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导向下河流蓝线规划编制创新-以广州流溪河(从化段)蓝线规划编制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培峰 李静波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6-62,共7页
在当今城市建设快速扩张与河流水系等生态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国家颁布了《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各地纷纷依据该办法编制蓝线规划。针对目前蓝线规划编制内容深度不够、技术性过强等缺陷,研究基于生态视角,对河流蓝线规划编制思路的转... 在当今城市建设快速扩张与河流水系等生态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国家颁布了《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各地纷纷依据该办法编制蓝线规划。针对目前蓝线规划编制内容深度不够、技术性过强等缺陷,研究基于生态视角,对河流蓝线规划编制思路的转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思路下的规划编制应对策略,并结合广州流溪河(从化段)蓝线规划的案例,详细阐述河流蓝线规划编制内容的创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导向 河流蓝线规划 流溪河
下载PDF
关于城市蓝线规划方法的思考与实践——以上海市中心城河道蓝线专项规划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陈烨暐 《上海城市规划》 2018年第3期123-127,共5页
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河流水系作为城市中稀缺性资源之一,其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与城市规划矛盾凸显。随着水环境日益得到重视,现行蓝线规划编制体系存在编制内容过于刚性、缺少系统性编制方法的问题,导致对河道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存... 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河流水系作为城市中稀缺性资源之一,其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与城市规划矛盾凸显。随着水环境日益得到重视,现行蓝线规划编制体系存在编制内容过于刚性、缺少系统性编制方法的问题,导致对河道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蓝线与各类控制要素的矛盾不断增多。以编制上海市中心城河道蓝线专项规划为契机,对蓝线规划在编制理念、规划方法、规划内容和规划管理及实施上的创新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总结和梳理,以指导城市河道蓝线规划的编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蓝线 规划方法 实践
下载PDF
海绵城市建设中灌渠的保护与再利用——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杨珂 王思思 +3 位作者 李海燕 车伍 赵扬 孙喆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5-29,73,共6页
通州作为北京城市的副中心和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在新一轮的海绵城市建设之前,梳理通州的生态本底,以现存的上千条灌渠为基础,建立发达的灌渠系统,对于控制径流污染和雨洪调蓄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GIS模拟... 通州作为北京城市的副中心和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在新一轮的海绵城市建设之前,梳理通州的生态本底,以现存的上千条灌渠为基础,建立发达的灌渠系统,对于控制径流污染和雨洪调蓄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GIS模拟、案例对比等方法,从宏观尺度上梳理了灌渠的演变历程和现状,并对灌渠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再利用价值进行了辨析;以西集镇为例,从中观和微观尺度上结合具体的城市规划过程,分析了灌渠再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从城市蓝线的划定角度对灌渠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了建议。研究成果对我国河网发达的平原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渠 海绵城市 城市蓝线 城市规划 生态价值
下载PDF
新时期城市蓝线高质量管控路径研究——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
4
作者 刘会晓 李艳坤 +2 位作者 成永强 彭博 张启伟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1-158,共8页
新时期城市蓝线管控仍面临诸多困境,如存在规划冲突、技术手段单一、监管力度不足等,需要在充分考虑城市水系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前提下,以高质量管控为引领,对城市水系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科学合理地划定蓝线范围,... 新时期城市蓝线管控仍面临诸多困境,如存在规划冲突、技术手段单一、监管力度不足等,需要在充分考虑城市水系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前提下,以高质量管控为引领,对城市水系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科学合理地划定蓝线范围,明确蓝线的功能定位和保护要求,探寻可借鉴的城市蓝线管控路径。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从目标层、技术层、管理层出发,对“整体营造、立体控制、集成管控”的城市蓝线高质量管控路径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其他城市的城市蓝线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线规划 高质量管控 河南省新郑市
下载PDF
城区水域保护划界研究——以南京市秦淮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志才 张其成 +1 位作者 李冰瑶 王卫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79-85,共7页
基于城区河道蓝线规划的局限性和水域保护的现实需求,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5个影响水域保护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因子权重,借助GIS空间叠加分析,构建水域保护评价体系,较为准确、客观地判读了秦淮区水域保护现状;结合秦淮区水域蓝线规划,... 基于城区河道蓝线规划的局限性和水域保护的现实需求,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5个影响水域保护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因子权重,借助GIS空间叠加分析,构建水域保护评价体系,较为准确、客观地判读了秦淮区水域保护现状;结合秦淮区水域蓝线规划,划定了更为合理、切实的水域保护边界,克服了蓝线规划的局限性,增强区域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因地制宜地降低城区各影响因子对水域健康和生态稳定的干扰,对提升城区水域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具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线规划 水域保护 空间叠加分析 秦淮区
下载PDF
多维视角下不同地区蓝线规划方法探索与实践
6
作者 陈锦全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41-46,共6页
城市蓝线是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是城市水体及其周边空间规划保护与控制的重要手段。《城市蓝线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已10余年,国内大部分城市通过专项规划或法定规划中“四线”划定等方式确定城市蓝线方案及其控制要求。基... 城市蓝线是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是城市水体及其周边空间规划保护与控制的重要手段。《城市蓝线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已10余年,国内大部分城市通过专项规划或法定规划中“四线”划定等方式确定城市蓝线方案及其控制要求。基于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和地区以及不同视角下蓝线规划的编制经验,提出城市蓝线规划编制的侧重点和编制方法,在保证城市水系生态空间的前提下,以适应及满足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要求。从城市防灾空间安全韧性、规划管控可操作性和近远期实施可衔接性等视角出发,对高度城市化地区、新建区域等不同地区蓝线规划编制方法进行探索与思考,提出各自不同的管控要点,以期为国内类似城市蓝线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蓝线 城市韧性 规划管控
原文传递
重庆市都市区次级河流蓝线划定方法探讨
7
作者 吴欢 马念 《山西建筑》 2010年第30期364-365,共2页
通过分析蓝线划定的原则和依据,提出从分析河流功能定位,确定保护目标,明确河流工程的土地需求界线,到最终划定河流蓝线的过程和方法,同时,结合重庆市山地河流的特性,提出了该类型河流蓝线划定时的影响因素,为重庆市正在开展的都市区次... 通过分析蓝线划定的原则和依据,提出从分析河流功能定位,确定保护目标,明确河流工程的土地需求界线,到最终划定河流蓝线的过程和方法,同时,结合重庆市山地河流的特性,提出了该类型河流蓝线划定时的影响因素,为重庆市正在开展的都市区次级河流保护和治理工作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河流 功能定位 河流保护 蓝线规划
下载PDF
顾及河湖水系现状的广州天河区规划蓝线划定研究
8
作者 宋奇鸿 许智东 《城市勘测》 2022年第6期108-110,116,共4页
当前,由于城市水务行政管理部门长期侧重于河湖工程管理,导致水系空间数据和规划数据的缺位和矛盾,滨水空间被城市建设侵占严重。本文以广州天河区为例,对天河区全域水系进行梳理,介绍了基于无人机航摄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水系现... 当前,由于城市水务行政管理部门长期侧重于河湖工程管理,导致水系空间数据和规划数据的缺位和矛盾,滨水空间被城市建设侵占严重。本文以广州天河区为例,对天河区全域水系进行梳理,介绍了基于无人机航摄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水系现状测量,提出了充分顾及水涯线、堤坝、周边建筑等敏感要素的规划蓝线划定方案,为城市水务管理、规划建设和环境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线 水系现状 测量 水系规划 建筑量
下载PDF
划定水系生态蓝线 强化河湖空间管控 被引量:5
9
作者 康永滨 马逸岚 谢定云 《中国水利》 2019年第16期9-12,共4页
为强化河湖空间管控,服务城市发展规划,针对我国水资源和水生态空间保护难、监管难等问题,重点围绕溪流、水库和输水管渠等地表水体,厦门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划定水系生态蓝线并纳入“多规合一”协同平台管理,实现河湖水系全域“一张蓝图... 为强化河湖空间管控,服务城市发展规划,针对我国水资源和水生态空间保护难、监管难等问题,重点围绕溪流、水库和输水管渠等地表水体,厦门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划定水系生态蓝线并纳入“多规合一”协同平台管理,实现河湖水系全域“一张蓝图”,提出了一整套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水系生态蓝线空间管控理念和规划纲要,严格落实新时代水利事业“行业强监管”的使命任务。划定水系生态蓝线适应了新时代治水主要矛盾的变化,有助于解决河湖空间规划冲突问题,且对于加强重要流域保护管理和平衡水系生态环境大有裨益。厦门市水系生态蓝线实践所形成的创新性经验为管好盛水的“盆”,做出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生态蓝线 空间管控 “多规合一”平台
下载PDF
韧性城市理论下河流蓝绿空间融合策略研究 被引量:43
10
作者 陈竞姝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5-10,共6页
在韧性城市理论的指引下,荷兰、英国等国家陆续采用更为弹性的策略提高河流廊道的韧性,并与国土管理结合,给予河流更大空间。而我国河流蓝线、滨水绿线等规划和管控方式固定了河流的防洪线与生态线,蓝绿空间难以扩展,城市缺乏韧性。基于... 在韧性城市理论的指引下,荷兰、英国等国家陆续采用更为弹性的策略提高河流廊道的韧性,并与国土管理结合,给予河流更大空间。而我国河流蓝线、滨水绿线等规划和管控方式固定了河流的防洪线与生态线,蓝绿空间难以扩展,城市缺乏韧性。基于此,文章在总结国内外韧性河流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以蓝绿空间作为整体,建构河流廊道的韧性框架;归纳相关韧性要素,将河流廊道作为城市韧性设施的主轴,并通过可被量化的指标来评估和引导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城市 河流生态廊道 蓝绿线 空间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