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x-Ben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选黄芪切制工艺 被引量:24
1
作者 沈秀娟 周倩 +2 位作者 孙立立 戴衍朋 闫雪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498-2503,共6页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临床常用中药,切片多生用或蜜炙后应用,目前开展的研究中,对蜜炙工艺研究报道较多,而对黄芪切制工艺则缺少相关的研究报道,黄芪切制目前多凭药工经验操作,没有具体的切制工艺参数,很容易出现有效...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临床常用中药,切片多生用或蜜炙后应用,目前开展的研究中,对蜜炙工艺研究报道较多,而对黄芪切制工艺则缺少相关的研究报道,黄芪切制目前多凭药工经验操作,没有具体的切制工艺参数,很容易出现有效成分流失、发生霉变等多种问题,导致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黄芪饮片质量良莠不齐,饮片和制剂的质量难以控制,严重影响了临床疗效,针对上述问题,该实验以优选黄芪的最佳切制工艺为研究目的,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中的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苷含量和外观性状为考察指标,选择软化润制时间、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3个因素对黄芪切制工艺进行优选,得到了实验室最佳切制工艺参数:润制时间3 h,干燥温度50℃,干燥时间4 h。验证试验表明,确定的黄芪切制工艺稳定可行,对于规范黄芪切制工艺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box-benhnken设计 响应面法 切制工艺 黄芪甲苷 毛蕊异黄酮苷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在发动机隔热罩冲压成形工艺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覃柏英 秦文东 +1 位作者 林贤坤 汤淑芳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28,共7页
借助Dynaform软件,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较准确地建立了某公司生产的发动机隔热罩冲压成形仿真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采用BBD设计安排实验,以冲压工艺参数为自变量,最大减薄率和起皱率为因变量,分别建立了工艺参数与最大减薄率和起皱率... 借助Dynaform软件,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较准确地建立了某公司生产的发动机隔热罩冲压成形仿真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采用BBD设计安排实验,以冲压工艺参数为自变量,最大减薄率和起皱率为因变量,分别建立了工艺参数与最大减薄率和起皱率的二次多项式响应面模型,并对两个模型进行优化。以最大减薄率未优化响应面模型为约束,起皱率未优化响应面模型为目标函数,以及最大减薄率优化响应面模型为约束,起皱率优化响应面模型为目标函数,分别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隔热罩仿真模型最大减薄率和起皱率控制在较好范围,且优化响应面模型的结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热罩 冲压成形 减薄率 起皱率 box-benhnken设计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基于CRITIC权重赋值的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甘草黄酮纳米海绵制备工艺 被引量:9
3
作者 孙强 李小芳 +4 位作者 罗开沛 赵甜甜 马祖兵 郑宇 谢龙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4855-4861,共7页
采用搅拌-冷冻干燥法制备甘草黄酮纳米海绵(LF-NSP),在单因素基础上,以搅拌温度、搅拌时间以及搅拌速度为自变量,载药量、粒径以及总评"归一值"为响应值,采用CRITIC权重赋值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 采用搅拌-冷冻干燥法制备甘草黄酮纳米海绵(LF-NSP),在单因素基础上,以搅拌温度、搅拌时间以及搅拌速度为自变量,载药量、粒径以及总评"归一值"为响应值,采用CRITIC权重赋值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对纳米海绵的性质进行表征,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结果表明,甘草黄酮纳米海绵的最优制备工艺为药辅比1∶2,交联剂DPC与β-CD比例4∶1,搅拌温度45℃,搅拌时间4. 8 h,搅拌速度245 r·min^-1。所制备甘草黄酮纳米海绵的综合评分为94. 78;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差式扫描量热均表明甘草黄酮纳米海绵的形成,扫描电子显微镜表明其形态为球形颗粒。体外释放实验中甘草黄酮纳米海绵240 min的累积释放度为81. 8%,而原料药仅为31. 5%;纳米海绵可以明显提高甘草黄酮的溶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黄酮 纳米海绵 权重 制备工艺 box-Behnken响应面法 体外释放度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地骨皮总生物碱微波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新蕊 司明东 +3 位作者 谢振元 温子帅 马东来 郑玉光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6期72-75,共4页
目的:以响应面法优化地骨皮总生物碱微波提取工艺。方法:以地骨皮中总生物碱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利用BOX-Ben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地骨皮总生物碱的微波提取工艺,利用最优工艺条件测定了30批次地骨皮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地骨皮总... 目的:以响应面法优化地骨皮总生物碱微波提取工艺。方法:以地骨皮中总生物碱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利用BOX-Ben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地骨皮总生物碱的微波提取工艺,利用最优工艺条件测定了30批次地骨皮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地骨皮总生物碱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7∶1(mL∶g),乙醇浓度70%,微波提取温度73℃,微波提取时间22min,在此条件下总生物碱提取率为3.86%。30批地骨皮总生物碱含量在14.68~39.20mg/g之间,安徽、河南、河北所产地骨皮质量稳定,甘肃所产质量差异较大。结论:优化的地骨皮总生物碱微波提取工艺的方法合理、稳定、可行,为地骨皮总生物碱提取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骨皮 总生物碱 box-benhnken设计-响应面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