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6
篇文章
<
1
2
…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鼎湖山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蒸散研究
被引量:
23
1
作者
闫俊华
周国逸
黄忠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7-45,共9页
运用Penman蒸散力公式和理论上导出的计算森林生态系统蒸散公式 ,对亚热带地带性群落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的蒸散力和蒸散逐日进行计算 ,其结果表明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蒸散力年平均为987 5mm ,占同期降雨量的 4 7%。蒸散力最大的月...
运用Penman蒸散力公式和理论上导出的计算森林生态系统蒸散公式 ,对亚热带地带性群落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的蒸散力和蒸散逐日进行计算 ,其结果表明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蒸散力年平均为987 5mm ,占同期降雨量的 4 7%。蒸散力最大的月份是 7月 ,最小的月份是 2月 ,这基本上与近地面层的气温变化规律相一致 ,而与同期的降雨量有所延迟。林外自由水面蒸发年平均为 1 1 94 5mm ,干季林内蒸散力明显小于林外自由水面的蒸发 ,而湿季两者又十分接近 ,因此 ,两者相比可用来作为该地区划分干湿季的一个参考指标。理论公式法所计算出该系统的蒸散年平均为 951 9mm ,与蒸散力相当 ,占同期降雨量的4 5 3%。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总径流量年平均为 1 1 0 3 8mm ,径流系数为 0 52。研究期间系统贮水量的变化年平均为 38 9mm。水量平均法所得的蒸散年平均为 960 1mm ,与公式法计算所得的蒸散非常接近 ,3年的系统误差不到 1 % ,因此 ,初步得出此公式是计算森林生态系统蒸散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
阔叶林
森林生态系统
蒸散力
蒸散
水量平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气氮沉降对阔叶林红壤淋溶水化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
20
2
作者
孙本华
胡正义
+2 位作者
吕家珑
周丽娜
徐成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72-1881,共10页
在氮饱和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氮沉降的增加将导致NO3-淋溶的增加及土壤酸度的提高,从而影响土壤质量及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大气氮沉降对我国南方红壤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的影响研究还很少,尤其是氮沉降引起的土壤淋溶液化学组成方...
在氮饱和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氮沉降的增加将导致NO3-淋溶的增加及土壤酸度的提高,从而影响土壤质量及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大气氮沉降对我国南方红壤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的影响研究还很少,尤其是氮沉降引起的土壤淋溶液化学组成方面。研究中,以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林草生态试验区阔叶林红壤为对象,在恒温(20℃)条件下,通过土壤淋洗柱(直径10cm、高60cm)进行了8个月间隙性淋溶试验,来模拟研究不同氮输入量(0、7.8、26mg月-1.柱-1和52mg月-1柱-1)对阔叶林红壤NO3-、NH4+、SO42-、H+和土壤盐基离子(Ca2+、Mg2+、K+和Na+)的淋溶和土壤酸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输入量增加,淋溶液中NO3-、EC、H+和总盐基离子逐渐增加,但淋溶液中无NH4+。不同氮处理时,土壤有机氮总表观矿化量分别为189.6、263.9、372.8mg月-1.柱-1与554.2mg柱-1,氮输入明显促进了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且土壤有机氮的表观矿化量与氮输入量间呈正线性相关(R2=0.997**)。无氮(0mg月-1柱-1)、低氮(7.8mg月-1柱-1)、中氮(26mg月-1柱-1)和高氮(52mg月-1柱-1)输入处理下,土壤交换态盐基淋溶总量分别占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13.6、18.4、27.7%和48.1%。不同的盐基离子对氮输入的反应不同,Ca2+和Mg2+淋溶量随氮输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对Na+和K+则无明显影响。土壤交换态离子中随淋洗液输出最多的为Ca2+(无氮、低氮、中氮和高氮输入处理的土壤交换态输出量占土壤交换态的比例分别为22.6、31.4、46.7%和82.5%),其次为Na+(无氮、低氮、中氮和高氮输入处理的土壤交换态输出量占土壤交换态的比例分别为16.0、10.7、17.6%和26.3%),最少的为Mg2+(无氮、低氮、中氮和高氮输入处理的土壤交换态输出量占土壤交换态的比例分别为5.0、6.9、11.1%和16.9%),几乎没有土壤交换性K+输出。与对照相比,有氮处理后土壤中硫酸根离子的淋失量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林
红壤
大气氮沉降
盐基离子
养分淋溶
土壤酸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庆元林场阔叶林主要类型生物量测定及其评价
被引量:
16
3
作者
姚丰平
吴军寿
+3 位作者
姚理武
范良敏
程亚平
梅建伟
《浙江林业科技》
2003年第3期74-78,共5页
根据样地调查获得的数据,选择已建立的各种相关生物量预测模型进行统计,对千岗坑林区分别不同的阔叶林类型进行生物量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4个主要类型由于树种组成和林龄的不同,其直径分布变异较大,在生物量上阔杉混交林生物量最高达33...
根据样地调查获得的数据,选择已建立的各种相关生物量预测模型进行统计,对千岗坑林区分别不同的阔叶林类型进行生物量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4个主要类型由于树种组成和林龄的不同,其直径分布变异较大,在生物量上阔杉混交林生物量最高达337.3t/hm2,常绿与落叶阔叶林的生物量最低为166.0t/hm2,在各类型的生物量组分中,树干组分的比例最大,其次为枝,再次是根,最低是叶。而生态功能的强弱序列为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阔松混交林>阔杉混交林,木材生产能力的大小序列为阔杉混交林>阔松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元林场
阔叶林
生物量
测定
评价
森林类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森林健康谈浙江省阔叶林的发展
被引量:
11
4
作者
陆献峰
葛文宁
《浙江林业科技》
2004年第6期54-57,共4页
针对浙江省森林安全形势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对浙江省阔叶林资源的演变分析,指出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阔叶林资源的急剧减少,阐述了发展阔叶林资源在构建森林生态体系、确保森林健康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提出了培育和发展阔叶林...
针对浙江省森林安全形势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对浙江省阔叶林资源的演变分析,指出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阔叶林资源的急剧减少,阐述了发展阔叶林资源在构建森林生态体系、确保森林健康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提出了培育和发展阔叶林资源的途径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林资源
森林健康
浙江
森林生态体系
火烧迹地复绿技术
针叶林阔叶化改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修正指数分布描述长白山阔叶异龄林的林分结构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飞
惠淑荣
+4 位作者
韩玉库
董文宇
代力民
巩艳红
冯双霞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3,共4页
以长白山阔叶林三类清查资料为依据,采用修正指数分布式拟合并预测林分的直径分布。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平均直径的增大,林分偏度和峭度逐渐变小,直径分布形状也发生变化。该项研究为预估该类林分各径阶的株数、制定合理的经营措施提供了...
以长白山阔叶林三类清查资料为依据,采用修正指数分布式拟合并预测林分的直径分布。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平均直径的增大,林分偏度和峭度逐渐变小,直径分布形状也发生变化。该项研究为预估该类林分各径阶的株数、制定合理的经营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林分结构
指数分布
异龄林
林分平均直径
直径分布
修正指数
发生变化
经营措施
阔叶林
分布式
株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阔叶林不同采育方式生态经济效益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张良弓
周新年
《森林工程》
1997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通过对阔叶林三种不同采育方式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在符合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得到初步结论:采用皆伐后不炼山,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所获得的生态经济效益最好,这为今后溪口林业采育场的阔叶林采伐更新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南方集体林...
本文通过对阔叶林三种不同采育方式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在符合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得到初步结论:采用皆伐后不炼山,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所获得的生态经济效益最好,这为今后溪口林业采育场的阔叶林采伐更新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南方集体林区类似条件的经营单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育结合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阔叶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安市不同森林植被枯落物营养元素与土壤肥力分析
被引量:
4
7
作者
潘伟华
赵月萍
+1 位作者
吴家森
颜晓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828-5829,5840,共3页
对浙江省临安市阔叶林、杉木林、马尾松林等森林植被枯落物的营养元素及林地土壤肥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枯落物营养元素含量差别较大,阔叶林枯落物含有较高的氮、钾、镁、锰、锌、铁,杉木林枯落物含有较高的钙,磷在3种植被...
对浙江省临安市阔叶林、杉木林、马尾松林等森林植被枯落物的营养元素及林地土壤肥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枯落物营养元素含量差别较大,阔叶林枯落物含有较高的氮、钾、镁、锰、锌、铁,杉木林枯落物含有较高的钙,磷在3种植被枯落物中的含量差别不大。8种营养元素在枯落物中的总贮量表现为:阔叶林>杉木林>马尾松林。阔叶林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非毛管孔隙含量较高,而土壤容重较小;杉木林土壤交换性酸、交换性铝含量较高,而pH值较低。枯落物中营养元素贮量与土壤容重、交换性酸、交换性铝含量呈负相关,而与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非毛管孔隙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马尾松林
阔叶林
枯落物
营养元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阔叶次生林抚育改造初探
被引量:
3
8
作者
钟志鸿
《南昌水专学报》
2000年第2期54-56,共3页
研究了阔叶次生林抚育间伐改造、经营择伐改造、皆伐重造杉木林三种改造方式 .结果表明 :采用阔伐改造和经营择伐改造法后的阔叶林树种多、生长快、林地土壤性质有所改善和有较好的水源涵养效益 。
关键词
阔叶林
次生林
抚育
生长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嵊州市阔叶林发展工程建设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
2
9
作者
何德汀
俞介祥
+2 位作者
吴林法
陈进春
钱生炎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56,共3页
总结了嵊州市阔叶林发展工程的实施情况,对嵊州市阔叶林发展工程建设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嵊州市阔叶林发展工程建设应加强对建设成效的监测,林分结构调整时应加大上层马尾松林的间伐强度,应与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预防相结合3点建议。
关键词
阔叶林
阔叶化
改造
发展
建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亚热带速生阔叶树在浙南的开发
被引量:
3
10
作者
王月英
金川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5-60,共6页
对浙南发展亚热带速生阔叶树种的经济意义、开发前景、开发内容、技术路线作了论述后指出,米老排、海南石梓、麻楝、红椿、银桦、青皮象耳豆为适生、速生、有效的理想开发树种。以开发宅区道路绿化用大苗,营造高生物量菇木林、密植工...
对浙南发展亚热带速生阔叶树种的经济意义、开发前景、开发内容、技术路线作了论述后指出,米老排、海南石梓、麻楝、红椿、银桦、青皮象耳豆为适生、速生、有效的理想开发树种。以开发宅区道路绿化用大苗,营造高生物量菇木林、密植工艺林、混农营栽材用速丰林为“一优两高”林业的最佳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
阔叶林
开发
浙南
浙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鸡公山落叶阔叶林土壤呼吸的坡向间差异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
1
11
作者
胡晓杰
田慧敏
+3 位作者
郝艺晴
刘彦春
琚煜熙
张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04-110,118,共8页
【目的】揭示坡向对森林土壤呼吸空间异质性的影响规律及调节因子.【方法】在河南鸡公山栎类落叶阔叶林内,按照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4个坡向各布设6个试验样地,利用Li-8100土壤碳通量分析系统测定1~12月的土壤呼吸,并采集土壤样品分...
【目的】揭示坡向对森林土壤呼吸空间异质性的影响规律及调节因子.【方法】在河南鸡公山栎类落叶阔叶林内,按照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4个坡向各布设6个试验样地,利用Li-8100土壤碳通量分析系统测定1~12月的土壤呼吸,并采集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结果】土壤呼吸在不同坡向间存在显著差异,年均值大小依次表现为:西北(0.97μmol/(m^(2)·s))<东北(1.16μmol/(m^(2)·s))<西南(1.35μmol/(m^(2)·s))<东南(2.30μmol/(m^(2)·s)).然而,坡向并未改变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土壤温度是调节不同坡向土壤呼吸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土壤总氮和土壤湿度是调控西北坡和东南坡土壤呼吸的重要因子.【结论】量化森林土壤呼吸的坡向间差异及其环境调控规律有助于加深小地形影响下的土壤碳排放规律的认识及提高陆地碳循环的估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异质性
土壤呼吸
坡向
阔叶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培育、发展阔叶林资源有效途径的分析
被引量:
1
12
作者
吴道圣
张新民
陈秋芳
《浙江林业科技》
2001年第6期83-85,94,共4页
在采伐迹地上留育有经济价值的阔叶树萌芽条、阔叶树残次林的复壮和人工栽植阔叶树,是发展、培育阔叶林资源的有效途径。尤其是采伐迹地留育阔叶树萌芽条和阔叶树残次林的复壮,更具省工、投资少、见效快。
关键词
阔叶树
萌芽条
复壮
阔叶林发展
培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保护和发展阔叶林资源的探讨
被引量:
1
13
作者
蔡胡敏
包衍皎
+1 位作者
林长绍
吴光柳
《浙江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71-73,共3页
在分析泰顺县阔叶林资源现状、特点和变化动态的基础上,阐述了发展阔叶林的重要性,提出了保护和发展阔叶林资源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阔叶林资源
保护
发展
浙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西省上阔下竹复合系统类型调查与分析
14
作者
王海霞
彭九生
+1 位作者
曾庆南
程平
《世界竹藤通讯》
2020年第1期21-24,共4页
基于江西省毛竹林经营现状,调查分析了竹阔混交林分中山顶阔叶林与山体中下部毛竹纯林所构成的复合系统(简称“上阔下竹”)特征及其对毛竹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江西上阔下竹系统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高阔中海拔陡坡多石型、中阔...
基于江西省毛竹林经营现状,调查分析了竹阔混交林分中山顶阔叶林与山体中下部毛竹纯林所构成的复合系统(简称“上阔下竹”)特征及其对毛竹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江西上阔下竹系统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高阔中海拔陡坡多石型、中阔低海拔缓坡中石型、低阔低海拔缓坡少石型、低阔中海拔斜坡中石型,其中以中阔低海拔缓坡中石型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竹林生物量也最高。各类型系统中上位阔叶林树种多样、层次分明、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利于提高林分的生态安全。同时,上位阔叶林能有效保持林地水分和养分并供给下位毛竹林,促进毛竹生长,提高毛竹林的胸径和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阔叶林
上阔下竹
复合系统
江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阔叶林的持续经营与利用
15
作者
周迎春
倪荣新
+1 位作者
吴明安
程秋波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2-14,共3页
对浙江省庆元县林场千岗统林区667hm ̄2阔叶林资源和群落类型进行调查分析,并应用森林生态学原理,制订合理的采伐方式,组织作业设计,控制采伐规模,以实现持续经营利用的目的。
关键词
阔叶林
持续经营
利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西珍贵阔叶林培育及保护对策
16
作者
龙静
谢小劲
《林业科技情报》
2013年第4期1-3,共3页
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带性顶级森林生态系统,是区域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江西珍贵阔叶林资源现状,分析江西阔叶林培育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江西阔叶林培育及保护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江西省
阔叶林
培育
保护对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山区落叶阔叶林中核桃楸在生长中期的树干液流研究
被引量:
75
17
作者
严昌荣
AlecDowney
+1 位作者
韩兴国
陈灵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93-797,共5页
北京山区落叶阔叶林优势种——核桃楸在生长中期没有水分亏缺的条件下,树干的液流速率在很大程度上为微气候因子所决定,特别是大气相对湿度、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等。核桃楸树干液流速率的日进程和大气相对湿度、温度的日进程具有很好...
北京山区落叶阔叶林优势种——核桃楸在生长中期没有水分亏缺的条件下,树干的液流速率在很大程度上为微气候因子所决定,特别是大气相对湿度、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等。核桃楸树干液流速率的日进程和大气相对湿度、温度的日进程具有很好的生态学同步性。在一天中树干液流速率会出现数次波动,有多个峰值,最高峰一般出现在15:00左右,可达到1600g/h。在夜晚时核桃楸树干液流速率非常低,一般在50g/h 以下,但总是存在,据此判断核桃楸存在根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山区
落叶阔叶林
核桃楸
树干液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林冠结构与冠层辐射研究
被引量:
45
18
作者
任海
彭少麟
+1 位作者
张祝平
张文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74-179,共6页
本文研究了鼎湖山自然保区的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林冠结构与冠层辐射,结果表明:1.该群落的叶面和指数为17,叶面积指数在水平方向的分布是均一的,但在垂直方向上则是非均匀的,整个群落对光能的截获率力96.3%,其中最上...
本文研究了鼎湖山自然保区的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林冠结构与冠层辐射,结果表明:1.该群落的叶面和指数为17,叶面积指数在水平方向的分布是均一的,但在垂直方向上则是非均匀的,整个群落对光能的截获率力96.3%,其中最上层乔木截获了总入射光强的78.28%,下野乔木及灌草层只截获17.83%,但冠层辐射仍遵循消光定律。2.群落的叶倾角影呐冠层辐射,该群落冠层上部的叶倾角在45°-70°处具有最大分布频率,而中下层则在5°-35°有最大分布频率。高的叶面积指数与时的直立性相关。3.该群落上层乔木枝下高较高,且中上部枝条与树干夹角较小,枝的着叶数较多且枝的着叶长度较长;而下层乔木和灌木枝下高较低,大部分枝条与树干夹角较大,且叶多着生于枝端。这种冠层格局由冠层辐射引起。4.该群落植物叶和枝条的取向在各方向上机会均等。5.群落的叶片从上到下变大,这种格局对森林的能量分配和水分平衡有重要意义。6.该季风常绿阔叶林以林冠为活动面,林冠上层呈多孔体,中下层郁团,对太阳辐射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因而反射率较低,年均仅3.15%。7.植物个体结构与群体结构不同,当一个有良好结构的个体处于密度较大的群体中,将会因适应坏境而改变个体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常绿阔叶林
林冠结构
冠层辐射
森林生态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为干扰对闽北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
38
19
作者
朱锦懋
姜志林
+2 位作者
蒋伟
郑群瑞
江训强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63-270,共8页
本文从群落及其组成结构等方面分析了闽北长期封禁保护的森林(conservedforest,CF)和人为干扰后的退化森林(degradedforest,DF)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认为,DF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和Shan...
本文从群落及其组成结构等方面分析了闽北长期封禁保护的森林(conservedforest,CF)和人为干扰后的退化森林(degradedforest,DF)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认为,DF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与CF群落相近或略高,但DF群落植物种类组成和层次结构的物种多样性发生明显变化,群落物种种群基础已改变,稀有种和渐危种缺乏,这正是DF与CF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本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人为干扰
常绿阔叶林
森林生态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大青山南亚热带次生林演替过程的种群动态
被引量:
41
20
作者
康冰
刘世荣
+3 位作者
温远光
张跃进
姜在民
常建国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31-940,共10页
该文研究了广西大青山南亚热带次生林群落经过26年的自然演替其间的种群结构变化规律。通过对主要种群类型、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分布格局的测定,分析了演替过程中各种群内部的消长与分布变化趋势,研究发现阳生性优势种由高集群分布变...
该文研究了广西大青山南亚热带次生林群落经过26年的自然演替其间的种群结构变化规律。通过对主要种群类型、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分布格局的测定,分析了演替过程中各种群内部的消长与分布变化趋势,研究发现阳生性优势种由高集群分布变为随机分布,其生态位宽度减小,中生及阴生性树种则由随机分布逐渐变为高集群分布,生态位宽度增大。树种由32种增加到65种,35种中生及阴生树种为后期侵入种,物种多样性比较丰富;通过对现存种群的种间联结与生态位重叠进行分析,揭示了天然次生演替过程中种间关系的相互适应变化规律。原来阳生性的优势树种,如大叶栎(Castannopsisfleuryi)、大叶山楝(Aphanamixisgrandifolia)等,与其它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普遍下降,中生性种群生态位重叠值稍有增加,如柃木(Euryanitida)、血胶树(Eberhardtiaaurata)、广西拟肉豆蔻(Knemaguangxiensis)等,中生偏阴生性种群生态位重叠值明显增大,其中一些种,如厚叶琼楠(Beilschmiediapercoriacea)、杨桐(Adinandramillettii)、毛黄肉楠(Actinodaphnepilosa)等,成为群落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次生群落种群之间的联结程度加强,一些种从零联结变为高度正联结或负联结,正、负联结性均变得更加紧密,高度正联结的种对占较大比例。种间联结与生态位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高度正联结的种群之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也反映出这些种对生境要求的一致性。次生群落由前期阳生性大叶栎群落演替为中后期中生性厚叶琼楠群落,群落接近较稳定的中生性气候顶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热带
次生常绿阔叶林
演替
种群动态
广西大青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鼎湖山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蒸散研究
被引量:
23
1
作者
闫俊华
周国逸
黄忠良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7-45,共9页
基金
海外青年合作基金(39928007)
国家基金(39700112)
中日合作项目(990283)
文摘
运用Penman蒸散力公式和理论上导出的计算森林生态系统蒸散公式 ,对亚热带地带性群落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的蒸散力和蒸散逐日进行计算 ,其结果表明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蒸散力年平均为987 5mm ,占同期降雨量的 4 7%。蒸散力最大的月份是 7月 ,最小的月份是 2月 ,这基本上与近地面层的气温变化规律相一致 ,而与同期的降雨量有所延迟。林外自由水面蒸发年平均为 1 1 94 5mm ,干季林内蒸散力明显小于林外自由水面的蒸发 ,而湿季两者又十分接近 ,因此 ,两者相比可用来作为该地区划分干湿季的一个参考指标。理论公式法所计算出该系统的蒸散年平均为 951 9mm ,与蒸散力相当 ,占同期降雨量的4 5 3%。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总径流量年平均为 1 1 0 3 8mm ,径流系数为 0 52。研究期间系统贮水量的变化年平均为 38 9mm。水量平均法所得的蒸散年平均为 960 1mm ,与公式法计算所得的蒸散非常接近 ,3年的系统误差不到 1 % ,因此 ,初步得出此公式是计算森林生态系统蒸散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关键词
亚热带
阔叶林
森林生态系统
蒸散力
蒸散
水量平衡
Keywords
Subtropical
broad
-
leaf
forest
forest
ecosystem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Water
balance
分类号
S715.4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气氮沉降对阔叶林红壤淋溶水化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
20
2
作者
孙本华
胡正义
吕家珑
周丽娜
徐成凯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72-1881,共10页
基金
国家973资助项目(G1999011805)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资助项目(ISSASIP0205)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联合资助项目~~
文摘
在氮饱和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氮沉降的增加将导致NO3-淋溶的增加及土壤酸度的提高,从而影响土壤质量及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大气氮沉降对我国南方红壤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的影响研究还很少,尤其是氮沉降引起的土壤淋溶液化学组成方面。研究中,以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林草生态试验区阔叶林红壤为对象,在恒温(20℃)条件下,通过土壤淋洗柱(直径10cm、高60cm)进行了8个月间隙性淋溶试验,来模拟研究不同氮输入量(0、7.8、26mg月-1.柱-1和52mg月-1柱-1)对阔叶林红壤NO3-、NH4+、SO42-、H+和土壤盐基离子(Ca2+、Mg2+、K+和Na+)的淋溶和土壤酸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输入量增加,淋溶液中NO3-、EC、H+和总盐基离子逐渐增加,但淋溶液中无NH4+。不同氮处理时,土壤有机氮总表观矿化量分别为189.6、263.9、372.8mg月-1.柱-1与554.2mg柱-1,氮输入明显促进了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且土壤有机氮的表观矿化量与氮输入量间呈正线性相关(R2=0.997**)。无氮(0mg月-1柱-1)、低氮(7.8mg月-1柱-1)、中氮(26mg月-1柱-1)和高氮(52mg月-1柱-1)输入处理下,土壤交换态盐基淋溶总量分别占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13.6、18.4、27.7%和48.1%。不同的盐基离子对氮输入的反应不同,Ca2+和Mg2+淋溶量随氮输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对Na+和K+则无明显影响。土壤交换态离子中随淋洗液输出最多的为Ca2+(无氮、低氮、中氮和高氮输入处理的土壤交换态输出量占土壤交换态的比例分别为22.6、31.4、46.7%和82.5%),其次为Na+(无氮、低氮、中氮和高氮输入处理的土壤交换态输出量占土壤交换态的比例分别为16.0、10.7、17.6%和26.3%),最少的为Mg2+(无氮、低氮、中氮和高氮输入处理的土壤交换态输出量占土壤交换态的比例分别为5.0、6.9、11.1%和16.9%),几乎没有土壤交换性K+输出。与对照相比,有氮处理后土壤中硫酸根离子的淋失量明
关键词
阔叶林
红壤
大气氮沉降
盐基离子
养分淋溶
土壤酸化
Keywords
broad
-
leaf
forest
red
soil
atmospheric
nitrogen
deposition
base
cations
nutrient
leaching
soil
acidification
分类号
S714.3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庆元林场阔叶林主要类型生物量测定及其评价
被引量:
16
3
作者
姚丰平
吴军寿
姚理武
范良敏
程亚平
梅建伟
机构
浙江省庆元县庆元林场
出处
《浙江林业科技》
2003年第3期74-78,共5页
文摘
根据样地调查获得的数据,选择已建立的各种相关生物量预测模型进行统计,对千岗坑林区分别不同的阔叶林类型进行生物量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4个主要类型由于树种组成和林龄的不同,其直径分布变异较大,在生物量上阔杉混交林生物量最高达337.3t/hm2,常绿与落叶阔叶林的生物量最低为166.0t/hm2,在各类型的生物量组分中,树干组分的比例最大,其次为枝,再次是根,最低是叶。而生态功能的强弱序列为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阔松混交林>阔杉混交林,木材生产能力的大小序列为阔杉混交林>阔松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混交林。
关键词
庆元林场
阔叶林
生物量
测定
评价
森林类型
Keywords
biomass
determination
evaluation
broad
leaf
forest
分类号
S758.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S718.556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森林健康谈浙江省阔叶林的发展
被引量:
11
4
作者
陆献峰
葛文宁
机构
浙江省林业厅
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出处
《浙江林业科技》
2004年第6期54-57,共4页
文摘
针对浙江省森林安全形势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对浙江省阔叶林资源的演变分析,指出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阔叶林资源的急剧减少,阐述了发展阔叶林资源在构建森林生态体系、确保森林健康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提出了培育和发展阔叶林资源的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
阔叶林资源
森林健康
浙江
森林生态体系
火烧迹地复绿技术
针叶林阔叶化改造
Keywords
broad
-
leaf
forest
forest
safety
cultivation
way
分类号
S79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修正指数分布描述长白山阔叶异龄林的林分结构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飞
惠淑荣
韩玉库
董文宇
代力民
巩艳红
冯双霞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基础部
辽宁省林业厅国有林场管理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华新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省调查规划设计院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373044&30170744)
文摘
以长白山阔叶林三类清查资料为依据,采用修正指数分布式拟合并预测林分的直径分布。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平均直径的增大,林分偏度和峭度逐渐变小,直径分布形状也发生变化。该项研究为预估该类林分各径阶的株数、制定合理的经营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长白山
林分结构
指数分布
异龄林
林分平均直径
直径分布
修正指数
发生变化
经营措施
阔叶林
分布式
株数
Keywords
modified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broad
-
leaf
forest
diameter
distributions
分类号
S791.24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58.53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阔叶林不同采育方式生态经济效益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张良弓
周新年
机构
宁化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福建林学院
出处
《森林工程》
1997年第4期1-5,共5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阔叶林三种不同采育方式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在符合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得到初步结论:采用皆伐后不炼山,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所获得的生态经济效益最好,这为今后溪口林业采育场的阔叶林采伐更新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南方集体林区类似条件的经营单位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采育结合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阔叶林
Keywords
broad
-
leaf
forest
Combine
with
cutting
and
regeneration
Experiment
study
Ecological
benefit
Economic
benefit
分类号
S753.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安市不同森林植被枯落物营养元素与土壤肥力分析
被引量:
4
7
作者
潘伟华
赵月萍
吴家森
颜晓捷
机构
浙江省临安市林业技术服务总站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828-5829,5840,共3页
文摘
对浙江省临安市阔叶林、杉木林、马尾松林等森林植被枯落物的营养元素及林地土壤肥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枯落物营养元素含量差别较大,阔叶林枯落物含有较高的氮、钾、镁、锰、锌、铁,杉木林枯落物含有较高的钙,磷在3种植被枯落物中的含量差别不大。8种营养元素在枯落物中的总贮量表现为:阔叶林>杉木林>马尾松林。阔叶林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非毛管孔隙含量较高,而土壤容重较小;杉木林土壤交换性酸、交换性铝含量较高,而pH值较低。枯落物中营养元素贮量与土壤容重、交换性酸、交换性铝含量呈负相关,而与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非毛管孔隙含量呈正相关。
关键词
杉木林
马尾松林
阔叶林
枯落物
营养元素
Keywords
Fir
forest
P.massoniana
forest
broad
-
leaf
forest
Litters
Nutrient
elements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阔叶次生林抚育改造初探
被引量:
3
8
作者
钟志鸿
机构
安远县林业推广站
出处
《南昌水专学报》
2000年第2期54-56,共3页
文摘
研究了阔叶次生林抚育间伐改造、经营择伐改造、皆伐重造杉木林三种改造方式 .结果表明 :采用阔伐改造和经营择伐改造法后的阔叶林树种多、生长快、林地土壤性质有所改善和有较好的水源涵养效益 。
关键词
阔叶林
次生林
抚育
生长量
Keywords
broad
-
leaf
forest
secondary
forest
tending
increment
分类号
S753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S756.4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嵊州市阔叶林发展工程建设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
2
9
作者
何德汀
俞介祥
吴林法
陈进春
钱生炎
机构
浙江省嵊州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56,共3页
文摘
总结了嵊州市阔叶林发展工程的实施情况,对嵊州市阔叶林发展工程建设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嵊州市阔叶林发展工程建设应加强对建设成效的监测,林分结构调整时应加大上层马尾松林的间伐强度,应与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预防相结合3点建议。
关键词
阔叶林
阔叶化
改造
发展
建议
Keywords
broad
leaf
forest
transformation,
proposition
分类号
F316.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热带速生阔叶树在浙南的开发
被引量:
3
10
作者
王月英
金川
机构
浙江省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出处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5-60,共6页
文摘
对浙南发展亚热带速生阔叶树种的经济意义、开发前景、开发内容、技术路线作了论述后指出,米老排、海南石梓、麻楝、红椿、银桦、青皮象耳豆为适生、速生、有效的理想开发树种。以开发宅区道路绿化用大苗,营造高生物量菇木林、密植工艺林、混农营栽材用速丰林为“一优两高”林业的最佳突破口。
关键词
亚热带
阔叶林
开发
浙南
浙江
Keywords
subtropical
broad
-
leaf
forest
exploitation
分类号
S796.0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鸡公山落叶阔叶林土壤呼吸的坡向间差异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
1
11
作者
胡晓杰
田慧敏
郝艺晴
刘彦春
琚煜熙
张旺
机构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信阳市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河南省信阳市南湾实验林场
出处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04-110,11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1454)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020)。
文摘
【目的】揭示坡向对森林土壤呼吸空间异质性的影响规律及调节因子.【方法】在河南鸡公山栎类落叶阔叶林内,按照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4个坡向各布设6个试验样地,利用Li-8100土壤碳通量分析系统测定1~12月的土壤呼吸,并采集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结果】土壤呼吸在不同坡向间存在显著差异,年均值大小依次表现为:西北(0.97μmol/(m^(2)·s))<东北(1.16μmol/(m^(2)·s))<西南(1.35μmol/(m^(2)·s))<东南(2.30μmol/(m^(2)·s)).然而,坡向并未改变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土壤温度是调节不同坡向土壤呼吸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土壤总氮和土壤湿度是调控西北坡和东南坡土壤呼吸的重要因子.【结论】量化森林土壤呼吸的坡向间差异及其环境调控规律有助于加深小地形影响下的土壤碳排放规律的认识及提高陆地碳循环的估算精度.
关键词
空间异质性
土壤呼吸
坡向
阔叶林
Keywords
spatial
heterogeneity
soil
respiration
aspect
broad
-
leaf
forest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培育、发展阔叶林资源有效途径的分析
被引量:
1
12
作者
吴道圣
张新民
陈秋芳
机构
浙江省仙居县萍溪林场
浙江省仙居县林业局
出处
《浙江林业科技》
2001年第6期83-85,94,共4页
文摘
在采伐迹地上留育有经济价值的阔叶树萌芽条、阔叶树残次林的复壮和人工栽植阔叶树,是发展、培育阔叶林资源的有效途径。尤其是采伐迹地留育阔叶树萌芽条和阔叶树残次林的复壮,更具省工、投资少、见效快。
关键词
阔叶树
萌芽条
复壮
阔叶林发展
培育
Keywords
broad
-
leaf
forest
coppice
shoot
rejuvenation
分类号
S722.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92.04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保护和发展阔叶林资源的探讨
被引量:
1
13
作者
蔡胡敏
包衍皎
林长绍
吴光柳
机构
浙江省泰顺县林业局
出处
《浙江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71-73,共3页
文摘
在分析泰顺县阔叶林资源现状、特点和变化动态的基础上,阐述了发展阔叶林的重要性,提出了保护和发展阔叶林资源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阔叶林资源
保护
发展
浙江
Keywords
broad
-
leaf
forest
protection
development
Taishun
分类号
S717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省上阔下竹复合系统类型调查与分析
14
作者
王海霞
彭九生
曾庆南
程平
机构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出处
《世界竹藤通讯》
2020年第1期21-24,共4页
基金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4106)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1BBF60026)
文摘
基于江西省毛竹林经营现状,调查分析了竹阔混交林分中山顶阔叶林与山体中下部毛竹纯林所构成的复合系统(简称“上阔下竹”)特征及其对毛竹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江西上阔下竹系统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高阔中海拔陡坡多石型、中阔低海拔缓坡中石型、低阔低海拔缓坡少石型、低阔中海拔斜坡中石型,其中以中阔低海拔缓坡中石型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竹林生物量也最高。各类型系统中上位阔叶林树种多样、层次分明、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利于提高林分的生态安全。同时,上位阔叶林能有效保持林地水分和养分并供给下位毛竹林,促进毛竹生长,提高毛竹林的胸径和生物量。
关键词
毛竹林
阔叶林
上阔下竹
复合系统
江西
Keywords
moso
bamboo
broad
-
leaf
forest
mixed
forest
Jiangxi
Province
分类号
S795.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阔叶林的持续经营与利用
15
作者
周迎春
倪荣新
吴明安
程秋波
机构
浙江省庆元县林场
出处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2-14,共3页
文摘
对浙江省庆元县林场千岗统林区667hm ̄2阔叶林资源和群落类型进行调查分析,并应用森林生态学原理,制订合理的采伐方式,组织作业设计,控制采伐规模,以实现持续经营利用的目的。
关键词
阔叶林
持续经营
利用
Keywords
broad
-
leaf
forest
sustained
management
utilization
分类号
S757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珍贵阔叶林培育及保护对策
16
作者
龙静
谢小劲
机构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森林苗圃
江西省新干县溧江林业工作站
出处
《林业科技情报》
2013年第4期1-3,共3页
文摘
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带性顶级森林生态系统,是区域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江西珍贵阔叶林资源现状,分析江西阔叶林培育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江西阔叶林培育及保护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江西省
阔叶林
培育
保护对策
Keywords
Jiangxi
province
broad
-
leaf
forest
cultivation
protection
strategies
分类号
S723.1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山区落叶阔叶林中核桃楸在生长中期的树干液流研究
被引量:
75
17
作者
严昌荣
AlecDowney
韩兴国
陈灵芝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rricropTechnologiesPty.LtdAustralia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93-79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
文摘
北京山区落叶阔叶林优势种——核桃楸在生长中期没有水分亏缺的条件下,树干的液流速率在很大程度上为微气候因子所决定,特别是大气相对湿度、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等。核桃楸树干液流速率的日进程和大气相对湿度、温度的日进程具有很好的生态学同步性。在一天中树干液流速率会出现数次波动,有多个峰值,最高峰一般出现在15:00左右,可达到1600g/h。在夜晚时核桃楸树干液流速率非常低,一般在50g/h 以下,但总是存在,据此判断核桃楸存在根压。
关键词
北京山区
落叶阔叶林
核桃楸
树干液流
Keywords
Beijing
Mountain
area
deciduous
broad
leaf
forest
Juglans
mandshurica
sap
flow
分类号
S792.13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林冠结构与冠层辐射研究
被引量:
45
18
作者
任海
彭少麟
张祝平
张文其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74-179,共6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之重项目国家重大
重点基金
文摘
本文研究了鼎湖山自然保区的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林冠结构与冠层辐射,结果表明:1.该群落的叶面和指数为17,叶面积指数在水平方向的分布是均一的,但在垂直方向上则是非均匀的,整个群落对光能的截获率力96.3%,其中最上层乔木截获了总入射光强的78.28%,下野乔木及灌草层只截获17.83%,但冠层辐射仍遵循消光定律。2.群落的叶倾角影呐冠层辐射,该群落冠层上部的叶倾角在45°-70°处具有最大分布频率,而中下层则在5°-35°有最大分布频率。高的叶面积指数与时的直立性相关。3.该群落上层乔木枝下高较高,且中上部枝条与树干夹角较小,枝的着叶数较多且枝的着叶长度较长;而下层乔木和灌木枝下高较低,大部分枝条与树干夹角较大,且叶多着生于枝端。这种冠层格局由冠层辐射引起。4.该群落植物叶和枝条的取向在各方向上机会均等。5.群落的叶片从上到下变大,这种格局对森林的能量分配和水分平衡有重要意义。6.该季风常绿阔叶林以林冠为活动面,林冠上层呈多孔体,中下层郁团,对太阳辐射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因而反射率较低,年均仅3.15%。7.植物个体结构与群体结构不同,当一个有良好结构的个体处于密度较大的群体中,将会因适应坏境而改变个体生产?
关键词
季风常绿阔叶林
林冠结构
冠层辐射
森林生态学
Keywords
monsoon
evergreen
broad
leaf
forest
,
canopy
structure,
leaf
area
index,canopy
radiation,
dinghushan.
分类号
S718.542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为干扰对闽北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
38
19
作者
朱锦懋
姜志林
蒋伟
郑群瑞
江训强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福建省建瓯市林委
福建省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
福建省顺昌县林委
出处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63-270,共8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本文从群落及其组成结构等方面分析了闽北长期封禁保护的森林(conservedforest,CF)和人为干扰后的退化森林(degradedforest,DF)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认为,DF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与CF群落相近或略高,但DF群落植物种类组成和层次结构的物种多样性发生明显变化,群落物种种群基础已改变,稀有种和渐危种缺乏,这正是DF与CF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本质差异。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人为干扰
常绿阔叶林
森林生态学
Keywords
species
diversity,
human
caused
disturbance,
evergreen
broad
leaf
forest
,
northern
Fujian
Province
分类号
S718.542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大青山南亚热带次生林演替过程的种群动态
被引量:
41
20
作者
康冰
刘世荣
温远光
张跃进
姜在民
常建国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广西大学林学院
出处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31-940,共10页
基金
国家林业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1BA510B06)
国家林业局948资助项目(2001-14和2004-4-66)
广西大学中南速生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文摘
该文研究了广西大青山南亚热带次生林群落经过26年的自然演替其间的种群结构变化规律。通过对主要种群类型、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分布格局的测定,分析了演替过程中各种群内部的消长与分布变化趋势,研究发现阳生性优势种由高集群分布变为随机分布,其生态位宽度减小,中生及阴生性树种则由随机分布逐渐变为高集群分布,生态位宽度增大。树种由32种增加到65种,35种中生及阴生树种为后期侵入种,物种多样性比较丰富;通过对现存种群的种间联结与生态位重叠进行分析,揭示了天然次生演替过程中种间关系的相互适应变化规律。原来阳生性的优势树种,如大叶栎(Castannopsisfleuryi)、大叶山楝(Aphanamixisgrandifolia)等,与其它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普遍下降,中生性种群生态位重叠值稍有增加,如柃木(Euryanitida)、血胶树(Eberhardtiaaurata)、广西拟肉豆蔻(Knemaguangxiensis)等,中生偏阴生性种群生态位重叠值明显增大,其中一些种,如厚叶琼楠(Beilschmiediapercoriacea)、杨桐(Adinandramillettii)、毛黄肉楠(Actinodaphnepilosa)等,成为群落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次生群落种群之间的联结程度加强,一些种从零联结变为高度正联结或负联结,正、负联结性均变得更加紧密,高度正联结的种对占较大比例。种间联结与生态位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高度正联结的种群之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也反映出这些种对生境要求的一致性。次生群落由前期阳生性大叶栎群落演替为中后期中生性厚叶琼楠群落,群落接近较稳定的中生性气候顶极阶段。
关键词
南亚热带
次生常绿阔叶林
演替
种群动态
广西大青山
Keywords
Subtropical
area,
Secondary
evergreen
broad
-
leaf
forest
,
Succession,
Population
dynamics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鼎湖山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蒸散研究
闫俊华
周国逸
黄忠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气氮沉降对阔叶林红壤淋溶水化学模拟研究
孙本华
胡正义
吕家珑
周丽娜
徐成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庆元林场阔叶林主要类型生物量测定及其评价
姚丰平
吴军寿
姚理武
范良敏
程亚平
梅建伟
《浙江林业科技》
2003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森林健康谈浙江省阔叶林的发展
陆献峰
葛文宁
《浙江林业科技》
2004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利用修正指数分布描述长白山阔叶异龄林的林分结构
王飞
惠淑荣
韩玉库
董文宇
代力民
巩艳红
冯双霞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阔叶林不同采育方式生态经济效益的试验研究
张良弓
周新年
《森林工程》
199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临安市不同森林植被枯落物营养元素与土壤肥力分析
潘伟华
赵月萍
吴家森
颜晓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阔叶次生林抚育改造初探
钟志鸿
《南昌水专学报》
200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嵊州市阔叶林发展工程建设实践与思考
何德汀
俞介祥
吴林法
陈进春
钱生炎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亚热带速生阔叶树在浙南的开发
王月英
金川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鸡公山落叶阔叶林土壤呼吸的坡向间差异及其影响因子
胡晓杰
田慧敏
郝艺晴
刘彦春
琚煜熙
张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培育、发展阔叶林资源有效途径的分析
吴道圣
张新民
陈秋芳
《浙江林业科技》
200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保护和发展阔叶林资源的探讨
蔡胡敏
包衍皎
林长绍
吴光柳
《浙江林业科技》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江西省上阔下竹复合系统类型调查与分析
王海霞
彭九生
曾庆南
程平
《世界竹藤通讯》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阔叶林的持续经营与利用
周迎春
倪荣新
吴明安
程秋波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江西珍贵阔叶林培育及保护对策
龙静
谢小劲
《林业科技情报》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北京山区落叶阔叶林中核桃楸在生长中期的树干液流研究
严昌荣
AlecDowney
韩兴国
陈灵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7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林冠结构与冠层辐射研究
任海
彭少麟
张祝平
张文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4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人为干扰对闽北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朱锦懋
姜志林
蒋伟
郑群瑞
江训强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7
3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广西大青山南亚热带次生林演替过程的种群动态
康冰
刘世荣
温远光
张跃进
姜在民
常建国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6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