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不连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7
1
作者 常玉立 孙天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5期450-453,共4页
骨不连是骨折患者常见的晚期并发症,治疗比较困难。作者对骨不连的诱因以及发病机制、治疗的相关研究现状,特别是对骨不连非手术疗法的进展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 骨不连 骨折修复 治疗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冲击波疗法 低强度脉冲超声 综述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尹晓玲 火子榕 +1 位作者 严爽 张治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5-159,共5页
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是耳科学领域难点及热点问题,内耳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neurons,SGNs)的损伤是导致SNHL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治疗SNHL的方法主要有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 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是耳科学领域难点及热点问题,内耳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neurons,SGNs)的损伤是导致SNHL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治疗SNHL的方法主要有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但都无法恢复正常的听觉结构,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是否能将干细胞移植与人工耳蜗植入相结合,以实现SGNs损伤修复从而提高人工耳蜗植入的效能,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由于其高扩增潜能,遗传稳定,易于分离培养,低免疫源性和免疫调节功能,近几年成为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的研究热点,且已被多个临床试验证实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潜能,可被应用于组织损伤修复,如心肌梗死、脊柱及脑损伤、软骨及骨损伤。本文将从SGNs数量与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关系、BMSCs移植实现SGNs再生或修复几方面进行综述,包括探讨人工耳蜗植入联合干细胞移植面临的治疗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耳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人工耳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补肾化瘀生新方对不同代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凋亡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金生 张宝霞 +1 位作者 惠小珊 张丽娜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5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生新方对不同代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对BMSCs进行提取纯化、分选及培养,第3代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加入杜氏培养液(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DMEM)...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生新方对不同代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对BMSCs进行提取纯化、分选及培养,第3代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加入杜氏培养液(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DMEM);补肾化瘀生新组,加入补肾化瘀生新含药血清;生理盐水组,加入生理盐水含药血清。MTT法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和不同代次BMSCs细胞活性、生长曲线和群体倍增时间;比色法检测β-半乳糖苷酶活性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间点和不同代次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 succinimidyl ester,CFDA-SE)标记、BMSCs增殖率和细胞周期变化;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不同代次BMSCs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生理盐水组β-半乳糖苷酶活性、24 h、48 h、72 h时间点不同代次BMSCs增殖率和群体倍增时间、端粒酶活性、不同代次G0/G1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补肾化瘀生新组不同代β-半乳糖苷酶活性、端粒酶活性降低,24 h、48 h、72 h时间点不同代次BMSCs增殖率、群体倍增时间、不同代次G0/G1期升高(P <0.05)。结论:补肾化瘀生新方延缓细胞衰老作用可能与降低β-半乳糖苷酶活性、激活端粒酶活性、提高BMSCs增殖分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补肾化瘀生新方 细胞衰老 端粒酶 细胞实验
原文传递
丹酚酸B预处理EPCs对AMI大鼠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心肌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华声瑜 赵桂峰 +1 位作者 李庆雯 范英昌 《天津中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丹酚酸B预处理的内皮祖细胞(EPC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后心肌微环境的影响。[方法]56只AM I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M SCs组、EPCs+BM SCs组,其中治疗组用丹酚酸B最佳药物浓... [目的]探讨中药丹酚酸B预处理的内皮祖细胞(EPC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后心肌微环境的影响。[方法]56只AM I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M SCs组、EPCs+BM SCs组,其中治疗组用丹酚酸B最佳药物浓度处理的EPCs与BM SCs混合,在大鼠AM I区周边分5点注射。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M I大鼠梗死区心肌收缩蛋白α型肌球蛋白重链(α-M H C)和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细胞移植4周后,各细胞联合移植组中,2∶14、∶1和8∶1组在Brdu集中表达区域均有不同强弱程度的α-MHC阳性表达,除假手术组较少外,所有接受冠状动脉结扎的大鼠心肌梗死区I型胶原表达均升高。[结论]BMSCs在丹酚酸B预处理的EPCs干预的心肌微环境下可向心肌细胞分化,可预防或改善心室重塑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急性心肌梗死 内皮祖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移植
下载PDF
丹酚酸B干预内皮祖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分化早期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庆雯 谭俊珍 +1 位作者 南亚昀 范英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丹酚酸B预处理的内皮祖细胞(EPC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心肌分化早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培养、纯化EPCs与BMSCs;免疫细胞化学法(CD34/CD133/CD44)分别鉴定两... 目的探讨中药丹酚酸B预处理的内皮祖细胞(EPC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心肌分化早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培养、纯化EPCs与BMSCs;免疫细胞化学法(CD34/CD133/CD44)分别鉴定两种细胞。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大鼠AMI模型,4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MSCs组,EPCs+BMSCs组,其中治疗组用丹酚酸B最佳药物浓度处理的EPCs与BMSCs混合,在大鼠AMI区周边分五点注射。RT-PCR检测心肌分化早期基因Nkx2.5、GATA-4表达。结果细胞移植4w后,EPCs+BMSCs组心肌Nkx2.5、GATA-4表达量分别为2.256±0.524和1.567±0.28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丹酚酸B预处理的EPCs联合BMSCs的移植上调了BMSCs向心肌分化过程中Nkx2.5、GATA-4基因的表达,对心肌细胞的数量增加有重要影响,从而有可能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急性心肌梗死 内皮祖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移植
下载PDF
卵母细胞内注射自体骨髓线粒体获得男婴活产1例病例报道 被引量:7
6
作者 方丛 黄睿 +4 位作者 贾磊 曹国坤 刘晓娉 陈伟熙 梁晓燕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37-939,共3页
目的探讨卵母细胞内注射自体骨髓线粒体对不孕患者反复助孕失败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中心1例反复助孕失败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介绍卵母细胞内注射自体骨髓线粒体的过程。结果患者孕34^(+5)周活产一男婴。结论卵母细胞内注射自... 目的探讨卵母细胞内注射自体骨髓线粒体对不孕患者反复助孕失败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中心1例反复助孕失败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介绍卵母细胞内注射自体骨髓线粒体的过程。结果患者孕34^(+5)周活产一男婴。结论卵母细胞内注射自体骨髓线粒体为解决原发不孕夫妇胚胎质量差及妊娠结局差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线粒体移植 卵母细胞质量 胚胎质量
原文传递
地基微重力效应模拟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其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晨 吕东媛 +2 位作者 孙树津 宋关斌 龙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5-291,共7页
随着空间生命科学的发展,地基模拟微重力效应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以弥补空间飞行机会受限的不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地基能够向各胚层分化,但其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的生物学行为以及调控... 随着空间生命科学的发展,地基模拟微重力效应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以弥补空间飞行机会受限的不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地基能够向各胚层分化,但其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的生物学行为以及调控机制仍不清楚。地基模拟微重力效应会影响BMSCs的生长、凋亡和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导致细胞骨架重组,改变BMSCs在不同分化方向上的潜能。本文就地基微重力效应模拟如何影响BMSCs生物学行为及其相关调控机理进行综述,以期深入认识(微)重力影响BMSCs的力学-生物学耦合机制,为与空间飞行相关的病理生理改变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生长 细胞骨架 细胞分化
下载PDF
龟板活性成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I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海玲 陈金锋 +3 位作者 陈东风 郑二来 叶茂盛 华子春 《解剖学研究》 CAS 2013年第5期347-350,共4页
目地观察龟板活性成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分化抑制蛋白1(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 1,Id1)的作用。方法将构建成功的PGL3-Id1启动子用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龟板9种活性成分(S1-S9:十六酸甲酯(S1)、十六... 目地观察龟板活性成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分化抑制蛋白1(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 1,Id1)的作用。方法将构建成功的PGL3-Id1启动子用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龟板9种活性成分(S1-S9:十六酸甲酯(S1)、十六酸(S2)、十六酸乙酯(S3)、十八酸甲酯(S4)、十八酸(S5)、十八酸乙酯(S6)、甾醇(S7)、十四酸甾醇酯(S8)、4-甾酮(S9))30μg/mL分别作用于转染后的BMSCs 36 h,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各活性成分对Id1表达的影响。选取对Id1作用明显的S2、S3、S6、S8、S9,RT-PCR检测对Id1表达的影响。将各活性成分按不同的方式配伍,30μg/mL的终浓度作用于转染后的BMSCs 36 h,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各配伍对Id1表达的影响。结果 S6、S8、S9促进了BMSCs中Id1的表达;S2、S3抑制了BMSCs中Id1的表达;S6、S8、S9之间的配伍可以促进Id1的表达;S2、S3及其与其他成分之间的配伍降低了Id1的表达。结论 S6、S8、S9为龟板中促进BMSCs增殖的活性成分;S2、S3为抑制BMSCs增殖的活性成分。龟板对MSCs的作用是各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既促进了BMSCs增殖,又避免了细胞的过度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板活性成分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抑制蛋白1
下载PDF
流体剪应力在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向分化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屹羚 张鹏 江凌勇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8-382,共5页
细胞在体内受到流体剪应力、机械应变、流体静压力等机械应力的作用,其中流体剪应力(fluid shear stress,FSS)被认为是维持骨稳态及骨改建过程中最重要的应力。目前研究多集中在FSS对骨细胞及成骨细胞的作用上,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 细胞在体内受到流体剪应力、机械应变、流体静压力等机械应力的作用,其中流体剪应力(fluid shear stress,FSS)被认为是维持骨稳态及骨改建过程中最重要的应力。目前研究多集中在FSS对骨细胞及成骨细胞的作用上,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研究相对较少。BMSCs对骨改建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BMSCs对FSS的应答越来越受到关注。BMSCs对FSS的反应涉及细胞骨架、基质刚度及弹性、成骨信号等方面。总结FSS在BMSCs内的力转导机制、对其分化及功能的改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构建组织工程化骨、骨病变的治疗等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剪应力 骨髓基质干细胞 力转导 机械敏感性
下载PDF
NK4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0
作者 祝荫 程明 +3 位作者 吕农华 罗时文 谢勇 刘东升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76-981,共6页
本研究构建携带人NK4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将其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明确转染后NK4表达情况。通过聚合酶链反应从HGFcDNA文库中克隆NK4基因,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基因重组构建慢病毒载体质粒pGC-FU-NK4,实时定量PCR检测病毒滴... 本研究构建携带人NK4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将其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明确转染后NK4表达情况。通过聚合酶链反应从HGFcDNA文库中克隆NK4基因,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基因重组构建慢病毒载体质粒pGC-FU-NK4,实时定量PCR检测病毒滴度。所获慢病毒(Lenti-NK4)转染hBMSCs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表达。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NK4表达。结果显示,所获NK4基因测序后与GeneBank报到序列完全一致,收集、浓缩病毒后测定其滴度为2×108TU/ml。Lenti-NK4转染hBMSCs后胞膜及胞浆有荧光分布,培养上清中NK4含量随感染时间延长而增加。提示携带NK4的慢病毒能安全、有效地转染hBMSCs,持续稳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4l慢病毒载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原文传递
miR-139下调Notch1/Hes1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于哮喘大鼠肺组织抑制Th2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坤 朱慧志 +2 位作者 杨磊 徐晴雯 任冯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7-104,共8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139(miR-139)调控Notch信号通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归巢及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BMSC组。采用卵清蛋白致敏建立哮喘模型,尾静脉输注BMSC。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变情况... 目的研究微小RNA-139(miR-139)调控Notch信号通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归巢及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BMSC组。采用卵清蛋白致敏建立哮喘模型,尾静脉输注BMSC。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变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BMSC标志物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支气管上皮细胞CXCR4表达,ELISA检测肺组织1型辅助T(Th1)细胞炎症因子γ干扰素(IFN-γ)、Th2细胞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缺刻基因1(Notch1)、锯齿样基因1(Jagged1)、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CXCR4、IL-4、Notch1、Hes1表达升高,Th1细胞/Th2细胞比值、miR-139水平降低。BMSC输注后发现,与模型组比较,BMSC组肺组织、支气管上皮细胞CXCR4表达升高,Th1细胞/Th2细胞比值、miR-139水平升高。Notch1、Hes1表达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肺组织CXCR4表达与支气管上皮细胞CXCR4表达、Th1细胞/Th2细胞比值、miR-139呈正相关。支气管上皮细胞CXCR4表达与Th1细胞/Th2细胞、miR-139呈正相关,与Notch1呈负相关。Th1细胞/Th2细胞比值与miR-139呈正相关。结论miR-139可下调Notch通路,促进BMSC归巢于哮喘肺组织,通过免疫调节抑制Th2细胞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 归巢 微小RNA-139(miR-139) Notch信号通路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继发性骨质疏松大鼠骨缺损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翔 陈广谋 +4 位作者 黄成硕 刘志军 曾荣 楚佳奇 李鹏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20期3269-3272,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继发性骨质疏松性的个体骨缺损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分离法培养原代BMSCs细胞,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及使用成骨成脂特异性染色鉴定培养的BMSCs;选取60只雌性SD大鼠,通过肌注地塞米松(...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继发性骨质疏松性的个体骨缺损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分离法培养原代BMSCs细胞,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及使用成骨成脂特异性染色鉴定培养的BMSCs;选取60只雌性SD大鼠,通过肌注地塞米松(DEX,1 mg·kg-1·d-1)8周,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所有大鼠经手术于胫骨平台下钻孔造骨缺损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NS组,骨折不处理)、DEX骨折+生理盐水(NS)组、DEX+BMSCs组,将BMSCs注射到大鼠骨缺损部位治疗(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对照),于术后4周和8周,采用Micro-CT检测各组大鼠的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经流式细胞表型鉴定及成骨成脂特异性染色实验均证实分离得到的细胞是BMSCs。Micro-CT结果表明,与DEX+NS组比较,BMSCs细胞治疗能促进DEX诱导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结论 BMSCs对继发性骨质疏松性大鼠的骨缺损具有显著的促进愈合作用,这为临床治疗继发性骨质疏松个体的骨损伤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骨质疏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缺损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筛选稳定转染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琦 邹志余 +3 位作者 杨瑞泽 邓洪利 张蕊 周劲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9-623,共5页
目的分离、培养并鉴定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感染兔BMSCs的最佳条件,筛选稳定转染的兔 BMSCs 。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 目的分离、培养并鉴定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感染兔BMSCs的最佳条件,筛选稳定转染的兔 BMSCs 。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法获得兔BMSCs;茜素红、甲苯胺蓝及油红O染色对BMSCs成骨、成软骨及成脂分化进行鉴定;免疫荧光组化染色检测CD44及CD90的表达;不同浓度嘌呤霉素筛选BMSCs的最小致死浓度;以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50、100、150、200的慢病毒载体介导eGFP转染BMSC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表达,并用嘌呤霉素筛出稳定转染系。结果当MOI为150,慢病毒载体介导eGFP感染兔BMSCs效率最高;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转染兔BMSCs的最适质量浓度是1.0 μg/mL。结论成功培养了兔BMSCs,用慢病毒介导的GFP标记了兔BMSCs并筛选出了稳定转染的兔BMSCs,建立了一个简便有效的干细胞标记方法,为BMSCs在动物体内实验标记示踪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慢病毒载体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转染 嘌呤霉素
下载PDF
微环境通过细胞骨架张力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弘远 张鹏 江凌勇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8-672,共5页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微环境中为细胞提供力学线索的主要元件。干细胞对基质力学信号改变的响应主要通过细胞骨架实现。细胞外基质性能改变后,力学信号经信号复合体传递,细胞骨架作为贯穿细胞整体的网状支架结构,在...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微环境中为细胞提供力学线索的主要元件。干细胞对基质力学信号改变的响应主要通过细胞骨架实现。细胞外基质性能改变后,力学信号经信号复合体传递,细胞骨架作为贯穿细胞整体的网状支架结构,在分子马达的作用下纤维重组产生张力,该力学信号可以转导为化学信号或直接传递至细胞核骨架,产生一系列对干细胞干性、增殖、分化以及凋亡的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于骨改建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结微环境改变后细胞骨架张力在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的影响及力信号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环境 细胞骨架张力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力传导
下载PDF
健脾补肾、清肠化湿复方及其拆方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趋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磊 连紫宇 +3 位作者 胡静怡 刘亚军 顾培青 沈洪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568-4572,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清肠化湿复方及其拆方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趋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并探究其促增殖趋化最佳的功效药物配伍。方法:4~5周龄SD大鼠提取BMSCs,分别加入健脾补肾、清肠化湿复方及其拆方,CCK-8法检测BM...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清肠化湿复方及其拆方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趋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并探究其促增殖趋化最佳的功效药物配伍。方法:4~5周龄SD大鼠提取BMSCs,分别加入健脾补肾、清肠化湿复方及其拆方,CCK-8法检测BMSCs增殖情况,Transwell法检测BMSCs趋化能力,qRT-PCR法检测SDF-1和CXCR4基因表达水平,并以选择性CXCR4拮抗剂AMD3100为对照,进一步观察影响BMSCs增殖趋化的可能机制。结果:健脾补肾、清肠化湿方能够促进BMSCs增殖和趋化,拆方促增殖趋化作用依次为复方组>健脾清肠组>健脾补肾组>健脾组,且复方组能够上调趋化因子SDF-1和CXCR4基因表达,加入AMD3100后能够抑制促增殖趋化能力。结论:健脾补肾、清肠化湿方能够促进BMSCs的增殖和趋化,其机制可能与SDF-1/CXCR4信号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补肾 清肠化湿 拆方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趋化 机制 SDF-1/CXCR4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EX-4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成骨分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诗萌 王宁 +3 位作者 孟静茹 贾敏 胡静 马雪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及其受体激动剂exendin-4(EX-4)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股骨和胫骨全骨髓,采用贴壁法分离BMSCs并传代至第三代,培养2d后分成4组:BMSC组、...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及其受体激动剂exendin-4(EX-4)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股骨和胫骨全骨髓,采用贴壁法分离BMSCs并传代至第三代,培养2d后分成4组:BMSC组、诱导成骨组(osteoblast induced medium,OIM组)和诱导加药组,诱导加药组细分为GLP-1(10^-9~10^-7 mol/L)或EX-4(10^-9~10^-7 mol/L)的不同浓度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通过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观察药物诱导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矿化的效果;采用RT-PCR方法检测ALP和Runx2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诱导对照组相比,GLP-1及EX-4各浓度处理组呈剂量依赖性显著促进细胞增殖(P〈0.05);ALP染色与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无显色或显色不明显,而GLP-1及EX-4组均有阳性显色。GLP-1及EX-4可以显著提高ALP活性,并提高Runx2、ALP的表达水平。结论:GLP-1及EX-4不仅能够直接促进BMSCs增殖,并促进其向成骨细胞分化,GLP-1及EX-4可能在骨重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性分化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铁死亡的机制研究
17
作者 田子玉 杨宇航 +3 位作者 马艺瑞 刘俊杰 王一超 李建民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285-1290,共6页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能否通过调控核转录E2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组织的铁死亡。方法 100只雌性SD大鼠中随机取出25只作为假手术组(Sham组)(不刺破大脑前动脉与...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能否通过调控核转录E2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组织的铁死亡。方法 100只雌性SD大鼠中随机取出25只作为假手术组(Sham组)(不刺破大脑前动脉与大脑中动脉分支,仅在感到穿刺线受阻时退出)。剩余75只大鼠通过血管穿刺法复制SAH大鼠模型,75只大鼠均造模成功,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组)、蛛网膜下腔出血+BMSCs移植组(BMSCs组)和蛛网膜下腔出血+BMSCs移植+Nrf2特异性抑制剂ML385干预组(ML385组),每组25只。造模3 d后,进行大鼠神经功能学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普鲁士蓝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内铁沉积情况;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神经脑细胞中铁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中Nrf2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BMSCs组大鼠神经功能学评分较SAH组显著增高,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SAH组大鼠(P均<0.05)。BMSCs组大鼠脑组织内铁沉积情况较SAH组明显减轻,铁含量、MDA含量明显减少,GSH含量和GPX4活性显著升高(P均<0.05)。与SAH组相比,BMSCs组大鼠脑组织中Nrf2、 GPX4表达水平显著增多(P均<0.05);与BMSCs组相比,ML385组大鼠脑组织中Nrf2、GPX4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均<0.05)。结论 BMSCs可能通过Nrf2/GPX4信号通路减轻SAH后受损脑组织铁死亡,从而修复其受损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铁死亡 Nrf2/GPX4通路 大鼠
下载PDF
化学方法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神经样细胞分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鑫 刘宇 卢宏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7年第6期793-797,共5页
目的:研究化学方法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的可持续性分化。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至P5代,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将细胞分为丁羟茴醚(BHA)诱导组、β巯基乙醇(BME)诱导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化学... 目的:研究化学方法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的可持续性分化。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至P5代,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将细胞分为丁羟茴醚(BHA)诱导组、β巯基乙醇(BME)诱导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化学诱导分化,通过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等神经细胞标志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BHA诱导组高表达GFAP,而BME诱导组高表达巢蛋白,2组NSE表达均较弱;同时在诱导结束后继续培养的过程中,2组神经标志分子表达量持续降低。结论:2种方法都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但分化结局不同,BHA诱导分化后细胞主要表达星形胶质细胞表面标志GFAP,而BME诱导分化后细胞主要表达神经前体细胞表面标志巢蛋白;此外,通过化学方法诱导分化的效果是不可持续的,在诱导结束后继续培养的过程中神经标志分子表达逐渐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细胞 诱导分化
下载PDF
兔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其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舟涌 李放 +2 位作者 余兆仲 任大江 陈晓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期21-23,F0003,共4页
目的探索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脂肪干细胞(ASCs)变化,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其代谢的影响。方法分别用DMEM、DMEM/F12(2∶1)、α-MEM培养兔BMSCs和ASCs。将体外培养的第3代兔BMSCs和ASCs各分为2组后培养到... 目的探索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脂肪干细胞(ASCs)变化,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其代谢的影响。方法分别用DMEM、DMEM/F12(2∶1)、α-MEM培养兔BMSCs和ASCs。将体外培养的第3代兔BMSCs和ASCs各分为2组后培养到第3代。A组:软骨诱导培养基(CM)+ASCs,B组:CM+ASCs+bFGF5ng/ml,C组:BMSCs+CM,D组:BMSCs+CM+bFGF5ng/ml。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测定35SO42-摄入量及羟脯氨酸浓度。结果α-MEM培养基比DMEM、DMEM/F12(2∶1)制备的BMSCs和ASCs所需时间缩短。单层培养的BMSCs和ASCs增殖较快,贴壁较牢且生成细胞集落,但经CM诱导后,细胞增殖较慢,贴壁不牢,且细胞没有集落生成。诱导后的BMSCs和ASCs的形状趋向于类圆形,B组和D的细胞数量比A组和C组的细胞多,B组、D组分别比A组、C组表达羟脯氨酸增加、35SO42-摄入量增加,而D组羟脯氨酸表达和35SO42-摄入量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添加了bFGF的CM诱导液诱导的兔干细胞生长较好,代谢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 细胞培养 脂肪干细胞(ASCs)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组织工程
下载PDF
补骨脂定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钟媚共 阮晓红 +5 位作者 郑明珠 陆文洁 陈莎莎 林碧华 郑焱 张鑫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癌细胞诱导下分化成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的情况,观察补骨脂定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BMSCs)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向CAFs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Transwell小室,建立h BMSCs和h UCMSCs...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癌细胞诱导下分化成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的情况,观察补骨脂定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BMSCs)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向CAFs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Transwell小室,建立h BMSCs和h UCMSCs与4种女性特发恶性肿瘤细胞(BT-549、HEC-1B、Hela和SK-OV-3)共培养模型。梯度浓度的补骨脂定处理h BMSCs和h UCMSCs后,用Compu Syn软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后续用10μmol·L-1补骨脂定处理各组细胞。用细胞增殖毒性(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用免疫印迹检测细胞中p-JAK2和p-STAT3表达水平。结果补骨脂定对h BMSCs和h UCMSCs的IC50分别是477.34和364.83μmol·L-1;在10μmol·L-1浓度下,对两种细胞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3.77±1.65)%和(3.70±2.11)%,均小于5%。h BMSCs与4种癌细胞共培养后,h BMSCs中α-SMA表达阳性率上升,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增强,其p-JAK2和p-STAT3的表达水平上升;补骨脂定能显著抑制共培养体系中的上述现象。在共培养体系中,h UCMSCs中α-SMA表达阳性率不变,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却受抑制,其p-JAK2和p-STAT3的表达下降;补骨脂定不影响h UCMSCs中α-SMA、p-JAK2和p-STAT3的表达,但能增强h UCMSCs对癌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结论在Transwell共培养环境中,补骨脂定可抑制h BMSCs向CAFs分化,降低癌细胞恶性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定 成纤维细胞 癌相关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