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四种土蝗(直翅目:斑翅蝗科)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严林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2年第4期5-7,共3页
用常规染色体制片方法研究了青海高山草地的四种土蝗:黄胫异痂蝗(Brydemellaboldereri holderei Krauss,)、白边痂蝗(Bryodema luctuosum luctuosun Stoll)、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 Sauss)、亚洲小车蝗(Oedaleus... 用常规染色体制片方法研究了青海高山草地的四种土蝗:黄胫异痂蝗(Brydemellaboldereri holderei Krauss,)、白边痂蝗(Bryodema luctuosum luctuosun Stoll)、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 Sauss)、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usc B.-Bienko)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四种土蝗染色体数目均为,(2n(?))=23=22+XO;全部染色体都为近端着丝点类型;四种土蝗染色体的核型公式均为K(2n,(?))=23=23T=4L+14M+4S+XO。结果表明:斑翅蝗科3属间的蝗虫主要区别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相对长度有明显差异,小车蝗属内2种间区别主要表现为常染色体相对长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土蝗 直翅目 斑翅蝗科 染色体核型分析 异痂蝗属 小车蝗属
下载PDF
A NEW SPECIES OF BRYODEMELLA YIN (ORTHOPTERA:ACRIDOIDEA:OEDI PODIDAE) FROM XINJIANG, CHINA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保平 《Entomotaxonomia》 CSCD 1997年第2期83-85,共3页
A new species of Bryodemella Yin from northern Xinjiang is described. The new species, Bryodemella elegans, can be differentiated from the other species of the genus by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1) male body muc... A new species of Bryodemella Yin from northern Xinjiang is described. The new species, Bryodemella elegans, can be differentiated from the other species of the genus by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1) male body much smaller, with body length under 23mm; (2) pronotum with a testaceous band along the posterior bor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HOPTERA ACRIDOIDEA OEDIPODIDAE bryodemella new species XINJIANG
下载PDF
中国异痂蝗属一新种(直翅目,斑翅蝗科)
3
作者 郑哲民 张红利 曾慧花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52-753,共2页
记述采自新疆北部地区异痂蝗属1新种,即黑翅异痂蝗Bryodemalla nigripennis sp.nov.,新种区别于属内所有已知种为:1)前胸背板沟后区两侧具3条侧隆线;2)后翅除基部淡红色外其余部分全黑色;3)后足股节外侧上下隆线均具细齿。模式标本保存... 记述采自新疆北部地区异痂蝗属1新种,即黑翅异痂蝗Bryodemalla nigripennis sp.nov.,新种区别于属内所有已知种为:1)前胸背板沟后区两侧具3条侧隆线;2)后翅除基部淡红色外其余部分全黑色;3)后足股节外侧上下隆线均具细齿。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翅目 斑翅蝗科 异痂蝗属 新种 中国
原文传递
轮纹异痂蝗卵的过冷却能力与其体内水分和生化物质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娜 周晓榕 +1 位作者 庞保平 王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45-753,共9页
【目的】低温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关键因子之一。为明确轮纹异痂蝗Bryodemella tuberculatum dilutum卵的抗寒性及其机理,研究了其过冷却能力与其体内水分及其他抗寒性相关生化物质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热电偶法测定了轮纹... 【目的】低温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关键因子之一。为明确轮纹异痂蝗Bryodemella tuberculatum dilutum卵的抗寒性及其机理,研究了其过冷却能力与其体内水分及其他抗寒性相关生化物质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热电偶法测定了轮纹异痂蝗卵的过冷却点,同时采用烘干法、残余法、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其卵的含水量、脂肪、氨基酸及小分子糖醇的含量。【结果】土壤含水量对轮纹异痂蝗滞育前卵的含水量、脂肪含量(鲜重)及过冷却点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随着土壤含水量从4%增加到13%,卵含水量从45.12%上升到55.25%,卵脂肪含量(鲜重)从10.39%下降到9.39%,而过冷却点从-30.11℃上升到-25.69℃。不同发育阶段卵的过冷却点、含水量、脂肪、氨基酸及小分子糖醇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从卵产下当天至120 d,卵过冷却点从-26.78℃下降至-30.18℃,含水量从51.93%下降至46.69%,脂肪含量分别从9.99%(鲜重)和17.37%(干重)上升至13.92%(鲜重)和25.29%(干重)。滞育卵的过冷却点显著低于滞育前卵的过冷却点。从卵中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5种与过冷却点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卵过冷却点随着甘氨酸和脯氨酸含量的升高而降低,而随着胱氨酸、亮氨酸及天冬氨酸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着卵的发育,海藻糖、甘油、肌醇和山梨醇含量逐渐上升,而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逐渐下降。在卵发育过程中,海藻糖和甘油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物质的含量。卵过冷却点与上述6种小分子糖醇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与海藻糖和葡萄糖的相关性最强。过冷却点随海藻糖、甘油、肌醇和山梨醇含量的升高而降低,而随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的升高而上升。【结论】轮纹异痂蝗卵在发育过程中,通过降低含水量,积累脂肪、脯氨酸、甘氨酸及海藻糖、甘油、肌醇和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纹异痂蝗 抗寒性 过冷却点 脂肪 氨基酸 小分子糖醇
下载PDF
轮纹异痂蝗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安瑞军 梁怀宇 冯一凡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59,共3页
研究结果表明:轮纹异痂蝗在通辽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越冬卵于翌年5月上中旬孵化,蝗蝻共4龄,全蝻期26-32d,6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7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卯产在土中深4~6cm处。成虫可活到9月中旬。轮纹异痂蝗喜食菊科... 研究结果表明:轮纹异痂蝗在通辽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越冬卵于翌年5月上中旬孵化,蝗蝻共4龄,全蝻期26-32d,6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7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卯产在土中深4~6cm处。成虫可活到9月中旬。轮纹异痂蝗喜食菊科和百合科等幼嫩多汁的植物,食量为每头每日食鲜草1.05g,每666.7m^2可损失鲜草10.25-12.75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纹异痂蝗 生活史 生活习性
下载PDF
轮纹异痂蝗消化道和马氏管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姝娟 韩亚鹏 +1 位作者 陈德来 史红全 《陇东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68-71,共4页
利用石蜡切片及HE染色法对轮纹异痂蝗Bryodemella tuberculatum dilutum(Stoll)消化道和马氏管的组织学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轮纹异痂蝗的消化道前肠结构由内向外分为内膜、肠壁细胞层、基膜、纵肌、环肌和围膜6层,中肠由内向外分为... 利用石蜡切片及HE染色法对轮纹异痂蝗Bryodemella tuberculatum dilutum(Stoll)消化道和马氏管的组织学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轮纹异痂蝗的消化道前肠结构由内向外分为内膜、肠壁细胞层、基膜、纵肌、环肌和围膜6层,中肠由内向外分为围食膜、肠壁细胞层、基膜、环肌、纵肌和围膜6层,中肠与前肠的组织结构有显著的差异。后肠的结构与前肠基本相似,但内膜比前肠薄且肌肉排列不规则。马氏管着生在中肠和后肠的交界处,其显微结构由内向外为绒毛膜、上皮层和薄膜。轮纹异痂蝗消化道前肠、中肠及后肠结构有差异,这样的差异与其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纹异痂蝗 消化道 马氏管 组织结构
下载PDF
轮纹异痂蝗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7
作者 刘春雨 张健 +1 位作者 张晓军 任炳忠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6-140,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轮纹异痂蝗[Bryodemella tuberculatum dilutum(Stoll)]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和分布。结果表明:轮纹异痂蝗触角为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雄性个体鞭节包括24个亚节,雌性个体鞭节包括23个亚节。雌雄个体均具有12...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轮纹异痂蝗[Bryodemella tuberculatum dilutum(Stoll)]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和分布。结果表明:轮纹异痂蝗触角为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雄性个体鞭节包括24个亚节,雌性个体鞭节包括23个亚节。雌雄个体均具有12种感受器,即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Ⅰ型和Ⅱ型)、锥形感受器(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和Ⅴ型)、腔锥形感受器、腔形感受器及Bhm氏鬃毛。根据各类感器的形态、分布和显微结构探讨了其可能承担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纹异痂蝗 触角 感器 扫描电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