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75篇文章
< 1 2 1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注射液诱导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被引量:113
1
作者 项鹏 夏文杰 +5 位作者 王连荣 陈振光 张丽蓉 张秀明 李艳 李树浓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1-324,I001,共5页
【目的】丹参注射液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采用Ficoll Paque液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 ,分别采用含丹参注射液或硫代甘油等试剂的无血清达乐伯克改良必... 【目的】丹参注射液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采用Ficoll Paque液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 ,分别采用含丹参注射液或硫代甘油等试剂的无血清达乐伯克改良必需基本培养基 (DMEM )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 ,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神经丝蛋白(NF M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巢蛋白 (nestin)的表达。【结果】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原代可获得 0 5× 10 6,15代可获得 (2~ 3)× 10 12 个细胞 ,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 9、CD44、CD90、CD10 5、CD16 6表达阳性 ,CD11a、CD14、CD34、CD38、CD45、CD80、CD86为阴性。加入丹参或硫代甘油诱导后 ,MSC胞体收缩 ,突起伸出 ;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 M、nestin表达阳性 ,GFAP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神经元 丹参注射液 细胞分化
下载PDF
在体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63
2
作者 方利君 付小兵 +5 位作者 孙同柱 李建福 程飚 杨银辉 王玉新 王通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分化为表皮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 抽取小型香猪的骨髓 ,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间充质干细胞及培养扩增后 ,应用 5 -溴脱氧尿嘧啶 ( 5-BrdU)标记技术进行细胞标记。将已标记的细胞以注射方式回植...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分化为表皮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 抽取小型香猪的骨髓 ,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间充质干细胞及培养扩增后 ,应用 5 -溴脱氧尿嘧啶 ( 5-BrdU)标记技术进行细胞标记。将已标记的细胞以注射方式回植到提供骨髓的香猪的皮内及皮下 ,分别于注射后 1,2周取材 ,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切片 ,行 5 -BrdU和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对比研究。 结果 大多数 5 -BrdU阳性细胞聚集在真皮中的小血管周围。但有少数 5 -BrdU阳性标记细胞出现在表皮的棘层和颗粒层 ,并同时表达角蛋白。 结论 在皮肤微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为表皮细胞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表皮细胞 细胞分化 皮肤创伤 角蛋白
原文传递
间充质干细胞分泌TGF-β1抑制异体T细胞反应性 被引量:43
3
作者 陈健琳 郭子宽 +4 位作者 徐晨 李欲航 侯春梅 毛宁 陈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5-288,共4页
为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诱导异体T细胞反应性下降的机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异体T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前后CD4,CD8,CD25和CD28等的变化,同时应用RT-PCR测定MSC是否表达IL-4,IFN-γ和TGF-β1等细胞因子,并用ELISA的方法... 为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诱导异体T细胞反应性下降的机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异体T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前后CD4,CD8,CD25和CD28等的变化,同时应用RT-PCR测定MSC是否表达IL-4,IFN-γ和TGF-β1等细胞因子,并用ELISA的方法验证培养上清中蛋白的存在。结果显示,异体T细胞与MSC共培养后,CD8^+细胞增多,CD25^+细胞减少。RT-PCR检测结果证明MSC高表达TGF-β1基因,但不表达IL-4和IFN-γ基因。ELISA证实MSC培养上清存在TGF-β1蛋白,其72小时分泌量约为1ng/ml。结论:骨髓MSC在体外可使异体T细胞对异体抗原的反应性减低,这种作用体现在细胞亚群的改变与MSC分泌TGF-β1有关。这一研究结果为预防HLA不相合骨髓移植中GVHD的发生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T淋巴细胞 TGF-Β1 免疫反应 流式细胞术 免疫学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提高猪皮肤创面修复质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付小兵 方利君 +2 位作者 王玉新 孙同柱 程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20-924,共5页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局部移植对提高猪皮肤烫伤创面组织修复质量的作用 ,为临床皮肤损伤后功能性修复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抽取 6只小型香猪的骨髓 ,经体外培养并纯化MSCs,应用 5 溴脱氧尿嘧啶 (BrdU)标记技术进行...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局部移植对提高猪皮肤烫伤创面组织修复质量的作用 ,为临床皮肤损伤后功能性修复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抽取 6只小型香猪的骨髓 ,经体外培养并纯化MSCs,应用 5 溴脱氧尿嘧啶 (BrdU)标记技术进行标记。猪背部皮肤中线两侧各制备 6个面积为 2 5 4cm2 的深Ⅱ0 烫伤创面 ,将已标记的MSCs( 2× 10 6)以注射方式回植到提供骨髓猪的创面下 ,将创面随机分为 6组 ,即空白对照组、MSCs治疗组、MSCs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治疗组、bFGF治疗组、MSCs+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治疗组以及EGF治疗组。分别于伤后 7、14、2 1、4 2d采用大体观察、常规组织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动态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猪皮肤烫伤后 7d开始 ,各组创面逐渐缩小 ,伤后 2 1d ,大部分创面愈合。虽然不同时间点各治疗组创面面积缩小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但以MSCs +bFGF治疗组最为明显 ,伤后第 14天和 2 1天创面缩小的面积比其他 5组大 15 %~ 2 0 %。半定量评价结果显示MSCs +bFGF治疗组肉芽组织中血管密度较大 ,为 +++,而其他组别仅为 +~ ++。再上皮化的新生表皮在MSCs +bFGF治疗组较其余 5组厚 ,并有上皮角形成。半定量分析可见神经纤维在MSCs +bFGF治疗组较其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自体移植 皮肤 创面修复 MSCS 创面组织
原文传递
骨碎补含药血清经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5
5
作者 陈云刚 谭国庆 +1 位作者 任维龙 徐展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30-836,共7页
目的研究骨碎补含药血清经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干预BMSCs,CCK-8法分别检测血清干预BMSCs 3、5、7、9 d ... 目的研究骨碎补含药血清经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干预BMSCs,CCK-8法分别检测血清干预BMSCs 3、5、7、9 d BMSCs的增殖能力,连续诱导7、10、14 d并进行ALP活性检测,诱导21 d后茜素红染色评价BMSCs的矿化能力,RT-PCR法检测β-catenin、LRP5、GSK-3β、RUNX-2及Osteriex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内β-catenin、LRP5蛋白表达量。结果骨碎补含药血清具有明显的促进BMSCs增殖的作用,在一定的时间段提高了ALP活性,促进钙化结节形成;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β-catenin、LRP5、RUNX-2及Osteriex mRNA表达;下调GSK-3βmRNA表达,上调β-catenin、LRP5蛋白表达。结论骨碎补含药血清可以促进BMSCs的增殖及成骨分化,其机制与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上调β-catenin、LRP5、RUNX-2及Osteriex mRNA表达,下调GSK-3βmRNA表达及上调β-catenin、LRP5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 含药血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WNT/Β-CATENIN 增殖 碱性磷酸酶 成骨分化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中参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3
6
作者 史岩 马秋野 +1 位作者 喻一东 丁勇 《中医药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的:从细胞分子水平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或成脂分化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消化控制法培养取自SD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将其分别置于成骨培养基培养,运用流式细胞仪... 目的:从细胞分子水平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或成脂分化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消化控制法培养取自SD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将其分别置于成骨培养基培养,运用流式细胞仪鉴定所分化细胞。选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活化枢纽":β-catenin,BMSCs成骨分化特异性转录因子:核心结合因子(Core binding factorα1,cbfα1,又名RunX2)、BMSCs向成脂分化中的重要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ive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G),通过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TFRD诱导后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实验均采用第3代细胞。结果:骨碎补总黄酮药物浓度在0.010μmol/L时,显著提高了BMSCs中的β-catenin和RunX2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对PPARG mRNA表达未表现出明显的下调作用(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有一定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有关,暂未发现其对BMSCs成脂分化有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下载PDF
麝香组分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能力 被引量:27
7
作者 肖庆忠 温冠媚 +4 位作者 李浩威 黄少华 张秀明 李艳 李树浓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5-408,F001,共5页
【目的】探讨麝香组分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adultrat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rBMM SCs)定向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能力。【方法】分别采用含麝香多肽或麝香酮的L DMEM培养基体外定向诱导第 5代至 10代的rBMMSCs,并... 【目的】探讨麝香组分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adultrat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rBMM SCs)定向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能力。【方法】分别采用含麝香多肽或麝香酮的L DMEM培养基体外定向诱导第 5代至 10代的rBMMSCs,并分别应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神经元样细胞和免疫细胞组化检测神经元样细胞所表达的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志 (nestin)、神经元特异性标志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specificenolase ,NSE)和神经丝蛋白 (neurofilament ,NF) ]及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liafiberacidprotein ,GFAP) ],并进行神经元样细胞记数分析。【结果】成年大鼠BMMSCs在加入含麝香多肽的无血清L DMEM培养基诱导后 ,发现细胞胞体收缩 ,突起伸出 ,形似神经元 ;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nestin表达阳性 ,GFAP阴性。神经元样细胞记数分析发现 :rBMMSCs经过麝香多肽诱导后 ,NSE+ 神经元样细胞和NF H+ 神经元样细胞的比例分别高达 93 5和 88 2 %;而用含麝香酮的无血清L DMEM培养基却无上述变化。【结论】麝香多肽能在体外诱导rBMMSCs定向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而麝香酮却无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组分 大鼠 骨髓间质干细胞 体外定向 分化 神经元样细胞 麝香多肽 麝香酮
下载PDF
骨碎补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节OPG/RANKL/RANK通路抑制破骨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0
8
作者 张峻玮 李琰 +3 位作者 薛海鹏 李朝辉 聂伟志 徐展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7-624,共8页
目的研究骨碎补作用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调节OPG/RANKL/RANK通路及对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去双侧卵巢造模,分为实验组(OVXDF,造模+骨碎补水煎... 目的研究骨碎补作用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调节OPG/RANKL/RANK通路及对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去双侧卵巢造模,分为实验组(OVXDF,造模+骨碎补水煎液灌胃)、模型组(OVX,造模+0.9%生理盐水灌胃)、假手术组(SHAM,假手术+0.9%生理盐水灌胃),造模成功后提取BMSCs,将BMSCs和骨髓单核细胞共培养于Transwell小室的上室和下室,分为实验组+破骨细胞(OVXDF+OC)、模型组+破骨细胞(OVX+OC)、假手术组+破骨细胞(SHAM+OC)。下室加入破骨细胞诱导剂,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情况并计数,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检测下室培养液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RANKL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MSCs中Wnt10b、β-catenin、RANKL、OPG mRAN及蛋白表达并计算RANKL/OPG。结果在共培养系统中,与去卵巢灌胃大鼠BMSCs共培养的破骨细胞(OVXDF+OC)数量较单纯模型组+破骨细胞(OVX+OC)明显减少(P<0.05)。下室培养液OPG含量及共培养BMSCs中Wnt10b、β-catenin、OPG mRAN及蛋白表达模型组+破骨细胞(OVX+OC)最低,RANKL及RANKL/OPG最高,经骨碎补灌胃后(OVXDF+OC)培养液中OPG含量及BMSCs细胞中Wnt10b、β-catenin、OPG mRAN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培养液及BMSCs细胞中RANKL及RANKL/OPG明显降低(P<0.05)。结论骨碎补可调节BMSCs细胞OPG、RANKL的表达,激活OPG/RANKL/RANK信号通路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成熟,此作用可能与BMSCs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动物实验 破骨细胞 骨碎补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质疏松 大鼠
下载PDF
淫羊藿黄酮类主要成分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作用及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35
9
作者 许静 张晶晶 +5 位作者 郭非非 李欣 张毅 杨洪军 吴宏伟 张琼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13-120,共8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黄酮类主要成分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预测。方法:采用全骨髓细胞贴壁法分离纯化SD大鼠BMSCs做原代培养。实验分为朝藿定A... 目的:探讨淫羊藿黄酮类主要成分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预测。方法:采用全骨髓细胞贴壁法分离纯化SD大鼠BMSCs做原代培养。实验分为朝藿定A+成骨诱导培养基(1×10^(-8)mol·L^(-1))组,朝藿定B+成骨诱导培养基(1×10^(-8)mol·L^(-1))组,朝藿定C+成骨诱导培养基(1×10^(-8)mol·L^(-1))组,淫羊藿苷+成骨诱导培养基(1×10^(-8)mol·L^(-1))组,淫羊藿次苷组+成骨诱导培养基组及成骨诱导培养基组(空白组)6组。加入药物进行干预14 d后,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茜素红染色、细胞骨架染色、碱性磷酸酶定量分析,对淫羊藿5种黄酮类主要成分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作用进行药效学评价;在此基础上,基于BATMAN-TCM网络药理学研究平台,对相关靶点和通路进行预测分析,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结果:BMSCs在作用浓度为1×10^(-8)mol·L^(-1)的药物浓度作用下诱导14 d,通过细胞骨架染色,各给药组均可明显观察到多角形成骨细胞增多;通过茜素红染色,各给药组可明显观察到大量的矿化结节的形成;通过碱性磷酸酶含量测定,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碱性磷酸酶含量升高,其中朝藿定C,淫羊藿苷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淫羊藿次苷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5种黄酮类成分在促进增殖和分化方面共得到33个潜在作用靶点,并富集分析得到8条信号通路,其中activation of MAPK activity,estrogen signaling pathway已有实验报道。结论:淫羊藿黄酮类主要成分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均具有促进BMSCs向成骨方向分化的作用,其中朝藿定C,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的作用效果显著,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从整体上阐释了多成分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实验验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淫羊藿黄酮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分子机制 网络药理学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胰腺生理更新和病理再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31
10
作者 江学良 李兆申 崔慧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8-404,共7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胰腺生理更新和病理再生中的作用. 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 只.A组为正常阴性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B 组为自体骨髓回输对照组,C组为雨蛙肽致轻度胰腺炎(MAP)模型组,D组为L-精氨酸致重度胰腺炎...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胰腺生理更新和病理再生中的作用. 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 只.A组为正常阴性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B 组为自体骨髓回输对照组,C组为雨蛙肽致轻度胰腺炎(MAP)模型组,D组为L-精氨酸致重度胰腺炎(SAP)模型组,E组为粒细胞集落因子(G-CSF)预处理组(SAP+GSF):在造模前3 d,sc G-CSF 40μg(kg·d),共3 d,其余处理同 D组.造模前3 d用核染料Hoechst33258标记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并回输到自体骨髓腔.于骨髓干细胞回输后的2 wk和8 wk,分批处死大鼠,采集胰腺,立即进行冰冻切片, 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胰腺组织中是否有呈现黄绿色荧光的细胞,选择有上述黄绿色荧光的冰冻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有无 Cytokeratin 19、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染色呈阳性的细胞.结果:A组的胰腺冰冻切片未见有黄绿色荧光.造模后2 wk,B、C、E和D组存活大鼠可见标记的MSC出现在正常胰腺组织和损伤胰腺组织中,在正常胰腺组织中偶见,而在损伤胰腺组织中多见,尤以GSF预处理组最多见, C、D、E组一直持续到8 wk仍可见到黄绿色荧光.A和D组死亡大鼠未见Cytokeratin 19、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染色呈阳性的细胞.造模后2 wk,B、C、E和D组存活大鼠掺入损伤胰腺中的MSC均有分化为Cytokeratin 19染色阳性的细胞,未见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染色呈阳性的细胞.造模后8 wk,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染色呈阳性的细胞在C、D组偶见,E组散见.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胰腺的生理更新和病理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胰腺干细胞 胰腺炎
下载PDF
荧光活性染料DiI标记观察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与部分脱钙骨粘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东 崔磊 +5 位作者 舒朝锋 柳向东 张英 柴岗 刘伟 曹谊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通过荧光活性染料DiI标记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在部分脱钙骨上的粘附。方法用DiI标记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于部分脱钙骨上,测定细胞的粘附率。于接种后第2、4、7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生长状况。结果DiI标记的骨... 目的通过荧光活性染料DiI标记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在部分脱钙骨上的粘附。方法用DiI标记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于部分脱钙骨上,测定细胞的粘附率。于接种后第2、4、7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生长状况。结果DiI标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粘附率为(99.9±0.2)%,未标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粘附率为(99.1±1)%,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7天时细胞脱钙骨内孔覆盖。结论荧光活性染料DiI标记不影响骨髓基质干细胞在部分脱钙骨支架上的粘附,是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在脱钙骨支架上粘附状况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活性染料 DII 骨髓基质干细胞 脱钙骨 支架材料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补肾活血中药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1
12
作者 曾意荣 樊粤光 +3 位作者 刘红 张德兴 夏雄智 范海蛟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7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体系;收集补肾活血中药的含药血清,用10%含药血清代替...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体系;收集补肾活血中药的含药血清,用10%含药血清代替10%的血清,绘制生长曲线,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含药血清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结果所培养的大鼠骨髓细胞在表型表达和细胞形态上具备MSC特征,补肾活血中药含药血清组增长速度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加快,并与剂量呈正比。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含药血清能促进干细胞在体外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补肾活血中药 免疫细胞化学法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兔股骨头坏死BMP-2/Smads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3
13
作者 张波 韦冰丹 +2 位作者 甘坤宁 崔向荣 熊凯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134,227,共5页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兔股骨头坏死BMP-2/Smads通路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富血小板血浆(3%)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6/m L)组、富血小板血浆(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6/m...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兔股骨头坏死BMP-2/Smads通路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富血小板血浆(3%)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6/m L)组、富血小板血浆(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6/m L)组。建立兔股骨头坏死模型,术后4w分别向各组股骨头内髓芯减压后注射富血小板血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另设空白组10只新西兰兔。空白组与模型组不注射任何物质作为对照。造模后第14周,取材。通过HE染色观察兔股骨头骨髓腔内的病理学及骨陷窝空缺率变化情况。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股骨头中BMP-2、Smad1、Smad5、Runx2的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骨髓腔内骨小梁变粗,脂肪细胞减少,骨细胞增多,骨陷窝空缺率降低(P<0.05);各治疗组兔血清VEGF的含量增加,股骨头中BMP-2、Smad1、Smad5、Runx2的蛋白水平提高。结论富血小板血浆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调节BMP-2/Smads信号通路,促进股骨头骨细胞增殖,减少骨陷窝空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股骨头 BMP-2/Smads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郭英 李佩芳 +3 位作者 舒晓春 邓欢 马海丽 孙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2288-2291,共4页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成骨分化过程中,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SC,取3代细胞予100tLg/ml浓度骨碎补总黄酮进行干预,21d后,观察并行...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成骨分化过程中,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SC,取3代细胞予100tLg/ml浓度骨碎补总黄酮进行干预,21d后,观察并行矿化结节染色,在干预7、14、21、28d时检测成骨分化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β-catenin、淋巴增强因子1(LEF-1)、细胞周期蛋白D(cyclineD)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干预后各个时间点骨碎补总黄酮组ALP活性(U/L)均较空白组高(7d:11.10±0.08比1.61±0.14;14d:24.62±0.34比1.64±0.04:21d:18.4±0.06比1.53±0.04;28d:14.91±0.14比1.52±0.04;均P〈0.01);21d后行矿化结节染色,骨碎补总黄酮组为阳性,空白组为阴性;干预后β—cateninmRNA在第14天表达最高(0.357±0.062比0.174±0.013,P〈0.05);LEF-1、cyclineDmRNA在第7天表达最高(LEF-1:0.0611±0.0002比0.0345±0.0131;cyclineD:0.1510±0.0255比0.0718±0.0294均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诱导大鼠BMSC向成骨细胞分化,伴随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碎补总黄酮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原文传递
淫羊藿苷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缓解小鼠骨质疏松的机制 被引量:28
15
作者 张锦明 田滢舟 +4 位作者 赵玲 熊莉华 王丘平 宋薇 温建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991-2996,共6页
背景:淫羊藿苷是临床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常用中草药淫羊藿的主要活性成分,但是其分子机制尚待深入研究。目的:探究淫羊藿苷缓解小鼠骨质疏松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皮下连续注射地塞米松5周构建C57BL/6小鼠骨质疏松模型,将20只造... 背景:淫羊藿苷是临床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常用中草药淫羊藿的主要活性成分,但是其分子机制尚待深入研究。目的:探究淫羊藿苷缓解小鼠骨质疏松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皮下连续注射地塞米松5周构建C57BL/6小鼠骨质疏松模型,将20只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另选择10只未经造模的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灌胃给淫羊藿苷和生理盐水的混悬液,模型组和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给药期间每天监测小鼠状态,并称量体质量。给药治疗2个月后,采用Micro-CT机对胫骨近端干骺端进行扫描,分析小鼠骨组织微观结构,研究淫羊藿苷对小鼠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同时,分离培养各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碱性磷酸酶、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骨钙素、转化生长因子β及RUNX家族转录因子2的表达量,qRT-PCR检测骨桥蛋白、骨涎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mRNA的表达水平,茜素红和油红O染色检测成骨和成脂分化能力。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胫骨和股骨总湿质量、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明显下降(P<0.01),骨小梁分离度变大(P<0.001),骨皮质厚度变薄(P<0.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2)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成骨相关基因或者相关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成脂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mRNA的表达则显著下降;(3)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茜素红染色吸光度值明显升高(P<0.05),而油红O染色吸光度值明显降低(P<0.05);(4)结果表明,淫羊藿苷可能通过促进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抑制其成脂分化,改善骨髓微环境,促进骨小梁形成,缓解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骨质疏松 骨小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下载PDF
杜仲醇提取物通过RhoA/ROCK信号通路调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林奇生 邹学农 +2 位作者 曾瑞芬 李亚杰 张宏波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6-30,共5页
目的:分析杜仲醇提取物通过RhoA/ROCK信号通路调控骨质疏松症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中的影响。方法:选取实验用纯系大鼠5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杜仲低剂量组(10只)、杜仲中剂量组(10只)... 目的:分析杜仲醇提取物通过RhoA/ROCK信号通路调控骨质疏松症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中的影响。方法:选取实验用纯系大鼠5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杜仲低剂量组(10只)、杜仲中剂量组(10只)与杜仲高剂量组(10只),模型组与杜仲低、中、高剂量组制备OP大鼠模型,杜仲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使用50、100、200 mg/kg杜仲醇提取物灌胃,正常组、模型组大鼠5 mL/kg生理盐水灌胃,末次给药后断颈处死大鼠,经过BMSCs培养并察看大鼠细胞成长及矿化状况,RT-PCR检测大鼠软骨细胞内ROCK1、RhoA表达状况及BMSCs成骨诱导后骨桥蛋白(OP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素(OCN)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杜仲低剂量组大鼠细胞矿化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杜仲中、高剂量组大鼠细胞矿化率较模型组、杜仲低剂量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杜仲低剂量组大鼠ROCK1、RhoA mRNA表达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杜仲中剂量组、杜仲高剂量组大鼠ROCK1、RhoA 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杜仲低剂量组OPN、Runx2及OCN mRNA表达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杜仲中、高剂量组OPN、Run×2及OCN 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杜仲低剂量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杜仲醇提取物可提升BMSCs内RhoA/ROCK信号路径ROCK1、RhoA mRNA表达量,促进成骨分化和BMSCs增殖,但其具体机制仍需行更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大鼠模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RhoA/ROCK信号通路
下载PDF
淫羊藿苷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李磊 郑怀亮 +2 位作者 寇玉 张健 杨海韵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99-2601,共3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和成骨性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常规传代培养兔BMSCs。取第2代细胞进行实验,培养基中淫羊藿苷浓度分别为0.01、0.1、1、10μmol/L。增殖分析采用MTT...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和成骨性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常规传代培养兔BMSCs。取第2代细胞进行实验,培养基中淫羊藿苷浓度分别为0.01、0.1、1、10μmol/L。增殖分析采用MTT法,培养上清测细胞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茜素红染色测分化的成骨细胞。结果:原代培养细胞呈典型成纤维细胞样形态。48h淫羊藿苷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分化能力,提高BMSCs的分化。另外,淫羊藿苷提高BMSCs ALP活性和增加钙化结节数。所有结果1μmol/L时效果最佳。结论:淫羊藿苷促进BMSCs增殖及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可以作为一种B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诱导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原文传递
淫羊藿苷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邓宇 陈廖斌 《中医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2393-2398,2403,共7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及其对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对BMSCs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与给药组,给药组加入0.1mg·L-1、0.2 ...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及其对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对BMSCs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与给药组,给药组加入0.1mg·L-1、0.2 mg·L-1、0.4 mg·L-1、1 mg·L-1、2 mg·L-1、4 mg·L-1、10 mg·L-1、20 mg·L-1淫羊藿苷分别培养3 d、7 d、10 d、14 d、21 d,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确定最佳给药剂量。将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骨分化诱导组、骨分化诱导+淫羊藿苷处理组(联合组),培育7~21 d后测定ALP阳性染色率,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处理后Notch信号通路中Noth1、CBF1、Jagged-1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淫羊藿苷对Hes1、Runx2 mRNA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1~1.0 mg·L-1淫羊藿苷处理后ALP活性升高较明显,7~14 d内活性均逐渐升高,14 d时活性达到最大值,其中0.4 mg·L-1处理活性最高。因此,选择淫羊藿苷最佳处理质量浓度为0.4 mg·L-1。对照组、联合组在细胞培养7~14 d间,ALP活性逐渐升高,14~21 d活性逐渐下降,第21天ALP活性维持较低水平;诱导组在培养期间ALP活性持续维持较高水平。第7天、第14天,与对照组比较,诱导组、联合组ALP活性升高,且诱导组升高程度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联合组ALP活性高于对照组、诱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组、联合组ALP阳性染色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联合组高于诱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诱导组Noth1、CBF1、Jagged-1蛋白表达量均升高,联合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诱导组。RT-PCR结果显示诱导组Hesl、Runx2 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联合组Hesl、Runx2 mRNA表达量高于诱导组。结论:淫羊藿苷能够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并通过上调Hesl、Runx2 mRNA表达以及增加Noth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分化 NOTCH信号通路 大鼠
下载PDF
Pilose antler aqueous extract promotes the proliferation and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y stimulating the BMP-2/Smad1, 5/Runx2 signaling pathway 被引量:27
19
作者 REN Cong GONG Wei +1 位作者 LI Feng XIE Ming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756-767,共12页
Peptides from Pilose antler aqueous extract(PAAE) have been shown to stimulate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 However, the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are not w... Peptides from Pilose antler aqueous extract(PAAE) have been shown to stimulate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 However, the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Here, PAAE was isolated and purified to explor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PAAE’s effects on BMSCs as well as its osteoprotective effects in ovariectomized rat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PAAE promoted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BMSCs to become osteoblasts by enhancing ALP activity and increasing extracellular matrix mineralization. The trabecular microarchitecture of ovariectomized rats was also found to be protected by PAA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uantitative RT-PCR) results suggest that PAAE also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osteogenic markers including, alkaline phosphatase(ALP),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 osteocalcin(OC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 and collagen I(COL-I). Immunoblotting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AAE upregulated the levels of BMP-2 and Runx2 and was associated with Smad1/5 phosphorylation. PAAE A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200μg·mL^-1 showed the strongest effect on proliferation and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BMSCs after 48 h. Using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 we identifie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AAE A and found that it is less than 3000 Da and showed several significant peaks. In conclusion, PAAE activates the BMP-2/Smad1, 5/Runx2 pathway to induce osteoblastic differenti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in BMSCs and can inhibit OVX-induced bone loss. These mechanisms are likely responsible for its therapeutic effect on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se ANTLER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P-2/Smad1 5/Runx2 signaling pathway
原文传递
杜仲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防治骨质疏松症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20
作者 赵继荣 杨涛 +4 位作者 赵宁 马同 薛旭 李玮农 张立存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68-1872,共5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尤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对其的防治已刻不容缓。近年来,随着对我国传统中医药的挖掘与探索,多项研究发现补肾中药杜仲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效果明显。...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尤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对其的防治已刻不容缓。近年来,随着对我国传统中医药的挖掘与探索,多项研究发现补肾中药杜仲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效果明显。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杜仲有效成分可以通过调节雌激素水平、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及护骨素的表达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分化综合作用,有效防治骨质疏松。而BMSCs作为成骨细胞的前体细胞,探索其分化机制对于指导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传统中药杜仲诱导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相关信号通路作以综述,以期为OP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骨质疏松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信息 信号通路 成骨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