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景摄影测量用于直接生成塑像施工图纸 被引量:6
1
作者 冯文灏 李欣 +4 位作者 江万寿 高新乔 王茜 王升定 付克勤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7-132,共6页
对高 6.1 9m的塑像模型实施近景摄影测量以直接生成高 61 .9m铜表面塑像的施工图纸。本文报道此工程中建立精度为± 0 .0 5 mm的特高精度工业测量控制网、在解析测图仪上同时处理 4个像对、对塑像进行表面处理、统计塑像耗铜量以及... 对高 6.1 9m的塑像模型实施近景摄影测量以直接生成高 61 .9m铜表面塑像的施工图纸。本文报道此工程中建立精度为± 0 .0 5 mm的特高精度工业测量控制网、在解析测图仪上同时处理 4个像对、对塑像进行表面处理、统计塑像耗铜量以及直接提供铜塑像施工图纸等项研究成果。与相仿工程相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景摄影测量 塑像 施工图纸 工业测量控制网 精度
下载PDF
甘肃泾川出土5件佛教造像彩绘分析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梁嘉放 吴荭 +3 位作者 张勇剑 赵西晨 夏寅 曹铭婧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7-105,共9页
运用显微观察、荧光拍照、偏光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手段,对#87北魏造像碑、#99隋代佛头、#54宋代残破佛头和2件泥塑佛像残块表面彩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北魏和隋代造像红色为朱砂,绿色为石绿,白色为方... 运用显微观察、荧光拍照、偏光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手段,对#87北魏造像碑、#99隋代佛头、#54宋代残破佛头和2件泥塑佛像残块表面彩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北魏和隋代造像红色为朱砂,绿色为石绿,白色为方解石;隋代造像面部肉色为硫酸铅和朱砂的混合物,眼黑为炭黑;宋代造像表面红色为铁红,白色为方解石;泥塑残块#1表面蓝色为石青和石绿的混合物,#2表面为朱砂,判断其制作年代不晚于唐代中期。白灰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并具有亮白色荧光反应,与碳酸钙粉末混合有机胶制成白灰层的荧光反应一致,判断古代样品白灰层中可能存在有机胶结质。在元素分析过程中,铅(Pb)一直存在,而在物相分析中并没有发现Pb的化合物。同样问题在早期关中出土墓葬壁画分析中同样存在,是否与彩绘工艺本身有关,值得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造像 石青 石绿 朱砂 铁红 硫酸铅
下载PDF
神仙方术视野中的中国早期华盖图像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同标 《创意与设计》 2014年第4期54-61,共8页
华盖是从遮风蔽雨的伞盖转化而来,由实用器具升华为神仙方术意味的美称。这在汉代辞赋典籍中屡有记载,也被使用于奉神、长生、辟兵等庄严场合,在汉代图像中尤多见于西王母。在佛教入传中国后,汉恒帝设华盖之座并祠浮图老子,表明当时人... 华盖是从遮风蔽雨的伞盖转化而来,由实用器具升华为神仙方术意味的美称。这在汉代辞赋典籍中屡有记载,也被使用于奉神、长生、辟兵等庄严场合,在汉代图像中尤多见于西王母。在佛教入传中国后,汉恒帝设华盖之座并祠浮图老子,表明当时人把佛陀(浮图)与老子(道教始祖)同样对待,华盖也具有传统的方术意义。然而,与佛陀造像伴生的华盖,在印度原本是王侯象征的礼具,是把佛陀当视为王侯的,而在中国却是与神仙为伍的,表明中国早期华盖佛像是在神仙方术系统中被接受的。从华盖图像的中外寓意之别,反映了中国古代是立足于自身文化系统接纳外来文明的,中外文化之间的共性是最初被接纳的思想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盖 神仙方术 佛像
下载PDF
云冈石窟艺术中的佛教文化解读
4
作者 彭栓红 《云冈研究》 2023年第4期32-37,共6页
云冈石窟是北魏佛教石窟建筑,作为北魏佛教圣地,承载展现了丰富的中国早期佛教文化。云冈石窟早期造像多体现小乘佛教思想,中期、晚期石窟造像多体现大乘佛教思想。云冈石窟佛教文化理念常通过具体的佛造像、极具象征的符号化的装饰物... 云冈石窟是北魏佛教石窟建筑,作为北魏佛教圣地,承载展现了丰富的中国早期佛教文化。云冈石窟早期造像多体现小乘佛教思想,中期、晚期石窟造像多体现大乘佛教思想。云冈石窟佛教文化理念常通过具体的佛造像、极具象征的符号化的装饰物等传递出丰富的佛教教义。云冈石窟是佛教石雕艺术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石窟 佛教思想 佛造像
原文传递
南京栖霞山新发现的“江总残碑”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费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78,共7页
作为南朝都城唯一保存至今的石窟遗存,南京栖霞山石窟保存并不完好,且重要龛像多缺乏纪年,虽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深入研究尚难推进。随着南京考古实物的新发现,特别是栖霞山无量殿前遗址出土的陈江总《摄山栖霞寺碑文》残碑,使以... 作为南朝都城唯一保存至今的石窟遗存,南京栖霞山石窟保存并不完好,且重要龛像多缺乏纪年,虽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深入研究尚难推进。随着南京考古实物的新发现,特别是栖霞山无量殿前遗址出土的陈江总《摄山栖霞寺碑文》残碑,使以往难以确定的问题有条件做出判断。本文着重就该残碑的铭文内容及相关造像予以考证,并对栖霞山石窟是否存有刘宋年间龛像、双佛窟的造像题材及年代、无量殿大佛的创建者、齐竟陵王造弥勒立像与栖霞寺内现存佛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霞山 摄山栖霞寺碑 南朝 佛像
下载PDF
黄岩瑞隆感应塔及其佛造像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松涛 《东方博物》 2018年第3期29-37,125+6,共11页
瑞隆感应塔位于台州市黄岩区九峰公园,始建于吴越末期,历代经多次修缮,保存至今。瑞隆感应塔设置佛龛48座,原有佛像48尊,现存佛像31尊,其中石雕佛像15尊,陶制佛像16尊。佛像均系北宋时期的释迦牟尼坐像,工艺水平较高,为研究吴越末期至... 瑞隆感应塔位于台州市黄岩区九峰公园,始建于吴越末期,历代经多次修缮,保存至今。瑞隆感应塔设置佛龛48座,原有佛像48尊,现存佛像31尊,其中石雕佛像15尊,陶制佛像16尊。佛像均系北宋时期的释迦牟尼坐像,工艺水平较高,为研究吴越末期至宋代佛教在江南地区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隆感应塔 佛像 吴越 北宋 黄岩
原文传递
承德普宁寺蕴含的藏文化元素 被引量:2
7
作者 毛丽萍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75-77,共3页
承德外八庙是清帝在承德修建的一组寺庙建筑群,作为外八庙之一的普宁寺,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通过普宁寺所涉及的宗教、佛像、建筑三个方面,进一步诠释了普宁寺所蕴含的藏文化元素。
关键词 普宁寺 藏文化元素 藏传佛教 佛像造像 曼荼罗
下载PDF
手印、表情及坐立姿势的关系对佛像修复的意义
8
作者 刘振刚 王玉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8,共11页
佛像是佛教造像的主体,在石窟寺造像中,主尊佛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窟的造像思想。对于完整的佛像,客观描述其佛衣、艺术风格以及手印和动态等比较容易,一些残损了的佛像,其研究则需要参照同时期完整的佛教造像、佛教流派及艺术的时代... 佛像是佛教造像的主体,在石窟寺造像中,主尊佛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窟的造像思想。对于完整的佛像,客观描述其佛衣、艺术风格以及手印和动态等比较容易,一些残损了的佛像,其研究则需要参照同时期完整的佛教造像、佛教流派及艺术的时代风格等图素,必要时要对其进行修复,而佛像的手印、表情及坐立姿势等动态之间的关系,对修复、制作佛像和研究佛像风格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像 手印 表情 坐立姿势 佛像修复 犍陀罗 汉地
下载PDF
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途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汪冲云 汪阳坤 《陶瓷研究》 2018年第6期51-53,共3页
景德镇陶瓷艺术历史丰富久远,自五代产瓷,历经宋、元、明、清各朝,瓷器产品形式多样,生产制作工艺精湛,产品广受历代社会各界喜爱。景德镇瓷器生产在长期的制作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完整的工序与各具特色的产品与文化。陶瓷技艺到现在... 景德镇陶瓷艺术历史丰富久远,自五代产瓷,历经宋、元、明、清各朝,瓷器产品形式多样,生产制作工艺精湛,产品广受历代社会各界喜爱。景德镇瓷器生产在长期的制作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完整的工序与各具特色的产品与文化。陶瓷技艺到现在已经是传统与现代形式结合,手工与科技手段交错,从绘到塑,传统题材到现代意识无不呈现。景德镇陶瓷艺术在二十世纪末期也异彩纷呈,市场异常火爆,陶瓷艺术产品甚至陶瓷日用设计产品也出现了繁盛的时期。但随着政府强力反腐政策的推行,艺术市场繁荣的现象,逐渐走向萎靡。艺术繁荣是人们生活对美的追求,但建立在腐败基础上的艺术市场繁荣是虚假的繁荣,艺术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景德镇陶瓷艺术在新时期如何适应百姓与社会需求,未来如何继续发展,值得艺术家与学者们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艺术 科技 现代
下载PDF
汉代铜人像和佛像初传考
10
作者 费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7-132,I0007,共7页
在佛教正式传入中土以前,西汉已出现了具有佛像特征的模式化铜人像,出于各种原因,学术界对这些造像属性的解释观点不一。本文依据文献中有关印度和中国最早出现佛像的记载,将现存汉代铜人像与佛像进行样式比较,讨论其与佛教存在的关联。
关键词 汉代 铜人 佛像
下载PDF
佛像画与中国人物画的结合
11
作者 周志兵 《陶瓷研究》 2018年第6期74-75,共2页
在中国,汉以前的人物画都是比较平面的,没有什么立体感。自佛像画在东汉明帝时随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印度艺术家在塑造佛像时采用的"凹凸画法",在人物造型、色彩渲染等方面对中国人物画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凹凸画... 在中国,汉以前的人物画都是比较平面的,没有什么立体感。自佛像画在东汉明帝时随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印度艺术家在塑造佛像时采用的"凹凸画法",在人物造型、色彩渲染等方面对中国人物画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凹凸画法"即现在所说明暗法、透视法,强调明暗过渡的晕染着色技巧方法,"描绘人体裸露部分时用渲染法表现肌肤的明暗与凹凸,渲染色晕的浓淡之间变换很均匀柔和。"这种技法在当时的中国本土人物画中是没有的,它对人物的空间塑造有极大的帮助,能使画面具有立体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像 中国人物画 陶瓷 技法
下载PDF
陕西延安富县拱桥沟石窟调查简报
12
作者 杨军 张建荣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5,共9页
2013年延安市文物研究所对陕西延安富县拱桥沟石窟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对石窟中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造像题记以及石窟形制、造像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该石窟作为有确切纪年的宋代石窟,在全国尚不多见,它的发... 2013年延安市文物研究所对陕西延安富县拱桥沟石窟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对石窟中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造像题记以及石窟形制、造像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该石窟作为有确切纪年的宋代石窟,在全国尚不多见,它的发现为研究陕北宋代石窟造像风格和佛教艺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桥沟石窟 北宋 三圣像 鄜州 直罗
原文传递
银川所出西夏佛教造像
13
作者 陈悦新 张雯(译) 《石窟寺研究》 2018年第1期166-179,共14页
宏佛塔与山嘴沟石窟是西夏中晚期的佛教遗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宏佛塔和山嘴沟石窟进行了清理维修及调查测绘工作,宏佛塔所出绘画与泥塑及山嘴沟石窟壁画所反映的佛教艺术风格,给研究西夏文物和西夏历史特别是西夏佛教史迹的工作,... 宏佛塔与山嘴沟石窟是西夏中晚期的佛教遗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宏佛塔和山嘴沟石窟进行了清理维修及调查测绘工作,宏佛塔所出绘画与泥塑及山嘴沟石窟壁画所反映的佛教艺术风格,给研究西夏文物和西夏历史特别是西夏佛教史迹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宏佛塔与山嘴沟石窟中的佛像着衣,主要有袒右式、中衣搭肘式和中衣直裰式三种。炽盛光佛变相图中主尊所着袒右式佛衣以及构图形式的变化、中衣搭肘式佛衣和中衣直裰式僧衣在宋辽金时期的普遍流行,进一步说明西夏佛像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承袭唐宋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川 西夏 佛教造像
原文传递
拉梢寺摩崖大佛像浮雕艺术研究
14
作者 徐越 《雕塑》 2011年第1期64-65,共2页
拉梢寺大佛浮雕始建于北周,其造像技法融刻、绘、塑为一体,历经唐宋元等不同时期的增建和修补,承载了佛教艺术在西北地区的繁衍与兴衰,雕像本身成就的独特艺术视觉效果,折射出古代民间雕塑家富于创造性的灵感与智慧。
关键词 佛像 浮雕 彩绘
原文传递
试论南朝梁代佛像的几个特征
15
作者 李柏华 《中原文物》 2004年第3期71-78,共8页
根据近年考古出土的南朝梁代佛像和传世的梁代纪年佛像 ,本文就南朝梁代佛教造像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 ,认为梁代造像多为背屏式造像 ;梁代造像的脸形和体态都较丰满 ,有强烈的肉质感 ;梁代造像常常会用线刻或浅浮雕的佛传故事图案来丰... 根据近年考古出土的南朝梁代佛像和传世的梁代纪年佛像 ,本文就南朝梁代佛教造像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 ,认为梁代造像多为背屏式造像 ;梁代造像的脸形和体态都较丰满 ,有强烈的肉质感 ;梁代造像常常会用线刻或浅浮雕的佛传故事图案来丰富造像的装饰 ;梁代造像在手法上 ,采用的前后层次不同的群雕形式 ;菩萨与弟子造像的手势上所采用的托护法器的形式为其他时期所少见 ;菩萨与弟子造像所戴的形似圆锥的高帽是其他时期所未见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代 佛教造像 背屏式造像 群雕 艺术风格
原文传递
浅析汉白玉观音雕像的艺术创作
16
作者 吴文水 《雕塑》 2012年第6期72-73,共2页
汉白玉艺术是玉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中流传了几千年,依然散发着独特耀眼的光芒,汉白玉雕刻艺术与中国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相融合,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底蕴。文章通过对汉白玉观音雕像的创作来阐述雕刻家独具匠心的艺术创作手法,通过... 汉白玉艺术是玉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中流传了几千年,依然散发着独特耀眼的光芒,汉白玉雕刻艺术与中国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相融合,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底蕴。文章通过对汉白玉观音雕像的创作来阐述雕刻家独具匠心的艺术创作手法,通过塑造体现佛像的神韵,来赋予汉白玉艺术创作材质的灵性,使其成为吉祥美好、高尚纯洁、典雅富贵、安乐幸福和神灵庇护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白玉 观音雕像 艺术创作
原文传递
张掖大佛寺及其寺藏文物概述
17
作者 王虹 王康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2-144,F0002,F0003,共5页
张掖大佛寺是一所集宗教、建筑、书法、雕塑、绘画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博物馆。其寺内保存完整的佛教经籍,数以万计的文物珍品,对后人了解和研究佛教在明清两代当地的发展历史及文化艺术传承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文章概述了张掖大佛寺的历... 张掖大佛寺是一所集宗教、建筑、书法、雕塑、绘画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博物馆。其寺内保存完整的佛教经籍,数以万计的文物珍品,对后人了解和研究佛教在明清两代当地的发展历史及文化艺术传承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文章概述了张掖大佛寺的历史和建筑风格及其丰富多彩的寺藏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 大佛寺 佛经 佛像
下载PDF
咸阳成任墓地出土东汉金铜佛像科学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建西 邵安定 +2 位作者 宋俊荣 李明 赵占锐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3-128,共6页
本文对陕西咸阳成任墓地东汉墓M3015出土的两件犍陀罗风格金铜佛像开展了工艺考察和检测分析,主要采用了宏观观察、超景深显微摄像、X光摄像、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金矿相显微分析等方法。结果表明两件佛像材质均为铅锡青铜,以陶... 本文对陕西咸阳成任墓地东汉墓M3015出土的两件犍陀罗风格金铜佛像开展了工艺考察和检测分析,主要采用了宏观观察、超景深显微摄像、X光摄像、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金矿相显微分析等方法。结果表明两件佛像材质均为铅锡青铜,以陶范法铸造,并经插接组合、锉磨、钻孔等工序制成。两件金铜佛像的合金成分、铸造技术与犍陀罗地区同时期铜雕像技术有差别,而与商周秦汉青铜器的主流相同,应是具有犍陀罗风格的中国本土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铜佛像 制作工艺 成任墓地
下载PDF
日本奈良东大寺卢舍那铸铜佛像考述
19
作者 赵丹阳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7期84-87,共4页
华严经典的流播带来了魏晋、唐朝时期华严思想的兴盛,进而推动了卢舍那佛造像的发展。唐王朝的强盛及对华严信仰的推崇辐射至东亚各国。统一新罗时代,朝鲜半岛上的卢舍那佛造像逐渐流行且结智拳印。日本奈良东大寺的卢舍那铸铜佛像受由... 华严经典的流播带来了魏晋、唐朝时期华严思想的兴盛,进而推动了卢舍那佛造像的发展。唐王朝的强盛及对华严信仰的推崇辐射至东亚各国。统一新罗时代,朝鲜半岛上的卢舍那佛造像逐渐流行且结智拳印。日本奈良东大寺的卢舍那铸铜佛像受由唐传来的华严思想与铜铸技术的影响得以建造,东大寺卢舍那铜佛一定程度参照了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但在背光与胁侍菩萨上两尊佛像差异明显,推测是借鉴了不同华严经典及受到本土化佛造像特征的影响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大寺 卢舍那佛 铜佛像
下载PDF
南涅水石刻第568号北魏背屏坐佛造像考释
20
作者 赵蕾 卫恒先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0-83,99,共5页
山西沁县南涅水出土的第568号背屏坐佛造像是一件具有明显北魏平城时代风格的作品。通过对作品中右袒覆肩式佛衣、大衣纹饰、口衔花瓣的双狮、供养人以及博山炉等造型元素的深入研究,断定其年代大致在北魏延兴二年(471年)至太和八年(484... 山西沁县南涅水出土的第568号背屏坐佛造像是一件具有明显北魏平城时代风格的作品。通过对作品中右袒覆肩式佛衣、大衣纹饰、口衔花瓣的双狮、供养人以及博山炉等造型元素的深入研究,断定其年代大致在北魏延兴二年(471年)至太和八年(484年)。南涅水石刻第568号背屏坐佛造像为研究云冈模式南传提供了重要实物例证。它和周边地区早期的造像碑、石窟造像共同印证了涅河两岸的寺院在佛教传播中的重要地位,证明了在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平城的佛教艺术已深入到了晋东南腹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涅水 坐佛造像 平城时期 寺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