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尔塔拉河河水、表层底泥及河岸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和潜在危害评价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兆永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姜逢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422-2429,共8页
以新疆博尔塔拉河为研究区,对河水、河床表层底泥及沿岸土壤中重金属Cr、Cu、Hg、As、Cd、Pb和Zn的来源、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看,博尔塔拉河水体中7种重金属的含量均较低,但Hg、Cd、Pb和Cr的最高值明显... 以新疆博尔塔拉河为研究区,对河水、河床表层底泥及沿岸土壤中重金属Cr、Cu、Hg、As、Cd、Pb和Zn的来源、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看,博尔塔拉河水体中7种重金属的含量均较低,但Hg、Cd、Pb和Cr的最高值明显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和WHO饮用水健康建议标准;表层底泥和沿岸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河水.2相关分析和富集系数计算表明,河水、表层底泥及沿岸土壤中重金属Hg、Cd、Pb和Cr均来自沿岸工业生产、城镇生活、交通运输及农业生产中污染物排放;重金属Cu、Zn和As主要来源于流域自然地质背景及成土母质因素.3污染评价表明3种介质中7种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值(Pi)和综合污染指数值(Pz)均小1,属于安全等级,清洁水平.4潜在生态风险评估表明博尔塔拉河表层底泥及沿岸土壤中7种重金属的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Eir)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值(RI)均较低,未对水体及沿岸土壤环境造成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潜在生态风险 河水 表层底泥 沿岸土壤 干旱区绿洲 博尔塔拉河
原文传递
艾比湖主要补给河流下游河岸带土壤盐分特征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勇辉 马蓓 海米提.依米提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6-202,共7页
以博尔塔拉河、精河下游河岸带不同植被覆盖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总盐与8大离子含量。结果表明:两河下游河岸带土壤表层、20 cm土层的总盐以及各盐分离子含量均高于中下土层,土壤盐分垂直分布呈现出较强的表聚性;博尔塔拉河下... 以博尔塔拉河、精河下游河岸带不同植被覆盖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总盐与8大离子含量。结果表明:两河下游河岸带土壤表层、20 cm土层的总盐以及各盐分离子含量均高于中下土层,土壤盐分垂直分布呈现出较强的表聚性;博尔塔拉河下游河岸带土壤总盐与K+、Na+、Cl-、HCO3-离子具有显著相关性,精河下游河岸带土壤总盐与K+、Na+、Cl-、Mg2+离子具有显著相关性;经盐渍化类型判定,两河下游河岸带土壤以氯化物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分 离子含量 垂直分布 相关性 博尔塔拉河 精河 新疆
原文传递
博尔塔拉河沿岸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与有机质、pH值的关系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浩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1 位作者 刘文 陈京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0-213,共4页
以博尔塔拉河沿岸表层土壤中重金属As,Cd,Ni,Cr,Pb与有机质及pH为研究对象,并对它们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As,Cd,Ni,Cr,Pb平均含量分别为22.37,52.52,27.50,0.48,28.92mg/kg。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7 431mg/k... 以博尔塔拉河沿岸表层土壤中重金属As,Cd,Ni,Cr,Pb与有机质及pH为研究对象,并对它们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As,Cd,Ni,Cr,Pb平均含量分别为22.37,52.52,27.50,0.48,28.92mg/kg。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7 431mg/kg。土壤pH值为6.5~7.5,平均值为6.94。研究区土壤性质与土壤重金属含量间关系复杂:有机质含量与As,Cd,Cr,P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易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降低重金属离子活性,导致土壤重金属含量增加;pH值与As,Cd,Pb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随pH值增大,有效态As、有效态Cd和有效态Pb在土壤中含量明显减少。通过对土壤有机质、pH与重金属含量的关系研究,发现土壤有机质、pH是影响土壤重金属含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有机质 PH值 相关性 博尔塔拉河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Tennant法的博尔塔拉河生态需水量计算 被引量:19
4
作者 魏天锋 刘志辉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3-648,共6页
河道生态需水是当前水资源研究的热点,其中计算方法是研究的重点。目前,计算河道生态需水的方法总体分为历史流量法、水力定额法、栖息地法、整体分析法等。通过对各种方法优缺点的对比分析,认为Tennant法较适合基础资料薄弱的干旱区河... 河道生态需水是当前水资源研究的热点,其中计算方法是研究的重点。目前,计算河道生态需水的方法总体分为历史流量法、水力定额法、栖息地法、整体分析法等。通过对各种方法优缺点的对比分析,认为Tennant法较适合基础资料薄弱的干旱区河道生态需水量的计算。而该法用多年平均流量百分比来计算生态需水,不能反映生态需水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季节性变化。因此,采用典型年流量代替多年平均流量,对Tennant法进行了改进,并对博尔塔拉河温泉站到博乐站的生态需水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温泉站到博乐站河段一般用水期、用水高峰期河道最小生态需水量分别为0.22×10~8m^3、1.34×10~8m^3,较改进前增加4.5%、48.5%,计算结果更好地反映了博尔塔拉河径流季节性变化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生态需水量 计算方法 TENNANT法 季节径流模比系数 博尔塔拉河 新疆
原文传递
艾比湖流域河流水化学季节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朱世丹 张飞 张海威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92-899,共8页
基于2016年5月和10月两次野外水质数据,综合应用空间分析和多元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艾比湖流域河水水质的季节性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流域大部分地表水的SO_4^(2-)、Cl^-和HCO_3^-浓度并无显著差异,水化学类型处于水化学类型易... 基于2016年5月和10月两次野外水质数据,综合应用空间分析和多元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艾比湖流域河水水质的季节性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流域大部分地表水的SO_4^(2-)、Cl^-和HCO_3^-浓度并无显著差异,水化学类型处于水化学类型易变的区域.但结合Piper图可以初步判断艾比湖周边的水化学类型为SO_4^(2-)-Na^+型,精河及博尔塔拉河为HCO_3^--SO_4^(2-)-Ca^(2+)-Na^+型,奎屯河为SO_4^(2-)-Cl^--Na^+型.流域水化学组成整体的自然起源主要受自身蒸发-结晶作用与以碳酸盐岩为主的风化溶解作用的共同影响,大气降水的输入作用十分微弱.10月河流部分地区受农业、工业等人类活动影响,说明人为因素对流域内的水化学组成产生影响.结果研究可以为艾比湖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比湖 季节性水质 水质变化 精河 博尔塔拉河
原文传递
新疆博尔塔拉河表土孢粉组合与植被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玉梅 杨振京 +6 位作者 张芸 杨庆华 刘林敬 毕志伟 王成敏 孔昭宸 赵龙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18-1525,共8页
博尔塔拉河流域位于中哈边境,其植被和土壤具有十分明显的垂直分布和区域性差异,根据该流域一条自西向东沿着海拔高度从210 m到3 235 m长约200多km的样带上所采集的人为干扰较少的49个表土花粉样品的孢粉组合图式和现代植被样方调查资料... 博尔塔拉河流域位于中哈边境,其植被和土壤具有十分明显的垂直分布和区域性差异,根据该流域一条自西向东沿着海拔高度从210 m到3 235 m长约200多km的样带上所采集的人为干扰较少的49个表土花粉样品的孢粉组合图式和现代植被样方调查资料,探讨了博尔塔拉河流域植被与表土花粉之间的关系。该区孢粉谱从上至下可划分为6个带,分别对应高山草甸带、亚高山草甸草原带、森林灌丛带、灌丛草原带、荒漠草原带、荒漠植被带。值得注意的是第6个孢粉带因含有具湿地特征的隐域性植被类型花粉组分,故又分成2个亚带,即荒漠植被亚带Ⅵ1和荒漠植被亚带Ⅵ2。森林灌丛植被带上限的云杉花粉含量明显比该带下限的含量高,表明云杉花粉的传播在沟谷地区受山谷风的影响较大。与此同时,将孢粉数据与气象数据相结合,分析结果得出比较有代表性的云杉属(Picea)、桦属(Betula)、藜科(Chenopodiaceae)、麻黄属(Ephedra)等花粉,与降水量和温度的关系较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塔拉河 表土花粉 孢粉组合带 云杉 新疆
下载PDF
博尔塔拉河地表水重金属来源分析及其污染评价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伟燕 马龙 +3 位作者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葛拥晓 蒲佳 华攸胜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0-106,共7页
2017年9月下旬沿博尔塔拉河采集水样41个,分析了各个样点6种重金属(Cr、Cu、Zn、As、Cd、Pb)的含量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河流周边环境特征分析了各重金属的来源,同时利用国家标准值和重金属污染指数(HPI)对区域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 2017年9月下旬沿博尔塔拉河采集水样41个,分析了各个样点6种重金属(Cr、Cu、Zn、As、Cd、Pb)的含量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河流周边环境特征分析了各重金属的来源,同时利用国家标准值和重金属污染指数(HPI)对区域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博尔塔拉河地表水中6种重金属Cr、Cu、Zn、As、Pb和Cd含量的空间差异性均处于中高等变异水平,其中Zn、Cd和Pb的含量高值点主要位于下游的艾比湖湖区附近,Cu的含量高值点位于博乐市周边及下游区域,Cr和As的含量高值点多集中于中下游区域,结合周边环境特征判断Zn、Cd和Pb是受耕作施肥、交通和工农业活动的共同影响,而Cr和As主要受农业活动的影响。(2)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HPI指数评价表明应加强中下游区域地表水中As和Pb的监控力度,本研究对了解区域河水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区域水环境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塔拉河 地表水重金属 来源分析 污染评价
原文传递
新疆艾比湖主要入湖河流同位素及水化学特征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5
8
作者 朱世丹 张飞 +1 位作者 张海威 张贤龙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07-1721,共15页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测试分析,利用水文化学以及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艾比湖主要入湖河流氢氧同位素及水化学的组成特征,并探讨其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地表水水质指标高值多出现于博乐市、温泉市和精河县及艾比湖湿地附近,主要污...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测试分析,利用水文化学以及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艾比湖主要入湖河流氢氧同位素及水化学的组成特征,并探讨其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地表水水质指标高值多出现于博乐市、温泉市和精河县及艾比湖湿地附近,主要污染为水体富营养化、工矿业污染以及有机质污染,其污染程度夏、秋季高于春、冬季.河水的δ18O与δ2H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其相关指数为夏季(R^2=0.99)>春季(R^2=0.98)>秋季(R^2=0.96)>冬季(R^2=0.90),均沿当地大气降水线分布,受西北干旱区强烈的蒸发作用影响,各季节河流斜率均小于8,氘过量参数值多为正值.博尔塔拉河与精河地表水体δ18O值整体上表现为沿流程逐渐偏正的趋势,博尔塔拉河水体氢氧同位素与高程相关指数表现为春季(R^2=0.70)>冬季(R^2=0.57)>夏季(R^2=0.45)>秋季(R^2=0.30),精河因其海拔差异不大,流程简短,与高程相关性低.博尔塔拉河和精河氢氧同位素与氯化物、硫酸盐、五日生物需氧量等指标间存在相关性,且在夏、秋季最大,相关系数R>0.75,与总磷、Cu2+、色度、浊度等指标基本都不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湖河流 水质指标 稳定同位素 季节变化 艾比湖 精河 博尔塔拉河
下载PDF
地质构造对生态环境的控制作用分析——以博尔塔拉河为例 被引量:13
9
作者 赵顺阳 王文科 +2 位作者 乔冈 王文明 乔晓英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7-70,共4页
博尔塔拉河是天山北麓唯一东西流向的河流,是目前艾比湖的主要补给来源.沿流向分布的温泉隆起、博乐断隆,形成了上、中、下游3个盆地,各盆地的水资源转化均呈现上部渗漏下部溢出.基岩隆起成为盆地的天然地下坝体,在中游形成天然的地下水... 博尔塔拉河是天山北麓唯一东西流向的河流,是目前艾比湖的主要补给来源.沿流向分布的温泉隆起、博乐断隆,形成了上、中、下游3个盆地,各盆地的水资源转化均呈现上部渗漏下部溢出.基岩隆起成为盆地的天然地下坝体,在中游形成天然的地下水库.另外河流北部的乌拉斯台隆起调节了支流的水循环.这些造成博尔塔拉河的径流量温泉站夏季最大,而博乐站冬季最大.上游为良好自然草地生态,中游为较好的农田草地生态,下游为荒漠生态.研究认为构造演化决定地貌格局和土壤岩性,它们控制了水体分布与运动和土壤性质,水土状况共同决定植被等生态环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地质构造 径流 地下水库 博尔塔拉河
下载PDF
新疆艾比湖主要入湖河流精河与博尔塔拉河三维荧光光谱特性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海威 张飞 +4 位作者 李哲 Abduwasit Ghulam Kung Hsiangte 任岩 陈芸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2-1120,共9页
以艾比湖主要入湖河流——精河与博尔塔拉河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了精河与博尔塔拉河的水体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组成结构及水质参数与荧光指数的关系.利用平行因子分析法对三维荧光光谱(EEM)分析发现,精河与博尔塔拉河均含有C1(260/420 ... 以艾比湖主要入湖河流——精河与博尔塔拉河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了精河与博尔塔拉河的水体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组成结构及水质参数与荧光指数的关系.利用平行因子分析法对三维荧光光谱(EEM)分析发现,精河与博尔塔拉河均含有C1(260/420 nm)腐殖酸等有机质、C2(240,240/490 nm)UVC类腐殖质、C3(220/280,300/450 nm)蛋白质类有机质和C4(260,270/530 nm)类腐殖质,且不同荧光组分结构具有一定差异性.为了进一步了解DOM组分特征,采用三维荧光区域积分法分析各区域标准体积百分比,结果表明精河与博尔塔拉河EEM的区域Ⅰ与区域Ⅱ蛋白质有机质含量最高,区域Ⅲ富里酸含量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主要入湖河流的水质参数与荧光指数中,自生源指数(BIX)与总氮(TN)浓度以及腐殖化指数(HIX)与铵态氮(NH_4^+-N)浓度的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分别为0.831和0.684,且具有显著性;HIX与TN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604,达到显著性水平.进而对相关性较强的水质参数与荧光指数进行3次拟合,其中HIX与NH_4^+-N浓度的拟合效果最好,相关性系数为0.908,其次是BIX与TN浓度,相关性系数为0.844.总之,通过分析精河与博尔塔拉河三维荧光特征,以及探讨荧光指数与水质参数的关系,可为治理干旱区水环境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荧光光谱 荧光指数 艾比湖 入湖河流 精河 博尔塔拉河
下载PDF
新疆艾比湖流域枯、丰水期三维荧光光谱特性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迪 张飞 +3 位作者 张兆永 张海威 朱世丹 张贤龙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3-495,共13页
以艾比湖流域主要入湖河流为研究对象,在5月(丰水期)和8月(枯水期)分别沿博尔塔拉河(博河)和精河进行采样,采用平行因子模型(PARAFAC)和三维荧光区域积分法对水体三维荧光特性进行研究并对其与水质的关系在枯、丰水期下的变化进行探讨.... 以艾比湖流域主要入湖河流为研究对象,在5月(丰水期)和8月(枯水期)分别沿博尔塔拉河(博河)和精河进行采样,采用平行因子模型(PARAFAC)和三维荧光区域积分法对水体三维荧光特性进行研究并对其与水质的关系在枯、丰水期下的变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①河流DOM在枯水期与丰水期都含有C1(240、425 nm)UVC类腐殖质,C2(225、290 nm)紫外区内络氨酸类有机物,C3(230/280、330 nm)蛋白类有机物,C4(265、260 nm)腐殖质类共4种组分.通过对水体三维荧光进行区域积分可以看出DOM荧光成分的占比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博河在枯水期时EEM光谱中的区域Ⅲ富里酸含量低于丰水期,枯水期时区域Ⅱ芳香类蛋白质、区域Ⅳ可溶性微生物代谢物以及区域Ⅴ类腐殖质酸高于丰水期;对于精河来说,区域Ⅱ芳香类蛋白质和区域Ⅳ可溶性微生物代谢物在枯水期的含量高于丰水期,区域Ⅲ富里酸和区域Ⅴ类腐殖质酸的含量枯水期低于丰水期,这表明水体腐质化程度较高.②本研究选取了一些常规的荧光指数来描述枯、丰水期水体的荧光指数特性.经研究发现,精河的荧光指数、自生源指数和腐殖化指数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幅度较小,而博河的变化幅度较大.③将荧光指数与水质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模,结果表明枯水期自生源指数(BIX)与化学需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688;丰水期时BIX与铵态氮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0.493.通过对比分析艾比湖主要入湖河流的三维荧光光谱特性与水质在枯、丰水期时的关系进一步表明水体中DOM的特性以及在枯、丰水期下的差异,为艾比湖流域的治理改善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比湖流域 水质 三维荧光光谱及平行因子法 荧光区域积分法 荧光指数 博尔塔拉河 精河
下载PDF
新疆博尔塔拉河干流段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的系统分析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董新光 郭西万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5-50,共6页
本文通过对博尔塔拉河干流段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表径流特征分析研究,在揭示了地表水、地下水之间转化关系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水资源转换模型,计算不同河段的转换星及其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量,为计算和评价水资... 本文通过对博尔塔拉河干流段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表径流特征分析研究,在揭示了地表水、地下水之间转化关系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水资源转换模型,计算不同河段的转换星及其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量,为计算和评价水资源转换的复杂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塔拉河 地表水 地下水 干流 转化关系
下载PDF
新疆天山西段夏季河流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玛尔胡拜·牙生 马龙 +1 位作者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张伟燕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0-609,共10页
在对天山西段两条主要河流(伊犁河、博尔塔拉河)常量离子组成进行分析基础上,结合数理统计学方法、水化学图解等方法探讨了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两条河流的灌溉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以期为天山西段水环境状况评估提供科学... 在对天山西段两条主要河流(伊犁河、博尔塔拉河)常量离子组成进行分析基础上,结合数理统计学方法、水化学图解等方法探讨了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两条河流的灌溉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以期为天山西段水环境状况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伊犁河和博尔塔拉河水体均呈弱碱性,pH分别为8.01和8.55;主要离子浓度排序一致,其中:阳离子Ca^(2+)>Na^(+)>Mg^(2+)>K^(+),阴离子HCO_(3)->SO_(4)^(2-)>Cl^(-),Piper分类图显示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Mg;(2)博尔塔拉河和伊犁河水体离子组成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的影响;(3)水样中93%的样品落在优良区,表明伊犁河和博尔塔拉河河水灌溉适应性评价为水质适宜灌溉。研究结果对天山西段水环境评价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伊犁河 博尔塔拉河 水化学特征 灌溉适宜性
下载PDF
博尔塔拉河源流区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预测 被引量:5
14
作者 田昊玮 陈伏龙 +2 位作者 龙爱华 刘静 海洋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32-1442,共11页
冰川径流是西北干旱区径流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对冰川径流的影响对西北干旱区径流至关重要。以博尔塔拉河上游源流区为研究区,构建嵌入冰川模块的SWAT模型,模拟温泉水文站1972-2018年月径流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气候变... 冰川径流是西北干旱区径流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对冰川径流的影响对西北干旱区径流至关重要。以博尔塔拉河上游源流区为研究区,构建嵌入冰川模块的SWAT模型,模拟温泉水文站1972-2018年月径流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气候变化情景下(RCP4.5和RCP8.5)未来(2020-2050年)气候变化对冰川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SWAT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源流区径流变化过程,在整个模拟期间,径流数据的纳什系数(NSE)为0.82,偏差百分比(PBIAS)为-3.22%,均方根误差与实测值标准差的比值(RSR)为0.42,决定性系数(R^(2))为0.84,模型性能评定为优。根据CMIP5气候模式2种情景的模拟结果,2种情景模拟未来总径流都呈现出增加趋势,分别将以0.31×10^(8) m^(3)·(10a)-1和0.40×10^(8) m^(3)·(10a)-1的速度继续增加,冰川径流占比较历史时期的27.61%分别提升了4.84%和9.38%。冰川径流增加是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随着气温的升高,冰川消融时间提前,冰川消融加速,冰川积累时间减少,导致冰川面积进一步的缩减。研究结果可为博河地区水文资料历史变化、未来演变趋势和预防气候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气候变化 CMIP5气候情景模式 冰川径流 博尔塔拉河
下载PDF
新疆博尔塔拉河冬季鱼类群落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鸿 牛建功 +5 位作者 刘春池 谢鹏 梁杰锋 蔡林钢 马徐发 张人铭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20,共10页
为完善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的渔业生态评估及体系养护,2016年11月在博尔塔拉河流域展开资源调查,于干流设置4个监测断面,对该水域鱼类群落结构进行研究。本调查共采集鱼类1515尾,隶属于3目5科14属,共计15种,均为硬骨鱼类;通过相对重要性... 为完善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的渔业生态评估及体系养护,2016年11月在博尔塔拉河流域展开资源调查,于干流设置4个监测断面,对该水域鱼类群落结构进行研究。本调查共采集鱼类1515尾,隶属于3目5科14属,共计15种,均为硬骨鱼类;通过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指数)获得的博尔塔拉河干流的鱼类优势种共计3种,分别为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棒花鱼(Abbottinarivularis)和新疆高原鳅(Triplophysa strauchii)。基于Bray-Curtis相似性指数的二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60%相似水平上空间聚类,可将博尔塔拉河分为上游及下游2组,物种聚类在50%相似水平上可分为I^IV共计4组。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影响冬季鱼类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海拔、温度和溶氧。对照历史资料结果表明,博尔塔拉河流域的土著鱼类种类减少;外来鱼类种类逐年增加;经济鱼种减少;鱼类群落小型化明显。本研究可为该流域生态环境评估、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渔业资源养护提供基础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博尔塔拉河
下载PDF
博尔塔拉河径流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天锋 刘志辉 姚俊强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5期73-77,共5页
以博尔塔拉河上游和中游为研究区,利用温泉站、博乐站1992-2012年月径流、降水、温度数据,采用统计分析、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水文特征分析参数分析了博河流域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20世纪90年代以来,博尔塔拉河上... 以博尔塔拉河上游和中游为研究区,利用温泉站、博乐站1992-2012年月径流、降水、温度数据,采用统计分析、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水文特征分析参数分析了博河流域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20世纪90年代以来,博尔塔拉河上游和中游径流量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近10年径流量增加趋势明显。2径流年际变化上游较稳定,而径流年内变化正好相反,且上游径流变化具有水热同期的特点,而中游具有滞后性。3温度是引起上游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农业灌溉、温度、降水的变化对中游径流变化有重要影响,其中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气候变化 MANN-KENDALL法 博尔塔拉河
下载PDF
博尔塔拉河温泉水文站输沙率与流量异步施测法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莉萍 朱健 +2 位作者 朱永生 霍丽 木明江.吾守尔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在悬移质输沙率与流量异步施测法基本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河流特性建立了多年综合及相邻流量测次累积面积百分数与累积流量百分数相关曲线法不同的部分流量权重系数借用方案。经实测资料检验输沙率与流量异步施测法的计算误差符合《... 在悬移质输沙率与流量异步施测法基本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河流特性建立了多年综合及相邻流量测次累积面积百分数与累积流量百分数相关曲线法不同的部分流量权重系数借用方案。经实测资料检验输沙率与流量异步施测法的计算误差符合《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精度要求,能满足悬移质泥沙测验的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率 泥沙测验 异步施测 博尔塔拉河
下载PDF
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平原区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转化关系 被引量:35
18
作者 雷米 周金龙 +6 位作者 张杰 陈亚鹏 滕杰 吴彤 徐东升 孙英 纪媛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73-1884,共12页
博尔塔拉河流域地质条件复杂,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频繁,研究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转化关系对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和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1年4~5月采集的15组地表水样和39组地下水样,采用APCS/MLR模型和稳定氢氧同位素与水化学... 博尔塔拉河流域地质条件复杂,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频繁,研究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转化关系对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和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1年4~5月采集的15组地表水样和39组地下水样,采用APCS/MLR模型和稳定氢氧同位素与水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和氢氧同位素分布特征、水化学组分源贡献率和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结果表明,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Ca型和HCO_(3)-Ca型,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Ca·Na型、HCO_(3)-Ca型和HCO_(3)·SO_(4)-Ca型;溶滤-迁移-富集因子、人类活动因子、环境因子和原生地质因子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离子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8.8%、17.7%、12.0%和6.5%;博尔塔拉河河水中D和^(18)O沿程呈富集趋势,北岸地下水中D和^(18)O整体丰于南岸;在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条件因素控制下,河水与地下水转化集中在博尔塔拉河中游,总体表现为河流两侧潜水和泉水溢出补给河水,补给比例范围为1.0%~7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转化关系 博尔塔拉河流域
原文传递
博尔塔拉河上游河谷地区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19
19
作者 丁启振 雷米 +2 位作者 周金龙 张杰 徐东升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29-840,共12页
为了解博尔塔拉河上游河谷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状况,以36组水样数据为基础,运用Piper图、相关性分析、Gibbs图和离子比值等方法研究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熵权-贝叶斯水质评价模型、Wilcox图和USSL图等方法进行水... 为了解博尔塔拉河上游河谷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状况,以36组水样数据为基础,运用Piper图、相关性分析、Gibbs图和离子比值等方法研究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熵权-贝叶斯水质评价模型、Wilcox图和USSL图等方法进行水质评价。水化学分析结果显示:(1)研究区机井水、泉水和河水均为弱碱性淡水,总硬度(TH)、溶解性总固体(TDS)、F-和NO_(3)^(-)整体表现为:机井水>泉水>河水,HCO_(3)^(-)和Ca^(2+)分别为优势阴、阳离子,博尔塔拉河上游水中各组分含量沿程呈增加趋势;(2)区内机井水和泉水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型为主,河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型和HCO_(3)·SO_(4)-Ca·Na型,水化学特征主要受控于岩石风化作用,水化学组分主要来源碳酸盐岩风化,且存在蒸发盐岩溶解,同时也受阳离子交换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饮用水水质评价显示,82.6%的机井水和100%的泉水适合饮用或基本适合饮用,或进行适当处理后适合饮用;不适合饮用的水样点主要受Fe、F-和NO_(3)^(-)等超标严重影响;对于灌溉水质评价而言,区内河水、机井水和泉水水质较好均适合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水质评价 熵权-贝叶斯水质模型 博尔塔拉河上游河谷地区 新疆
下载PDF
基于FAHP原理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以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和精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3
20
作者 董雯 刘志辉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10,共6页
本文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研究了流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问题。通过对系统内在作用机制的分析,以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和精河流域为例,利用FAHP原理建立了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量化分析。借助德尔菲专家调查法,... 本文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研究了流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问题。通过对系统内在作用机制的分析,以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和精河流域为例,利用FAHP原理建立了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量化分析。借助德尔菲专家调查法,将FAHP法运用到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求解中,对评价指标、具体评价过程和应用方法进行了解释说明。并预测了研究区未来规划水平年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资源配置的决策方向,并探讨提高该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方法和措施。这也为其它区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层次分析法 水资源承载力 综合评价 博尔塔拉河流域 精河流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