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导体材料的微重力生长 被引量:2
1
作者 尹志岗 张兴旺 吴金良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1-251,共11页
空间微重力环境提供了一个独特平台,以改进地面材料性能、深入理解被地面重力掩盖的晶体生长现象。半导体空间材料科学的主要进展有:(1)基于对组分均匀的完美半导体的追求,人们对于晶体生长机理,特别是对流、溶质传输及组分分凝的相互作... 空间微重力环境提供了一个独特平台,以改进地面材料性能、深入理解被地面重力掩盖的晶体生长现象。半导体空间材料科学的主要进展有:(1)基于对组分均匀的完美半导体的追求,人们对于晶体生长机理,特别是对流、溶质传输及组分分凝的相互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2)基于空间实验结果,人们澄清了非接触Bridgman生长的内在机理,并将之用于指导空间及地面实验;(3)提出了新的微重力晶体生长技术并成功用于组分均匀半导体合金材料的制备。回顾了以上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半导体空间材料科学的未来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 浮力对流 Marangoni对流 bridgman生长 非接触生长
下载PDF
微量杂质在 BGO Bridgman 生长和性质上的行为 被引量:3
2
作者 范世(马岂)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99-404,共6页
在 Bridgman 生长的 BGO 闪烁单晶中,含量为 10^(-4)~10^(-6)wt%的 Fe、Pb、Cr、Mn、Co、Ni、Cu、Al 等微量杂质主要来源于原料和工艺过程中的局外污染。铂从坩埚上被侵蚀进入 BGO 熔体,其含量<2×10^(-5)wt%。用 AAS 和 ICP ... 在 Bridgman 生长的 BGO 闪烁单晶中,含量为 10^(-4)~10^(-6)wt%的 Fe、Pb、Cr、Mn、Co、Ni、Cu、Al 等微量杂质主要来源于原料和工艺过程中的局外污染。铂从坩埚上被侵蚀进入 BGO 熔体,其含量<2×10^(-5)wt%。用 AAS 和 ICP 分析测定了 Bridgman 生长中微量杂质的有效分凝系数。过渡金属杂质,特别是 Fe,使 BGO 染色并引起辐照损伤,形成300~700nm 范围的强吸收谱,致使 BGO 单晶的能量分辨率、相对荧光输出下降约10—20%。在辐照损伤下形成的 Fe、Pb 杂质色心,受热时形成晶体的热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酸铋 BGO 晶体 杂质 晶体生长
下载PDF
Li_2B_4O_7单晶的加速坩埚旋转Bridgman生长 被引量:2
3
作者 徐一斌 范世■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16-321,共6页
本文的工作首次应用加速坩埚旋转(ACRT)的 Bridgman(BR)方法生长了 Li_2B_4O_7(LBO)晶体,获得直径为52mm,长为60mm 的宏观完整单晶。ACRT 将 LBO 晶体生长速度提高到 BR 生长速度的1.5~2倍。并增强了生长系统抵御熔体中温度波动的能力... 本文的工作首次应用加速坩埚旋转(ACRT)的 Bridgman(BR)方法生长了 Li_2B_4O_7(LBO)晶体,获得直径为52mm,长为60mm 的宏观完整单晶。ACRT 将 LBO 晶体生长速度提高到 BR 生长速度的1.5~2倍。并增强了生长系统抵御熔体中温度波动的能力。与 BR^(?) 生长的固液界面相比,ACRT 所产生的强迫对流没有对固液界面的形状产生明显的影响。本工作还对实际坩埚内的液流进行了模拟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坩埚旋转 生长 硼酸锂单晶
下载PDF
Axisymmetry Breaking to Travelling Waves in the Cylinder with Partially Heated Sidewall
4
作者 马东军 孙德军 尹协远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515-1518,共4页
The transition from an axisymmetric stationary flow to three-dimensional time-dependent flows is carefully studied in a vertical cylinder partially heated from the side, with the aspect ratio A = 2 and Prandtl number ... The transition from an axisymmetric stationary flow to three-dimensional time-dependent flows is carefully studied in a vertical cylinder partially heated from the side, with the aspect ratio A = 2 and Prandtl number Pτ=0.021. The flow develops from the steady toroidal pattern beyond the first instability threshold, breaks the axisymmetric state at a Rayleigh number near 2000, and transits to standing or travelling azimuthal waves. A new result is observed that a slightly unstable flow pattern of standing waves exists and will transit to stable travelling waves after a long time evolution. The onset of oscillations is associated with a supercritical Hopf bifurcation in a system with O(2) symm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IMENSIONAL NUMERICAL-SIMULATION BUOYANCY-DRIVEN CONVECTION NATURAL-CONVECTION VERTICAL CYLINDER bridgman growth INSTABILITIES BIFURCATIONS STABILITY FLOWS
下载PDF
加速坩埚旋转布里奇曼法碲镉汞晶体生长 被引量:1
5
作者 肖绍泽 邵式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01-304,共4页
叙述了采用加速坩埚旋转技术(ACRT)Bridgman方法生长碲镉汞晶体的原理和方法。用这种技术生长的碲镉汞晶体的纵向和横向组分均匀性比常规Bridgman生长方法有很大的改善,提高了用于制作平均探测率为8.0×1010cmHz1/2W-1的8元Sp... 叙述了采用加速坩埚旋转技术(ACRT)Bridgman方法生长碲镉汞晶体的原理和方法。用这种技术生长的碲镉汞晶体的纵向和横向组分均匀性比常规Bridgman生长方法有很大的改善,提高了用于制作平均探测率为8.0×1010cmHz1/2W-1的8元Sprite探测器的晶片可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坩埚旋转 红外探测器 材料 碲镉汞 晶体生长
下载PDF
射线探测用碲锌镉晶体及其器件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黄晖 潘顺臣 +2 位作者 姬荣斌 杨文运 赵增林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7-812,共6页
采用改进的布里奇曼(B ridgm an)方法进行锌组分为0.15碲锌镉(Cd0.85Zn0.15Te)晶体的生长。通过严格控制晶体生长过程中Cd的蒸气分压,使得所生长的碲锌镉晶体在结晶质量方面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红外透射比T>60%、沉... 采用改进的布里奇曼(B ridgm an)方法进行锌组分为0.15碲锌镉(Cd0.85Zn0.15Te)晶体的生长。通过严格控制晶体生长过程中Cd的蒸气分压,使得所生长的碲锌镉晶体在结晶质量方面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红外透射比T>60%、沉积相密度<1×104/cm2、位错腐蚀坑密度DEPD<6×104/cm2、X射线衍射双晶回摆曲线半峰全宽FWHM<20 arcsec、电阻率ρ>1010Ω.cm。利用所生长的晶体初步制作了平面型单元碲锌镉射线探测器,所用晶体的尺寸为5 mm×5 mm×2.5 mm,制成的探测器在室温下对125I和241Am放射源进行了探测测量。对125I放射源,探测出了强度为74.5%的27.5 keV的γ射线特征峰,不能仔细分辨出强度为39.8%的27.2 keV的γ射线特征结构;对241Am放射源,探测出了59.5 keV的γ射线特征峰,分辨率优于6 keV,半峰全宽FWHM<10%,同时还能检测出Te、Cd的X射线逃逸的混合峰以及241Am低能Te-K系、Np-L系的两个X射线特征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探测器 碲锌镉晶体 布里奇曼(bridgman)生长方法 X射线 Γ射线
下载PDF
BGO 大单晶宏观缺陷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殷之文 薛志麟 +5 位作者 胡关钦 谢幼玉 苏伟堂 王效仙 古佩新 张仲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91-398,共8页
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 光衍射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对 BGO 大单晶生长中最常出现并严重影响晶体光学质量的宏观缺陷进行了研究。观察表明,晶体生长过程中,随生长条件的变化,这些宏观缺陷的形貌特征是不同的。... 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 光衍射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对 BGO 大单晶生长中最常出现并严重影响晶体光学质量的宏观缺陷进行了研究。观察表明,晶体生长过程中,随生长条件的变化,这些宏观缺陷的形貌特征是不同的。本文对这些宏观缺陷的形成机理和克服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在实践中得到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酸铋 晶体 缺陷 晶体生长 BGO
下载PDF
Hg_(1-x)Mn_xTe晶体的垂直Bridgman法生长系统温度场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谷智 刘泉喜 介万奇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9-254,共6页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以实际炉膛内的温度分布为边界条件,分析了包括生长中的Hg0.9Mn0.1Te晶体和晶体生长炉在内的生长系统的温度场。结果表明,晶体、熔体、高压Hg蒸气和石英的存在,使炉膛内的温度分布趋于平缓。在气液(气固)界面、液...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以实际炉膛内的温度分布为边界条件,分析了包括生长中的Hg0.9Mn0.1Te晶体和晶体生长炉在内的生长系统的温度场。结果表明,晶体、熔体、高压Hg蒸气和石英的存在,使炉膛内的温度分布趋于平缓。在气液(气固)界面、液固界面、石英坩埚顶部和底部,轴向温度出现转折。随着晶体的生长,固液界面的轴向温度梯度逐渐减小。当石英坩埚完全处于高温区或低温区时,所在位置的温度分布更均匀,但远离坩埚区域的温度场受到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1-xMnxTe晶体 垂直bridgman 数值模拟 温度场
下载PDF
CdSiP2晶体中光散射颗粒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国栋 李春龙 +3 位作者 王善朋 张翔 张西霞 陶绪堂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55-858,共4页
采用单温区法合成了CdSiP2(CSP)多晶原料,然后采用垂直布里奇曼法生长了大尺寸的CSP单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EDS对晶体中光散射颗粒的尺寸、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观察和检测。测试结果表明,所生长的CSP晶体中的光散射颗粒呈近椭圆形,... 采用单温区法合成了CdSiP2(CSP)多晶原料,然后采用垂直布里奇曼法生长了大尺寸的CSP单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EDS对晶体中光散射颗粒的尺寸、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观察和检测。测试结果表明,所生长的CSP晶体中的光散射颗粒呈近椭圆形,尺寸为2~8μm,主要成分为Si,含量占88%以上。对CSP多晶合成的反应机理研究表明,此第二相颗粒是由于合成时多晶料中残留有少量未反应的Si单质所致。通过合成工艺的改进,有效地减少了晶体中Si散射颗粒的残留,制备出了高透明性的CSP单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硅镉 非线性光学晶体 晶体缺陷 垂直布里奇曼法
下载PDF
无损检测技术在垂直Bridgman晶体生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捷 黄为民 沈昱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290-294,共4页
分别介绍了国内外X射线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以及涡电流检测法第三种无损检测法在垂直Bridgman晶体生长中的应用,讨论了其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 垂直bridgman生长 半导体材料 无损检测法
下载PDF
垂直Bridgman法变速生长Hg_(1-x)Mn_xTe晶体 被引量:1
11
作者 谷智 李国强 +1 位作者 张龙 介万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在固液界面迁移理论和SODCM模型(二次反扩散补偿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采用垂直Bridgman法变速生长Hg1-xMnxTe晶体,并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与传统垂直Bridgman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提高轴向组分... 在固液界面迁移理论和SODCM模型(二次反扩散补偿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采用垂直Bridgman法变速生长Hg1-xMnxTe晶体,并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与传统垂直Bridgman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提高轴向组分均匀性的前提下增大抽拉速度,进而提高晶体生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bridgman Hg1-xMnxTe晶体 固液界面迁移 变速生长机理 组分均匀性
下载PDF
用于空间半导体区熔生长仿真系统的数学模型
12
作者 朱振和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1期5-13,共9页
 本文提出一个晶体区熔生长的数学模型,可以根据炉管上十个热电偶的温度值计算出试样中的温场,再进一步计算出熔区位置、熔区宽度、生长界面的形状、生长速率和生长界面处的温度梯度等.材料科学家根据上述参数,可实时监控晶体的生长.
关键词 空间半导体 区熔生长 仿真系统 数学模型 实时显示 实时监控 空间材料实验
下载PDF
坩埚下降法生长中铌酸钾锂的析晶行为
13
作者 徐家跃 范世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8-,共1页
铌酸钾锂晶体 (K3 Li2 Nb5 O15 ,KLN)由于具有机械和化学稳定性好、光损耗低、光损伤阈值高等优点 ,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是生长实用化尺寸和高质量的KLN晶体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采用坩埚下降法已经生长出最大尺寸为1 0×... 铌酸钾锂晶体 (K3 Li2 Nb5 O15 ,KLN)由于具有机械和化学稳定性好、光损耗低、光损伤阈值高等优点 ,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是生长实用化尺寸和高质量的KLN晶体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采用坩埚下降法已经生长出最大尺寸为1 0× 5 0mm的KLN晶体。在坩埚下降法生长过程中 ,K2 O Li2 O Nb2 O5 熔体表现出复杂的析晶行为并进而影响到晶体的尺寸和质量。本文研究了KLN熔体的析晶行为及其对晶体生长的影响。K2 O Li2 O Nb2 O5 三元系相图表明 ,在Nb2 O5 浓度高于 5 1mol%的富Nb区存在一个宽的钨青铜型固溶体相区。但是 ,熔体中Nb2 O5 浓度太高也不能生长出我们所需要的KLN晶体。我们选择在 33mol%~ 35mol%K2 O ,1 8mol%~ 2 0mol%Li2 O ,45mol%~ 48mol%Nb2 O5 范围内采用非化学计量配料 (混合料中富K和Li) ,可以生长出较大尺寸四方钨青铜结构KLN晶体。在生长初期 ,在籽晶的引发下 ,很容易从熔体中析出我们所需成分的KLN晶体。由于该晶体是非同成分生长 ,不同组分析出的比例不同 ,所以当生长到一定程度时 ,KLN晶体将失透 ,并析出多晶颗粒。生长后期的析出物分成两部分 ,先析出部分为白色多晶 ,后析出部分为浅灰色陶瓷状。经X射线鉴定 ,先析出的是KLN与KNbO3 混合晶体 ,后析出的陶瓷状物主要是Li3 Nb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钾锂 坩埚下降法 析晶行为
下载PDF
布里奇曼法生长碲镉汞晶体的缺陷及其展望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跃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8,共5页
简单介绍了布里奇曼法生长碲镉汞晶体的主要缺陷以及缺陷的控制原理,回顾了国内进行碲镉汞晶体生长的布里奇曼法及加速坩埚旋转技术的布里奇曼法(ACRTB)研究的情况,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碲镉汞 布里奇曼法 晶体缺陷 红外光学材料
下载PDF
CdTe单晶生长过程的分凝特性及其生长条件的选择 被引量:1
15
作者 介万奇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59-263,共5页
在Cd—Te相图的基础上引出CdTe-Cd相图并定义其主要参数,讨论了富Cd的CdTe液体在结晶过程中的分凝特性及其生长条件对晶体中Te固溶量的影响,进而确定维持平面生长界面所需的最小温度梯度.
关键词 碲化镉 布里奇曼法 单晶生长
下载PDF
化合物晶体Bridgman生长过程中的溶质再分布
16
作者 石科峰 卢文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61-166,共6页
以HgCdTe化合物的晶体生长为例,针对竖直Bridgman晶体生长过程,数值模拟了液相区界面处溶质分凝产生的溶质扩散边界层随拉晶速度和初始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拉晶速度从小变大的情况下,相变界面处溶质扩散受到抑制,浓度边界层变得... 以HgCdTe化合物的晶体生长为例,针对竖直Bridgman晶体生长过程,数值模拟了液相区界面处溶质分凝产生的溶质扩散边界层随拉晶速度和初始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拉晶速度从小变大的情况下,相变界面处溶质扩散受到抑制,浓度边界层变得越来越薄;当初始浓度不同时,分凝系数的变化决定了晶体生长过程中析出成分的多少,从而影响到液相区的溶质扩散情况,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溶质边界层有变薄的趋势,并且当初始浓度较大时这种趋势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dgman 晶体生长 分凝系数 边界层
下载PDF
高温合金定向凝固中自然对流和界面形状的模拟
17
作者 李响妹 张捷宇 +1 位作者 王波 任忠鸣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51-255,共5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DZ417G镍基高温合金定向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场、流场和界面形状的变化,考察了凝固阶段坩埚的拉速和炉子的温度梯度对流场和界面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拉速从6mm/min增加到24mm/min,凝固界面上方产生的中心向上流...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DZ417G镍基高温合金定向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场、流场和界面形状的变化,考察了凝固阶段坩埚的拉速和炉子的温度梯度对流场和界面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拉速从6mm/min增加到24mm/min,凝固界面上方产生的中心向上流动的旋涡强度增加,界面的差值f从1.5mm增大到7.2mm,曲率显著增加;当拉速为6mm/min时,随着温差增加到1000℃后,凝固界面上方未产生新的旋涡,凝固界面可始终保持平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定向凝固 自然对流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