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心综合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1
作者 孙智善 孟然 +3 位作者 冯兴中 曾现伟 贾建平 吉训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灶体积进行分型,将本组504例患者分为腔隙性脑梗死、大灶脑梗死2组,...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灶体积进行分型,将本组504例患者分为腔隙性脑梗死、大灶脑梗死2组,比较这2组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按照症状体征演进过程进行分型,将本组215例大灶脑梗死患者分为非进展性大灶梗死和进展性大灶梗死2组,比较这2组患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根据脑缺血灶的解剖部位将患者分4组:脑干、皮层各叶、基底节区及小脑,比较各组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类型与脑心综合征发生率具有相关性,大灶脑梗死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76.74%)高于腔隙性脑梗死(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展性大灶脑梗死的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87.72%)高于非进展性大灶脑梗死(7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病灶位于脑干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73.53%)高于缺血病灶位于大脑皮层各叶(48.99%)、基底节区(22.22%)及小脑(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心综合征与脑梗死类型和部位相关,脑心综合征提示脑梗死进展或累及脑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心综合征
原文传递
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8
2
作者 胡英 张鑫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7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发病规律,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1~72 h急性脑卒中患者142例,年龄45~88岁,平均(66.5±4.48)岁,将并发脑心综合征的82例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发病规律,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1~72 h急性脑卒中患者142例,年龄45~88岁,平均(66.5±4.48)岁,将并发脑心综合征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后并发脑心综合征的比例为57.75%,其中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为49.07%,出血性卒中发生率为85.29%,表现为多种心电图的改变,包括多种形式的心律失常、ST-T改变,心肌酶、肌钙蛋白I及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测定的异常改变;心脏超声显示26例有心室壁局部运动异常(31.71%),除死亡2例外,其他患者均在1~2周内恢复。结论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中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脑心综合征表现有心电图的异常、心肌酶改变及心功能减退,经规范治疗后心脏改变可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脑心综合征 临床特点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对脑心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高金立 刘尖尖 薛迎红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8期502-505,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发病后2h(超早期)溶栓对脑心综合征(BHS)的疗效。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内科住院27例ACI合并BHS,且经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患者,根据发病到溶栓用药时间分为超早期组(<...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发病后2h(超早期)溶栓对脑心综合征(BHS)的疗效。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内科住院27例ACI合并BHS,且经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患者,根据发病到溶栓用药时间分为超早期组(<2h)和早期组(2~4.5h),分别抽取发病后24h内(次日5AM采血)及第3天高灵敏度肌钙蛋白T(hs-cTnT)及肌酸激酶同I酶MB(CKMB),评估超早期溶栓治疗对减低BHS严重程度,及加快BHS好转的作用。结果ACI合并BHS溶栓治疗患者27例,发病到溶栓用药时间<2h组13例,2~4.5h组14例。两组病例年龄,性别及发病到采血时间比较,(P>0.05),<2h组和2~4.5h组溶栓前NIHSS评分比较,(P>0.05),<2h组和2~4.5h组溶栓前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组溶栓前后NIHSS评分比较,(P<0.05),2~4.5h组溶栓前后NIHSS评分比较,(P>0.05),两组发病后24h内hs-cTnT及CK-MB比较,(P<0.05),3日后hs-cTnT好转比较,(P<0.05),CK-MB好转比较,(P>0.05)。结论ACI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在发病2h内溶栓,对减低BHS严重程度及加快BHS好转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溶栓 脑心综合征
下载PDF
艾司洛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典 江淇 张磊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6期2088-2091,共4页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艾司洛尔治疗,疗程均为1周。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艾司洛尔治疗,疗程均为1周。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颅内压及血清心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心电图疗效,以及出院后3个月按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评估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GCS评分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NIHSS评分、颅内压、cTnI、肌酸激酶、CK-MB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司洛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及心脏损伤的恢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脑心综合征 艾司洛尔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侯志岭 赵军国 高丽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4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CCS)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对2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急性脑血管病并发CCS发生率为61.0%(122/200)。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81.4%(105/129),显著高...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CCS)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对2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急性脑血管病并发CCS发生率为61.0%(122/200)。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81.4%(105/129),显著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23.9%(17/71)](P<0.01),合并CCS的脑血管病病死率为38.5%,显著高于未合并CCS的脑血管病(9.8%)(P<0.01)。结论 CCS的发生可能与急性脑血管病类型有关;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脑受损导致对心脏神经支配紊乱、神经和体液调节障碍、血管病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应加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脏监护,积极防治脑心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综合征 急性脑血管病 心电图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6
作者 蒋晓琳 沈吉利 卫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593-1597,1603,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合并脑心综合征(Cerebrocardiac syndrome,CC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以2020年6月-202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〇五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03例AIS合并CC...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合并脑心综合征(Cerebrocardiac syndrome,CC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以2020年6月-202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〇五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03例AIS合并CCS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n=57)和生存组(n=146)。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将独立危险因素引入R软件构建风险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验证模型区分度,绘制Calibration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拟合度及预测效能评估。结果与死亡组相比,生存组心律失常占比、ST段改变占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CCS持续时间、白细胞计数(WB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乳酸(Lac)、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B型钠尿肽(BNP)水平均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存在心律失常、高水平Lac、CK-MB及cTnT是导致AIS合并CC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高LVEF值是患者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P<0.05)。根据独立危险因素建立AIS合并CCS患者死亡的预测模型方程,采用Bootstrap法对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Calibration曲线显示模型拟合度好。基于AIS合并CCS患者死亡危险因素构建的的预测模型的AUC为0.951(95%CI:0.920~0.981,P<0.05),预测效能较优。结论患者存在心律失常、高水平Lac、CK-MB及cTnT是导致AIS合并CC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高水平LVEF值是患者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基于AIS合并CCS患者6个月内死亡影响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效能较优,为开展积极干预及改善预后提供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心综合征 预后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致脑心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郭道骝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7期1151-115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合并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确诊为脑心综合征的患者1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心综合征在不同类别脑卒中患者中的比较,CI组与CH...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合并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确诊为脑心综合征的患者1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心综合征在不同类别脑卒中患者中的比较,CI组与CH组,CI组与SAH组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CH组与SA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例心肌酶谱异常,占60%,其中CI异常2例,占33.3%,CH组异常3例,占50%,SAH组异常1例,占16.7%。脑心综合征病死例数为4例,占40%,无脑心综合征病死例数5例,占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多为老年患者,继发性心脏损害易发生,在脑血管病急性期做好密切现察,对心脏的异常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使脑心综合征得以缓解或消除,降低临床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脑心综合征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脑心综合征心电图变化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邓昌华 李俊垚 李晓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11期1687-1688,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6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均在入院24 h内完成心电图检查,以后每周定期复查心电图。结果心电图异常率为102例(61.8%),其中按脑卒中性质统计:脑出血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脑梗塞...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6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均在入院24 h内完成心电图检查,以后每周定期复查心电图。结果心电图异常率为102例(61.8%),其中按脑卒中性质统计:脑出血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脑梗塞组;按病变部位统计:脑干,丘脑、基底节组>内囊、大脑皮质、脑叶组;按意识状态统计:昏迷或嗜睡组>清醒组;按血糖水平统计:高血糖组>血糖正常组;按疾病转归统计:死亡组>好转组。结论脑卒中异常心电图与脑卒中性质、部位、意识状态、血糖水平、疾病转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心电图
下载PDF
B型钠尿肽N端前体对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风险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乐萍 陈敏 +2 位作者 郑帼君 林亦文 袁剑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N端前体(NT-proBNP)对急性脑卒中(AS)患者并发脑心综合征(BHS)风险评估的作用。方法依据入院即刻NT-proBNP水平将67例AS患者分为两组,NT-proBNP浓度水平正常组40例(A组)和NT-proBNP浓度水平异常组(B组)27例。分别...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N端前体(NT-proBNP)对急性脑卒中(AS)患者并发脑心综合征(BHS)风险评估的作用。方法依据入院即刻NT-proBNP水平将67例AS患者分为两组,NT-proBNP浓度水平正常组40例(A组)和NT-proBNP浓度水平异常组(B组)27例。分别于1周内记录发生BHS的例数及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B组患者发生BHS的风险明显高于A组,且患者的EF值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NT-proBNP水平测定有助于AS患者并发BHS风险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钠尿肽N端前体 急性脑卒中 脑心综合征
原文传递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施吉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3例采用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33例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儿...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3例采用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33例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儿茶酚胺、心率变异性指标、丙二醛(MDA)、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1 (ET-1)、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儿茶酚胺指标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窦性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R-R间期的均方根(rMSSD)、相邻两个R-R间期之差>50 ms心跳在分析信息期间占心跳数的比例(PNN50%)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DA、ET-1、NO水平较对照组降低,而SOD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儿茶酚胺水平,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综合征 心律失常 参松养心胶囊 比索洛尔 儿茶酚胺
原文传递
脑心卒中患者急救护理流程的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雷杰 黄宝红 +2 位作者 陈春苑 杨冰 黄秋龙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0年第5期427-430,共4页
对1例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脑心卒中患者急救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护理要点: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合理评估,预见性地做好对应护理措施准备。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严密持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建立双静脉通道以便抢救用药;患者昏迷,有呕吐窒... 对1例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脑心卒中患者急救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护理要点: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合理评估,预见性地做好对应护理措施准备。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严密持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建立双静脉通道以便抢救用药;患者昏迷,有呕吐窒息的风险,提前备好吸痰装置以便及时清理呼吸道;患者血压高,有脑疝的可能,提前将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药物移至抢救车台面;患者有可能发生心律失常,将除颤仪提前备好放置患者床旁,并在转运过程中携带除颤仪及其他急救设备。根据病情将卒中流程和胸痛流程及时开启,准确灵活运用,相互融合,平衡矛盾点,进行程序化护理;启用信息共享平台,资源共享等。通过流程优化后护理,患者的急救时间和病情稳定时间较传统护理明显缩短,入ICU第15天,患者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卒中 脑心综合征 急救 急症护理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124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鲜红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3期65-67,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将阳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脑心综合征,对照组患者未并发脑心综合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将阳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脑心综合征,对照组患者未并发脑心综合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统计分析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时间、发生类型、发生部位、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心肌酶中肌酸激酶(CK)为(246±9)mmol/L,乳酸脱氢酶(LDH)为(321±80)mmol/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121±23)mmol/L,羟丁酸脱氢酶(HBDH)为(268±25)mmol/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为(40±7)mmol/L,远远大于对照组的心肌酶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电图结果显示:房性早搏14例,室性早搏13例,S—T段改变17例,房性心动过速2l例,心房颤动4例,心室颤动7例,共56例,占91.8%,远远高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的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脑心综合征的几率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对患者临床的心电图和心肌酶异常情况监测可有效的预测疾病的发展,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脑心综合征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博博 舒庆 王晓叶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19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分析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西安市第九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 目的分析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西安市第九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脑钠肽(BNP)、心脏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9.49%(31/39)、94.87%(37/3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BNP、cTnⅠ、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可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保护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心综合征 前列地尔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原文传递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5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彦 滕军放 《医药论坛杂志》 2012年第7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9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并分析发病机制和防治效果。结果全部患...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9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并分析发病机制和防治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并发脑心综合征55例,发生率为61.11%。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病48例,占87.27%;缺血性脑血管病7例,占12.73%。经综合治疗后,好转53例,好转率为96.36%。结论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可能与急性脑血管病的类型有关,出血性脑血管病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脑受损后对心脏神经支配紊乱、神经和体液调节障碍、血管病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应注意加强对急性脑血管病尤其是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功能监护,积极防治脑心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脑心综合征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Electrocardiogram changes during hematoma enlargement 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15
作者 Zhouping Tang Di Chen Xingyong Chen Xiangwu Meng Xuewei Xie Xiang Luo Suming Zh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030-1033,共4页
BACKGROUND: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auses changes in electrocardiogram result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hanges in electrocardiogram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bematoma enlar... BACKGROUND: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auses changes in electrocardiogram result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hanges in electrocardiogram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bematoma enlargement. DESIGN, TIME AND SETTING: The present case-retrospective analysis study was performed at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ongji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January 2005 to October 2006. PARTICIPANTS: A total of 225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142 males and 83 females) that were hospitalized at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were enrolled the present study. The patient selection was in accordance with diagnostic criteria from the Fourth National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ongress of China in 1995, and diagnosis was confirmed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 All patients underwent computed tomography twice within 24 hours following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nd were subjected to electrocardiogram examination after admiss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hematoma enlargement following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hematoma enlargement (n = 20) and non-hematoma enlargement (n = 205) groups. Because of the large patient number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hematoma enlargement group was matched with the non-hematoma enlargement group. Patients meeting these conditions were included in the non-hematoma enlargement group. Finally, 75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final analysis, 19 in the hematoma enlargement group and 56 in the non-hematoma enlargement group. Clinical data from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MAIN OUTCOME MEASURES: The incidence of electrocardiographic abnormalities between the hematoma enlargement and non-hematoma enlargement groups. RESULTS: In the hematoma enlargement group, 15 patients (79%) developed electrocardiographic abnormafities. In the non-hematoma enlargement group, 24 patients (43%) presented with electrocardiographic abnormalities. There were si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in-heart syndrome ELECTROCARDIOGRAM hematoma enlargement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下载PDF
中风醒脑口服液治疗急性脑出血致脑心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筠 谢荃 +1 位作者 黄斌 陈绍宏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中风醒脑口服液治疗急性脑出血致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风醒脑口服液,疗程均为4周,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 目的:观察中风醒脑口服液治疗急性脑出血致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风醒脑口服液,疗程均为4周,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心电图(心律失常、ST-T改变)、心肌酶改变、心功能改变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风醒脑口服液治疗急性脑出血致脑心综合征疗效肯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心综合征 中风醒脑口服液
下载PDF
出血性脑卒中致脑心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爱芳 《浙江医学教育》 2014年第5期40-42,62,共4页
回顾性分析127例出血性脑卒中致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对策。认为护理的重点是早期识别脑心综合征,避免引起与加重脑心综合征的诱发因素,做好心肌损害及心理护理,提高脑心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关键词 出血性脑卒中 脑心综合征 护理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运伟 杨琴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18期2728-2729,共2页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brain-heart syndrome,BHS)在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神经内科住院急性脑卒中合并BH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HS的发病率为33.7%,出血性卒中...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brain-heart syndrome,BHS)在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神经内科住院急性脑卒中合并BH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HS的发病率为33.7%,出血性卒中发病率脑心综合征明显高于缺血性卒中。BHS的ECG表现包括各种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心肌缺血性改变等;心肌酶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BHS在急性脑卒中发病率较高,与脑卒中的类型有关。其预后较未合并BHS的卒中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脑心综合征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在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灵莉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BH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信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54例急性颅脑损伤并发BHS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急性颅脑损伤并发BHS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时间,...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BH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信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54例急性颅脑损伤并发BHS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急性颅脑损伤并发BHS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时间,以及患者预后。结果急性颅脑损伤并发BHS的时间为损伤后数小时至7 d,临床表现为血压改变、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心电监护记录显示:15例患者出现房性早搏,31例患者出现室性早搏,29例患者出现ST-T改变。心肌酶谱改变最常见为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54例患者中痊愈46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4例。结论对于急性颅脑损伤并发BHS的患者,针对患者意识与生命体征、心功能、氧供、循环系统、颅内压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心综合征 针对性护理
原文传递
出血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鲍冉 胡绍胜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8期1349-1350,共2页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卒中后BHS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对52例出血性脑卒中合并BH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HS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病率为36.36%,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BHS明显高于脑出血(P<0.05)。BHS的心电图主要...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卒中后BHS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对52例出血性脑卒中合并BH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HS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病率为36.36%,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BHS明显高于脑出血(P<0.05)。BHS的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类心肌梗死。88.46%的患者于出血后1周内发生BHS。结论:BHS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类型有关,其发病机制与出血性脑卒中导致植物神经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卒中 脑心综合征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