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防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28
1
作者 余文静 肖瑶 +1 位作者 胡娟娟 高兴莲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9-594,共6页
目的遴选并获取国内外预防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系统检索PubMed、Up To Date、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数据库、围... 目的遴选并获取国内外预防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系统检索PubMed、Up To Date、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数据库、围手术注册护士协会指南库、护理及相关健康领域文献积累索引数据库、加拿大安大略护理学会网站、英国国家医疗保健优化研究所指南库、中国指南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内关于预防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系统评价、最佳实践信息册、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08月29日。由2名研究员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结合专业人士的判断,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6篇、最佳实践信息册1篇、证据总结1篇。最佳证据包括术前评估、体温监测技术、术前干预措施、术中干预措施、术后干预措施和质量管理,共30条。结论手术室护士应定期接受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相关知识培训,并使用科学的工具进行风险评估。证据应用人员需结合医院特点和临床环境,有针对性的选择最佳证据,以降低手术患者非计划性低体温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围手术期 体温变化 循证护理学
原文传递
围手术期低体温预防及管理的循证实践 被引量:79
2
作者 肖瑶 杨慧 +2 位作者 胡娟娟 余文静 高兴莲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02-1307,共6页
目的将预防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遵循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模式,根据前期研究获得的最佳证据制订相应的临床审查指标及审查方法,逐条审查并进行障碍因素分析,制... 目的将预防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遵循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模式,根据前期研究获得的最佳证据制订相应的临床审查指标及审查方法,逐条审查并进行障碍因素分析,制订行动策略。比较最佳证据应用前后手术室护士对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预防及管理的认知水平、患者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发生率以及手术室护士对质量审查指标的执行率。结果最佳证据应用前后,手术室护士对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预防和管理的相关知识得分分别为10~100(40.03±13.55)分和65~100(85.12±9.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发生率分别为47.83%和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佳证据应用前,手术室护士对审查指标17的执行率为98.55%、审查指标16的执行率为76.81%,其余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均在50%以下;最佳证据应用后,审查指标1~9、11~15、18的执行率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最佳证据的集束化预防低体温策略在成人择期手术患者中应用后,可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士执行依从性,并降低患者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体温变化 循证护理学 手术室 护理管理研究
原文传递
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76
3
作者 普鹰 张莹 +3 位作者 汤佳骏 贲阳 佟玥丽 方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08-1312,共5页
目的构建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并应用于临床,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上海市某三级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264例患者作为建模组,将术后低体温组116例和非低体温组148例的各项危险因子进行对... 目的构建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并应用于临床,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上海市某三级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264例患者作为建模组,将术后低体温组116例和非低体温组148例的各项危险因子进行对比,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于2018年1月—12月纳入132例患者作为验证组对模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建模组为43.93%(116/264),验证组为41.66%(55/132);最终进入预测模型的因子分别为:基础体温(OR=0.296)、手术类型(OR=1.457)、室温(OR=0.521)和麻醉时间(OR=1.009)。H-L检验P=0.123,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1,约登指数为0.867,灵敏度为0.600,特异度为0.867,实际应用的正确率为79.54%。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为临床筛选腹腔镜手术术中低体温高危患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体温变化 模型 统计学 手术室护理
原文传递
不同保温温度对腹部手术患儿体温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5
4
作者 金歌 刘延锦 +1 位作者 王俊平 张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3-58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保温温度对腹部手术患儿体温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腹部手术患儿90例,所有患儿术中均使用充气加温毯保温。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为:中档组(38℃),高档组(43℃),综合组(高档43℃1h后,调为中档38℃),手术中持续监测患儿... 目的探讨不同保温温度对腹部手术患儿体温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腹部手术患儿90例,所有患儿术中均使用充气加温毯保温。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为:中档组(38℃),高档组(43℃),综合组(高档43℃1h后,调为中档38℃),手术中持续监测患儿鼓膜温度变化,比较不同温度档的效果。结果三组患儿入手术室后、麻醉后、切皮时的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后30、60、90、120min时,综合组体温与中档组、高档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522,P<0.001;F=30.123,P<0.001;F=35.098,P<0.001;F=66.017,P<0.001),中档组患儿术中低温、术后寒战的发生率高于其余两组,高档组发热的效率高于其余两组。结论使用充气加温毯时,先调至高档43℃1h后转为中档38℃,可保持婴幼儿腹部手术患儿体温平稳,有效减少低体温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外科手术 体温变化
原文传递
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相关因素及其处置对策 被引量:55
5
作者 管恩玲 孙建良 +1 位作者 陈淑萍 张洪海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3-786,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和针对性处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各科手术室所收治老年手术患者220例,按照是否出现术中低体温将其分为低体温组和非低体温组,对两组患者一般资... 目的分析老年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和针对性处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各科手术室所收治老年手术患者220例,按照是否出现术中低体温将其分为低体温组和非低体温组,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术中低体温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220例老年手术患者共计出现术中低体温103例,发生率为46.8%;低体温组中年龄≥70岁、体质指数(BMI)<24 kg/m^2比例高于非低体温组(均P<0.05);低体温组患者麻醉时间≥60 min、液体总入量≥2 000 ml所占比例均高于非低体温组(均P<0.05);BMI<24 kg/m^2、术中液体总入量≥2 000 ml均是影响老年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术中低体温是一种常见老年患者手术并发症,术中液体输入量、体质量是影响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关键因素,应从以上因素对老年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变化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加温二氧化碳建立气腹对腹腔镜手术患者体温及寒战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45
6
作者 林卫红 张丽清 +1 位作者 钱黄静 顾一君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53-954,共2页
目的探讨加温二氧化碳气腹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体温及术后寒战发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6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不加温组和加温组。不加温组患者术中不采用升温装置,加温组患者术中采用加温二氧化碳建立气腹。观... 目的探讨加温二氧化碳气腹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体温及术后寒战发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6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不加温组和加温组。不加温组患者术中不采用升温装置,加温组患者术中采用加温二氧化碳建立气腹。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体温变化及术后寒战的发生率。结果手术结束后体温:加温组(36.27±0.68)℃,不加温组(34.96±0.62)℃,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加温组7例患者发生(23.3%),不加温组有25例患者术后寒战(83.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术中采用不加温的二氧化碳气腹使患者手术期间体温下降,术后寒战发生率升高,使用加温二氧化碳气腹,可降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和术后寒战的发生,可有效维持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正常体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气腹 体温变化 寒战 护理
原文传递
急诊创伤后自发性低体温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3
7
作者 刘力行 聂时南 +6 位作者 刘云 韩小琴 秦衡 魏婧 肖乾 李小勤 赵泽华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调查5所医院急诊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5月江苏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抢救室的203例创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203例创伤患者中有82例并发低体温,发生率为40%。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创伤严重... 目的调查5所医院急诊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5月江苏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抢救室的203例创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203例创伤患者中有82例并发低体温,发生率为40%。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创伤严重程度、救护车到达时患者的状态、患者在救护车转运时有无使用保暖用具为创伤后自发性低体温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急诊创伤后自发性低体温发生率高,且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议救护人员院前急救时应重点评估创伤严重程度、注意救护车到达时患者的状态,且救护车转运时患者应该使用保暖用具。医护人员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预见性复温护理,以减少创伤患者低体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处理 创伤和损伤 体温变化 影响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全身麻醉术后患儿发生低体温的现况分析 被引量:43
8
作者 王勤 张学锋 +2 位作者 王炫 栗玲 张玉侠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14-715,共2页
目的了解患儿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术后低体温的发生状况与临床特征,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5-9月,833例全麻术后收入麻醉恢复室中的患儿进行体温测量,并采集临床相关资料。结果全麻术后有50例肛温为32-35℃,... 目的了解患儿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术后低体温的发生状况与临床特征,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5-9月,833例全麻术后收入麻醉恢复室中的患儿进行体温测量,并采集临床相关资料。结果全麻术后有50例肛温为32-35℃,未见肛温低于32℃的病例,低体温的发生率为6.0%。1岁以下患儿低体温发生最为常见(18.7%),开腹术后或麻醉时间>2h的患儿低体温发生率明显升高。术后低体温易出现皮肤花斑、哭吵不安、寒战等临床表现。结论全麻术后低体温为患儿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表现为体温轻度降低。1岁以下、行开腹术或麻醉时间>2h的患儿均为术后低体温高发人群,应为重点监测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麻醉 体温变化 麻醉后护理
原文传递
基于保温干预的集束化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体温控制及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2
9
作者 任建兰 张代英 彭静涵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2期2373-237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保温干预的集束化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体温控制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于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基于保温干预的集束化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体温控制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于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基于保温干预的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体温变化、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不同时间点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气腹前、气腹后体温明显低于同组入院时(P<0.01),且明显低于同时间点观察组(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腹痛、寒战、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保温干预的集束化护理有助于维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体温相对稳定,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护理 体温变化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管理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36
10
作者 赵泽华 孙琳 +3 位作者 刘云 聂时南 韩小琴 刘力行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8-453,共6页
目的构建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管理方案,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实践,为创伤患者低体温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评价创伤相关指南和文献,制订管理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确定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管理方... 目的构建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管理方案,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实践,为创伤患者低体温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评价创伤相关指南和文献,制订管理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确定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管理方案。结果通过2轮专家咨询,形成了4个一级指标("低体温相关评估""预防和分级干预""评价""团队协调合作"),15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2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5和0.86,专家协调系数为0.257~0.347。结论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管理方案各级指标专家咨询意见趋于一致,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高,为创伤低体温患者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处理 创伤和损伤 体温变化 循证护理学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患者体温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34
11
作者 孙育红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35-936,共2页
目的了解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体温变化规律。方法对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体温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结果患者在手术结束时体温最低,最低体温与进入手术室时的基础体温、血氧饱和度等有关... 目的了解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体温变化规律。方法对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体温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结果患者在手术结束时体温最低,最低体温与进入手术室时的基础体温、血氧饱和度等有关。结论手术室护士要对基础体温较低、血氧饱和度低的患者予以关注和保温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体温变化 低温
原文传递
综合性保温措施维持肝移植术中患者体温稳定的效果 被引量:33
12
作者 梁爱群 张志刚 +6 位作者 罗小平 阮思美 苏妹佃 黄郁 陈满彩 肖剑雅 杨维泽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5-536,共2页
目的探讨在肝移植术中采取综合性保温措施对维持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平稳的效果。方法对15例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患者采取术中综合性保温措施,并监测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患者体温、心率、血压等较为平稳,术中... 目的探讨在肝移植术中采取综合性保温措施对维持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平稳的效果。方法对15例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患者采取术中综合性保温措施,并监测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患者体温、心率、血压等较为平稳,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随着手术进展呈现出一定特点:新肝开放时体温下降明显,新肝开放后15min体温已基本恢复正常,新肝开放时心率明显加快,无肝期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下降,新肝开放时收缩压下降明显。结论采取综合性保温措施能维持手术全过程体温、心率、血压相对平稳,有利于肝移植手术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体温变化 心率 手术中护理
原文传递
创伤性低体温患者不同复温措施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王飒 陈水红 +7 位作者 金静芬 封秀琴 胡雁 方良玉 张玉蓉 章骥韬 郭芝廷 张晶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40-844,共5页
目的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多种复温措施在创伤性低体温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Scopus,CINAHL,CBM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资源总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关于创伤性低体温患者... 目的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多种复温措施在创伤性低体温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Scopus,CINAHL,CBM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资源总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关于创伤性低体温患者复温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及类实验研究(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CCT)。用JBI 2008年RCT真实性评价标准及CCT评价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ADDIS 1.16.7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10项复温措施,共619例患者。结果发现常规毛毯与热空气毯相比,复温后体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首要结局指标来看,体温恢复效果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42℃的碳纤维加热毯,热空气毯,温液输注联合温毯覆盖;从次要结局指标来看,使用热空气毯及温液输注联合温毯后寒颤发生率低于常规毛毯,使用化学加热垫、持续碳纤维加热毯和羊毛毯的患者心率比普通毛毯使用者低。结论创伤性低体温复温措施中,42℃的碳纤维毯的复温效果最好,但本结论还需更大样本的RCT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变化 多处创伤 急诊室 医院 网状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综合保温措施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洪华 黄小红 +1 位作者 祝妍华 谢小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13期1209-1211,共3页
目的了解术中低体温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综合保温措施保持患者术中体温与改善凝血功能的作用。方法将60例〉65岁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保温组和非保温组各30例。保温组采用保温毯、温热盐水湿润冲洗腹腔、加... 目的了解术中低体温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综合保温措施保持患者术中体温与改善凝血功能的作用。方法将60例〉65岁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保温组和非保温组各30例。保温组采用保温毯、温热盐水湿润冲洗腹腔、加温输液等保温措施,非保温组给予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手术前、手术1h时、术毕的肛温变化和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并检测患者术前、术毕凝血功能指标。结果与保温组比较,非保温组手术1h时和术毕体温较低,术中出血量、失血量均较多;术毕凝血酶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均低于保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中易发生低体温;低体温可影响凝血功能、增加术中出血量;采取综合保温措施可保持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体温,改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体温变化 血液凝固 手术室护理
原文传递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不同温度冲洗液对患者体温及寒战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胡丽茎 杜合英 +2 位作者 成守珍 罗春华 何贤英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5期55-57,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温度冲洗液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体温及寒战发生的影响。方法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不同温度的冲洗液进行膀胱冲洗,未加温组:20℃~23℃,加温组:32℃-35℃。冲洗速度为100~110滴/min。结果两组患者在冲洗8h内,...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温度冲洗液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体温及寒战发生的影响。方法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不同温度的冲洗液进行膀胱冲洗,未加温组:20℃~23℃,加温组:32℃-35℃。冲洗速度为100~110滴/min。结果两组患者在冲洗8h内,体温变化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冲洗时间延长,冲洗量增加,体温变化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寒战发生:加温组2例(5.7%),而未加温组8例(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间超过8h,对冲洗液进行加温,可减少患者低体温与寒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洗液 温度 体温变化 寒战 护理
原文传递
综合保温护理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各时间段体温变化及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雪静 张海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21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护理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各时间段体温变化及疗效的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择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保温护理,研究组患者...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护理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各时间段体温变化及疗效的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择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保温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段体温变化情况,术后麻醉清醒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两组患者基础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基础体温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20 min、胸腔冲洗后、术毕时体温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术后麻醉清醒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综合保温护理可有效降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低体温发生率,控制患者术中体温变化,缩短患者术后麻醉清醒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保温 胸腔镜 肺叶切除 低体温 体温变化 控制效果
下载PDF
腹部手术患者术中体温变化观察 被引量:16
17
作者 钱丽 王守娥 +1 位作者 宋文 闵娟 《临床护理杂志》 2005年第4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腹部/外科学 体温变化 手术期间
下载PDF
两种不同保温措施对开腹手术病人体温变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徐梅 何仲 +4 位作者 谭刚 马丽莉 张圣洁 赵琳 周力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45-747,共3页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中使用加温纯棉线毯、电加温毯两种不同的保温措施对病人体温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下行开腹手术病人60例,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根据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双层纯棉线毯组采取覆盖加温至50℃线毯...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中使用加温纯棉线毯、电加温毯两种不同的保温措施对病人体温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下行开腹手术病人60例,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根据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双层纯棉线毯组采取覆盖加温至50℃线毯的方法保温;电加温毯组采取覆盖调至42~46℃电热毯的方法保温,手术中持续监测病人的直肠温度变化,记录病人入室时、麻醉后、切皮时、切皮后30、60、90、120、150、180min及手术结束时的温度。结果(1)线毯组中,入室温度为(37.0±0.26)℃,麻醉后温度为(36.8±0.38)℃,与入室温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切皮时、切皮后30min及以后各时间点与入室温度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加温毯组中,入室温度为(36.7±0.24)℃,麻醉后及其后各时间点温度与入室温度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两组温度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麻醉后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切皮时及之后各时间点间,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使用加温至50℃的双层纯棉线毯对体温变化没有影响,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温作用;使用温度为42~46℃的电加温毯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可预防病人体温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外科手术 体温变化
原文传递
不同保温方式对骨科手术患者体温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春丽 任俊翠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31期2427-2431,共5页
目的 探讨2种不同保温方式对骨科手术患者体温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全麻骨科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加温毯加温温度均设置为38℃,观察组入室后给予间歇保温模式,即每加温1h后,间歇40min再加温,对照组... 目的 探讨2种不同保温方式对骨科手术患者体温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全麻骨科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加温毯加温温度均设置为38℃,观察组入室后给予间歇保温模式,即每加温1h后,间歇40min再加温,对照组入室后给予连续保温模式.手术中持续监测患者肛温变化,比较不同保温方式预防低体温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手术30min、60min、90min、120min、手术结束(皮肤缝合后)、麻醉意识恢复时8个时间点肛温分别为(36.68±0.34)、(36.69±0.41)、(36.60±0.37)、(36.54±0.40)、(36.53±0.49)、(36.50±0.58)、(36.49±0.61)、(36.53±0.52)℃,对照组分别为(36.76±0.43)、(36.64±0.40)、(36.50±0.39)、(36.45±0.41)、(36.51±0.52)、(36.65±0.42)、(36.65±0.44)、(36.69±0.4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32~1.083,P〉0.05);观察组术后寒战、皮肤损伤发生率及麻醉后意识恢复时间分别为16.67%(5/30)、0(0/30)、(10.13±6.51)min,对照组分别为10.00%(3/30)、10.00%(3/30)、(10.07±7.49)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汗发生率为0(0/30),对照组为13.33%(4/30),术中出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5).结论 采用加温毯间歇保温模式给骨科手术患者保温,可以达到和连续保温同样的预防低体温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患者术中出汗和皮肤损伤的发生,节约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体温 骨科手术 体温变化
原文传递
全麻下核心及体表温度的变化 被引量:13
20
作者 康孝荣 王保国 王恩真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99-402,共4页
目的探讨全麻后核心和体表温度的变化及二者的关系,全身耗氧量和产热量变化对核心体温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9例全麻下行择期开颅手术的病人,以鼓膜温度为核心温度,足背和指尖温度为体表温度,臂-指温度差为外周血管舒缩指标,连... 目的探讨全麻后核心和体表温度的变化及二者的关系,全身耗氧量和产热量变化对核心体温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9例全麻下行择期开颅手术的病人,以鼓膜温度为核心温度,足背和指尖温度为体表温度,臂-指温度差为外周血管舒缩指标,连续观察诱导前、诱导后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2h、3h、停药时、停药后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和60min的各温度变化及吸入麻醉药浓度、耗氧量、产热量变化。结果随着麻醉加深,全身耗氧量、产热量和鼓膜温度显著降低,足背和指尖温度明显升高,臂-指温度差降低由>0℃变为<0℃;麻醉停止后,全身耗氧量、产热量、鼓膜温度和臂一指温度差显著增加,足背和指尖温度显著降低。结论全麻引起核心温度降低,与外周体表温度升高和产热量降低有关;全麻终止后核心体温升高,与外周体表温度降低和产热量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体温变化 体温调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