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6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三维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8
1
作者 于红 李惠民 +3 位作者 肖湘生 刘士远 李成洲 陶晓峰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目的评价CT血管成像(CTA)对支气管动脉(BA)的显示能力及三维影像解剖特征。方法对443例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获得胸部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强度投影(M IP)进行三维重组,观察BA特征。结果有359例在VR中... 目的评价CT血管成像(CTA)对支气管动脉(BA)的显示能力及三维影像解剖特征。方法对443例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获得胸部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强度投影(M IP)进行三维重组,观察BA特征。结果有359例在VR中至少1支BA肺外段能清晰显示。右侧BA主要起源于右肋间动脉(213/436支,48.85%)及降主动脉(207/436支,47.48%),左BA主要起源于降主动脉(363/371支,97.84%)。起源于降主动脉的右BA以右壁最多(95/207支,45.89%),其次是前壁(88/207支,42.51%),起源于降主动脉的左BA以前壁最多(272/363支,74.93%)。起源于降主动脉的共干动脉以前壁最多(57/77支,74.03%)。60.11%(223/371支)的左BA走行于左主支气管上缘,少数在下缘(95/371支,25.61%)和后缘(53/371支,14.28%)。49.31%(215/436支)的右BA走行于右主支气管后缘,35.55%(155/436支)走行于下缘。BA分布类型共11种,左右各1支(R1L1)者最多见(192/359例,53.48%),右2支左1支(R2L1)其次(63/359例,17.55%)。结论BA解剖学特征复杂,CTA三维成像能予以较好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解剖学
原文传递
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癌血供的研究 被引量:77
2
作者 董伟华 肖湘生 +4 位作者 李惠民 欧阳强 张电波 董生 常恒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12-614,共3页
目的 用支气管动脉 (BA)和肺动脉 (PA)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BA MSCTA和PA MSCTA)的方法进一步研究肺癌血供。方法 对 1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分别行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BA DSA和PA DSA)后 ,留置导管行PA MSCTA和BA MSCT... 目的 用支气管动脉 (BA)和肺动脉 (PA)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BA MSCTA和PA MSCTA)的方法进一步研究肺癌血供。方法 对 1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分别行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BA DSA和PA DSA)后 ,留置导管行PA MSCTA和BA MSCTA ,判定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对肺癌的血供。结果 PA MSCTA和PA DSA上均未见明确的肺动脉供应肿瘤 ,也未见肿瘤内部和边缘有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BA DSA和BA MSCTA上均可见肿瘤内部杂乱无章的肿瘤血管影 ,以及对比剂进入肿块内部。PA MSCTA清晰显示肿块内部及其与肺动脉的关系。BA MSCTA上 5例可见肿瘤内血管和对比剂部分缺损 ,7例可见肺门和 (或 )纵隔淋巴结染色 ,其中BA DSA上有肺门和(或 )纵隔淋巴结染色的 4例中 ,3例染色的淋巴结个数增多。结论 MSCTA是研究肺癌血供的较好方法 ,该研究再次证明肺动脉不参与原发性肺癌的血供 ,但应注意多支体循环供血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供 支气管动脉 肺动脉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治疗肺结核咯血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7
3
作者 张言斌 肖海浩 +4 位作者 汤春梅 方东明 谭守勇 徐东镇 李一耕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42-445,共4页
目的 了解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远期疗效 ,探讨术后咯血复发、影响该治疗技术疗效的主要原因。方法 对 5 0例行支气管动脉造影 +双重栓塞术的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为期 2年的疗效追踪观察 ,其中男 37例、女 2 3... 目的 了解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远期疗效 ,探讨术后咯血复发、影响该治疗技术疗效的主要原因。方法 对 5 0例行支气管动脉造影 +双重栓塞术的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为期 2年的疗效追踪观察 ,其中男 37例、女 2 3例 ;年龄 8~ 75岁 ,平均 4 7 6岁。对其中咯血复发病例确定复发原因并予病因治疗及疗效观察。结果  5 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术后 2年治愈31例 ,治愈率为 6 2 % ,总止血有效 4 7例 ,有效率为 94 %。术后短期内咯血复发 9例 ,咯血复发的主要原因是肺结核持续不愈、合并支气管扩张感染 ,漏栓和肺外体循环参与肺内病灶供血导致血管难以彻底处理等技术上的因素也是原因之一 ;中、长期咯血复发 10例 ,咯血复发的主要原因则是肺结核好转后空洞内继发真菌感染 (主要是曲菌球 )及肺结核再次复发。结论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术在治疗肺结核咯血时远期疗效明显 ,可防止大咯血引发的危险 ,为治愈肺部结核病变争取时间 ,有利于患者安全好转。血管栓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止血方法 ,但去除引起慢性炎症刺激的感染病因才能真正治愈肺结核咯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 治疗 肺结核 咯血 远期疗效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肺癌 被引量:43
4
作者 顾建平 何旭 +3 位作者 陈亮 苏浩波 楼文胜 范春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08-911,共4页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肺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2 9例经病理学诊断的肺癌作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的资料。(1)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 (2 2 1例 ) :普通导管插至支气管...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肺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2 9例经病理学诊断的肺癌作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的资料。(1)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 (2 2 1例 ) :普通导管插至支气管动脉主干或肋间 支气管动脉干造影后 ,经导管注入顺铂 4 0~ 6 0mg或卡铂 2 0 0~ 30 0mg ,联合用丝裂霉素 10~ 2 0mg或鬼臼乙叉甙 10 0~ 2 0 0mg。间隔 2~ 4周再次灌注化疗 ,2 2 1例共行 5 4 9次。 (2 )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组(10 8例 ) :普通导管插管造影后 ,在路图成像指引下 ,将微导管超选择性插至供瘤动脉近瘤处 ,经微导管注入抗癌药 (同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 )和栓塞剂。栓塞剂选用 0 5~ 1 5mm3 明胶海绵颗粒30~ 5 0颗和 (或 )超液态碘油 3~ 8ml。间隔 6~ 9周再次作栓塞化疗 ,10 8例共行 2 6 6次。结果  2组均未出现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2 2 1例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中 ,完全缓解 (CR) 2 8例 ,部分缓解 (PR) 79例 ,稳定 (S) 88例 ,进展 (P) 2 6例 ,有效率 (CR +PR)为 4 8 4 % ,1年生存率为 5 3 8% ,2年生存率为 4 4 8% ;10 8例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中 ,CR 16例 ,PR 5 3例 ,S 32例 ,P 7例 ,有效率为 6 3 9% ,1年生存率为 77 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 治疗 肺癌 安全性 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原文传递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许国辉 李政文 +8 位作者 吴戈 赵庆蓉 吴辉 李希 文华长 敖伟 简萍 文永君 曹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远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89例肺结核、5例肺癌、2例支气管扩张症所致大咯血共96例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术后进行为期1~6年的追踪观察,对咯血有无复发、复发的时间、复发的原因...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远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89例肺结核、5例肺癌、2例支气管扩张症所致大咯血共96例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术后进行为期1~6年的追踪观察,对咯血有无复发、复发的时间、复发的原因、相应的治疗及效果进行了统计,采用生存分析的寿命表法对咯血控制率进行分析。结果94例(97.9%)成功施行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后即刻停止咯血。术后30d、90d、1年及2年的咯血控制率分别为93.6%(88/94)、86.2%(81/94)、81.9(77/94)及78.7%(74/94)。术后30d内咯血复发9例,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漏栓和血管再通。30d后咯血复发5例,90d后复发2例,复发的主要原因与非支气管动脉体循环侧支循环形成、肺内病灶进展以及继发感染有关。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治疗肺结核咯血时疗效确切。防止漏栓、加主干双重栓塞、注重治疗病因、预防感染有助于提高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栓塞 治疗性
原文传递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导致脊髓损伤的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25
6
作者 杨熙章 杨利 +1 位作者 陈自谦 杨永岩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6期429-432,共4页
目的探讨肺部病变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致脊髓损伤的因素及对策。方法常规组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或加栓塞术治疗肺癌,采用支气管动脉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治疗大咯血;试验组术前加行利多卡因脊髓功能诱发试验。结果常规组583例中,肺癌373... 目的探讨肺部病变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致脊髓损伤的因素及对策。方法常规组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或加栓塞术治疗肺癌,采用支气管动脉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治疗大咯血;试验组术前加行利多卡因脊髓功能诱发试验。结果常规组583例中,肺癌373例,发生脊髓损伤11例;大咯血210例(其中支气管扩张150例、肺结核44例、肺血管畸形12例和肺隔离症4例),未发生脊髓损伤,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403例(肺癌318例和大咯血85例)中,脊髓功能诱发试验阳性58例,经微导管超选择治疗无一例发生脊髓损伤。结论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肺癌较易并发脊髓损伤,可能主要与高浓度的毒性药物损伤有关,而颗粒性栓塞影响较小。术前应用利多卡因脊髓功能诱发试验判断支气管动脉是否与脊髓根动脉共干,能有效避免脊髓动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支气管动脉 栓塞 治疗性 脊髓损伤
下载PDF
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 被引量:25
7
作者 陈平有 仇俊华 +1 位作者 杨守俊 徐霖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6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咯血患者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后出血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85例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BAE治疗,以明胶海绵(GS)颗粒和(或)GS条栓塞37例,PVA微粒联合GS(PVA+GS)条多重栓塞48例。所有病例随访6~18个月,... 目的探讨咯血患者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后出血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85例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BAE治疗,以明胶海绵(GS)颗粒和(或)GS条栓塞37例,PVA微粒联合GS(PVA+GS)条多重栓塞48例。所有病例随访6~18个月,对复发病例复查造影明确原因后进行第二次栓塞。结果咯血复发17例,复发率20.00%。其中GS栓塞复发13例,复发率35.14%(13/37),原因为栓塞血管再通(8例),肺内病变供血血管漏栓(2例),肺外体循环动脉供血漏栓(1例)和病变侧支循环形成(2例);PVA+GS栓塞复发4例,复发率8.33%(4/48),原因包括基础疾病进展新生血管形成(3例)和病变侧支循环形成(1例)。结论咯血患者BAE治疗后复发出血与栓塞剂的选择、栓塞技术及基础疾病有关。采用多重栓塞技术、合理选择栓塞剂及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能有效降低咯血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治疗性 咯血 支气管动脉 复发
下载PDF
64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观察支气管动脉三维解剖结构 被引量:23
8
作者 徐秋贞 王钟江 +3 位作者 居胜红 吴旻 杨明 邓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CTA显示支气管动脉三维解剖结构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肺部疾病患者进行64层CT支气管动脉成像,以VR、MIP及MPR后处理技术显示支气管动脉解剖学特征。结果 35例患者中,共63支支气管动脉获得显示,右侧39支,左侧24支;支气管... 目的探讨64层CTA显示支气管动脉三维解剖结构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肺部疾病患者进行64层CT支气管动脉成像,以VR、MIP及MPR后处理技术显示支气管动脉解剖学特征。结果 35例患者中,共63支支气管动脉获得显示,右侧39支,左侧24支;支气管动脉正常起源34例,异常起源1例;4例有肺外体循环动脉参与供血,共10支血管,1例存在异常体循环动脉供血。最常见的支气管动脉类型为R1L1型(18/35)。27例支气管动脉增粗,直径2~5 mm。结论 64层CTA支气管动脉成像可无创、直观显示支气管动脉及肺外体循环动脉的形态解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肺外体循环动脉栓塞在治疗重症大咯血中的作用 被引量:21
9
作者 于世平 徐克 +4 位作者 张曦彤 钟红珊 苏秀琴 张进 马天云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强调肺外体循环动脉栓塞在治疗急性、致命性大咯血中的重要性。方法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146例咯血患者中,发现12例(8.2%)共17支肺外体循环动脉参与病灶供血,24h咯血量均在300ml以上。栓塞材料包括明胶海绵(Gs)颗粒、海藻... 目的强调肺外体循环动脉栓塞在治疗急性、致命性大咯血中的重要性。方法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146例咯血患者中,发现12例(8.2%)共17支肺外体循环动脉参与病灶供血,24h咯血量均在300ml以上。栓塞材料包括明胶海绵(Gs)颗粒、海藻酸钠微球(KMG)、聚乙烯醇(PVA)微粒和弹簧圈。结果12例共17支肺外体循环动脉中,包括4支肋间动脉、3支内乳动脉、3支甲状颈干、3支膈动脉、1支胃左动脉、2支动脉源于主动脉弓下缘和1支动脉源于腹主动脉前壁。其中5例患者用单纯GS颗粒,2例用KMG,3例用GS颗粒+PVA微粒,2例用GS颗粒+PVA微粒+弹簧圈治疗。8例患者接受1次介入栓塞治疗,3例接受2次,1例接受3次。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在栓塞甲状颈干后出现一过性视力下降,2例在栓塞肋间动脉后出现胸壁疼痛,均未行特殊处理症状自行缓解。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咯血患者时,应尽可能寻找所有病变血管,即使在成功栓塞确切病变支气管动脉后,仍应考虑到体循环动脉参与病灶供血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咯血 栓塞 治疗性
原文传递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20
10
作者 翁志成 林群英 +4 位作者 彭建扬 吴伟达 张春生 林群 郭丽景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B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研究组45例患者采用联合BACE(经支气管动脉GP方案局部化疗+微球栓塞)+... 目的前瞻性研究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B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研究组45例患者采用联合BACE(经支气管动脉GP方案局部化疗+微球栓塞)+^(125)I粒子植入,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静脉GP方案化疗+三维适形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3、6、12个月,研究组瘤体大小较对照组显著缩小,Karnofsky评分显著提高(P均<0.05);治疗后3、6、12个月的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44/60)、78.18%(43/55)和83.33%(40/48),而对照组分别为38.46%(20/52)、53.19%(25/47)和65.85%(27/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4.44%(38/45)和55.56%(2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P<0.05)。两组骨髓抑制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CE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LANSCLC有一定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栓塞 治疗性 支气管动脉 ^125I粒子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148例大咯血回顾性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吴常明 邱跃灵 +7 位作者 殷建团 麦转英 肖雄 黄申晖 钱树苑 黄舒 潘玉辉 林炳棋 《国际呼吸杂志》 2017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 分析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 BAE )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09 年 3 月至 2016 年 4 月 148 例因大咯血行 BAE 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栓塞术细节、术后结果及并发症。结果 148 例行支气管动脉造影... 目的 分析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 BAE )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09 年 3 月至 2016 年 4 月 148 例因大咯血行 BAE 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栓塞术细节、术后结果及并发症。结果 148 例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及 BAE ,其中男 118 例,女 30 例,年龄 14~91 岁。活动性肺结核及肺结核相关后遗症如慢性纤维性病变、空洞是大咯血的主要病因,本资料共 83例患者与肺结核相关。另外不明原因咯血 30 例 ( 20.3% )。对其所有相关动脉给予评价。造影中出现血管迂曲、肥厚、点状及片状渗出被认为是靶向血管特征。双侧支气管动脉 (64 例)是本资料最常见的责任血管动脉,其次是右侧支气管动脉 (53 例)、左侧支气管动脉 ( 23 例)、肋间后动脉 ( 23 例)。栓塞材料中明胶海绵为所有 BAE 者均有使用。明胶海绵联合聚乙烯醇颗粒 28 例,明胶海绵联合弹簧圈 68 例。在 148 例行 BAE 治疗患者中, 120 例术后立即止血。 25 例术后再发出血,其中 14 例接受保守治疗 (6 例成功, 8 例死亡), 7 例再次行 BAE , 4 例行外科手术治疗 ( 3 例成功, 1 例死亡)。术后记录到 3 例严重的并发症,脊髓横贯性截瘫 1 例,急性青光眼 1 例,脑梗死 1 例。共出现 63 例轻度并发症,胸痛 32 例和低热 31 例。结论 BAE 对于控制大咯血是有效的治疗方法。重复 BAE 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样值得肯定。但术后严重并发症仍需我们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血管造影术 支气管动脉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咯血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 被引量:19
12
作者 徐秋贞 居胜红 +2 位作者 邓钢 吴旻 滕皋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5-448,共4页
目的评价64层MSCT血管成像对咯血的诊断及指导治疗作用。方法22例因反复大量咯血的患者行胸部64层MSCT血管成像。结果咯血相关血管表现为无支气管动脉供血型3例、单支或多支支气管动脉供血型15例、支气管动脉与非支气管动脉共同供血型3... 目的评价64层MSCT血管成像对咯血的诊断及指导治疗作用。方法22例因反复大量咯血的患者行胸部64层MSCT血管成像。结果咯血相关血管表现为无支气管动脉供血型3例、单支或多支支气管动脉供血型15例、支气管动脉与非支气管动脉共同供血型3例以及直接异常体循环动脉供血型1例。结论64层MSCT血管成像对支气管动脉DSA插管及栓塞治疗大咯血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MSCTA VR融合技术在支气管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13
作者 梁付奎 殷好治 +2 位作者 刘永刚 周万军 刘明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MSCTA VR融合技术显示支气管动脉(B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5例胸部增强CT扫描患者对动脉(含支气管动脉和主动脉)、气管、胸廓均采用AOS-VR技术分别重组VR像,然后进行图像融合,获得三维融合图像,观察支气管动脉的起源、走行... 目的:探讨MSCTA VR融合技术显示支气管动脉(B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5例胸部增强CT扫描患者对动脉(含支气管动脉和主动脉)、气管、胸廓均采用AOS-VR技术分别重组VR像,然后进行图像融合,获得三维融合图像,观察支气管动脉的起源、走行及与相邻组织之间的解剖关系。结果:125例胸部增强CT扫描患者中117例支气管动脉显示清晰,共显示BA 267支。右侧BA 145支主要起源于右肋间动脉(68/145,46.9%)及降主动脉(65/145,44.8%);左侧BA122支主要起源于降主动脉(119/122,97.5%)。267支中有153支发自降主动脉前壁,77支发自降主动脉右侧壁,9支发自降主动脉后壁,22支发自降主动脉左侧壁,3支发自右侧锁骨下动脉,1支发自左侧颈总动脉,1支发自右侧甲状颈干,1支头臂干。起源于降主动脉的右BA以右壁最多(69/145,47.6%),其次是前壁(63/145,43.4%);起源于降主动脉的左BA以前壁最多(98/122,80.3%)。结论:VR融合技术能清晰、直观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起源、形态、走行及与相邻组织结构的关系,对胸部手术或介入治疗术前评估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支气管动脉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咯血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14
作者 魏鼎泰 余燕武 张云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4259-4262,共4页
目的探讨大咯血相关血管的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影像学特征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因反复或大量咯血来我院行支气管动脉64层螺旋CTA扫描的患者38例,采用CTA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等后处理... 目的探讨大咯血相关血管的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影像学特征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因反复或大量咯血来我院行支气管动脉64层螺旋CTA扫描的患者38例,采用CTA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等后处理技术对咯血相关血管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大咯血常见病因:支气管扩张16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8例,炎性病变8例,肺结核6例。CTA共检出54支咯血相关动脉,供应病灶的支气管动脉均显示异常,7例伴有肺循环动脉供血,7例伴有肺外体循环动脉供血。结论 CTA能够提供咯血相关血管的起源、走行、数目等三维影像特征,不但在介入栓塞术前的病情评估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咯血病因的鉴别诊断方面提供了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扩张在肺动脉栓塞中的意义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辉 李铁一 +4 位作者 马大庆 胡玉敏 贺文 刘大亮 王新莲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扩张在肺动脉栓塞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肺动脉栓塞病例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并设立对照组,观察支气管动脉扩张出现的几率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在肺动脉栓塞组及对照组中,支气管动脉出现分别为41例、12例,两组...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扩张在肺动脉栓塞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肺动脉栓塞病例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并设立对照组,观察支气管动脉扩张出现的几率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在肺动脉栓塞组及对照组中,支气管动脉出现分别为41例、12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7,P<001)。肺动脉栓塞组的支气管动脉扩张数为27例,对照组无支气管动脉扩张。肺动脉栓塞病例又分为中心组和周围组,支气管动脉扩张出现在中心组14例,周围组13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P<005)。结论当肺动脉栓塞出现支气管动脉扩张时,提示肺动脉栓塞程度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肺动脉栓塞 对照组 扩张 病例 回顾性分析 临床意义 影像 提示 中心
原文传递
逐级多重栓塞治疗顽固性大咯血的技术探讨和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莉 于世平 +3 位作者 苏秀琴 乔建军 卫丹 冯敬东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05-609,共5页
目的探讨逐级多重栓塞治疗顽固性大咯血的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个体化逐级多重栓塞法治疗的103例顽固性大咯血患者资料。通过造影明确责任血管的类型、数量、异常分支、肺循环和(或)肺周体循环分流情况后,结合疾... 目的探讨逐级多重栓塞治疗顽固性大咯血的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个体化逐级多重栓塞法治疗的103例顽固性大咯血患者资料。通过造影明确责任血管的类型、数量、异常分支、肺循环和(或)肺周体循环分流情况后,结合疾病类型,以聚乙烯醇颗粒、海藻酸钠微球作为基础栓塞剂行个体化逐级多重栓塞治疗。术后根据患者咯血症状的改善情况判定早期(术后〈3个月)、中期(术后3~6个月)和远期(术后〉6个月)疗效。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个体化逐级多重栓塞法治疗顽固性大咯血的疗效进行评价。根据责任血管供血特点将患者分为伴体.肺循环分流(SPS)组和无SPS组,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1年有效率。结果103例患者共检出责任血管215支,其中196支行个体化逐级多重栓塞,8支行末梢栓塞治疗,11支行主干明胶海绵颗粒栓塞。103例患者术后随访6~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即刻止血率为97.1%(100/103)。患者1、3、6个月及1、2、3年的有效率分别为94.5%、93.2%、89.7%、88.9%、85.2%和76.6%。103例中,伴SPS组患者22例,无SPS组患者81例。伴SPS组和无SPS组患者的1年有效率分别为(69.50±0.11)%和(98.3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62,P〈0.01)。结论采用个体化逐级多重栓塞法治疗顽固性大咯血具有较好的近期和中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栓塞 治疗性
原文传递
不同栓塞剂治疗大咯血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丁明超 程钢 +1 位作者 张敬华 张晓丽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0期1092-109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栓塞剂对复发率的影响,探讨并比较不同栓塞剂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中的疗效。方法:129例经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单纯明胶海绵栓塞63例,PVA颗粒联合明胶海绵栓塞组37例,KMG微球联合明胶... 目的:观察不同栓塞剂对复发率的影响,探讨并比较不同栓塞剂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中的疗效。方法:129例经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单纯明胶海绵栓塞63例,PVA颗粒联合明胶海绵栓塞组37例,KMG微球联合明胶海绵栓塞组38例。随访16个月,复发病例经再次栓塞。结果:即刻止血率99.2%,复发31例。GS组复发21例,含PVA组复发3例,含KMG组复发5例;1年中总复发率为24.0%;3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合理的选用栓塞物质可有效的降低咯血患者的复发率,PVA颗粒及KMG微球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中安全、高效,能有效的减免复发率,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治疗性 咯血 支气管动脉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后复发原因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丁明超 程钢 张晓丽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6期607-609,共3页
目的:探讨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术后咯血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632例咯血患者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进行分阶段疗效追踪,全部病例随访12-14个月,复发病例通过再次手术,确定咯血的复发原因。结果:632例中有114例咯血复... 目的:探讨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术后咯血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632例咯血患者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进行分阶段疗效追踪,全部病例随访12-14个月,复发病例通过再次手术,确定咯血的复发原因。结果:632例中有114例咯血复发,复发的原因主要有病变血管漏栓(3例)、肺循环供血(2例)、病变血管再通(32例)、侧支循环形成(55例)和原发病进展(54例)。采用合理的栓塞技术和栓塞物质组合联合栓塞,寻找所有可能对病变区域供血的血管(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食管固有动脉、膈动脉等)并予以栓塞,并积极的治疗原发病是预防咯血复发的主要措施。结论:充分认识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咯血原因对降低复发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栓塞 治疗性 复发
下载PDF
16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在肺癌中的表现 被引量:12
19
作者 曾庆思 陈永富 +2 位作者 伍筱梅 岑人丽 张超亮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81-983,共3页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 CT(MSCT)探讨病灶最大径<3和≥3 cm 肺癌患者及正常人的支气管动脉内径差异。方法对4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男27例,女17例,年龄19~82岁,中位年龄58岁。其中3 cm 以下的小肺癌15例,≥3 cm ...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 CT(MSCT)探讨病灶最大径<3和≥3 cm 肺癌患者及正常人的支气管动脉内径差异。方法对4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男27例,女17例,年龄19~82岁,中位年龄58岁。其中3 cm 以下的小肺癌15例,≥3 cm 的肺癌2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16层螺旋 CT 增强扫描,三维重组支气管动脉,测量支气管动脉的内径。正常对照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22~78岁,中位年龄53岁。对3组支气管动脉内径行方差分析。结果 15例小肺癌支气管动脉内径平均值为(1.9±0.4)mm,29例大肺癌支气管动脉内径平均值为(2.5±0.5)mm,28例正常组支气管动脉内径的平均值为(1.6±0.4)mm,大、小肺癌及正常组之间支气管动脉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应肺癌的支气管动脉均增粗,大肺癌较小肺癌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支气管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支气管动脉的血管解剖及其在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20
作者 朱结辉 何乾文 +2 位作者 顾明 牟玮 李强 《西部医学》 2012年第4期766-768,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的血管解剖及其在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1月~2011年12月107例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造影(bronchial arteriography,BAG)的DSA造影及胸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rslice computed tomographi...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的血管解剖及其在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1月~2011年12月107例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造影(bronchial arteriography,BAG)的DSA造影及胸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rslice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SCTA)资料。结果①支气管动脉大多开口在胸主动脉平T5~T6椎体之间水平(81.3%,87/107)。②10例(9.3%)支气管动脉开口于T5~T6椎体区间以外,称为迷走支气管动脉。③右侧支气管动脉大多与右侧肋间动脉共干,称为肋间-支气管动脉干(intercostobronchial trunk,ICBT)。④起源于胸主动脉的右侧支气管动脉开口于右侧壁及前壁的最多,起源于胸主动脉的左侧支气管动脉开口于前壁的居多。起自胸主动脉的支气管动脉与胸主动脉的下夹角多为锐角。⑤行MSCTA患者中100%可显示双肺内确切病灶,96.3%(52/54)可显示粗大迂曲的支气管动脉。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是大咯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已作为内科治疗无效后的首选。了解熟悉支气管动脉的解剖,为介入手术提供可视化解剖基础,从而为介入手术的成功提供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解剖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