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位改变对泌尿系结石体外震波碎石病人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常新 胡晓聪 +1 位作者 何向阳 刘沙陵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6年第2期395-396,共2页
[目的]探讨改变体位对泌尿系结石体外震波碎石病人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体外碎石的病人分为改变体位组和使用镇痛剂组各60例,改变体位组在碎石的过程中根据病人的自我感觉改变治疗体位数次,术前不用镇痛剂;镇痛剂组病人术前应用... [目的]探讨改变体位对泌尿系结石体外震波碎石病人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体外碎石的病人分为改变体位组和使用镇痛剂组各60例,改变体位组在碎石的过程中根据病人的自我感觉改变治疗体位数次,术前不用镇痛剂;镇痛剂组病人术前应用镇痛剂,比较两组病人在碎石过程中的焦虑、疼痛程度、血压、脉搏的变化等。[结果]两组病人碎石后血压、心率、焦虑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改变可减轻碎石病人的疼痛,避免镇痛药带来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改变 体外碎石 焦虑 疼痛
下载PDF
两种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截石位手术病人血压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方 郑君 苏兰若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8期1984-1986,共3页
[目的]探讨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截石位手术病人放平下肢后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老年病人90例,随机分为被动运动组(A组)、弹力绷带组(B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手术结束后所有病人均... [目的]探讨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截石位手术病人放平下肢后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老年病人90例,随机分为被动运动组(A组)、弹力绷带组(B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手术结束后所有病人均采用单腿慢放,其中A组实施下肢被动运动;B组应用医用弹力绷带;C组未实施护理干预。记录3组病人术毕放平下肢前(截石位)、放平一侧下肢、放平双下肢即刻、放平双下肢1min、3 min、5 min时的血压、心率。[结果]A组和B组病人血压维持稳定,体位改变前后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P>0.05);C组病人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显著下降,与体位改变前及A组和B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3组病人心率均出现增快(P<0.05)。[结论]实施下肢被动运动和医用弹力绷带两种护理干预措施,均可减轻老年截石位手术病人血压的波动程度,对防止截石位体位改变性低血压,保证病人围术期安全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病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截石位 改变体位 血压 心率 护理
下载PDF
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对人体立位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斌 由广兴 +3 位作者 吴萍 刘兴华 薛月英 宿双宁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6-328,共3页
目的验证反复体位改变训练提高人体立位耐力的有效性 ,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6名被试者经受了为期 1 1d共 9次的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在训练前和训练后利用头高位倾斜检查立位耐力。结果训练后 ,被试者在立位耐力检查中的反应得到改善 ,表... 目的验证反复体位改变训练提高人体立位耐力的有效性 ,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6名被试者经受了为期 1 1d共 9次的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在训练前和训练后利用头高位倾斜检查立位耐力。结果训练后 ,被试者在立位耐力检查中的反应得到改善 ,表现为与训练前相比立位中不良症状明显减轻 (症状得分 4.5 0± 1 .0 5vs .2 .83± 1 .60 ,P <0 .0 5 ) ,心率的增量明显降低 [( 2 9.3± 4.3)bpmvs .( 1 3.5± 7.5 )bpm ,P <0 .0 1 ],平均动脉压的增量明显增加 [( 4 .8± 4.4)mmHgvs.( 9.0± 3.0 )mmHg ,P <0 .0 5 ],心血管反应指数明显减小 ( 34.42± 5 .0 0vs.2 2 .33± 8.2 7,P <0 .0 1 )。结论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立位耐力。该训练有望在飞行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改变 立位耐力 训练 心率 血压
下载PDF
提高人体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训练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吴斌 由广兴 +3 位作者 吴萍 薛月英 刘兴华 宿双宁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522-526,共5页
目的检验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在提高人体对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方面的有效性 ,寻找可行的训练方法。方法 1 2名被试者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 6人 ,分别接受 1 1d共 9次的A模式和B模式 (头低位、头高位快速交替 )的反复体位改变训练。训练... 目的检验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在提高人体对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方面的有效性 ,寻找可行的训练方法。方法 1 2名被试者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 6人 ,分别接受 1 1d共 9次的A模式和B模式 (头低位、头高位快速交替 )的反复体位改变训练。训练前、后进行头低位 (HDT - 30°/30min)耐力检查和立位耐力检查 ,以评价训练效果。结果 1 ) 2种模式的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均提高了被试者的HDT耐力 ;与训练前相比 ,训练后在HDT耐力检查中 ,B组的症状得分明显小于A组 (P <0 .0 5 ) ,B组心率降幅明显增加 (P <0 .0 1 ) ,说明B模式的训练在提高HDT耐力方面的效果较好 ;2 )两种模式的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均使被试者的立位耐力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与训练前相比 ,训练后在立位耐力检查中 ,B组平均动脉压增幅明显增加 (P <0 .0 5 ) ,心率的增幅呈现小于A组的趋势 (P <0 .1 0 ) ,说明B模式的训练在提高立位耐力方面的效果略好。结论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对血液重新分布的适应性 ;B模式是相对较好的训练方法 ,有望在航天员血液重新分布适应训练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重新分布 体位改变 头倒位 立位耐力 航天员 训练
下载PDF
三维重建结合手术体位改变在老年脑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正明 卜向飞 +2 位作者 刘骥 金孝东 丁涟沭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三维重建结合手术体位改变于老年脑动脉肿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经CT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60岁以上患者做为研究对象,股动脉插管后行造影,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对患者采集的原始影像学资料进行... 目的研究三维重建结合手术体位改变于老年脑动脉肿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经CT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60岁以上患者做为研究对象,股动脉插管后行造影,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对患者采集的原始影像学资料进行三维重建结合,并使用advantage workstation工作站进行后期处理得到3D图像。在工作站重建处理同时,将超过DSA系统C臂机架患者使用头颅固定架保证透视图像中患者头颅为正位。结果 30例患者中15例经动脉造影可清晰显示动脉瘤,12例患者瘤体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显示不甚清楚,进行三维重建,清晰显示患者动脉瘤体及其周围血管间的关系。另外3例患者DSA系统无法显示正位头颅图像,通过使用头颅固定架旋转适宜角度,可清晰显示脑动脉瘤。结论老年脑动脉瘤患者基础疾病较多,脑动脉瘤血管充盈不充分或角度投射不当,血管走行重叠等,造成手术中动脉瘤的显示不清楚,可以通过DSA检查结合血管三维重建并进行手术中体位的适当改变可以弥补因机械无法达到的体位,使具体操作更加清晰地显示瘤体与载瘤动脉间的关系,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技术 脑动脉瘤 老年患者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体位改变
下载PDF
减压技术在成人压疮预防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旭红 黄素群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24期2230-2233,共4页
压疮形成的首要因素是压力,因此减压技术的应用是预防压疮的关键。本文对减压技术进行了总结,介绍各类减压技术在成人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选择合适的减压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压疮 减压技术 体位变换 减压下敷料 护理
下载PDF
产程中体位改变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对枕后位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甄妙平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7期919-920,共2页
目的探讨产程中体位改变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对枕后位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自然待产的77例单胎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阴检及B超检查确诊为枕后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研究组(n=40)。对照组... 目的探讨产程中体位改变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对枕后位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自然待产的77例单胎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阴检及B超检查确诊为枕后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研究组(n=40)。对照组行自由体位,研究组采取手抱膝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分析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自然分娩率及产道损伤率。结果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84%(P<0.05)。两组产妇的产道损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体位改变联合徒手旋转胎头能够提高枕后位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改变 徒手旋转胎头 初产妇 枕后位 分娩结局
下载PDF
头位难产中体位改变配合徒手矫正胎方位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郭义红 《当代医学》 2010年第21期31-32,共2页
目的分析体位改变配合徒手矫正胎方位对头位难产分娩结局的影响,探讨体位改变配合徒手矫正胎方位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0年5月我院住院分娩,因为持续性枕后位和枕横位导致的头位难产的产妇300例,采用体位改变配... 目的分析体位改变配合徒手矫正胎方位对头位难产分娩结局的影响,探讨体位改变配合徒手矫正胎方位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0年5月我院住院分娩,因为持续性枕后位和枕横位导致的头位难产的产妇300例,采用体位改变配合徒手矫正胎方位,分析其分娩结局。结果 300例产妇中通过体位改变纠正胎方位者35例,配合徒手矫正胎方位成功的204例,失败的61例,成功者均阴道自然分娩,失败者均剖宫产终止妊娠,成功率79.6%,所有产妇均没有出现胎儿头皮损伤及颅内出血,没有胎盘早剥、脐带脱垂及软产道裂伤等并发症。结论体位改变配合手法矫正胎方位纠正头位难产中的枕后位、枕横位,能明显增加自然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率,大大改善分娩结局,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改变 徒手娇正 头位难产 枕后位 枕横位
下载PDF
类轴式床单翻身法在重型药疹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邬晶 曾彬 蒋姊淑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963-1965,共3页
目的评价类轴式床单翻身法和徒手翻身法在重型药疹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入院的重型药疹患者60例,按照“不平衡指数最小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传统徒手翻身组(传统组)和创新类轴式床单翻身组(创新组),并在规定时... 目的评价类轴式床单翻身法和徒手翻身法在重型药疹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入院的重型药疹患者60例,按照“不平衡指数最小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传统徒手翻身组(传统组)和创新类轴式床单翻身组(创新组),并在规定时间点统计两组的二次损伤次数、继发感染例数、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创新组的二次损伤186次、继发感染2例、平均住院时间(16.87±1.03)d,显著少于传统组的2224次、6例、(20.33±1.37)d(P<0.05)。结论针对重型药疹患者进行体位变换,使用类轴式床单翻身法是一种简便、安全、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药疹 翻身法 体位变换 二次损伤 皮肤护理
下载PDF
超声引导侧卧位注射利凡诺联合米索前列醇在未成年中期妊娠引产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蕾 龙千里 +2 位作者 姬芝栩 罗小英 田程淮 《临床医药实践》 2018年第9期675-678,共4页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行超声定位引导羊膜腔穿刺,转侧卧位注入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利凡诺),联合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引产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6月18岁以下孕13~20周待引产的意外妊娠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行超声定位引导羊膜腔穿刺,转侧卧位注入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利凡诺),联合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引产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6月18岁以下孕13~20周待引产的意外妊娠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超声引导定位,仰卧位羊膜腔穿刺后改成侧卧位,羊水自然流出或轻松抽吸出羊水后注入利凡诺50 mg,注射后立即将米索前列醇200μg置于阴道后穹窿。对照组常规仰卧羊膜腔穿刺注射利凡诺100 mg。统计两组羊膜腔穿刺成功率、终止妊娠时间、出血量、残留物等。结果:观察组55例均一次穿刺并于48 h内引产成功,无一例出现需处理的并发症。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仅56.36%。观察组终止妊娠时间、出血量、残留物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定位羊膜腔穿刺后转侧卧位注射利凡诺,减少了重复穿刺引发的感染和出血,引产穿刺成功率高。联合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能促进宫颈成熟软化,明显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疼痛,避免宫颈撕裂及大出血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羊膜腔穿刺 体位改变 中期妊娠 利凡诺 米索前列醇 引产
下载PDF
体位改变对脑卒中卧床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妙玲 方锐 +3 位作者 刘芳 翟浩瀚 查甫兵 王玉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66-1070,共5页
目的:研究平卧位、站立位两种体位改变对脑卒中卧床患者心率、血压、左室排血功能、心肌收缩功能、心脏前负荷、后负荷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利用无创心输出量检测系统,监测30例脑卒中卧床患者和20例正常受... 目的:研究平卧位、站立位两种体位改变对脑卒中卧床患者心率、血压、左室排血功能、心肌收缩功能、心脏前负荷、后负荷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利用无创心输出量检测系统,监测30例脑卒中卧床患者和20例正常受试者在平卧位、站立位两种不同体位改变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BP)、心输出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心收缩力指数(CTI)、左心做功指数(LCWI)、前负荷率(EDFR)、外周血管阻力(SVR)。每个体位连续监测2min,取以上参数的平均值作为观察结果。结果:①平卧位时脑卒中卧床患者的SV、CTI较正常受试者显著下降(P<0.01),HR显著上升(P<0.01);②脑卒中卧床患者在不同体位下的比较:HR、SV、CI、CTI、LCWI均呈现平卧位<站立位(P<0.01),且站立位HR升高最大幅度10次/分左右(76.36±8.54 VS 86.12±12.57);SVR比较结果为平卧位>站立位(P<0.01);③正常受试者不同体位间的比较:HR表现为平卧位<站立位(P<0.01);SV表现为平卧位>站立位(P<0.01);CTI、LCWI、SVR比较无差别;④在平卧位→站立位变化时:HR在两组间均出现持续上升趋势;SV在正常受试者中呈下降趋势而脑卒中卧床患者却呈上升趋势。结论:脑卒中卧床患者心排量较正常人群下降,从平卧位到站立位的体位改变对脑卒中卧床患者心血管反应有明显的影响,而且这种体位改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训练心功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输出量检测系统 脑卒中 体位改变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Body Position Changes Influence Stroke Volume Variation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with Sepsis 被引量:3
12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12年第1期26-31,共6页
关键词 摘要 编辑部 编辑工作 读者
下载PDF
体位改变评定脑卒中卧床患者心功能的方法探索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宇涛 刘芳 +5 位作者 陈妙玲 王晓东 周静 吴松晖 欧阳佩佩 王玉龙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研究体位改变评定脑卒中卧床患者心功能。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卧床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不同体位、角速度、体位改变幅度、体位改变角速度情况下患者的心功能变化。结果:体位60... 目的:研究体位改变评定脑卒中卧床患者心功能。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卧床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不同体位、角速度、体位改变幅度、体位改变角速度情况下患者的心功能变化。结果:体位60°、75°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0°组,每搏量、血氧饱和度低于0°组;角速度25°/s组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5°/s组,每搏量、血氧饱和度低于5°/s组;体位改变幅度-15°~+75°组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0°~+75°组,每搏量、血氧饱和度低于0°~+75°组;体位改变25 min组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改变5 min组,每搏量、血氧饱和度低于改变5 mi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床上-15°、0°、30°体位下5°/s、15°/s的改变速度对心功能影响较小,体位改变5 min、15 min对心功能影响较小,可依次进行后续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改变 卧床 脑卒中 心功能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三态变化与中医寒热虚实辨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孔祥亮 何新慧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8-42,共5页
目的:研究心率变异性(HRV)在仰卧平静、仰卧心算与直立平静三种状态下的变化特点及与中医寒热虚实辨证的关系。方法:通过比较233例中西医学诊断明确,不同中医证型患者HRV在三种状态下的频域综合变化,分析实热证组(64例)、虚寒证组(16例... 目的:研究心率变异性(HRV)在仰卧平静、仰卧心算与直立平静三种状态下的变化特点及与中医寒热虚实辨证的关系。方法:通过比较233例中西医学诊断明确,不同中医证型患者HRV在三种状态下的频域综合变化,分析实热证组(64例)、虚寒证组(16例)、寒热错杂证组(38例)、阴虚火旺证组(67例)、阴阳两虚证组(48例)HRV各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反映交感神经活动的低频功率值(LF)、低频功率归化值(LFNU)增大与阳证、热证明显相关,反映副交感神经活动的高频功率(HF)、高频功率归化值(HFNU)增大与阴证、寒证明显相关;LF/HF增大反映阳证、热证,LF/HF减小反映阴证、寒证;心算状态对阳证、热证的诊断有加权作用;直立状态对虚证、寒证的诊断有加权作用。结论:HRV三态变化规律对中医寒热虚实辨证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心算状态 体位变化 寒热虚实 辨证分型
原文传递
体位改进在腹腔镜胃减容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敬 张如萍 姚立彬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761-764,共4页
目的探讨体位改进在腹腔镜胃减容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下胃减容手术患者84例。按手术中体位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麻醉前(rrl)、手术开始后30min(T2)及手术结束后30min(T3)的血... 目的探讨体位改进在腹腔镜胃减容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下胃减容手术患者84例。按手术中体位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麻醉前(rrl)、手术开始后30min(T2)及手术结束后30min(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患者在术后的皮肤受压状况、异常感觉,并调查患者对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采用体位改进后,实验组患者皮肤受压、异常感觉状况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进后的体位放置方法可以减轻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和皮神经损伤的发生,提高患者对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改进 腹腔镜胃减容术 压力性损伤 皮神经损伤
下载PDF
无痛导乐仪、导乐陪伴分娩、孕产妇体位改变联合应用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韩桂芹 藤平 +2 位作者 祝倩 康红 吴帅 《医学综述》 2012年第20期3510-3512,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痛导乐仪、导乐陪伴分娩、产妇体位改变联合应用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孕产妇宫口2~3 cm时,经阴道检查、肛查或B超检查为枕后位或枕横位的孕产妇367例,行无痛导乐仪、导乐陪伴分娩、产时体位改变模式的为试验组;同期选... 目的探讨无痛导乐仪、导乐陪伴分娩、产妇体位改变联合应用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孕产妇宫口2~3 cm时,经阴道检查、肛查或B超检查为枕后位或枕横位的孕产妇367例,行无痛导乐仪、导乐陪伴分娩、产时体位改变模式的为试验组;同期选择相同条件的孕产妇分娩的268例,取自由体位与传统模式助产的为对照组。对两组经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难产率、产时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经阴道分娩率为77.11%,对照组经阴道分娩率为50.00%,试验组比对照组阴道分娩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剖宫产及难产率分别为9.26%、0.0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新生儿窒息率为2.45%,与对照组的5.22%相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经阴道分娩率显著升高(P<0.05),剖宫产及难产率下降,产时、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导乐仪、导乐陪伴分娩、产时体位改变联合应用能提高顺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下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导乐仪 导乐陪伴分娩 产时体位改变 分娩方式
下载PDF
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头低位耐力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吴斌 吴萍 +3 位作者 薛月英 刘兴华 王焰磊 姜世忠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检验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头低位耐力的假设是否正确。方法:6名青年男性被试者经受了为期11 d、共9次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在训练前、后分别评价被试者对-30°/30 min头低位倾斜(head-down tilt,HDT)的反应,记录症状、心... 目的:检验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头低位耐力的假设是否正确。方法:6名青年男性被试者经受了为期11 d、共9次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在训练前、后分别评价被试者对-30°/30 min头低位倾斜(head-down tilt,HDT)的反应,记录症状、心率、血压、颈部血流等主客观指标。结果:①训练后,被试者在HDT中的反应得到了改善,表现为与训练前相比,HDT中的不良症状明显减轻(症状得分1.00±0.63vs6.00±3.79,P<0.05),心率降低的幅度明显增加(-4.4±3.6vs-0.6±2.5,P<0.01);②训练前,被试者在HDT中,颈内静脉血流与仰卧位比较明显减少(P<0.01),初期颈内动脉血流明显增加(P<0.01),颈总动脉血流呈现增加的趋势;训练后,被试者在HDT中,颈内静脉血流与仰卧位比较无显著差别,颈内动脉血流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颈总动脉血流呈现降低的趋势。结论: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头低位耐力;血液头向转移得到抑制是反复体位改变训练提高头低位耐力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体位改变 训练 头低位 耐力 颈动脉 颈内静脉 血流
下载PDF
体位变换对胶囊内镜在胃肠内运转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杰民 雷玉萍 金飞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5期414-415,共2页
目的探讨体位变换对胶囊内镜在胃肠内运转时间的影响及其辅助应用价值。方法将拟行胶囊内镜检查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体位变换组(42例)和常规对照组(40例)。体位变换组患者吞服胶囊内镜后,实时监控,发现其在胃内滞留1h左右不能进入幽门,... 目的探讨体位变换对胶囊内镜在胃肠内运转时间的影响及其辅助应用价值。方法将拟行胶囊内镜检查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体位变换组(42例)和常规对照组(40例)。体位变换组患者吞服胶囊内镜后,实时监控,发现其在胃内滞留1h左右不能进入幽门,即进行干预,利用右侧坐位、卧位、站立位等体位变换,借助胶囊内镜的重力作用,促使其通过胃窦、幽门进入小肠;常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观察两组胶囊内镜在胃内停留时间、小肠运行时间及全小肠检查成功率。结果体位变换组胃内停留时间(55.30±46.43)min、小肠运行时间(275.48±73.57)min,全小肠检查成功率(95.2%);常规对照组胃内停留时间(89.67±67.35)min,小肠运行时间(232.41±75.32)min,全小肠检查成功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体位变换干预可减少胶囊内镜在胃内滞留时间,相对延长其在小肠的运行时间,从而提高了全小肠检查的成功率,该干预方法简便、易行、经济,临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检查 体位变换 胃肠内运转时间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反复体位改变试验的心血管效应及其在航空航天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丁佳 吴斌 +3 位作者 吴萍 谷志明 刘兴华 周越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4-78,共5页
反复体位改变方法可以实现两次以上的血液重新分布,可以更好地研究在血液重新分布过程中心血管系统调节变化。本文阐述了反复体位改变对血液重新分布、血压、心率、心电图、每搏量、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影响,并认为... 反复体位改变方法可以实现两次以上的血液重新分布,可以更好地研究在血液重新分布过程中心血管系统调节变化。本文阐述了反复体位改变对血液重新分布、血压、心率、心电图、每搏量、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影响,并认为在反复体位改变过程中,血压的调控是心血管功能调节变化的中心环节。同时,就反复体位改变试验的分类及其在航空航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体位改变 心血管效应 立位耐力 航天员训练
下载PDF
反复体位改变对人体心电图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斌 吴萍 +3 位作者 王跃 谷志明 黄伟芬 刘兴华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反复体位改变对人体心电图节律的影响。方法 150名志愿者在电动立位转床上进行反复体位改变实验,部分志愿者进行头高位倾斜(head-up tilt,HUT)实验、头低位倾斜(head-downtilt,HDT)实验、下体负压实验、低压缺氧检查、运... 目的观察和分析反复体位改变对人体心电图节律的影响。方法 150名志愿者在电动立位转床上进行反复体位改变实验,部分志愿者进行头高位倾斜(head-up tilt,HUT)实验、头低位倾斜(head-downtilt,HDT)实验、下体负压实验、低压缺氧检查、运动心肺功能检查,连续监测和记录心电图,统计并比较不同负荷实验中心电图节律失常的百分数。结果在反复体位改变实验中,23.33%(35/150)的志愿者心电图出现了节律失常,其中7.33%(11/150)出现了房室传导阻滞或阵发性室上速的典型节律改变。反复体位改变实验中心电图节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UT实验、HDT实验、下体负压实验、低压缺氧检查和运动心肺功能检查(P<0.01),出现典型节律失常的志愿者在其它5项实验或检查中均未出现。结论一定模式的反复体位改变可引起健康志愿者心电图较高频率的节律失常,并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阵发性室上速的典型节律改变。这提示反复体位改变实验有可能在航天员和飞行员医学选拔或医学鉴定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体位改变 心脏节律 心电图 房室传导阻滞 阵发性室上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