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发/难治性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治疗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史忆萌 张凤奎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wAIHA)是由于最适结合温度为37℃的自身抗体与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结合,使红细胞被过早破坏所致的贫血。wAIHA患者一线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总体反应率(ORR)为80%~90%,但仅有20%~30%患者在激素减量或停药后获得...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wAIHA)是由于最适结合温度为37℃的自身抗体与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结合,使红细胞被过早破坏所致的贫血。wAIHA患者一线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总体反应率(ORR)为80%~90%,但仅有20%~30%患者在激素减量或停药后获得持续缓解。对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wAIHA患者的推荐药物为利妥昔单抗,但仍有>25%患者面临再次复发或二线治疗失败。传统的非靶向免疫抑制剂及脾切除术的疗效不确定且不良反应严重,仅作为三线或后线治疗方案。因此,目前复发/难治性wAIHA(R/R wAIHA)患者的治疗选择非常有限,整体疗效及预后不佳。笔者拟就针对B、T及浆细胞的治疗,抑制Fcγ受体(FcγR)信号转导的治疗,以及新生儿Fc受体(FcRn)抑制剂等,在R/R wAIHA患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R/R wAIHA患者的药物治疗策略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溶血性 自身免疫性 脾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新生儿Fc受体抑制剂 长寿命浆细胞
原文传递
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作用机制及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季芳 李妙龄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81-586,共6页
激酶作为极具潜力的抗肿瘤药物靶点被广泛研究,与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相关的心脏不良反应使癌症患者面临更高的生存风险。现综述激酶抑制剂的分类、分子机制及不良反应(特别是心脏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激酶 激酶抑制剂 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 BCR-ABL融合基因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心脏毒性 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新型小分子药物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乔静巧 何苗 +1 位作者 张姝婷 白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4-248,共5页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成人白血病,以CD5^+CD19^+CD23^+的B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和淋巴结中的聚集为特征。在过去的20年里,CLL的治疗发生了一个戏剧性的变化,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率(...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成人白血病,以CD5^+CD19^+CD23^+的B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和淋巴结中的聚集为特征。在过去的20年里,CLL的治疗发生了一个戏剧性的变化,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sponses,CR)由最初的<5%提高到了现在的40%-50%。这一进步归因于联合化学免疫疗法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干的治疗,尤其近5年来一些新型药物的爆发式出现,给复发/难治患者和细胞遗传学异常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方案。本文主要针对已被批准或已用于临床治疗CLL的新型小分子药物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讨论的主要药物包括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ibrutinib),P13K抑制剂(idelalisib),Syk抑制剂,BCL-2抑制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TK抑制剂 PI3K抑制剂 Syk抑制剂 Bcl-2抑制剂
下载PDF
泽布替尼在B细胞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许新宁 邢晓静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8期760-764,共5页
泽布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口服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通过与BTK结合抑制BTK磷酸化,从而阻断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和下游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套细... 泽布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口服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通过与BTK结合抑制BTK磷酸化,从而阻断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和下游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套细胞淋巴瘤(MCL)及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等获批适应证中显示出良好疗效,且耐受性较传统化疗或化学免疫方案更优。在其他类型的B细胞恶性肿瘤中,泽布替尼也逐步走进临床视野。本文结合近年来最新的临床数据,概述泽布替尼在B细胞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恶性肿瘤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 BTK抑制剂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泽布替尼
下载PDF
acalabrutinib:新一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莉 夏婷婷 +2 位作者 蒋啸 杨洋 李锐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18-521,共4页
acalabrutinib是由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于2017年10月31日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套细胞淋巴瘤。最近的研究表明,acalabrutinib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有良好的疗效。acalabruti... acalabrutinib是由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于2017年10月31日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套细胞淋巴瘤。最近的研究表明,acalabrutinib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有良好的疗效。acalabrutinib比依鲁替尼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和安全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和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alabrutinib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慢性 B细胞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套细胞淋巴瘤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依鲁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怀民 傅秀慧 郑海洲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9-212,共4页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F)参与介导B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多条信号通路,在其存活、增殖与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治疗B细胞相关肿瘤和某些实体肿瘤新的分子靶标。依鲁替尼是首个口服不可逆BTK抑制剂,有效抑制B细胞的恶性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F)参与介导B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多条信号通路,在其存活、增殖与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治疗B细胞相关肿瘤和某些实体肿瘤新的分子靶标。依鲁替尼是首个口服不可逆BTK抑制剂,有效抑制B细胞的恶性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现已批准用于套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和边缘区淋巴瘤等B细胞相关肿瘤的临床治疗,现在进行的多项临床试验研究正在评估依鲁替尼对其他肿瘤适应证的拓展治疗作用。本文从布鲁顿酪氨酸激酶对下游信号通路的调控、依鲁替尼临床适应证的作用机制及耐药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 B细胞相关肿瘤 依鲁替尼 抑制剂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BTK抑制剂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卜凡丹 刘新月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55-258,共4页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病理组织学形态多样、预后不良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位年龄在60岁以上,男性多见,临床诊断时大部分已处于中晚期。虽然MCL患者对一线治疗有效,但大多数患者易复发,预后差,是生存期最短的...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病理组织学形态多样、预后不良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位年龄在60岁以上,男性多见,临床诊断时大部分已处于中晚期。虽然MCL患者对一线治疗有效,但大多数患者易复发,预后差,是生存期最短的淋巴瘤亚型之一,且目前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治疗 BTK抑制剂 依鲁替尼
原文传递
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鲁替尼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秋晨 纪剑峰 尤启冬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5-420,共6页
Bruton酪氨酸激酶(bruton tyrosine kinase,BTK)是B细胞内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介导了B细胞抗原受体(BCR)在内的一系列细胞通路,其异常活性与B细胞恶性肿瘤的发病密切相关。伊鲁替尼(ibrutinib)是一种高效选择性BTK抑制剂,能够在钠... Bruton酪氨酸激酶(bruton tyrosine kinase,BTK)是B细胞内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介导了B细胞抗原受体(BCR)在内的一系列细胞通路,其异常活性与B细胞恶性肿瘤的发病密切相关。伊鲁替尼(ibrutinib)是一种高效选择性BTK抑制剂,能够在钠摩尔水平下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本文介绍了伊鲁替尼的药理学特点,并且综述了其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套细胞淋巴瘤等疾病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ton酪氨酸激酶 B细胞恶性肿瘤 抑制剂 伊鲁替尼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套细胞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周香香 王欣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6年第6期377-380,共4页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对常规化疗药物多不敏感,预后相对较差。以依鲁替尼(ibrutinib)为代表的新型Bruton酪氨酸激酶(BTK)靶向药物的出现为MCL的治疗提供了新希望。文章就BTK抑制剂在MC...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对常规化疗药物多不敏感,预后相对较差。以依鲁替尼(ibrutinib)为代表的新型Bruton酪氨酸激酶(BTK)靶向药物的出现为MCL的治疗提供了新希望。文章就BTK抑制剂在MCL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套细胞 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依鲁替尼
原文传递
伊布替尼单药治疗难治复发性B细胞淋巴瘤3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莹 闫志凌 +5 位作者 李护君 张焕新 祁岳坤 田宇 李振宇 徐开林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644-646,共3页
Bruton酪氨酸激酶(Bruton tyrosine kinase,BTK)是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信号通路的重要中介分子,在B细胞淋巴瘤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伊布替尼(Ibrutinib)是口服不可逆BTK抑制剂,可有效抑制B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关键词 伊布替尼 BTK抑制剂 B细胞淋巴瘤
原文传递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又一治疗选择:新一代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海雯 吴德沛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0年第8期449-452,共4页
第一代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伊布替尼的出现明显改善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生存和预后,但其不良反应如出血、感染、心血管事件等限制了患者的长期使用。新一代BTKi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特异性,能明显减少患者不良反应... 第一代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伊布替尼的出现明显改善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生存和预后,但其不良反应如出血、感染、心血管事件等限制了患者的长期使用。新一代BTKi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特异性,能明显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其中acalabrutinib在初治和复发难治CL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在Ⅲ期临床试验中被证实。我国自主研发的泽布替尼和奥布替尼也在临床前和Ⅰ、Ⅱ期研究中初步证明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缺乏大型Ⅲ期临床试验数据。目前,更多的BTKi还处在研发阶段。未来CLL的治疗可能转变为各类药物联用达到微小残留病(MRD)阴性后停药或以MRD指导治疗等,而新一代BTKi的问世也将为这种联合治疗方案提供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伊布替尼 预后
原文传递
Bruton酪氨酸激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曼君 邢莉民 邵宗鸿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43-447,共5页
Bruton酪氨酸激酶(bruton tyrosine kinase,BTK)属于非受体酪氨酸激酶Tec家族,作为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信号通路中的关键激酶在B细胞的分化发育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BTK大量表达可以使BCR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可... Bruton酪氨酸激酶(bruton tyrosine kinase,BTK)属于非受体酪氨酸激酶Tec家族,作为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信号通路中的关键激酶在B细胞的分化发育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BTK大量表达可以使BCR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可使B细胞功能失调、免疫耐受状态改变,并转化为自身反应性B细胞,分泌大量自身抗体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十年来,人们已经研发出十余种小分子BTK抑制剂,其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临床试验正在大量开展.BTK有望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ton酪氨酸激酶 信号通路 BTK抑制剂 自身免疫性疾病
原文传递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1例及文献分析
13
作者 胡颖 程志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34期41-45,共5页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LPL/WM)是一种罕见的惰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目前对于该疾病的研究现状主要集中于病理表现、治疗方案的研究。该病治疗上以利妥昔单抗联合...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LPL/WM)是一种罕见的惰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目前对于该疾病的研究现状主要集中于病理表现、治疗方案的研究。该病治疗上以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新兴的靶向治疗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 Tyrosine Kinase,BTK)抑制剂疗效显著,但对该疾病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的研究报道较少。因其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该病常需与其他血液系统疾病鉴别,随着分子机制研究不断进展,髓系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88,MYD88)L265P以及CXCR4 WHIM突变点逐渐被发现,更利于该疾病的诊断明确和与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文章通过对1例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M WM的鉴别诊断与治疗进行阐述并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国内外目前对于WM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等方面的认识,为临床上提前发现和明确诊断该疾病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抗及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李佳 赵杨祉 +4 位作者 国巍 赵红光 窦乐 李军娜 白鸥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2年第12期734-737,共4页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联合对老年难治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2月收治的1例应用利妥昔单抗、PD-1单抗、BTK抑制剂...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联合对老年难治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2月收治的1例应用利妥昔单抗、PD-1单抗、BTK抑制剂三药联合治疗的老年难治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高危组),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评分2分(预计总生存时间7个月)。患者1个疗程治疗后疾病进展。经利妥昔单抗、PD-1单抗联合BTK抑制剂治疗获得完全缓解。后续PD-1单抗维持治疗,随访至2021年11月17日,患者病情稳定。第2次无进展生存(PFS2)时间20个月,总生存时间21个月。患者对新药治疗耐受良好,未发生3级以上不良反应。结论新靶向联合治疗可作为老年PCNSL患者的治疗新选择,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显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难治 分子靶向治疗 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抗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
原文传递
继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LymphGen分型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王梦真 胡凯 +3 位作者 石磊 克晓燕 孙恺 鲍立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055-1061,共7页
目的探索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继发中枢神经系统复发患者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01-2022-08-16北京积水潭医院血液科(4例)和北京高博博仁医院(11例)共15例中枢复发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初诊及复发时的... 目的探索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继发中枢神经系统复发患者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01-2022-08-16北京积水潭医院血液科(4例)和北京高博博仁医院(11例)共15例中枢复发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初诊及复发时的临床特征、初诊与复发时期的淋巴瘤二代基因测序(NGS)结果、LymphGen基因分型及靶向药物泽布替尼的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5例DLBCL患者的细胞起源分型: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亚型2例,非GCB(non-GCB)亚型13例。LymphGen基因分型:MCD亚型9例,A53亚型、EZB-MYC+亚型、EZB-MYC-亚型、BN2亚型和A53/ST2亚型各1例,NGS未检测出突变基因1例。将同一患者复发时期的淋巴瘤NGS结果与初诊NGS结果相比较发现,不仅保留并扩增了原LymphGen分型的基因突变,也存在进一步的克隆演变。15例患者均应用泽布替尼及其联合治疗方案,总有效率为66.67%(10/15);MCD亚型有效率为77.78%(7/9),中枢神经系统复发后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6.19%和75.00%。结论继发中枢DLBCL以MCD亚型最常见,LymphGen基因分型可以指导继发中枢DLBCL的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二代基因测序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泽布替尼 MCD亚型
原文传递
新型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奥布替尼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宇浩 毛斐 李晓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7期37-41,共5页
奥布替尼是一种新型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是我国自主研发的Ⅰ类创新药,为淋巴瘤患者尤其是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和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带来新的手段。BTK是B细胞抗原受体信号通路的关键激... 奥布替尼是一种新型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是我国自主研发的Ⅰ类创新药,为淋巴瘤患者尤其是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和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带来新的手段。BTK是B细胞抗原受体信号通路的关键激酶,对恶性B细胞的增殖和生存至关重要,是治疗B细胞恶性淋巴瘤极具前景的药物靶标。因此,本文回顾了BTK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与已上市BTK抑制剂的基本信息,整理了奥布替尼的药理学性质与临床数据,梳理了迄今为止最新的奥布替尼临床研究进展,提出了奥布替尼是目前具有潜力的BTK抑制剂并且是进行BTK抑制剂联合治疗时的最佳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布替尼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临床研究 安全性
下载PDF
BTK抑制药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用药模式与治疗费用分析
17
作者 姜丹 宋再伟 +2 位作者 胡杨 董菲 赵荣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0-1524,共5页
目的探究真实世界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药的用药模式、治疗费用以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电子病历系统(EMR)构建BTK抑制药真实世界数据队列,并对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临床特征进行定性分析。通过计算用药频度(DDDs... 目的探究真实世界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药的用药模式、治疗费用以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电子病历系统(EMR)构建BTK抑制药真实世界数据队列,并对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临床特征进行定性分析。通过计算用药频度(DDDs)与日均费用(DDDc),对BTK抑制药的药品用量与使用成本进行统计分析。此外,通过广义估计方程(GEE)对血小板聚集率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93例患者,中位年龄65岁,女性77例(39.90%)。多数患者(n=109,56.48%)应用伊布替尼,77.20%患者同时联用化疗或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国家医保谈判政策的实施对伊布替尼和泽布替尼的临床治疗选择以及使用成本产生了较大影响。伊布替尼与泽布替尼DDDs差异从18.59倍降至1.41倍。伊布替尼的DDDc从1619.99元降至567.00元,而泽布替尼从706.25元降至340.00元,已低于伊布替尼。与伊布替尼相比,泽布替尼相关的治疗中断事件更少,其中血液系统毒性是导致治疗中断的主要药物不良事件(ADE)。此外,GEE模型表明,与未联合抗血小板药物相比,BTK抑制药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导致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β=-34.35%,95%置信区间(CI):-41.60%~-27.11%,P<0.001];与泽布替尼治疗组相比,伊布替尼治疗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β=-12.38%,95%CI:-24.50%~-0.27%,P<0.05)。结论国家医保谈判政策实施后,临床对2种BTK抑制药的选择倾向性已无明显差异。与伊布替尼相比,泽布替尼在经济性、ADE导致的治疗中断以及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泽布替尼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药 用药模式 治疗费用 治疗中断
原文传递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TKi治疗后免疫功能重建研究
18
作者 王远丽 唐培霞 +5 位作者 陈凯莉 郭光耀 龙金兰 邹杨清 梁鸿宇 许贞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经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治疗后的免疫功能重建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就诊的59例CLL患者的病历信息,对其诊断、治疗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经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治疗后的免疫功能重建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就诊的59例CLL患者的病历信息,对其诊断、治疗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59例CLL患者中位年龄为60.5(36-78)岁;BTKi治疗1年后,51例(86.4%)的CLL肿瘤克隆(CD5+/CD19+)明显缩小,治疗前后分别为(46±6.1)×10^(9)/L和(2.3±0.4)×10^(9)/L(P=0.0013),而非肿瘤克隆(CD19+减去CD5+/CD19+)无明显变化;免疫球蛋白IgA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分别为(0.75±0.09)g/L和(1.31±0.1)g/L(P<0.001),但IgG和IgM下降,分别为(8.1±0.2)g/L和(7.1±0.1)g/L(P<0.001)、(0.52±0.6)g/L和(0.47±0.1)g/L(P=0.002)。BTKi治疗前后CLL患者的T细胞亚群出现明显变化,表现为总T细胞数从(2.1±0.1)×10^(9)/L减少至(1.6±0.4)×10^(9)/L(P=0.042),CD4+细胞数从(0.15±6.1)×10^(9)/L增加至(0.19±0.4)×10^(9)/L(P<0.001),CD8+细胞数从(0.27±0.01)×10^(9)/L增加至(0.41±0.08)×10^(9)/L(P<0.001),NK/T细胞数从(0.11±0.1)×10^(9)/L下降至(0.07±0.01)×10^(9)/L(P=0.038);白细胞介素(IL)-2表达上调、IL-4和干扰素γ表达下降,但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变化不大;TCR和BCR组库多样性都得到恢复,完全缓解患者比部分缓解患者恢复更明显,完全缓解患者BTKi治疗前后TCR组库香农指数分别为0.02±0.008和0.14±0.01(P<0.001),部分缓解患者分别为0.01±0.03和0.05±0.02(P>0.05),而BCR组库香农指数分别是0.19±0.003和0.33±0.15(P<0.001)、0.15±0.009和0.23±0.18(P<0.05)。结论:BTKi治疗可以缩小CLL克隆,促进IgA表达,增加功能性T细胞数量,调节IL-2、IL-4、干扰素γ等分泌,改善肿瘤微环境的免疫调节状态;BTKi治疗还能促进TCR和BCR免疫组库多样性的恢复。BTKi治疗有助于CLL患者的免疫功能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免疫功能重建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依鲁替尼(Ibrutinib)合成路线图解
19
作者 刘举 金凡琪 +4 位作者 车晋 高俊峰 李春艳 陈烨 周云鹏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97-102,共6页
依鲁替尼(Ibrutinib)是一款由Pharmacyclics和Janssen Biotech公司联合研发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抑制剂,也是第一个BTK靶向治疗套细胞淋巴癌(MCL)的小分子药物.本文对依鲁替尼的合成工艺进行归纳总结,以... 依鲁替尼(Ibrutinib)是一款由Pharmacyclics和Janssen Biotech公司联合研发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抑制剂,也是第一个BTK靶向治疗套细胞淋巴癌(MCL)的小分子药物.本文对依鲁替尼的合成工艺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依鲁替尼的合成路线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鲁替尼 合成路线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 抗肿瘤药物
下载PDF
Bruton酪氨酸激酶BTK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菲 朱海静 +3 位作者 周湘 陆涛 焦宇 唐伟方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7-624,共8页
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是B细胞抗原受体(BCR)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激酶,目前已成为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失调疾病的热门靶标。BTK有多个抑制剂已进入临床研究,表现出较好的开发前景,其代表性药物依鲁替尼(ibrutinib)在临床试验中... 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是B细胞抗原受体(BCR)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激酶,目前已成为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失调疾病的热门靶标。BTK有多个抑制剂已进入临床研究,表现出较好的开发前景,其代表性药物依鲁替尼(ibrutinib)在临床试验中对于套细胞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显示出突出的治疗活性,已被批准上市。本文对BTK的结构功能以及在研的BTK抑制剂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ton酪氨酸激酶 小分子抑制剂 依鲁替尼 恶性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