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荧光蛋白骨髓移植及N-甲基亚硝基脲化学诱导前列腺癌小鼠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通 罗飞 +3 位作者 杜娥 王林 王嘉南 杨阔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57-1360,共4页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FP)骨髓移植小鼠模型及N-甲基亚硝基脲(MNU)化学诱导前列腺癌小鼠模型。方法以不同剂量的137Cs照射C57BL/6小鼠,照射后移植入C57BL/6全骨髓细胞,观察移植小鼠体重、生存期、存活率及外周血白细胞等情况...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FP)骨髓移植小鼠模型及N-甲基亚硝基脲(MNU)化学诱导前列腺癌小鼠模型。方法以不同剂量的137Cs照射C57BL/6小鼠,照射后移植入C57BL/6全骨髓细胞,观察移植小鼠体重、生存期、存活率及外周血白细胞等情况,得出在剂量率为0.708Gy/min时的最佳照射剂量。以最佳照射剂量照射C57BIM6小鼠,移植GFP小鼠骨髓细胞建立小鼠GFP骨髓移植模型,并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对模型进行验证。对C57BL/6进行MNU前列腺原位注射联合丙酸睾酮皮下/腹腔注射化学诱导,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情况,验证化学诱导前列腺癌小鼠模型。结果在137Cs剂量率为0.708Gy/min时,8.5Gy是C57BIM6骨髓移植模型建立的最佳剂量,嵌合小鼠在骨髓移植4周后外周血非红系细胞GFP阳性比例为(85.3±7.2)%,28周后嵌合鼠骨髓细胞中非红系细胞GFP阳性比例为(95.2±2.5)%,MNU化学诱导小鼠前列腺癌发生率为78%(39/50),且前列腺组织病理学变化与人类有较好的相似性。结论成功构建了GFP骨髓移植小鼠模型及MNU化学诱导前列腺癌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前列腺癌 骨髓来源干细胞 N-甲基亚硝基脲
原文传递
经冠状动脉移植白体BM—MNCs治疗猪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林 张戈 +9 位作者 光雪峰 左明鲜 周旭 章体玲 李劲松 白文伟 楚天舒 黄桂琴 陆地 杨达宽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治疗猪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方法实验动物分为冠脉内移植MNCs组(n=6)及冠脉对照组(n=5)。冠脉内移植BM—MNCs后4周观察移植细胞归巢情况、小血管密度、心功能变化。结果冠脉...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治疗猪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方法实验动物分为冠脉内移植MNCs组(n=6)及冠脉对照组(n=5)。冠脉内移植BM—MNCs后4周观察移植细胞归巢情况、小血管密度、心功能变化。结果冠脉内MNCs移植后4周,心肌细胞间可见发蓝色荧光的移植细胞,散在分布,心肌细胞间有较多新生毛细血管并可见新生的心肌样细胞。移植组小血管密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短轴缩短率(F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冠脉移植的BM—MNCs可归巢到宿主心肌,有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减轻心室重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单个核细胞 移植 心肌梗死
下载PDF
Engraftment of bone marrow-derived cells after nonlethal radiation in syngeneic C57BL/6mice
3
作者 Wu Liao Tan Li Wang Yu Liu Dengqun Shi Chunmeng WuLiao TanLi WangYu LiuDengqun ShiChunmeng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7,共5页
关键词 临床 医学 诊断 放射医学
原文传递
rno-miRNA-133b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黄伟聪 王珏 +3 位作者 杨凯 旷文安 张浩 孙成超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45-448,452,共5页
目的:探讨miRNA-133b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分析miRNA-133b影响BMSCs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全骨髓贴壁法原代培养大鼠BMSCs,取生长良好的第2代细胞作为本实验的... 目的:探讨miRNA-133b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分析miRNA-133b影响BMSCs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全骨髓贴壁法原代培养大鼠BMSCs,取生长良好的第2代细胞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利用siPORT NeoFX转染rno-miRNA-133b模拟物(mimic)、抑制剂(inhibitor)及其各自相对应的阴性对照(NC)。用带GFP荧光的miRNA和TaqManqRT-PCR验证转染效率,采用MTS法和Brdu细胞增殖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TUNEL免疫荧光分析细胞凋亡。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NA-133b的靶点基因,并对其靶点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分析。结果:①利用siPORT NeoFX转染大鼠BMSCs能有效实现细胞中miRNA-133b的过表达和抑制。②过表达miRNA-133b能明显促进BMSCs的增殖(P<0.05),而抑制miRNA-133b能明显减少BMSCs的增殖(P<0.05)。③miRNA-133b对BMSCs的凋亡无明显作用(P>0.05)。④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提示miRNA-133b的靶点中存在部分调节细胞增殖的基因位点。结论:miRNA-133b对BMSCs的增殖能力存在促进作用,其可能通过负调控多种增殖调节靶基因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微RNAS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脑脊液诱导的大鼠BMSC—Ns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营养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冯婷婷 叶英 许铁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5年第7期612-615,共4页
目的观察侧脑室移植脑脊液诱导的骨髓源性神经样细胞(BMSC—Ns)对脊髓损伤大鼠BBB评分及神经营养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人脑脊液诱导得到BMSC—Ns;钳夹法制作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 目的观察侧脑室移植脑脊液诱导的骨髓源性神经样细胞(BMSC—Ns)对脊髓损伤大鼠BBB评分及神经营养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人脑脊液诱导得到BMSC—Ns;钳夹法制作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将造模后脊髓损伤大鼠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8只。采用侧脑室注射途径将细胞移植入大鼠体内,A组移植BMSC—Ns(1×10^6/20/μl),B组移植BMSCs(1×10^6/20μl),C组侧脑室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于细胞移植前和细胞移植后第1、2、3、4、5、6周对脊髓损伤大鼠进行BBB评分;于细胞移植后第1、4周通过ELISA法测定脑脊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3(NT-3)的浓度。结果在移植后的各个时间点,A组脊髓损伤大鼠的BBB评分显著高于B组和C组,B组的BBB评分又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亚组间比较显示:细胞移植后前3个时间点A组和B组BBB评分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周后上升趋势平缓,各时间点BBB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移植后A组、B组大鼠脑脊液中BDNF、NGF、NT-3含量明显高于C组;A组又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脑室移植BMSC—Ns和BMSCs可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并且可以促进脑脊液中BDNF、NGF、NT-3的分泌,BMSC—Ns效果优于BM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源性神经样细胞 脊髓损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3
下载PDF
Oct-4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中的甲基化状态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菊 符毓豪 +2 位作者 王维山 王端明 周宗瑶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5-280,共6页
目的研究Oct-4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的甲基化状态。方法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培养小鼠BMSCs,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进行鉴定。骨块接种培养法培养小鼠成骨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AKP)及茜素红进行鉴定。诱导小... 目的研究Oct-4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的甲基化状态。方法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培养小鼠BMSCs,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进行鉴定。骨块接种培养法培养小鼠成骨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AKP)及茜素红进行鉴定。诱导小鼠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法观察Oct-4在小鼠BMSCs诱导分化前后的表达情况,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Oct-4在小鼠BMSCs诱导分化前后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分离培养的小鼠BMSCs在体外能大量增殖,形成形态均一的细胞集落,培养细胞的CD29、c-Kit和CD44呈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诱导10d后的细胞及从小鼠颅骨中分离、培养出的成骨细胞,AKP及茜素红染色呈阳性。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结果显示,Oct-4在小鼠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表达下调。小鼠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Oct-4基因启动子区的CpG岛出现了甲基化。结论成功在体外培养了小鼠BMSCs及小鼠成骨细胞,Oct-4基因可能参与了成体干细胞多潜能性的维持,Oct-4基因在小鼠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的表达下调可能是其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4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甲基化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人胶质瘤迁移的分子机制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宜 程鹏 +1 位作者 薛一雪 刘云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65-969,981,共6页
目的研究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胶质瘤定向迁移中的作用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探讨此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自6周龄的SD大鼠,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原代培养。利用Transwell小室构建骨髓间充... 目的研究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胶质瘤定向迁移中的作用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探讨此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自6周龄的SD大鼠,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原代培养。利用Transwell小室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迁移模型,观察人U251胶质瘤细胞诱导BMSCs趋化迁移的过程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 1)阻滞抗体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对BMSCs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U251细胞培养上清诱导BMSCs,加入或不加入LY294002,利用RT PCR及Western blot方法观察VCAM 1的核酸及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加入VCAM 1阻滞抗体及LY294002后,BMSCs向U251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受到显著抑制;U251细胞能促进BMSCs的VCAM 1核酸及蛋白表达,加入LY294002后上调的VCAM 1表达受到抑制。结论胶质瘤细胞可通过促进BMSCs上调表达VCAM 1而促进其迁移,在此过程中PI3K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胶质瘤 迁移 黏附分子 信号通路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凤华 郑新民 姚惟琦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46-2248,共3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急性肾损伤(AKI)的修复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干细胞移植组(IR+BMSCs组)18只,生理盐水注射组(IR组)18只,正常组(Sham组)14只。分离及培养大鼠BM...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急性肾损伤(AKI)的修复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干细胞移植组(IR+BMSCs组)18只,生理盐水注射组(IR组)18只,正常组(Sham组)14只。分离及培养大鼠BMSCs到第3代,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AKI模型,24h后移植干细胞;检测血清及尿肌酐值,并以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进行肾脏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BMSCs培养后,得到纯度高、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P3)BMSCs。造模后第4天,细胞治疗组血清肌酐浓度为(37.34±4.22)μmol/L,尿肌酐水平为(22.75±6.23)μmol,而生理盐水注射组血清肌酐浓度为(238.34±32.42)μmol/L,尿肌酐水平为(7.68±1.03)μmo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切片学观察,与对照组比较,IR+BMSCs组肾小管结构改善及上皮细胞数量增多、刷状缘部分恢复,Millar法评分IR+BMSCs组为0.799±0.023,IR组为2.798±0.0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Ki-67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R+BMSCs组有大量增殖抗原阳性表达。结论BMSCs对缺血再灌注性AKI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左归丸与雌二醇调控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时相基因表达谱改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旭 刘秋红 +3 位作者 许文亚 郝传铮 徐俊伟 胡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94-2398,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干预下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多时相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及其参与的功能和通路,全面比较左归丸与雌二醇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 目的:分析不同干预下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多时相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及其参与的功能和通路,全面比较左归丸与雌二醇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基因调控机理之异同。方法:72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和左归丸组。术后两周,雌二醇组和左归丸组分别灌胃给药至术后第4、8和12周末。无菌分离、培养各组BMSCs。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F2代BMSCs全基因组表达。以SPSS 18.0软件筛选DEGs(阈值:P<0.0.05,差异倍数>2或<0.5),并通过DAVID进行功能与通路富集(阈值:P<0.05)。结果:4周左归丸-模型对比组的DEGs多达99个。左归丸-模型组的DEGs显著富集在细胞增殖、骨架形成、激素刺激、细胞黏附、钙平衡、信号通路、轴突等功能,而左归丸和雌二醇在转运蛋白-细胞膜、细胞增殖、激素刺激等功能调控上存在差异。结论:左归丸可能通过广泛调控BMSCs基因(如Cenpn、Clec4f、Plac1及Ccdc88a)的表达,影响多种功能与通路,最终减少骨量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左归丸 雌二醇 富集分析
下载PDF
牙本质支架体外诱导兔骨髓干细胞分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康婧 黄杨 陈文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将人牙本质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采用不同的方式处理牙本质片,观察牙本质片处理后诱导兔骨髓基质干细胞贴壁附着生长的规律及成骨分化潜能。方法:将兔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经机械去除前期牙本质加EDTA-柠檬酸脱矿处... 目的:探讨将人牙本质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采用不同的方式处理牙本质片,观察牙本质片处理后诱导兔骨髓基质干细胞贴壁附着生长的规律及成骨分化潜能。方法:将兔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经机械去除前期牙本质加EDTA-柠檬酸脱矿处理(A组),标准根管预备-EDTA处理(B组)的牙本质片上,体外培养1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与牙本质片的附着情况,碱性磷酸酶、茜素红及Von kossa染色观察兔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结果:兔骨髓基质细胞附着在2种方式处理的牙本质片上生长良好,贴附紧密。B组牙本质片上细胞碱性磷酸酶表达阳性率高达80%,茜素红、Von kossa染色观察到钙结节数量多于A组。结论:经标准根管预备-EDTA处理的人牙本质能有效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成骨生物支架,并为牙体牙髓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 支架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