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澳大利亚新元古代Browne组-Hussar组旋回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昆昆 李海燕 +4 位作者 赵汉卿 褚润健 刘光泓 吴怀春 张世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1-451,共11页
旋回地层学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显生宙,对于占据地球历史绝大部分时期的前寒武纪,相关研究较为薄弱。西澳大利亚的Officer盆地具有新元古代中期(约800 Ma)良好的地层沉积记录。Lancer 1井位于Officer盆地的西部,岩心底部包含新元古代Bro... 旋回地层学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显生宙,对于占据地球历史绝大部分时期的前寒武纪,相关研究较为薄弱。西澳大利亚的Officer盆地具有新元古代中期(约800 Ma)良好的地层沉积记录。Lancer 1井位于Officer盆地的西部,岩心底部包含新元古代Browne组—Hussar组约750 m的连续沉积地层,岩性以砂岩和泥岩互层为主,偶见白云岩夹层,是开展前寒武纪旋回地层学研究的理想材料。本文以自然伽马测井数据作为古气候替代性指标,通过频谱分析等方法进行了旋回地层学分析,结果表明Hussar组940~1200 m泥岩段的伽马测井数据记录了完整的米兰科维奇旋回,长偏心率、短偏心率、斜率和岁差控制的地层旋回厚度分别为34、8~10、1.8~2.7和1.2~1.4 m。以构建的长偏心率周期(405 ka)标准曲线对该泥岩段进行天文年代校准,建立了浮动天文年代标尺,估计了约800 Ma的长偏心率、短偏心率、斜率和岁差周期分别为405、127、27~34和15.2~18.1 ka。此外,根据斜率周期(27±0.7)ka计算出当时的地月距离为(362935±1495)km,日长为(20.56±0.2)h。这一研究将填补新元古代早—中期(约800 Ma时期)旋回地层学研究的空白,为前寒武纪地月系统演化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brownehussar 旋回地层学 米兰科维奇旋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