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土空间规划中蓝绿空间模式与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黄铎 易芳蓉 +2 位作者 汪思哲 韦慧杰 王世福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31,共14页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蓝绿空间是生态优先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议题,其规划和设计策略指向了生态结构与格局的合理建构,也是城市水灾害治理与生态保护等技术性议题的重要基础。本文首先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体系提出了蓝绿空间耦合框架,并在此...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蓝绿空间是生态优先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议题,其规划和设计策略指向了生态结构与格局的合理建构,也是城市水灾害治理与生态保护等技术性议题的重要基础。本文首先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体系提出了蓝绿空间耦合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相对应的多尺度蓝绿空间规划设计体系与空间模式:宏观尺度上重点关注全域蓝绿空间格局的构建,中观尺度上着重城镇集中建设区蓝绿空间网络构建并指向城市生态空间品质提升,微观尺度上重点关注详细设计层面对水体及水岸蓝绿空间的设计引导。同时,基于蓝绿空间规划与建设管控的目标,对蓝绿空间包括水面率控制、蓝线控制和连通度指标控制在内的控制体系进行了梳理与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蓝绿空间 多尺度 空间模式 指标体系
下载PDF
蓝绿空间冷岛效应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25
2
作者 杨朝斌 张亭 +3 位作者 胡长涛 范吉康 吉曹翔 付喜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77-688,共12页
水体和植被组成的"蓝绿空间"能够有效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探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和促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4、2010和2014年三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反演地表温度表征热环境,构建... 水体和植被组成的"蓝绿空间"能够有效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探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和促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4、2010和2014年三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反演地表温度表征热环境,构建冷岛效应强度和冷岛指数定量分析苏州市蓝绿空间降温作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分类统计、剖面趋势法和线性拟合等方法分析蓝绿空间面积、土地利用变化和其它社会经济因素对冷岛效应的时空影响,结论如下:(1)2004~2014年苏州市冷岛效应面积不断减小,减少比例高达24.04%;空间上看,苏州北部和东部冷岛区域减少尤为明显,南部湖泊为主的地区变化相对较小。(2)从冷岛强度数值大小看,蓝绿空间的降温能力不断增强,2004、2010和2014年的冷岛强度分别为6.3℃、7.1℃和9.6℃;但考虑到其面积变化,苏州市蓝绿空间冷岛效应对于热环境的调节作用呈现出减弱趋势。(3)水体构成的"蓝色空间"降温能力(10.5℃)远大于植被"绿色空间"的冷岛强度(4.8℃);流动河渠的冷岛强度要明显高于静止的湖泊。(4)土地利用变化:尤其城市扩张侵占大量水田为影响苏州市冷岛效应时空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反观苏州市湖泊总面积在研究时间范围内有小幅增长,推断出政府决策者对于蓝绿空间类型的优先保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空间 冷岛效应 地表温度 遥感 苏州
原文传递
蓝绿空间的心理健康效应研究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21
3
作者 冷红 闫天娇 袁青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43,52,共11页
随着公众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蓝绿空间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性研究备受关注,目前蓝绿空间对公众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大量研究证实。本文借助引文空间(CiteSpace)工具,在系统分析不同蓝绿空间类型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效应基础上,... 随着公众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蓝绿空间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性研究备受关注,目前蓝绿空间对公众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大量研究证实。本文借助引文空间(CiteSpace)工具,在系统分析不同蓝绿空间类型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效应基础上,从关联关系、技术方法和学科视角三个方面梳理了相关研究进展与趋势。笔者发现,蓝绿空间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在影响指标和影响机制方面趋向精细化;技术方法趋于多元化;学科视角经历了从单一视角向交互化的转变。最后,笔者以此为基础搭建了我国未来研究的支撑体系和框架,以期为相关理论探索和规划实践提供支撑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蓝绿空间 心理健康效应 影响指标 影响机制
原文传递
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规模与格局演变特征 被引量:20
4
作者 许浩 金婷 刘伟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9-226,共8页
【目的】苏锡常都市圈是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也是长江三角洲的主要核心区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锡常都市圈城市化进程加快,区域性生态问题亟须重视。蓝绿空间是构建区域生态系统的基础,定量揭示其演变特征有助于为苏锡常都市圈国土... 【目的】苏锡常都市圈是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也是长江三角洲的主要核心区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锡常都市圈城市化进程加快,区域性生态问题亟须重视。蓝绿空间是构建区域生态系统的基础,定量揭示其演变特征有助于为苏锡常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3年、2008年、2013年、2018年共4期遥感影像并处理分析,利用动态变化模型与景观格局指数对苏锡常都市圈及各成员城市15年间蓝绿空间规模与景观格局的演变进行分析。【结果】(1)2003—2018年间,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总体动态变化幅度为-3.52%,绿色空间变化剧烈,蓝色空间相对稳定;蓝色空间与绿色空间动态变化均呈现出由"减少期"转变为"增长期"的阶段性特征。(2)在斑块类型水平上,苏锡常都市圈蓝色空间破碎度减少,复杂度与连通性增加;绿色空间破碎度及复杂度增加,连通度减少。蓝绿空间在景观水平上多样性程度减少,连通度、聚集度增加。(3)研究期内常州的蓝绿空间相对动态度最大,无锡最小;常州蓝绿空间破碎度、复杂度较高,景观格局变化较为剧烈;苏州蓝绿空间多样性程度较低,连通度及聚集度较高。【结论】近15年苏锡常都市圈的蓝绿空间规模与景观格局变化显著,城市间差异明显,必须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统筹规划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空间 时空演变 景观格局 苏锡常都市圈
原文传递
南太湖入湖口蓝藻水华时空分布规律及相关响应因子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晓红 陈江 +3 位作者 周李 常艳春 吴建 许盈斐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2-96,共5页
利用2008年和2009年南太湖蓝藻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主要入湖口的蓝藻水华时空分布规律,寻找与蓝藻生长密切相关的响应因子并将其作为蓝藻预警指示指标,为环保部门制定蓝藻应急监测预案、提高蓝藻预警预测的准确性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南太湖 蓝藻 时空分布 响应因子
下载PDF
高密度中心城区蓝绿空间冷岛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五环路以内地区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海月 胡淼 +4 位作者 朱建宁 黄婷婷 张颖 李亚丽 严梦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904-4919,共16页
蓝绿空间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热环境健康、改善局地微气候具有重要作用。利用Landsat 8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等数据,基于辐射传输方程算法、K均值聚类算法、相关性分析等方法,量化了典型的高密度中心城区——... 蓝绿空间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热环境健康、改善局地微气候具有重要作用。利用Landsat 8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等数据,基于辐射传输方程算法、K均值聚类算法、相关性分析等方法,量化了典型的高密度中心城区——北京五环快速路以内地区的1199块1hm2以上的蓝绿空间冷岛效应的表征指标,并分析与蓝绿空间规模、形状复杂度、景观组成、环境组成、植被覆盖等要素的相关关系,还根据蓝绿空间的不同降温特性进行分类,探讨每类蓝绿空间在缓解高密度中心城区热岛效应中的独特作用、优势与机制。结果表明:(1)蓝绿空间的规模、形状复杂度、景观组成等景观要素与冷岛效应的关系显著,如总面积、绿地面积和水体面积与降温幅度、降温范围、降温服务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温效率和降温速率呈显著负相关;周长与降温范围、降温服务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温效率和速率呈显著负相关;周长面积比与降温幅度和降温服务呈显著负相关,与降温效率和蓝绿空间自身温度呈显著正相关,而形状指数则与降温范围和降温服务呈显著正相关。(2)蓝绿空间的环境要素与冷岛效应也存在相关关系。蓝绿空间之间会产生冷岛效应的协同与促进现象,蓝绿空间降温范围内的其他蓝绿空间的总面积与该蓝绿空间的降温幅度、降温范围、降温服务和辐射距离呈显著正相关,与蓝绿空间自身温度呈显著负相关。(3)蓝绿空间的总面积、水体面积、周长与降温幅度之间,周长面积比与降温效率之间存在阈值,为节约土地资源、保证降温效果,建议不应过多超过阈值。(4)基于蓝绿空间在降温幅度、效率、辐射距离等方面的差异,将蓝绿空间划分为4类。高密度中心城区蓝绿空间规划建设应充分评估区域降温需求,了解蓝绿空间降温现状,合理配置具有不同降温特性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空间 冷岛效应 城市热岛 高密度中心城区 绿地规划 绿地布局
下载PDF
基于Landsat数据的蓝绿空间改善城市热环境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天 谭凝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27,共9页
以天津市内六区为研究区域,利用2004年、2011年、2017年间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综合应用地表温度反演、温度差异分区、土地利用分类解译、景观格局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城市热环境与蓝绿空间的联系特征。结果表明,2004~2017年城市高温... 以天津市内六区为研究区域,利用2004年、2011年、2017年间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综合应用地表温度反演、温度差异分区、土地利用分类解译、景观格局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城市热环境与蓝绿空间的联系特征。结果表明,2004~2017年城市高温范围区域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跨越河流的空间限制不断拓展,而低温范围区域主要集中在蓝绿空间。蓝绿空间具有改善城市热环境的生态作用:在景观格局层面,地表温度与蓝绿空间的斑块周长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周长面积比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在空间格局层面,地表温度与蓝色空间的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在1500m×1500m尺度样本中相关程度最高,与绿色空间在300m×300m最高,且蓝色空间的热环境改善效率更佳。最终提出面向热环境改善的城市蓝绿空间优化建议,可为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空间 热环境 地表温度 景观格局
下载PDF
城市蓝绿景观格局对雨洪调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禹佳宁 周燕 +1 位作者 王雪原 郭诗怡 《风景园林》 2021年第9期63-67,共5页
近年来,城市内涝问题频发,引发了社会强烈关注。现有研究多从灾害成因角度聚焦于景观格局变化对洪涝产生的影响,蓝绿景观格局与雨洪调蓄功能的响应关系尚待进一步探讨分析。以武汉市江夏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比连续晴天及雨后情景下的遥... 近年来,城市内涝问题频发,引发了社会强烈关注。现有研究多从灾害成因角度聚焦于景观格局变化对洪涝产生的影响,蓝绿景观格局与雨洪调蓄功能的响应关系尚待进一步探讨分析。以武汉市江夏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比连续晴天及雨后情景下的遥感影像结果,建立了淹没转移变化矩阵表征调蓄状况,结合以往研究与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析的结果,选取了面积周长比、形状指数、分形维数、近圆指数、边缘对比度5个景观指数,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了景观格局对雨洪调蓄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分维指数对雨洪调蓄能力的发挥有直观的作用,城市存量布局优化中需要着重注意对蓝绿空间自然形态的保护;2)雨洪调蓄功能与蓝绿空间聚集度指标之间没有显著关联,蓝绿空间的复合程度对雨洪调蓄能力的影响有待更精细化的研究。研究结果为蓝绿空间景观格局的调蓄效能理论提供了量化支持,可为今后城市洪涝治理和景观格局优化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空间 景观格局 土地利用 城市内涝 雨洪调蓄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蓝绿空间景观格局对城市热岛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向炀 周志翔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城市热岛是城市环境中的典型问题。景观指数影响范围的空间异质性很少被理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拟采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来分析景观指数,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与地表温度(LST)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和普通最小二乘... 城市热岛是城市环境中的典型问题。景观指数影响范围的空间异质性很少被理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拟采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来分析景观指数,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与地表温度(LST)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和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相比较,MGWR揭示了不同景观指数的空间影响尺度,具有更接近真实值的拟合效果。增加绿地和水体景观百分比及NDVI能够很好地缓解LST,其他景观指数则与LST的关系在不同的位置呈现正或负相关,需在特定位置进行优化才能有效地缓解LST。总的来说,形状简单且聚集分布的较大绿地斑块和形状复杂且较小的绿地斑块,以及在大多数情况下形状复杂、连通性强的水体景观更利于缓解L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热岛 地表温度 景观指数 蓝绿空间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全域一张蓝图导向的城乡蓝绿空间营建策略--以安徽省界首市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曹靖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32,共7页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背景下,许多地方政府将如何营建蓝绿空间提上了工作议程。文章以安徽省界首市为例,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最新要求及开展全域蓝绿空间规划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尝试从全域一张...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背景下,许多地方政府将如何营建蓝绿空间提上了工作议程。文章以安徽省界首市为例,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最新要求及开展全域蓝绿空间规划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尝试从全域一张蓝图的视角,围绕指标体系构建传导、科学模拟生态廊道、蓝绿空间自身体系营建、蓝绿空间统筹营建、多要素统筹一张蓝图等方面探索具有实用性的城乡蓝绿空间营建路径,实现城乡生态安全和系统完整、提升城乡功能和魅力特色、保障城乡绿色高质量融合发展,以期为国内其他地区探索与蓝绿空间相关的研究工作、梳理蓝绿空间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的关系提供思路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空间 一张蓝图 全域视角
下载PDF
蓝绿交织、城景相融——宁波鄞州中央公园的规划设计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漫华 赵鹏 余伟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7-40,共4页
结合宁波鄞州中央公园规划设计的实践案例,探索中央公园作为城市绿色公共空间的重要意义。设计中深度思考并特别关注“城园关系”“人园关系”的和谐共生。从“当代大型城市公园的新任务”“开放空间系统”“区域性发展的催化剂”等方... 结合宁波鄞州中央公园规划设计的实践案例,探索中央公园作为城市绿色公共空间的重要意义。设计中深度思考并特别关注“城园关系”“人园关系”的和谐共生。从“当代大型城市公园的新任务”“开放空间系统”“区域性发展的催化剂”等方面综合分析公园在城市品质提升上的战略意义。围绕“生态鄞州、活力鄞州、和谐鄞州”的城市总体追求,以蓝绿交织的湿地水域景观、多元文化交流为特色,强调城园互动、城景相融、和谐共生的时代气息,建设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于一体,突出绿色休闲、具有生态标识的公共活力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蓝绿空间 城景相融 和谐 城市公园
下载PDF
打通城市绿地的“海绵”路径--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管理技术指南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磐岩 牛萌 《园林》 2021年第1期2-7,共6页
基于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技术、机制协同难点以及城市绿地作为重要海绵体的价值意义,开展《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管理技术指南》课题研究。《指南》重点解决了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建设评估全过程各层级的技术路径,以系统思维和工程思维... 基于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技术、机制协同难点以及城市绿地作为重要海绵体的价值意义,开展《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管理技术指南》课题研究。《指南》重点解决了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建设评估全过程各层级的技术路径,以系统思维和工程思维的不同角度确定各层级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的指标、目标和技术方法,包括海绵城市绿地规划、海绵城市绿地设计、海绵城市绿地工程施工与维护及海绵城市绿地绩效评估等内容。《指南》聚焦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与传统方法、做法的不同之处,通过规划、设计、实施、维护、评估全过程把控城市绿地海绵功能的落实,强调蓝绿灰融合和多专业协同,有效发挥城市海绵体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蓝绿空间 专业协同 海绵功能 雨水控制
下载PDF
城市蓝绿空间特征参数与地表温度的关联量化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宋菊芳 江雪妮 +2 位作者 郭贞妮 吴金宁 刘学军 《中国城市林业》 2023年第1期20-26,共7页
如何发挥城市蓝绿空间的生态作用是缓解热岛效应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优化人居环境与提升城市品质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武汉市3个代表性的湖泊样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8遥感影像分布矢量数据,结合ArcGIS、ENVI、Fragstats、SPS... 如何发挥城市蓝绿空间的生态作用是缓解热岛效应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优化人居环境与提升城市品质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武汉市3个代表性的湖泊样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8遥感影像分布矢量数据,结合ArcGIS、ENVI、Fragstats、SPSS等数据分析工具进行蓝绿空间特征参数与地表温度的关联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降温幅度与离岸距离密切相关;(2)样区水体与植被的降温能力随着缓冲带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有效降温距离为250~470 m;(3)水体周边绿化覆盖率在40%以上时有助于冷岛效应的扩散,不透水面覆盖范围高于0.8的区域会明显阻碍蓝绿空间冷岛效应的扩散,通过提高水体岸线及绿地斑块边界复杂程度能产生更强的降温效应;(4)蓝绿空间冷岛效应具有方向性,主要与水体形态有关,当水体周边地区植被覆盖指数达到0.6以上时会牵引冷岛效应分布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城市蓝绿空间的规划与热环境改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空间 冷岛效应 地表温度 冷岛强度
下载PDF
基于疗愈型环境营造的校园蓝绿空间提升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玉国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1期6-9,共4页
校园蓝绿空间对于有效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其营造建设潜能尚未完全被激活。基于对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蓝绿空间运维状况的实证调研,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疗愈校园环境营造的提升策略。针对目前校园蓝绿... 校园蓝绿空间对于有效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其营造建设潜能尚未完全被激活。基于对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蓝绿空间运维状况的实证调研,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疗愈校园环境营造的提升策略。针对目前校园蓝绿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植物、特色设施、亲水平台,相互串联多层次的室外滨河景观空间设计策略,将校园文化与景观设计相融合,营造舒适、疗愈、体验性与趣味性强的景观环境,切实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基于疗愈型环境营造的大学校园蓝绿空间提升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有效尝试,对营造丰富活动类型、有疗愈效益的校园环境具有积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蓝绿空间 疗愈环境 环境提升
下载PDF
蓝绿景观结构对城市热岛的减缓效应定量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姜允芳 黄静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60-2072,共13页
在城市热岛影响城市热舒适性背景下,蓝绿景观空间成为有效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途径。选取上海18条骨干河道滨水区域,采用增长回归树(BRT)模型,量化分析蓝绿景观空间形态结构因子与地表温度之间的边际效应互动影响关系。结果表明:近... 在城市热岛影响城市热舒适性背景下,蓝绿景观空间成为有效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途径。选取上海18条骨干河道滨水区域,采用增长回归树(BRT)模型,量化分析蓝绿景观空间形态结构因子与地表温度之间的边际效应互动影响关系。结果表明:近郊区绿地冷岛效应最强,远郊区次之,中心城区最差。在绿地结构形态指标方面,植被覆盖度和面积是影响绿地降温的主导因素。绿地覆盖度、面积、景观形状指数和地表反照率的边际效应阈值分别是0.3、50 hm2、2和0.16。在蓝绿网络结构指标方面,水面率和距河岸距离影响作用较大。水面率越大,降温越明显。距河岸距离和生态斑块集聚度的边际阈值分别为400 m和75/100。研究可为蓝绿景观空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蓝绿空间 城市冷岛 增长回归树模型(BRT) 边际效应
原文传递
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的汝州市蓝绿生态网络构建与规划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毛媛媛 徐凡 +3 位作者 高义轩 黄坤 李欣 胡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26-2236,共11页
国土空间规划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提升城市蓝绿空间生态服务能力并与规划策略结合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河南省汝州市为研究区,采用形态空间格局分析、连通性分析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等方法构建现状蓝... 国土空间规划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提升城市蓝绿空间生态服务能力并与规划策略结合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河南省汝州市为研究区,采用形态空间格局分析、连通性分析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等方法构建现状蓝绿生态网络,并探索廊道构建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汝州市域范围内1级核心斑块共有7个,主要分布在市域西南部与东北部的山林空间和中部汝河构成的带状生态空间,2级核心斑块共有9个;筛选出256条生态廊道,135个生态节点,廊道大部分穿越汝河。应重点保护汝河及其周边环境,为生物南北迁移提供临时栖息地,提高整体生态网络的稳定性,并重点关注市域西侧与南侧廊道断裂点的修复;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应用中,一方面可引导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分,另一方面可为规划视角下廊道的功能定位与分类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空间 生态网络 空间分析 规划应用
原文传递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水系规划方法及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连接 王开春 +4 位作者 吴连丰 黄黛诗 王宁 谢鹏贵 王泽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6,共5页
城市建设开发过程中水系空间经常被侵占,导致城市内涝、水体污染、水生态破坏、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凸显。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带来系统化治理的思路,可有效解决城市水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厦门市苏厝溪流域为例,通过分析现状水系... 城市建设开发过程中水系空间经常被侵占,导致城市内涝、水体污染、水生态破坏、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凸显。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带来系统化治理的思路,可有效解决城市水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厦门市苏厝溪流域为例,通过分析现状水系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要求,统筹城市空间与水系的关系,提出了水系全生命周期建设的策略及系统治理水系的措施,以解决城市开发过程中的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及水资源问题。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水系规划编制方法,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前期的规划管控、实施中的水系建设及后期的景观营造,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蓝绿空间 生态修复 水系规划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背景下成都都市圈蓝绿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机制
18
作者 王倩娜 廖奕晴 +3 位作者 贺思敏 赵雲竹 何瑞 沈一 《园林》 2025年第1期4-13,共10页
在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探明气候因素对蓝绿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0年、2000年、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和1980–2020年气候数据,基于气候倾向率、动态变化模型、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景观格局... 在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探明气候因素对蓝绿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0年、2000年、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和1980–2020年气候数据,基于气候倾向率、动态变化模型、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借助Arc GIS和FRAGSTATS软件,分析成都都市圈蓝绿空间气候因素及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灰色关联度法探讨气候因素对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1980–2020年成都都市圈年均气温、降水量和潜在蒸散量均与时间呈正相关,仅年均日照时数与时间呈负相关;空间分布上,降水量趋于均匀分布,其余气候因素在山脉和城镇区域的差异化加剧;(2)成都都市圈蓝绿空间面积在1980–2000年减少22.74 km^(2),在2000–2020年增加62.45 km^(2),蓝绿空间破碎化加剧,斑块边缘复杂度加重,景观类型增加且分布愈加均匀;(3)气候因子与蓝绿空间景观格局指数关联度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年均潜在蒸散量(0.78)、年均日照时数(0.76)、年均降水量(0.74)、年均气温(0.72),表明气候因素变化对蓝绿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具有较强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成都都市圈蓝绿空间规划和管理、气候适应型格局构建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后续拟纳入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因素进行驱动机制的对比分析,并进一步围绕气候适应型景观格局构建、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多尺度气候适应型响应等方面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景观格局演变 驱动机制 成都都市圈 蓝绿空间
生态统筹、城绿融合、魅力驱动——试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的风景园林规划体系建构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岩 于涵 王忠杰 《园林》 2020年第7期14-19,共6页
生态空间类规划、绿地系统类规划、风景名胜区类规划是风景园林学科主导的三类传统规划,国家层面的规划体系重构为之带来了重大的挑战与机遇。为适应和助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完善,推动各类绿色生态空间和资源的格局优化与高质量发... 生态空间类规划、绿地系统类规划、风景名胜区类规划是风景园林学科主导的三类传统规划,国家层面的规划体系重构为之带来了重大的挑战与机遇。为适应和助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完善,推动各类绿色生态空间和资源的格局优化与高质量发展,有效发挥规划对行业发展的前置性、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三类传统规划的转型调整势在必行。文章提出构建以全域生态空间、城镇蓝绿空间、魅力风景空间的三大系列规划类型为主体的新形势下的风景园林规划体系,并围绕三大系列规划的转型发展机遇和挑战分析、规划对象和规划业务类型重构、编研理念优化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风景园林规划 生态空间 蓝绿空间 魅力风景空间
下载PDF
基于EfficientNetV2模型用地分类的城市街区蓝绿空间质量评价——以邯郸市主城区为例
20
作者 王振报 田琰 +2 位作者 张孝贤 崔译丹 梁榆淇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02,共7页
蓝绿空间作为城市建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且对于居民的身体健康及情绪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对蓝绿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已成为间接改善公共健康的关键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掘现有蓝绿空间规划中存在... 蓝绿空间作为城市建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且对于居民的身体健康及情绪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对蓝绿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已成为间接改善公共健康的关键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掘现有蓝绿空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优化蓝绿空间的分布格局,以河北省邯郸市主城区为例,选取卫星遥感影像构建城市土地利用分类数据集,基于EfficientNetV2网络模型提取研究范围内蓝绿空间的位置分布信息,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街区蓝色空间可达性及绿色空间面积占比,对这两类指标进行归一化加权得到蓝绿空间质量综合评价结果,通过空间自相关探究街区蓝绿空间质量在空间格局上的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蓝色空间可达性分布呈现出由内向外递减的趋势,复兴区街区的蓝色空间可达性相对较低;2)绿色空间网格分布整体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绿色空间面积占比相对较低的街区主要集中在复兴区的南部和邯山区;3)蓝绿空间质量较差的街区有59个,主要分布在复兴区、丛台区、邯山区的北部。研究采用的卫星遥感影像是免费开源的RGB三通道民用卫星遥感影像,EfficientNetV2模型用于城市用地分类具有良好的准确率,对于城市建成环境评价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最后根据蓝绿空间质量的量化结果提出系列针对性提升策略,为街区更新的优先选择和方案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空间 用地分类 EfficientNetV2 蓝色空间可达性 绿色空间面积占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