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溶栓或桥接治疗对大动脉闭塞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5
1
作者 姜一 沈红健 +3 位作者 陈蕾 张永巍 吴涛 邓本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14-1218,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静脉溶栓或桥接治疗大动脉闭塞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9月至2018年6月由脑卒中绿色通道收入我院的静脉溶栓时间窗(≤4.5 h)内的急性大动脉闭塞MIS患者73例,其中静脉溶栓组55例、桥... 目的探讨单纯静脉溶栓或桥接治疗大动脉闭塞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9月至2018年6月由脑卒中绿色通道收入我院的静脉溶栓时间窗(≤4.5 h)内的急性大动脉闭塞MIS患者73例,其中静脉溶栓组55例、桥接治疗组18例。静脉溶栓组患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桥接治疗组为患者在静脉溶栓后在取栓时间窗内完成血管再通治疗。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90 d行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吸烟史、无症状梗死灶患者比例、术前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Alberta脑卒中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以及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7 d、90 d预后良好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静脉溶栓组患者全身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桥接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6%(13/55)vs 44.4%(8/18);X^2=2.434,P=0.019]。结论单纯静脉溶栓与桥接治疗大动脉闭塞急性MI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相似;尽管桥接治疗患者的全身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单纯行静脉溶栓治疗患者,但二者远期疗效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 大动脉闭塞 静脉溶栓 桥接治疗
下载PDF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ablation:An effective bridging therapy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被引量:23
2
作者 Tan To Cheung Sheung Tat Fan +11 位作者 See Ching Chan Kenneth SH Chok Ferdinand SK Chu Caroline R Jenkins Regina CL Lo James YY Fung Albert CY Chan William W Sharr Simon HY Tsang Wing Chiu Dai Ronnie TP Poon Chung Mau L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20期3083-3089,共7页
AIM:To analyze whether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 ablation is an effective bridging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METHODS:From January 2007 to December 2010,49 consecutive HCC pa... AIM:To analyze whether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 ablation is an effective bridging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METHODS:From January 2007 to December 2010,49 consecutive HCC patients were listed for liver transplantation(UCSF criteria).The median waiting time for transplantation was 9.5 mo.Twenty-nine patients received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 as a bringing therapy and 16 patients received no treatment before transplantation.Five patients received HIFU ablation as a bridging therapy.Another five patients with the same tumor staging(within the UCSF criteria) who received HIFU ablation but not on the transplant list were included for comparison.Patients were comparable in terms of Child-Pugh and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scores,tumor size and number,and cause of cirrhosis.RESULTS:The HIFU group and TACE group showed no difference in terms of tumor size and tumor number.One patient in the HIFU group and no patient in the TACE group had gross ascites.The median hospital stay was 1 d(range,1-21 d) in the TACE group and two days(range,1-9 d) in the HIFU group(P < 0.000).No HIFU-related complication occurred.In the HIFU group,nine patients(90%) had complete response and one patient(10%) had partial response to the treatment.In the TACE group,only one patient(3%) had response to the treatment while 14 patients(48%) had stable disease and 14 patients(48%) had progressive disease(P = 0.00).Seven patients in the TACE group and no patient in the HIFU group dropped out from the transplant waiting list(P = 0.559).CONCLUSION:HIFU abla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HCC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irrhosis.It may reduce the drop-out rate of liver transplant candid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lation bridging therapy CIRRHOSI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Liver TRANSPLANT New technology
下载PDF
静脉溶栓与桥接治疗颅内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春梅 周俊山 +3 位作者 张羽乔 施洪超 候健康 张中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及桥接治疗(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5例,其中30例接受静脉溶栓者为溶栓组,35例接受桥接... 目的探讨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及桥接治疗(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5例,其中30例接受静脉溶栓者为溶栓组,35例接受桥接治疗者为取栓组,通过比较患者基线资料及治疗后24 h、7 d的NHISS和早期预后良好率、血管再通率、90 d的mRS评分,同时对比治疗期间的颅内出血转化、其他部位出血、血管再闭塞、临床死亡等不良事件,评估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24 h和7 d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 <0. 05);治疗后24 h及7 d的NIHSS评分取栓组均明显低于溶栓组(均P <0. 05);治疗后24 h、7 d的早期预后良好率取栓组(51. 4%、68. 6%)均明显高于溶栓组(26. 7%、40. 0%)(均P <0. 05);取栓组血管再通率(82. 9%)明显高于静脉溶栓组(36. 7%)(P <0. 05);治疗后90 d的远期预后良好率(mRS≤2)取栓组(71. 4%)明显高于溶栓组(43. 3%)(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包括脑出血转化、其他部位出血、血管再闭塞、药物过敏、临床死亡等发生率,溶栓组为40. 0%,取栓组为42. 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桥接治疗急性缺血性大动脉性脑卒中效果较好,且安全性与静脉溶栓治疗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静脉溶栓 桥接治疗 机械取栓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直接机械取栓与桥接治疗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任海兵 刘慧琴 +6 位作者 王思思 张健颖 杨文进 赵晓晖 青科 肖国栋 曹勇军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直接机械取栓与桥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16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直接机械取栓与桥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16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直接机械取栓63例(直接机械取栓组),接受桥接治疗53例(桥接组)。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2组患者间术前基线资料、诊治情况以及术后即刻血管有效再通率、术后出血转化发生率及症状性颅内出血率、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病死率等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的差异。结果直接机械取栓组患者的术前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均明显低于桥接组,发病至就诊时间明显长于桥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机械取栓组与桥接组患者间术后出血转化发生率(34.9%vs.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血管有效再通率(69.8%vs.79.3%)、症状性颅内出血率(15.9%vs.7.6%)、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28.6%vs.35.9%)和病死率(22.2%vs.17.0%)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机械取栓与桥接治疗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前循环 机械取栓 静脉溶栓 桥接治疗
原文传递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直接机械取栓与桥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史宗杰 郑素洁 +2 位作者 施天明 潘婕 耿昱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03-1007,共5页
目的比较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直接机械取栓与桥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行机械取栓的146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直接机械取栓85... 目的比较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直接机械取栓与桥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行机械取栓的146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直接机械取栓85例、行桥接治疗61例,比较直接机械取栓组和桥接治疗组患者基线资料、诊治情况、并发症和临床预后等的差异。结果直接机械取栓组和桥接治疗组的年龄、性别比例、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血压病比例、糖尿病比例、心房颤动比例、基线血糖水平、血小板计数、肌酐水平、基线收缩压、脑卒中病因、闭塞部位、麻醉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机械取栓组和桥接治疗组的到院至影像学检查时间、到院至动脉穿刺时间、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到院至血管再通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机械取栓组和桥接治疗组的成功再灌注率(91.8% vs. 95.1%)、症状性颅内出血率(11.8% vs. 21.3%)、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率(41.2% vs. 47.5%)、死亡率(20.0% vs. 18.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直接机械取栓具有与桥接治疗相似的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直接机械取栓 桥接治疗
原文传递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后桥接治疗特殊类型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金戈 张余 +5 位作者 李鑫 陈亮 杨涌涛 卢柳西 李兴贵 展群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后桥接治疗进展性和主动脉弓上动脉内大血栓负荷性特殊类型脑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第1例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后桥接支架置入治疗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超取栓时间窗进展性脑梗死;第2例取栓后桥接动脉...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后桥接治疗进展性和主动脉弓上动脉内大血栓负荷性特殊类型脑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第1例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后桥接支架置入治疗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超取栓时间窗进展性脑梗死;第2例取栓后桥接动脉溶栓治疗颈内动脉起始部至大脑中动脉主干大血栓负荷性脑梗死。术后均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负荷量抗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术后平均动脉压控制在90-120 mm Hg,同时给予神经保护治疗。结果第1例患者术前NIHSS评分15分,mRS评分为4分,取栓前m TICI分级0级,取栓桥接后m TICI分级3级,术后1周NIHSS评分0分,mRS评分1分,术后90 d NIHSS评分0分,mRS评分1分。第2例患者术前NIHSS评分12分,mRS评分5分,取栓前m TICI分级0级,取栓桥接后m TICI分级2b级,术后1周NIHSS评分2分,mRS评分1分,术后90 d NIHSS评分1分,mRS评分1分。2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在严格围手术期管理下使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桥接治疗超取栓时间窗大动脉闭塞进展性脑梗死和大动脉大血栓负荷性特殊类型脑梗死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TAIRE AB支架 机械取栓 桥接治疗 脑梗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7
作者 董秋艳 樊丽娟 +1 位作者 苏慧 白智华 《武警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时间窗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分别采用单纯静脉溶栓与桥接治疗的患者112例,入院治疗后连续3 d行神经功能检查,根据有无EN...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时间窗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分别采用单纯静脉溶栓与桥接治疗的患者112例,入院治疗后连续3 d行神经功能检查,根据有无END分为END组及非END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将P<0.2的观察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Forward法)以确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END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12例中,34例(30.4%)有END,为END组,其余78例为非END组。P<0.2的指标包括性别、来院到开始治疗的时间、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分)、血糖、总胆固醇、合并糖尿病、不同治疗方式(静脉溶栓与桥接治疗)。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治疗方式(OR=6.67,95%CI1.24~34.93,P=0.025)、血脂水平(总胆固醇、HDL及LDL)(OR=1.03,95%CI 1.01~1.06,P=0.034)及糖尿病控制情况(既往糖尿病及空腹血糖水平)(OR=1.16,95%CI 1.03~1.31,P=0.017)是END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不同治疗方式、血糖水平及血脂代谢异常是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桥接治疗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下载PDF
桥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及远期神经功能恢复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梁永 唐红宇 +4 位作者 王爱民 王家祺 曹天然 颜建辉 欧阳松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即桥接治疗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7例...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即桥接治疗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7例(桥接治疗法)、对照组53例(rtPA静脉溶栓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前循环梗死血管(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再通率91.49%,对照组前循环梗死血管再通率50.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14 d、治疗28 d、治疗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1);根据mRS标准,观察组的预后良好87.23%,对照组预后良好52.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5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9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桥接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优于rtPA静脉溶栓疗法,对于患者远期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静脉溶栓 桥接治疗
下载PDF
利用综合治疗措施进一步提高肝癌肝移植疗效 被引量:11
9
作者 汪根树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9-256,共8页
超标准原发性肝癌(肝癌)病人的肝移植机会、符合标准的肝癌病人等待肝移植期间因肝癌进展脱失和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是当前肝癌肝移植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仑伐替尼等系统治疗药物及其联合其它治疗的综合治疗在晚期肝癌治疗中获得了突... 超标准原发性肝癌(肝癌)病人的肝移植机会、符合标准的肝癌病人等待肝移植期间因肝癌进展脱失和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是当前肝癌肝移植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仑伐替尼等系统治疗药物及其联合其它治疗的综合治疗在晚期肝癌治疗中获得了突破性疗效,也为肝癌肝移植的降期治疗、桥接治疗和肿瘤复发防治带来了新的希望。基于系统治疗药物的综合治疗可能是提高肝癌肝移植疗效的突破点,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介绍了肝癌肝移植的降期治疗、桥接治疗和肿瘤复发防治进展,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移植 降期治疗 桥接治疗 综合治疗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 索拉非尼 仑伐替尼 立体定向体部放疗(SBRT)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下载PDF
发病4.5小时内老年急性脑梗死接受介入治疗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丽娜 刘震 +1 位作者 张文友 马文平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898-902,共5页
目的:研究发病4.5h内老年急性脑梗死接受介入治疗的预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直接取栓,n=34)和观察组(桥接治疗,n=40)。分析两组年龄、性别、入院时美国国立... 目的:研究发病4.5h内老年急性脑梗死接受介入治疗的预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直接取栓,n=34)和观察组(桥接治疗,n=40)。分析两组年龄、性别、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管内治疗方案等一般资料,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管再通率、支架取栓次数≥3次所占比、不同抢救治疗所占比),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发病4.5 h内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90 d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入院时NIHSS评分、血压、既往史、闭塞血管、血管内治疗方案及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1 h所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发病至腹股沟穿刺时间≤4 h所占比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血管再通率、支架取栓次数≥3次及不同抢救治疗方案所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0%,较对照组的38.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30 d内预后良好率及7 d、30 d、90 d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管内治疗后24 h神经功能改善率为50.0%、治疗后90 d内预后良好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的26.5%、52.9%(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腹股沟穿刺时间≤4 h(OR=5.741,95%CI:1.189~11.712)是发病4.5 h内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90 d内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发病4.5 h内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桥接治疗与直接取栓治疗效果相当,不会引起严重并发症,但桥接治疗后90d内的预后效果优于直接取栓,此时要注意发病至腹股沟穿刺时间需≤4 h,若无法保障在该时间内进行桥接治疗,则可选择直接取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桥接治疗 直接取栓
下载PDF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中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高擎 刘春梅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551-556,共6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行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桥接治疗)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且行桥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21例...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行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桥接治疗)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且行桥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21例。其中取栓术中及术后使用替罗非班治疗的患者(替罗非班组)45例,取栓术中及术后未使用替罗非班治疗的患者(标准治疗组)76例。分析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后24 h及术后7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0 d及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术后改良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术后血管再闭塞率、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3个月内死亡率等,评估2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术后替罗非班组的血流再通率、7d NIHSS评分、30 d及90 dmRS评分、血管再闭塞率均明显优于标准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3个月内死亡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桥接术中及术后使用替罗非班,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预后,降低血管再闭塞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 桥接术 替罗非班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桥接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晋峰 史楠 +5 位作者 金磊 张燕 张蔚 赵梅珍 刘源 赵玫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0期3359-336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单纯静脉溶栓治疗及桥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4例接受静脉溶栓者作为静脉溶栓治疗组,选取我院及东方医院南院2018年1月... 目的探讨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单纯静脉溶栓治疗及桥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4例接受静脉溶栓者作为静脉溶栓治疗组,选取我院及东方医院南院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例接受桥接治疗者作为桥接治疗组,通过比较患者基线资料及治疗后24 h、7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和早期预后良好率、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2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结果治疗后24 h、7 d的NIHSS评分桥接治疗组均明显低于静脉溶栓治疗组(P<0.05);治疗后24 h、7 d的早期神经功能缺损预后良好率桥接治疗组(57%,77%)均明显高于静脉溶栓组(24%,50%)(P<0.05);治疗后90 d的远期预后良好率(mRS≤2)桥接治疗组(80%)明显高于溶栓治疗组(50%)(P<0.05)。结论桥接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静脉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颅内大血管闭塞 血栓溶解疗法 桥接治疗 机械取栓
下载PDF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liver disease and bridging therapy 被引量:9
13
作者 Mearini Luig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43期7494-7499,共6页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is a noninvasive modality that uses an extracorporeal source of focused ultrasound energy.This technique was introduced by Lynn et al and is able to induce coagulative necrosis i...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is a noninvasive modality that uses an extracorporeal source of focused ultrasound energy.This technique was introduced by Lynn et al and is able to induce coagulative necrosis in selected tissues without damaging adjacent structures.Although HIFU has been studied for 50years,recent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now allow its use for tumours of the liver,prostate and other sites.In liver disease,HIFU has been used to treat unresectable,advanced stage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and liver metastases.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s a serious health problem worldwide and is endemic in some areas because of its association with hepatitis B and C viruses(in 20%of cases).Liver transplantation(LT)has become one of the best treatments available because it removes both the tumour and the underlying liver disease such as cirrhosis(which is present in approximately 80%of cases).The prerequisite for longterm transplant success depends on tumour load and strict selection criteria regarding the size and number of tumour nodules.The need to obtain the optimal benefit from the limited number of organs available has prompted strict selection criteria limited to only those patients with early HCC who have a better long-term outcome after LT.The so-called"bridging therapy"has the aim of controlling disease burden for patients who are on the organ transplant waiting list.Amongst various treatment options,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sation a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are the most popular treatment choices.Recently,Cheung et al demonstrated that HIFU ablation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HCC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irrhosis as a bridging therapy and that it reduced the dropout rate from the liver transplant waiting list.In this commentary,we discuss the current value of HIFU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disease,including its value as a bridging therapy,and examine the potential advantages of other therapeutic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Liver TRANSPLANTATION bridging therapy WAITING LIST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治疗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被引量:9
14
作者 叶立 杨卫民 王水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第5期534-539,共6页
目的 分析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治疗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06—2021-09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入组71例患者,分别接受直接取栓或桥接治疗(静脉溶栓后桥接取栓治疗... 目的 分析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治疗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06—2021-09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入组71例患者,分别接受直接取栓或桥接治疗(静脉溶栓后桥接取栓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脑血管病高危因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是否静脉溶栓、卒中TOAST分型、闭塞部位及影像学资料。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使用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并发症的主要评估指标是术后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结果 直接取栓患者42例,占59.2%,桥接治疗患者29例,占40.8%。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和心源性栓塞型是最主要的TOAST分型,分别占52.1%和35.2%。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和心源性栓塞型患者基线NIHSS评分、静脉溶栓比例及闭塞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预后良好比例(mRS≤2)及90 d病死率(m RS=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取栓患者与桥接治疗患者在SICH发生率、预后良好比例及90 d病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取栓治疗是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项有效治疗方法,大脉粥样硬化型及心源性栓塞型患者取栓治疗以及直接取栓与桥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取栓治疗 静脉溶栓 桥接治疗 临床特点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桥接机械取栓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帆 李志勇 +1 位作者 杨华林 田喜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94-996,共3页
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早期血管开通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静脉溶栓),但由于严格的时间窗限制(〈4.5h),如合并大动脉闭塞再通率更低(13%~18%),能够从此项治疗中获益的患者不到3%,治疗效果并不... 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早期血管开通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静脉溶栓),但由于严格的时间窗限制(〈4.5h),如合并大动脉闭塞再通率更低(13%~18%),能够从此项治疗中获益的患者不到3%,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近年来一些新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动脉溶栓、支架机械取栓、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显著提高了闭塞血管的开通率。笔者在桥接治疗中加用替罗非班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桥接治疗 机械取栓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于慧智 李小杉 +3 位作者 张慧敏 李静静 马舒玉 胡春晓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4-759,共6页
肺移植是多种终末期肺病的终极治疗方法,但肺移植围手术期的管理错综复杂、患者病死率高。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体外呼吸、循环支持的有效手段,在肺移植围手术期支持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突破了以往一些禁忌证的限制,促进了肺移... 肺移植是多种终末期肺病的终极治疗方法,但肺移植围手术期的管理错综复杂、患者病死率高。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体外呼吸、循环支持的有效手段,在肺移植围手术期支持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突破了以往一些禁忌证的限制,促进了肺移植事业的发展。本文对ECMO在肺移植围手术期的适应证、置管策略及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ECMO) 肺移植 适应证 围手术期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 桥接治疗 体外循环 辅助通气
下载PDF
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桥接治疗与直接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关翘楚 谢子逸 +7 位作者 吕卫萍 倪环宇 李敬伟 周俊山 恽文伟 李晓波 张清秀 徐运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4期456-462,共7页
目的探讨桥接治疗和直接血管内治疗对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多中心研究方法,应用Epidata数据库,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江苏省4家医疗中心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动... 目的探讨桥接治疗和直接血管内治疗对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多中心研究方法,应用Epidata数据库,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江苏省4家医疗中心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动脉取栓数据,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桥接治疗组(急诊血管内治疗前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和直接血管内治疗组。收集患者一般基线数据和结局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和治疗后预后情况。使用术后90 d 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主要有效性结局指标为90 d mRS评分和90 d血管性死亡率;主要安全性指标为术后48 h内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再灌注损伤、造影剂渗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后循环取栓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25例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其中接受桥接治疗28例,直接血管内治疗97例。入院时,桥接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13.9(11.3~23.2)U/L vs.20.0(13.0~27.8)U/L,P=0.024]低于直接取栓组。桥接治疗组和直接血管内治疗组的单因素分析发现,桥接治疗组发病到医院的时间[120(82.5~180.0)min vs.270(180.0~360.0)min,P<0.001]、发病到血管内治疗的时间[232(180.0~363.8)min vs.334(255.0~443.5)min,P<0.013]、穿刺至灌注的时间[67.5(44.3~95.0)min vs.90(60.0~137.5)mi n,P=0.009]、发病至灌注的时间[348.5(272.5~421.3)min vs.460(335.0~577.5)min,P=0.002]均短于直接取栓组;而入院至动脉穿刺的时间,桥接治疗组的时间延误较长[117.5(70.0~160.0)min vs.60(25.0~120.0)min,P=0.002]。桥接治疗组90 d预后良好比例高于直接取栓组(57.1%vs.28.9%,P=0.006)。sICH(7.1%vs.17.5%,P=0.178)、再灌注损伤(25.0%vs.41.2%,P=0.118)、造影剂渗漏(10.7%vs.15.5%,P=0.528)和90 d血管性死亡率(28.6%vs.43.3%,P=0.161),桥接治疗组均低于直接取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大血管闭塞 桥接治疗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桥接治疗和直接取栓治疗发病4.5h内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桂芳 刘书平 +7 位作者 卢祖能 肖以磊 夏章勇 杨晓倩 姜桂生 杨霞峰 张利勇 王继跃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65-872,共8页
目的探讨桥接治疗和直接取栓治疗发病4.5 h内大血管闭塞(LVO)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AIS)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54例LVO-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病3 h内入院88例(... 目的探讨桥接治疗和直接取栓治疗发病4.5 h内大血管闭塞(LVO)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AIS)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54例LVO-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病3 h内入院88例(桥接治疗54例,直接取栓治疗34例)、发病3.0~4.5 h入院66例(桥接治疗39例,直接取栓治疗27例)。分别统计比较发病3 h内、3.0~4.5 h入院的桥接治疗组和直接取栓治疗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发病3 h内、3~4.5 h入院患者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结果(1)发病3 h内入院患者:与直接取栓治疗组比较,桥接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4 h的神经功能改善率更高(41.2%vs.70.4%),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者所占比例更高(44.1%vs.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桥接治疗为发病3 h内入院患者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OR=4.644,95%CI:1.238~12.805,P=0.041)。(2)发病3~4.5 h入院患者:与桥接治疗组比较,直接取栓治疗组患者发病到腹股沟穿刺时间≤4 h者所占比例更高,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者所占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腹股沟穿刺时间≤4 h为发病3~4.5 h入院患者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OR=5.724,95%CI:1.192~11.676,P=0.024)。结论对于LVO-AIS患者,在较早的时间窗入院时,首选桥接治疗;而对于入院较晚的患者,应尽量保证患者在4 h内进行桥接治疗,如果不能保证发病至腹股沟穿刺时间在4 h内,应首选直接取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接治疗 直接取栓治疗 大血管闭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原文传递
Selection of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or livertransplantation:Past and future 被引量:7
19
作者 Arturo Soriano Aranzazu Varona +4 位作者 Rajesh Gianchandani Modesto Enrique Moneva Javier Arranz Antonio Gonzalez Manuel Barrera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CAS 2016年第1期58-68,共11页
The aim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LT)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is to ensure a rate of disease-free survival similar to that of patients transplanted due to benign disease. Therefore, we are forced to adopt str... The aim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LT)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is to ensure a rate of disease-free survival similar to that of patients transplanted due to benign disease. Therefore, we are forced to adopt strict criteria when selecting candidates for LT and prioritizing patients on the waiting list(WL), to have clarified indications for bridging therapy for groups at risk for progression or recurrence, and to establish certain limits for downstaging therapies. Although the Milan criteria(MC) remain the standard and most employed criteria for indication of HCC patients for LT by far, in the coming years, criteria will be consolidated that take into account not only data regarding the size/volume and number of tumors but also their biology. This criteria will mainly include the alpha fetoprotein(AFP) values and, in view of their wide variability, any of the published logarithmic models for the selection of candidates for LT. Bridging therapy is necessary for HCC patients on the WL who meet the MC and have the possibility of experiencing a delay for LT greater than 6 mo or any of the known risk factors for recurrence. It is difficult to define single AFP values that would indicate bridging therapy(200, 300 or 400 ng/m L); therefore, it is preferable to rely on the criteria of a French AFP model score > 2. Other single indications for bridging therapy include a tumor diameter greater than 3 cm, more than one tumor, and having an AFP slope greater than 15 ng/m L per month or > 50 ng/m L for three months during strict monitoring while on the WL. When considering the inclusion of patients on the WL who do not meet the MC, it is mandatory to determine their eligibility for downstaging therapy prior to inclusion. The upper limit for this therapy could be one lesion up to 8 cm, 2-3 lesions with a total tumor diameter up to 8 cm, or a total tumor volume of 115 cm^3. Lastly, liver allocation and the prioritization of patients with HCC onthe WL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recently described HCC model for end-stage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ARCINOMA Liver transplantation Alpha fetoprotein Patient SELECTION PRIORITIZATION WAITING list bridging therapy Allocation DOWNSTAGING
下载PDF
肝癌肝移植新进展——2019年ILTS年会速递 被引量:8
20
作者 汪国营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53,共7页
国际肝移植协会(ILTS)第25届年会于2019年5月15~18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召开。本文针对肝癌肝移植专题,从肝移植术前降期和桥接治疗、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预测、个体化免疫抑制方案、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防治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 国际肝移植协会(ILTS)第25届年会于2019年5月15~18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召开。本文针对肝癌肝移植专题,从肝移植术前降期和桥接治疗、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预测、个体化免疫抑制方案、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防治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近两年相关进展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癌 国际肝移植协会(ILTS) 降期治疗 桥接治疗 复发 免疫抑制方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