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指纹图谱和一测多评法的土贝母药材质量评价 被引量:15
1
作者 黄敏烨 李振雨 +5 位作者 童培珍 曹斯琼 魏梅 孙冬梅 潘礼业 陈向东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3459-3466,共8页
建立土贝母药材UPLC指纹图谱,并采用一测多评法(QAMS)测定其中3种皂苷类成分的含量,为土贝母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依据。采用Waters Cortec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6μm),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 建立土贝母药材UPLC指纹图谱,并采用一测多评法(QAMS)测定其中3种皂苷类成分的含量,为土贝母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依据。采用Waters Cortec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6μm),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进样量1μL,建立土贝母药材UPLC指纹图谱,并采用相似度计算、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指纹图谱进行评价。以土贝母苷甲为内参物,测定土贝母苷乙、土贝母苷丙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含量,建立一测多评法,并将一测多评的计算结果与外标法(ESM)测定结果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一测多评的准确性及可行性。结果显示,19批土贝母药材指纹图谱有4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754~1.000,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将19批药材分为3类,与相似度评价结果一致;采用一测多评法计算的19批土贝母药材土贝母苷乙、土贝母苷丙的含量与外标法测定的实际含量的相对偏差均小于5.0%,说明2种方法无明显差异。因此,UPLC指纹图谱结合一测多评法可以有效用于土贝母药材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贝母 UPLC指纹图谱 一测多评法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HPLC指纹图谱结合一测多评的土贝母标准汤剂质量研究
2
作者 李振雨 周湘媛 +4 位作者 马懿飞 丘娴 何民友 陈向东 孙冬梅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土贝母标准汤剂指纹图谱,并采用一测多评法对结构相似的3个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评价土贝母标准汤剂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15批土贝母标准汤剂指纹图谱,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苯基柱(4.6 mm×250 mm,5μm)...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土贝母标准汤剂指纹图谱,并采用一测多评法对结构相似的3个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评价土贝母标准汤剂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15批土贝母标准汤剂指纹图谱,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苯基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以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为依据,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采用与指纹图谱相同的方法建立土贝母标准汤剂土贝母苷甲、乙、丙的一测多评法。结果土贝母标准汤剂指纹图谱有14个共有峰,其中峰3为L-色氨酸,峰11为土贝母苷乙,峰12为土贝母苷丙,峰13为土贝母苷甲;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15批不同产地的土贝母标准汤剂分为3类;一测多评法通过系统适用性考察,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良好,可有效评价土贝母标准汤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贝母 标准汤剂 指纹图谱 土贝母苷甲 土贝母苷乙 土贝母苷丙 一测多评
原文传递
不同干燥方法对土贝母理化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韩多 杨成翠 +2 位作者 罗坤涛 杨顺强 包刘媛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59-61,66,共4页
为了探究不同干燥方法对土贝母药材外观性状及内在质量的影响,为土贝母干燥方法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试验采用自然晒干、热风干燥、冷冻干燥三种方法对新鲜土贝母样品进行干燥;对干燥后样品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气味进行观... 为了探究不同干燥方法对土贝母药材外观性状及内在质量的影响,为土贝母干燥方法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试验采用自然晒干、热风干燥、冷冻干燥三种方法对新鲜土贝母样品进行干燥;对干燥后样品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气味进行观察并记录;测定折干率和出膏率;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土贝母皂苷甲的含量。结果表明:三种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土贝母样品,外观性状及内在质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冷冻干燥处理的土贝母样品外观性状与自然干燥和热风干燥差异较大;冷冻干燥方法处理的样品中土贝母皂苷甲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干燥方法,含量达3.18%;冷冻干燥方法处理的样品折干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干燥方法,折干率达54.53%;热风干燥方法处理的样品出膏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干燥方法,出膏率达36.79%。结论:折干率和土贝母皂苷甲含量:冷冻干燥>热风干燥>自然晒干,出膏率:热风干燥>冷冻干燥>自然晒干。本试验为土贝母干燥方法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贝母 理化指标 土贝母皂苷甲 出膏率
下载PDF
土贝母苷甲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柳 苗雪圆 +3 位作者 彭清 刘丽娜 张庆怀 张春泽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1期110-113,共4页
土贝母苷甲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中含量较大,水溶性、稳定性较好的三萜皂苷类活性成分,对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等多种肿瘤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主要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诱导细胞... 土贝母苷甲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中含量较大,水溶性、稳定性较好的三萜皂苷类活性成分,对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等多种肿瘤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主要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诱导细胞自噬、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贝母 土贝母皂苷甲 肿瘤 抗肿瘤药 植物(中药) 作用机制 综述
原文传递
土贝母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查青 陈燕妮 +2 位作者 史海龙 冯雪松 晁旭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1-46,共6页
目的通过昆明小鼠灌胃土贝母水提物的急性毒性实验,评价土贝母的急性毒性,为土贝母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SFP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组和土贝母200、150、112.5、84.4、63.3、47.5 g生药/kg剂量组,每组各10只,雌雄... 目的通过昆明小鼠灌胃土贝母水提物的急性毒性实验,评价土贝母的急性毒性,为土贝母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SFP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组和土贝母200、150、112.5、84.4、63.3、47.5 g生药/kg剂量组,每组各10只,雌雄各半。实验组动物禁食12 h后,给予40 mL/kg灌胃土贝母水提物,空白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不良反应、死亡情况及体质量和摄食量。观察期满后,对存活动物进行血常规及生化检测;解剖后,观察其脏器变化,并称重,计算脏器指数。最后进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土贝母水提物灌胃后,200 g生药/kg剂量组、150 g生药/kg组和112.5 g生药/kg组分别有7只、6只和1只动物急性死亡。其余动物表现正常。14 d后,所有存活的动物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生化指标:与空白组比较,各剂量组谷草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尿酸盐(UA)、肌酐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在200 g生药/kg剂量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在200、150、84.4 g/kg剂量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总胆汁酸(TBA)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血尿素氮(BUN)、白蛋白(ALB)无明显改变。HE染色显示:各组小鼠脏器无明显器质性改变,心肌细胞排列整齐,无明显异常;剂量组肝脏细胞出现轻度水肿、瘀血,未见坏死和炎细胞浸润;脾脏出现瘀血,红染部分增多;肺间隔增宽变粗,肺间隔有轻度瘀血;各剂量组肾小球、肾小管结构完整,未见明显异常,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瘀血和轻度水肿。各脏器无实质性损伤,仅可见一些炎症反应,且随药物浓度的降低,至47.5 g生药/kg剂量时,各脏器病理切片观察均与空白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土贝母水提物给予小鼠63.3 g生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贝母 急性毒性实验 半数致死量
下载PDF
土贝母及其有效成分抗乳腺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周聪 冯雪松 +2 位作者 李媛媛 偶勇 晁旭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36-141,共6页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手术切除、化学治疗、靶向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均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中医药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患者提供了更多...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手术切除、化学治疗、靶向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均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中医药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药土贝母及其有效成分在乳腺癌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不仅能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增殖,还能对抗乳腺癌的迁移、侵袭,有望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文章总结了土贝母相关的主要活性成分,并通过对土贝母及其有效成分抗乳腺癌作用机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促进细胞自噬、诱导细胞凋亡、调控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等角度对其抗乳腺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此外,文章还将土贝母鲜品提取物以及6种含有土贝母的中药复方制剂对乳腺癌的抑制作用进行总结,为土贝母的临床用药和抗乳腺癌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土贝母 土贝母皂苷 自噬: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