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lications induced by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ies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被引量:46
1
作者 杨学军 洪国良 +1 位作者 苏少波 杨树源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3年第2期99-103,共5页
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optimal approach to decompress externally the severe injured brain and to avoid possible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external decompression. Methods: 6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xternal decompres... 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optimal approach to decompress externally the severe injured brain and to avoid possible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external decompression. Methods: 6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xternal decompression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were admitted into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 for cranioplasty from 1995 to 2001. Complications were retrospectively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in all patients. The finding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patients who accepted the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in our hospital and in local hospitals. χ 2-test was employ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complication evaluation. Results: Large craniectomy definitely caused some side effects to patients. Among various complications, several of them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 incidence (P< 0.05)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he decompressive operation in local hospitals such as shunt-dependent hydrocephalous, subdural fluid collection, and CSF leakage from scalp incision. The rest of the complications had no remarkable difference (P> 0.05)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cluding dilation or/and migration of lateral ventricle underlying the cranial defect, skin flap concavity, encephalomalacia of the decompressive area, seizure and infection. Conclusion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atrogenic side effects, surgical craniectomy should be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strict indication and standard and any abuse should be avo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in injuries DECOMPRESSI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原文传递
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对中重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桂林英 杨军政 +2 位作者 孟祥会 齐凤苗 尹新玲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分析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对中重度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管再通、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衡水市第六医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6例中重度ACI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 目的分析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对中重度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管再通、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衡水市第六医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6例中重度ACI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动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支架机械取栓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再通率,术前及术后第1、7天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术后24 h出血率和术前及术后3、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血管再通率为84.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1、7天,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高于术前1 d,且研究组患者MMSE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出血率为5.1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mR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研究组患者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重度ACI患者应用支架机械取栓可以早期快速清除病变血管血栓,恢复血流灌注,增加血管再通率,且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好,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机械取栓 动脉溶栓 血管再通 神经功能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对脑胶质瘤术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闫珊 徐善才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5期352-35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对脑胶质瘤术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进行康复的112例脑胶质瘤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常规... 目的探讨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对脑胶质瘤术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进行康复的112例脑胶质瘤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干预,包括社会文化干预、心理干预、生理康复干预。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简易智状况检查量表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都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的下肢静脉血栓、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7.1%)明显低于对照组(26.8%;P<0.05)。结论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在脑胶质瘤术后的应用能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病人的智力与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术后护理 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 自我护理能力
下载PDF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袁雪松 卞晓星 +2 位作者 魏文峰 包卿 候小山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分步控制性减压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急诊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2~2014年我院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手术患者5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常规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组(29例)开颅术中行... 目的探讨分步控制性减压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急诊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2~2014年我院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手术患者5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常规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组(29例)开颅术中行分步控制性减压。术后随访6个月,GOS评分1~3分为预后不良,GOS评分4~5分为预后良好。结果对照组发生术中急性脑膨出7例,迟发伤侧脑内血肿8例,迟发对侧或枕部硬膜外血肿4例,术后脑梗死6例。治疗组中发生术中急性脑膨出6例,迟发伤侧脑内血肿5例,迟发对侧或枕部硬膜外血肿3例,术后脑梗死9例。两组对比,术中急性脑膨出和迟发伤侧脑内血肿、迟发对侧或枕部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其中对照组GOS评分1~3分11例,评分4~5分10例;治疗组COS评分1~3分10例,评分4-5分19例;两组对比,预后不良率及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脑外伤患者开颅术中采用分步控制性减压能有效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重残率,酣善早面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减压 脑外伤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对脑肿瘤患儿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谢丽丽 王静静 +2 位作者 王梅 徐孟霞 王冲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年第3期355-358,共4页
目的 探讨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对脑肿瘤患儿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脑肿瘤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 目的 探讨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对脑肿瘤患儿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脑肿瘤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家属护理能力、患儿舒适度及治疗依从性评分的差异,两组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下降,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家属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下降,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舒适度、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舒适度、治疗依从性评分均下降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9.7%)显著低于对照组(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满意度(93.6%)显著高于对照组(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肿瘤患儿实施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可改善患儿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提高家属护理能力评分及患儿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 脑肿瘤 心理状态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妊娠 被引量:19
6
作者 缪婕 赵咏桔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6年第5期348-350,共3页
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患病率较高,美国流行病调查显示约占妊娠妇女的2%.5%。多项研究证实妊娠妇女患亚临床甲减可影响其后代的智力发育,并可能产生各种产科并发症。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影响后代智力发育的确切机制... 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患病率较高,美国流行病调查显示约占妊娠妇女的2%.5%。多项研究证实妊娠妇女患亚临床甲减可影响其后代的智力发育,并可能产生各种产科并发症。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影响后代智力发育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专家多主张对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升高的孕妇或计划怀孕的妇女,应及时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但是对于妊娠期妇女是否应常规进行亚临床甲减的筛查仍存在争议,另外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效果还需大量循证医学资料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胎儿 智力发育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对比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8
7
作者 龚星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5期779-782,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4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中34例患者采用吉非替尼口服治疗,30例患者采用厄洛替尼治疗。对比2组患者近、远期疗效,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4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中34例患者采用吉非替尼口服治疗,30例患者采用厄洛替尼治疗。对比2组患者近、远期疗效,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吉非替尼组疾病控制率稍高于厄洛替尼组,有效率稍低于厄洛替尼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2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厄洛替尼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吉非替尼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吉非替尼组Karofsky生活质量评分有效率明显高于厄洛替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对NSCLC脑转移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吉非替尼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厄洛替尼 吉非替尼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HMGB-1和RAGE在重型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8
8
作者 冒秀宏 孙卫和 金祥兵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分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在重型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术后拟诊颅脑感染患者62例,根据是否发生术... 目的分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在重型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术后拟诊颅脑感染患者62例,根据是否发生术后颅内感染将患者分成颅内感染组46例与非颅内感染组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脑脊液中HMGB-1、RAGE的水平和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乳酸(LA)、腺苷脱氨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6、IL-8、IL-10、IL-12、IL-15水平。结果颅内感染组脑脊液HMGB-1为(224.67±75.48)ng/ml,RAGE为(160.32±42.17)ng/ml,均明显高于非颅内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脑脊液PCT、CRP、LA、LDH、IFN-γ、IL-1β、IL-4、IL-10、IL-1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感染组患者IL-6、IL-8、IL-12、TNF-α水平高于非颅内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HMGB-1和RAGE表达水平升高,脑脊液HMGB-1和RAGE检测对术后颅内感染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感染 手术后并发症 高迁移率族蛋白-1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下载PDF
成人心脏外科术后脑损伤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7
9
作者 韩宏光 +6 位作者 韩劲松 张爽 马超 曲虹 邓丽 周师军 李白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5203-5212,共10页
背景:脑损伤作为成人心脏外科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依然较高,是除心功能不全以外导致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目的:为减少心脏外科手术后脑卒中并发症,建立相关方面的诊治规范。方法:为了降低成人心脏外科术... 背景:脑损伤作为成人心脏外科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依然较高,是除心功能不全以外导致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目的:为减少心脏外科手术后脑卒中并发症,建立相关方面的诊治规范。方法:为了降低成人心脏外科术后脑损伤的发生率,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心脏重症脑保护学组联合神经重症护理与康复学组,组织国内心脏内外科、神经内外科、重症监护、体外循环、麻醉以及急诊等医学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成人心脏外科术后脑损伤的表现形式、危险因素、非药物性保护策略、术中神经监测以及药物性保护策略等方面,旨在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康复角度进行撰写,经多次讨论最终成稿,制定该专家共识,以期指导临床工作。结果与结论:为了降低成人心脏手术后脑损伤的发生率,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需要采用个性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方法来管理那些可改变的脑损伤危险因素,采用包括术中栓塞的预防,血压、血糖、体温的管理,以及针对术后神经炎性反应药物治疗等方法,达到改善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然而,目前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高质量的以结果为导向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提高脑损伤处理策略的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外科 体外循环 脑损伤 脑保护 神经系统并发症 术后脑卒中 共识
下载PDF
多模态MRI联合超声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公洪 宋志富 +1 位作者 黄小林 张丹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超声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BG)临床疗效,并分析其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68例B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选取行超声显微手术的3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行多模态MRI联合超声显微... 目的探讨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超声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BG)临床疗效,并分析其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68例B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选取行超声显微手术的3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行多模态MRI联合超声显微手术的3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手术切除范围、术前和出院时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术后1周内并发症情况及术后随访2年内病死率和复发率、癫痫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全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出院时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年,观察组病死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癫痫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多模态MRI联合超声显微手术治疗BG可以提高手术全切除率和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和复发率,有效控制癫痫的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 超声 手术后并发症 癫痫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孙长芳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年第5期605-607,共3页
目的研究脑肿瘤术后并发症风险因素,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148例脑肿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实施常... 目的研究脑肿瘤术后并发症风险因素,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148例脑肿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发生术后并发症21例,其中继发性癫痫7例,肺部感染4例,泌尿感染3例,颅内感染2例,电解质紊乱2例,颅内血肿2例,脑水肿1例,护理满意率为77.0%。研究组发生术后并发症7例,其中继发性癫痫2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感染1例,颅内血肿1例,脑水肿1例,护理满意率达到97.3%。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准确把握脑肿瘤术后护理特点,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可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并发症 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鞍区肿瘤术后脑性耗盐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15
12
作者 聂胜男 于素娟 +6 位作者 朱述琳 侯栋梁 王秀华 薛洪范 刘晓珊 赵玉娥 陶贞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19-721,共3页
总结了20例鞍区肿瘤术后发生脑性耗盐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通过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配合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8例患者水、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1例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抢救无效死亡,1例放弃治疗。鞍区肿瘤术后脑性耗... 总结了20例鞍区肿瘤术后发生脑性耗盐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通过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配合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8例患者水、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1例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抢救无效死亡,1例放弃治疗。鞍区肿瘤术后脑性耗盐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应重视病情观察,早期监测各项化验指标,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从而提高疗效,取得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脑性耗盐综合征 手术后并发症 护理
原文传递
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对患者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黄宝辰 王巧玲 孙鹏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261-263,共3页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接受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修补时机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2015年3月—2017年3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因颅脑损伤接受开颅手术去骨瓣减压并-196℃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骨瓣患...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接受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修补时机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2015年3月—2017年3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因颅脑损伤接受开颅手术去骨瓣减压并-196℃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骨瓣患者216例,男性137例,女性79例;年龄18~60岁,平均44.4岁。依据开颅手术后颅骨修补时间间隔分为早期组(67例)和晚期组(149例)。早期组男性45例,女性22例;年龄18~59岁,平均43.3岁。晚期组男性92例,女性57例;年龄19~60岁,平均45.0岁。早期组为去骨瓣术后12周内接受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修补术;晚期组为去骨瓣术12周后接受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颅骨修补术后12个月颅骨修补感染、骨瓣吸收等相关并发症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差异。结果早期组和晚期组患者共发生感染8例,感染率为3.7%。手术区域及颅内感染发生分别为早期组2例、晚期组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5)。晚期组术后皮下积液发生例数多于早期组,但差异无统计意义(17例vs.3例,P=0.008);早期组骨瓣不愈合/吸收发生例数少于晚期组(7例vs.41例,P=0.003)。术后12个月早期组Barthel指数(BI)高于晚期组(79.85±7.43)分vs.(70.18±8.16)分,t=2.623,P=0.004。术后12个月早期组GOS评分高于晚期组(3.98±0.94)分vs.(3.22±0.87)分,t=1.834,P=0.041。结论早期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修补术可以改善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颅骨修补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骨修补 深低温 神经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多感觉联合刺激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苏醒、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俞士隔 刘勤 张倩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431-1438,共8页
目的:探讨多感觉联合刺激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昏迷患者苏醒、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皖西卫生职业学校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0例STBI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 目的:探讨多感觉联合刺激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昏迷患者苏醒、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皖西卫生职业学校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0例STBI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用多感觉联合刺激。2组均干预30 d,比较2组苏醒情况、干预30 d后神经功能[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和国际改良版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脑电图synek分级情况及干预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30 d苏醒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73%(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为(17.85±4.15) d,短于对照组的(24.85±5.68) d(P<0.05)。干预30 d后,观察组GCS及CRS-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synek分级为I级的占比为3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92%(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72%,低于对照组的21.92%(P<0.05)。结论:多感觉联合刺激能促进STBI昏迷患者苏醒,有利于改善脑电图synek分级,恢复神经功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感官刺激 颅脑损伤 昏迷 苏醒 神经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体外循环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与术后谵妄的关系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威 齐娟 +3 位作者 于荣国 姚祖武 龚书榕 顾恩郁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血管外科手术期间患者脑氧代谢与术后谵妄的关系。方法收集择期行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28例,术后7 d内,每日以ICU精神错乱评估量表(CAM-ICU)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以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2组术中...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血管外科手术期间患者脑氧代谢与术后谵妄的关系。方法收集择期行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28例,术后7 d内,每日以ICU精神错乱评估量表(CAM-ICU)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以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2组术中均以近红外光谱仪动态监测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计算围手术期中7个时段(术前、诱导前、诱导至CPB前、CPB开始至鼻咽温降温末、鼻咽温降温末至复温初、复温初至CPB结束、CPB结束后30 min)rScO2均值;计算rScO2曲线下面积(AUC-rScO2)。结果谵妄组AUC-rScO2较非谵妄组增大(P<0.05)。结论心血管外科手术CPB期间患者出现低rScO2,使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增加,故术中应持续监测rS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耗量 曲线下面积 手术后并发症 谵妄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老年患者围术期脑功能状态定量监测特征及其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3
16
作者 田雪 安海燕 +2 位作者 冯艺 张珏颢 闫琦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 评价老年患者围术期脑功能状态定量监测特征及其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关系.方法 拟于全身麻醉下行腰椎减压融合术患者70例,年龄≥6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预计术后住院时间≥7d,术前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测试结果正常.... 目的 评价老年患者围术期脑功能状态定量监测特征及其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关系.方法 拟于全身麻醉下行腰椎减压融合术患者70例,年龄≥6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预计术后住院时间≥7d,术前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测试结果正常.同时选择50名老年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于术前1天(D0)、术后第3天(D3)、术后第7天(D7)时评估认知功能,以Z计分法诊断POCD的发生,根据是否诊断为POCD分别纳入POCD组或对照组(C组).使用脑电定量监控牵引系统行脑功能状态定量监测,记录小波指数(WLI)、内专注指数(i_22)、脑活性指数(i_20).结果 67例患者完成试验并纳入分析,C组9例,POCD组58例.与D0时比较,D7时WLI降低(P<0.05),D3时WL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3时比较,D7时WLI降低(P<0.05),3个时点i_22、i_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POCD组D0时i_22降低(P<0.05),其他时点i_22、各时点WLI、i_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围术期脑功能状态定量监测中,WLI于术后第7天明显降低,i_20、i_22无明显变化;而术前低i_22值可能可预测POC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监测 生理学 老年人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后引流静脉早显与脑出血转化的关系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振生 孙勇 +3 位作者 匡雄伟 周龙江 唐铁钰 张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血管造影显示引流静脉早显(EVF)与脑出血转化(H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经机械取栓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的影像及人口统计资料、血管危险因素及其他临床...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血管造影显示引流静脉早显(EVF)与脑出血转化(H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经机械取栓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的影像及人口统计资料、血管危险因素及其他临床资料。参照欧洲协作急性卒中研究Ⅱ(ECASSⅡ),对机械取栓术后HT进行改良分型(HT阴性、HT-Ⅰ型和HT-Ⅱ型),并对其EVF发生率、基线特征及临床预后进行比较。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HT和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EVF预测HT-Ⅱ型的效能。结果98例接受机械取栓患者纳入分析,其中HT阴性48例(49.0%,48/98)、HT-Ⅰ型40例(40.8%,40/98)、HT-Ⅱ型10例(10.2%,10/98)。3组患者的年龄及心房颤动、EVF、预后不良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VF[优势比(OR)5.962,95%CI 1.750~8.964,P=0.001]和心房颤动(OR 3.485,95%CI 1.962~18.986,P=0.028)是发生HT-Ⅱ的独立危险因素;未发现HT-Ⅰ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 1.162,95%CI 1.021~1.345,P=0.038)、EVF(OR 5.358,95%CI 1.665~13.653,P=0.006)和HT-Ⅱ(OR 1.326,95%CI 1.226~2.038,P=0.032)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EVF预测HT-Ⅱ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0%、86.4%,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结论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后血管造影出现EVF预示再通后HT-Ⅱ型出血转化风险增加及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放射学 介入性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血栓切除术
原文传递
脑部肿瘤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康英利 张美乐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30-131,共2页
目的对脑部肿瘤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7-1-2018-1收治的46例脑部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以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 目的对脑部肿瘤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7-1-2018-1收治的46例脑部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以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部肿瘤术后患者极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必须要给以全面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部肿瘤 术后 并发症 全面护理
原文传递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脑肿瘤患者的预后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静 张燕 李妮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763-766,共4页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脑肿瘤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择期手术的脑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行脑肿瘤切除手术,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脑肿瘤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择期手术的脑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行脑肿瘤切除手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预后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均降低,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预后评分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死亡率和生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优质护理较常规护理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获得更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护理 优质护理 脑肿瘤 并发症 负性情绪
下载PDF
单中心颅内动脉狭窄Wingspan支架成形术中及术后短期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钊硕 李天晓 +4 位作者 王子亮 白卫星 薛绛宇 朱良付 李立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观察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术中和术后1个月内脑血管并发症,并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6月306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Wingspan支架成形术的术中及术后1个月内脑血管并发症情况,包括术中至出院... 目的观察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术中和术后1个月内脑血管并发症,并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6月306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Wingspan支架成形术的术中及术后1个月内脑血管并发症情况,包括术中至出院时发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脑出血和死亡。患者中男178例、女128例,年龄26~80岁、平均(59±11)岁。病变位于大脑中动脉水平段(M1段)114处、颈内动脉颅内段(ICA)50处、椎动脉颅内段(V4)75处、椎动脉与基底动脉汇合处(VBA)14处、基底动脉76处。术后根据脑血管造影复查情况并再次评价神经体征。结果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而当理论频数小于5时采用Fisher检验,分析患者基本资料和病变特点对并发症的影响,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06例中303例成功行Wingspan支架成形术,手术成功率99%。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6.9%(21/303),其中非致残性并发症4.6%(14/303)、致残性并发症1.6%(5/303),病死率0.7%(2/303);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0%(6/303),3例为技术相关性、3例怀疑高灌注综合征;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为5.0%(15/303),其中穿支卒中8例、TIA发作3例、脑梗死2例、支架内血栓2例。6例出血性并发症患者中2例死亡,2例重度致残;15例缺血性并发症中4例中度致残,前者明显高于后者(X^2=2.908,P〈0.05);6例出血性并发症中5例发生于大脑中动脉,高于其他部位(X^2=1.168,P〈0.05);15例缺血性并发症中8例为穿支卒中,为首要原因,其中6例发生于基底动脉,明显高于其他部位(X^2=4.263,P〈0.05)。结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术中和术后1个月内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6.9%。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容易发生出血并发症,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硬化 脑缺血 血管成形术 支架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