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醍醐”新考
- 1
-
-
作者
戴启飞
-
机构
西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汉字汉语研究》
2022年第4期81-93,127,共1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天理图书馆藏汉籍调查编目、珍本复制与整理研究”(20&ZD27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醍醐”语源的音译说、意译说均未妥,应不是外来词。“醍醐”最早写作“餬”,见于东汉服虔《通俗文》,是中土原生的俗语词,与“酪酥”是同义词关系。记载“醍醐”一词的汉文译经多有疑伪问题,译作年代均迟至西晋以后。“餬”当视为偏正结构,“”为氐羌的“氐”字的增符类化,“餬”为糊状食品,构词理据为这种乳制品的原产地和原民族,反映出汉晋时期的民族融合与佛教传播。西晋译经选用“醍醐”作为梵语“sarpir-maṇḍa”的译词后,新词义“最上最胜的乳制品”占据优势,被用来譬喻佛法最高境界,并经由汉文佛典广为流传。从正体{餬}到俗体{醍醐},词形演变受到造字理据、偏旁类化、语音流变的影响。“餬(寄食)”是“餬(糊状食品)”的语境义,“醍(醍醐)”与“醍(红色清酒)”为同形关系,不可混淆。部分诗文中{醍醐}的“清酒”义和“沽酒”义,是文学修辞生成的语境义。
-
关键词
醍醐
外来词
佛典语言学
字词关系
-
Keywords
Ti-hu(醍醐)
Loanword
buddhist linguistics
Relationship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Words
-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