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赏羽衣甘蓝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5
1
作者 赵秀枢 李名扬 +1 位作者 张文玲 刘凡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148,共8页
观赏羽衣甘蓝是一种赏食兼用的耐冻优良景观植物。为了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赋予其抗虫性,并进一步提高其低温耐受性,获得新的抗性种质,本研究以优良育种品系为试材,详细探讨了影响离体培养不定芽再生的因素,建立了高效再生体系。以8份不同... 观赏羽衣甘蓝是一种赏食兼用的耐冻优良景观植物。为了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赋予其抗虫性,并进一步提高其低温耐受性,获得新的抗性种质,本研究以优良育种品系为试材,详细探讨了影响离体培养不定芽再生的因素,建立了高效再生体系。以8份不同类型羽衣甘蓝基因型的带柄子叶、子叶、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基因型、不同外植体、不同的培养基激素浓度配比及添加AgNO3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基因型及使用的培养基,带柄子叶均为最佳外植体;不同的基因型、不同外植体其最佳的芽诱导培养基不同;筛选出两份材料,其带柄子叶分别在L6(MS+6-BA1.0mg/L+NAA0.1mg/L)及L3(MS+6-BA1.5mg/L)培养基中不定芽诱导率为100%,下胚轴诱导率最高也能达88.33%;培养基中添加4mg/L AgNO3不利于羽衣甘蓝的不定芽诱导;再生株生根以MS+NAA0.1mg/L效果好,生根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离体培养 外植体 不定芽
下载PDF
黄籽羽衣甘蓝和白菜型油菜杂交再合成甘蓝型油菜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殷家明 陈树忠 +2 位作者 唐章林 谌利 李加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49-151,共3页
为了将携带有黄籽基因的芸薹属C和A染色体组结合在一起,开展了黄籽羽衣甘蓝和黄籽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再合成甘蓝型油菜研究。在MS+1 0mg/LBA+0 2mg/LNAA+7%蔗糖+300mg/LCH培养基上培养授粉10d后的40个子房获得2个白菜型油菜×羽衣... 为了将携带有黄籽基因的芸薹属C和A染色体组结合在一起,开展了黄籽羽衣甘蓝和黄籽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再合成甘蓝型油菜研究。在MS+1 0mg/LBA+0 2mg/LNAA+7%蔗糖+300mg/LCH培养基上培养授粉10d后的40个子房获得2个白菜型油菜×羽衣甘蓝杂种,其中1个自然加倍成为双二倍体。再合成甘蓝型油菜双二倍体和单倍体分别结黑籽和红褐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籽基因 染色体 羽衣甘蓝 白菜型油菜 杂交 再合成甘蓝型油菜
下载PDF
羽衣甘蓝花药培养技术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邹金美 张国广 潘一山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2期94-97,共4页
本实验以6份羽衣甘蓝为材料进行花药培养.细胞学观察表明,当花蕾长为2.5-3.5mm,花瓣与花药长度之比为1/2~4/5时,45-65%的小孢子发育处于单核晚期,是花药培养的最佳时期.花药培养结果可见基因型不同,胚状体的诱导率有极大的差异,最容易... 本实验以6份羽衣甘蓝为材料进行花药培养.细胞学观察表明,当花蕾长为2.5-3.5mm,花瓣与花药长度之比为1/2~4/5时,45-65%的小孢子发育处于单核晚期,是花药培养的最佳时期.花药培养结果可见基因型不同,胚状体的诱导率有极大的差异,最容易形成胚状体的材料是Y3,诱导效率达17.74%;胚状体的出现在花药接种后的15-30天之间.培养基的种类不同,培养效果也有差异,其中以Keller培养基效果最佳;培养基中有机成份加倍,则可以显著提高胚状体的诱导效率.培养基中蔗糖的浓度对胚状体的诱导率也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药培养 羽衣甘蓝 技术体系 诱导效率 细胞学观察 小孢子发育 胚状体 培养基 花药长度 最佳时期 培养效果 有机成份 诱导率 基因型 极大的 材料 花蕾 花瓣 接种
下载PDF
羽衣甘蓝裂叶相关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祝朋芳 冯馨 +1 位作者 程明明 潘志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8-295,共8页
以羽衣甘蓝圆叶自交系‘0835’和裂叶自交系‘0819’为亲本,调查P1、P2、F1、F2群体莲座期4个裂叶相关性状表型数据,运用‘四世代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对叶长、叶宽、叶形指数、叶缘缺刻数4个叶形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分析,探讨羽衣甘... 以羽衣甘蓝圆叶自交系‘0835’和裂叶自交系‘0819’为亲本,调查P1、P2、F1、F2群体莲座期4个裂叶相关性状表型数据,运用‘四世代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对叶长、叶宽、叶形指数、叶缘缺刻数4个叶形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分析,探讨羽衣甘蓝裂叶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为羽衣甘蓝裂叶性状遗传、QTL定位及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4个性状均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其中叶缘缺刻数中亲优势达显著水平,4个性状均存在负向超亲优势。(2)叶长和叶宽均符合E-4模型,即由2对等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共同控制;叶长主基因遗传率为83.80%,多基因遗传率为1.05%;叶宽主基因遗传率为22.28%,多基因遗传率为61.92%。(3)叶形指数和叶缘缺刻数均符合E-1模型,即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叶形指数主基因遗传率为93.73%,多基因遗传率为2.59%;叶缘缺刻数主基因决定了表型变异的9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裂叶 遗传模型 主基因 多基因
下载PDF
羽衣甘蓝不同组织及柱头发育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晗 李治龙 +2 位作者 李晓屿 李玉花 蓝兴国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5-572,共8页
以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S_(13-b)S_(13-b)自交不亲和系为试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Actin、Cpi6、EF-1β、GAPDH、Tub-α3、Tub-α6、Ubc7候选内参基因在不同组织和5个不同发育时期柱头的表达情况,... 以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S_(13-b)S_(13-b)自交不亲和系为试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Actin、Cpi6、EF-1β、GAPDH、Tub-α3、Tub-α6、Ubc7候选内参基因在不同组织和5个不同发育时期柱头的表达情况,并运用ge Norm和Best Keeper软件统计分析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在不同组织中,ge Norm软件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Tub-α6和EF-1β的表达较稳定;Best Keeper软件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Ubc7和Tub-α6的表达较稳定。在不同发育柱头中,ge Norm软件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Actin和Ubc7的表达较稳定;Best Keeper软件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EF-1β和Tub-α6的表达较稳定。以筛选到的内参基因Tub-α6和Actin,分别分析羽衣甘蓝柱头S-位点糖蛋白基因(SLG)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柱头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出SLG主要在柱头中表达,而且SLG在柱头发育成熟时期表达量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柱头发育 SLG
下载PDF
观赏型羽衣甘蓝组织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明银 黄丽梅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9-101,共3页
以观赏型羽衣甘蓝幼嫩叶片和幼嫩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植体、培养基类型、光照条件、不同浓度AgNO3和生长调节剂对羽衣甘蓝愈伤组织及不定芽的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诱导分化率高于幼嫩叶柄;MS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 以观赏型羽衣甘蓝幼嫩叶片和幼嫩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植体、培养基类型、光照条件、不同浓度AgNO3和生长调节剂对羽衣甘蓝愈伤组织及不定芽的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诱导分化率高于幼嫩叶柄;MS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好于LS,LS培养基对根的诱导效果好于MS;12 h/d的光照条件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AgNO3对愈伤组织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MS+6-BA 4.0 mg/L+NAA 0.5 mg/L+AgNO31.0 mg/L时愈伤组织诱导分化最好。低浓度TDZ诱导外植体分化更快,相同浓度下的6-BA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均高于TD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TDZ AGNO3 愈伤组织诱导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羽衣甘蓝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文玲 李凌 刘凡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65,共5页
以羽衣甘蓝皱白1带柄子叶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研究影响羽衣甘蓝转化的若干因素,建立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通过2d的预培养,OD600值为0.3的菌液浓度,侵染时间5min,2d的共培养,延迟筛选3d有利于获得较高的转化效率.PC... 以羽衣甘蓝皱白1带柄子叶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研究影响羽衣甘蓝转化的若干因素,建立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通过2d的预培养,OD600值为0.3的菌液浓度,侵染时间5min,2d的共培养,延迟筛选3d有利于获得较高的转化效率.PCR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羽衣甘蓝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羽衣甘蓝
下载PDF
25份羽衣甘蓝材料的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祝朋芳 张健 +1 位作者 房霞 王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3-128,135,共7页
【目的】探寻羽衣甘蓝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利用国外羽衣甘蓝商业品种和自主选育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选取25份羽衣甘蓝材料,包括7个切花、17个地被和1个食用类型,分别测定24个营养性状和11个生殖性状,按照数值、... 【目的】探寻羽衣甘蓝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利用国外羽衣甘蓝商业品种和自主选育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选取25份羽衣甘蓝材料,包括7个切花、17个地被和1个食用类型,分别测定24个营养性状和11个生殖性状,按照数值、二元和多态性状特征进行编码和赋值,应用UPGMA聚类法进行分析。【结果】根据营养性状的UPGMA聚类结果,当欧氏遗传距离为9.87时,25份材料被聚类为2大类群,叶型为圆叶、皱叶、裂叶的24份材料聚为一类,叶型为裂皱叶的1份材料单独聚为另一类群;当欧氏遗传距离为7.20时,25份材料被聚类为3大类群,叶型为圆叶的11份材料聚为第1类群,皱叶与裂叶的13份材料聚为第2类群,裂皱叶的1份材料单独为另一类群;当欧氏遗传距离为6.82时,25份材料依据叶型被聚类为4大类群,即圆叶类、皱叶类、裂叶类与裂皱叶类。根据生殖性状的UPGMA聚类结果,当欧氏遗传距离为4.35时,25份材料依据子房颜色被聚类为2大类群,即子房颜色为黄绿色的归为一类,紫红色的归为另一类。【结论】在24个营养性状中,叶型是决定亲缘关系远近的第1要素,其次是叶色。在4种基本叶型中,皱叶与裂叶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裂皱叶与其他3种叶型的亲缘关系较远。在11个生殖性状中,子房颜色为决定亲缘关系远近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营养性状 生殖性状 亲缘关系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观赏型羽衣甘蓝品种在青海地区适应性比较试验
9
作者 郭晓竹 孙雪梅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1期81-85,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于青海种植的观赏羽衣甘蓝品种,增加高原园林景观植物品种的丰富度,本研究以引种的19种国内优质观赏羽衣甘蓝品种为材料,在青海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红孔雀、白孔雀、白珊瑚、红珊瑚、横滨白色和横滨红色品种的植株... 为筛选出适宜于青海种植的观赏羽衣甘蓝品种,增加高原园林景观植物品种的丰富度,本研究以引种的19种国内优质观赏羽衣甘蓝品种为材料,在青海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红孔雀、白孔雀、白珊瑚、红珊瑚、横滨白色和横滨红色品种的植株长势较好,为中小型品种,整齐度高(97%~99%),最佳观赏期较长(6-11月),观赏性优,且抗寒性强,可在西宁市及类似气候地区示范推广种植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改良现有羽衣甘蓝品种、开发新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性 羽衣甘蓝 高寒地区 品种比较
下载PDF
羽衣甘蓝类受体激酶FERONIA基因克隆、表达及与相互作用蛋白分析
10
作者 荀宝茹 秦洪涛 +4 位作者 马蕊 郭楠枫 刘运平 吴莹 蓝兴国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8-306,共9页
FERONIA(FER)受体激酶在有性生殖中的花粉与柱头信号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分析类受体激酶FERONIA(FER)在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授粉中的作用,以羽衣甘蓝自交不亲和系(S_(13-b)S_(13-b))为研究材料,采用RT-PCR从柱... FERONIA(FER)受体激酶在有性生殖中的花粉与柱头信号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分析类受体激酶FERONIA(FER)在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授粉中的作用,以羽衣甘蓝自交不亲和系(S_(13-b)S_(13-b))为研究材料,采用RT-PCR从柱头中克隆得到BoFER基因,获得的BoFER cDNA序列,全长2682 bp编码893个氨基酸,其含有高度保守激酶结构域和Ser/Thr激酶结合位点。利用qRT-PCR技术对BoFER在授粉过程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发现BoFER在不亲和授粉过程其表达量逐渐升高,而在亲和授粉过程中其表达量逐渐降低。利用酵母双杂交分析BoFER与已知的自交不亲和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BoFER与S位点受体激酶BoSRK13-b的激酶域存在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FERONIA 自交不亲和性 表达分析 酵母双杂交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羽衣甘蓝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邱海峰 刘宏伟 +1 位作者 杨朝荔 王红燕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3期3378-3382,共5页
研究了高温胁迫对4个不同品种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羽衣甘蓝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幼苗叶片中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与质膜透性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 研究了高温胁迫对4个不同品种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羽衣甘蓝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幼苗叶片中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与质膜透性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京引104203和白罗裙的耐热性强,叶牡丹和穆斯博耐热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 高温胁迫 生理特性
下载PDF
羽衣甘蓝下胚轴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航 高玉亮 李葵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115,共5页
以红鸥羽衣甘蓝下胚轴为试材,首先优化了不定芽分化体系,其次探讨了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过程中农杆菌侵染浓度、侵染时间对不定芽分化率的影响及不定芽分化和生根过程中潮霉素B筛选压力,最后对抗性植株进行了潮霉素B筛选基因的PCR检测。... 以红鸥羽衣甘蓝下胚轴为试材,首先优化了不定芽分化体系,其次探讨了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过程中农杆菌侵染浓度、侵染时间对不定芽分化率的影响及不定芽分化和生根过程中潮霉素B筛选压力,最后对抗性植株进行了潮霉素B筛选基因的PCR检测。结果表明,在MS+6-BA 5.0 mg/L+Ag NO3 9.0 mg/L培养基中不定芽分化率最高,为84.17%;农杆菌侵染浓度OD600值为0.5、侵染5 min时利于遗传转化,分化率为69.17%;不定芽分化和生根过程中潮霉素B筛选压力分别为4.0 mg/L和30.0 mg/L;潮霉素B筛选基因的PCR鉴定结果,在预期的602 bp处出现了条带,初步证明潮霉素B筛选基因已整合到羽衣甘蓝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农杆菌侵染效率 潮霉素筛选压力浓度
下载PDF
羽衣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及S_(13b)单倍型的鉴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蓝兴国 解莉楠 +1 位作者 于晓敏 李玉花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31-39,共9页
该文采用亲和指数法(种子数/自交授粉花朵数)分别在羽衣甘蓝‘赤兔’和‘白波’栽培品种的自交后代中,经过3年的自交选育获得1个自交不亲和系4·1·1和一个自交亲和系3·2·3·由于在芸苔属植物F1代杂交种的生产和... 该文采用亲和指数法(种子数/自交授粉花朵数)分别在羽衣甘蓝‘赤兔’和‘白波’栽培品种的自交后代中,经过3年的自交选育获得1个自交不亲和系4·1·1和一个自交亲和系3·2·3·由于在芸苔属植物F1代杂交种的生产和自交不亲和分子机制的研究方面S单倍型鉴定是必要的,因此在该文中我们采用了PCR方法利用引物PK1和PK4获得了BoSRKx的基因组序列,此序列的大小为919bp.经过数据库检索比对后发现BoSRKx的序列与BoSRK13b的序列完全一致.通过反转录PCR的方法获得了BoSRKx的cDNA序列,结果发现BoSRKx和BoSRK13b的序列在转录水平上也是完全一致的;另一方面,我们采用SCR保守信号肽编码区和NotⅠ-oligo(dT)设计的引物获得了BoSCRx的cDNA序列,经过数据库的检索比对后发现BoSCRx的序列比BoSCR13的序列只多出3个连续的碱基.根据上述结果我们推断出Sx单倍型就是S13b单倍型;最后,通过遗传分析结合PCR-RFLP方法和DNAblot方法对自交不亲和系进行了S13b纯合体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自交不亲和 S位点受体蛋白激酶 S位点富含半胱氨酸蛋白 S13b单倍型
下载PDF
观赏羽衣甘蓝引种比较及资源利用初探 被引量:5
14
作者 苏彦宾 李强 +3 位作者 刘鲁江 傅常智 张雪松 张天柱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9期68-72,共5页
旨在通过大量羽衣甘蓝品种植株特性及开花结实特性比较试验,筛选优秀品种,明确当前羽衣甘蓝的制种途径,为羽衣甘蓝的品种选择及育种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引种、分离利用提供参考;同时,可对引种后代种子进一步利用,创新资源。以搜集引进的国... 旨在通过大量羽衣甘蓝品种植株特性及开花结实特性比较试验,筛选优秀品种,明确当前羽衣甘蓝的制种途径,为羽衣甘蓝的品种选择及育种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引种、分离利用提供参考;同时,可对引种后代种子进一步利用,创新资源。以搜集引进的国内外28份不同类型羽衣甘蓝新品种为试材,进行田间综合性状及开花结实特性的比较。当前国内羽衣甘蓝品种和国外品种相比,在综合特性方面已经有了很大提升,部分品种甚至超越国外品种,可进行大面积推广,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外垄断的局面,但在部分品种方面还存在差距,应认识到不足。28份材料中,有20份可育、8份不育,其中不育品种中有6份来自国内京研系列品种。表明当前羽衣甘蓝制种途径主要采用自交不亲和途径,国内已率先利用雄性不育途径。研究结果可为羽衣甘蓝品种选择和育种工作者引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植株特性 开花结实特性 育种
下载PDF
羽衣甘蓝ARC1的基因分离、表达及与SRK相互作用的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蓝兴国 杨佳 +1 位作者 赵昕 李玉花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42-2348,共7页
以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自交不亲和系(S13-bS13-b)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的方法分离其ARC1基因cDNA序列(命名为BoARC1,GenBank登录号为EU344909)。BoARC1 cDNA序列中含有1个1 992 bp的开放读码框(ORF),编码1个含有... 以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自交不亲和系(S13-bS13-b)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的方法分离其ARC1基因cDNA序列(命名为BoARC1,GenBank登录号为EU344909)。BoARC1 cDNA序列中含有1个1 992 bp的开放读码框(ORF),编码1个含有66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羽衣甘蓝BoARC1与油菜BnARC1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4%的一致性;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BoARC1在基因组中只存在单一拷贝;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BoARC1特异性地在柱头组织中表达;在酵母双杂交试验分析中,BoARC1能够与SRK3、SRK13-b和SRK910的胞内激酶域发生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自交不亲和 ARC1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羽衣甘蓝花粉SCR_(13-b)基因的分离及其功能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蓝兴国 杨佳 李玉花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9-544,共6页
以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S13-bS13-b自交不亲和系为试验材料,分离了控制花粉自交不亲和基因——S13-b单倍型富含半胱氨酸基因(SCR13-b),GenBank收录号为EF577028。SCR13-bcDNA序列含有237bp的开放读码框(ORF),编码... 以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S13-bS13-b自交不亲和系为试验材料,分离了控制花粉自交不亲和基因——S13-b单倍型富含半胱氨酸基因(SCR13-b),GenBank收录号为EF577028。SCR13-bcDNA序列含有237bp的开放读码框(ORF),编码一个含78个氨基酸的蛋白。SCR13-bgDNA含有一个758bp的内含子,内含子5′供体位点和3′受体位点边界序列符合GU-AG规则;DNA blot分析表明SCR13-b在基因组中只有单一拷贝;授粉生物活性分析试验显示原核表达SCR13-b融合蛋白能够启动SI反应,抑制杂交亲和花粉的萌发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自交不亲和 原核表达
原文传递
羽衣甘蓝ARC1与Exo70A1蛋白相互作用结构域的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曹明明 杨佳 +2 位作者 李晓屿 李玉花 蓝兴国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1-798,共8页
为阐明羽衣甘蓝自交不亲和信号传递因子ARC1与下游底物Exo70A1相互作用的结构域,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进行检测与分析。将羽衣甘蓝Bo ARC1、Bo ARC1-N端(1~279 aa,含有UND结构域)及Bo ARC1-C端(280~663 aa,含有U-box结构域和Arm repeat结... 为阐明羽衣甘蓝自交不亲和信号传递因子ARC1与下游底物Exo70A1相互作用的结构域,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进行检测与分析。将羽衣甘蓝Bo ARC1、Bo ARC1-N端(1~279 aa,含有UND结构域)及Bo ARC1-C端(280~663 aa,含有U-box结构域和Arm repeat结构域)的序列分别构建到p GBKT7载体中,获得BD-ARC1、BD-ARC1-N和BD-ARC1-C重组质粒。将羽衣甘蓝Bo Exo70A1、Bo Exo70A1-Δ1(1~85 aa)、Exo70A1-Δ2(1~270 aa)及Exo70A1-Δ3(271~638 aa,含有Exo70结构域)的序列分别构建到p GADT7载体中,获得AD-Exo70A1、AD-Exo70A1-Δ1、AD-Exo70A1-Δ2和AD-Exo70A1-Δ3重组质粒。将获得的重组质粒分别共转化到酵母Y187菌株中,在双缺陷(-Leu-Trp)酵母培养基中培养与生长。β-gal显色检测结果表明,共转BD-ARC1-N/Bo Exo70A1-Δ1或BD-ARC1-N/Bo Exo70A1-Δ2的酵母在滤纸上显示蓝色,这说明Bo ARC1的N端与Bo Exo70A1的N端介导了两者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自交不亲和性 ARC1 Exo70A1 结构域
原文传递
羽衣甘蓝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畅 祝朋芳 +2 位作者 房霞 康耀海 赵颖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79-2082,2086,共5页
为优化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SSR反应体系,并利用优化的体系进行引物的筛选。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筛选各反应因素的最佳水平,并采用L16(45)正交设计进行试验优化,建立了羽衣甘蓝SSR-PCR最佳反应体系。结果表明,... 为优化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SSR反应体系,并利用优化的体系进行引物的筛选。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筛选各反应因素的最佳水平,并采用L16(45)正交设计进行试验优化,建立了羽衣甘蓝SSR-PCR最佳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各因素不同水平浓度对扩增结果均有一定影响,羽衣甘蓝基因组DNA的最佳SSR反应体系为DNA模板量(50 ng/μL)1.0μL,10×PCR Buffer 1.0μL,引物量(2.0μmol/L)上下游各3.0μL,dNTPs(2.5 mmol/L)0.8μL,Taq聚合酶(5 U/μL)0.2μL,ddH2O 1.0μL,总体积10μL。检测了优化体系的稳定性,利用优化的反应体系对芸薹属植物20对SSR引物进行扩增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在所选用的20对引物中,18对扩增出了清晰的条带,11对具有特异扩增条带,多态性引物比率为61%,验证了该体系可用于羽衣甘蓝SSR-PCR扩增和SSR引物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SSR 正交设计 体系优化
下载PDF
NIRS定量分析羽衣甘蓝油含量、蛋白质含量数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锦兰 唐章林 +2 位作者 徐新福 王瑞 李加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1-464,共4页
应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NIRS)采集807份羽衣甘蓝种子光谱数据,然后挑选250份材料,用经典化学方法测试种子油含量和饼粕蛋白质含量。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改良最小二乘法(MPLS)和不同光谱散射及数学处理技术来建立NIRS定量分析数学... 应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NIRS)采集807份羽衣甘蓝种子光谱数据,然后挑选250份材料,用经典化学方法测试种子油含量和饼粕蛋白质含量。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改良最小二乘法(MPLS)和不同光谱散射及数学处理技术来建立NIRS定量分析数学模型。种子油含量和饼粕蛋白质含量模型的交叉检验相关系数(1-VR)分别为0.9180、0.9062,交叉检验标准差(SECV)分别为1.0606、0.8720,校正标准差(SEC)分别为0.9267、0.8119。两种模型的外部检验相关系数(RSQ)分别为0.949、0.915,相对误差分别小于3.60%、2.70%,预测标准差(SEP)分别为0.881、0.779,检验偏差(BIAS)均较小分别为-0.054、-0.062。研究表明:这两个数学模型的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在品质育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近红外光谱 数学模型 油含量 蛋白质含量
下载PDF
羽衣甘蓝主要观赏性状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邵晨旭 冯馨 祝朋芳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9期28-33,共6页
旨在为观赏羽衣甘蓝的杂种优势利用与优良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以羽衣甘蓝2个雄性不育系为母本,7个高代自交系为父本,按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了14个杂交组合,对株高、外叶数、心叶数、外叶开展度、心叶开展度、外叶叶形指数... 旨在为观赏羽衣甘蓝的杂种优势利用与优良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以羽衣甘蓝2个雄性不育系为母本,7个高代自交系为父本,按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了14个杂交组合,对株高、外叶数、心叶数、外叶开展度、心叶开展度、外叶叶形指数、心叶叶形指数7个观赏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力的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一般配合力,母本C6BZ在心叶数和外叶开展度的表现优于CD10;父本中,HZ1631和DFZ在心叶数、外叶开展度和心叶开展度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根据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选出较优良的4个杂交组合为CD10×DFZ、CD10×HZ1631、C6BZ×HZ1631和C6BZ×F0819。7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均在50%以上。外叶叶形指数和心叶叶形指数的狭义遗传力均高于50%,这2个性状可在早期进行选择;而其他5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均较低,需在高代选择。通过本试验得出的参试母本系和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以及7个重要观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可为利用杂种优势选育出优良的观赏羽衣甘蓝杂交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观赏性状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广义遗传力 狭义遗传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