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2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化传热管内的自然对流沸腾换热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亚君 欧阳荣 +1 位作者 邓先和 李志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3,48,共4页
对普通缩放管、改型缩放管和光滑管进行了自然对流沸腾换热的实验研究 ,得到了这三种传热管的沸腾换热系数与热流密度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 ,普通缩放管和改型缩放管的自然对流沸腾换热系数分别是光滑管的 1 .0 6倍和 1 .2 5倍 ,改型缩... 对普通缩放管、改型缩放管和光滑管进行了自然对流沸腾换热的实验研究 ,得到了这三种传热管的沸腾换热系数与热流密度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 ,普通缩放管和改型缩放管的自然对流沸腾换热系数分别是光滑管的 1 .0 6倍和 1 .2 5倍 ,改型缩放管的自然对流沸腾换热系数比普通缩放管提高 1 8% ,并分析了改型缩放管比普通缩放管沸腾换热性能好的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放管 改型缩放管 沸腾 换热
下载PDF
垂直圆管内液氮流动沸腾的理论模型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祥东 汪荣顺 +1 位作者 黄荣国 石玉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1-497,共7页
分析了液氮流动沸腾过程中气液两相间动量、能量以及质量的传输规律,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新模型重点修正了界面面积浓度和气泡挣脱直径的计算式;采用新建立的理论模型作为封闭方程对CFX-4.3中内建的双流体模型进行了修正,并采用修正... 分析了液氮流动沸腾过程中气液两相间动量、能量以及质量的传输规律,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新模型重点修正了界面面积浓度和气泡挣脱直径的计算式;采用新建立的理论模型作为封闭方程对CFX-4.3中内建的双流体模型进行了修正,并采用修正后的双流体模型模拟了液氮在垂直圆管内的流动沸腾过程.数值模拟的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证明了本文所建模型的合理性.通过数值模拟发现,两相流参数分布的不均匀性对液氮流动沸腾过程中的热质传输特性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 流动沸腾 双流体模型 相间传输 传热 空泡份额
下载PDF
含油制冷剂在小管径换热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魏文建 胡海涛 +1 位作者 丁国良 王凯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6-290,共5页
对含油制冷剂在6.34和2.50mm换热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质量流率为200~400kg/(m^2·s),热流密度为3.2~14kW/m^2,蒸发温度为5℃,进口干度为0.1~O.8,干度变化0.1~O.2,平均油质量分数为0~O... 对含油制冷剂在6.34和2.50mm换热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质量流率为200~400kg/(m^2·s),热流密度为3.2~14kW/m^2,蒸发温度为5℃,进口干度为0.1~O.8,干度变化0.1~O.2,平均油质量分数为0~O.05.定量分析了不同质量流率和干度时,润滑油对制冷剂在小管径换热营内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与大管径换热管相比,油的换热增强效果在小管径换热营内减弱甚至消失,在高干度和高油浓度区,油的存在使换热严重恶化。对于上述换热管,换热系数、油影响因子以及基于制冷剂物性的两相换热增强因子随油浓度的变化规律缺乏一致性。采用局部油浓度下的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性计算得到的两相换热增强因子能较好地反映润滑油对制冷剂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剂 小管径 润滑油 流动沸腾 换热
下载PDF
柱状微结构表面强化沸腾换热研究综述 被引量:18
4
作者 魏进家 张永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7-108,共12页
沸腾换热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热传递方式,不论在地面常重力环境还是空间微重力环境下都有十分重要和广泛的应用。强化表面结构是一种有效的无源强化换热技术,而强制对流和射流冲击作为高效的直接冷却方式,在有源强化换热技术中被认为是最... 沸腾换热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热传递方式,不论在地面常重力环境还是空间微重力环境下都有十分重要和广泛的应用。强化表面结构是一种有效的无源强化换热技术,而强制对流和射流冲击作为高效的直接冷却方式,在有源强化换热技术中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冷却方式。结合无源强化换热技术和有源强化换热技术同时进行强化沸腾换热是进一步提高换热能力的有效途径。以电子器件高效冷却技术为背景,对自主开发的微米级柱状微结构表面强化沸腾换热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常重力条件下池沸腾、流动沸腾、射流冲击、流动-喷射复合式沸腾换热以及微重力条件下的池沸腾换热。同时,与其他强化沸腾换热表面结构进行了对比,总结并分析了各种强化表面结构及换热方式的优缺点,为下一步的学术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相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状微结构 池沸腾 流动沸腾 射流冲击 微重力 传热 相变 两相流
下载PDF
微肋阵通道流动沸腾换热与压降特性 被引量:15
5
作者 杜保周 李慧君 +2 位作者 郭保仓 孔令健 刘志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979-4989,共11页
为探究不同截面微肋阵通道内的流动沸腾换热机理,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在质量流速为96~224 kg·m^(-2)·s^(-1),有效热通量为10~240 W·cm^(-2)的范围内,对圆形、菱形、椭圆形微肋阵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及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 为探究不同截面微肋阵通道内的流动沸腾换热机理,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在质量流速为96~224 kg·m^(-2)·s^(-1),有效热通量为10~240 W·cm^(-2)的范围内,对圆形、菱形、椭圆形微肋阵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及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时对微通道内流动沸腾的不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发现:在低热通量下,核态沸腾占主导地位,而在中高热通量下,薄膜蒸发对流换热为主要沸腾机制;沸腾传热系数随着热通量和出口干度的增加而减小,两相压降随着热通量和出口干度的增加而增大;微肋阵肋间形成的次级通道宽度对换热和两相压降有很大的影响,次级通道越宽,气泡越容易脱离,换热效果越好,压降越大;微肋的存在抑制了气泡的反向流动,减小了沸腾不稳定性,推迟了临界热通量的发生,椭圆形微肋阵通道的流动沸腾稳定性最好,而圆形微肋阵通道的流动沸腾稳定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微肋阵 沸腾 传热 压降 不稳定性
下载PDF
发动机冷却水腔内沸腾传热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董非 郭晨海 +2 位作者 范秦寅 蔡忆昔 姜树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6-82,共7页
从单相流观点出发研究了两种计算过冷流动沸腾传热的思路:分区描述法和叠加计算法。提出了两个基于分区描述法的沸腾模型A和沸腾模型B;修正了基于叠加计算法的Chen沸腾模型和BDL沸腾模型中对流传热项的计算方法。利用这些沸腾模型进行... 从单相流观点出发研究了两种计算过冷流动沸腾传热的思路:分区描述法和叠加计算法。提出了两个基于分区描述法的沸腾模型A和沸腾模型B;修正了基于叠加计算法的Chen沸腾模型和BDL沸腾模型中对流传热项的计算方法。利用这些沸腾模型进行了缸盖鼻梁区冷却水腔沸腾传热的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区描述法和叠加计算法进行发动机冷却水腔内过冷流动沸腾传热计算均是可行且有效的方法;采用沸腾模型A和修正的BDL模型的预测精度比另两个沸腾模型要高;提高流速和过冷度均能强化沸腾传热的能力,提高压力后则在更高的壁面温度下才出现沸腾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沸腾模型 传热 冷却水腔
下载PDF
核态池沸腾换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玉庭 杨春信 袁修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9-486,共8页
以沸腾壁为研究对象 ,以气泡或核心为边界建立了沸腾换热的数学模型 ,进行了核态池沸腾换热的直接数值模拟 ,模拟结果与现有的实验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从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气泡影响面积系数和气泡扰动强... 以沸腾壁为研究对象 ,以气泡或核心为边界建立了沸腾换热的数学模型 ,进行了核态池沸腾换热的直接数值模拟 ,模拟结果与现有的实验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从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气泡影响面积系数和气泡扰动强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揭示了气泡等待时间和沸腾表面温度波动的非线性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沸腾 换热 数值模拟 非线性特征
下载PDF
R410A-油混合物在7mm强化管内流动沸腾的换热特性 被引量:14
8
作者 胡海涛 丁国良 王凯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7,共6页
实验研究了环保替代制冷工质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强化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探索了质流密度、干度和平均油浓度对换热特性的影响。实验测试管为内螺纹强化管,长度为2000mm、外径为7.0mm。实验结果表明,纯制冷剂R410A的传热系数... 实验研究了环保替代制冷工质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强化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探索了质流密度、干度和平均油浓度对换热特性的影响。实验测试管为内螺纹强化管,长度为2000mm、外径为7.0mm。实验结果表明,纯制冷剂R410A的传热系数随干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峰值出现在干度为0.7~0.8左右;对于R410A-油混合物,在干度小于0.5的工况下,油的存在增强换热,在干度大于0.6的高干度情况下,传热系数随平均油浓度和干度的增大迅速降低。基于混合物性开发了R410A-油混合物在7mm强化管内流动沸腾的换热关联式,新的关联式预测值与89%的实验数据的误差在±30%以内,平均误差为1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410A 强化管 流动沸腾 换热 关联式
下载PDF
水在水平管束管外池沸腾传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长新 张鸣远 陈学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6-49,共4页
通过对水在水平管束管外池沸腾的实验研究,探讨了沸腾换热系数随热流密度及沿管排高度变化的规律和内在机理.由实验结果发现:管束中各排测量管的沸腾换热系数明显高于单管池沸腾的情况;管束沸腾时存在管束效应,即随管排位置增高,... 通过对水在水平管束管外池沸腾的实验研究,探讨了沸腾换热系数随热流密度及沿管排高度变化的规律和内在机理.由实验结果发现:管束中各排测量管的沸腾换热系数明显高于单管池沸腾的情况;管束沸腾时存在管束效应,即随管排位置增高,起始沸腾点提前,沸腾曲线上移,沸腾换热系数增大;这种管束效应在部分核态沸腾时较强,而在充分发展核态沸腾时较弱;管束池沸腾的强化传热应归因于“滑移汽泡”及“诱发自然循环对流”机制.此外,还得出了管束池沸腾换热系数的经验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沸腾 传热 换热设备 强化传热 管束池沸腾
下载PDF
液氮流动沸腾换热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10
作者 齐守良 张鹏 王如竹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7-423,共7页
作为一种优良的低温冷却剂,液氮在航天、电子工业、超导磁体和超导电缆冷却及低温生物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在这些应用中,准确预测液氮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对于系统设计和安全运行十分重要。该文主要介绍了液氮流动沸腾换热的特点,对已... 作为一种优良的低温冷却剂,液氮在航天、电子工业、超导磁体和超导电缆冷却及低温生物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在这些应用中,准确预测液氮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对于系统设计和安全运行十分重要。该文主要介绍了液氮流动沸腾换热的特点,对已有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归纳;并比较了四个液氮流动沸腾换热计算关联式的预测情况,以及关联式中干度、质量流量、热流密度和压力对换热系数的影响;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 流动沸腾 传热
下载PDF
竖直圆管内液氮流动沸腾传热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徐彬 石玉美 +1 位作者 陈东升 于忠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60-467,共8页
实验研究了竖直圆管内液氮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分析壁面温度、流体温度、干度以及传热系数沿实验段管程的变化规律,考察热通量、质量流量和入口压力对液氮两相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针对实验工况分别采用Chen、Klimenko、Shah以及Liu-Winte... 实验研究了竖直圆管内液氮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分析壁面温度、流体温度、干度以及传热系数沿实验段管程的变化规律,考察热通量、质量流量和入口压力对液氮两相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针对实验工况分别采用Chen、Klimenko、Shah以及Liu-Winterton关联式对传热系数进行预测,并将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对不同传热系数区间内的相对误差进行了计算、分析,以评估实验工况范围内各关联式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传热系数较大的情况下,4个关联式的预测值普遍低于实验值,在整个实验工况范围内,采用Klimenko关联式预测时误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沸腾 液氮 两相流 传热 汽化
下载PDF
纳米制冷剂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彭浩 丁国良 +2 位作者 姜未汀 胡海涛 高屹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70-75,共6页
研究了CuO-R113纳米制冷剂在水平直光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实验测试段长度1.5 m、外径9.52 mm。实验工况的质量流率为100~200 kg·m^(-2)·s^(-1),热通量为3.08~6.16 kW·m^(-2),入口干度为0.2~0.7,纳米颗粒质量分数... 研究了CuO-R113纳米制冷剂在水平直光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实验测试段长度1.5 m、外径9.52 mm。实验工况的质量流率为100~200 kg·m^(-2)·s^(-1),热通量为3.08~6.16 kW·m^(-2),入口干度为0.2~0.7,纳米颗粒质量分数为0~0.5%。结果表明:CuO-R113纳米制冷剂的传热系数高于纯R113制冷剂的传热系数。纳米颗粒的加入,强化了制冷剂管内流动沸腾换热。质量流率为100、150、200 kg·m^(-2)·s^(-1)的情况下,传热系数分别最大提高了29.7%、22.7%、2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制冷剂 光管 流动沸腾 换热
下载PDF
表面张力对矩形微通道汽液两相流动换热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迎慧 邵楠 +1 位作者 王茹 赵凌骁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30,共7页
为探究表面张力对微通道内水溶液流动沸腾的影响,针对0.2 mm×20.0 mm的矩形微通道,底面恒热流(q=200 k W·m-2)加热的工况进行数值模拟.采取VOF多相流模型和用户自定义函数建模,应用几何重构的方法追踪汽液两相界面迁移的变化... 为探究表面张力对微通道内水溶液流动沸腾的影响,针对0.2 mm×20.0 mm的矩形微通道,底面恒热流(q=200 k W·m-2)加热的工况进行数值模拟.采取VOF多相流模型和用户自定义函数建模,应用几何重构的方法追踪汽液两相界面迁移的变化.通过计算得到表面张力σ分别为0.035,0.045,0.059 N·m-1(纯水)时,微通道内水溶液流动沸腾过程中汽泡沿流动方向的成长、聚并等演变行为和相应的汽液两相流的流型发展状况(泡状流、弹状流和拉伸汽泡流).结果表明:与σ=0.059 N·m-1相比,σ=0.035 N·m-1时,单个汽泡尺寸减小约1/2,流型转变滞后,且通道进出口压降Δp波动幅度减小约2.1 k Pa,加热壁面温度超过400 K的区域减少3/4,最高过热温度从1 600 K降到1 000 K;不同的表面张力,微通道内流动方向上的汽泡演变过程有所差别,但均会依次出现泡状流、弹状流和拉伸汽泡流的流型变化规律;减小表面张力,有助于提高汽液两相流的流动稳定性,进而保证微通道内相变换热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微通道 表面张力 流动沸腾 两相流 汽泡 传热
下载PDF
电场强化乙酸乙酯自然对流和沸腾换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发刚 李瑞阳 +3 位作者 郁鸿凌 刘永启 柳玉英 林宗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20-1223,共4页
对沉浸于强极性有机液体工质乙酸乙酯中的平板表面上的自然对流和沸腾换热的外加电场强化进行了实验 ,得出了自然对流和沸腾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强化效果与电场电压、热通量的关系 .实验数据表明 ,外加电场对平板表面自然对流换热的强... 对沉浸于强极性有机液体工质乙酸乙酯中的平板表面上的自然对流和沸腾换热的外加电场强化进行了实验 ,得出了自然对流和沸腾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强化效果与电场电压、热通量的关系 .实验数据表明 ,外加电场对平板表面自然对流换热的强化效果好于对沸腾换热的强化效果 .实验条件下 ,当施加外电场时 ,平板表面的自然对流换热的传热系数最大可达到无外电场时的 6~ 7倍 ,沸腾换热的传热系数最大可达到无外电场时的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强化传热 乙酸乙酯 自然对流换热 沸腾换热
下载PDF
微通道内R22制冷剂流动沸腾的压降特性 被引量:9
15
作者 谢鸣宇 罗小平 胡丽琴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2,52,共6页
为探讨热流密度对二相流动沸腾摩擦压降的影响,并结合可视化探究改变热流密度时产生压降不稳定现象的机理,文章以R22制冷剂为实验工质,在截面尺寸高×宽分别为2.0 mm×2.0 mm,2.0 mm×1.0 mm和2.0 mm×0.6 mm 3种不同... 为探讨热流密度对二相流动沸腾摩擦压降的影响,并结合可视化探究改变热流密度时产生压降不稳定现象的机理,文章以R22制冷剂为实验工质,在截面尺寸高×宽分别为2.0 mm×2.0 mm,2.0 mm×1.0 mm和2.0 mm×0.6 mm 3种不同矩形微通道中,进行二相沸腾传热实验。实验表明:此实验条件下,R22制冷剂在微通道内进行二相沸腾传热时,二相摩擦压降是产生压降的主要因素;二相摩擦压降随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而且低热流密度下增幅较快,当热流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二相摩擦压降增加趋势变缓;在质量通量为253.2 kg/(m2·s)的条件下,热流密度从4.5 k W/m2增加到18.1 k W/m2时,流体流型经历了局部干涸再润湿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过程中压降波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流动沸腾 二相摩擦压降 热流密度
下载PDF
Measurement of boiling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n liquid nitrogen bath by inverse heat conduction method 被引量:8
16
作者 Tao JIN Jian-ping HONG +2 位作者 Hao ZHENG Ke TANG Zhi-hua GA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5期691-696,共6页
Inverse heat conduction method (IHCM)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obtaining the boiling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from measured resul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its application in cryogenic boiling heat t... Inverse heat conduction method (IHCM)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obtaining the boiling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from measured resul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its application in cryogenic boiling heat transfer.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the heat transfer of a stainless steel block in a liquid nitrogen bath, with the assumption of a 1D conduction condition to realize fast acquisition of the temperature of the test points inside the block. With the inverse-heat conduction theory and the ex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model, a solving program was developed to calculate the heat flux and the boiling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a stainless steel block in liquid nitrogen bath based on the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data. Considering the oscillating data and some unsmooth transition points in the inverse-heat-conduction calculation result of the heat-transfer coefficient, a two-step data-fitting procedure was proposed to obtain the expression for the boiling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The coefficient was then verified for accuracy by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using this expression and the verify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 stainless steel block. The maximum error with a revised segment fitting is around 6%, which verifie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IHCM to measure the boiling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n liquid nitrogen ba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rse heat conduction method (IHCM) Liquid nitrogen bath boiling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原文传递
Numerical study on two-phase boiling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interrupted microchannel heat sinks 被引量:7
17
作者 ZHOU JianHong CHEN XueMei LI Qia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679-692,共14页
The conventional straight microchannel heat sinks have been reported to inadequately remove the increasing power density of electronics.In recent years,an effectiv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method,flow disruptions ha... The conventional straight microchannel heat sinks have been reported to inadequately remove the increasing power density of electronics.In recent years,an effectiv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method,flow disruptions have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where interrupted structures are arranged in the microchannel to enhance flow mixing and heat transfer.However,previous numerical studies of interrupted microchannel heat sinks(I MCHS)mainly focus on single-phase flow condition,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iling heat transfer of I MCHS in two-phase flow condition have been rarely explored.Thus,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wo I MCHS based on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 heat sink(R MCHS)are investigated by modeling both single-phase and two-phase flow conditions.These two interrupts consist of a combination of cavities and ribs,namely elliptical cavities and elliptical side ribs(EC-ESR),and elliptical cavities and elliptical central ribs(EC-ECR).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single-phase flow condition,the maximum Nusselt number is increased by 187%in the EC-ESR design and150%in the EC-ECR design compared with the R MCHS.For subcooled boiling(i.e.,two-phase flow)condition,the EC-ECR design is a promising structure to enhance boiling heat transfer with 6.7 K reduction of average wall temperature and 29%increment of loc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of R MCHS.However,the loc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n the EC-ESR design is decreased by 22%compared with the R MCHS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a rare flow pattern(i.e.,inverted annular flow with vapor film separation)in the microchannel.This flow pattern can induce departure from nucleate boiling(DNB),thereby deteriorating the heat transfer on the channel wa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hannel heat sink cavities and ribs thermal performance flow pattern boiling heat transfer flow disruptions
原文传递
表面润湿性影响池沸腾传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儒鸿 纪献兵 +1 位作者 孔庆盼 代超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共8页
沸腾传热主要受汽泡产生、成长和脱离的控制,而这些汽泡行为与表面润湿性密切相关,通过改变加热面的润湿性,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汽泡在加热面上的发展过程,从而影响沸腾传热。介绍了不同润湿性表面及其对沸腾传热的强化机理和气泡动力学... 沸腾传热主要受汽泡产生、成长和脱离的控制,而这些汽泡行为与表面润湿性密切相关,通过改变加热面的润湿性,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汽泡在加热面上的发展过程,从而影响沸腾传热。介绍了不同润湿性表面及其对沸腾传热的强化机理和气泡动力学,综述了近年来通过表面润湿改性影响沸腾传热的研究进展,并指明表面润湿性与多尺度结构相结合的沸腾传热的研究新动向,为未来利用润湿性强化沸腾传热提供了一个较为清晰、全面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沸腾 传热 润湿性 气泡动力学
原文传递
微重力气液两相流动与池沸腾传热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建福 彭超 李晶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0-470,共11页
综述了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微重力重点实验室(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完成的一系列微重力气液两相流动与池沸腾传热方面的地基实验、飞行实验和理论研究等方面获得的主要成果.在微重力气液两相流动方面,提出了半理论Weber数模型用于预测微重力... 综述了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微重力重点实验室(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完成的一系列微重力气液两相流动与池沸腾传热方面的地基实验、飞行实验和理论研究等方面获得的主要成果.在微重力气液两相流动方面,提出了半理论Weber数模型用于预测微重力条件下气液两相弹-环状流转换,并采用Monte Carlo方法,针对气泡初始尺寸对泡-弹状流转换的影响进行数值研究.通过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与IL-76失重飞机实验,获得了微重力下的气液两相流型图,与此同时在地面利用小尺度毛细管模型模拟了微重力气液两相流动特征.实验测量了微重力气液两相流压降,并基于微重力流动特性建立了一个泡状流压降关联模型.在微重力池沸腾传热方面,利用我国返回式卫星完成了两次空间实验,其中,第22颗返回式卫星搭载铂丝表面R113池沸腾实验采用控制温度的稳态加热方式,而实践8号育种卫星搭载平面FC-72池沸腾实验则采用控制加热电压的准稳态加热方式.同时,还进行了地面常重力和落塔短时微重力条件下的对比实验研究.观察到丝状加热表面微重力时轻微的传热强化现象,而平板加热表面微重力核态池沸腾低热流时传热强化、高热流时传热恶化.微重力实验中观察到气泡脱落前存在横向运动现象,据此分析了气泡行为与传热之间关系,并提出了一个预测丝状加热表面气泡脱落直径的半理论模型.旨在对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空间两相流系统的应用提供数据及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 两相流 流型 池沸腾 传热
下载PDF
垂直套管环隙内汽液固三相流动沸腾传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志家 徐维勤 沈自求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34-237,共4页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of liquid flow boiling heat transfer with fluidizedsolid particles in a vertical annulus. Water and aqueous solutions of carboxy methyl cellulosewere used as the working fluids. Soli...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of liquid flow boiling heat transfer with fluidizedsolid particles in a vertical annulus. Water and aqueous solutions of carboxy methyl cellulosewere used as the working fluids. Solid particles were glass beads of different diameter. The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quid flow boiling heat transfer was much increasedand the superheat of liquid at heating surface was lowered remarkably by the introductionof the fluidized solid particles. Experimental data were correlated and an empirical equationfor the heat transfer of the three phase flow boiling wa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沸腾传热 三相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