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损伤控制救治对四肢骨折患者血清骨代谢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0
1
作者 陈鹏 胡伟文 +2 位作者 李杨 李健 何润泽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415-2419,共5页
为探究骨科损伤控制(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 DCO)救治对四肢骨折患者血清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本研究选取4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骨科损伤控制救治四肢骨折患者,对照组则采用常规骨折治... 为探究骨科损伤控制(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 DCO)救治对四肢骨折患者血清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本研究选取4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骨科损伤控制救治四肢骨折患者,对照组则采用常规骨折治疗方法。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盒检测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 BG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ropeptide carboxy-terminal procollagen, PICP)水平、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骨愈合相关指标: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 s I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 IGF-1),以及炎症反应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 (interleukin-1, IL-1)、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统计分析各组患者手术后疼痛程度以及肿胀程度评分。结果表明,骨科损伤控制治疗组的血清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氨基酸末端前肽(PICP)水平、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sICAM-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炎症反应因子IL-1、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骨科损伤控制救治可明显降低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以及肿胀程度评分。综上所述,骨科损伤控制救治可明显提高四肢骨折患者血清骨代谢和骨愈合水平、降低炎症反应、疼痛以及肿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损伤控制救治 四肢骨折 骨代谢 骨愈合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微动对骨折端微循环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2
2
作者 乔林 侯树勋 +2 位作者 李文峰 高亚兵 宋占春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研究外固定架微动对骨折端微循环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微动组与固定组,利用微循环检测仪、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固定组和微动组动物骨折端血流量、VEGF蛋白表达。结果微动组骨折端血流... 目的研究外固定架微动对骨折端微循环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微动组与固定组,利用微循环检测仪、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固定组和微动组动物骨折端血流量、VEGF蛋白表达。结果微动组骨折端血流量在骨折后2、3、4、5周较固定组有显著增加。骨折后3、4、5周微动组骨折端软骨细胞、成骨细胞中VEGF蛋白表达均较固定组增强。结论微动可以增加VEGF表达,使毛细血管再生增加,促进骨痂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 骨愈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循环 外固定器
原文传递
松梅乐注射剂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陶海鹰 马永刚 +1 位作者 陶海莉 刘世清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31-832,共2页
目的 研究松梅乐注射液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40只日本大耳白兔制备双侧桡骨骨缺损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分别于骨折后予以生理盐水和松梅乐注射液静脉注射 ,每天 1次 ,连续 14d ,伤后 4周时取... 目的 研究松梅乐注射液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40只日本大耳白兔制备双侧桡骨骨缺损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分别于骨折后予以生理盐水和松梅乐注射液静脉注射 ,每天 1次 ,连续 14d ,伤后 4周时取标本进行组织学、放射学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实验组动物骨痂的软骨形态学和软骨内骨形成活跃 ,软骨细胞数明显增多 (分别为1.60× 10 4/cm2 和 0 .68× 10 4/cm2 ,P <0 .0 1) ,骨折骨痂扭力试验比对照组高出 3 1% ,刚度上升49 % ,放射学愈合提前 (平均分别为 2 .1期和 1.5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愈合 松梅乐注射剂 实验研究 治疗 桡骨骨缺损
原文传递
不同内固定方式固定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张晟 胡岩君 余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3-169,共7页
[目的]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骨折线相对垂直,骨不连发生率高,本研究即骨折以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分析5种内固定方式固定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从而为此类骨折治疗理念提供参考。[方法]根据Pauwels Ⅲ型骨折类型建立股... [目的]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骨折线相对垂直,骨不连发生率高,本研究即骨折以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分析5种内固定方式固定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从而为此类骨折治疗理念提供参考。[方法]根据Pauwels Ⅲ型骨折类型建立股骨颈骨折有限元模型,同时建立5种内固定模型,分别为:a:2枚拉力螺钉模型;b:3枚"倒品字"形排列拉力螺钉模型;c:3枚"倒品字"型排列全螺纹空心螺钉;d:股骨颈锁定钢板的内固定模型;e:InterTan钉板系统固定模型。并于Ansys软件中建立5种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内固定的von Mises应力分布及位移分布、股骨的von Mises应力分布及位移分布,并比较股骨及内固定模型应力峰值、位移峰值,分析骨折固定后生物力学稳定性。[结果]骨折端应力峰值大小分别为:a:10.58 MPa;b:12.51 MPa;c:17.13 MPa:d:5.14 MPa;e:1.62 MPa。内固定的应力峰值分别为a:210.91 MPa;b:116.49 MPa;c:62.56MPa:d:142.49 MPa;e:65.72 MPa。所有模型的位移均集中于股骨头处,其峰值为:a:1.17 mm;b:1.11 mm;c:0.72 mm;d:0.99 mm;e:0.76 mm。[结论]钉板系统对骨折端的力学稳定性维持优于螺钉系统,且能有效预防股骨颈短缩,为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推荐的内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 钉板系统 空心钉 愈合 股骨颈短缩
原文传递
四种中药对骨愈合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董福慧 金宗濂 +4 位作者 郑军 裴凌鹏 高云 杨淑芹 蔡静怡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10期595-597,共3页
目的:探索中药水蛭、海螵蛸、阿胶、骨碎补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干预作用,了解它们各自的调节靶点,探索建构其基因组学的途径。方法:通过在大鼠胫骨打孔的方法建立单因素干扰模型,并将30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分别用4种... 目的:探索中药水蛭、海螵蛸、阿胶、骨碎补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干预作用,了解它们各自的调节靶点,探索建构其基因组学的途径。方法:通过在大鼠胫骨打孔的方法建立单因素干扰模型,并将30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分别用4种中药给药),每组50只,分别在实验的第4、7、14、21、28天不同时间点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各类mRNA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分析骨愈合过程中Ⅰ、Ⅱ、Ⅲ型前胶原mRNA、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mRNA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中药对不同基因的作用不同,作用的时间点不同,作用强度也存在差异。其中海螵蛸在骨折早期对Ⅰ、Ⅲ型前胶原mRNA、VEGF-mRNA、BMP-2mRNA的表达升高,后期Ⅱ、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下降,VEGF-mRNA、TGF-β1mRNA表达量维持于较高水平;骨碎补组较模型组在BMP-2mRNA、TGF-β1mRNA、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上差异有显著性统计意义;阿胶对骨愈合早、中期Ⅰ、Ⅱ、Ⅲ型前胶原mRNA和TGF-β1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意义;水蛭对VEGF-mRNA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海螵蛸、水蛭对血管形成有促进作用,阿胶、骨碎补和海螵蛸对骨折软骨形成早期具有促进骨诱导的作用,并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及合成活性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愈合 基因表达 原位杂交 中草药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原始骨血肿的骨再生潜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贵涛 李华仁 徐洪章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5期323-324,共2页
目的 探索骨折后冷藏原始骨血肿的骨再生潜能和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在新西兰兔股骨、胫骨上制造骨缺损模型 ,3d后取出骨血肿并 4℃冷藏 ,3d后冷藏的原始骨血肿回置到实验组骨缺损区 ,定期摄X线片和取出骨痂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 目的 探索骨折后冷藏原始骨血肿的骨再生潜能和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在新西兰兔股骨、胫骨上制造骨缺损模型 ,3d后取出骨血肿并 4℃冷藏 ,3d后冷藏的原始骨血肿回置到实验组骨缺损区 ,定期摄X线片和取出骨痂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实验组从 2、 4、 6周均见明显骨痂形成和骨膜反应 ,组织学观察可见有成骨样细胞形成。结论 冷藏的原始骨血肿仍有很好的骨再生潜能 ,可促进骨折、骨缺损区骨愈合。骨折行手术治疗尤其是闭合性骨折行手术治疗时 ,应考虑到原始骨血肿丢失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术中注意保存部分原始骨血肿可能有利于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血肿 骨再生 骨愈合 骨折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在临床骨科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5
7
作者 付维力 李棋 李箭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11-1316,共6页
目的总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在临床骨科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PRP在临床骨科中应用的相关研究,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近年来有大量PRP应用于骨、软骨、韧带、肌腱、肌肉和其他软组织的临床研... 目的总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在临床骨科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PRP在临床骨科中应用的相关研究,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近年来有大量PRP应用于骨、软骨、韧带、肌腱、肌肉和其他软组织的临床研究报道,涉及骨缺损/骨不连、脊柱融合、骨关节炎和软骨损伤、韧带重建后的愈合、肌肉拉伤、肌腱末端病和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等多种疾病,但其结果不一。结论 PRP因来源于自体、取材简便、以生物学修复为目标及肌肉骨骼系统组织修复潜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但目前PRP应用于骨科实践仍缺乏统一公认的应用标准和可靠的临床指南,尚需要更大样本、更高质量的临床证据来进一步支持其应用于骨科临床各种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骨愈合 软骨修复 肌腱再生 韧带重建
原文传递
骨搬运与诱导膜技术修复胫骨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建兵 顾三军 +6 位作者 周子红 赵继军 冯德宏 孙振中 许亚军 芮永军 殷渠东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8-404,共7页
目的比较骨搬运与诱导膜技术修复胫骨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7年2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行骨搬运与诱导膜技术修复的89例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资料。男58例,女31例;年龄13~74岁,平均38.0岁。按修复骨缺损方法... 目的比较骨搬运与诱导膜技术修复胫骨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7年2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行骨搬运与诱导膜技术修复的89例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资料。男58例,女31例;年龄13~74岁,平均38.0岁。按修复骨缺损方法不同分为骨搬运组(59例)和诱导膜技术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后骨不连及骨愈合时间、并发症和骨修复术后患肢功能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缺损原因、缺损类型、合并伤、病程、邻近关节功能、手术次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12~48个月(平均20个月)随访。骨搬运组临床愈合时间[(14.7±5.4)个月]、主要并发症发生率(50.8%)、次要并发症发生率(57.6%)和总体并发症发生率(83.1%)均大于诱导膜技术组[(11.2±2.8)个月、16.7%、26.7%、30.0%],骨修复术后患肢功能评分[(86.4±5.0)分]低于骨诱导膜组[(88.8±4.9)分],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搬运和诱导膜技术均是修复胫骨大段骨缺损有效方法,但在骨愈合效果、并发症和功能恢复等方面诱导膜技术优于骨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骨搬运 诱导膜技术 骨愈合
原文传递
神经生长因子在种植体周围早期骨愈合中的表达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亮 曾剑玉 +2 位作者 谭包生 张振庭 董岩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在种植体周围骨愈合中的表达,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在种植体周围骨愈合中的作用。方法选用17只SD大鼠,其中16只按观察时间不同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大鼠左侧后大腿暴露股骨植入种植体设为实验组,右侧后大腿暴露至股骨设...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在种植体周围骨愈合中的表达,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在种植体周围骨愈合中的作用。方法选用17只SD大鼠,其中16只按观察时间不同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大鼠左侧后大腿暴露股骨植入种植体设为实验组,右侧后大腿暴露至股骨设为对照组。术后取股骨标本拍X线片,脱钙后去种植体制作石蜡切片行HE染色、神经生长因子免疫组化染色;剩余1只SD大鼠取颌下腺作为阳性对照。结果种植体植入后均无松动,X线片示各时间组种植体-骨结合良好。HE染色示实验组种植体-骨结合良好,骨愈合过程中可见成纤维组织逐渐减少,1周时可见类骨质,2、3、4周时出现骨小梁,骨小梁逐渐增粗,密度增高。对照组仅骨膜基质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中有神经生长因子阳性染色;实验组1、2、3周时在种植体周围可见较多骨髓基质细胞、骨母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成骨细胞神经生长因子阳性染色。4周时较少骨髓基质细胞、骨母细胞阳性染色,未见成纤维细胞有神经生长因子阳性染色。结论NGF表达与骨愈合相关细胞的功能成正比,NGF可能通过调节骨愈合相关细胞的功能来调节种植体周围早期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种植体 骨愈合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加味结合介入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跃京 《中医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2501-2504,共4页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味结合介入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予以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予以阿仑膦酸钠、骨化醇、碳酸钙片三联标准方案,...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味结合介入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予以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予以阿仑膦酸钠、骨化醇、碳酸钙片三联标准方案,连续服用8周。试验组予以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予以独活寄生汤加味。每日1剂,4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治疗后对两组的骨愈合情况、骨密度、骨折愈合时间、血骨钙素、尿钙/尿肌酐、尿羟脯氨酸/尿肌酐、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骨密度水平升高,血骨钙素、尿钙/尿肌酐均较治疗前升高,尿羟脯氨酸/尿肌酐降低;相比对照组患者,试验组骨愈合的有效率高,骨密度较高,骨折愈合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骨钙素、尿钙/尿肌酐较高,尿羟脯氨酸/尿肌酐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社会生活能力、抑郁心理状态、焦虑心理状态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味结合介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快速缓解疼痛,促进骨愈合,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独活寄生汤加味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愈合
下载PDF
接骨七厘片治疗骨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吴华 陈继革 陈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2-94,104,122,共5页
目的 观察接骨七厘片用于大鼠桡骨骨折的实验研究。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 ,制成动物模型后 ,每日胃管注入接骨七厘片 ,于第 1d、第 2周、第 4周、第 6周观察其对骨折愈合的作用。结果 放射学、组织学... 目的 观察接骨七厘片用于大鼠桡骨骨折的实验研究。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 ,制成动物模型后 ,每日胃管注入接骨七厘片 ,于第 1d、第 2周、第 4周、第 6周观察其对骨折愈合的作用。结果 放射学、组织学、生物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结果表明 :接骨七厘片可显著降低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 ,改善血液流变性 ,使骨折部位的血供得到明显改善 ,加速血肿吸收、机化 ,促使纤维组织增生 ,缩短了纤维骨痂转变为骨性骨痂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七厘米 骨折 骨愈合
下载PDF
活血通络中药复方对家兔骨折后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洪宁 胡信雷 耿春辉 《淮海医药》 CAS 2007年第5期420-422,共3页
目的 观察活血通络中药复方对家兔骨折后血清AKP、Ca、P等的影响,同时研究活血通络中药复方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安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健康长耳新西兰大白兔108只,雌性69只,雄性39只,体重2.0~3.0 kg.随机取18只作... 目的 观察活血通络中药复方对家兔骨折后血清AKP、Ca、P等的影响,同时研究活血通络中药复方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安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健康长耳新西兰大白兔108只,雌性69只,雄性39只,体重2.0~3.0 kg.随机取18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90只制作骨折模型后再分为5组,每组18只.于术后第2天开始给药.模型组动物灌等容量的蒸馏水;活血通络中药复方按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灌胃给药.对照组以伤科接骨片灌胃给药.每组分别分批于术后7、14、28 d各处死6只,检测骨折愈合过程中不同时期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的浓度.结果 活血通络中药复方小剂量组的血清磷酸酶高于其它组(P<0.01及0.05),与模型组相比,术后第2周血清总钙的水平增加(P<0.01)及术后第4周血清磷值增高(P<0.05).结论 本实验证实活血通络中药复方可通过升高血清的钙、磷离子,促进钙、磷向骨骼转移而对家兔的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通络 骨折愈合 碱性磷酸酶/钙/磷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转化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及骨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覃祚海 马成豪 +2 位作者 王浩 张英炎 欧阳桂林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9期1243-1246,共4页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通路及骨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通路及骨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比较两组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TGF-β、骨保护素(OPG)、全甲状腺旁腺素(iPT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TGF-β、OPG、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PTH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2、TNF-α、D-D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可调节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TGF-β信号通路,并降低炎症反应,加速骨愈合,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桃红四物汤 转化生长因子 骨愈合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四肢骨创伤中的应用:深入探讨理想载体及最佳剂量等问题 被引量:7
14
作者 谢程欣 胡庄明 +3 位作者 王维 尹东 余城墙 王成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4882-4888,共7页
背景:目前对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创伤中的运用还存在局限性,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明确。目的:文章通过综述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四肢骨创伤中的应用进展,深入了解这种蛋白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好地指导临床运用。方法:以“R... 背景:目前对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创伤中的运用还存在局限性,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明确。目的:文章通过综述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四肢骨创伤中的应用进展,深入了解这种蛋白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好地指导临床运用。方法:以“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Protein-2,Fracture,Bone trauma,Bonedefect,Bone injuries,Femur,Tibia,Ulna,Long bone,Complications”或“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折、骨创伤、骨缺损、骨损伤、股骨、胫骨、尺骨、长骨、并发症”等作为检索词,由第一作者检索2008 至2018年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收录的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在四肢骨创伤临床应用研究相关的文献,并进行评估,排除重复及相关率低的文章,最终得到60篇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在治疗股骨及胫骨骨折、骨缺损等疾病中多数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但在上肢长骨骨折及手足创伤中应用较少。随着相关研究增多,对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争议日益激烈。今后仍需要深入探索更为理想的载体及协同物,确定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的最佳使用剂量,以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减少并发症及患者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创伤 骨缺损 骨折 骨不连 骨坏死 骨再生技术 骨愈合
下载PDF
经皮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徐可林 刘宇 +4 位作者 王建伟 严松鹤 刘晓峰 李海峰 顾三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64-1368,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PCCP)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7年8月采用内固定治疗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5例采用空心加压螺钉(cannulated screw,CS)内固定(CS组),4... 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PCCP)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7年8月采用内固定治疗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5例采用空心加压螺钉(cannulated screw,CS)内固定(CS组),45例PCCP内固定(PCCP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合并症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骨折复位质量、断端骨吸收、螺钉滑动、股骨颈短缩以及并发症(骨不连、固定失败及股骨头坏死)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56个月,平均30.7个月。CS组患者骨折复位质量达优26例、良18例、可9例、差2例,PCCP组达优21例、良17例、可4例、差3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83,P=0.773)。PCCP组骨不连发生率明显低于CS组(P=0.046),骨折愈合时间短于CS组(t=2.155,P=0.034);两组骨吸收、螺钉滑动、股骨颈短缩以及固定失败、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15/55),明显高于PCCP组的8.89%(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5,P=0.020)。术后6个月,PCCP组Harris评分明显优于CS组(t=-2.073,P=0.041);术后12、18、24个月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CP治疗股骨颈骨折可获得较好疗效,其稳定的滑动加压有助于骨折愈合,尤其是短缩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经皮加压钢板 滑动加压 内固定 骨愈合
原文传递
不同能量级别体外冲击波与骨不连愈合的关系 被引量:9
16
作者 梁斌 李宏宇 +2 位作者 李丽春 韦建勋 莫冰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1893-1894,1902,共3页
[目的]根据不同能量级别体外冲击波对兔桡骨骨不连的影响,获得治疗骨不连的最佳冲击波能量。[方法]选用雌性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A、B2组,以每只动物双前肢桡骨为实验对象,又分为A1、A2、B1、B2四组,A1、B1组为右前肢,A2、B... [目的]根据不同能量级别体外冲击波对兔桡骨骨不连的影响,获得治疗骨不连的最佳冲击波能量。[方法]选用雌性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A、B2组,以每只动物双前肢桡骨为实验对象,又分为A1、A2、B1、B2四组,A1、B1组为右前肢,A2、B2组为左前肢,制成桡骨骨不连模型。分别用0.3、0.4、0.5、0.6mj/mm^2 4种能量级别的冲击波对A1、A2、B1、B2 4组分别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后观察和比较各组的治疗情况、x线片和组织学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治疗前后骨折间隙的变化在统计学上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治疗后第8、12周各组间比较,A:、B,组骨折间隙的愈合情况明显优于A1、B2组,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0.4~0.5mj/mm^2是治疗骨不连的最佳冲击波能量级别,能量过低或过高均可影响骨不连愈合或造成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能量 骨不连 骨愈合
下载PDF
生物材料在Masquelet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凤平 李怀任 +2 位作者 常文利 田宝方 冯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34-1640,共7页
背景:骨缺损的修复和治疗难度较高,其临床治疗方案多样,Masquelet技术是一种成功率高、疗效可靠且已经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法,但是该技术目前机制并未完全明确,且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技术仍然不是特别成熟。目的:对现阶段... 背景:骨缺损的修复和治疗难度较高,其临床治疗方案多样,Masquelet技术是一种成功率高、疗效可靠且已经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法,但是该技术目前机制并未完全明确,且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技术仍然不是特别成熟。目的:对现阶段在Masquelet技术改进的研究中所应用的生物材料进行整理与归纳,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与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在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2013年1月至2022年11月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Masquelet技术,膜诱导技术,诱导膜,生物材料,骨缺损”;英文检索词为“Masquelet technique,Induced membrane technique,Induced membrane,biomaterial,Bone defect”,对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5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Masquelet技术的出现与不断发展为治疗骨缺损提供了一种治疗策略,有些研究者将研究方向放在研究出更好的间隔材料、自体骨的替代材料和与诱导膜具有相同性能的膜材料上,以便于将两阶段术式简化,缩短治疗时间和减轻患者的痛苦。②硫酸钙、硅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聚丙烯在动物实验或者临床应用中可以替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形成诱导膜,且各有优势,但是与预想不同,常见的钛和聚乙烯醇海绵反而不能在这一步中作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替代材料。③自体骨的替代材料多种多样,同种异体骨、β-磷酸三钙、可吸收性明胶海绵、α-硫酸钙半水合物、生物活性玻璃、钛和钽等材料都在临床或基础实验中证明了其可以在术式第二阶段中减少自体松质骨植骨量的能力,其中同种异体骨、β-磷酸三钙、生物活性玻璃、钛和钽等材料可替代自体骨作为移植物,其余材料需与自体骨混合使用。④仿生诱导膜、人羊膜、人脱细胞真皮、聚四氟乙烯甚至自体皮质骨通过实验证实了其与诱导膜具有相似性能。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quelet技术 膜诱导技术 诱导膜 生物材料 骨再生 骨缺损 骨愈合 骨不愈合 骨折
下载PDF
去抗原牛松质骨块/bBMP复合材料修复兔长骨骨缺损 被引量:8
18
作者 罗卓荆 胡蕴玉 王茜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 探讨大块异种骨的制备及其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中的作用 .方法 将大块的牛松质骨制备成消除抗原性的载体 ,与牛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组合构成去抗原牛松质骨块 / b BMP复合材料 .采用兔桡骨 1 5 mm节段性骨缺损模型 ,研究去抗原... 目的 探讨大块异种骨的制备及其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中的作用 .方法 将大块的牛松质骨制备成消除抗原性的载体 ,与牛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组合构成去抗原牛松质骨块 / b BMP复合材料 .采用兔桡骨 1 5 mm节段性骨缺损模型 ,研究去抗原牛松质骨块 / b BMP复合材料在修复骨缺损中的作用 .结果 组织学见术后 4wk宿主结缔组织长入植入材料内部骨小梁间 ,并有岛状新生软骨、骨组织形成 ;术后8wk新生软骨、骨增大并融合成片 ;术后 1 2 wk新骨改建成熟 ,巨噬细胞、破骨细胞吞噬、分解植入材料 ;术后 1 6 wk初期管状骨结构形成 ,骨髓腔再通 ;术后 2 0 wk骨缺损完全愈合 ,形成正常骨干结构 ,骨髓腔再通 .X线检查示术后去抗原牛松质骨块 / b BMP复合材料组成骨量大 ,新骨改建、成熟迅速 .结论 去抗原牛松质骨块 / b BMP复合材料通过骨诱导和骨传导方式发挥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具有高效成骨活性的植骨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材料 骨移植 骨愈合 骨缺损 BBMP
下载PDF
生物电效应材料在骨组织工程支架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席洪钟 刘锌 +5 位作者 孙光权 杜斌 袁鑫玮 黄艺轩 郭铭滨 麦健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69-3575,共7页
背景:骨具有生物电效应,然而骨缺损的发生会导致骨骼内源性生物电的缺失。具有生物电效应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植入骨缺损处会补足缺失的电信号,加速骨缺损的修复。目的:文章介绍了骨组织的生物电效应,阐述了电刺激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总结... 背景:骨具有生物电效应,然而骨缺损的发生会导致骨骼内源性生物电的缺失。具有生物电效应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植入骨缺损处会补足缺失的电信号,加速骨缺损的修复。目的:文章介绍了骨组织的生物电效应,阐述了电刺激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总结了生物电效应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骨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bioelectrical effect,bioelectrical materials,electrical stimulation,bone tissue engineering,bone scaffold,bone defect,bone repair,osteogenesis”为英文检索词,以“生物电效应,生物电支架,电刺激,骨组织工程,骨支架,骨缺损,骨修复,骨再生”为中文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和ScienceDirect数据库检索与生物电效应骨组织工程支架相关的文献,最终纳入87篇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生物电效应结合体外电刺激设计骨组织工程支架是一种理想可行的方法,主要涉及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石墨烯材料、天然生物衍生材料以及人工合成生物材料;目前运用最广泛的导电材料是石墨烯材料,得益于自身的超强导电性能、大比表面积、同细胞及骨骼的良好生物相容性以及优异的力学性能。②石墨烯材料主要是作为修饰材料引入支架以增强整体支架的电导率,同时其大表面积和丰富的官能团能够促进生物活性物质的装载和释放。③然而生物电效应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尚存一些重大挑战需要克服:满足导电性能的同时还需考虑支架的综合性能;缺乏统一、标准化的生物电效应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式;体外电刺激干预系统尚不够成熟;缺乏个体化指导支架的选择以实现针对不同病理情况的患者选择并设计最适宜的支架。④研究者们在设计导电支架时,要深入考虑支架的综合效应,譬如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以及生物降解性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效应 生物电支架 内源性电信号 电刺激 骨组织工程 骨支架 骨缺损 骨修复 骨再生 骨愈合
下载PDF
补肾活血壮骨汤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代谢、骨密度及骨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换新 闫振界 程学锋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658-664,共7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壮骨汤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骨代谢、骨密度及骨愈合的影响。方法:12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完成58例)与对照组(60例,完成58例)。对照组给予内固定术及常...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壮骨汤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骨代谢、骨密度及骨愈合的影响。方法:12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完成58例)与对照组(60例,完成58例)。对照组给予内固定术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壮骨汤。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type I procollagen amino-terminal peptide,PINP)、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type I procollagen carboxyl-terminal peptide,PICP)、骨保护素(ostoeprotegerin,OPG)、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type I collagen carboxy-terminal peptide,CTX)、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type I collagen amino-terminal peptide,NTX)]、骨生长因子[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同时记录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BALP、BGP、PINP、PICP、OPG均显著升高;观察组BALP(36.74±4.54)U·L^(-1)、BGP(16.93±1.97)μg·L^(-1)、PINP(35.10±4.25)μg·L^(-1)、PICP(131.84±15.22)μg·L^(-1)、OPG(2.21±0.29)ng·L^(-1)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吸收标志物(TRACP、CTX、NTX)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骨生长因子(TGF-β1、FGF-2)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TRACP(3.02±0.30)U·L^(-1)、CTX(0.59±0.10)μg·L^(-1)、NTX(22.78±2.51)nmol·L^(-1)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TGF-β1(110.92±12.96)μg·L^(-1)、FGF-2(21.03±2.71)ng·L^(-1)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腰椎L2—L4、W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髋部骨折 补肾活血壮骨汤 骨代谢 骨密度 骨愈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