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士山盘铭文的“服”字义 被引量:27
1
作者 董珊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8-85,共8页
本文从唐兰先生旧说出发,讨论新见士山盘铭文“服”字含义,认为其相当于《左传》、《国语》中所见的“职贡”一词,具体包括职事与贡赋两个方面。另外提出士山盘铭之方国“履”应即金文所见的“眉敖”之“眉”。最后指出士山盘铭对于探... 本文从唐兰先生旧说出发,讨论新见士山盘铭文“服”字含义,认为其相当于《左传》、《国语》中所见的“职贡”一词,具体包括职事与贡赋两个方面。另外提出士山盘铭之方国“履”应即金文所见的“眉敖”之“眉”。最后指出士山盘铭对于探讨西周恭王时期的政治和先秦服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山盘 铭文 词语解释 “服” “职贡” 西周 服制 金文
原文传递
卫簋与伯■诸器 被引量:26
2
作者 朱凤瀚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F0003,共8页
新见卫簋二器,与此前从海外购回的伯■诸器年代相近,约在西周穆共之际。卫簋与伯■诸器,为同一宗族成员所铸祭祀祖神的礼器。伯■与卫乃兄弟关系,其中■为长兄,系大宗族长,卫为弟,乃分支首领,是为小宗。兄弟二人均任职于王朝,先后受到... 新见卫簋二器,与此前从海外购回的伯■诸器年代相近,约在西周穆共之际。卫簋与伯■诸器,为同一宗族成员所铸祭祀祖神的礼器。伯■与卫乃兄弟关系,其中■为长兄,系大宗族长,卫为弟,乃分支首领,是为小宗。兄弟二人均任职于王朝,先后受到周王赏赐。卫簋与伯■诸器在铭文格式、遣词造句上存在高度的一致性和重复性,表明大宗对宗族祭祀活动及相关祭祀礼器有主导权和决定权,而且同一宗族内部在祭祀礼器的制作与管理上有一套统一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青铜器铭文 卫簋 伯(犭臣犬)器 年代 家族形态 青铜器制造业
下载PDF
湖北随州叶家山M107发掘简报 被引量:24
3
作者 曾令斌 黄玉洪 +13 位作者 郝勤建 余乐 李玲 卫扬波 熊燕 余霜 王安美 陈丽新 黄凤春 左迟 郭长江 后加升 左德田 周蜜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0,共38页
叶家山M107是位于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国墓地中部的一座中型墓葬,出土铜、陶、玉、漆木等质地器物110余件套。根据墓葬及随葬器物特征、铜容器铭文,可推定该墓为西周早期曾国贵族墓葬。10件带铭铜容器铭文族徽大多相异,表明该墓铜容器... 叶家山M107是位于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国墓地中部的一座中型墓葬,出土铜、陶、玉、漆木等质地器物110余件套。根据墓葬及随葬器物特征、铜容器铭文,可推定该墓为西周早期曾国贵族墓葬。10件带铭铜容器铭文族徽大多相异,表明该墓铜容器来源较复杂。铭文"西宫"是第一次出现在西周早期曾国青铜器铭文里,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家山 M107 铭文 西宫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青铜器铭文识别方法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文英 曹斌 +1 位作者 曹春水 黄永祯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23-2030,共8页
考古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是非常宝贵的文字材料,准确、快速地了解其释义和字形演变源流对考古学、历史学和语言学研究均有重要意义.青铜器铭文的辨识需要综合文字的形、音、义进行研究,其中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分析文字的形体特征.... 考古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是非常宝贵的文字材料,准确、快速地了解其释义和字形演变源流对考古学、历史学和语言学研究均有重要意义.青铜器铭文的辨识需要综合文字的形、音、义进行研究,其中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分析文字的形体特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两阶段特征映射的神经网络模型来提取每个文字的形体特征,最后对比目前已知的文字研究成果,如《古文字类编》、《说文解字》,得出识别的结果.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实验分析,我们发现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达到较高的识别精度.特别地,在前10个预测类别中(Top-10)准确率达到了94.2%,大幅缩小了考古研究者的搜索推测空间,提高了青铜铭文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青铜器铭文 文字识别 深度学习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应公鼎铭与周代宗法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絜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7,共10页
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新出应公鼎,其铭文有重新释读的必要,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可促使今人对周人是否行日名之制、周代宗统君统之关系等问题的深入思考。该器铭文的"■"字,属祭祀动词,其义或与进献稻粱祭祀祖神相关。"珷... 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新出应公鼎,其铭文有重新释读的必要,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可促使今人对周人是否行日名之制、周代宗统君统之关系等问题的深入思考。该器铭文的"■"字,属祭祀动词,其义或与进献稻粱祭祀祖神相关。"珷帝日丁"是指周武王。武王以日名为称,纯属个别现象,既不能说明应国始终行日名之制,更无法证明姬周王室有类似习俗。综观文献及相关铜器铭文资料,西周及春秋时期并无后世礼家所谓的"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之礼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 青铜器铭文 应公鼎 日名制 宗法制
下载PDF
试论殷墟聚落居民的族系问题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絜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80,共8页
殷墟聚落形态研究是这些年学术界共同关心的课题 ,但在殷墟聚落居民的族系这一基本问题本上尚有很大分歧。通过仔细分析当地所出的相关族氏铭文 ,可以发现 ,在商代晚期 ,居住在殷墟聚落内的居民并非是由单一族系的“子”姓族氏组成的 ,... 殷墟聚落形态研究是这些年学术界共同关心的课题 ,但在殷墟聚落居民的族系这一基本问题本上尚有很大分歧。通过仔细分析当地所出的相关族氏铭文 ,可以发现 ,在商代晚期 ,居住在殷墟聚落内的居民并非是由单一族系的“子”姓族氏组成的 ,当地的居民至少应该包括子姓、姜姓、姓、姓等各个族氏 ,同时也可能有任姓族氏在殷墟聚落内蕃衍生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商史 青铜器铭文 聚落形态 殷墟居民 族属
下载PDF
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 被引量:14
7
作者 蒋玉斌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8-130,138,共14页
殷墟卜辞数见用在作乱方国名称前的一字,旧无确释。根据细致的字形比对,该字可确认为"屯",主要用为蠢动之"蠢"。西周金文从"戈"断"屯"之字亦应读为"蠢"。甲金文"屯盂方"&q... 殷墟卜辞数见用在作乱方国名称前的一字,旧无确释。根据细致的字形比对,该字可确认为"屯",主要用为蠢动之"蠢"。西周金文从"戈"断"屯"之字亦应读为"蠢"。甲金文"屯盂方""蠢淮夷"等例同古书"蠢尔蛮荆",亦可与清华简"春(蠢)邦"对读。传抄古文"蠢"作从"戈/"、"春"声等形体,实即金文写法之流变。以上诸形的释出,有助于解决相关问题,包括"屯"字本义、有关古书脱简和句读理解、有关青铜器铭文的释读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金文 考释 新证
原文传递
论西周王朝政府的僚友组织 被引量:8
8
作者 何景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25,共8页
西周金文中的"僚"和"友",是不同身份的两类职官。其中的"僚"是指担任副职、负责辅佐正职管理职事的官员;"友"则是指一般的属吏,这类属吏通常是由官长的同族兄弟担任。在西周时期,一些政府部门... 西周金文中的"僚"和"友",是不同身份的两类职官。其中的"僚"是指担任副职、负责辅佐正职管理职事的官员;"友"则是指一般的属吏,这类属吏通常是由官长的同族兄弟担任。在西周时期,一些政府部门已经形成了正职、副职和属吏的三级科层结构,反映了西周行政组织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科层化和政事的日益繁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青铜器铭文 行政组织
下载PDF
救秦戎铜器群的解释 被引量:7
9
作者 董珊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7-94,共8页
本文重新研究2007年出现的"救秦戎"楚铜器群。器物可分为四组,都属于楚昭王世。第三组的器主楚王酓恷即楚昭王;第一、二两组的器主竞之佱即楚昭王之兄公子启(字子闾),他参加了楚与晋争夺蛮氏之戎的战役而获胜,見《春秋》哀公... 本文重新研究2007年出现的"救秦戎"楚铜器群。器物可分为四组,都属于楚昭王世。第三组的器主楚王酓恷即楚昭王;第一、二两组的器主竞之佱即楚昭王之兄公子启(字子闾),他参加了楚与晋争夺蛮氏之戎的战役而获胜,見《春秋》哀公四年《经》、《传》记载,铭文所记即此事。此事又见于湖北当阳季家湖楚城遗址出土的"救秦戎"钟铭和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荆历钟铭,救秦戎钟铭文称楚昭王为"秦王",信阳长台关之所以出土荆历钟,是因为信阳是春秋晚期的楚申县,而申公寿余也参加了此次战役。此外,文中还附带讨论了救秦戎铜器群与最近发表的清华简《系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昭王 秦戎 金文 青铜器 清华简《系年》
原文传递
西周金文中的“异人同名”现象及其对断代研究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巍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3-116,共4页
由新出金文资料及相关事例可知西周金文中普遍存在"异人同名"现象。而望簋与师望诸器、师汤父鼎与仲柟父诸器这两个典型例证则显示了以往西周铜器断代研究中忽视"异人同名"现象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在铜器断代... 由新出金文资料及相关事例可知西周金文中普遍存在"异人同名"现象。而望簋与师望诸器、师汤父鼎与仲柟父诸器这两个典型例证则显示了以往西周铜器断代研究中忽视"异人同名"现象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在铜器断代研究中运用"人名系联法"时,应该充分重视"异人同名"的可能性,尽可能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铜器铭文 同名现象 断代研究
原文传递
君夫簋盖铭探讨及西周庙见礼
11
作者 韩雪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96,共5页
君夫簋盖铭年代约处于西周中期。学者对铭文中君夫的性别、称谓和身份为何曾有过较多探讨,观点尚未取得一致,仍有继续讨论的空间。研究认为,君夫应是一位女性人物,身份为周王的王后。铭文记录了周王命新妇“君夫”觌见并友爱后宫妃嫔之... 君夫簋盖铭年代约处于西周中期。学者对铭文中君夫的性别、称谓和身份为何曾有过较多探讨,观点尚未取得一致,仍有继续讨论的空间。研究认为,君夫应是一位女性人物,身份为周王的王后。铭文记录了周王命新妇“君夫”觌见并友爱后宫妃嫔之语,这一特殊称谓应与古代的庙见礼有关,揭示了王后经庙见礼从而正式成为周王室的宗妇。该铭文的探讨不仅丰富了西周王后的事迹,对于进一步研究两周时期的女性称谓及古代婚礼制度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夫簋 庙见礼 西周 金文 王后
原文传递
豫南鄂北地区出土有日名、族徽铭文的西周早期墓葬的族属问题考论
12
作者 张丹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豫南鄂北地区出土了大量的日名及族徽铭文铜器,引起学界极大关注,也存在诸多争议,归根到底与判断墓葬的族属问题有关。对这些日名、族徽铭文进行梳理分析,可以根据辞例的不同将其分为A、B、C、D四类,而涉及到墓葬的族属... 新中国成立以来,豫南鄂北地区出土了大量的日名及族徽铭文铜器,引起学界极大关注,也存在诸多争议,归根到底与判断墓葬的族属问题有关。对这些日名、族徽铭文进行梳理分析,可以根据辞例的不同将其分为A、B、C、D四类,而涉及到墓葬的族属判断时,则还需要对这类墓葬中所出土的E、F两类不含日名、族徽元素的铭文进行说明。在豫南鄂北地区西周早期墓葬中出现多种铭文类型同时并存的现象,与周初复杂的政治形势、文化面貌和族群关系有关,也需要引起学界更多的关注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南鄂北 西周早期墓葬 日名 族徽 铜器铭文
原文传递
甲骨金文中的朿族与商周东土族群流动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絜 聂靖芳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8,共14页
商周族群流动研究关乎国家形态、社会形态与民族融合等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商周地理研究的系统化,细致梳理商周时期东土族群的分衍、流动及其成因,已成为可能。甲骨与金文中习见的朿族具有典型意义,可作为相关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分析... 商周族群流动研究关乎国家形态、社会形态与民族融合等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商周地理研究的系统化,细致梳理商周时期东土族群的分衍、流动及其成因,已成为可能。甲骨与金文中习见的朿族具有典型意义,可作为相关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分析可知,商周朿族最早的族居地在今山东泰安、泗水一带的朿地。晚商时期,形成朿正、朿舟、朿保与朿厚等分族,均盘踞于母族的周边。另有部分族众因特殊的政治需要而徙居殷都安阳。西周早期,在王朝武力胁迫之下,朿族宗子徙居成周,在洛阳北窑留下了墓葬遗址。昭王时期有部分子嗣因战功出任王官,并进一步西迁宗周,形成新的分族"朿■"氏。但依然有族人留居东土,即汶水下游地带的朿厚氏与朿蛇氏,其中朿蛇氏一直延续至两周之际。商周朿族的分衍变迁,是东土族群流动总貌的折射。其社会与政治层面的动因,对分析东土其余族群的分衍变迁有重要借鉴作用。族群流动并非是整个族氏组织全体搬迁的现象揭示,相关研究有助于今人对商周社会组织与国家形态的准确把握,深刻理解血族组织地缘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 族群流动 甲骨 金文 朿族
原文传递
殷周“戈”族铜器整理与“戈”族地望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长丰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9-73,共5页
本文通过出土的殷周"戈"族铜器铭文与甲骨文史料互证,结合传世文献,考证"戈"方国族氏始封于夏,姒姓,少康灭之,其后以国为氏;商周时期之"戈"地地望在今商丘与新郑之间。
关键词 殷周戈族 铜器铭文 地望
原文传递
基于Hu矩和TF-KSURF的多测度青铜器铭文相似性度量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商立丽 王慧琴 +1 位作者 王可 王展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5-123,共9页
针对单一特征无法表征铭文全部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全局Hu矩和局部聚类加权加速鲁棒特征(TFKSURF)的多测度青铜器铭文相似性度量方法。通过提取Hu矩特征描述子与加速鲁棒特征(SURF)矩阵,获取铭文图像的全局与局部特征;利用K-means... 针对单一特征无法表征铭文全部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全局Hu矩和局部聚类加权加速鲁棒特征(TFKSURF)的多测度青铜器铭文相似性度量方法。通过提取Hu矩特征描述子与加速鲁棒特征(SURF)矩阵,获取铭文图像的全局与局部特征;利用K-means算法和加权策略对局部SURF进行聚类加权,构建TF-KSURF向量;最后设定两种测度的权重,形成多测度相似性度量,并将其应用于青铜器铭文的图像检索。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特征测度相比,所提多测度相似性度量方法能够准确分析铭文的整体特征,提高了铭文的检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青铜器铭文 HU矩 加速鲁棒特征 相似性度量
原文传递
楚金文人名考释一则
16
作者 郭理远 《出土文献》 2023年第1期59-61,156,共4页
湖南张家界出土的一件战国早期铜矛铭文中的器主之名,以往学者或缺释,或释为“(畏)”,或释为“争”,实应释为“”、读为“宽”。器主“景宽”即楚景平王之孙、司马子期之子公孙宽,与楚惠王是同辈人,且任楚国司马一职,与这件矛的时代以... 湖南张家界出土的一件战国早期铜矛铭文中的器主之名,以往学者或缺释,或释为“(畏)”,或释为“争”,实应释为“”、读为“宽”。器主“景宽”即楚景平王之孙、司马子期之子公孙宽,与楚惠王是同辈人,且任楚国司马一职,与这件矛的时代以及矛铭“用扬文德武烈”之语都十分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文 人名 公孙宽
下载PDF
商代金文句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严志斌 《殷都学刊》 2006年第1期85-91,共7页
本文是对商代金文的句法的初步探讨,主要从短语、句子成分、单句、复句及句类五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商代 金文 语法
下载PDF
说“金”字的一种特殊形体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传宾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2-69,共8页
"■"字形体特殊,在铜器铭文中多次出现。从铭文内容来看,"■"字或作为赏赐的物品,或与"尊"、"彝"等词语连用。对于"■"字的研究,以往学者有释"贝"、"吕(铝)"、&... "■"字形体特殊,在铜器铭文中多次出现。从铭文内容来看,"■"字或作为赏赐的物品,或与"尊"、"彝"等词语连用。对于"■"字的研究,以往学者有释"贝"、"吕(铝)"、"鉼"、"铜"等多种意见,但放入铭文中于文意皆有未安。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金文、简帛等多种出土文献材料,对"■"字进行全面考察研究。本文认为"■"字当为"金"字的一种特殊形体。原因如下:一、从字形上来看,"■"字当为"金"字的象形,象两个金属块,是"金"字的最初写法。二、从文意上来看,将"■"释为"金",放入铭文中文从字顺。三、"■"字经常作为文字偏旁出现,与"金"字或可替换,如"钧"、"铃"等字。四、铜器铭文中,"冰"、"凌"二字亦从"■"作。水遇冷凝结成冰,因此二字当以"■"为意符,取"金属由液态转为固态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铝) 铭文
原文传递
甲骨金文旧释“競”的部分字当改释为“丽”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子杨 《出土文献》 2020年第1期24-36,155,共14页
本文在秦永龙、白于蓝、郭永秉等先生释甲骨文"■""■"为"丽"的基础上,从字形和用法两个维度论证甲骨、金文过去释作"競"的部分形体应当改释作"丽",并对古文字"丽"字构形... 本文在秦永龙、白于蓝、郭永秉等先生释甲骨文"■""■"为"丽"的基础上,从字形和用法两个维度论证甲骨、金文过去释作"競"的部分形体应当改释作"丽",并对古文字"丽"字构形理据以及与"麗"的字际关系作出了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金文 文字释读
下载PDF
德方鼎铭文续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玉金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48,共6页
德方鼎铭文中最难懂的一句话是“自蒿”,对此,郭沫若、马承源、白川静、唐兰四家都做过解释。本文认为,以往的解释都不能令人满意。本文对该句进行了新的阐释,并对全篇铭文做了今译。
关键词 铭文 郭沫若 阐释 解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