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荞麦籽粒谷蛋白亚基结构研究初探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志西 魏益民 张国权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1-14,共4页
通过对陕北苦荞、陕北甜荞以及小麦小偃6号和小麦面粉Meneba的比较分析,认为荞麦面粉的蛋白质含量低于小麦;荞麦面粉富含清蛋白,醇溶蛋白的含量极低,谷蛋白含量低于小麦品种和面粉,残渣蛋白的含量极高。荞麦籽粒谷蛋白亚基分子量较小,... 通过对陕北苦荞、陕北甜荞以及小麦小偃6号和小麦面粉Meneba的比较分析,认为荞麦面粉的蛋白质含量低于小麦;荞麦面粉富含清蛋白,醇溶蛋白的含量极低,谷蛋白含量低于小麦品种和面粉,残渣蛋白的含量极高。荞麦籽粒谷蛋白亚基分子量较小,高分子谷蛋白的亚基数量和含量远小于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蛋白质组分 谷蛋白亚基 结构
下载PDF
温度对荞麦芽菜、叶片及籽粒芦丁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进红 文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1,共3页
在智能人工气候箱条件下,分析研究了生长在3种培养温度下的4个荞麦品种芽菜的芦丁含量以及开花结实期温度处理对荞麦叶片和种子芦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温度的提高,荞麦芽菜的芦丁含量呈降低趋势;而开花结实期较高的温度则增... 在智能人工气候箱条件下,分析研究了生长在3种培养温度下的4个荞麦品种芽菜的芦丁含量以及开花结实期温度处理对荞麦叶片和种子芦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温度的提高,荞麦芽菜的芦丁含量呈降低趋势;而开花结实期较高的温度则增加叶片和籽粒的芦丁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芦丁 温度 芽菜 籽粒
下载PDF
东灰山遗址荞麦子粒的发现及年代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魏益民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89,共5页
荞麦是起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作物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农业发展史和饮食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迄今为止,甘肃民乐县东灰山遗址是发现的作物种类最多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四坝文化)。整理文献发现,在东灰山遗址除了发现大量炭... 荞麦是起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作物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农业发展史和饮食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迄今为止,甘肃民乐县东灰山遗址是发现的作物种类最多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四坝文化)。整理文献发现,在东灰山遗址除了发现大量炭化小麦子粒外,还发现了大麦、黑麦、谷子和糜子的子粒。采用遗址剖面文化层土壤样本浮选法,获得了一批碳化植物样本。在这些植物样本中,首次发现和鉴定了3粒完整的碳化荞麦子粒。经碳同位素测年鉴定,荞麦子粒距今为3610-3458年。这一发现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荞麦已作为农作物在河西地区种植;同时也为荞麦起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地区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碳化子粒 作物起源 碳同位素 东灰山遗址
原文传递
荞麦品种优选、产量构成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蔡义忠 黄荣华 吴怀祥 《湖北农业科学》 1996年第1期22-25,共4页
从荞麦品种优选和产量构成因素上探讨荞麦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优选品系“9201”具有1500kg/hm2以上的产量潜力。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在适宜播期(8月下旬至9月初)、适宜种植密度(45~52.5万株/hm2)基础... 从荞麦品种优选和产量构成因素上探讨荞麦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优选品系“9201”具有1500kg/hm2以上的产量潜力。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在适宜播期(8月下旬至9月初)、适宜种植密度(45~52.5万株/hm2)基础上,力争较多的单株粒数和较高的粒重对增产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单株粒数(γ=0.9581,P=1.1426).并由此提出秋播荞麦具体栽培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品种优选 产量构成因素 栽培
下载PDF
In vitro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Golden Buckwheat Extract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its Preparation on Chicken Mycoplasma Infection 被引量:1
5
作者 史秋梅 高桂生 +1 位作者 张艳英 高光平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11期1632-1635,共4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the in vitr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golden buckwheat extract and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its preparation on mycoplasma infection. [Method] Through measuring th...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the in vitr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golden buckwheat extract and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its preparation on mycoplasma infection. [Method] Through measuring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the in vitr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golden buckwheat water extract was deter-mined; meanwhil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golden buckwheat oral solution on my-coplasma infection was determined by artificial y infecting chickens with Mycoplasma gal isepticum culture. [Results] The golden buckwheat water extract had obvious in-hibitory effects agains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Escherichia coli, and a certain inhibitory effect on Salmonel a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administration of golden buckwheat oral solution at the dose of 0.5%-1.0% continuously for 5 d had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against mycoplasma infection. [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s sci-entific bases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golden buckwheat and its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lden buckwheatfagopyrum dibotrys) Water extract Antibacterial ac-tivity Mycoplasma infection
下载PDF
Effect of Planting Density on Physiological Indexes,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of Buckwheat ( 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6
作者 Yaojun CHANG Yangxiu MU +3 位作者 Juan GU Zhiyuan LU Yanping DU Keqin CHA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21年第3期22-25,共4页
Ningqiao 1 was selected as the material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physiological indices,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of buckwhea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 density resulted in decreases of chlorophy... Ningqiao 1 was selected as the material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physiological indices,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of buckwhea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 density resulted in decreases of chlorophyll content,soluble protein content and activity of SOD,POD and CAT,and acceleration of MDA accumulation under drought conditions.Low density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grain number per plant,grain weight per plant,1000-grain weight and yield in drought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wheat(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Planting density Physiological index Agronomic trait YIELD
下载PDF
外源有机酸对荞麦幼苗铝毒害的缓解效应 被引量:29
7
作者 李朝苏 刘鹏 +3 位作者 徐根娣 张晓燕 何文彬 周迪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2-539,共8页
研究了外源有机酸对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Moench)幼苗铝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0.4 mmol.L-1的铝溶液能够显著抑制荞麦根的伸长,降低根系活力,增加叶细胞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含量。铝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0.2、0.4、0.8和1.2 mmo... 研究了外源有机酸对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Moench)幼苗铝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0.4 mmol.L-1的铝溶液能够显著抑制荞麦根的伸长,降低根系活力,增加叶细胞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含量。铝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0.2、0.4、0.8和1.2 mmol.L-1)的草酸、柠檬酸或苹果酸后,以上伤害均减轻。用羊毛铬青R比色法检测表明,外源有机酸可以降低植物体各部位铝的含量。推测外源有机酸通过络合作用可以减少了根际和植物体内的铝数量,以达缓解铝毒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有机酸 荞麦 铝毒害 缓解效应
下载PDF
苦荞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30
8
作者 杨玉霞 吴卫 +3 位作者 郑有良 王俊 李建 邬昌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719-6721,6746,共4页
[目的]为苦荞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来自5个国家的55份苦荞品种(系)资源引种至四川栽培,经比较鉴定后对苦荞的单株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9个相关性状对单株籽粒产量影响的顺序:有效花序数>... [目的]为苦荞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来自5个国家的55份苦荞品种(系)资源引种至四川栽培,经比较鉴定后对苦荞的单株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9个相关性状对单株籽粒产量影响的顺序:有效花序数>千粒重>生育期>总分枝数>主茎节数>一级分枝数>茎粗>株高。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主茎节数、一级分枝数、总分枝数、有效花序数、千粒重是影响单株粒重的主要因素。通径分析表明,有效花序数、千粒重对单株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二者是荞麦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性状和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结论]综合考虑,苦荞高产株型应是:株高、主茎节数、一级分枝数、总分枝数适中,有效花序数多,千粒重较高,开花期短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喷施烯效唑对甜荞茎秆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9
作者 刘星贝 吴东倩 +6 位作者 汪灿 胡丹 杨浩 佘恒志 阮仁武 袁晓辉 易泽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903-4915,共13页
【目的】甜荞(Fagopyrum esculentum M.)被誉为21世纪人类的绿色食品之一。倒伏是制约甜荞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研究喷施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对甜荞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为甜荞的抗倒伏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3—2014年在西... 【目的】甜荞(Fagopyrum esculentum M.)被誉为21世纪人类的绿色食品之一。倒伏是制约甜荞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研究喷施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对甜荞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为甜荞的抗倒伏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3—2014年在西南大学歇马科研基地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中抗甜荞品种"宁荞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0(CK)、25 mg·L^(-1)(T1)、50 mg·L^(-1)(T2)、75 mg·L^(-1)(T3)和100 mg·L^(-1)(T4)5个烯效唑浓度处理,于4叶期按100 mL·m^(-2)进行叶面喷施。分别于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对茎秆抗折力、倒伏指数、茎秆形态特性和茎秆解剖结构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于成熟期调查倒伏习性和产量。【结果】(1)茎秆抗折力、茎壁厚度和维管束面积从开花期至成熟期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灌浆期达最大值;倒伏指数、株高、茎秆重心高度、茎秆鲜重、基部第2节间长、基部第2节间粗、机械组织厚度和维管束数目从开花期至成熟期逐渐增加;第2节间干重、节间充实度和机械组织层数从开花期至灌浆期逐渐增加,而后变化不明显。(2)产量、茎秆抗折力、基部第2节间粗、基部第2节间干重、节间充实度、机械组织层数、机械组织厚度、茎壁厚度、维管束数目和维管束面积在CK-T3处理浓度下表现为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T3-T4处理浓度下表现为随浓度增加而降低;倒伏率、倒伏指数、株高、茎秆重心高度、茎秆鲜重、基部第2节间长在CK-T3处理浓度下表现为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T3-T4处理浓度下表现为随浓度增加而增加。(3)与CK相比,T1、T2、T3和T4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了2.3%、6.5%、21.3%和11.3%,倒伏率分别降低了17.9%、40.7%、84.0%和60.5%。(4)不同烯效唑浓度处理间,茎秆抗折力、倒伏指数、茎秆形态特性和茎秆解剖结构均存在显著差异。产量与株高、茎秆重心高度、茎秆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荞(fagopyrum ESCULENTUM M.) 烯效唑 抗倒性能 茎秆特性 产量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和茉莉酸对荞麦幼苗耐盐生理特性的效应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杨洪兵 孙萍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7-771,共5页
以盐敏感荞麦品种‘TQ-0808’幼苗为材料,采用100mmol·L-1NaCl并添加不同浓度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的处理方法,测定荞麦耐盐生理指标,确定外源SA和JA对荞麦耐盐生理特性的效应。结果表明,外源SA和JA均能明显降低盐胁迫下荞麦叶... 以盐敏感荞麦品种‘TQ-0808’幼苗为材料,采用100mmol·L-1NaCl并添加不同浓度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的处理方法,测定荞麦耐盐生理指标,确定外源SA和JA对荞麦耐盐生理特性的效应。结果表明,外源SA和JA均能明显降低盐胁迫下荞麦叶片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外源SA降低的幅度略高于JA,外源SA最适浓度为0.6mmol·L-1;外源SA和JA均能明显增加盐胁迫下荞麦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叶片净光合速率,外源JA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SA,外源JA最适浓度为40mol·L-1。外源SA和JA明显改善盐胁迫下荞麦的生理特性,对盐胁迫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说明通过适当浓度的外源SA和JA处理来提高荞麦耐盐性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盐胁迫 水杨酸 茉莉酸 耐盐性
原文传递
外源蔗糖对盐胁迫荞麦幼苗根系生长的缓解效应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丽萍 臧小云 +1 位作者 袁巧云 蔡庆生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47-850,共4页
实验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添加外源蔗糖后,荞麦根系伸长生长和根系活力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下降,总黄酮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极显著升高。
关键词 外源蔗糖 盐胁迫 根系 荞麦 黄酮
下载PDF
温度、光照对苦荞麦种子萌发、幼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海平 李灵芝 +2 位作者 任彩文 李向东 桑鹏图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8-161,共4页
以苦荞麦‘黑丰一号’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2因素3水平设计,研究不同温度(A1,A2和A3分别为20,25和30℃)和光照强度(B1,B2和B3分别为1,3和5×103lx)对幼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荞麦种子萌发的适宜... 以苦荞麦‘黑丰一号’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2因素3水平设计,研究不同温度(A1,A2和A3分别为20,25和30℃)和光照强度(B1,B2和B3分别为1,3和5×103lx)对幼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荞麦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因素A,B和A*B对幼苗产量、Vc和黄酮含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p≤0.05);对幼苗产量影响最好的水平组合是A2B1和A2B2,对幼苗Vc和黄酮含量影响最好的水平组合分别是A3B1和A3B2.在苦荞麦幼苗生长的不同阶段,应进行不同的温光控制,以提高产量与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麦 温度 光照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苦荞R2R3-MYB转录因子调控原花青素生物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霜 雒晓鹏 +4 位作者 姚英俊 杨静静 陈英 伍琼 吴琦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11-1918,共8页
基于苦荞花期转录组数据,该研究筛选并克隆获得一个黄酮代谢相关的MYB类转录因子,并命名为FtMYB 23。该基因ORF框长879 bp,编码292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FtMYB23与SG5-MYB亚家族成员聚为一簇,属于典型的R2R3-MYB型转录因子。β-... 基于苦荞花期转录组数据,该研究筛选并克隆获得一个黄酮代谢相关的MYB类转录因子,并命名为FtMYB 23。该基因ORF框长879 bp,编码292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FtMYB23与SG5-MYB亚家族成员聚为一簇,属于典型的R2R3-MYB型转录因子。β-半乳糖苷酶滤纸分析表明,其具有转录激活活性。FtMYB 23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株系的表型分析表明,3个阳性株系的种皮颜色均呈现出比野生型更深的褐色,其叶中原花青素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分别为野生型的4.68、3.5和2.8倍。qRT-PCR分析表明,转基因拟南芥中黄酮合成相关的AtCHS、AtCHI、AtF 3 H、AtF 3′H、AtFLS、AtDFR和AtBAN等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AtTT 12的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研究认为,FtMYB23作为典型的Subgroup5-MYB(SG5-MYB)激活型转录因子,通过促进黄酮合成途径早期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原花青素的合成与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R2R3-MYB 转录因子 原花青素
下载PDF
苦荞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与蛋白质含量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玉霞 吴卫 +3 位作者 郑有良 王俊 李建 邬昌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0-34,共5页
对来自5个国家的55份苦荞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及蛋白质含量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具有中、矮秆,主茎节数、有效花序数、蛋白质含量适中,一级分枝数偏多、总分枝数偏少,千粒重、单株粒重偏低和生育期较长等特点。... 对来自5个国家的55份苦荞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及蛋白质含量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具有中、矮秆,主茎节数、有效花序数、蛋白质含量适中,一级分枝数偏多、总分枝数偏少,千粒重、单株粒重偏低和生育期较长等特点。主成分分析将9个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5个综合指标,其累积贡献率达87.77%。入选材料应是主茎节数、一级分枝数、总分枝数适中,有效花序数和千粒重偏高,中矮秆的材料。据此标准,筛选到九江苦荞和苦刺荞2份综合农艺性状优异的材料。基于性状表现,供试材料可分为低产晚熟型、多分枝高蛋白型、早熟粒重型等3类,但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农艺性状 蛋白质含量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荞麦高频离体再生及发根农杆菌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9
15
作者 金红 贾敬芬 郝建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611-616,T013,共7页
荞麦无菌苗下胚轴切段在不同激素配比的 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 ,出愈率均为1 0 0 %。在 2 .0 mg/L 2 ,4- D和 1 .5 mg/L 6 - BA组合下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 ,转入 2 .0 mg/L6 - BA和 1 .0 mg/L KT的 MS培养基 ,再生苗分化率在 80 %以上... 荞麦无菌苗下胚轴切段在不同激素配比的 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 ,出愈率均为1 0 0 %。在 2 .0 mg/L 2 ,4- D和 1 .5 mg/L 6 - BA组合下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 ,转入 2 .0 mg/L6 - BA和 1 .0 mg/L KT的 MS培养基 ,再生苗分化率在 80 %以上。根尖染色体分析表明再生植株具一定的遗传稳定性。发根农杆菌 A4 转化荞麦下胚轴和子叶获得发状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高频离体再生 发根农杆菌 转化体系 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发状根
下载PDF
外源蔗糖和Ca2+对荞麦幼苗耐盐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晓云 刘洪庆 +2 位作者 李发良 苏丽萍 杨洪兵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87-1192,共6页
以盐敏感荞麦品种‘TQ-0808’为实验材料,在100mmol·L-1NaCl胁迫下研究添加不同浓度蔗糖和Ca2+处理对荞麦幼苗耐盐性的影响。不同浓度的外源蔗糖和Ca2+处理均能明显降低盐胁迫下荞麦叶片的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荞麦... 以盐敏感荞麦品种‘TQ-0808’为实验材料,在100mmol·L-1NaCl胁迫下研究添加不同浓度蔗糖和Ca2+处理对荞麦幼苗耐盐性的影响。不同浓度的外源蔗糖和Ca2+处理均能明显降低盐胁迫下荞麦叶片的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荞麦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净光合速率,且外源Ca2+处理的增加效果明显好于外源蔗糖处理。说明外源蔗糖和Ca2+处理能明显改善盐胁迫下荞麦幼苗的耐盐性,对盐胁迫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外源蔗糖和Ca2+处理的最适浓度分别为6mmol·L-1和20m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盐胁迫 蔗糖 CA2+ 耐盐性
原文传递
苦瓜皂苷与南瓜多糖或苦荞黄酮联合作用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毅腾 王晓闻 +5 位作者 何庆峰 尤玲玲 肖萍 崔艳 冯超 刘金福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19 37,37,共7页
本文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研究苦瓜皂苷、南瓜多糖和苦荞黄酮单一或联合作用对糖尿病糖脂代谢的改善作用。通过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对其灌胃提取物后的表征、体重、饮水量和摄食量进行比较,表明三种提取物或提取物联合组对建立... 本文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研究苦瓜皂苷、南瓜多糖和苦荞黄酮单一或联合作用对糖尿病糖脂代谢的改善作用。通过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对其灌胃提取物后的表征、体重、饮水量和摄食量进行比较,表明三种提取物或提取物联合组对建立的2型糖尿病模型组的病症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进一步运用PCA分析法筛选糖脂代谢指标,并结合单维统计方法,得出皂苷和多糖联合作用对谷丙转氨酶、脂联素和肌酐的改善作用显著优于任一单一组分(P<0.05),对游离脂肪酸、肿瘤坏死因子的改善优于皂苷组(P<0.05),同时对谷草转氨酶的改善作用优于多糖组(P<0.05);而皂苷和黄酮联合作用可使谷丙转氨酶的改善效果优于单一成分(P<0.05),肌酐改善优于皂苷组(P<0.05),脂联素和胰岛素改善优于黄酮组(P<0.05)。由此可知,通过本研究可证实活性成分的联合作用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具有更加突出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苦瓜皂苷 南瓜多糖 苦荞黄酮 联合作用 糖脂代谢
原文传递
正交试验法优化苦荞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1
18
作者 扶庆权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38-2140,2143,共4页
以乙醇溶液为提取剂,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苦荞(Fagopyrum tatricum)中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苦荞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溶液体积分数、提取时间。... 以乙醇溶液为提取剂,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苦荞(Fagopyrum tatricum)中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苦荞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溶液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优化得到苦荞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0%、料液比m苦荞粉末∶V乙醇=1∶35(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0 min,此条件下苦荞总黄酮提取率为7.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fagopyrum tatricum) 总黄酮 提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磁场对苦荞种子萌发过程中黄酮类物质的诱导效应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小理 方向 +3 位作者 周一鸣 欧阳倩 吕喆 马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0-23,共4页
研究不同磁场强度诱导下,苦荞种子萌发过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异构酶(CHI)及芦丁降解酶(RDEs)3种关键酶的酶比活力变化规律及与总黄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磁场强度对同一种酶的诱导效应不同:PAL酶比活力在磁场强度为... 研究不同磁场强度诱导下,苦荞种子萌发过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异构酶(CHI)及芦丁降解酶(RDEs)3种关键酶的酶比活力变化规律及与总黄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磁场强度对同一种酶的诱导效应不同:PAL酶比活力在磁场强度为0.3T时达到最高值;CHI酶比活力最高值出现在磁场强度为0.2T时;当磁场强度为0.3T时,RDEs酶比活力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相同磁场强度对不同酶的诱导效应不同:强度为0.3T时,PAL酶比活力变化最大;强度为0.2T时,CHI酶比活力变化最大;3)当磁场强度为0.3T时,3种酶的协同作用使苦荞萌发物中总黄酮含量达到最高值(62.90mg/g);实验证实磁场对苦荞种子萌发过程中黄酮类物质的增加具有一定诱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处理 苦荞萌发物 酶比活力 总黄酮
下载PDF
中国苦荞主产区苦荞种质形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梁诗涵 李境 +6 位作者 周达 任慧莉 高金锋 王鹏科 高小丽 冯佰利 杨璞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7254-7266,共13页
苦荞药食同源,富含生物类黄酮和微量元素,具有众多营养保健功效。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国苦荞主产区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期为苦荞的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选择中国的339份苦荞种质,2014-2015年连续2年在陕西杨凌种植,考察株高、主茎粗... 苦荞药食同源,富含生物类黄酮和微量元素,具有众多营养保健功效。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国苦荞主产区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期为苦荞的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选择中国的339份苦荞种质,2014-2015年连续2年在陕西杨凌种植,考察株高、主茎粗、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二级分枝数、花簇数、千粒重、粒形、粒色9个性状,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39份苦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大部分农艺性状呈显著的相关性;二级分枝数、花簇数的变异系数大于20%,变异程度较大;一级分枝数、主茎粗、株高、千粒重和主茎节数的变异系数依次降低。(2)主成分分析将7个数量性状简化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9.08%。聚类分析将苦荞资源分为三组。中国苦荞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变异广泛。苦荞种质性状特征与所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关联性。研究结果将为中国苦荞资源的遗传改良提供有价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 形态性状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