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印顺《中国禅宗史》--管窥自他语境下民国佛教学术的发展困境
1
作者 李铭佳 《哲学评论》 CSSCI 2017年第2期228-245,共18页
印顺的《中国禅宗史》是一部扬名域外的佛学巨著。该书特色独具,内容上是只书至会昌法难前后的断代史;方法上则首开教界先河,借鉴西学,采用历史考证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而这两大特色也正是此书获得极端评价的由来。对此,笔者从成... 印顺的《中国禅宗史》是一部扬名域外的佛学巨著。该书特色独具,内容上是只书至会昌法难前后的断代史;方法上则首开教界先河,借鉴西学,采用历史考证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而这两大特色也正是此书获得极端评价的由来。对此,笔者从成书缘起、印顺个人求法经历及其研究方法的形成等角度,试对《中国禅宗史》两大特色的原因进行分析,从中管窥民国西学冲击下佛教界面临的学术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禅宗史 印顺 民国时期 佛教界学术 发展困境
下载PDF
“留藏学法团”与民国时期汉藏文化交流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海燕 喜饶尼玛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5-112,共8页
1925年6月,大勇法师率"留藏学法团"由北京出发,赴藏学法,成为民国时期内地僧人以游学方式自发组织前往西藏求法的先声。本文认为,作为学法组织的启蒙范本与汉藏关系进程中的重要组织,"留藏学法团"展现了民国时期汉... 1925年6月,大勇法师率"留藏学法团"由北京出发,赴藏学法,成为民国时期内地僧人以游学方式自发组织前往西藏求法的先声。本文认为,作为学法组织的启蒙范本与汉藏关系进程中的重要组织,"留藏学法团"展现了民国时期汉藏宗教文化交流的脉络与趋向,丰富和充实了汉藏文化交流的内容和形式,也成为推动蒙藏委员会此后资助汉藏僧侣游学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藏学法团 民国时期 汉藏佛教 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明治日本美术史的起点与欧洲印度学的关系——冈仓天心的美术史与明治印度学及东洋史学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林少阳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6年第2期26-39,共14页
在与西方文明的相遇中,汉字圈国家要确立作为现代制度的"美术",并令美术为现代民族国家的确立作贡献,美术史叙述变得重要。冈仓觉三(号天心,1862-1913)为日本"美术"这一制度事实上的确立者。其《日本美术史》(明治... 在与西方文明的相遇中,汉字圈国家要确立作为现代制度的"美术",并令美术为现代民族国家的确立作贡献,美术史叙述变得重要。冈仓觉三(号天心,1862-1913)为日本"美术"这一制度事实上的确立者。其《日本美术史》(明治二十三年[1890-1892]讲义,1922年付印),为日本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美术史叙述,且多论及中国美术史。本文将聚焦于本书,探讨冈仓天心美术史叙述与印度学、明治日本中国史研究之间的关系。冈仓天心与印度学与明治中国学(明治日本的"支那学"^(1),尤其所谓"东洋史学")的关系一直未被留意。本文认为,探讨冈仓美术史叙述与印度学、中国学的关系不仅是分析冈仓美术史叙述的重要角度,同时也是探讨欧洲印度(佛教)学、明治印度学与明治日本中国学起步之间关系的角度,进而也是探讨这两门学科在明治学术史思想史中位置、性质的角度。本文将聚焦于十九世纪中期欧洲印度学代表麦克斯?缪勒(F.Max Müller)与明治中期的日本美术史学、日本东洋史学之间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史学 冈仓天心 欧洲印度(佛教)学 麦克斯·缪勒(Max Müller) 明治日本中国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