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本溪组煤孔隙特征及成因探讨以榆林M172井8煤为例
被引量:
7
1
作者
赵伟波
刘洪林
+2 位作者
王怀厂
刘德勋
李晓波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16,共15页
寻找深部煤层气资源分布,亟待查明深部煤储层显微组分和孔隙分布特征。以M172井8#煤为例,开展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煤岩显微组分、核磁共振孔隙和电镜成像,分析了榆林地区煤岩的孔裂隙类型、孔隙连通性、孔隙度和孔径结构分布等参数,探...
寻找深部煤层气资源分布,亟待查明深部煤储层显微组分和孔隙分布特征。以M172井8#煤为例,开展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煤岩显微组分、核磁共振孔隙和电镜成像,分析了榆林地区煤岩的孔裂隙类型、孔隙连通性、孔隙度和孔径结构分布等参数,探讨了孔隙结构与显微组分、煤气孔成因机制等影响煤层储集性能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饱和水煤样核磁弛豫时间T2发育3个峰,峰值位于0.2ms、8ms和300ms处,分别对应吸附孔、过渡孔和游离孔,并以吸附孔为主。煤样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都随着镜质组分的含量增加而增大;煤岩中气孔与液态烃产生有关,基质镜质体发育液态烃裂解产生的气孔群。③深层煤层存在游离气与吸附气2种赋存状态,煤层含气量更高,含气饱和度普遍超饱和,煤层气成藏主控因素更为复杂,发育断层遮挡、水动力圈闭、构造-岩性和微幅构造等多种成藏类型,成藏类型比中浅层更加丰富。通过对深部煤岩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与成因分析对于明确深部煤层气成藏规律具有一定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气孔
气泡变孔效应
核磁共振技术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本溪组煤孔隙特征及成因探讨以榆林M172井8煤为例
被引量:
7
1
作者
赵伟波
刘洪林
王怀厂
刘德勋
李晓波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16,共15页
基金
中国石油前瞻性基础性项目“煤层气新区新层系新领域战略与评价技术研究”(编号:2021DJ2303)
中国石油攻关性应用性科技专项“深地煤岩气成藏理论与效益开发技术研究”(编号:2023ZZ18)联合资助。
文摘
寻找深部煤层气资源分布,亟待查明深部煤储层显微组分和孔隙分布特征。以M172井8#煤为例,开展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煤岩显微组分、核磁共振孔隙和电镜成像,分析了榆林地区煤岩的孔裂隙类型、孔隙连通性、孔隙度和孔径结构分布等参数,探讨了孔隙结构与显微组分、煤气孔成因机制等影响煤层储集性能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饱和水煤样核磁弛豫时间T2发育3个峰,峰值位于0.2ms、8ms和300ms处,分别对应吸附孔、过渡孔和游离孔,并以吸附孔为主。煤样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都随着镜质组分的含量增加而增大;煤岩中气孔与液态烃产生有关,基质镜质体发育液态烃裂解产生的气孔群。③深层煤层存在游离气与吸附气2种赋存状态,煤层含气量更高,含气饱和度普遍超饱和,煤层气成藏主控因素更为复杂,发育断层遮挡、水动力圈闭、构造-岩性和微幅构造等多种成藏类型,成藏类型比中浅层更加丰富。通过对深部煤岩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与成因分析对于明确深部煤层气成藏规律具有一定地质意义。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气孔
气泡变孔效应
核磁共振技术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Deep
coalbed
methane
Gas
pore
bubble
pore
-
changing
effect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ology
Ordos
Basin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本溪组煤孔隙特征及成因探讨以榆林M172井8煤为例
赵伟波
刘洪林
王怀厂
刘德勋
李晓波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