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结合固相萃取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米酵菌酸残留 被引量:39
1
作者 李红艳 金燕飞 +2 位作者 黄海智 翁晨辉 胡玉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47-251,共5页
建立WAX混合型弱阴离子固相萃取富集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快速测定食品中米酵菌酸残留的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甲醇-1%乙酸溶液(10∶62∶28,V/V)为流动相,以269 nm为分析波长,米酵... 建立WAX混合型弱阴离子固相萃取富集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快速测定食品中米酵菌酸残留的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甲醇-1%乙酸溶液(10∶62∶28,V/V)为流动相,以269 nm为分析波长,米酵菌酸在0.1~4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值大于0.999。本实验考察样品的提取条件及不同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选择体积分数80%乙腈溶液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30 min,WAX小柱富集、净化,效果最佳。方法检出限为0.03 mg/kg。通过不同样品加标验证,平均回收率为83.3%~95.6%,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5%(n=6)。与GB/T 5009.189—2003《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方法相比,该方法精确灵敏、回收率高、前处理简单快速,适用于各种食品中米酵菌酸残留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酵菌酸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食品
下载PDF
广东省首起米粉米酵菌酸中毒病原菌鉴定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王海燕 宋曼丹 +4 位作者 王建 赖蔚苳 杨冰 朱海明 陈秋霞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目的对广东省首次因食用河粉引起米酵菌酸中毒的病原菌进行检测、鉴定和分析。方法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参照GB/T 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同时采用16S rDNA序列测序进行分子鉴定。结果31份食... 目的对广东省首次因食用河粉引起米酵菌酸中毒的病原菌进行检测、鉴定和分析。方法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参照GB/T 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同时采用16S rDNA序列测序进行分子鉴定。结果31份食物中毒相关食品样品中有10份检出伯克霍尔德菌(28株),包括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15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株)、越南伯克霍尔德菌(3株)等,经16S rDNA的序列测定、产毒培养、米酵菌酸测定、毒力试验等分析,在3份样品中检出14株可产生米酵菌酸的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结论采用生化并结合16S rDNA序列测定鉴定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结合产毒试验可确定为引起米酵菌酸食物中毒的是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椰毒致病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酵菌酸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 食物中毒
原文传递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病原分离鉴定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晓琍 杨祖顺 +3 位作者 国译丹 周慧新 范璐 李瑛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6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通过对食物中毒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为查明中毒原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离鉴定和毒性试验按照国家标准方法 WS/T 12—1996《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和GB/T 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椰毒假... 目的通过对食物中毒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为查明中毒原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离鉴定和毒性试验按照国家标准方法 WS/T 12—1996《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和GB/T 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进行。米酵菌酸检测按照GB/T 11675—2003《银耳卫生标准》执行,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样品开展检测。结果经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和基因指纹鉴定仪进行鉴定,4份样品中3份鉴定结果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小鼠毒性试验阳性。4份样品均检测出米酵菌酸。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源于食源性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食物中毒 鉴定 米酵菌酸 食源性致病菌 云南
原文传递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六神曲中的米酵菌酸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俊虎 乔勇升 +1 位作者 王建 朱渊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63-968,共6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了快速测定六神曲中生物毒素米酵菌酸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首先以甲醇作为提取溶剂进行超声提取,再用氨水调节pH值至8,过滤,滤液用Oasis MAX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处理。采用Waters HSS...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了快速测定六神曲中生物毒素米酵菌酸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首先以甲醇作为提取溶剂进行超声提取,再用氨水调节pH值至8,过滤,滤液用Oasis MAX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处理。采用Waters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 1.8 μ m)分离,以乙腈-含0.1%(体积分数)甲酸的10 mmoL/L 甲酸铵溶液为流动相,采用电喷雾电离(ESI)源电离,电离模式为负离子模式,质谱检测模式为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在最佳条件下,米酵菌酸在0.5~100 μ g/L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 2)>0.99。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0.6%~85.3%,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4.2%~6.8%和8.2%~13.2%。方法的检出限(LOD, S/N =3)和定量限(LOQ, S/N =10)分别为0.4 μ g/kg 和1.2 μ g/kg 。实际样品测定中发现了六神曲中存在米酵菌酸残留的现象,为保健食品和中药材中生物毒素的风险监控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六神曲中生物毒素米酵菌酸残留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生物毒素 米酵菌酸 六神曲
下载PDF
米和食用淀粉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调查与风险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陈荣桥 陈汉金 +9 位作者 胡均鹏 冼燕萍 杨静 王斌 朱文信 刘冬虹 侯向昶 刘春生 吴玉銮 周颖璇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0-267,共8页
通过调查我国南方部分省份食品工业中常用的米和食用淀粉中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污染情况,首次在进口碎米中分离鉴定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预警潜在风险。本研究在曾发生过米酵菌酸中毒事件的南方省份采集了129份样品,其中大米47份、... 通过调查我国南方部分省份食品工业中常用的米和食用淀粉中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污染情况,首次在进口碎米中分离鉴定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预警潜在风险。本研究在曾发生过米酵菌酸中毒事件的南方省份采集了129份样品,其中大米47份、碎米18份和食用淀粉64份,分别按照GB/T 4789.29-2003和GB 5009.189-2016检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和米酵菌酸。研究结果表明,在4份进口碎米和1份国产碎米中分离鉴定出6株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在碎米样品中的检出率为27.78%(5/18);经过产毒培养和毒性测试,其中4株菌株产毒素米酵菌酸,小白鼠经口灌胃毒素粗提取液后在24h内全部死亡,确证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均源自4份进口碎米,占进口碎米样品的23.53%(4/17),这4份进口碎米中有2份检出米酵菌酸。说明进口碎米存在安全风险,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应加强风险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米酵菌酸 米和食用淀粉 调查分析
下载PDF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吊浆粑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周帼萍 梁泉 +5 位作者 黄庭轩 杨祖顺 许燕 国译丹 李洪春 张练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7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一起吊浆粑食物中毒事件,鉴定引起中毒的致病因素。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采集的4份食物样品参照GB/T 4789.29—2003进行微生物常规培养,对其中分离的疑似目标菌株进行VITEK 2 COMPACT生化鉴定和16S ... 目的分析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一起吊浆粑食物中毒事件,鉴定引起中毒的致病因素。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采集的4份食物样品参照GB/T 4789.29—2003进行微生物常规培养,对其中分离的疑似目标菌株进行VITEK 2 COMPACT生化鉴定和16S rRNA序列比对,并对样品进行动物中毒试验,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样品中的米酵菌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分离的3株食源性致病菌的16S rRNA序列比对和VITEK 2COMPACT生化鉴定结果均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gladioli),均可产毒使小鼠死亡,且样品中米酵菌酸含量超标,产毒量最高达9.67 mg/kg。结论该食物中毒事件是由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污染吊浆粑,产生大量米酵菌酸所致。从试验过程和结果分析,该菌株应为我国命名的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Pseudomonas cocovenenans subsp.farinoferment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浆粑 食物中毒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 毒素 米酵菌酸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食源性致病菌 云南
原文传递
2018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韩海红 寇柏洋 +8 位作者 马洁 袁秀娟 田甜 李薇薇 刘继开 阮敬淇 郭云昌 李宁 付萍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2-829,共8页
目的 分析2018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8年食源性疾病暴发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8年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6 537起,累... 目的 分析2018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8年食源性疾病暴发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8年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6 537起,累计发病41 750人,死亡135人。发生在家庭的食源性疾病暴发造成了80%的死亡病例,毒蘑菇引起的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25.13%和37.78%。微生物性因素引起的发病人数最多,占29.28%。结论 家庭是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死亡病例的重要场所,尤其注意有地域特点的饮食习惯,比如采食野生蘑菇等。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是我国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致病菌代谢产物(如米酵菌酸)引起的中毒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中国大陆 暴发 监测 微生物 米酵菌酸
原文传递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和尿液中米酵菌酸和异米酵菌酸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秀尧 蔡欣欣 +1 位作者 张晓艺 李瑞芬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8-277,I0003,共11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生物样品中米酵菌酸和异米酵菌酸的方法。将米酵菌酸在2 mol/L KOH溶液中100℃加热反应2 h制备异米酵菌酸标准品,并通过与对照品的质谱、色谱、紫外光谱比较而确认。血浆样...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生物样品中米酵菌酸和异米酵菌酸的方法。将米酵菌酸在2 mol/L KOH溶液中100℃加热反应2 h制备异米酵菌酸标准品,并通过与对照品的质谱、色谱、紫外光谱比较而确认。血浆样品用含0.5%氨水的乙腈溶液-甲醇(9∶1,V/V)沉淀除去血浆蛋白,在酸性条件下用正己烷萃取净化;尿液样品使用正己烷在酸性条件下萃取净化。选择Acquity BEH C18色谱柱,以0.05%甲酸-乙腈溶液(V/V)-0.05%甲酸水溶液(V/V)为流动相进行洗脱,电喷雾负离子多离子监测模式(MRM)检测,基质加标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血浆和尿液中米酵菌酸和异米酵菌酸的线性范围均为0.05~10.0μg/L,相关系数大于0.998,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2%~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为2.4%~13%(n=6),方法的检出限(S/N=3)均为0.02μg/L。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可用于鉴定椰毒假单胞菌引起的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酵菌酸 异米酵菌酸 椰毒假单胞菌 血浆 尿液 生物样品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MS/MS)
下载PDF
液相色谱和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检测米酵菌酸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红娜 袁飞 +3 位作者 张辰陽 马文良 张峰 罗云敬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19-323,共5页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易污染银耳、酵米面等,米酵菌酸(Bongkreic acid,BA)是其主要的毒素。因此,建立检测方法很有必要。试验研究了液相和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检测BA。BA在ESI-Q-TOF中的主要特征离子有485.259 9,441.267 5和220.128 ...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易污染银耳、酵米面等,米酵菌酸(Bongkreic acid,BA)是其主要的毒素。因此,建立检测方法很有必要。试验研究了液相和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检测BA。BA在ESI-Q-TOF中的主要特征离子有485.259 9,441.267 5和220.128 6。特征离子485.259 9可能是由[M-H^+]^-得到的,特征离子441.267 5可能是由[M-COO-H^+]^-得到的,特征离子220.128 6可能是由[M-COO-2H^+]^(2-)得到的。BA中的断裂的C—C单键与C==C双键相邻,断裂的原因可能是C==C双键与支链烃竞争电子导致C—C单键不稳定。试验采用甲醇作为提取溶剂振荡辅助提取,回收率高达78%以上,检测限为2μg/kg,定量限为5μg/kg。线性范围为5~100μg/kg,线性相关系数较好(r^2>0.99)。该方法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5.3%和10.4%。该方法快速、简单、稳定,可为政府监测市售食品是否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分析化学 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 米酵菌酸
原文传递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米粉和河粉中的米酵菌酸 被引量:22
10
作者 曾雪芳 刘嘉飞 +4 位作者 王立亚 齐春艳 叶靖怡 梁旭霞 雷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3期4074-4079,共6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测定河粉和米粉中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 BA)的含量。方法试样经提取、净化、浓缩及过滤后,以0.1%甲酸水和乙...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测定河粉和米粉中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 BA)的含量。方法试样经提取、净化、浓缩及过滤后,以0.1%甲酸水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基于米酵菌酸色谱和质谱行为的研究,对其仪器测定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米酵菌酸在1~1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在2种基质不同加标浓度下,回收率80.6%~104.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米酵菌酸在2种基质中的检出限为0.1μg/kg,定量限为0.2μg/kg。结论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准确可靠,适用于米粉和河粉基质中米酵菌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酵菌酸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米粉 河粉
下载PDF
云南省一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范璐 栾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23期8098-8101,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云南省一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事件。方法参照GB/T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对样品进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检测。按照GB 5009.189-2016《食品... 目的调查分析云南省一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事件。方法参照GB/T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对样品进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检测。按照GB 5009.18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米酵菌酸的测定》检测样品中的米酵菌酸,采用液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检测。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和飞行时间质谱进行微生物鉴定。结果2份样品鉴定结果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2份样品均检测出米酵菌酸,含量分别为18.0和24.2 mg/kg。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源于食源性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食物中毒 米酵菌酸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柳州螺蛳粉中米酵菌酸 被引量:18
12
作者 覃冬杰 陈荣珍 +2 位作者 卢艺 许蓉蓉 闭秋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3期4273-4278,共6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柳州螺蛳粉中米酵菌酸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75%甲醇超声提取,MA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经Eclipse Plus C18 RRHD(2.1 mm×50 mm,1.8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含0.1%甲酸的10 mmol/L甲酸铵溶液为...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柳州螺蛳粉中米酵菌酸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75%甲醇超声提取,MA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经Eclipse Plus C18 RRHD(2.1 mm×50 mm,1.8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含0.1%甲酸的10 mmol/L甲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ESI离子源负离子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米酵菌酸在1.050~1050 n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0.01μg/kg,定量限为0.03μg/kg,平均回收率为80.4%~96.3%,相对标准偏差为1.3%~4.4%。结论建立的测定方法简易、灵敏、准确,可作为柳州螺蛳粉中米酵菌酸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柳州螺蛳粉 米酵菌酸 固相萃取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食品中的米酵菌酸 被引量:13
13
作者 曹雪铭 徐振林 +3 位作者 苏燕瑜 王宇 雷红涛 肖剑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9-318,共10页
制备特异性识别米酵菌酸的单克隆抗体,并以胶体金标记用作示踪物,建立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胶体金标记体系pH值、抗原、抗体质量浓度、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以及样品前处理方法等对胶体金层析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 制备特异性识别米酵菌酸的单克隆抗体,并以胶体金标记用作示踪物,建立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胶体金标记体系pH值、抗原、抗体质量浓度、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以及样品前处理方法等对胶体金层析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适条件下,所建立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对米酵菌酸的定量检出限为1.2μg/kg,线性范围1.8~7.2μg/kg,定性检出限16.0μg/kg。该方法特异性良好,与食品中常见的毒素无交叉反应,对银耳、木耳和米粉等样品的添加回收率在80.2%~10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4%,且结果与LC-MS/MS法一致。该方法具有准确、灵敏、简便、快速和低成本等特点,可以满足食品中米酵菌酸现场大批量筛查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酵菌酸 单克隆抗体 胶体金免疫层析 快速检测
下载PDF
米酵菌酸荧光定量检测卡的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小波 温国原 +2 位作者 辛苗苗 郑嘉庚 李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3584-3589,共6页
目的开发一种快速定量检测米面等食品中米酵菌酸的方法。方法首先,制备米酵菌酸-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bongkrekic acid-bovine serum albumin,BA-BSA),作为检测卡的包被原料包被至硝酸纤维素膜上,用本公司自制BA单克隆抗体与时间分辨微... 目的开发一种快速定量检测米面等食品中米酵菌酸的方法。方法首先,制备米酵菌酸-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bongkrekic acid-bovine serum albumin,BA-BSA),作为检测卡的包被原料包被至硝酸纤维素膜上,用本公司自制BA单克隆抗体与时间分辨微球标记放入微孔中,然后将包被后的膜和标记后的微孔组装成快速检测卡。结果快速检测卡的线性范围为1~100 ng/mL,前处理采用碱性甲醇水溶液提取样本中米酵菌酸。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合样品中米酵菌酸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酵菌酸 时间分辨荧光 快速检测 免疫层析技术
下载PDF
米酵菌酸中毒小鼠肝和脑组织的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16
15
作者 宋兴田 吴洪娟 庄宝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6期36-38,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米酵菌酸中毒小鼠肝和脑神经细胞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探讨米酵菌酸中毒的机制。方法: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米酵菌酸,2h后取其肝组织、大脑皮质,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其细胞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光镜下见米酵... 目的:通过观察米酵菌酸中毒小鼠肝和脑神经细胞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探讨米酵菌酸中毒的机制。方法: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米酵菌酸,2h后取其肝组织、大脑皮质,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其细胞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光镜下见米酵菌酸中毒小鼠肝细胞空泡样变性。电镜下可见肝细胞、脑神经元、胶质细胞的线粒体肿胀,内嵴断裂、模糊或消失,部分线粒体髓样变和空泡变性;基质局部或全部空亮,呈囊泡样变;粗面内质网数量减少;脑神经细胞核周间隙局部增宽;血-脑屏障毛细血管周间隙扩张,呈空亮的囊泡样结构;突触小泡减少。上述线粒体内嵴和膜结构的病变随米酵菌酸剂量的增加而加重。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米酵菌酸主要损伤小鼠肝、脑神经细胞的线粒体,影响细胞功能,是导致小鼠中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酵菌酸 肝组织 脑组织 中毒 形态学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米酵菌酸残留 被引量:16
16
作者 侯佰立 《现代食品》 2019年第9期169-172,共4页
目的:建立应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食品中米酵菌酸残留的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氨水超声提取,混合型强阴离子(MAX)固相萃取柱净化,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分离,以甲醇-水(78∶22,V/V,水用冰乙酸调pH至2.5)为流动相、26... 目的:建立应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食品中米酵菌酸残留的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氨水超声提取,混合型强阴离子(MAX)固相萃取柱净化,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分离,以甲醇-水(78∶22,V/V,水用冰乙酸调pH至2.5)为流动相、267nm为定量波长,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析。结果:米酵菌酸在0.300~19.278μg·mL^-1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7。方法检出限为0.005mg·kg^-1,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2.25%~94.61%,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4.11%(n=6)。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检出限低,回收率、精密度均满足食品中米酵菌酸残留快速测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酵菌酸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食品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米酵菌酸含量 被引量:14
17
作者 苏永恒 张伟 +1 位作者 张榕杰 银恭举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7年第4期438-439,444,共3页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食品中米酵菌酸含量。方法样品经氨水-甲醇超声提取,上清液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C18色谱柱分离,检测波长267 nm,外标法定量。结果米酵菌酸在0.3~4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食品中米酵菌酸含量。方法样品经氨水-甲醇超声提取,上清液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C18色谱柱分离,检测波长267 nm,外标法定量。结果米酵菌酸在0.3~4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为0.999 4,加标回收率在94.6%~104.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3.0%,检出限为0.005 mg/kg。结论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样品前处理简单等优点,可满足食品中米酵菌酸含量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酵菌酸 液相色谱 固相萃取
原文传递
椰酵伯菌毒黄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田凤丽 马麦生 +1 位作者 钱震雯 楚海荣 《医学综述》 2007年第23期1822-1824,共3页
椰毒伯克霍尔德菌是引起酵米面和银耳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毒黄素是此菌产生的一种毒素,近年来对毒黄素的分离提取进行了相关报道,其中毒机制从对呼吸链电子传递体的旁路作用、抑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活力、对动脉平滑肌张力的影响以及微核... 椰毒伯克霍尔德菌是引起酵米面和银耳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毒黄素是此菌产生的一种毒素,近年来对毒黄素的分离提取进行了相关报道,其中毒机制从对呼吸链电子传递体的旁路作用、抑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活力、对动脉平滑肌张力的影响以及微核技术测其诱变实验的研究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另有研究发现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观察毒黄素能够损伤小鼠组织和人血细胞自由基,本文就毒黄素的化学提取分离、中毒机制以及生理生化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酵菌酸 毒黄素 中毒 临床表现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源性中毒患者血浆中米酵菌酸 被引量:13
19
作者 徐小民 陈苘 +1 位作者 黄百芬 韩见龙 《预防医学》 2019年第12期1205-1209,共5页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血浆中米酵菌酸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为相关食源性中毒事件的病因学鉴定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水稀释、PAX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采用XBridgeTM BEH C18色谱柱分离,0.01%(v/v)氨水-甲...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血浆中米酵菌酸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为相关食源性中毒事件的病因学鉴定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水稀释、PAX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采用XBridgeTM BEH C18色谱柱分离,0.01%(v/v)氨水-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中米酵菌酸含量。结果血浆中米酵菌酸在1~4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3,线性回归方程为y=16509x+3134.3。方法检出限为0.5 ng/mL,定量限为1 ng/mL。在1(定量限)、10(10倍定量限)、200 ng/mL(线性范围中间点)3个浓度水平下,加标平均回收率为76.0%~96.7%,相对标准偏差为5.2%~12.8%。检测2例食源性中毒患者血浆中米酵菌酸含量分别为394 ng/mL和92.3 ng/mL。结论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和色谱分离条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可以实现血浆中米酵菌酸快速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满足实际样品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酵菌酸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PAX阴离子交换柱净化 血浆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黑木耳中的米酵菌酸 被引量:13
20
作者 温海滨 《现代食品》 2020年第12期166-169,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黑木耳中米酵菌酸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提取、净化后,以0.1%甲酸水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优化后的仪器条件下,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并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黑木耳中米酵菌酸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提取、净化后,以0.1%甲酸水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优化后的仪器条件下,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并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米酵菌酸在1~100μg·L^-1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9,平均回收率范围在81.4%~110.9%,相对标准偏差<5%(n=6)。方法检出限为1.0μg·kg^-1,定量限为2.0μg·kg^-1。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用于黑木耳基质中米酵菌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酵菌酸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黑木耳 外标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