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00例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及诊断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34
1
作者 卓铁军 210024南京 +3 位作者 周明秀 210024南京 申志祥 210024南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16,共4页
目的 了解本地区正常人腰椎、髋部各部位骨密度( B M D)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和骨质疏松症( O P) B M D 诊断标准探讨。方法 采用双能 X 线骨密度仪测量1600例正常人腰椎前后位、腰3侧位、股骨近段各部位 B M D ... 目的 了解本地区正常人腰椎、髋部各部位骨密度( B M D)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和骨质疏松症( O P) B M D 诊断标准探讨。方法 采用双能 X 线骨密度仪测量1600例正常人腰椎前后位、腰3侧位、股骨近段各部位 B M D 值,其中女性1072例,男528例,年龄范围30~89岁,按10岁一个年龄组分为6组统计分析,同时分别以同性别、同部位峰值减低20及其25 S D 作为 O P诊断标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男女两性 B M D 值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女性各部位 B M D下降趋势较男性明显,其中50~59岁和60~69岁两年龄组骨量呈快速丢失阶段。两性骨丢失速度70岁之前 W ard's> L2 L4 > Neck > Troch,70岁之后 W ard's Neck> Troch> L2 L4。在减低20 S D 患病男性有288% ,女性有351% 的人已发生骨折。结论 为本地区不同性别、各年龄段 B M D 值及变化特点积累了数据和资料,同时提出为避免部分 O P患者误诊、漏诊,鉴于国情, O P诊断标准以减低20 S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D 诊断标准 OP 部位 SD 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 正常人 腰椎 女性 男性
下载PDF
大鼠骨密度测定方法及其在骨质疏松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洪复 翁世芳 黄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8-9,共2页
精确定量测定骨密度是分析骨代谢改变的重要内容。本文应用(125)ISPA大鼠骨密度仪和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由维甲酸和卵巢切除两种方法诱发的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进行股骨和全身骨密度测定,结果为前者模型的骨密度较对照分别降低... 精确定量测定骨密度是分析骨代谢改变的重要内容。本文应用(125)ISPA大鼠骨密度仪和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由维甲酸和卵巢切除两种方法诱发的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进行股骨和全身骨密度测定,结果为前者模型的骨密度较对照分别降低6.7%和4.8%,后者模型的骨密度较对照分别降低7.6%和8.3%,降低均有显著意义。由此表明,大鼠骨密度测定在骨质疏松模型建立中是十分有用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骨密度仪 大鼠 骨质疏松模型 对照 卵巢切除 骨代谢 股骨 维甲酸 诱发 改变
下载PDF
糖尿病Ⅱ型患者的骨矿含量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杜维霞 郭仕林 姬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3-45,59,共4页
观察20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男性94例,女性108例;年龄33~88岁;患病史0.5~25年。用单光子骨密度扫描仪测量非优势臂桡、尺骨中、远端1/3交界处。结果显示:(1)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男性为38.3%,女性... 观察20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男性94例,女性108例;年龄33~88岁;患病史0.5~25年。用单光子骨密度扫描仪测量非优势臂桡、尺骨中、远端1/3交界处。结果显示:(1)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男性为38.3%,女性为48.1%;(2)随着病程的增加骨密度降低,呈显著负相关;(3)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密度降低,同样呈显著负相关;(4)男性糖尿病患者在体重与身高的平方的比值(kg/m2)22~28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在低于比值22和大于28时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矿含量 骨密度 糖尿病患者 男性 比值 糖尿病 年龄 女性患者 尺骨 骨质疏松
下载PDF
A comparison of two different dosages of conjugated equine estrogen in continuous combined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with progestin 被引量:5
4
作者 邢淑敏 吴宜勇 +3 位作者 刘建立 徐茹兰 张忠兰 王莹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84-587,共4页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wo different dosages of conjugated equine estrogen (CEE) on preventing bone loss and relieving the symptoms of menopausal syndrome in women at an early stage of menopause Methods A to...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wo different dosages of conjugated equine estrogen (CEE) on preventing bone loss and relieving the symptoms of menopausal syndrome in women at an early stage of menopause Methods A total of 236 postmenopausal women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one of the following groups: Group A: 0 625 mg CEE+2 mg 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 (MPA)+1 tab Caltrate-D per day; Group B: 0 3 mg CEE+2 mg MPA+1 tab Caltrate-D per day; Group C: 1 tab Caltrate-D per day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study was continued for 2 years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were monitored: ① L2-4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measured with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EX)), ② menopausal syndr ome improvement (assessed by comparing Kupperman scores), ③ vaginal bleeding rate,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endometrium and breast in each group Results Overall, 213 cases (90%) completed the 1-year study and 176 cases (75%) completed the 2-year study The percentage changes in L2-4 BMD at the 12th and 24th month in Group A were +2 3% and +3 7%, respectively, with the posttreatment values being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pretreatment values (P<0 001) The percentage changes were +2 7% at 12th month (P<0 05) and +0 7% at 24th month (P>0 05) in Group B And that of Group C were -0 4% at 12t h month and -1 6% at 24th month (P>0 05) L2-4 BMD in both Group A and B w 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C at 12th and 24th month (A vs C, P<0 001; B vs C, P<0 05) Kupperman Sco re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fter 1, 3, 6 ,12 and 24 months in all 3 groups when compared with baseline (P<0 001) Scores in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C (P<0 001) However, the vaginal bleeding rates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 or in Group C There was no atypical hyperplasia of endometrium in the 3 groups by the end of the study One p atient in Group A developed superficial thrombophlebitis by the end of 12th month Conclusion Continuous com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OPAUSE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 bone mineral density osteoporosis ENDOMETRIUM
原文传递
Decreased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female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fter long term administration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岚 冯树芳 王洪复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3-65,共3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bone changes in female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induced by long term administration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TW) Methods 70 female SLE p...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bone changes in female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induced by long term administration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TW) Methods 70 female SL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accordiog to their drug history: SLE disease control group, corticosteroids treatment group, TW treatment group, and both corticosteroids and TW treatment group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of the lumbar spine 2-4 and 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turnover were studied Results Long term administration of TW coul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BMD levels in female SLE patients ( P <0 05) The patients receiving TW for more than 5 years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BMD levels compared with those for less than 5 years The degree of decreased BMD induced by TW was less seve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prednison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turnover among four groups ( P >0 05) Conclusion Long term administration of TW could decrease BMD levels in women Osteoporosis may be an important problem for SLE patients treated with T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 bone mineral density · osteoporosis
原文传递
中老年人椎体骨密度定量CT测定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沈宁江 陈文清 +1 位作者 李一波 刘光洪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定量CT(quantitative CT,QCT)椎体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定在诊断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价值,分析骨质疏松发生率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对597例中老年无症状体检者进行BMD测定,其中男性356例,女性241例,年龄30... 目的探讨定量CT(quantitative CT,QCT)椎体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定在诊断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价值,分析骨质疏松发生率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对597例中老年无症状体检者进行BMD测定,其中男性356例,女性241例,年龄30~89岁,按年龄、性别分组,每10岁为一年龄段。将QCT扫描线分别定位于L1~4椎体中间层面,与椎体上下缘平行扫描。结果中老年人BMD随年龄增高而下降,本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女性:50~59岁为54.05%,60~69岁为81.81%,70~79岁为94.74%,80~89岁为100%;男性:50~59岁为25%,60~69岁为50%,70~79岁为64.52%,80~89岁为90.91%。结论 QCT诊断骨质疏松症敏感、准确、重复性强,易于推广应用。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与年龄增加有关,年龄越大,骨质疏松症发生率越高,女性显著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定量CT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密度检测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小珍 朱晓浚 李少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1期14-15,共2页
为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GC) 后的骨量变化,早期发现骨质疏松(OP) ,减少骨折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采用双能量X 线骨密度(BMD) 测量仪对50 例SLE 女患者股骨近端和腰椎进行BMD... 为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GC) 后的骨量变化,早期发现骨质疏松(OP) ,减少骨折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采用双能量X 线骨密度(BMD) 测量仪对50 例SLE 女患者股骨近端和腰椎进行BMD测定,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50 例SLE患者股骨近端、腰椎骨量减少者发生率为44 % (22/50) ,OP为8% (4/50) ,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1);股骨近端BMD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05) ;OP/ 骨量减少者的发生与使用GC的总量(35-24 g) 和时间(2-5 年) 有关(P< 0-01) 。提示,长期服用GC的SLE女患者,股骨近端BMD降低明显,与使用GC的剂量和时间有关;也是该部位容易发生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定期测量BMD,可早期发现OP,如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可减少OP和骨折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骨密度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卓铁军 周明秀 申志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62-64,共3页
目的 为探讨消化性溃疡(溃疡病)对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双能X 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了114 例溃疡病患者腰椎及右股骨上端(Neck、W ard 三角、Troch)的骨密度。结果 从疾病、性别、年... 目的 为探讨消化性溃疡(溃疡病)对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双能X 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了114 例溃疡病患者腰椎及右股骨上端(Neck、W ard 三角、Troch)的骨密度。结果 从疾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等方面将溃疡病患者BMD 的变化与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BMD 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溃疡病患者BMD 广泛低于对照组,以腰椎改变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溃疡病患者存在明显骨丢失,其骨质疏松症(OP)患病率为男31.03% 、女42.8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双能X线骨密度仪 BMD 消化性溃疡 溃疡病 对照组 DEXA 正常 体重指数 骨丢失
下载PDF
河南电业脑力劳动者腰椎骨密度检测分析
9
作者 刘志成 王晓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57-58,共2页
目的 调查河南电业基层36 个单位316 名从事脑力劳动者腰椎的骨矿含量。方法 应用美国HOLOGIC公司双能X 线4500W 型骨密度仪,行腰椎前后位和侧位骨矿含量检测,重点分析了腰椎侧位感兴趣区BMD。结果 在被检测... 目的 调查河南电业基层36 个单位316 名从事脑力劳动者腰椎的骨矿含量。方法 应用美国HOLOGIC公司双能X 线4500W 型骨密度仪,行腰椎前后位和侧位骨矿含量检测,重点分析了腰椎侧位感兴趣区BMD。结果 在被检测的316 名脑力劳动者中,腰椎前后位和侧位BMD 男女组均于30~39 岁达峰值,以后随年龄增长BMD 呈下降趋势,腰椎侧位感兴趣区BMD 显著低于腰椎侧位BMD,经统计学处理P< 0.001;轻度骨质疏松34 例(占10.75% );中度骨质疏松64 例(占20.25% );重度骨质疏松25 例(占7.91% );总计骨质疏松发生率为39.91% 。结论 腰椎侧位感兴趣区骨矿含量检测能早期反映BMD 的变化;分析脑力劳动者骨质疏松原因之一是户外活动和体力劳动相对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D 骨质疏松 腰椎侧位 骨矿含量 脑力劳动者 前后位 腰椎骨密度 检测分析 年龄增长 轻度
下载PDF
广西地区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华 程昌志 +2 位作者 罗远国 韦葛堇 林舟丹 《西部医学》 2014年第11期1504-1506,共3页
目的 探讨广西地区门诊就诊或住院的绝经后妇女年龄、绝经年龄及绝经年限对女性骨密度的影响,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门诊就诊或住院、以腰背痛和关节痛为主诉的633例中老年妇女,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Lunar Prodigy型骨... 目的 探讨广西地区门诊就诊或住院的绝经后妇女年龄、绝经年龄及绝经年限对女性骨密度的影响,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门诊就诊或住院、以腰背痛和关节痛为主诉的633例中老年妇女,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Lunar Prodigy型骨密度检测仪,测量腰椎及双侧股骨颈骨密度,根据不同的民族、不同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进行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汉族妇女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5.3%,壮族妇女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降低随年龄、绝经年限的增加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骨密度随绝经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除46岁以下组与46~50岁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46岁以下组与50岁以上组、46~50岁组与50岁以上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绝经年龄早更容易引起骨密度降低,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骨密度降低越明显,就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妇女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绝经前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密度测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晓浚 林宝珠 +2 位作者 张军民 谭国珍 梁九根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探讨绝经前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骨量变化的情况、临床意义以及皮质类固醇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能量 X线骨密度 (BMD)测量仪对 100例绝经前女性 SLE患者股骨近端和腰椎进行 BMD测定,其中 40例同步测定了血清... 目的 探讨绝经前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骨量变化的情况、临床意义以及皮质类固醇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能量 X线骨密度 (BMD)测量仪对 100例绝经前女性 SLE患者股骨近端和腰椎进行 BMD测定,其中 40例同步测定了血清雌二醇 (E2)和雌三醇 (E3)浓度,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 平均年龄 31岁,服用皮质类固醇时间平均 26个月,泼尼松累计服用总量平均为 21g。股骨近端、腰椎骨量减少者发生率为 39%( 39/100),骨质疏松为 8% (8/100, 1例股骨颈骨折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骨密度 骨质疏松 绝经前
原文传递
北京市区1333人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及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调查 被引量:95
12
作者 吴青 陶国枢 +1 位作者 刘晓玲 牟善初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6-80,共5页
本文随机对北京市区20~94岁人群中1333人进行了不同部位的双能X线骨密度(BMD)的调查,其中女性740人,男性593人,按10岁为一年龄组,将其分为8组,结果显示:腰椎骨峰值女性见于30~39岁,男性见于20~... 本文随机对北京市区20~94岁人群中1333人进行了不同部位的双能X线骨密度(BMD)的调查,其中女性740人,男性593人,按10岁为一年龄组,将其分为8组,结果显示:腰椎骨峰值女性见于30~39岁,男性见于20~29岁,股骨上端(Neck、Ward's、Troch)骨峰值男、女均见于20~29岁。BMD累积丢失率女性较男性高,无论男、女股骨上端高于腰椎,股骨上端三个部位中又以ward's为著。女性50岁以后可见骨量丢失加速,男性呈缓慢丢失。以同性别、同部位峰值BMD减低两个标准差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骨质疏松症患病率49岁以前无论男性或女性均在10%以内,5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以累积丢失率最高的部位统计,50岁以上女性约为30~40%,男性20%~30%;60岁以上女性约为60~70%,男性25~35%170岁以上女性达80~90%,男性48~56%;80岁以上女性达85~100%,男性达50~65%。股骨上端各部位骨质疏松症检出率明显高于腰椎。提示:骨质疏松的研究重点在女性,但对男性也不容忽视。股骨上端各部位BMD检测敏感性高于腰椎,对腰椎BMD正常,但有明显骨质增生者应参考股骨上端BMD方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BMD 女性 股骨上端 骨质疏松症 腰椎 部位 骨峰值 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 患病情况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和中医证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邵敏 庄洪 宋文昭 《中医正骨》 2000年第5期9-10,共2页
为了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共对 42 1名社区绝经后妇女进行腰椎双能 X线扫描测定骨密度 ,利用 SF- 36生存质量调查量表和中医证候调查表进行了生存质量和中医证型调查。结果示 42 1名绝经后妇女中... 为了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共对 42 1名社区绝经后妇女进行腰椎双能 X线扫描测定骨密度 ,利用 SF- 36生存质量调查量表和中医证候调查表进行了生存质量和中医证型调查。结果示 42 1名绝经后妇女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为 6 0 % ,与文献记录相近。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生存质量低于非骨质疏松症患者。在中医证型的调查中发现 ,全组妇女肾虚的发病率最高 ,达 73.3% ,其次为心虚、肝虚和脾虚 ,发病率达 5 8.6 %、5 4.5 %和 39.2 % ,气虚、阴虚、血瘀、阳虚的发病率亦较高 ,分别为 36 .4%、32 .3%、2 0 .2 %、18.8% ,而肺虚、血虚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不足 10 %。而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以上各证的发病率均升高 ,其中肾虚发病率达 84.7% ,多合心虚、肝虚和脾虚 ,复合发病率分别达 6 2 .7%、6 1.0 %和 5 0 .1%。表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正常同龄人相比下降 ,该病患者中医证型以肾虚为主 ,同时兼有心虚、肝虚和脾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病理学 骨密度 中医证型 生存质量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潘时中 张松菁 +3 位作者 严孙杰 赵淑好 江金玉 林榕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DM)肾脏损害与骨质疏松(Op)的关系。方法应用SD200型骨矿物仪测量86例DM(2型)患者(包括正常白蛋白尿组49例,微量白蛋白尿组17例,临床白蛋白尿组20例)和34例正常对照组的骨密度(BMD)变化。结果临床白蛋...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DM)肾脏损害与骨质疏松(Op)的关系。方法应用SD200型骨矿物仪测量86例DM(2型)患者(包括正常白蛋白尿组49例,微量白蛋白尿组17例,临床白蛋白尿组20例)和34例正常对照组的骨密度(BMD)变化。结果临床白蛋白尿组的BMD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Op的发生率随尿白蛋白增高而增加。结论肾脏损害是加重DM患者Op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白蛋白 骨密度 骨质疏松 糖尿病 肾损害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的骨钙素与骨密度变化及临床意义──附46例报告 被引量:15
15
作者 向明珠 杨柳 +1 位作者 李海平 陈小惠 《新医学》 2000年第2期80-81,90,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及敏感检测指标。方法:对46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46名正常人,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用单光子吸收法测定骨密度,并对骨钙素与骨密度进行相关分析。同时检测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等。...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及敏感检测指标。方法:对46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46名正常人,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用单光子吸收法测定骨密度,并对骨钙素与骨密度进行相关分析。同时检测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等。结果:糖尿病患者的骨钙素[(3.3±1.4)μg/L]与骨密度[(0.67±0.11)g/cm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6±1.2)μg/L、(0.78±0.12)g/cm2],(P<0.001)。骨钙素水平与骨密度呈正相关(γ=0.5902,P<0.001),与病程及血糖呈负相关(γ=-0.6760,-0.45 12,P<0.01~0.001)。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属正常范围。糖尿病患者骨量减少14例(30%),骨质疏松11例(24%),而对照组骨量减少4例(9%),未发现骨质疏松者。结论: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较高。骨钙素可以作为检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骨钙素 骨密度 骨质疏松 放射免疫法
下载PDF
改善微循环对老年骨质疏松症钙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永光 《医学理论与实践》 1999年第5期256-259,共4页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属退行性疾病,系因微循环障碍、血流变异常、氧代谢紊乱导致细胞功能低下,使骨需物质的吸收、运载及利用失衡而发病。为解决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钙吸收困难的问题进行本项研究,对象共90例,年龄50~69岁,男女各占一半,均为...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属退行性疾病,系因微循环障碍、血流变异常、氧代谢紊乱导致细胞功能低下,使骨需物质的吸收、运载及利用失衡而发病。为解决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钙吸收困难的问题进行本项研究,对象共90例,年龄50~69岁,男女各占一半,均为微循环总分值6.0以上、骨密度值低于同年龄组正常参考值1.5个标准差以上、有骨痛症状的非继发性骨质疏松病人。分设两组,第1组为治疗组,60例,男女各30例;先用氦氖弱激光氧液治疗1个疗程,复检微循环明确改善程度后,每日口服钙尔奇D片600毫克,连续服用3个月,复检骨密度。第2组为对照组.30例,男女各15例;每日口服钙尔奇D片600毫克,连续服用3个月,复检骨密度。治疗组病例骨痛症状全部控制,治疗前后检测的徽循环、血流变及骨密度数据,经统计学t检验处理P<0.01,有显著意义;对照组仅部分病例骨痛症状减轻,治疗前后检测的骨密度数据,经统计学t检验处理P>尸>0.05,无意义。说明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微循环障碍的程度,有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 血流变 骨密度 骨质疏松 钙剂 治疗
下载PDF
老年男性骨密度与钙调节激素测定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向明珠 涂昭昊 杨柳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0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 探讨钙调节激素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6 3例老年男性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 ,测定骨密度 (BMD)、血清钙 (Ca)、磷 (P)、碱性磷酸酶 (AKP)、甲状旁腺激素 (PTH)、降钙素 (CT)、2 5羟维生素D[2 ... 目的 探讨钙调节激素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6 3例老年男性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 ,测定骨密度 (BMD)、血清钙 (Ca)、磷 (P)、碱性磷酸酶 (AKP)、甲状旁腺激素 (PTH)、降钙素 (CT)、2 5羟维生素D[2 5 (OH) VitD] ,并与 37例青年男性对照。  结果 老年男性BMD、CT、2 5 (OH) VitD均较对照组降低、PTH增高 (P <0 0 0 1)。骨质疏松组CT、2 5 (OH) VitD较非骨质疏松组降低、PTH增高 (P <0 0 1~ 0 0 0 1)。Ca、P、AKP无明显差异。  结论  增龄、钙调节激素异常是引致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男性 骨密度 钙调节激素 骨质疏松
下载PDF
Singh指数对股骨上段骨密度的定量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晨光 贾宁阳 +2 位作者 彭迪田 王俭 万卫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评价Singh指数对股骨上段骨密度的定量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DXA)和X线平片对照研究了122例股骨上段定量骨密度和相应Singh指数。结果Singh指数与股骨颈区骨密度及其T-SCOR一致,与大粗隆和粗隆间区骨密度及其T... 目的评价Singh指数对股骨上段骨密度的定量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DXA)和X线平片对照研究了122例股骨上段定量骨密度和相应Singh指数。结果Singh指数与股骨颈区骨密度及其T-SCOR一致,与大粗隆和粗隆间区骨密度及其T-SCOR不一致,股骨颈区骨密度低于大粗隆和粗隆间骨密度(P<0.05和P<0.01),与大粗隆骨密度呈中等相关,相关系数为0.533;与粗隆间骨密度弱相关,相关系数为0.379。Singh指数在股骨颈诊断特异度为98.33%,对股骨颈骨质疏松诊断正确率为88.89%,对股骨颈贫骨诊断正确率为81.93%;Singh指数对大粗隆诊断特异度为84.51%,对大粗隆骨质疏松诊断正确率为77.36%,对大粗隆贫骨诊断正确率为75.86%;Singh指数对粗隆间诊断特异度为69.3%;对粗隆间骨质疏松诊断正确率为69.83%;对贫骨诊断正确率为68.07%。结论Singh指数对股骨颈骨密度定量评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H指数 股骨上段 骨密度 定量诊断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益肾壮骨冲剂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许理忠 侯宝兴 +1 位作者 施杞 谢可永 《中医正骨》 2001年第9期9-10,共2页
为观察补肾中药益肾壮骨冲剂对骨质疏松症的疗效 ,将 130例诊断明确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 80例 ,给予益肾壮骨冲剂 ;对照组 5 0例 ,给予钙剂、镇痛剂。结果发现 ,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肾虚症侯积分均值、... 为观察补肾中药益肾壮骨冲剂对骨质疏松症的疗效 ,将 130例诊断明确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 80例 ,给予益肾壮骨冲剂 ;对照组 5 0例 ,给予钙剂、镇痛剂。结果发现 ,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肾虚症侯积分均值、腰痛积分均值均有明显下降 (P<0 .0 1) ,腰椎 (L1 ,L2 )和粗隆处 (Ward's)骨密度值均明显升高 (P<0 .0 5 )。表明益贤壮骨冲剂能有效地延缓骨质丧失和改善其症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中药 益肾壮骨冲剂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骨密度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顾振辉 杨淑蓉 +5 位作者 傅宏亮 李佳宁 吴靖川 李劲松 施海虹 吴斌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测定腰椎L2~4前后位(anterior鄄post,A鄄P正位)和侧位的骨密度(BMD),以界定L2~4前后位和侧位男、女患者骨质疏松症(OP)的诊断临界值。方法:测定2115例患者L2~4的BMD,其中前后位1018例,侧位1097例。以T值... 目的: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测定腰椎L2~4前后位(anterior鄄post,A鄄P正位)和侧位的骨密度(BMD),以界定L2~4前后位和侧位男、女患者骨质疏松症(OP)的诊断临界值。方法:测定2115例患者L2~4的BMD,其中前后位1018例,侧位1097例。以T值≤-2.0s和≤-2.5s为诊断标准进行OP检出率分析。结果:按T值≤-2.0s、≤-2.5s计算,其中女性L2~4前后位的OP检出率分别为32.5%和14.5%,侧位分别为59.0%和33.4%;男性L2~4的前后位OP检出率分别为17.6%和6.4%,侧位分别为45.9%和17.8%。无论男女,以T值≤-2.0s为标准时,L2~4前后位与侧位的OP检出率差异显著(P<0.01)。L2~4前后位以T值≤-2.0s为标准的OP检出率和侧位以T值≤-2.5s为标准的OP检出率一致(P>0.05)。结论:男、女性L2~4前后位BMD测定可参考以T值≤-2.0s作为OP的诊断标准,侧位可参考以T值≤-2.5s作为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吸收仪 测定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