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引入黑颈长尾雉育雏行为和育雏地选择 被引量:10
1
作者 贝永建 陈伟才 +1 位作者 李汉华 黄乘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4,98,共4页
2004~2005年在广两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对再引进黑颈长尾雉的育雏行为和育雏地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雏鸟活动能力随时间明显增强,1~3日活动面积在300m^2以内。育雏初期为地栖,后期开始为树栖。育雏地有3种类型:人工西南桦幼... 2004~2005年在广两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对再引进黑颈长尾雉的育雏行为和育雏地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雏鸟活动能力随时间明显增强,1~3日活动面积在300m^2以内。育雏初期为地栖,后期开始为树栖。育雏地有3种类型:人工西南桦幼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3种生境的乔木盖度分别是75%、90%、85%;草本盖度分别是80%、60%、65%。Mann—Whitney U分析表明草本层盖度,水源距离,林缘距离,林间小路距离是影响黑颈长尾雉育雏地选择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长尾雉 育雏行为 育雏地选择 再引入
下载PDF
一对人工巢箱内繁殖的白眉姬鹟育雏习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彭立群 郭梦娇 +1 位作者 丁长青 隋金玲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3-927,共5页
2011年6月10~24日,在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采用全日观察法,对在游览道路旁的人工巢箱内繁殖的1对白眉姬鹟的育雏行为及其栖息地环境条件进行了系统观察与数据采集。结果显示育雏前期和后期雌雄鸟日喂食次数及各时段雌雄鸟进出巢的平均次... 2011年6月10~24日,在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采用全日观察法,对在游览道路旁的人工巢箱内繁殖的1对白眉姬鹟的育雏行为及其栖息地环境条件进行了系统观察与数据采集。结果显示育雏前期和后期雌雄鸟日喂食次数及各时段雌雄鸟进出巢的平均次数均有一定差异,白眉姬鹟在育雏过程中雌鸟喂食次数随雏鸟生长而增加,雄鸟则无明显变化。游客及人为干扰对雌雄鸟出入巢穴均有一定影响,雌鸟较之雄鸟更为胆怯和谨慎。表明白眉姬鹟雌雄鸟在育雏中的行为存在分工和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姬鹟 育雏行为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Observation on behavior of adult oriental white stork in nesting period 被引量:2
3
作者 韩晓动 吴志刚 +1 位作者 田凤明 孙发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18-120,共3页
Based on the field observation on the parental behavior of Oriental White Stork (Ciconia boyciana) during their brooding perio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reeding style, feeding behavior, water chicks, protect chicks,... Based on the field observation on the parental behavior of Oriental White Stork (Ciconia boyciana) during their brooding perio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reeding style, feeding behavior, water chicks, protect chicks, etc. A Ritual “behavior—Culmen Knocking/bill clattering” was observed and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yles with deferent meanings. This behavi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during this sea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iental White Stork PARENT brooding period behavior RITUAL Culmen knocking/bill clattering
下载PDF
靴隼雕繁殖习性初报 被引量:3
4
作者 吴道宁 马鸣 +6 位作者 魏希明 王尧天 杜利民 蒋可威 刘哲青 刘旭 Paul Buzzard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8,共8页
国内关于靴隼雕(Hieraaetus pennata)资料缺乏,仅有几例新纪录报道,无繁殖信息。本文报道2010~2016年间靴隼雕在新疆南部和北部的繁殖与分布状况。靴隼雕巢址选择开阔的地带,营巢于大树上(n=7),巢距地面高度在7~12 m,巢直径约74~102 cm... 国内关于靴隼雕(Hieraaetus pennata)资料缺乏,仅有几例新纪录报道,无繁殖信息。本文报道2010~2016年间靴隼雕在新疆南部和北部的繁殖与分布状况。靴隼雕巢址选择开阔的地带,营巢于大树上(n=7),巢距地面高度在7~12 m,巢直径约74~102 cm。窝卵数2~3枚,孵卵期37~40 d,育雏期48~58 d,繁殖期持续4~5个月。育雏前期与后期亲鸟的行为变化较大。其巢区附近野生动物资源丰富,食物以鸟类为主,主要是水鸟的幼鸟(体重小于300 g);哺乳类包括草兔(Lepus capensis)、大耳猬(Hemiechinus auritus)、鼹形田鼠(Ellobius talpinus)等。在新疆和硕利用红外相机监测32 d,共收获77 894张图片。育雏期人工观察16 d,约248 h,同时拍下行为照片及录像作为辅助记录。育雏前期,雌鸟的陪护时间占88.43%,雄鸟只有3.26%。亲鸟育雏期的活动节律、投食次数呈现单峰型;续巢频次则为双峰型。在中亚,靴隼雕有明显"东扩"之趋势。通过野外观察靴隼雕的行为,了解繁殖状况,积累基础资料,对其种群保护和管理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靴隼雕 巢址 食性 育雏行为 新疆
原文传递
陕西红碱淖遗鸥育雏行为和雏鸟生长 被引量:3
5
作者 汪青雄 杨超 +2 位作者 刘铮 胡彩娥 肖红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7-362,共6页
2012年5~7月,应用e-Science信息技术和标记法,对陕西神木县红碱淖(N 38°13'~39°27',E 109°42'~110°54')遗鸥(Larus relictus)的育雏行为和雏鸟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雏鸟由双亲共同承... 2012年5~7月,应用e-Science信息技术和标记法,对陕西神木县红碱淖(N 38°13'~39°27',E 109°42'~110°54')遗鸥(Larus relictus)的育雏行为和雏鸟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雏鸟由双亲共同承担喂食。育雏前期,亲鸟采取直接喂食、食物呕吐于巢边和在巢中间断性喂食这3种喂食模式;亲鸟昼间平均喂食(0.706±0.036)次/h,夜间平均喂食(0.469±0.024)次/h,双亲在喂食频次上无显著差异(F=32.54,P>0.05)。育雏后期,主要采取双亲直接喂食和亲鸟把食物呕吐于地面上,由雏鸟自己取食的喂食模式;亲鸟昼间平均喂食(0.416±0.021)次/h,夜间平均喂食(0.331±0.018)次/h,亲鸟喂食次数与雏鸟的日龄存在相关性(r=0.074,P<0.05)。随着雏鸟日龄的增长,暖雏次数趋于减少,而在炎热晴天、降雨和大风等天气状况下,暖雏时间和护雏行为都增强。雏鸟20日龄后未再观察到暖雏行为。雏鸟体长及外部器官的形态学参数适合用Gompertz曲线方程拟合。同时,与其近缘种黑嘴鸥(L.saundersi)的育雏行为和雏鸟生长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鸥 育雏行为 雏鸟生长 红碱淖
原文传递
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角鸮(Otus scops)的繁殖生态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胡磊 李明 +6 位作者 王安梦 张逦嘉 张书理 杨永昕 李桂林 巴特尔 鲍伟东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2年第3期9-12,共4页
为了解红角鸮(Otus scops)的繁殖状态,2009年5~8月,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直接观察法对红角鸮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观察的4个巢址全部是以柳树为主干的树洞巢,巢内铺垫物较少或无铺垫,巢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为... 为了解红角鸮(Otus scops)的繁殖状态,2009年5~8月,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直接观察法对红角鸮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观察的4个巢址全部是以柳树为主干的树洞巢,巢内铺垫物较少或无铺垫,巢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为91.3cm,巢内径平均为13.5cm,巢外径平均为15.0cm,巢深平均32.0cm(n=4)。平均窝卵数为3.75,对其中一窝进行测量,4枚卵平均量度是28.9mm×24.6mm,重量9.5g。雏鸟孵出后,雌性亲鸟承担主要育雏任务,雄性亲鸟日间停歇于离巢不远的树上负责警戒工作,夜间与雌鸟共同哺育雏鸟。小型鼬科动物的捕食可能是干扰红角鸮繁殖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 红角鸮 巢址选择 育幼行为
下载PDF
黑龙江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孵卵行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秉书 邢波建 +2 位作者 崔守斌 张翼翔 刘晓望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28-131,共4页
于2013年的5月末至6月初连续10天,利用红外照相设备对黑龙江省宝清县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的3对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进行了孵卵行为的全天定点观测.结果表明,红嘴鸥坐巢行为主要集中在12:00-16:00之间,离巢时间集中在19:00-21:00之间,... 于2013年的5月末至6月初连续10天,利用红外照相设备对黑龙江省宝清县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的3对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进行了孵卵行为的全天定点观测.结果表明,红嘴鸥坐巢行为主要集中在12:00-16:00之间,离巢时间集中在19:00-21:00之间,护巢与警戒行为波动较大,但主要集中在8:00-14:00之间和22:00-1:00之间,休息行为集中在14:00-17:00之间,鸣叫行为集中在8:00-13:00之间,梳羽行为全天进行,但是白天梳羽次数明显高于夜间,翻卵行为次数白天与夜间没有明显差别.红嘴鸥的孵卵行为,虽然不同个体存在差异,但是,差异不大,都在某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进行波动,并且活动都很有规律,主要由雌鸟负责孵卵任务,雄鸟一般很少在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嘴鸥 孵卵 行为 红外照相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琵鹭育雏行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宋晨 邢波建 +4 位作者 于鹤晨 陈辉 高智晟 张翼翔 崔守斌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6-171,共6页
于2014年5月28日~6月5日和2015年6月1~6日,在黑龙江省宝清县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利用红外照相设备,对5对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进行了合计15 d的白琵鹭早期育雏行为的全天定点观测,利用得到的照片和视频数据,研究白琵鹭... 于2014年5月28日~6月5日和2015年6月1~6日,在黑龙江省宝清县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利用红外照相设备,对5对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进行了合计15 d的白琵鹭早期育雏行为的全天定点观测,利用得到的照片和视频数据,研究白琵鹭育雏行为。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5月28日~6月5日,白天白琵鹭成鸟同时在巢所用时间显著多于夜间;2015年6月1~6日,白天、夜间白琵鹭成鸟同时在巢所用时间相近;2014年观测日的成鸟同时在巢、梳羽、鸣叫、修巢行为所用的时间明显少于2015年观测日,而在两年观测日中,成鸟休息、哺育行为所用的时间差异不大;在2015年观测日,夜间白琵鹭成鸟坐巢行为所用的时间[(81.81±8.71)min/2h]远多于白天[(47.36±10.78) min/2h];在两年观测日中,无论是在夜间还是在白天,白琵鹭都有近一半的时间在休息;白琵鹭多在白天修巢,夜间几乎不修巢;如果天气较为炎热,成鸟还会为雏鸟遮阳;在白琵鹭雏鸟出壳的前6 d中,雏鸟站立和行走所用的时间在第2天最多,鸣叫所用的时间总体上在不断减少,梳羽所用的时间在第3天最多;水位下降、相邻的农田放火烧秸秆和收割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等因素将导致白琵鹭筑巢区转移,从而影响白琵鹭巢区安全和繁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琵鹭 育雏 行为 红外照相
原文传递
繁殖期白枕鹤的自然育幼行为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婧 张小艳 +4 位作者 张昕茹 何相宝 田秀华 李夏莎 张宇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4-440,共7页
2016年6~9月,采用扫描取样法(scan sampling)和目标取样法(focal sampling)对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内的雌雄1对白枕鹤的自然育幼行为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得出了繁殖期白枕鹤自然育幼的行为规律。结果为:觅食22.82%;护理19.67%;静栖13.32%... 2016年6~9月,采用扫描取样法(scan sampling)和目标取样法(focal sampling)对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内的雌雄1对白枕鹤的自然育幼行为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得出了繁殖期白枕鹤自然育幼的行为规律。结果为:觅食22.82%;护理19.67%;静栖13.32%;游走19.72%;眺望13.61%;鸣叫6.53%;打斗1.21%;展翅2.61%;护雏0.41%。在育幼期,雄鹤的鸣叫行为显著高于雌鹤,雌鹤的护理、静栖及护雏行为高于雄鹤;雏鹤的静栖行为逐渐减少,眺望行为逐渐增加,且静栖行为显著高于成鹤,成鹤的眺望行为显著高于雏鹤。随着白枕鹤日龄的增长,成鹤的游走、眺望行为显著增加,静栖行为显著减少;雏鹤的游走、眺望行为显著增加,且在9月开始鸣叫行为的表达。本文旨在研究自然条件下白枕鹤繁殖期的育幼行为,呈现了一天中8:00~16:00白枕鹤的行为习惯及生物特性的规律,为白枕鹤的保护研究、动物园的饲养及其野化放生提供重要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枕鹤 繁殖期 育幼行为
下载PDF
红颈苇鹀育雏行为及雏鸟发育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国海 乔桂芬 +3 位作者 孙孝维 邹畅林 孙鹏 乔士臣 《吉林林业科技》 2008年第2期29-31,共3页
在吉林省西部首见红颈苇鹀繁殖和育雏行为,填补了历史上该区域无繁殖的记录。观察发现,茂密的植被和陈旧的草簇构成了红颈苇鹀繁殖的要件;红颈苇巫鸟的育雏行为有明确分工,雌鸟履行孵化职责,而雄鸟则负责安全警戒,孵化期约15 d,育雏期约... 在吉林省西部首见红颈苇鹀繁殖和育雏行为,填补了历史上该区域无繁殖的记录。观察发现,茂密的植被和陈旧的草簇构成了红颈苇鹀繁殖的要件;红颈苇巫鸟的育雏行为有明确分工,雌鸟履行孵化职责,而雄鸟则负责安全警戒,孵化期约15 d,育雏期约16 d;全天喂雏行为有差别,从清晨到上午8:00时、从下午18:00时到日落为喂食高峰期,雄鸟喂食雏鸟的次数高于雌鸟;红颈苇鹀以草籽和谷物为食,繁殖季节主要捕食昆虫;50 d左右,幼鸟完全可以自食其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颈苇鹀 育雏行为 雏鸟 发育
下载PDF
An unusual homing behavior found in the Sichuan Partridge during the early brooding period
11
作者 Yiqiang Fu Shufang Wang +2 位作者 Benping Chen Simon Dowell Zhengwang Zhang 《Avian Research》 CSCD 2020年第4期490-493,共4页
In this study,we report an unusual homing behavior of the Sichuan Partridge(Arborophila rufipectus)at the Laoju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ichuan Province,China.Hen Sichuan Partridges led the chicks back to the nes... In this study,we report an unusual homing behavior of the Sichuan Partridge(Arborophila rufipectus)at the Laoju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ichuan Province,China.Hen Sichuan Partridges led the chicks back to the nests where they hatched in the evening and roosted there over night.This behavior lasted 6.7±4.3 nights(range=1–15;n=13)after the chicks hatched.At this stage,the hens became very vigilant to predators and human disturbance.If disturbed,they often abandoned the nests immediately and no longer returned thereafter.The ambient temperature at night during the early brooding period of Sichuan Partridge at our study site was^12.4°C.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hen Sichuan Partridges may make trade-offs between nest predation risks versus the thermoregulatory needs of their you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borophila rufipectus Early brooding period Homing behavior Predation risk THERMOREGULATION
下载PDF
棕背黑头鸫繁殖习性初步观察
12
作者 杨楠 张凯 +4 位作者 窦亮 张小芳 李八斤 岳碧松 冉江洪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0,F0002,共4页
2008年和2009年的4~8月,在四川省雅江县帕姆岭对棕背黑头鸫Turdus kessleri的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观察。该鸟繁殖期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营树上巢,营巢树种为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和鳞皮冷杉Abies squamata。窝卵数为2~3枚(n=7)... 2008年和2009年的4~8月,在四川省雅江县帕姆岭对棕背黑头鸫Turdus kessleri的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观察。该鸟繁殖期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营树上巢,营巢树种为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和鳞皮冷杉Abies squamata。窝卵数为2~3枚(n=7),平均卵重(7.96±0.03)g(n=8),卵长径(32.7±0.17)mm,短径(21.9±0.13)mm(n=13),雌雄共同孵卵,以雌性为主,孵化期为15~17d(n=2),孵化率为83.3%(n=18)。雌雄共同育雏,以雄性为主,雏鸟出飞后主要在巢周围的林下或灌丛活动,这时亲鸟仍会对幼鸟喂食。在同一繁殖季对巢有重复利用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背黑头鸫 繁殖 育雏行为
下载PDF
中华秋沙鸭繁殖育雏期行为时间分配与活动节律初步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义 朱洪强 +4 位作者 兰家宇 张宏静 王彩红 王海军 刘存发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38,共7页
在2018年6—9月,在吉林省安图县古洞河流域对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繁殖育雏期间的各种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中华秋沙鸭在繁殖育雏期观察到各种行为发生频次4275次。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如下:睡... 在2018年6—9月,在吉林省安图县古洞河流域对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繁殖育雏期间的各种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中华秋沙鸭在繁殖育雏期观察到各种行为发生频次4275次。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如下:睡眠(27%)、理羽(24%)、捕食(16%)、警惕(13%)、游泳(11%)、静息(8%)、飞行(1%);(2)捕食与游泳行为的发生呈极显著正相关(R=0.64,d f=7,P<0.01);捕食与飞行行为的发生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42,d f=7,P<0.01);捕食与睡眠行为的发生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R=-0.48,d f=7,P<0.01);游泳与睡眠行为的发生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R=-0.43,d f=7,P<0.01),其他行为之间无显著相关性;(3)警惕和飞行行为在月间呈明显的节律性变化,其他行为没有明显的节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秋沙鸭 繁殖育雏期 行为 时间分配 活动节律
下载PDF
小鸊鷉冬季日活动节律和亲代育雏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乐 丁伟 李斯 《野生动物》 2012年第4期180-183,共4页
为了分析各种行为的时间预算分配以及小(辟鸟)(?)的亲代育雏行为,2010年10月11日~2011年1月11日共93 d,以曲靖师范学院南湖的所有小(辟鸟)(?)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冬季日各种行为的活动时间分配分为觅食行为、游动行为、休息... 为了分析各种行为的时间预算分配以及小(辟鸟)(?)的亲代育雏行为,2010年10月11日~2011年1月11日共93 d,以曲靖师范学院南湖的所有小(辟鸟)(?)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冬季日各种行为的活动时间分配分为觅食行为、游动行为、休息行为、理羽行为、争斗行为、振羽行为、飞行行为和起舞行为,所占比例依次为36.9%、30.2%、17.7%、9.7%、2.9%、1.3%、1.0%、0.4%,都呈明显的节律性变化,其中觅食行为与游动行为、休息行为与理羽行为的发生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起舞行为与游动行为的发生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在不同育雏期的亲鸟喂雏次数是不同的,一天中12:30~13:30时段喂食活动的频次达到最高值,各个年龄组之间的喂食频次除了第1期和第3期(每1期为10 d)相比为显著差异(P<0.05),其他各种行为都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雏鸟的成长发育,亲鸟与雏鸟的距离变化都呈现抛物线的变化,雌性亲鸟对雏鸟的保护及警戒投入多于雄性亲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鸊鷉 日活动节律 亲代育雏行为
下载PDF
饲养密度对育雏期蛋鸡啄羽行为和皮肤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长平 韦春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0期104-105,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饲养密度对育雏期蛋鸡啄羽行为和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饲养密度,将200只海兰白羽蛋鸡雏鸡分为4组,研究不同饲养密度对育雏期蛋鸡啄羽行为和皮肤损伤的影响。[结果]被啄鸡只的身体皮肤损伤部位主要是尾部皮肤(39... [目的]研究不同饲养密度对育雏期蛋鸡啄羽行为和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饲养密度,将200只海兰白羽蛋鸡雏鸡分为4组,研究不同饲养密度对育雏期蛋鸡啄羽行为和皮肤损伤的影响。[结果]被啄鸡只的身体皮肤损伤部位主要是尾部皮肤(39.17%)、背部皮肤(21.66%)和头部皮肤(20.45%)。育雏期蛋鸡的皮肤损伤评分总分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而鸡只的身体只是轻微损伤。[结论]研究结果可为降低蛋鸡啄羽行为的发生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雏期蛋鸡 啄羽行为 饲养密度 皮肤损伤
下载PDF
幼虫信息素中三种酯类对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工蜂哺育和封盖行为以及蜂王发育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曾云峰 曾志将 +1 位作者 颜伟玉 吴小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4-159,共6页
为研究蜜蜂幼虫信息素中3种酯类成分(甲基棕榈酸酯、乙基棕榈酸酯和乙基油酸酯)对中华蜜蜂Apiscerana cerana和意大利蜜蜂Apismellifera ligustica工蜂哺育行为、封盖行为以及蜂王发育影响,在人造蜂蜡王台中加入1%和0.1%(w/w)的3种酯类... 为研究蜜蜂幼虫信息素中3种酯类成分(甲基棕榈酸酯、乙基棕榈酸酯和乙基油酸酯)对中华蜜蜂Apiscerana cerana和意大利蜜蜂Apismellifera ligustica工蜂哺育行为、封盖行为以及蜂王发育影响,在人造蜂蜡王台中加入1%和0.1%(w/w)的3种酯类作为实验组,以不添加酯类(0%)的为对照组,移入1日龄工蜂幼虫,测定王台接受率、单个王台中幼虫和王浆重量;另将分别添加1%和0.1%(w/w)3种酯类的石蜡假幼虫放入工蜂巢房中,同样设对照组,测定假幼虫的封盖率;在新鲜王浆中以1%和0.1%(w/w)分别加入3种酯类作为实验组,以不添加酯类(0%)的作为对照组,再分别在1日龄、2日龄和3日龄幼虫王台中加入0.01mL含有酯类的蜂王浆,并测定蜂王初生重和卵巢管数量。结果表明:0.1%甲基棕榈酸酯可以显著提高中蜂和意蜂幼虫重量;意蜂的甲基棕榈酸酯和乙基油酸酯两个实验组(1.0%,0.1%)假幼虫封盖率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乙基油酸酯两个实验组(1.0%,0.1%)都显著降低了中蜂和意蜂蜂王初生重和卵巢管数量。这说明不同蜜蜂幼虫信息素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意大利蜜蜂 幼虫信息素 哺育行为 封盖行为 蜂王发育
下载PDF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雕育雏期间日活动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隋金玲 郑超怡 +8 位作者 王荣 杨柳 温丹萍 曹娟 钟健 邱爽 黄满 袁一方 宝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3-366,共4页
借助单、双筒望远镜,采用定点蹲守的方法,于2007年5月29日~6月6日对正处于育雏期的金雕日活动行为进行了连续观察。发现育雏期间的金雕日活动行为具有一定规律性,很少受巢穴旁边公路上过往车辆和游人活动等人为影响;但随天气变化有所... 借助单、双筒望远镜,采用定点蹲守的方法,于2007年5月29日~6月6日对正处于育雏期的金雕日活动行为进行了连续观察。发现育雏期间的金雕日活动行为具有一定规律性,很少受巢穴旁边公路上过往车辆和游人活动等人为影响;但随天气变化有所变化。阴雨天与晴天相比,早上活动时间推迟约半小时,而晚间归巢时间约早半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雕 育雏期 日活动行为 松山
下载PDF
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嘴鸥育雏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邢波建 陈辉 +3 位作者 崔守斌 张翼翔 刘晓望 刘鹏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4-258,共5页
于2013年6月4~10日,在黑龙江省宝清县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照相设备,连续7 d对3对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进行了早期育雏行为的全天定点观测。结果表明,红嘴鸥夜间坐巢时间比白天长;白天,红嘴鸥平均梳羽次数为0.96次/h,... 于2013年6月4~10日,在黑龙江省宝清县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照相设备,连续7 d对3对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进行了早期育雏行为的全天定点观测。结果表明,红嘴鸥夜间坐巢时间比白天长;白天,红嘴鸥平均梳羽次数为0.96次/h,夜间,其为0.25次/h;红嘴鸥夜间护巢时间比白天短;白天离巢时间与夜晚相近;红嘴鸥多在白天鸣叫,而夜间几乎不鸣叫;白天成鸟同时在巢时间比夜间稍长;白天,红嘴鸥平均哺育和喂食次数为0.5次/h,夜间为0.2次/h,并且随着雏鸟出壳时间的增长,成鸟在巢内的时间会缩短,一周后大约平均每小时会缩短10 min。红嘴鸥的育雏行为,虽然不同个体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大,都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波动,红嘴鸥雌、雄成鸟轮流育雏,共同承担育雏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嘴鸥 育雏 行为 红外照相
原文传递
红火蚁工蚁对绿僵菌侵染蛹的防御行为 被引量:2
19
作者 邱华龙 吕利华 +1 位作者 张春阳 何余容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58-2664,共7页
研究了红火蚁工蚁感染绿僵菌后在蛹室的行为变化,以及健康工蚁对侵染蛹的行为保护机制.结果表明:工蚁被绿僵菌侵染后,在蛹室的活动时间逐渐减少,由第1天的103.4 s降至第3天的38.5 s;而且育幼时间占蛹室活动时间的比例也下降,由第1天的13... 研究了红火蚁工蚁感染绿僵菌后在蛹室的行为变化,以及健康工蚁对侵染蛹的行为保护机制.结果表明:工蚁被绿僵菌侵染后,在蛹室的活动时间逐渐减少,由第1天的103.4 s降至第3天的38.5 s;而且育幼时间占蛹室活动时间的比例也下降,由第1天的13.6%降至第3天的3.5%.当蛹被绿僵菌侵染后,工蚁对侵染蛹的梳理总时间为对照组的5.3倍,每次梳理的平均持续时间为对照组的5.2倍.梳理行为能显著减少侵染蛹的体表分生孢子数量,在无工蚁、2只工蚁和10只工蚁存在条件下,蛹体表平均孢子数分别为103.1、51.6和31.3个.工蚁的存在能抑制蛹体表孢子的萌发,处理20 h后,无工蚁、2只工蚁和10只工蚁存在条件下,蛹体表孢子萌发率分别为95.1%、80.4%和59.9%.蛹的羽化率随着工蚁数量增加显著升高.红火蚁工蚁通过社会行为防御病原真菌侵染蛹的策略为种群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虫生真菌 育幼 梳理 社会行为
原文传递
采用不同处理方法检测蜂群的清理能力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松坤 汪理想 +4 位作者 潘娇 刘芳 陈大福 戴双进 陈盛禄 《中国蜂业》 2012年第Z1期23-26,共4页
蜂群的清理能力强弱与蜂群的卫生行为和抗病抗螨能力强弱密切相关。试验一:为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封盖子脾的杀伤效果,我们将意大利蜜蜂封盖子脾经水分别泡2h、5h、24h;-20℃分别冰冻2h、4h;液氮、针扎和空白对照处理,放回恒温恒湿培养箱... 蜂群的清理能力强弱与蜂群的卫生行为和抗病抗螨能力强弱密切相关。试验一:为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封盖子脾的杀伤效果,我们将意大利蜜蜂封盖子脾经水分别泡2h、5h、24h;-20℃分别冰冻2h、4h;液氮、针扎和空白对照处理,放回恒温恒湿培养箱,观察并记录封盖子的出房情况。结果表明,经水泡24h、-20℃冰冻2h、-20℃冰冻4h、液氮和针扎处理后,封盖子脾在12d内的出房率为零,说明这些处理方法可致封盖子脾全部死亡,而经水泡2h、水泡5h和空白处理下封盖子均有部分出房。试验二:为检测患白垩病蜂群与健康蜂群的清理能力,我们分别采用水泡24h、-20℃冰冻24h、液氮和针扎处理封盖子脾,检测患白垩病蜂群与健康蜂群对处理过的封盖子脾的清理能力。结果表明,健康蜂群清理水泡24h或-20℃冰冻24h封盖子脾的能力显著高于白垩病患群(P<0.05)。白垩病患群和健康蜂群之间在清理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对死亡封盖子的及时清除可能是蜜蜂抗白垩病的重要机制。选育清理能力强的性状可作为抗病育种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封盖子幼虫 白垩病 清理能力 卫生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