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中国方式书写“无数的心事”——论李洱小说《应物兄》的叙述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宏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2-109,共8页
《应物兄》在叙事上有很多富有意义的探索,它围绕一个叙事主线展开且叙事视角单一,却能借助人物的思绪、谈话及种种链接方法,形成一个驳杂丰富的文本。《应物兄》有意设置了叙述者和叙事视角的分离,用故事内人物应物兄的视角引发故事,... 《应物兄》在叙事上有很多富有意义的探索,它围绕一个叙事主线展开且叙事视角单一,却能借助人物的思绪、谈话及种种链接方法,形成一个驳杂丰富的文本。《应物兄》有意设置了叙述者和叙事视角的分离,用故事内人物应物兄的视角引发故事,再以超故事叙述者来解说故事,有效地规避了文本的零碎化。《应物兄》中每一节的标题设置富有深意,不仅是向《论语》的致敬,而且将整个叙事分解为众多独立的小故事,既让小说主题与诸多故事取得紧密关联,也同时让这些小故事兼有了以小见大的叙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洱 《应物兄》 非线性叙事 叙事视角 叙述者 标题
下载PDF
李洱《应物兄》:学者化写作的效度与限度
2
作者 陈钰涵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53-58,共6页
学者化写作是近年热门的文学创作类型和创作现象,《应物兄》可谓是当代学者化写作的巅峰之作。相较于其他学者化作品,其知识信息量更密集,并且触及到前沿学术命题和重大社会问题等。李洱借助作家和学者的双重身份,在勾连学术与文学的基... 学者化写作是近年热门的文学创作类型和创作现象,《应物兄》可谓是当代学者化写作的巅峰之作。相较于其他学者化作品,其知识信息量更密集,并且触及到前沿学术命题和重大社会问题等。李洱借助作家和学者的双重身份,在勾连学术与文学的基础上,描绘了一幅浩瀚的时代星图,充分体现了学者化写作的效度。但学者化写作也并非“一劳永逸”,需要认真审视其限度并进行深刻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物兄》 学者化写作 效度 限度
下载PDF
从“丧家狗”到“乡愿”--《应物兄》中儒学形象的现实观照
3
作者 王启俊 《韶关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28-33,共6页
《应物兄》是一部以当代“儒学复兴”为背景,借助纷繁复杂的知识分子群像,叙述一个时代精神状况的长篇小说。文本聚焦20世纪末21世纪初儒学兴起这一特殊文化现象,巧妙牵连《论语》中的人事,形成强烈对比反差,揭示了当代新儒学在“应物... 《应物兄》是一部以当代“儒学复兴”为背景,借助纷繁复杂的知识分子群像,叙述一个时代精神状况的长篇小说。文本聚焦20世纪末21世纪初儒学兴起这一特殊文化现象,巧妙牵连《论语》中的人事,形成强烈对比反差,揭示了当代新儒学在“应物”过程中从“丧家狗”到“乡愿”的流变。小说通过对儒学复兴思潮的剖析思考,展示了当代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分崩离析和塌陷堕落的影像,塑造了为各领域发展贡献青春和才华的人们,他们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真正载体,影射了民族文化真正之根基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物兄 儒学 丧家狗 乡愿
下载PDF
“应物兄们”往何处去?——评李洱小说《应物兄》
4
作者 朱一帆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178,共7页
作为核心符号的应物兄,其在小说中时而以"人"的面目出现,时而以"非人"的面目出现。肉体(能指)的不断变化,由此造成精神(所指)意义的无限延宕,最终构成了分裂的符号——应物兄。通过呈现这一核心符号的分裂,在现实... 作为核心符号的应物兄,其在小说中时而以"人"的面目出现,时而以"非人"的面目出现。肉体(能指)的不断变化,由此造成精神(所指)意义的无限延宕,最终构成了分裂的符号——应物兄。通过呈现这一核心符号的分裂,在现实层面上,作家李洱向我们展示了徘徊在"阐释者"与"立法者"之间的应物兄一代知识分子群体的迷惘与犹疑;在象征层面上,作家李洱提出了个体在信仰坍塌后,究竟选择生存还是毁灭这一恒久命题。通过对现实、对世界提出"往何处去"的疑问,李洱向我们展现了他对行进中的当代社会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洱 《应物兄》 分裂的符号 知识分子 个体 往何处去
下载PDF
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反叛——评李洱长篇小说《应物兄》
5
作者 李寅瑜 《郑州师范教育》 2020年第1期44-48,共5页
李洱潜心十三年创作的《应物兄》,获得了文学界和评论界的热评。小说延续了李洱对知识分子题材的书写,借鉴了《论语》等儒学经典的叙述方式,并在形式结构方面有所创新,具有了艺术上的独特性;在内容深度方面,小说生动描写了复杂多面的当... 李洱潜心十三年创作的《应物兄》,获得了文学界和评论界的热评。小说延续了李洱对知识分子题材的书写,借鉴了《论语》等儒学经典的叙述方式,并在形式结构方面有所创新,具有了艺术上的独特性;在内容深度方面,小说生动描写了复杂多面的当代人生活,深刻反映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迷惘状态和精神反叛,尤其是剖析了知识分子生态问题。从上述两个角度出发对李洱新作《应物兄》进行考察分析,阐述小说文本的艺术性、批判性及探索性价值,可以给当代文学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洱 《应物兄》 知识分子写作 自我反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