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骨髓脂肪沉积与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勉文 崔运能 +4 位作者 赵银霞 李绍林 张晓东 陈琳 陈佳玲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38-1842,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体终板下骨髓脂肪沉积与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队列研究方法,纳入研究105名志愿者,共525个椎间盘(L_(1/2)~L_5/S_1),按不同年龄段分三组,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54岁),老年组(55~70岁)。对... 目的探讨腰椎体终板下骨髓脂肪沉积与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队列研究方法,纳入研究105名志愿者,共525个椎间盘(L_(1/2)~L_5/S_1),按不同年龄段分三组,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54岁),老年组(55~70岁)。对每个椎间盘行Pfirrmann分级,并采用改良水-脂分离技术(m DixonQuant)方法定量测量每个椎间盘相应上位、下位椎体终板下的脂肪分数(FF)值;对椎体骨髓FF值及椎间盘Pfirrmann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间其上位、下位椎体终板下骨髓FF值均有显著性差异(上位椎体F=78.806,P=0.000,下位椎体F=75.459,P=0.000)。控制年龄因素,上位、下位椎体骨髓FF与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均没有相关性(上位椎体:r值为0.131,P>0.05;下位椎体:r值为0.111,P>0.05)。不同年龄组上位椎体及下位椎体骨髓FF值与Pfirrmann分级相关性不确切;不同年龄组间及组内腰椎间盘上位及下位椎体骨髓FF值均有显著性差异(上位椎体F=265.090,P=0.000,下位椎体F=305.890,P=0.000)。结论目前尚无证据证明上位及下位椎体终板下骨髓FF值与其对应节段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之间存在相关性,定量测量退变椎间盘上位及下位椎体终板下骨髓脂肪含量尚不能对椎间盘退变程度分级进行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退变 骨髓 脂肪分数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骨水泥体积分数对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林达生 郝健明 +4 位作者 李林 王雷 张焕堂 邹为涛 练克俭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65-769,共5页
目的 探讨单侧椎体经皮后凸成形术后骨水泥体积分数与相邻椎体骨折(AVF)的关系. 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 1年12月收治的495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侧PKP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椎体新发骨折分为3组:AVF组(52例)... 目的 探讨单侧椎体经皮后凸成形术后骨水泥体积分数与相邻椎体骨折(AVF)的关系. 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 1年12月收治的495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侧PKP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椎体新发骨折分为3组:AVF组(52例)、非AVF组(58例)和非骨折组(385例).比较AVF组患者的骨水泥体积分数与其他两组的差异,同时比较3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率、手术前、后cobb角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AVF组骨水泥体积分数(32.5%±5.5%)高于非AVF组(27.3%±1.8%)和非骨折组(27.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VF组骨水泥渗漏率(36.5%,19/52)高于非AVF组(20.7%,12/58)和非骨折组(17.7%,68/3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的cobb角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前、后cobb角和VAS评分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根据骨水泥体积分数决定骨水泥用量可获得良好效果,AVF和骨水泥渗漏的风险随骨水泥体积分数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体积分数
原文传递
不同放疗分割方式对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森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6年第2期146-147,共2页
目的 观察骨转移癌常规分割放疗组与低分割放疗组的止痛效果。方法 56例骨转移癌患者,30例采用常规分割照射,DT 2Gy/次,5次/周,总DT 40~50Gy;26例采用低分割照射,DT 4~5Gy/次,3~4次/周,总DT 25~30Gy。结果 56例总有效率... 目的 观察骨转移癌常规分割放疗组与低分割放疗组的止痛效果。方法 56例骨转移癌患者,30例采用常规分割照射,DT 2Gy/次,5次/周,总DT 40~50Gy;26例采用低分割照射,DT 4~5Gy/次,3~4次/周,总DT 25~30Gy。结果 56例总有效率为87.5%,常规分割照射组与低分割照射组止痛效果大致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放射治疗是骨转移癌止痛的有效方法,采用何种分割方式应根据病情及生存期长短来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骨转移癌 止痛 常规分割 低分割
下载PDF
圣愈汤加味联合大分割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倪雪莉 黄锡英 冯活林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5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圣愈汤加味联合大分割放射改善骨转移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将骨转移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综合治疗组[圣愈汤加味联合大分割放疗(3 000 cGy/10次,1次/d,5次/周)]、大分割组、常规分割组,于4... 目的:探讨圣愈汤加味联合大分割放射改善骨转移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将骨转移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综合治疗组[圣愈汤加味联合大分割放疗(3 000 cGy/10次,1次/d,5次/周)]、大分割组、常规分割组,于4周后观察3组患者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综合治疗组、大分割组、常规分割组对骨转移癌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84.38%、82.14%、80.0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明显改善率、生活质量提高率方面综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大分割组及常规分割组(P<0.05)。结论:圣愈汤加味联合大分割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疗效确切,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 疼痛 圣愈汤加味 大分割放射治疗 常规分割
下载PDF
骨髓成分变化对健康成年人腰椎骨髓扩散信号及表观扩散系数的影响
5
作者 韩铮 胡亮 +1 位作者 潘江峰 夏秀梅 《江苏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分析骨髓成分变化对健康成年人腰椎骨髓扩散信号及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影响。方法分析140例健康成年人上腹部磁共振图像,其中男69例,女71例。在两点法水脂分离图像上,测量L_(1)椎体骨髓脂肪分数。在扩散加权成像(b=800s/mm^(2))上,... 目的分析骨髓成分变化对健康成年人腰椎骨髓扩散信号及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影响。方法分析140例健康成年人上腹部磁共振图像,其中男69例,女71例。在两点法水脂分离图像上,测量L_(1)椎体骨髓脂肪分数。在扩散加权成像(b=800s/mm^(2))上,根据L_(1)椎体骨髓与邻近竖脊肌信号强度比值,计算腰椎肌肉标准化扩散信号值(mnDWI);并测量L_(1)椎体ADC值。根据骨髓脂肪分数分为低、中、高脂肪含量三组,比较不同性别腰椎mnDWI及ADC值的差异,并分析男性、女性腰椎骨髓成分与腰椎mnDWI、ADC值间的相关性。结果在低、中、高脂肪含量组中,女性腰椎mnDWI高于男性(P<0.05)。低脂肪含量组中,女性腰椎ADC值高于男性(P<0.01);而在中、高脂肪含量组中,男性和女性腰椎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腰椎mnDWI与脂肪分数呈负相关(r_(s)=-0.36、-0.55,P<0.01)。女性腰椎ADC值与骨髓脂肪分数呈负相关(r_(s)=-0.63,P<0.01)。结论骨髓成分变化对健康成年人腰椎mnDWI及ADC值有一定的影响,且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腰椎 扩散加权成像 脂肪分数 性别
原文传递
Magnet-targeted delivery of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mproves therapeutic efficacy following 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 被引量:4
6
作者 Chuang Sun Ao-Dan Zhang +2 位作者 Hong-Hai Chen Jie Bian Zheng-Juan Li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2324-2329,共6页
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however,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largely depends on the number of cells that are successfully transferred to the target.Magnet-targeted drug d... 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however,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largely depends on the number of cells that are successfully transferred to the target.Magnet-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s can use a specific magnetic field to attract the drug to the target site,increasing the drug concentration.In this study,we found that the double-labeling using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 and poly-L-lysine(SPIO-PLL)of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ad no effect on cell survival but decreased cell proliferation 48 hours after labeling.Rat models of 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 were established by ligating the 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y.One day after modeling,intraventricular and caudal vein injections of 1×105 SPIO-PLL-labeled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performed.Twenty-four hours after the intraventricular injection,magnets were fixed to the left side of the rats’heads for 2 hours.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evealed that the perfusion fraction and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rat brain tissu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rats treated with SPIO-PLL-labeled cells through intraventricular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magnetic guidance,compared with those treated with SPIO-PLL-labeled cells through intraventricular or tail vein injections without magnetic guidance.Hematoxylin-eosin and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staining revealed that in rats treated with SPIO-PLL-labeled cells through intraventricular injection under magnetic guidance,cerebral edema was alleviated,and apoptosis was decreased.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argeted magnetic guidance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This study was approved by the Animal Care and Use Committee of The Second Hospit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China(approval No.2016-060)on March 2,2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ell apoptosis diffusion coefficient cell labeling intraventricular injection 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magnetic guidance perfusion fraction superparamagnetic nanoparticles
下载PDF
Comparative breakthrough: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v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heart failure treatment
7
作者 Peng Li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24年第12期776-780,共5页
In this article,we evaluate the 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derived from bone marrow(BM-MSCs)and umbilical cord(UC-MSCs)in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MS... In this article,we evaluate the 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derived from bone marrow(BM-MSCs)and umbilical cord(UC-MSCs)in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MSCs have gained importance as living bio drug due to their regenerative potential,with BM-MSCs being the most extensively studied.However,UC-MSCs offer unique advantages,such as noninvasive collection and fewer ethical concerns.Thi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ummarizes data from 13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which included a total of 693 patients.Their study shows that UC-MSC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by 5.08%at 6 months and 2.78%at 12 months compared with controls,while BM-MSCs showed no significant effect.Neither cell type showe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6-minute walk distance.In addition,UC-MSCs and BM-MSCs had comparable safety profiles,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except for a lower rehospitalization rate observed with BM-MSCs.These results position UC-MSCs a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in MSC-based therapies for cardiac disease,offering potential improvements in cardiac function while maintaining a favorable safety profile.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optimizing adminis-tration protocols and further exploring the long-term benefits and mechanisms of UC-MSCs in cardiac repa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eart failure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6-minute walking distance Cardiac regeneration therapy
下载PDF
胸腰段爆裂型脊柱骨折前路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志平 肖永庆 左朝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29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爆裂性脊柱骨折前路手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与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9年5月对5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胸膜外-腹膜后前路减压与重建手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获得4~86个月随访,平均38.5个月,无感染与断钉... 目的:探讨胸腰段爆裂性脊柱骨折前路手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与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9年5月对5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胸膜外-腹膜后前路减压与重建手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获得4~86个月随访,平均38.5个月,无感染与断钉等并发症,全部椎体间骨性融合。神经功能恢复,除3例A级及10例E级无变化外,B、C、D级中的部分病例脊髓神经功能有1~3级的恢复。结论:前路减压与重建手术可解除脊髓的压迫、改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脊柱的序列及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骨折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下肢骨折骨外露伴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谢光文 汤晓波 《智慧健康》 2017年第17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下肢骨折骨外露伴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0例腓胫骨开放性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清创及骨折固定后,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7-8d后拆除敷料...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下肢骨折骨外露伴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0例腓胫骨开放性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清创及骨折固定后,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7-8d后拆除敷料,必要时先行负压封闭引流,再行二期植皮。结果 70例接受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后,创面未出现愈合缓慢、过敏反应等损伤。创面肉芽组织平坦,新鲜,毛细血管丰富,无水肿等影响愈合的症状。所有患者植皮成活,并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结论 VSD在下肢骨折骨外露伴大面积软组织损伤中有利于彻底清除创面及引流腔隙的渗液,生物透性薄膜具有良好的通透性,能避免创面局部渗液或发生交叉感染。此外,负压还能促进病变部位水肿消退,刺激肉芽生长,患者无需每天换药,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治疗时间,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封闭负压引流术给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简单、安全、经济的创面修复方法,有利于患者创面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骨折 软组织损伤 疗效
下载PDF
NHL患者骨髓细胞DNA倍体类型与细胞动力学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振英 王书奎 +3 位作者 吴晓柳 朱月清 沈宗丽 王亚平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3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 :探讨 NHL 患者骨髓细胞 DNA倍体类型与细胞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尚未进行化疗的 32 7例 NHL 患者骨髓细胞 DNA含量进行了检测 ,并分析DNA倍体类型与细胞凋亡 (Apo)水平及 S-期细胞比率 (SPF)的关系。结果... 目的 :探讨 NHL 患者骨髓细胞 DNA倍体类型与细胞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尚未进行化疗的 32 7例 NHL 患者骨髓细胞 DNA含量进行了检测 ,并分析DNA倍体类型与细胞凋亡 (Apo)水平及 S-期细胞比率 (SPF)的关系。结果 :NHL 患者骨髓细胞 DNA倍体类型分为二倍体 (D,136例 ) ,异倍体 (H,191例 )。患者骨髓细胞 Apo检出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而 SPF比率却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二倍体 NHL 患者骨髓 Apo检出率显著高于异倍体肿瘤组织 (P<0 .0 1) ,SPF比率显著低于异倍体组织 (P<0 .0 1)。在 NHL 患者骨髓细胞中 ,含有不同数量异倍体克隆者的 Apo检出率和 SPF比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SPF升高者的骨髓细胞的 Apo和 DNA异倍体检出率均显著低于 SPF降低者 (P<0 .0 5 )。结论 :NHL 能导致患者骨髓细胞 Apo水平显著降低 ,细胞增生活性显著增加。而且这些变化与肿瘤组织倍体类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癌 骨髓 DNA倍体 细胞凋亡 细胞增生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椎体脂肪含量的年龄、性别及空间分布差异:一项应用水脂分离定量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慧莹 张子衡 +1 位作者 袁慧书 朗宁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86-1291,共6页
目的应用水脂分离IDEAL IQ技术评估腰椎骨髓脂肪含量随年龄、性别及椎体不同部位的变化情况。方法对97名志愿者(男女比例47∶51,年龄范围22~69岁)进行腰椎部位IDEAL IQ扫描,在轴位图像上分别测定L1~5)椎体内各层面的骨髓脂肪比(FF)。经... 目的应用水脂分离IDEAL IQ技术评估腰椎骨髓脂肪含量随年龄、性别及椎体不同部位的变化情况。方法对97名志愿者(男女比例47∶51,年龄范围22~69岁)进行腰椎部位IDEAL IQ扫描,在轴位图像上分别测定L1~5)椎体内各层面的骨髓脂肪比(FF)。经过BMI校正后,对所得腰椎纵向不同水平的FF值进行分析,采用单变量协方差分析评估腰椎整体FF随年龄、性别的变化情况,并绘制出不同性别的L1~5)椎体中心层面FF、边缘层面FF及单个椎体平均FF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曲线。结果年龄为影响椎体脂肪含量变化的主效应(P <0. 001),性别作为主效应的统计学意义不明显(P=0. 736),但与年龄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 011)。BMI对椎体脂肪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 824)。在20~29岁时,男性和女性L1~5)椎体FF处于相近的水平(30%~40%),此后女性椎体FF在30~39岁时出现轻微下降,40~49岁时逐渐增加,之后加速增长,并在60~69岁达到较高的峰值(60%~65%);男性椎体FF在20~59岁平稳增加,60岁前即出现峰值(45%~55%),此后趋于稳定。椎体边缘部位FF的增加稍快于中心部位,随年龄增长椎体内脂肪分布逐渐由'中心高'向'边缘高'过渡。结论腰椎骨髓脂肪含量随年龄、性别及椎体部位不同存在正常的生理变化,该项数据可为进一步的临床病理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 骨髓 脂肪比 非对称采集技术与迭代最小二乘水脂分离技术
原文传递
围绝经期女性椎体及椎旁肌脂肪IDEAL-IQ定量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志诚 陈维 +1 位作者 林钱森 郑朝阳 《西部医学》 2022年第3期464-468,共5页
目的探讨IDEAL-IQ技术评估围绝经期女性腰椎椎体骨髓及椎旁肌脂肪含量定量分析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围绝经期女性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腰椎IDEAL-IQ扫描。根据绝经时间,将受... 目的探讨IDEAL-IQ技术评估围绝经期女性腰椎椎体骨髓及椎旁肌脂肪含量定量分析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围绝经期女性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腰椎IDEAL-IQ扫描。根据绝经时间,将受检者分为未绝经、0年<绝经时间≤5年、5年<绝经时间≤10年、绝经时间>10年四组,每组各20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分组腰椎椎体脂肪百分比(FF_(v))及双侧椎旁肌脂肪百分比(FF_(Lm)、FF_(Rm));年龄、绝经时间与FF_(v)、FF_(Lm)、FF_(Rm)值分别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围绝经期组患者FF_(v)、FF_(Lm)、FF_(Rm)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与腰椎FF_(v)、FF_(Lm)、FF_(Rm)值均呈正相关(r=0.523、0.767、0.775;P均<0.001);绝经时间与腰椎FF_(v)、FF_(Lm)、FF_(Rm)值均呈正相关(r=0.490、0.742、0.741;P均<0.001)。结论IDEAL-IQ技术可定量评估围绝经期女性腰椎椎体骨髓及椎旁肌脂肪含量,对揭示绝经时间与椎体骨髓及椎旁肌脂肪含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脂肪百分比 腰椎 绝经后骨质疏松 磁共振成像 围绝经期
下载PDF
NHL患者骨髓细胞DNA含量分析与患者临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13
作者 王书奎 王自正 +3 位作者 杜同信 夏伟 翁慎毅 周振英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 探讨NHL患者骨髓细胞DNA含量参数与患者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400例NHL患者骨髓细胞DNA指数、倍体类型、SPF和Apo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NHL患者骨髓细胞的DI值、异倍体检出率、SPF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目的 探讨NHL患者骨髓细胞DNA含量参数与患者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400例NHL患者骨髓细胞DNA指数、倍体类型、SPF和Apo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NHL患者骨髓细胞的DI值、异倍体检出率、SPF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HL化疗者DI值和异倍体检出率显著低于未化疗者(P<0.05),而Apo却显著高于未化疗者(P<0.01)。随患者临床分期的增加,DNA异倍体检出率逐渐增加,Apo水平逐渐降低。结论 NHL能引起患者骨髓细胞生物学特性发生明显改变。而这些变化与患者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十分密切。NHL患者骨髓细胞Apo水平变化可作为患者化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L 骨髓细胞 DNA 含量 生物学特性 非何杰金淋巴瘤
下载PDF
质子磁共振波谱测定大鼠椎体脂肪含量的可行性研究
14
作者 诸静其 华婷 +2 位作者 徐子军 唐睿 汤光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73-1377,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商用3. 0 T磁共振扫描仪对大鼠椎体行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检查评估骨髓脂肪含量的可行性。方法 15只3月龄正常雌性SD大鼠以及5只骨质疏松模型SD大鼠(去卵巢法)行多体素点分辨波... 目的探讨临床商用3. 0 T磁共振扫描仪对大鼠椎体行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检查评估骨髓脂肪含量的可行性。方法 15只3月龄正常雌性SD大鼠以及5只骨质疏松模型SD大鼠(去卵巢法)行多体素点分辨波谱法检查测定腰5椎体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分析两名放射科医师测量正常大鼠腰5椎体FF值的一致性,并观察正常和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波谱以及病理特点。结果两名放射科医师测得的正常大鼠腰5椎体FF值分别为(10. 92±3. 31)%、(11. 10±3. 20)%,组内相关系数为0. 954。1H-MRS显示水峰明显高于饱和脂肪酸主峰(长链亚甲基质子),而不饱和脂肪酸峰烯烃质子和亚甲基质子(与烯烃质子相连)未见明确显示,HE染色显示骨髓内脂肪细胞少见,散在分布,体积较小;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腰5椎体的FF值为(20. 13±4. 20)%,1H-MRS显示水峰明显高于饱和脂肪酸主峰(长链亚甲基质子),但饱和脂肪酸主峰有所升高,不饱和脂肪酸峰烯烃质子和亚甲基质子(与烯烃质子相连)明确显示,信号振幅较小,HE染色显示骨髓内脂肪细胞增多,弥漫分布,体积增大。结论临床商用3. 0 T磁共振扫描仪行1H-MRS检查测定FF值评估大鼠椎体骨髓脂肪含量具备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质子磁共振波谱 脂肪分数 骨质疏松 脂肪酸 大鼠
下载PDF
松质骨弹性模量计算的均匀化方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秉智 顾元宪 刘书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0-74,共5页
对松质骨建立了六种单胞微观结构模型 ,采用均匀化方法和有限元方法计算松质骨的宏观等效弹性模量。给出了六种单胞模型的松质骨弹性模量与材料密度 (体分比 )的关系 ,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 ,分析了不同微观结构模型在不同骨骼中的应用... 对松质骨建立了六种单胞微观结构模型 ,采用均匀化方法和有限元方法计算松质骨的宏观等效弹性模量。给出了六种单胞模型的松质骨弹性模量与材料密度 (体分比 )的关系 ,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 ,分析了不同微观结构模型在不同骨骼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本文方法及六种单胞模型可以对松质骨微观结构和材料性能进行有效的模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质骨 均匀化 单胞模型 体分比 弹性模量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吸入性损伤家兔炎症反应和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朱峰 郭光华 +3 位作者 陈雯 彭燕 邢娟娟 王年云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0-365,共6页
目的 初步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对烟雾吸入性损伤兔外周血主要炎症因子和肺水质量分数以及肺组织损伤的影响. 方法 取16只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制成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单纯致伤组和MSC移植组(各8只).... 目的 初步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对烟雾吸入性损伤兔外周血主要炎症因子和肺水质量分数以及肺组织损伤的影响. 方法 取16只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制成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单纯致伤组和MSC移植组(各8只).单纯致伤组伤后立即经耳缘静脉注入10 mL PBS;MSC移植组伤后立即经耳缘静脉注入10 mL PBS,内含兔第3代MSC(分离自健康幼龄新西兰大耳白兔)1×107个.另取8只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作为正常对照组,不致伤,仅经耳缘静脉注入10 mL PBS.单纯致伤组和MSC移植组分别于致伤后2、4、6 h采血,以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IL-10含量;伤后24 h,取兔肺行大体观察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左下肺),取右肺中叶组织计算肺水质量分数.正常对照组同法抽血并取肺组织进行检测.对实验数据行t检验.结果 (1)两致伤组家兔各时相点血清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43~9.57,P<0.05或P<0.01).单纯致伤组各时相点血清IL-1β和IL-6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8.49~19.80,P值均小于0.01);MSC移植组各时相点IL-1β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接近(t=0.11~0.92,P值均大于0.05),IL-6含量伤后2 h与正常对照组接近(t=2.12,P>0.05),4、6 h显著升高(t值均为2.83,P值均小于0.05).MSC移植组家兔各时相点血清TNF-α、IL-1β、IL-6明显低于单纯致伤组(t=2.35~12.45,P<0.05或P<0.01).(2)MSC移植组伤后2、4、6 h血清IL-10含量分别为(13.0±3.6)、(11.6±8.5)、(15.2±4.4)pg/mL,与单纯致伤组各对应时相点的含量[分别为(5.5±3.4)、(5.0±1.7)、(7.9±3.5)pg/mL]相比均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4.28、2.15、3.67,P值均小于0.01).两致伤组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46~8.14,P<0.05或P<0.01).(3)大体观察及组织病理学观察见,MSC移植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单纯致伤组明显改善.(4)伤后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吸入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炎症因子 肺损伤 肺水质量分数
原文传递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及股骨颈强度指数和骨髓脂质分数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17
作者 侯秀秀 韩广普 +1 位作者 石国君 袁福禄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2-37,共6页
目的 研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及股骨颈强度指数(FSI)和骨髓脂质分数(LF)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176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参考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分为恢复... 目的 研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及股骨颈强度指数(FSI)和骨髓脂质分数(LF)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176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参考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分为恢复良好组90例,恢复不佳组86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观察术后两组患者相关资料,监测FSI和LF变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明确FSI和LF变化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 恢复良好组患者年龄、骨折部位、基础疾病、巴塞尔评定、术后并发症、术后关节康复训练与恢复不佳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恢复良好组患者术后3个月与术前的FSI和LF差值均大于恢复不佳组患者(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疾病■、巴塞尔评定■、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3个月的FSI■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风险因素(P <0.05),术后关节康复训练■是其保护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SI早期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AUC为0.790,截断值为1.01时,敏感性为70.0%(95% CI:0.593,0.790),特异性为69.8%(95% CI:0.588,0.790);LF早期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AUC为0.739,截断值为26.18%时,敏感性为70.0%(95% CI:0.593,0.790),特异性为67.4%(95% CI:0.564,0.769);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33,敏感性为76.7%(95% CI:0.663,0.847),特异性为72.1%(95%CI:0.612,0.810)。结论 加强对具有风险因素人群监测并观察FSI和LF变化,利于早期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从而制订相应防控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髋关节功能 股骨颈强度指数 骨髓脂质分数
下载PDF
骨水泥体积分数对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邻近椎体骨折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侯文根 孙晓辉 +1 位作者 张超 杨素敏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119-1121,共3页
目的研究骨水泥体积分数对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OVCF)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KP)患者邻近椎体骨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单节段OVCF并行PKP的患者180例,根据患者术后椎体新发骨折情况分为相邻椎体骨折(A... 目的研究骨水泥体积分数对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OVCF)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KP)患者邻近椎体骨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单节段OVCF并行PKP的患者180例,根据患者术后椎体新发骨折情况分为相邻椎体骨折(AVF)组(32例)、非AVF组(40例)和非骨折组(108例)。基于X线片的价值,计算骨水泥体积分数,比较3组患者注射骨水泥体积、骨水泥体积分数及骨水泥渗透率及手术前后Cobb角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AVF组患者注射骨水泥体积及骨水泥体积分数均显著大于非AVF组和非骨折组(P<0.05);AVF组、非AVF组及非骨折组患者骨水泥渗透率分别为34.38%、20.05%和19.67%,AVF组患者骨水泥渗透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3组患者术后Cobb角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单节段OVCF行PKP患者中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及骨水泥渗透率随骨水泥分数的增加而增加,临床应用时应密切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 骨水泥体积分数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邻近椎体骨折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改进心功能及心肺复苏结果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彤 黄子通 +1 位作者 符岳 方向韶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9-534,共6页
【目的】探索大鼠心肌梗死并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后,心功能的变化及对其后进行的心肺复苏结果的影响。【方法】18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两组,MSC注射组和磷酸缓冲液(PBS)注射组,每组9只大鼠。先开胸结扎左前降支冠... 【目的】探索大鼠心肌梗死并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后,心功能的变化及对其后进行的心肺复苏结果的影响。【方法】18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两组,MSC注射组和磷酸缓冲液(PBS)注射组,每组9只大鼠。先开胸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4周后再次开胸接受PKH26荧光标记的悬浮在PBS中的5×106MSC或仅用PBS梗死部位注射治疗,注射后2周及4周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射血分数,4周时诱导心室颤动及进行心肺复苏,测量心肺复苏前及心肺复苏后4 h内的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并在心肺复苏72 h后取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与注射磷酸缓冲液相比,注射MSC 2周(67%±4%vs 56%±5%,P<0.001)及4周后(67%±6%vs 53±13%,P<0.01)射血分数明显提高,心肺复苏前后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包括心脏指数、dp/dt40、-dp/dt、左心室舒张末期压明显改善;虽然2组的复苏成功率没有明显区别,但72 h生存率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58.6±20.6 vs 26.1±21.6,P<0.05)。心肌组织病理切片发现有大量的PKH26标记的细胞存在。【结论】心肌梗死后MSC治疗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同时也能明显改善心肺复苏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72 h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室颤动 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 心肌梗死 射血分数 心功能
下载PDF
骨髓脂肪在骨质疏松骨质量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铮 汤光宇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121-124,共4页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及其脆性骨折的发病率、致残率将持续攀高。因此,如何在骨量明显下降前就找到一个既变化出现较早,又具有一定发现骨量减少/骨质疏松能力的有效方法及对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进行预测是目前的热点问题。成骨...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及其脆性骨折的发病率、致残率将持续攀高。因此,如何在骨量明显下降前就找到一个既变化出现较早,又具有一定发现骨量减少/骨质疏松能力的有效方法及对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进行预测是目前的热点问题。成骨细胞与脂肪细胞同祖,成骨-成脂分化失稳态是骨质疏松的致病机制之一。因此,研究骨髓脂肪组织在骨质疏松骨质量中的作用就显得相当重要。笔者就骨髓脂肪在骨质疏松中的致病机制及磁共振波谱在骨质疏松骨质量研究中的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髓脂肪 骨质量 磁共振波谱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