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型融合方法的中文疾病问答文本匹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梓明 杨芳宇 +1 位作者 梁俊 雷健波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3年第1期138-146,共9页
目的中文疾病问答系统中的文本匹配由于中文医学用语的特殊性而存在诸多挑战,本研究旨在探索更好解决中文疾病问答系统中文本匹配的机器学习方法。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BERT与提升树模型的模型融合方法,并利用CHIP2019疾病问答迁移学习评... 目的中文疾病问答系统中的文本匹配由于中文医学用语的特殊性而存在诸多挑战,本研究旨在探索更好解决中文疾病问答系统中文本匹配的机器学习方法。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BERT与提升树模型的模型融合方法,并利用CHIP2019疾病问答迁移学习评测任务中提供的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此方法在评测数据集上比其他BERT衍生模型表现更优,评测指标Macro F1值达到0.90825。同时,实验表明此方法与BERT模型相比在效果上提升了3.83%。结论本研究所提出的模型融合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单个模型的性能,在疾病问答迁移学习评测任务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匹配 特征工程 提升树模型 BERT
下载PDF
基于提升树的PM2.5浓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智 张志强 +1 位作者 谢晓芹 潘海为 《软件》 2018年第10期156-163,共8页
针对当前空气质量预报对PM2.5浓度预测不准确的问题,本文使用提升树模型预测PM2.5浓度,利用特征重要性提升了算法效率,并分析了不同特征对预测PM2.5浓度准确率的影响。首先从北京地区数个气象观测站2016年1月到12月的气象数据中抽取温... 针对当前空气质量预报对PM2.5浓度预测不准确的问题,本文使用提升树模型预测PM2.5浓度,利用特征重要性提升了算法效率,并分析了不同特征对预测PM2.5浓度准确率的影响。首先从北京地区数个气象观测站2016年1月到12月的气象数据中抽取温度、风速等六种气象因子,再利用同时期北京十二个国控点的六种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构成了特征向量。接下来利用提升树(BoostingTree)对未来24小时内的PM2.5浓度进行预测,与线性回归(LR)进行了对比,最后通过提取特征重要性信息对预测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分析了对PM2.5浓度影响较大的特征。对模型预测结果采用K-折交叉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线性回归模型,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提升树的PM2.5浓度预测模型对未来24小时内的浓度预测准确率高10%至30%,改进后的算法效率提升了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空气污染 PM2.5浓度预测 提升树 XGboost
下载PDF
基于用户会话的TF-Ranking推荐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贾丹 孙静宇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5-507,共13页
基于用户会话日志,提出了一种融合XGBoost和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的TF-Ranking推荐方法。该方法利用门控循环单元学习用户行为。首先,利用XGBoost进行特征提取,克服了传统方法中数据模型复杂的缺陷,使数据模型在保持原始属性的基础上大大降... 基于用户会话日志,提出了一种融合XGBoost和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的TF-Ranking推荐方法。该方法利用门控循环单元学习用户行为。首先,利用XGBoost进行特征提取,克服了传统方法中数据模型复杂的缺陷,使数据模型在保持原始属性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复杂度;其次,利用改进后的Dropout网络对数据进行处理,使得召回率提高了1.32%;最后,基于Learning to Rank与Pairwise方法训练用户会话数据,尽可能为用户提供一个与查询内容相关性较强的正向排序推荐清单。实验在Trivago RecSys Challenge 2019数据集上进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推荐算法在召回率和平均倒数排名上均有提高,而且可以应用于大规模数据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TF-Ranking推荐 门控循环单元 提升树模型 Dropout网络 停留时间
下载PDF
利用提升树模型综合Gabor和LPQ特征进行遥感地物识别
4
作者 姜亚楠 张春雷 +3 位作者 张欣 徐权威 张舒涛 周锐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5-523,共9页
为充分融合高光谱遥感图像空间域和频率域的特征信息,提出了一种综合多尺度Gabor和LPQ特征的空谱融合遥感地物识别模型(Ms_GLPQ)。首先,在空间域上利用Gabor滤波器组,提取出遥感图像各类地物多尺度、多方向的空间邻域特征信息,以描述图... 为充分融合高光谱遥感图像空间域和频率域的特征信息,提出了一种综合多尺度Gabor和LPQ特征的空谱融合遥感地物识别模型(Ms_GLPQ)。首先,在空间域上利用Gabor滤波器组,提取出遥感图像各类地物多尺度、多方向的空间邻域特征信息,以描述图像的边缘和纹理等空间结构信息;其次,在频率域上将局部相位量化(Local Phase Quantization,LPQ)算子应用于高光谱遥感图像,提取出高光谱图像的多尺度频域纹理特征,获得图像的相位不变特征描述;然后针对其中特征冗余的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算法进行降维,再将空间域、频率域的特征进行特征融合,获得了能充分描述图像信息的特征向量;最后采用基于提升树的机器学习分类器(XGBoost、CatBoost等)进行识别。在Indian Pines、Salinas和茶树等高光谱遥感数据集上进行学习与分类测试,准确率分别为85.88%、94.42%和92.61%。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Ms_GLPQ模型能够提取小比例样本图像中的有效特征,取得了区分性更强的多特征区域描述子,且在采用提升树模型进行分类时效果更优,得到了比常用分类器更高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多尺度分析 GABOR滤波器组 局部相位量化 提升树模型
原文传递
建成环境与共享单车流率的非线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路庆昌 徐标 崔欣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0-110,共11页
共享单车流率的大小体现了城市空间环境内车辆盈缺的程度,理解其变化及其诱因对于城市单车的调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出行目的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复杂多变,共享单车流率和建成环境特征之间的关系很难通过具有线性假设的统计学模型来解析。... 共享单车流率的大小体现了城市空间环境内车辆盈缺的程度,理解其变化及其诱因对于城市单车的调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出行目的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复杂多变,共享单车流率和建成环境特征之间的关系很难通过具有线性假设的统计学模型来解析。基于此,本研究利用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共享单车数据,基于极端梯度提升树模型(XG‐Boost)和机器学习的解释性方法部分依赖图(PDP)来探究建成环境对共享单车流率的贡献度和非线性影响,以及流率的非线性模式在工作日和周末的变化。结果显示,特征重要度和非线性机制在两个时段差异化显著。居住人口密度、教育设施密度和住宅设施密度对工作日单车流率的解释度较高,分别为 19.18%、13.16% 和 12.92%,并且具有明显的阈值效应。其中居住人口密度和教育设施密度对于单车净流出率具有正向影响,分别在 11 600 人/km^(2)和 8 个/km^(2)达到最大;住宅设施密度对单车净流出率具有负向影响,对应的阈值为 40 个/km^(2)。各变量对周末单车流率的解释度差异较小,但非线性关系仍不可忽视。具体来说,到市中心的距离和公交线数密度对周末单车净流入率正向影响显著,有效范围为 18~23 km和28~52 条/km^(2);容积率对周末单车净流出率正向影响范围在 0.89~1.41。上述发现表明 XGBoost 模型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回归模型(MLR)线性假设的偏见,建成环境特征贡献度和影响范围的揭示也为管理部门针对具有不同建成环境水平地区的单车调度提供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单车流率 建成环境 极端梯度提升树模型 非线性 调度管理
下载PDF
CEO特征与股价崩盘风险预警——基于Gradient-Boosting模型的研究
6
作者 赵甜甜 尉昊 李昊泽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42-49,共8页
选取2010—2020年沪深A股企业样本,构建梯度提升树模型评估CEO先天特征、人生经历、认知水平与公司组织结构四个特征维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预警和识别效果。研究发现:CEO特征对于股价崩盘风险预测效果显著;CEO特征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存... 选取2010—2020年沪深A股企业样本,构建梯度提升树模型评估CEO先天特征、人生经历、认知水平与公司组织结构四个特征维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预警和识别效果。研究发现:CEO特征对于股价崩盘风险预测效果显著;CEO特征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存在多重内在预测机制;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CEO类型进行划分,“领导型”与“改革型”CEO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与预测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应完善高管遴选制度与激励机制设计,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特征 股价崩盘风险 梯度提升树模型 Kmeans聚类算法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以三峡库区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明 蒋委君 +3 位作者 董佳慧 金少锋 张宸伟 牛瑞卿 《华南地质》 CAS 2023年第3期413-427,共15页
三峡库区滑坡灾害分布广、数量多、规模大、危害严重,因此开展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对该地的地灾防治与处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提取了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坡度、坡向、曲率、斜坡形态、植被指数、水系等17个因子,选用逻辑回归模型、... 三峡库区滑坡灾害分布广、数量多、规模大、危害严重,因此开展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对该地的地灾防治与处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提取了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坡度、坡向、曲率、斜坡形态、植被指数、水系等17个因子,选用逻辑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集成学习的梯度提升迭代决策树模型和深度学习中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与卷积神经网络耦合模型四个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选取最优评价模型,完成三峡库区的易发性分区评价,总结研究区易发性空间区划特性。对比四种模型的AUC(Area Under Curve)精度可以得出结论:GBDT模型(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 Model)的AUC精度相对较高,优于其他三个模型,更适合三峡库区的滑坡易发性研究。GBDT的易发性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极高易发性区域和高易发性区域主要集中于渝东、鄂西一带以及长江沿岸和支流沿岸。研究结果是对整个库区的易发性进行评价,可为后续库区的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三峡库区 易发性 GBDT模型
下载PDF
基于回归树集成学习方法的工业增长预测和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磊 李丽娟 《计量经济学报》 CSCD 2024年第1期104-129,共26页
本文从众多变量中筛选出59个相关经济指标,分别考查疫情前后传统时间序列模型和几种回归树集成学习模型对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速的预测效果,并结合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方法对相关预测变量的作用进行解释分析.研究发现,随... 本文从众多变量中筛选出59个相关经济指标,分别考查疫情前后传统时间序列模型和几种回归树集成学习模型对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速的预测效果,并结合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方法对相关预测变量的作用进行解释分析.研究发现,随着预测步长的增加和新冠疫情的暴发,传统时间序列模型的预测性能明显减弱,而集成学习模型的预测表现则相对较好,其中梯度提升树模型在较长预测步长中更加稳健和准确.基于SHAP方法的分析发现,作为预测变量的经济指标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有所不同,除生产、投资等指标外,金融类变量在高风险时期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需结合具体时间和预期目标来选择合适的经济指标进行工业增长预测.基于预测的视角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新冠疫情冲击可能不会改变工业增长未来走势的基本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增加值预测 回归树集成学习 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方法 梯度提升树模型
原文传递
4种遥感水深反演机器学习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沈蔚 孟然 +3 位作者 栾奎峰 饶亚丽 郝李华 纪茜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72,共5页
为探究不同遥感水深反演机器学习模型的差异,以WorldView-2高分辨率多光谱影像与实测水深数据为数据源,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随机森林模型、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及支持向量机模型开展水深反演实验,对4种水深反演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与评... 为探究不同遥感水深反演机器学习模型的差异,以WorldView-2高分辨率多光谱影像与实测水深数据为数据源,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随机森林模型、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及支持向量机模型开展水深反演实验,对4种水深反演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与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机器学习模型反演水深,具有一定精度,平均相对误差(MRE)可优于20%。4种模型中,同为集成学习模型的随机森林模型与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在两个实验区域,反演水深的RMSE值、MRE值与R2值明显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具有更好的浅水水深反演效果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水深反演 随机森林模型 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 BP神经网络模型 支持向量机模型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急诊预检分诊模型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韦力 何宜楠 +1 位作者 李鹏 梅雪 《中国数字医学》 2023年第5期54-57,共4页
目的:落实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减少预检分诊环节人工干预,提高急诊预检分诊的标准化程度和准确率。方法:将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急诊预检分诊环节。结果:基于机器学习的分诊模型在总体性能,尤其是三、四级分诊方面优于传... 目的:落实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减少预检分诊环节人工干预,提高急诊预检分诊的标准化程度和准确率。方法:将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急诊预检分诊环节。结果:基于机器学习的分诊模型在总体性能,尤其是三、四级分诊方面优于传统分诊模型。结论:人工智能技术在急诊预检分诊环节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对优化急诊资源利用率,提高患者救治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分诊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
下载PDF
社区建成环境对中等收入群体机动车行驶里程的非线性影响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振科 白云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9-168,共10页
基于社区建成环境的5D维度选取了人口密度、土地利用多样性、公交服务水平等6个指标刻画社区建成环境,以《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中15 min社区生活圈与步行速度为依据,形成社区生活圈测度范围,结合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道路... 基于社区建成环境的5D维度选取了人口密度、土地利用多样性、公交服务水平等6个指标刻画社区建成环境,以《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中15 min社区生活圈与步行速度为依据,形成社区生活圈测度范围,结合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道路网络等地理空间数据测度建成环境。以保定市居民出行行为调查数据作为实证研究数据,构建了考虑非线性效应的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模型。结果表明:在模型拟合度方面,GBDT模型比线性假设的OLS(ordinary least squares)模型调整后R 2(可决系数)提高了76%;在社区建成环境指标贡献度方面,土地利用混合度(19.10%)与距离市中心的距离(17.23%)对中等收入人群VMT的贡献度最大,说明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对调节中等收入人群小汽车使用行为的重要作用;在建成环境指标的非线性关系方面,建成环境因子与VMT均具有非线性关系,其中土地利用混合度、公交站点密度与距离市中心的距离对VMT的影响与驾龄存在一定的交互效应,通过部分相关图的拐点分析得到社区建成环境规划的定量依据是未来低碳社区建设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建成环境 机动车行驶里程 GBDT模型 非线性效应
下载PDF
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的铁路货运装卸时间预测技术
12
作者 钟立民 付骏峰 +2 位作者 李长宇 孔垂云 邵杰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铁路货运装卸时间的精准预测可提升铁路货运系统的调度合理性和服务质量,但装卸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文章针对铁路货运装卸时间预测问题,从铁路货运运单全流程信息中挖掘运单属性与货运装卸时间的关系,以分类与回归树为基础模型,在Light... 铁路货运装卸时间的精准预测可提升铁路货运系统的调度合理性和服务质量,但装卸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文章针对铁路货运装卸时间预测问题,从铁路货运运单全流程信息中挖掘运单属性与货运装卸时间的关系,以分类与回归树为基础模型,在LightGBM框架下构建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对铁路货运运单全流程信息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对数变换、增加特征等预处理,形成运单数据集;采用该数据对构建的模型进行训练,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对货运装卸时间的预测性能优于与其对比的其他机器学习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在实际货运装卸业务场景时,实际准确率依旧高于其他对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卸时间 铁路货运 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 集成学习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建成环境非线性作用下汽车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秋生 许浩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6-223,共8页
为探求汽车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与站域周边范围建成环境的非线性作用机制,以重庆市全域汽车客运站为对象,构建以最高聚集人数为因变量,由可达性、路网复杂度、公共交通支撑、多样性4个方面组成的多元建成环境特征为自变量的梯度提升决策... 为探求汽车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与站域周边范围建成环境的非线性作用机制,以重庆市全域汽车客运站为对象,构建以最高聚集人数为因变量,由可达性、路网复杂度、公共交通支撑、多样性4个方面组成的多元建成环境特征为自变量的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辅助构建随机森林和最小二乘估计模型验证算法效度。结果表明:GBDT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表现均优于RF和OLS模型,验证集拟合优度为0.80;变量贡献度方面,土地利用混合度对影响最高聚集人数的建成环境变量的贡献为23%,其次为公交站密度(贡献为20%)和至市中心距离(贡献为17%);非线性作用机理方面,建成环境可达性相关指标总体呈负相关,阈值效应明显,路网复杂度相关指标峰值效应较明显,公共交通支撑相关指标整体呈正相关,多样性相关指标峰值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最高聚集人数 建成环境 非线性作用机制 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
下载PDF
近30年中国主要农田土壤pH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47
14
作者 韩天富 柳开楼 +7 位作者 黄晶 马常宝 郑磊 王慧颖 曲潇林 任意 于子坤 张会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37-2149,共13页
【目的】研究中国农田土壤pH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要的驱动因素,为土壤酸化阻控、土壤质量提升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农业农村部布置在全国主要农田区域的耕地质量监测点数据(950个),分析旱地、水旱轮作、水田等不... 【目的】研究中国农田土壤pH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要的驱动因素,为土壤酸化阻控、土壤质量提升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农业农村部布置在全国主要农田区域的耕地质量监测点数据(950个),分析旱地、水旱轮作、水田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pH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提升回归树模型探究影响土壤pH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就全国而言,土壤pH及其变异系数表现为旱地(6.74±1.19和17.63%)>水旱轮作(6.54±0.93和14.26%)>水田(5.80±0.81和13.95%),其中华南地区农田土壤pH表现为水田(5.74±0.79)大于水旱轮作(5.47±0.56)和旱地(5.45±0.91)。从监测初期(Ⅰ阶段,1988—2000)到监测中期(Ⅱ阶段,2001—2010),旱地和水田土壤pH整体上随时间呈降低趋势,下降速率分别为0.065和0.054/年(P<0.01),而水旱轮作土壤pH无显著变化;从Ⅱ到Ⅲ阶段(2001—2018),旱地和水旱轮作土壤pH整体上随时间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分别为0.022和0.016/年(P<0.05),而水田土壤pH无显著变化。东北、华北、西南、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地土壤pH随时间均呈线性下降趋势(P<0.05),而华南地区从Ⅱ到Ⅲ阶段呈线性上升趋势(P<0.01);西南、长江中游和华南地区水田土壤pH从Ⅰ到Ⅲ阶段呈线性下降趋势(P<0.01),而东北、西南和长江下游地区pH从Ⅱ到Ⅲ阶段呈上升趋势(P<0.01);西南地区水旱轮作土壤pH从Ⅰ到Ⅲ阶段呈线性下降趋势(P<0.01),而华北、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pH从Ⅱ到Ⅲ阶段呈上升趋势(P<0.05)。通过Pearson和提升回归树分析发现,年均降雨量是造成土壤pH空间尺度上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土壤质地、容重和有机质含量。此外,在旱地土壤上长期的氮肥投入和在水田和水旱轮作土壤上钾肥的投入对pH变化的影响较大。【结论】整体而言,我国旱地和水田土壤pH从监测初期到中期呈快速下降趋势,而旱地和水旱轮作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PH 土地利用类型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提升回归树模型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江西省林火空间预测 被引量:15
15
作者 顾先丽 吴志伟 +3 位作者 张宇婧 闫赛佳 付婧婧 杜林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67-677,共11页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子之一,深刻地影响森林景观结构和功能。在全球气候化背景下,揭示气候变化对林火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可为林火管理和防火资源分配提供科学指导。因此,基于江西省2001—2015年MODIS火影像数据(MCD14ML)...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子之一,深刻地影响森林景观结构和功能。在全球气候化背景下,揭示气候变化对林火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可为林火管理和防火资源分配提供科学指导。因此,基于江西省2001—2015年MODIS火影像数据(MCD14ML)和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植被、地形、人口密度、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7个因子数据,利用增强回归树模型:(1)分析林火发生影响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及其边际效应;(2)将GFDL-CM3和GISS-E2-R气候变化模式中的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作为未来的气象数据,在3个温室气体排放量情景(RCP2.6、RCP4.5、RCP8.5)下,对2050年(2041—2060的平均值)和2070年(2061—2080的平均值)江西省林火分布进行预测,生成林火发生概率图。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混淆矩阵评估模型预测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1)年均气温和海拔与江西省林火发生的相关性较强,年均降水量、居民点距离、人口密度、道路距离与林火发生的相关性较弱,但是与林火发生密切相关的如降水、风速等也应重点关注;(2)训练数据(70%)和验证数据(30%)的AUC值(ROC曲线下面积值)均为0.736,混淆矩阵对火点预测的正确率为67.8%,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研究区林火的发生;(3)在RCP8.5排放情景中林火发生的增幅最明显,其增幅较大的区域由赣南向赣北移动;(4)未来2050年和2070年林火发生与当前气候(2001—2015年)下相比,赣州市、鹰潭市的增幅较为明显,其他区域不明显。江西省各林业管理部门要加强林火高发区及潜在发生区的森林监测和管理,加大防火宣传力度,提升民众的森林防火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 气候变化 相对重要性 增强回归树模型 空间预测
下载PDF
GAM模型和BRT模型在长江口鱼类群落多样性预测中的比较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建辉 戴黎斌 +5 位作者 戴小杰 田思泉 刘健 陈锦辉 王学昉 王家启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44-652,共9页
长江口为西太平洋最大的河口,评估其鱼类群落多样性分布能够为长江口生态系统的修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2012—2014年长江口渔业监测数据,分别使用GAM模型和BRT模型建立各站点水域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和时空因子之间的关... 长江口为西太平洋最大的河口,评估其鱼类群落多样性分布能够为长江口生态系统的修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2012—2014年长江口渔业监测数据,分别使用GAM模型和BRT模型建立各站点水域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和时空因子之间的关系.结合线性回归方程,采用交叉验证的方式对模型的预测能力和拟合效果进行评价,并绘制了2014年长江口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盐度、p H和叶绿素a对多样性指数贡献最高,p H、溶解氧和叶绿素a是对丰富度指数贡献率最高的环境因子.BRT模型对于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拟合和预测结果均优于GAM模型.空间分布预测显示,相较于GAM模型,BRT模型能够对长江口小面积水域间的鱼类群落多样性作更好的区分,河口外侧水域的鱼类群落多样性明显高于河口内侧水域,而北支水域的多样性高于南支水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广义加性模型(GAM) 提升回归树(BRT)模型 鱼类群落多样性
原文传递
1952年以来我国大豆单产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秦婷婷 曹鑫悦 +6 位作者 周泽群 褚超群 方雨桐 曲乐安 支俊俊 王震 耿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6,共10页
近几十年来,我国大豆产需缺口不断扩大,提升大豆单产水平已成为当前提高大豆总产量的首要可行举措。然而,影响我国大豆单产的驱动因子及其地域空间差异特征并不明晰。本文通过搜集1952年、1965年、1978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 近几十年来,我国大豆产需缺口不断扩大,提升大豆单产水平已成为当前提高大豆总产量的首要可行举措。然而,影响我国大豆单产的驱动因子及其地域空间差异特征并不明晰。本文通过搜集1952年、1965年、1978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7年的全国各省市农业统计年鉴等数据,从大豆种植的管理措施、自然因素、科技水平、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方面选取与大豆生产密切相关的13个因子,以大豆单产作为目标变量构建增强回归树模型,量化各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及其与大豆单产之间的关系,分析大豆单产的变异特征,揭示全国尺度及4个大豆主产区之间的大豆单产驱动力时空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各年份的大豆单产变异系数为34.1%~73.2%,表明全国各地市大豆单产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本研究构建的增强回归树模型可有效解释43.3%的大豆单产变异性,并可量化揭示各因子与大豆单产之间的非线性关系。2)1952年以来影响我国大豆单产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依次为大豆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百分比(相对重要性为20.9%)、文盲率(18.9%)、每公顷化肥(折纯)施用量(10.7%)。3)不同主产区的大豆单产核心驱动力存在空间差异,北方春大豆区的最重要因素为每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13.1%)、文盲率(11.8%),黄淮海流域夏大豆区的最重要因素为每公顷化肥(折纯)施用量(25.6%)、每公顷农药(折纯)施用量(18.4%),长江流域春夏大豆区的最重要因素为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百分比(21.5%)、有效灌溉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百分比(14.3%),南方多熟大豆区的最重要因素为每公顷化肥(折纯)施用量(22.7%)、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百分比(13.3%)。4)大豆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对于全时期、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3个时期均是影响大豆单产最重要的因子,改革开放前其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产量 驱动因素 增强回归树模型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PM2.5与土地利用类型关系的四季差异分析:以潍坊市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阔 张永彬 +1 位作者 李成名 戴昭鑫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78,共7页
土地利用类型可显著影响PM2.5的污染浓度,研究两者间的关系,对于大气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现有研究大多基于回归模型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在年尺度上对PM2.5的固定影响,而土地利用类型与PM2.5之间关系复杂,且在不同季节影响力度也不... 土地利用类型可显著影响PM2.5的污染浓度,研究两者间的关系,对于大气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现有研究大多基于回归模型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在年尺度上对PM2.5的固定影响,而土地利用类型与PM2.5之间关系复杂,且在不同季节影响力度也不尽相同。基于此,利用增强回归树定量化探讨了不同季节土地利用类型对PM2.5浓度影响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季节中对PM2.5浓度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春、夏、秋、冬四季的主导因素分别为支路(27.37%)、次干路(19.17%)、植被覆盖面(37.23%)、建设用地(86.37%)。此外,根据不同季节各土地利用类型对PM2.5的影响力变化曲线,提供了在优化绿化建设布局和加强交通管控力度两方面的量化指标,可为潍坊市PM2.5污染治理提供规划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增强回归树模型 PM2.5 贡献率 季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