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从骨髓中分离人间充质干细胞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代飞 吴军 +2 位作者 许建中 王序全 尹芝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631-1633,共3页
目的比较F icoll(1.073 g/m 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 an bone m arrow derived m esen-chym al stem cells,hBMMSCs)与常用的Percoll分离法之间的差异。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hBMMSCs分离方法。方法分别应用上述两... 目的比较F icoll(1.073 g/m 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 an bone m arrow derived m esen-chym al stem cells,hBMMSCs)与常用的Percoll分离法之间的差异。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hBMMSCs分离方法。方法分别应用上述两种方法分离hBMMSCs,比较用两种方法从骨髓中分离的有核细胞得率及死亡率、贴壁细胞克隆数、细胞形态以及细胞表面标志。结果两种方法获得的有核细胞得率无显著差异(P>0.05);F icoll(1.073 g/m 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的有核细胞死亡率显著小于Percoll分离法(P<0.01);F icoll(1.073 g/m 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的hBMMSCs原代培养5 d的贴壁细胞克隆数/37.5 cm2显著多于Percoll分离法(P<0.05)。F icoll(1.073 g/m l)密度梯度离心法与Percoll分离法获得的hBMMSCs细胞形态均一,为纺锤形或三角形;F icoll(1.073 g/m l)密度梯度离心法与Percoll分离法获得的原代hBMMSCs CD105阳性表达率[(94.0±2.0)%vs(95.8±1.5)%]及CD34阴性表达率[(96.0±1.2)%vs(97±1.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Percoll分离法相比较,F icoll(1.073 g/m 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BMMSCs具有细胞死亡率较小,细胞得率较多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hBMMSCs分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种子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卵巢早衰小鼠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彭静 肖娜 程腊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研究小鼠同种异体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损伤中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小鼠BMSCs,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研究小鼠同种异体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损伤中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小鼠BMSCs,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MSCs表面标志;小鼠腹腔注射50 mg/(kg.d)环磷酰胺,连续15 d,建立POF模型。建模后第7天,按每只小鼠2×10~6个BMSCs尾静脉注射移植到POF模型小鼠体内;移植后第7天,采用HE染色观察细胞移植治疗后小鼠卵巢结构变化,RT-PCR检测BMSCs移植对POF小鼠卵泡发育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BMSCs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标志CD29和CD90,低表达内皮细胞标志标志CD31和造血干/祖细胞标志CD34。POF模型小鼠各级发育卵泡数量明显减少,闭锁卵泡数量明显增加(P<0.05),颗粒细胞凋亡降解。与对照组比较,BMSCs移植组小鼠卵巢窦状卵泡和次级卵泡数量明显增加,闭锁卵泡数量明显减少(P<0.05),颗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但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数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SCs移植组卵巢组织卵泡发育相关基因Nano3,Nobox,Lhx8 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MSCs能促进POF小鼠卵泡发育和卵巢组织结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卵巢早衰 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康 白亦光 +5 位作者 陈竹 韩小伟 杨泽龙 赵明 宋桂芹 冯刚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可行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分离法体外分离、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其增殖和生长特性,绘制生长曲线;倒置相差显微镜...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可行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分离法体外分离、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其增殖和生长特性,绘制生长曲线;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采用番红快绿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鉴定。结果:经全骨髓贴壁法得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性状稳定,为纺锤状,呈克隆样生长;成软骨诱导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现出软骨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结论:采用全骨髓贴壁分离法操作简便,是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理想方案,在适当的条件下BMSCs能多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全骨髓贴壁法 诱导
下载PDF
Intrauterine transplantation of autologous 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ollowed by conception in a patient of severe intrauterine adhesions 被引量:10
4
作者 Yong Zhao Aiming Wang +4 位作者 Xiaorong Tang Min Li Ling Yan Wei Shang Meizhu Gao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13年第3期377-380,共4页
On a woman with severe intrauterine adhesions, hysteroscopy followed by cyclical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was tried for 5 months, for development of the endometrium. When this failed, autologous stem cells were tri... On a woman with severe intrauterine adhesions, hysteroscopy followed by cyclical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was tried for 5 months, for development of the endometrium. When this failed, autologous stem cells were tried as an alternative therapy. Adult autologou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solated from patient’s own bone marrow and were cultured and placed in the endometrial cavity under ultrasound guidance after curettage. Patient was then given cyclical hormonal therapy. Endometrium was assessed intermittently using ultrasound. Three months later, endometrium partly recovered with improved ultrasonic echo. This resulted in spontaneous pregnancy followed by confirmation of gestational sac, yolk sac, and primitive heart tube pulse on ultrasound. Autologous 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ould regenerate injured endometrium not responding 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can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in females with severe Asherman’s syndr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UTERINE ADHESIONS Asherman’s Syndrome 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egnancy
下载PDF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伟 陈剑 +1 位作者 宋佳 宋滇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8期1366-1369,共4页
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方法全骨髓贴壁法提取兔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14、CD29、CD34、CD44、CD45和CD90等标志的表达以及不同代次兔BM-SCsDNA含量。通过定向分化检测兔BMSC... 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方法全骨髓贴壁法提取兔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14、CD29、CD34、CD44、CD45和CD90等标志的表达以及不同代次兔BM-SCsDNA含量。通过定向分化检测兔BMSCs的多向分化潜能。结果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形态较为均一的小梭形、克隆样生长。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传代至第12代和20代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检测对数生长期细胞的DNA含量结果显示细胞为正常二倍体细胞,无明显变异。细胞表面表达CD29(61.71%)、CD44(60.2%),不表达CD14(0.4%)、CD34(0.34%)、CD45(0.64%)和CD90(0.04%)。兔BMSCs的定向分化结果显示其可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及成软骨细胞分化。结论成功获得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其具有特定的细胞表面抗原,具有容易获取、增殖能力强等特点,是优良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表型 多向分化
下载PDF
基因修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异种移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代飞 吴军 +3 位作者 许建中 王序全 陈烯伟 贺伟峰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38-844,共7页
目的观察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融合蛋白(hCTLA4-Ig)基因修饰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作为种子细胞异种移植到F344大鼠体内是否成骨,探索获得骨组织工程异基因种子细胞的一种方法。方法应用含有目的基因hCTLA4-I... 目的观察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融合蛋白(hCTLA4-Ig)基因修饰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作为种子细胞异种移植到F344大鼠体内是否成骨,探索获得骨组织工程异基因种子细胞的一种方法。方法应用含有目的基因hCTLA4-Ig和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逆转录病毒感染第1代hMSCs,应用G418筛选出抗性细胞群(hMSCs-CTLA4);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hMSCs-CTLA4中hCTLA4-IgmRNA和蛋白质表达。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FACS)检测hMSCs-CTLA4中表达hCTLA4-Ig蛋白的阳性率。将hMSCs-CTLA4作为种子细胞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并移植到F344大鼠皮下,用X线片、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观察其体内成骨状况和hCTLA4-Ig表达情况。结果分离的hMSCsCD105表达阳性,CD34表达阴性。hMSCs-CTLA4的细胞形态呈梭形,与hMSCs比较无明显改变;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见绝大多数细胞呈绿色,强阳性表达EGFP。RT-PCR、免疫细胞化学结果分别证实hMSCs-CTLA4表达hCTLA4-IgmRNA和蛋白。FACS检测结果显示:hMSCs-CTLA4表达hCTLA4-Ig蛋白的阳性率为78.4%。本实验构建的组织工程骨,每克脱钙骨基质(DBM)上吸附、生长的细胞约(1~1.5)×106个。DBM/hMSCs-CTLA4组植入F344大鼠皮下术后2~12周均可检测到hCTLA4-Ig阳性表达细胞,8~12周出现人源性新生骨组织;而单纯DBM组与DBM/hMSCs组表现为DBM逐渐被吸收,代之以纤维结缔组织,没有新生骨组织出现。结论以hMSCs-CTLA4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异种移植到F344大鼠皮下可以成骨。hCTLA4-Ig基因修饰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可能作为骨组织工程异基因种子细胞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物排斥 hCTLA4-Ig 骨组织工程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异种移植 基因修饰 实验研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原文传递
生长分化因子5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康 白亦光 +4 位作者 冯刚 陈竹 罗栩伟 杨泽龙 宋桂芹 《西部医学》 2013年第8期1128-1131,共4页
目的研究生长分化因子5(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actor 5,GDF5)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软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分离法体外分离、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腺... 目的研究生长分化因子5(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actor 5,GDF5)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软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分离法体外分离、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腺病毒载体将GDF5基因导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Safranin-O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检测硫酸糖胺聚糖和蛋白聚糖、RT-PCR和免疫化学染色检测软骨细胞特异性CollagenⅡ和Aggreca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探索GDF5腺病毒对BMSCs成软骨分化的诱导作用。结果 GDF5腺病毒感染的BMSCs细胞外基质糖胺聚糖和蛋白聚糖的含量显著增加,软骨细胞特异性CollagenⅡ和Aggrecan基因和蛋白表达升高。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GDF5能够显著促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软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GDF5 软骨分化 诱导
下载PDF
黄精多糖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中PINP和B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曾高峰 宗少晖 +1 位作者 邹斌 李柯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88-1192,共5页
探讨黄精多糖(PSP)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作用中I型前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e,PINP)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的影响。取8周龄雄性BALB/C小鼠1只,无菌... 探讨黄精多糖(PSP)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作用中I型前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e,PINP)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的影响。取8周龄雄性BALB/C小鼠1只,无菌操作分离小鼠股骨和胫骨,注射器冲出骨髓制成细胞悬液,传代3次后分为6组用于实验。空白诱导组仅加入等量成骨诱导培养基;阳性对照诱导组加入等量成骨诱导培养基及雌二醇(10-8mol/L);各PSP诱导组:加成骨诱导培养基和各自浓度的PSP(200、300、400、500 mg/mL)。每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倒置相差显微镜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在培养第7 d、第14 d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量细胞PINP和BMP-2的表达量。实验结果显示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呈长梭形,有接触抑制现象,诱导后细胞呈三角形、多角形、不规则形状,细胞生长密集时可重叠生长。各不同浓度PSP诱导组均比非诱导组高表达PINP和BMP-2(P<0.01)。表明PSP呈剂量相关性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高浓度PSP可显著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过程中BMP-2和PIN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分化 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 骨形态发生蛋白2
下载PDF
利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构建凝胶生物细胞支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刘伟 陈剑 +1 位作者 宋佳 宋滇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11期1937-1940,共4页
目的分析富血小板血浆(PRP)凝胶作为组织工程细胞支架的可行性。方法抽取兔静脉血Lendersberg法制备PRP,测定PRP中血小板浓度,将PRP经激活剂激活后制备PRP凝胶生物细胞支架(PRG),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PRG... 目的分析富血小板血浆(PRP)凝胶作为组织工程细胞支架的可行性。方法抽取兔静脉血Lendersberg法制备PRP,测定PRP中血小板浓度,将PRP经激活剂激活后制备PRP凝胶生物细胞支架(PRG),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PRG共培养,消化后将BMSCs接种再培养,观察BMSCs活性。结果通过Lendersberg两步离心法顺利制得PRP,血小板浓度与全血相比增加了3.74倍,PRP经过激活后5-10min形成胶冻状PRG,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其具有复杂的立体网状结构,孔隙直径约50-100微米。兔BMSCs在PRG中培养3天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在PRG三维结构中,兔BMSCs在纤维素支架上附着良好,培养1周后将兔BMSCs消化分离后再接种培养,兔BMSCs生长良好。结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生物细胞支架来源于自体,无免疫源性,本身含丰富的细胞生长因子,同时具有完整的三维结构和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是一种优良的组织工程细胞支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细胞支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珂 石琦 +1 位作者 青莹 曹颖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第9期531-536,共6页
目的:原代培养并鉴定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方法:取大鼠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绘制生长曲线,检测细胞周期。real time PCR检测不同代数BMSCs胞内成骨相关因子mRNA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并行成... 目的:原代培养并鉴定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方法:取大鼠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绘制生长曲线,检测细胞周期。real time PCR检测不同代数BMSCs胞内成骨相关因子mRNA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并行成脂及成骨诱导。结果:原代取材后24 h细胞即可贴壁,7 d可生长达培养皿底面积的80%。P3代BMSCs的生长曲线呈S形,近90%的细胞处于G0/G1期。从P0到P5BMSCs中几乎都有内源性bFGF、Shh、Cbfa1、ALP、OC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99.7%的BMSCs胞膜表面同时表达CD29及CD90,不表达CD45。并具有成骨分化及成脂分化的能力。结论:原代培养的BMSCs为骨组织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组织工程 生物学性状
原文传递
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脑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抑制TNF-α表达的上调促进TGFβ1表达的上调 被引量:6
11
作者 郝磊 刘磊 +5 位作者 董岸莺 田洪 张玉波 周虎传 宋川 牟长河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27-335,共9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脑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脑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首先分离、培养与鉴定大鼠bMSCs。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MSCs移植组和移植对照组,每组18只。模型组、bMSCs移植组与移植对照组均复制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farction/reperfusion,MCAO I/R)脑卒中大鼠脑梗死模型。模型复制1d后,bMSCs移植组于右侧脑室移植bMSCs,移植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细胞移植后第1d、第3d和第7d,分别对各组动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度评分法(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NSS)评分。采用TTC法检测脑梗死体积,随后取梗死灶周围缺血半暗带脑组织及其余各组相应组织,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与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各组织TNF-α、TGFβ1 m 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bMSCs移植后第3 d和第7d,bMSCs移植组NSS明显低于移植对照组和模型组。bMSCs移植后7d,bMSCs移植组脑梗死体积明显低于模型组及移植对照组。bMSCs移植后第1d、第3d和第7d,模型组与移植对照组中TNF-α和TGFβ1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BMSCs移植组的TNF-α表达增加不如模型组与移植对照组明显,而TGFβ1表达的增加显著高于模型组与移植对照组。结论 bMSCs移植可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脑梗死体积,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增加和促进抗炎细胞因子TGFβ1的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脑缺血再灌注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过表达miR-124-1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调控小胶质细胞M2型极化对脑卒中的影响
12
作者 郝磊 卢柳西 +3 位作者 李琼莉 孙洋 秦翠玲 展群岭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8-466,共9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外泌体(exosomes,Exo)过表达miR-124-1基因(Exo/124-1)调控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的M2型极化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MSCs,收集其Exo(BMMSC...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外泌体(exosomes,Exo)过表达miR-124-1基因(Exo/124-1)调控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的M2型极化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MSCs,收集其Exo(BMMSCs-Exo),采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与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分别对其进行检测鉴定。30只大鼠简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CAO/R组)、Exo移植组(Exo组)、空病毒(Empty lentivirus,Elv)转染Exo移植组(Exo-Elv组)及Exo/124-1移植组(Exo/124-1组),每组6只。Sham组仅行假手术,其余各组均复制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and reperfusion,MCAO/R)模型。模型复制1 d与14 d后,各移植组动物于右侧脑室植入相应移植物,Sham组、模型组注入相同剂量生理盐水作对照。术后2 h及1、3、7、14、21、28 d,分别对各组动物行改良神经系统严重程度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NSS)。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检测其梗死体积。在基因与蛋白水平分别检测各组28 d脑组织MG的M1型分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2型分子(CD206)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获取并鉴定了BMMSCs及其Exo。Exo/124-1显著表达miR-124-1。所有动物(假手术组除外)术后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术后7~28 d,Exo/124-1组的mNSS明显低于MCAO/R组(P<0.05)与Exo组、Exo-Elv组(P<0.01);术后28 d,Exo/124-1组的脑梗死体积、TNF-α的表达明显小于MCAO/R组(P<0.01)与Exo组、Exo-Elv组(P<0.01),CD206的表达显著高于MCAO/R组(P<0.01)与Exo组、Exo-Elv组(P<0.01)。结论BMMSCs-Exo携带miR-124-1基因可能调控MG的M2型极化,抑制M1型介导的炎症反应,促进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miR-124-1基因 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 M2型极化
下载PDF
lncRNA LINC00339调控细胞自噬抑制BMSC成骨的机制研究
13
作者 李祖涛 蔡昱 +2 位作者 徐江波 孙俊刚 车立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7-1151,1179,共6页
目的探讨lncRNA LINC00339调控细胞自噬并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成骨分化的可能机制。方法以大鼠原代BMSC为研究对象,根据给予的处理因素不同,分为以下4组:敲减LINC00339组、敲减BECN... 目的探讨lncRNA LINC00339调控细胞自噬并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成骨分化的可能机制。方法以大鼠原代BMSC为研究对象,根据给予的处理因素不同,分为以下4组:敲减LINC00339组、敲减BECN1组、空载对照组、敲减LINC00339+敲减BECN1组。分别应用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ALP、BGP、PICP;Western blot检测成骨相关指标BMP2、Osterix、Runx2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N1、LC3-Ⅱ/Ⅰ、p62的表达;应用茜素红染色技术检测成骨分化;通过免疫荧光检测LC3斑点。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siLINC00339组ALP、BGP、PICP显著增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成骨相关蛋白BMP2、Osterix、Runx2和自噬相关蛋白BECN1、LC3-Ⅱ/Ⅰ、p62蛋白表达上调;茜素红染色后细胞视野可见成骨明显增多;免疫荧光观察LC3蛋白明显增多,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siBECN1组ALP、BGP、PICP显著下降,成骨相关基因BMP2、Osterix、Runx2和自噬相关蛋白BECN1、LC3-Ⅱ/Ⅰ、p62表达下调,茜素红染色后细胞视野可见成骨明显减少,免疫荧光观察LC3蛋白明显减少,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基因操作的siLINC00339+siBECN1组以上各检测结果分别与siLINC00339组和siBECN1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RNA LINC00339可抑制BMSC成骨分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了BECN1参与的细胞自噬现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C0033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自噬 成骨分化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SOX9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伟 王杰 +2 位作者 幸永明 赵宏 龚德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1期140-145,共6页
目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SOX9基因慢病毒载体,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SOX9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双酶切从GeneArt提供的含SOX9基因序列的质粒13ABIV6C_1366933并克隆到pLenti6.3_MCS_IRES2-EGFP载体,获得含SOX9基因的质粒pLMIG-1... 目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SOX9基因慢病毒载体,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SOX9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双酶切从GeneArt提供的含SOX9基因序列的质粒13ABIV6C_1366933并克隆到pLenti6.3_MCS_IRES2-EGFP载体,获得含SOX9基因的质粒pLMIG-13GS0345-1,通过293T细胞包装后获得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SOX9基因慢病毒载体(Lenti-SOX9-GFP),将Lenti-SOX9-GFP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观察SOX9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测序结果显示质粒pLMIG-13GS0345-1中的插入序列与基因库中SOX9(NM_000346)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成功构建Lenti-SOX9-GFP慢病毒载体。Lenti-SOX9-GFP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证明Lenti-SOX9-GFP转染目的细胞后可在mRNA及蛋白水平成功表达SOX9。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携带SOX9基因的Lenti-SOX9-GFP慢病毒载体,并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成功表达,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前期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椎间盘 SOX9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
下载PDF
经肾动脉插管造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白彝华 王家平 +2 位作者 王剑松 蒋红樱 杨敏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702-705,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颈动脉途径肾动脉插管造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慢性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的影响,为临床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肾脏病及其给药途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36只采用经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制作慢性肾... 目的探讨经颈动脉途径肾动脉插管造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慢性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的影响,为临床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肾脏病及其给药途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36只采用经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制作慢性肾病大鼠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1)阿霉素肾衰模型对照组(ADR组);(2)MSCs移植组(A组),取MSCs悬浮液经肾动脉插管造影输入大鼠右肾;(3)生理盐水组(B组),以A组同样方法将生理盐水输入大鼠右肾。2只用于骨髓MSCs的制备。其余12只作为空白对照组(N组)。干细胞移植后第1天和第7天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和血红蛋白含量,第7天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结果 (1)ADR组、A组、B组与N组比较血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P<0.05),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2)第1天,与ADR组比较,A组、B组血尿素氮、肌酐和血红蛋白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第7天时,与ADR组比较,B组血尿素氮、肌酐和血红蛋白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A组血尿素氮、肌酐明显降低(P均<0.05),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3)光镜下大鼠肾脏病理改变,B组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损伤程度与ADR组相当,A组肾间质炎症改变程度轻且范围小。结论移植MSCs有利于慢性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损伤的修复,经颈动脉肾动脉插管造影是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阿霉素 干细胞移植 肾动脉 肾病
原文传递
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肝细胞分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峰 王韫芳 +5 位作者 岳慧敏 南雪 施双双 闫舫 李荣 裴雪涛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的诱导分化,为肝组织工程提供理想的细胞来源。方法:以肝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对种植于基底膜基质中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三维立体诱导培养,在培养后不同时间,分别进行形态观察、...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的诱导分化,为肝组织工程提供理想的细胞来源。方法:以肝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对种植于基底膜基质中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三维立体诱导培养,在培养后不同时间,分别进行形态观察、AFP、Alb的免疫组化荧光染色及靛青绿的摄取与排泌试验。结果:该条件下诱导后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成肝细胞样细胞,阳性表达肝细胞特有表面标志AFP、Alb,并具备肝细胞特有的摄取与排泌靛青绿的活性功能。结论:肝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及基底膜基质可能在体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过程中提供适宜的微环境并起重要作用,这为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与技术上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肝细胞 肝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保护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金光鑫 乔鹏飞 +3 位作者 胡彦华 仇公才 高峰 吴德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10只健康Wistar大鼠骨髓,体外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对其进行生物学鉴定,并对门静脉途径移植入肝脏的间充质干细胞行4,6-联脒-2-苯基吲哚(DA...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10只健康Wistar大鼠骨髓,体外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对其进行生物学鉴定,并对门静脉途径移植入肝脏的间充质干细胞行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染色示踪。建立大鼠70%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维生素C治疗组(VC组)及BM-MSCs组,每组8只,分别于再灌注24 h后取材,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肝脏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并对肝脏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肝脏凋亡指数(AI)。结果体外分离的BM-MSCs生长稳定,增殖旺盛,表达CD29及CD44,不表达CD34及CD45;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稳定,在肝脏组织切片内见间充质干细胞定植,多位于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VC组和BM-MSCs组的AST、ALT、MDA和AI均较I/R组低(P<0.05),SOD均较I/R组高(P<0.05);BM-MSCs组的AST、ALT、MDA和AI均低于VC组(P<0.05),SOD高于VC组(P<0.05)。结论 BM-MSCs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和抑制肝细胞凋亡,来保护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凋亡 干细胞治疗
原文传递
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时序性过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宓勋 韦金奇 +1 位作者 王璐 邓旭亮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259-262,共4页
目的:比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成骨分化时序性特点及其潜能的差异。方法:分离提取同一SD大鼠的BMSCs和ADSCs两种细胞进行培养,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Von Kossa染色分别观察两种细胞经成骨诱导培养后的成骨分... 目的:比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成骨分化时序性特点及其潜能的差异。方法:分离提取同一SD大鼠的BMSCs和ADSCs两种细胞进行培养,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Von Kossa染色分别观察两种细胞经成骨诱导培养后的成骨分化蛋白I型胶原(Col1α1)的分泌和矿化结节沉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方法检测两种细胞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第7 d时ADSCs的Col1α1表达强度较BMSCs弱,但在14 d和21 d时两者差异并不明显。Von Kossa染色显示21 d时两者均呈现出较好的矿化能力。RT-q PCR结果显示ADSCs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在早中期(7、14 d)低于BMSCs(P<0.05),而在晚期(21、28 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DSCs在早期成骨分化水平低于BMSCs,但在晚期接近BMSCs,显示出良好的成骨分化潜能,在骨组织工程中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矿化能力 骨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GDNF基因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顾加祥 尚修超 +4 位作者 刘宏君 张乃臣 田恒 潘俊博 杨建东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3期354-357,共4页
目的观察在体外培养的经GDNF基因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表达。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选取第3代细胞,应用GDNF基因诱导BMSCs分化两周,观察诱导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方法验证及鉴定神经元特... 目的观察在体外培养的经GDNF基因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表达。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选取第3代细胞,应用GDNF基因诱导BMSCs分化两周,观察诱导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方法验证及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髓磷脂酸性蛋白2(MAP-2)的表达。结果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以及特异性荧光可见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明显。结论 GDNF基因转染的BMSCs在体外培养情况下可转化为神经细胞,并表达特定神经细胞标志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N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细胞 诱导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前景 被引量:4
20
作者 邱雪峰 陈赟 戴玉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iabetic erectile dysfunction,DED)发病机制复杂,勃起相关的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及神经组织均受到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BM-MSC)是一种骨髓来源的成体干细胞,它...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iabetic erectile dysfunction,DED)发病机制复杂,勃起相关的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及神经组织均受到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BM-MSC)是一种骨髓来源的成体干细胞,它具有向多种组织细胞分化的潜能,并能够分泌多种促进组织修复的生长因子。BM-MSC移植可成为治疗DED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