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推拿治疗小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被引量:12
1
作者 罗伟 成锦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18-920,共3页
目的:对比针刺推拿与恩经复治疗小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差异,探讨治疗小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更优方法。方法:将40例小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随机分为针刺推拿组和恩经复组,每组20例。针刺推拿组针刺肩三针(肩髃、肩髎、肩贞... 目的:对比针刺推拿与恩经复治疗小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差异,探讨治疗小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更优方法。方法:将40例小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随机分为针刺推拿组和恩经复组,每组20例。针刺推拿组针刺肩三针(肩髃、肩髎、肩贞)、臂臑、手五里、曲池等穴,一指禅法及癎法进行推拿治疗;恩经复组肌肉注射恩经复。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肌电图变化。结果:针刺推拿组总有效率为90.0%(18/20),优于恩经复组的55.0%(1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推拿组肌电图改善有效率为90.0%(18/20),优于恩经复组的45.0%(9/20)(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针灸推拿组少于恩经复组(P<0.01)。结论:针刺推拿可促使小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的受损神经及上肢功能恢复,疗效优于肌肉注射恩经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分娩 针刺疗法 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3D STIR SPACE序列臂丛神经成像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许帮彦 陈继文 +2 位作者 李克翌 钱嘉洲 赵永珍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21期3016-3020,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3D STIR SPACE)序列臂丛神经成像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例临床诊断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3D STIR SPACE序列扫描,根据臂丛神经根、干、束、支的显示情... 目的探讨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3D STIR SPACE)序列臂丛神经成像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例临床诊断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3D STIR SPACE序列扫描,根据臂丛神经根、干、束、支的显示情况进行MRI积分,结合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及相关检查将20例患者分为轻度损伤(10例)、重度损伤(8例)、完全损伤(2例),比较分析MRI积分与臂丛神经损伤程度的关系。以术中探查情况及术中肌电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判断3D STIR SPACE序列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2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中8例节前损伤、7例节后损伤、5例混合型损伤;臂丛神经轻度损伤患者MRI积分显著高于重度损伤、完全损伤患者(P<0.05),重度损伤患者显著高于完全损伤患者(P<0.05);3D STIR SPACE序列诊断臂丛神经节前损伤的敏感度为94.74%,特异度为44.44%,准确度为78.57%,误诊率为55.56%,漏诊率为5.26%;3D STIR SPACE序列诊断臂丛神经节后损伤的敏感度为95.65%,特异度为41.67%,准确度为77.14%,误诊率为58.33%,漏诊率为4.35%。结论3D STIR SPACE序列臂丛神经成像对臂丛神经损伤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 损伤 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 诊断
下载PDF
针灸相关疗法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佳音 王雨 陈龙菊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23期124-128,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相关疗法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PubMed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及Cochrane图书馆,搜集针灸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过...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相关疗法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PubMed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及Cochrane图书馆,搜集针灸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过程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如遇分歧则由第三名研究者协商裁决。统计分析使用Stata 14.0统计软件。结果:最终纳入19篇文献,病例数1 267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示: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针灸联合疗法疗效优于单一疗法,排名前3位的治疗措施依次为电针+康复治疗、针刺+穴位注射+康复治疗、电针+康复治疗+西药;在神经传导速度方面,针灸联合疗法疗效优于单一疗法,排名前3位的治疗措施依次为电针+穴位注射+康复治疗、针刺+穴位注射+康复治疗、电针+康复治疗。结论:针灸联合疗法治疗臂丛神经损伤优于单纯的针刺或康复治疗或西药治疗,其中优化方案(电针+康复治疗)疗效较好,可能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最佳保守替代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神经传导速度 针灸相关疗法 META分析
下载PDF
背阔肌肌皮瓣移位重建晚期臂丛神经上干损伤屈肘功能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海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526-529,共4页
目的评价背阔肌肌皮瓣移位重建晚期臂丛神经上干损伤屈肘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法选择菏泽市中医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40例晚期臂丛神经上干损伤屈肘功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背阔肌肌皮瓣单极移位... 目的评价背阔肌肌皮瓣移位重建晚期臂丛神经上干损伤屈肘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法选择菏泽市中医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40例晚期臂丛神经上干损伤屈肘功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背阔肌肌皮瓣单极移位法重建,根据背阔肌远端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0例背阔肌远端仅固定于肱二头肌视为常规组,另外20例背阔肌远端固定于肱桡肌及肱二头肌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屈肘肌力以及末次随访的屈肘肌力、力量、角度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年,平均(1.6±0.5)年。两组患者的背阔肌肌皮瓣均存活,伤后愈合良好,术后至末次随访未见感染等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屈肘肌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的屈肘肌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屈肘肌力、力量、角度差异无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阔肌肌皮瓣移位重建晚期臂丛神经上干损伤屈肘功能的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上干损伤 背阔肌肌皮瓣 皮瓣移植术 屈肘功能 移位重建
下载PDF
周围神经低温下吻合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鲁敏 刘剑锋 +1 位作者 武瑞星 刘江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110-111,共2页
目的 :提高周围神经吻合质量 ,寻求周围神经吻合的最佳方法。方法 :本组 30例共 6 5根神经均为周围神经或臂丛神经损伤 ;低温吻合的方法 :使周围神经在 - 4℃~ 4℃之间吻合。结果 :经术后随访 ,肌电图证实 ,神经再生恢复良好。结论 :... 目的 :提高周围神经吻合质量 ,寻求周围神经吻合的最佳方法。方法 :本组 30例共 6 5根神经均为周围神经或臂丛神经损伤 ;低温吻合的方法 :使周围神经在 - 4℃~ 4℃之间吻合。结果 :经术后随访 ,肌电图证实 ,神经再生恢复良好。结论 :低温下进行神经吻合 ,能使神经乳头回缩 ,能实施纯粹的神经外膜或束膜吻合 ,从而达到吻合质量的提高。使得神经再生通过断端的时间提早 ,纤维数量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低温吻合 临床应用 臂丛神经 神经损伤
下载PDF
臂丛神经损伤的核磁共振诊断及影像特点 被引量:10
6
作者 许扬滨 朱家恺 +1 位作者 梁碧玲 高明勇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用前瞻性的方法探讨核磁共振用于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及影像特点。方法:对33例臂丛神经损伤的病例作MRI检查。以手术探查所见和体感诱发电位结果作为标准。结果:MRI诊断椎管内部分的神经损伤准确度是91%,椎管外... 目的:用前瞻性的方法探讨核磁共振用于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及影像特点。方法:对33例臂丛神经损伤的病例作MRI检查。以手术探查所见和体感诱发电位结果作为标准。结果:MRI诊断椎管内部分的神经损伤准确度是91%,椎管外部分是88%。臂丛神经损伤时的MRI主要征象是神经根缺失或者疤痕化、创伤性脊膜囊肿、脊髓变形、脊髓移位及“黑线征”。MRI还可以比较清楚地显示臂丛神经的椎管外部分。结论:MRI是唯一可用以诊断椎管内外部分臂丛神经损伤的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 神经损伤 诊断 NMR 影像特点
原文传递
多组神经移位术治疗臂丛神经上干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7
作者 曹树明 虞聪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39-441,共3页
目的 探讨多组神经移位术治疗复杂性臂丛神经上干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对7例臂丛神经上干损伤,且均合并膈神经及臂丛神经中、下干不全损伤的患者,采用副神经、肋间神经及桡神经肱三头肌长头肌支移位术,重建肩外展... 目的 探讨多组神经移位术治疗复杂性臂丛神经上干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对7例臂丛神经上干损伤,且均合并膈神经及臂丛神经中、下干不全损伤的患者,采用副神经、肋间神经及桡神经肱三头肌长头肌支移位术,重建肩外展及屈肘功能.结果 术后7例患者获得17~ 26个月的随访.术后4~6个月受区肌肉均可以记录到新生电位.末次随访时,肩外展恢复至60°~130°,冈上、下肌肌力M46例,M31例;三角肌肌力M4 5例,M32例;屈肘恢复至90°~ 130,肱二头肌肌力M45例,M32例.动力神经供区未出现运动功能受损表现.结论 副神经、肋间神经及桡神经肱三头肌长头肌支组合的多组神经移位术,在治疗复杂性臂丛神经上干损伤时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 神经移位 治疗结果 上干损伤
原文传递
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孙静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1887-1888,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我院就诊的94例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47例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种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我院就诊的94例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47例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种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安全性对比,观察组(0%)显著优于对照组(31.9%)(P<0.05)。结论:小儿臂丛神经损伤以综合康复方式实施治疗,疗效理想,且可减少不良发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治疗 小儿臂丛神经损伤 不良反应
下载PDF
Differentiation of endogenous neural stem cells in adult versus neonatal rats after brachial plexus root avulsion injury
9
作者 Bingqi Wang Lei Chen Bin Liu Zhigang Liu Zhixin Zhang Yuehai Pan Liangsong Song Laijin L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3期1786-1790,共5页
An experimental model of brachial plexus root avulsion injury of cervical dorsal C5-6 was established in adult and neonatal rats.Real-time PCR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nerve growth f... An experimental model of brachial plexus root avulsion injury of cervical dorsal C5-6 was established in adult and neonatal rats.Real-time PCR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nerve growth factor and neurotrophin-3 in adult rats increased rapidly 1 day after brachial plexus root avulsion injury,and then gradually decreased to normal levels by 21 days.In neonatal rats,levels of the three neurotrophic factors were decreased on the first day after injury,and then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the seventh day and remained at high levels fo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We observed that greater neural plasticity contributed to better functional recovery in neonatal rats after brachial plexus root avulsion injury compared with adult rats.Moreover,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bromodeoxyuridine/nestin-positive cell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spinal cords of the adult rats compared with neonatal rats after brachial plexus root avulsion injury.In addition,the number of bromodeoxyuridine/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positive cells in adult ra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neonatal rats 14 and 35 days after brachial plexus injury.Bromodeoxyuridine/β-tubulin-positive cells were not found in either adult or neonatal rats.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neural stem cells differentiate mainly into astrocytes after brachial plexus root avulsion injury.Furthermore,the degree of neural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in neonatal rats was lower than in adult r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stem cells neurotrophic factors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NEUROREGENERATION brachial plexus nerve root avulsion injury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