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中脂肪的含量对团头鲂鱼种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6
1
作者 刘梅珍 石文雷 +3 位作者 朱晨炜 陆茂英 王根林 黄凤钦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30-336,共7页
本文报道了团头鲂鱼种在饲料中的蛋白质、糖、维生素和无机盐等保持适宜含量的条件下,不同脂肪含量对团头鲂鱼种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试验所用的脂肪为新鲜的豆油。结果表明,团头鲂鱼种饲料中脂肪适宜含量为 2~5%,最适含量为3.6%左右。
关键词 团头鲂 鱼饲料 甘油三脂
下载PDF
鲤、团头鲂精子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Ⅲ.单糖和渗透压对精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严安生 宋贵文 闫拥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5,共3页
作者观察了鲤、团头鲂精子在0(去离子水)-300毫渗渗透压的D-半乳糖,D-葡萄糖和D-果糖溶液中的活动情况。结果表明,在这三种单糖溶液里,鲤、团头鲂精子活动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精子快速运动和寿命的时间是以在D-半乳... 作者观察了鲤、团头鲂精子在0(去离子水)-300毫渗渗透压的D-半乳糖,D-葡萄糖和D-果糖溶液中的活动情况。结果表明,在这三种单糖溶液里,鲤、团头鲂精子活动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精子快速运动和寿命的时间是以在D-半乳糖溶液中为最长。这两种鱼精子对这三种单糖的吸收、利用存在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精子活力 半乳糖 葡萄糖 果糖 渗透压
下载PDF
人生长激素基因在团头鲂和鲤中的整合和表达 被引量:20
3
作者 吴婷婷 杨弘 +5 位作者 董在杰 夏德全 史瀛仙 季肖东 沈玉 孙伟勇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84-289,共6页
采用显微注射方法,将带有小鼠MT-1基因启动顺序与人生长激素hGH基因顺序重组的线状DNA片段,注入团头鲂和鲤的受精卵,获得成活的实验鱼。经斑点、Sou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放射免疫和酶联等方法检测,... 采用显微注射方法,将带有小鼠MT-1基因启动顺序与人生长激素hGH基因顺序重组的线状DNA片段,注入团头鲂和鲤的受精卵,获得成活的实验鱼。经斑点、Sou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放射免疫和酶联等方法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在受体鱼中得到整合、转录、翻译和表达,并具促生长效应。转基因雌鱼和雄鱼有性繁殖所获得的子鱼带有外源基因,表明外源基因能通过性细胞传递给子代,并仍具促生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长激素基因 整合 表达 团头鲂
下载PDF
三种淡水鱼肌肉的糖元、乳酸含量和pH值及在冷藏中的变化 被引量:17
4
作者 吕斌 陈舜胜 邓德文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39-242,共4页
本文测定了鳙、团头鲂和乌鳢三种养殖淡水鱼即杀死后在5℃贮藏过程中糖元、乳酸含量和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鳙、团头鲂和乌鳢的糖元含量比海水鱼的低,并在24h内全部分解完毕。乳酸含量在死后24~60h达到且维持在高位。三... 本文测定了鳙、团头鲂和乌鳢三种养殖淡水鱼即杀死后在5℃贮藏过程中糖元、乳酸含量和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鳙、团头鲂和乌鳢的糖元含量比海水鱼的低,并在24h内全部分解完毕。乳酸含量在死后24~60h达到且维持在高位。三种淡水鱼即杀的pH值与海水鱼的接近,但死后最低的pH值比海水鱼的高,pH值的低值阶段出现在死后36~60h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乌鳢 糖元 乳酸含量 PH值 肌肉 冷藏 保鲜加工
下载PDF
三种中国淡水鱼肌肉脂质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吕斌 陈舜胜 +2 位作者 横山雅仁 赵丽珺 金庭正树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338-342,共5页
测定了鲢、大口黑鲈和团头鲂三种养殖淡水鱼肌肉脂质的含量、分布、成分及脂肪酸组成 ,调查了鲢肌肉脂质含量与体重的关系。结果表明 :(1)肌肉脂质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极性脂 ,中性脂含量影响决定了肌肉的总脂含量。 (2 )腹部肌肉的... 测定了鲢、大口黑鲈和团头鲂三种养殖淡水鱼肌肉脂质的含量、分布、成分及脂肪酸组成 ,调查了鲢肌肉脂质含量与体重的关系。结果表明 :(1)肌肉脂质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极性脂 ,中性脂含量影响决定了肌肉的总脂含量。 (2 )腹部肌肉的脂质含量是背部的 2~ 5倍。 (3)鲢肌肉的脂质含量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 (4)主要的脂肪酸有 16∶0、16∶1n 7、18∶1n 9、18∶2n 6、18∶3n 3、2 0∶5n 3和 2 2∶6n 3,多烯酸的含量是 15 .8~32 .9% ,Σn 3与Σn 6的比率是 2 .5 (鲢 )、2 .7(大口黑鲈 )和 0 .3(团头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团头鲂 肌肉脂质 脂肪酸 淡水鱼 鲢鱼
下载PDF
鳙、团头鲂和短盖巨脂鲤早期发育阶段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维信 贾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0-127,共8页
鳙(Aristichthysnobilis)、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a)和短盖巨脂鲤(Colossomabrachypomum)胚胎与仔鱼体内三碘甲腺原氨酸(T_3)和甲状腺素(T_4)含量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进行测定,研究发现胚胎阶段的T_3和T_4含... 鳙(Aristichthysnobilis)、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a)和短盖巨脂鲤(Colossomabrachypomum)胚胎与仔鱼体内三碘甲腺原氨酸(T_3)和甲状腺素(T_4)含量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进行测定,研究发现胚胎阶段的T_3和T_4含量较稳定,出膜后仔鱼阶段的T_3和T_4含量逐渐下降。结合三种鱼类典型甲状腺腺泡结构发生的研究,表明甲状腺腺泡最早出现在咽鳃区腹主动脉周围,典型甲状腺腺泡出现的时间分别与该种鱼类T_4含量的升高相一致。研究表明,鳙、团头鲂和短盖巨脂鲤早期发育阶段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动是由于母源性甲状腺激素的用尽耗竭与自身甲状腺发生和功能性分泌开始所共同构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舫 短盖巨脂鲤 早期发育 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饲料不同淀粉水平对团头鲂成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肌肉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任鸣春 贾文锦 +4 位作者 戈贤平 谢骏 刘波 周群兰 廖英杰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94-1502,共9页
为探讨饲料淀粉水平对团头鲂成鱼生长、消化酶活性和肌肉成分的影响,选用初始均重为(161±2.7)g的团头鲂成鱼36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含淀粉17.1%、21.8%、26.4%、32.0%、36.3%和41.9%的等氮等脂饲料9周。结果发现... 为探讨饲料淀粉水平对团头鲂成鱼生长、消化酶活性和肌肉成分的影响,选用初始均重为(161±2.7)g的团头鲂成鱼36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含淀粉17.1%、21.8%、26.4%、32.0%、36.3%和41.9%的等氮等脂饲料9周。结果发现,团头鲂成鱼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不受饲料淀粉水平影响,但饲料添加适量淀粉能提高饲料和蛋白利用率,淀粉水平对肝脏和肠道中的总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不产生影响,却显著影响淀粉酶活性。肝体比、肝糖原和肌肉粗脂肪含量随饲料淀粉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血清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不受饲料淀粉水平的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过量淀粉显著降低了血清补体3和补体4含量。以蛋白质效率和饲料效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回归分析,得到团头鲂成鱼饲料中淀粉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饲料干重的34.1%和31.4%,但考虑到血清补体的活性,团头鲂成鱼日粮淀粉水平不应超过3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碳水化合物利用率 消化酶活性 肌肉成分
下载PDF
团头鲂不同生长阶段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5
8
作者 何琳 江敏 +1 位作者 戴习林 李世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1-225,共5页
分析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不同生长阶段,肌肉中水解及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和产品风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团头鲂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水分、灰分、粗蛋白、脂肪)随着生长阶段不同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各... 分析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不同生长阶段,肌肉中水解及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和产品风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团头鲂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水分、灰分、粗蛋白、脂肪)随着生长阶段不同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各成分含量基本保持恒定。水解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7.77±0.79)g/100 g(湿质量)和(0.98±0.10)g/100 g(湿质量);不同生长阶段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必需氨基酸组成齐全,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值为34.62%~38.77%,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70.75%~85.99%。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都表明其第一限制氨基酸为甲硫氨酸和胱氨酸。不同生长阶段,团头鲂肌肉中游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组成和含量无显著差异,其中牛磺酸含量最高,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32.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氨基酸 营养平衡 产品风味
下载PDF
双向选择对团头鲂生化遗传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思发 杨学明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报导双向选择对团头鲂生化遗传变异的影响。试验材料鱼包括来自淤泥湖的原种,1986-1994年群体选育的第四代(“选育 F4”),以及1991、1994年连续兄妹杂交的第二代(“近交F2”)。计检测了8种同工酶,1... 本文报导双向选择对团头鲂生化遗传变异的影响。试验材料鱼包括来自淤泥湖的原种,1986-1994年群体选育的第四代(“选育 F4”),以及1991、1994年连续兄妹杂交的第二代(“近交F2”)。计检测了8种同工酶,19个位点。三群体的多态座位比例一致(5.26%),但平均杂合度趋异。“选育F4”平均杂合度最高(0.0213),“近交F2”最低(0.0174)。经4代选育,平均杂合度增加4%,而经2代近交,平均杂合度降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双向选择 生化遗传 遗传变异
下载PDF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对团头鲂血清中促性腺激素和17β-雌二醇含量变动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姜仁良 黄世蕉 +1 位作者 赵维信 周洪琪 《水产学报》 CAS 1986年第2期185-193,共9页
本文报道了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血清中17β-雌二醇放射免疫的测定方法,将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用于鱼类血清测定,并对方法的准确性(回收率92.8±8.16%)、特异性(抗血清与雌酮、雌三醇的交叉反应分别为<3.20%、<2.9... 本文报道了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血清中17β-雌二醇放射免疫的测定方法,将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用于鱼类血清测定,并对方法的准确性(回收率92.8±8.16%)、特异性(抗血清与雌酮、雌三醇的交叉反应分别为<3.20%、<2.99%)和灵敏度(2.36—2.50pg)作了检验。标准曲线的r=-0.998,s=0.023-0.051,检测范围为10—400pg/管。 团头鲂催产后血清中促性腺激素(GTH)含量增高,为产卵前的17倍左右,而未产卵个体的GTH含量则为产卵个体产卵前的3—5倍。与草鱼和鲢鱼一样,当血清中GTH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实现产卵。 随着团头鲂卵巢的发育,血清中17β-雌二醇(17β-E_2)含量和成熟系数同步逐渐上升,至第Ⅳ期卵巢发育成熟阶段,血清中17β-E_2含量形成一个高峰,达到2004.11±1136.31pg/ml,可作为卵母细胞卵黄迅速积累的指标。过后,血清中的17β-E_2含量略有下降,催产前为1392.71±399.09和1219.29±420.51pg/ml,产卵后,血清中17β-E_2含量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到346.71±129.51和324.28±228.00pg/ml。 雄鱼则与雌鱼相反,17β-E_2含量随精巢发育而逐渐下降,并一直维持在一个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团头鲂 血清 促性腺激素 17Β-雌二醇 含量变化
下载PDF
几种淡水商品鱼背、腹肉一般成分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舜胜 陈椒 +2 位作者 俞鲁礼 李勇 骆肇荛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99-106,共8页
本文研究了鲢、鳙、草鱼、团头鲂、鲫背、腹肉蛋白质、脂肪等的季节变化及其有关营养、风味特点,发现5种鱼背肉脂肪含量12个月平均值均低于1%;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在17.3-18,5%之间,不存在季节变化;是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 本文研究了鲢、鳙、草鱼、团头鲂、鲫背、腹肉蛋白质、脂肪等的季节变化及其有关营养、风味特点,发现5种鱼背肉脂肪含量12个月平均值均低于1%;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在17.3-18,5%之间,不存在季节变化;是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反之,腹肉脂肪含量在2.2—9.7%之间,具有较多的脂肪和较好的风味。针对这种特点,鲢、鳙、草鱼等大型鱼采取背部、腹部分别加工是可取的。此外还测定证实鲢肌肉中含有较多的EPA和D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脂肪含量 种鱼 团头鲂 蛋白质含量 季节变化 高蛋白 腹部 低脂肪 背部
全文增补中
团头鲂对饲料中五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 被引量:9
12
作者 陆茂英 石文雷 +3 位作者 刘梅珍 黄凤钦 王根林 朱晨炜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0-49,共10页
本文论述有关团头鲂对饲料中五种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试验。以鱼体蛋白氨基酸组成作为试验饲料的参考标准,用酪蛋白为基础饲料,加入不同水平的某一氨基酸及恒量的维生索、无机盐等制成颗粒饲料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团头鲂对五种必需氨... 本文论述有关团头鲂对饲料中五种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试验。以鱼体蛋白氨基酸组成作为试验饲料的参考标准,用酪蛋白为基础饲料,加入不同水平的某一氨基酸及恒量的维生索、无机盐等制成颗粒饲料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团头鲂对五种必需氨基酸适宜需要量范围(克/公斤饲料),精氨酸为20.4~20.8;亮氨酸为20.2~21.7;组氨酸为6.O~6.2;赖氨酸为18.6~19.8;异亮氨酸为14.6~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氨基酸 饲料 养殖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高脂胁迫团头鲂抗氧化能力、非特异免疫机能和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闫亚楠 夏斯蕾 +4 位作者 田红艳 徐超 贾二腾 刘文斌 张定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5-164,共10页
为探讨白藜芦醇(RSV)对高脂胁迫团头鲂特定生长率、抗氧化能力、非特异免疫机能和抗病力的影响,试验设计5组饲料:正常脂组(脂肪水平5%)、高脂组(脂肪水平11%)以及在高脂组中分别添加0.04%、0.36%、1.08%RSV。养殖试验持续10周,在采样结... 为探讨白藜芦醇(RSV)对高脂胁迫团头鲂特定生长率、抗氧化能力、非特异免疫机能和抗病力的影响,试验设计5组饲料:正常脂组(脂肪水平5%)、高脂组(脂肪水平11%)以及在高脂组中分别添加0.04%、0.36%、1.08%RSV。养殖试验持续10周,在采样结束后,进行嗜水气单胞菌攻毒试验,记录攻毒后96h的成活率。结果表明:团头鲂的特定生长率和日均采食量在添加1.08%RSV组出现最小值,并显著低于其他各组,且团头鲂的饲料效率表现出相似趋势。长期高脂饲喂可导致团头鲂血浆GSH含量显著下降,血浆MDA和NO含量显著升高,形成氧化应激。而长期氧化应激状态,可使团头鲂血浆溶菌酶活性和补体C3含量显著降低,肝脏中HSP70和HSP90应激调控基因表达上调,TNF-α炎症反应基因表达也上调。添加0.04%RSV组显著降低了血浆中SOD活性;添加0.36%和1.08%RSV组显著降低血浆MDA和NO含量,显著抑制了血浆SOD和CAT活性,且添加1.08%RSV组显著增加了鱼体血浆GSH含量。添加0.04%、0.36%和1.08%RSV组均显著提高了团头鲂血浆补体C3含量和溶菌酶活性,显著下调了高脂胁迫团头鲂肝脏中HSP70、HSP90与TNF-αm RNA的表达量。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团头鲂的成活率显著受到RSV的影响,并且在1.08%RSV添加组成活率最大。综上结果表明,团头鲂摄食高脂日粮之后,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导致鱼体非特异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而添加适宜剂量的RSV能够改善机体这种氧化应激的状态,提高鱼体的非特异免疫力和抗病力,其中以1.08%的添加量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高脂胁迫 抗氧化 非特异性免疫 团头鲂
下载PDF
日粮中高糖高脂对团头鲂肝脏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寒 吴芸倩 +1 位作者 李会峰 王卫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92,共8页
为探讨日粮中高糖高脂对团头鲂肝脏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分别采用组织学方法和16S rRNA宏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糖高脂连续饲喂8周后,团头鲂肝细胞呈不规则排列,肝细胞空泡化及细胞核偏移。试验构建了6个测... 为探讨日粮中高糖高脂对团头鲂肝脏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分别采用组织学方法和16S rRNA宏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糖高脂连续饲喂8周后,团头鲂肝细胞呈不规则排列,肝细胞空泡化及细胞核偏移。试验构建了6个测序文库,获得了175 820条高质量序列和588个OTUs。在门水平上,试验组(高糖高脂)和对照组鱼肠道微生物菌群中,相对丰度最高的前4种分别为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中试验组的梭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而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低于对照组。在属水平上,各组主要菌群相对丰度也有所不同,其中试验组Clostridium、Romboutsia和Macelli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分别是对照组的2、6和2倍,而Porphyromonadaceae和Aeromonas相对丰度低于试验组。核心菌群和特有菌群分析发现,对照组和试验组共有OTUs为82个,试验组特有OTUs为26个,主要菌门为变形菌门(57.69%)、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11.54%)和厚壁菌门(11.54%)。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高糖高脂饲料投喂团头鲂8周后,对团头鲂肝脏组织产生明显损伤,并对其肠道内容物微生物的菌群组成与结构产生影响,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可能对宿主的健康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高糖高脂日粮 组织损伤 高通量测序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团头鲂幼鱼饲料中α-亚麻酸、亚油酸的适宜含量 被引量:9
15
作者 姚林杰 叶元土 +6 位作者 蔡春芳 许凡 刘猛 刘汉超 董娇娇 陈科全 黄雨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66-774,共9页
在半纯化饲料配方的基础上,分别设计6个α-亚麻酸含量(0.02%、0.55%、1.08%、1.60%、2.13%、2.65%)、6个亚油酸含量(0.86%、1.29%、1.73%、2.16%、2.59%、3.03%),以亚麻籽油、玉米油、棕榈油调节饲料中α-亚麻酸、亚油酸的含量,配... 在半纯化饲料配方的基础上,分别设计6个α-亚麻酸含量(0.02%、0.55%、1.08%、1.60%、2.13%、2.65%)、6个亚油酸含量(0.86%、1.29%、1.73%、2.16%、2.59%、3.03%),以亚麻籽油、玉米油、棕榈油调节饲料中α-亚麻酸、亚油酸的含量,配制等氮等能(粗蛋白质含量为30.09%,粗脂肪含量为6.87%)的12种半纯化试验饲料,探讨团头鲂幼鱼[初始均重为(59.5±0.5)g]饲料中α-亚麻酸、亚油酸的适宜含量。养殖试验分为α-亚麻酸和亚油酸试验2部分,均设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养殖周期为85 d。结果表明:在α-亚麻酸试验中,依据回归方程计算得到,在饲料α-亚麻酸含量分别为1.32%、1.33%时,团头鲂幼鱼具有最大的特定生长率和最小的饲料系数;0.02%组的脏体指数显著低于除1.08%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肥满度、肝体指数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0.02%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0.55%、1.08%组(P〈0.05),1.60%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0.55%、2.13%组(P〈0.05),0.02%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亚油酸试验中,依据回归方程计算得到,在饲料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02%、2.03%时,团头鲂幼鱼具有最大的特定生长率和最小的饲料系数;3.03%组的肝体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肥满度、脏体指数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1.29%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1.73%组(P〈0.05),0.86%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1.73%组(P〈0.05),1.29%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0.86%、3.03%组(P〈0.05),各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以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和形体指标,得到适合团头鲂幼鱼快速生长、维持鱼体正常健康的饲料中适宜的亚麻酸、亚油酸含量分别为1.32%-1.33%、2.02%-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亚麻酸 亚油酸 需要量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微囊丁酸钠对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团头鲂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力及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罗玲 易德玮 +2 位作者 杨坤明 韩奇鹏 曲湘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865-2871,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微囊丁酸钠对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团头鲂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力及肝功能的影响。选取健康、规格相近[初始体重为(200.78±0.46)g]的团头鲂1 5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微囊丁酸钠对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团头鲂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力及肝功能的影响。选取健康、规格相近[初始体重为(200.78±0.46)g]的团头鲂1 5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基础上添加200、400、600和1 000 mg/kg微囊丁酸钠的试验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600、1 000 mg/kg的微囊丁酸钠显著提高了增重率(P<0.05);饲料中添加1 000 mg/kg的微囊丁酸钠显著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600、1 000 mg/kg的微囊丁酸钠显著提高了血清、黏液、肝胰脏中总超氧化歧化酶(T-SOD)活性和血清中溶酶菌(LSZ)活性(P<0.05);饲料中添加400 mg/kg的微囊丁酸钠显著提高了肝脏中T-SOD活性和血清中LSZ活性(P<0.05);饲料中添加1 000 mg/kg的微囊丁酸钠显著提高了黏液中LSZ活性(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600、1 000 mg/kg的微囊丁酸钠显著提高了肝胰脏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性(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适量微囊丁酸钠有利于提高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团头鲂对饲料的利用率及其非特异性免疫力,并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丁酸钠 团头鲂 生长性能 非特异性免疫力 肝功能
下载PDF
饲料蛋白质脂肪比与不同生长阶段团头鲂全鱼蛋白质、脂肪含量及肌肉氨基酸、脂肪酸组成的关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姚林杰 叶元土 +6 位作者 蔡春芳 许凡 刘猛 刘汉超 董娇娇 陈科全 黄雨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84-2196,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白质脂肪比对不同生长阶段团头鲂全鱼蛋白质含量、肌肉氨基酸组成、全鱼脂肪含量、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配制饲料蛋白质脂肪比分别为2.63(P26.93/L10.24;P为饲料蛋白质百分含量,L 为饲料脂肪百分含量)、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白质脂肪比对不同生长阶段团头鲂全鱼蛋白质含量、肌肉氨基酸组成、全鱼脂肪含量、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配制饲料蛋白质脂肪比分别为2.63(P26.93/L10.24;P为饲料蛋白质百分含量,L 为饲料脂肪百分含量)、3.20(P28.50/L8.91)、4.07(P30.09/L7.39)、5.33(P31.63/L5.93)、7.25(P33.78/L4.66)、10.64(P35.63/L3.35)的6种试验饲料。以初均重为(10.37±0.69)g/尾(小鱼种)、(35.07±0.45)g/尾(中鱼种)、(101.65±1.82)g/尾(育成鱼)3个生长阶段的团头鲂为试验鱼,在相同饲料配方模式下,分别在室内水族系统(小鱼种)和池塘网箱(中鱼种和育成鱼)养殖64、85、56 d。每个生长阶段的养殖试验均设置6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蛋白质脂肪比的增加,3个生长阶段团头鲂的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沉积率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饲料系数则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均在5.33组达到极值。团头鲂全鱼蛋白质含量、肌肉氨基酸组成主要受生长阶段的影响,鱼体越小全鱼蛋白质含量越低,肌肉氨基酸含量越高;在饲料蛋白质脂肪比为4.07~5.33时可以获得较高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沉积量。对于同一个生长阶段,全鱼蛋白质含量与饲料蛋白质脂肪比具有正相关关系。团头鲂全鱼脂肪含量受饲料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受到养殖水温变化的影响,低水温下鱼体沉积的脂肪量较高。对于同一个生长阶段,全鱼脂肪含量与饲料蛋白质脂肪比呈幂函数关系。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相比,团头鲂肌肉脂肪酸组成有一定程度的改变,表明鱼体具备一定的转化饲料脂肪酸的能力,随着团头鲂的生长,这种能力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蛋白质脂肪比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团头鲂、鳙及其正反杂交种对暴发性鱼病的抗病力比较和发病机理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7
18
作者 蔡完其 胡静珍 《水产科技情报》 1992年第1期6-9,共4页
用从团头鲂分离得到的暴发性鱼病致病菌对团头鲂、鳙及其正反杂交种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发现:(1) 对此病抗病力的大小顺序是鳙>团头鲂(♀)×鳙(♂)>鳙(♀)×团头鲂(♂)>团头鲂;(2) 感染后,细菌进入血流生长繁殖,产生毒... 用从团头鲂分离得到的暴发性鱼病致病菌对团头鲂、鳙及其正反杂交种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发现:(1) 对此病抗病力的大小顺序是鳙>团头鲂(♀)×鳙(♂)>鳙(♀)×团头鲂(♂)>团头鲂;(2) 感染后,细菌进入血流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脏器中毒性病变,是一种败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性病 团头鲂 杂交种 抗病力
下载PDF
团头鲂人工同源四倍体、自繁后代、倍间交配后代的染色体组型及形态遗传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邹曙明 李思发 +1 位作者 蔡完其 杨怀宇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5-461,共7页
以2n团头鲂为对照,对诱导产生的同源四倍体、自繁后代(4n-F1)和倍间交配后代(正交3n和反交3n)的染色体组型及形态遗传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团头鲂四倍体(包括4n和4n-F1)和正反倍间交配三倍体的染色体众数分别为96和72,是2n团... 以2n团头鲂为对照,对诱导产生的同源四倍体、自繁后代(4n-F1)和倍间交配后代(正交3n和反交3n)的染色体组型及形态遗传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团头鲂四倍体(包括4n和4n-F1)和正反倍间交配三倍体的染色体众数分别为96和72,是2n团头鲂的2倍和1·5倍;在四倍体团头鲂组型排列中,sm1的四条较大的染色体明显可见,可视为标记染色体;(2)9个比例性状的测量结果显示,多倍体的体长/体高、体长/头长比例值显著小于2n团头鲂(P<0·05);而对于背棘长/体长比例值,多倍体则显著大于2n团头鲂(P<0·05);(3)29个参数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团头鲂同源4n、4n-F1、倍间交配3n及2n团头鲂等5个不同倍性群体的传统形态差别很大部分是由躯干部的形态差异,主要是体长/体高引起的,可作为团头鲂多倍体与二倍体群体鉴别的形态依据;(4)聚类结果显示,正交3n和反交3n相聚类,亲缘关系最近,然后,它们与4n-F1聚类后,再与4n奠基群体聚类,与二倍体群体的聚类关系较远[动物学报51(3):455-461,2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 染色体组型 团头鲂 遗传特征 后代 交配 人工 多倍体 比较分析 分析结果 形态差异 群体鉴别 聚类结果 亲缘关系 二倍体 体长 三倍体 比例 主成分 躯干部 反交 正交 显示 体高 F1 动物
下载PDF
饲粮生物素水平对团头鲂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胴体组成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钱妤 孙存鑫 +3 位作者 刘文斌 李向飞 王丽娜 朱杰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9-314,共6页
选择初重为2.01±0.01 g团头鲂幼鱼720尾,分别饲喂生物素添加量为0,0.02,0.05,0.16,0.62和2.49 mg·kg-1等氮等能的纯化饲料,研究饲料中添加生物素对团头鲂幼鱼肠道消化酶活力、胴体组成及肝脏抗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团头鲂幼... 选择初重为2.01±0.01 g团头鲂幼鱼720尾,分别饲喂生物素添加量为0,0.02,0.05,0.16,0.62和2.49 mg·kg-1等氮等能的纯化饲料,研究饲料中添加生物素对团头鲂幼鱼肠道消化酶活力、胴体组成及肝脏抗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团头鲂幼鱼肠道脂肪酶和蛋白酶活力随生物素含量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它们分别在生物素含量为0.62和0.16 mg·kg-1时达到最大值。饲料生物素含量为0.16 mg·kg-1组的团头鲂幼鱼与对照组相比具有较低的水分和较高的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5)。饲料中生物素含量从0上升至0.05 mg·kg-1时,GSH含量,GSH-Px、SOD活性显著升高,差异显著(P<0.05);当其含量进一步升高至2.49 mg·kg-1时,三者均无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适宜浓度生物素可以提高团头鲂幼鱼肠道脂肪、蛋白质的消化能力,胴体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及肝脏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生物素 肠道消化酶 胴体组成 肝脏抗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