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范者还是循规者:“佛系教师”的意义生产与话语实践
1
作者 程晓莉 齐学红 《当代青年研究》 2024年第2期38-50,共13页
“佛系教师”是“佛系”这一流行语借用到教育领域的产物,是一种关于新型教师形象的隐喻。文章将关于“佛系教师”的媒体报道和论坛发帖作为文本进行话语分析,同时对学校管理者、家长和教师进行访谈。研究发现,不同于“园丁”等传统隐喻... “佛系教师”是“佛系”这一流行语借用到教育领域的产物,是一种关于新型教师形象的隐喻。文章将关于“佛系教师”的媒体报道和论坛发帖作为文本进行话语分析,同时对学校管理者、家长和教师进行访谈。研究发现,不同于“园丁”等传统隐喻,“佛系教师”所隐喻的教师形象具有分裂性,外部话语以“失范者”为言说内核,教师群体自身则以合规与理性的“循规者”进行解读。作为一种网络时代的亚文化景观,“佛系教师”被建构为一种被主流“好教师观”收编的文化符号,其生成与阐释实际上发挥着调节教育冲突的“安全阀”功能,也呈现出不同社会主体在意义生产和话语实践中的权力博弈关系。审视流行语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倾听教师自己的声音,为教师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应成为网络时代教师生存环境的重要外部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系” 教师形象 隐喻 亚文化 话语实践
下载PDF
犍陀罗佛像起源问题的重要实物依据——贵霜佛陀钱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赵玲 《吐鲁番学研究》 2013年第1期42-56,共15页
古印度贵霜王朝时期,佛教艺术实现了从无佛像到有佛像的伟大变革。贵霜迦腻色伽王时期,首次将佛像用在钱币上发行。所以,犍陀罗出土的迦腻色伽佛像钱币,是判断当地佛像制作年代和式样的基准之物,也是判断佛像起源点和佛像起源时间的重... 古印度贵霜王朝时期,佛教艺术实现了从无佛像到有佛像的伟大变革。贵霜迦腻色伽王时期,首次将佛像用在钱币上发行。所以,犍陀罗出土的迦腻色伽佛像钱币,是判断当地佛像制作年代和式样的基准之物,也是判断佛像起源点和佛像起源时间的重要证据。同时,中亚及我国新疆等地也有贵霜钱币出土,据此可知,在贵霜时期丝路交通已经开始。因此,贵霜佛像起源时间的判断,也将为佛教艺术东传的大致时间提供年代依据。鉴于佛像钱币在佛教艺术史上的重要性,本文就钱币上佛陀造像的身份及年代等问题作出一些尝试性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霜王朝 佛像 钱币
下载PDF
陕南出土的摇钱树佛教图像 被引量:5
3
作者 何志国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80,共5页
陕西南部城固和汉中的东汉砖室墓中出土的摇钱树枝和树干上面分别发现佛像以及莲花图案,这是陕西省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佛像,也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佛像之一,对于探讨陕西省佛教艺术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汉中 城固 东汉 摇钱树 佛像 莲花
原文传递
五代北宋时期布袋弥勒传播述论
4
作者 张保见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5期30-37,共8页
布袋弥勒的原型布袋和尚,是唐末五代之际浙江奉化岳林寺一个来历不明的游方僧人。其在世期间,行为怪异;圆寂后,被附会为下生弥勒,始引起膜拜,成为一个地域神祇。布袋弥勒在五代宋初影响涉及两浙及其邻近区域,布袋和尚的事迹也被释赞宁... 布袋弥勒的原型布袋和尚,是唐末五代之际浙江奉化岳林寺一个来历不明的游方僧人。其在世期间,行为怪异;圆寂后,被附会为下生弥勒,始引起膜拜,成为一个地域神祇。布袋弥勒在五代宋初影响涉及两浙及其邻近区域,布袋和尚的事迹也被释赞宁记录而形成文本。北宋中后期,以苏轼为中心的文人有所关注。北宋末,传入陕北。官方对下生应世弥勒说法的限制或不支持,是北宋布袋弥勒传播的主要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袋和尚 弥勒佛 形象 传播
下载PDF
秦安西魏石塔诠索 被引量:2
5
作者 俄玉楠 杨富学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7-96,共10页
甘肃秦安出土西魏石塔一通,现藏甘肃省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长期不为学界所知。石塔上的萨坻垂本生和涅磐木图像显示出地域造像的特质和风格样式上的创造性。该西魏石塔在一些细部做法上继承北魏风格,同时又显现北周风格的端倪,是研... 甘肃秦安出土西魏石塔一通,现藏甘肃省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长期不为学界所知。石塔上的萨坻垂本生和涅磐木图像显示出地域造像的特质和风格样式上的创造性。该西魏石塔在一些细部做法上继承北魏风格,同时又显现北周风格的端倪,是研究这三个时期佛教造像风格演变的非常难得的珍贵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造像 秦安 西魏石塔 佛本生故事 图像
下载PDF
龙门东山擂鼓台佛足迹图像碑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焦建辉 谷宏耀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94,121,共4页
龙门东山擂鼓台发现的一例佛足迹图像碑,与目前国内发现的数例同类遗物相比,特点鲜明:一是时间早,具有唐代造像特征;二是体量大,分别以整石雕出碑身、底座,组合安装,且保存状况较好;三是碑身多面均刻出佛足;四是图像布局特殊,千辐轮位... 龙门东山擂鼓台发现的一例佛足迹图像碑,与目前国内发现的数例同类遗物相比,特点鲜明:一是时间早,具有唐代造像特征;二是体量大,分别以整石雕出碑身、底座,组合安装,且保存状况较好;三是碑身多面均刻出佛足;四是图像布局特殊,千辐轮位于前掌中心而非整个脚掌中心;五是图像内容简化,不见趾尖莲花、万字符和脚掌剑、鱼、满瓶、海螺等物,较之四川眉山法宝寺仅刻出轮、鱼的形式又显复杂;足跟间连接二足的双弧线亦不见于其他诸迹;六是佛足跟部两侧刻出站立、行走或坐姿的人物形象,为目前所发现的同类图像中所仅见。这一材料的发现,丰富了相关题材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了新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石窟 佛足迹 图像碑
原文传递
青州北齐佛像渊源的新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玲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2-98,共7页
北齐时期,青州地区推翻了从北魏发展起来的小型但颇为精致复杂的背屏浮雕造像,形成了一种形制较大且造型简洁的单体圆雕佛像。这类佛像取代了前朝已趋成熟的佛像样式,开启了隋唐造像的新风,在佛教美术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重要性。... 北齐时期,青州地区推翻了从北魏发展起来的小型但颇为精致复杂的背屏浮雕造像,形成了一种形制较大且造型简洁的单体圆雕佛像。这类佛像取代了前朝已趋成熟的佛像样式,开启了隋唐造像的新风,在佛教美术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重要性。青州北齐佛像的突然变革,体现了外来因素的影响。根据文献材料和考古资料的考察,可以形成这样的认识:影响青州北齐佛像的源头并非笈多佛像,而是南传佛教源点师子国的僧伽罗佛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齐 青州 僧伽罗 佛像 海上丝路
下载PDF
“像”与印度佛教雕刻艺术的变迁
8
作者 邓超群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91-95,共5页
印度佛教雕刻是以各种“像”为主要载体,不同时期的“像”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其造像依次经历“无像”,“隐像”及“有像”三个阶段;艺术风格依次经历希腊化风格、古典主义风格、巴洛克风格,印度佛教雕刻风格的形成受到佛教教义和社会... 印度佛教雕刻是以各种“像”为主要载体,不同时期的“像”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其造像依次经历“无像”,“隐像”及“有像”三个阶段;艺术风格依次经历希腊化风格、古典主义风格、巴洛克风格,印度佛教雕刻风格的形成受到佛教教义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怫陀 佛像 无像 隐像 有像
下载PDF
青春外衣下的生命思考——分析电影《观音山》的主题表达方式 被引量:1
9
作者 郭亚丹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第14期181-182,189,共3页
《观音山》有着独特的主题表达方式,意象符号的运用、电影音乐的运用以及主题的过渡与升华,是这部影片主要的三种主题表达方式。正是通过这些方式,《观音山》才能在不断闪现的意象、准确的音乐搭配和突变的故事情节中,向观众含蓄且深刻... 《观音山》有着独特的主题表达方式,意象符号的运用、电影音乐的运用以及主题的过渡与升华,是这部影片主要的三种主题表达方式。正是通过这些方式,《观音山》才能在不断闪现的意象、准确的音乐搭配和突变的故事情节中,向观众含蓄且深刻地传达影片的主题。《观音山》在青春电影的外衣下隐藏着对生命的思考,需要观众在细腻的画面、声音展示中细细体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山 意象符号 电影音乐 主题升华
下载PDF
故宫藏弘历佛装像唐卡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小济 《西藏艺术研究》 2020年第3期36-42,共7页
故宫收藏有三轴弘历佛装像唐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对三轴弘历佛装像唐卡进行比较研究。重点对《清人画普宁寺弘历佛装像轴》唐卡进行档案与实物比对,探讨《清人画普宁寺弘历佛装像轴》的绘制材料与工艺,包括其画心底布、颜料、... 故宫收藏有三轴弘历佛装像唐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对三轴弘历佛装像唐卡进行比较研究。重点对《清人画普宁寺弘历佛装像轴》唐卡进行档案与实物比对,探讨《清人画普宁寺弘历佛装像轴》的绘制材料与工艺,包括其画心底布、颜料、装衬织物、配饰等,还原其最原始的本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弘历 佛装像 唐卡 绘制材料
下载PDF
中国古代佛教绣品中的文字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安定 叶洪光 方晓菁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4-90,共7页
针对中国古代佛教绣品中文字变化的问题,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文物考古法,从刺绣工艺与宗教文化的角度,对中国古代佛教绣品中文字的变化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古代佛教绣品中文字的发展可分为文字发愿、经文崇拜、文字装饰三个阶... 针对中国古代佛教绣品中文字变化的问题,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文物考古法,从刺绣工艺与宗教文化的角度,对中国古代佛教绣品中文字的变化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古代佛教绣品中文字的发展可分为文字发愿、经文崇拜、文字装饰三个阶段。文字发愿阶段主要指南北朝至唐代前期,刺绣文字在绣品中主要起到发愿文的作用;经文崇拜阶段为唐代中期至元代,刺绣经文成为佛教绣品的主体,佛像只作为经文卷首或卷尾的装饰册页,起到装饰或点题的作用;文字装饰阶段大概是明清时期,伴随着顾绣的产生与发展,佛教绣品越来越艺术化,刺绣佛像成为绣品的主体,而文字则起到装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像 佛经 刺绣 文字 顾绣
下载PDF
佛教师者形象对当代教师人格修养的启示
12
作者 李宇环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59,共4页
佛陀是佛教中的师者形象,其觉者的人格品质和六度三学的修行方式,为当代教师人格修养的提升提供启示和示范。教师可以借鉴佛教师者形象做一名觉者,通过自觉、觉他和觉行圆满持续提升人格境界,通过"苛"、"禅"、"... 佛陀是佛教中的师者形象,其觉者的人格品质和六度三学的修行方式,为当代教师人格修养的提升提供启示和示范。教师可以借鉴佛教师者形象做一名觉者,通过自觉、觉他和觉行圆满持续提升人格境界,通过"苛"、"禅"、"钻"的方式不断提升人格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师者形象 教师人格 修养
下载PDF
乐山大佛的审美享受
13
作者 徐泽虹 薛松生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9-70,共2页
闻名遐迩的乐山大佛,作为世界级的“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顶天立地的雄伟美、庄严慈和的气质美、比例匀称巧夺天工的构造美、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的和谐协调美、引人遐思的意象美,以及大佛景区自然景观的色彩美、声... 闻名遐迩的乐山大佛,作为世界级的“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顶天立地的雄伟美、庄严慈和的气质美、比例匀称巧夺天工的构造美、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的和谐协调美、引人遐思的意象美,以及大佛景区自然景观的色彩美、声音美、动态美、朦胧美,人文景观的劳动美、意境美、情感美、道德美、智慧美,均可使人获得多维度的高层次审美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山大佛 雄伟 气质 构造 意象
下载PDF
冲突与改变:《郊区佛爷》中的父亲形象
14
作者 黄少雯 《莆田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66-69,共4页
阐述《郊区佛爷》中父亲哈龙从印度移民到英国后,在西方文化冲击下自身的改变,解释了哈龙在东西文化冲突下如何求生,并且通过对父亲哈龙两次婚姻的剖析来体现其已经陷入家庭责任与自我追求的矛盾。通过分析小说中着墨不多,却羽翼丰满、... 阐述《郊区佛爷》中父亲哈龙从印度移民到英国后,在西方文化冲击下自身的改变,解释了哈龙在东西文化冲突下如何求生,并且通过对父亲哈龙两次婚姻的剖析来体现其已经陷入家庭责任与自我追求的矛盾。通过分析小说中着墨不多,却羽翼丰满、个性鲜明的父亲这一角色,可为挖掘文本所体现的不同种类的冲突、矛盾及其解决之道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夫·库雷西 郊区佛爷 小说 父亲 形象
下载PDF
佛足迹图像的传播与信仰(上)——以印度与中国为中心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静杰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5,160,共30页
佛足迹图像及其信仰,中古以来广泛波及亚洲佛教流行地区,寄托着人们思念佛陀和希冀佛教繁荣的情怀,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情况。佛足迹图像创始于纪元前后中印度佛陀象征性表现,2-4世纪脱胎于佛陀象征性表现的佛足迹石出现... 佛足迹图像及其信仰,中古以来广泛波及亚洲佛教流行地区,寄托着人们思念佛陀和希冀佛教繁荣的情怀,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情况。佛足迹图像创始于纪元前后中印度佛陀象征性表现,2-4世纪脱胎于佛陀象征性表现的佛足迹石出现并流行开来,在西北印度和东南印度形成两个各具特征的图像系统。其后,印度佛足迹图像经历了缓慢的发展过程,一直持续到12世纪。中国汉文化地区的佛足迹图像,自7世纪中叶玄奘、王玄策带回中印度粉本之后发展起来,从关中周围扩展到四川盆地和东南沿海。明代汉传佛教寺院佛足迹碑图像流行,佛足迹图像中国化过程最终完成。祈求佛教兴旺和永恒,始终是佛足迹图像的主题,在后世发展中又增加了护法、消灾和超度亡灵等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足迹图像 佛足迹石 佛足迹碑 玄奘 王玄策
原文传递
印度佛像初传中国的阶段性与各阶段的传承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何志国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79,共6页
汉晋佛像的发展可划分为3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分别是:东汉中期施无畏印、袒右肩和通肩衣并存,东汉晚期施无畏印、通肩衣,吴晋时期禅定印、通肩衣。上述特征反映了印度早期佛像不同时期粉本的传入,体现了初传中国佛像的阶段性差异。... 汉晋佛像的发展可划分为3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分别是:东汉中期施无畏印、袒右肩和通肩衣并存,东汉晚期施无畏印、通肩衣,吴晋时期禅定印、通肩衣。上述特征反映了印度早期佛像不同时期粉本的传入,体现了初传中国佛像的阶段性差异。同时,汉晋佛像仪轨特征在各阶段还存在传承性关系。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的吴晋佛像与康僧会"设像行道"等记载,在地域和时间上都可以相对应。长江上游地区佛像来源缺乏记载,但佛像出现最早,且第一、二阶段佛像特征变化与印度初期佛像发展趋势同步,暗示此地存在畅通的佛像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佛像 手印和佛装 犍陀罗艺术 秣菟罗艺术
下载PDF
论武昌莲溪寺东吴永安五年佛像的莲花座渊源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同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5-143,156,共9页
长江中下游的汉晋佛教造像中,极为明显的特征之一是佛像的莲花座,这是与长江上游四川地区的汉晋佛像截然不同的一个持点。武昌莲溪寺的东吴永安五年(公元262年)纪年佛像,足踏莲台,莲茎左右各分出一根细枝,枝端有莲花。这是很可能中国纪... 长江中下游的汉晋佛教造像中,极为明显的特征之一是佛像的莲花座,这是与长江上游四川地区的汉晋佛像截然不同的一个持点。武昌莲溪寺的东吴永安五年(公元262年)纪年佛像,足踏莲台,莲茎左右各分出一根细枝,枝端有莲花。这是很可能中国纪年造像中出现的首例莲花座,而且是古印度"舍卫城大神变"系列造像的雏形。莲花座,在古印度首先出现于拉克希米和梵天造像,与佛教无关。直到公元三世纪中后期才与佛像造像发生联系,而且,仅限于"舍卫城大神变"系列造像。由此出发,并参照中国古籍文献,可以判断,中国汉晋时期独立出现的莲花图像与佛教的关系无关,不能作为早期佛教传播的证据,当时与佛教有关的仅有长江中下游的莲花座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昌莲溪寺佛教造像 莲花座 莲花图像 舍卫城大神变造像
下载PDF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像龛营造缘由考——兼论唐高宗盛世明君形象的塑造
18
作者 尹潇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龙门卢舍那大像龛的修建是《华严经》佛王信仰与李唐皇室文殊信仰共同作用的产物,唐高宗以此来塑造自身的佛王形象。在大像龛及大奉先寺的修建过程中唐高宗表现出对孝道的特别重视,因为奉先思孝是有为之君的必要基础。乾封元年前后,唐... 龙门卢舍那大像龛的修建是《华严经》佛王信仰与李唐皇室文殊信仰共同作用的产物,唐高宗以此来塑造自身的佛王形象。在大像龛及大奉先寺的修建过程中唐高宗表现出对孝道的特别重视,因为奉先思孝是有为之君的必要基础。乾封元年前后,唐高宗着手进行封禅泰山、奉俘昭陵、创制明堂等向天下万民表功的活动,以塑造盛世明君的形象,而龙门卢舍那大像龛的修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石窟 卢舍那大像龛 唐高宗 明君形象
下载PDF
敦煌西千佛洞回鹘时期石窟造像题材新考
19
作者 张先堂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3,共14页
本文重点考察敦煌西千佛洞回鹘时期洞窟造像题材,指出西千佛洞与莫高窟出现的一批“行化药师佛像”反映了当时敦煌民众佛教信仰进一步非经典化、世俗化的倾向。考证西千佛洞第9窟中心柱北向面回鹘时期画并坐三尊佛像是以阿弥陀佛为中心... 本文重点考察敦煌西千佛洞回鹘时期洞窟造像题材,指出西千佛洞与莫高窟出现的一批“行化药师佛像”反映了当时敦煌民众佛教信仰进一步非经典化、世俗化的倾向。考证西千佛洞第9窟中心柱北向面回鹘时期画并坐三尊佛像是以阿弥陀佛为中心与释迦佛、弥勒佛组合的三佛造像,反映出当时敦煌人们流行着混融的净土信仰,特别是西方净土信仰特别盛行,成为人们信仰的主流,深刻地影响着佛教石窟艺术造像题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千佛洞 回鹘时期 造像题材 佛教信仰 世俗化
下载PDF
佛教造像传说中的瑞像——论优填王造像的立像系统
20
作者 张含悦 《石窟寺研究》 2023年第1期131-141,共11页
优填王所造佛像是佛教传说中最早的佛像。目前有关优填王造像的图像材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现此题材的因缘故事浮雕、壁画,其表现的重点不在于造像本身;另一类是以优填王所造佛像本身为描绘对象的单体佛像,其中又包含立像和倚坐像两... 优填王所造佛像是佛教传说中最早的佛像。目前有关优填王造像的图像材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现此题材的因缘故事浮雕、壁画,其表现的重点不在于造像本身;另一类是以优填王所造佛像本身为描绘对象的单体佛像,其中又包含立像和倚坐像两类。自东晋以降汉译佛经和佛教著作中出现了大量有关优填王造像事迹的内容,其中许多提到蔡愔于西域得画释迦倚像(“倚”即立也),结合莫高窟中的于阗媲摩城瑞像壁画和日本京都清凉寺旃檀像,可知自南北朝起立像就是优填王造像的主流系统,区别于唐高宗时期在洛阳地区出现的倚坐“优填王像”。在重禅法、信灵瑞的南北朝时代背景下,当摹写真容的瑞像被从其原生的造像传说中抽离出来,形成了特有的样式和形制特点,优填王造像题材便是这一现象的典型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填王造像 旃檀瑞像 丈六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