛教书法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历来对僧人书法的研究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僧人书法精神性的研究和类型化的比较有助于了解佛教与书法之间结合的内在联系,以及佛教美学精神对书法艺术的创作心理和创作形式的渗透和影响。首先探讨僧人书法的形成原因及其发展演变。
关键词
僧人书法
形成原因
发展演变
Keywords
Calligraphy
of
buddhist
Monks
factors
of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济因素对台湾当代佛教建筑形态的影响——以台湾慈济静思精舍、高雄慈济静思堂、高雄佛光山为例
14
作者
时阳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城市建筑》
2013年第7期248-248,共1页
文摘
自古以来佛教建筑的形式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台湾当代佛教建筑的发展变化也是与台湾社会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本文通过分析台湾的两大佛教道场——慈济功德会与佛光山它们各自的建筑形式来体现经济因素对台湾当代佛教建筑形态的影响。
关键词
当代佛教建筑
经济因素
台湾
Keywords
contemporary
buddhist
architecture,
economic
factors
,Taiwan
分类号
TU252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TU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谈南朝墓葬中的佛教因素
韦正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5
原文传递
2
试论汉译佛典四言格文体的形成及影响
颜洽茂
荆亚玲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北朝墓葬图像中的佛教因素初探
王倩
《西部考古》
2017
5
原文传递
4
五台山寺庙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金巍
李玉轩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辽代佛学教育的社会影响述论
高福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北魏墓室壁画中的佛教因素对高句丽墓室壁画的影响
常乐
郑京日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辽朝社会生活中的佛教因素补议
王德朋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棍”在少林武术中地位的因由探究
杨兵
《武术研究》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江苏宜兴法藏寺地宫舍利瘗埋初探
王文波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10
论中医理论中的佛学要素
李明瑞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原文传递
11
现象学心理学与佛教心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比较
彭彦琴
胡红云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试论晋冀豫地区北朝石窟寺的地理分布
王亮
王银田
《石窟寺研究》
2015
2
原文传递
13
论僧人书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
尚荣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经济因素对台湾当代佛教建筑形态的影响——以台湾慈济静思精舍、高雄慈济静思堂、高雄佛光山为例
时阳
《城市建筑》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