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青松 卢奕 +1 位作者 张兴儒 项敏泓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96-119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植入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白内障患者,年龄55~70岁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植入蓝光滤过型折叠人工晶状体作为观察组,以普通一片式疏水性丙稀酸酯折叠人工晶状体眼150例患者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植入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白内障患者,年龄55~70岁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植入蓝光滤过型折叠人工晶状体作为观察组,以普通一片式疏水性丙稀酸酯折叠人工晶状体眼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术后视力、色觉感知、对比敏感度,随访时间为术后1天、3天、1周、1月至3月.结果两组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色觉、对比敏感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植入普通一片式疏水性丙稀酸酯折叠人工晶状体眼患者自觉畏光、蓝视症现象较植入蓝光滤过型折叠人工晶状体眼多,但仅蓝视症两种人工晶状体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畏光在两种人工晶状体间无差异.结论蓝光滤过型折叠人工晶状体与普通一片式疏水性丙稀酸酯折叠人工晶状体有相同的光学性能,植入蓝光滤过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比植入普通一片式疏水性丙稀酸酯折叠人工晶状体病人感觉更舒适,手术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人工 白内障 蓝光滤过型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滤蓝光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燕 王班伟 黎立军 《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滤蓝光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4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1只眼植入SN60ATAcrysof人工晶状体,另1只眼植入SA60ATAcrysof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视力、色觉、对比敏感度、并发症及患者主观感觉。随访时间(12... 目的探讨滤蓝光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4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1只眼植入SN60ATAcrysof人工晶状体,另1只眼植入SA60ATAcrysof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视力、色觉、对比敏感度、并发症及患者主观感觉。随访时间(12±2.5)个月。结果术后两组视力、色觉、对比敏感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滤蓝光型人工晶状体组的蓝视、眩光现象极少,未见晶状体相关并发症。结论蓝光滤过型 SN60AT Acrysof人工晶状体具有与传统一片式的SA60AT Acrysof人工晶状体一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视功能表现,主现感觉视物柔和、色彩自然,更易于临床手术中的植入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人工 蓝光滤过 白内障手术
下载PDF
蓝光过滤多层功能薄膜的遗传算法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连松友 姜国利 +4 位作者 余云鹏 林舜辉 林钢 徐从康 王江涌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0-175,共6页
目的设计出一种在380~455 nm波段具有高反射率,但在500~760 nm波段具有低反射率的多层薄膜结构。方法采用遗传算法,采取截断选择策略,并引入小生境技术,选择灵活性较好的容差型评价函数,通过改变目标反射率,使功能薄膜在可见光波段具有... 目的设计出一种在380~455 nm波段具有高反射率,但在500~760 nm波段具有低反射率的多层薄膜结构。方法采用遗传算法,采取截断选择策略,并引入小生境技术,选择灵活性较好的容差型评价函数,通过改变目标反射率,使功能薄膜在可见光波段具有增透与增反两种特性。采用八层不同折射率材料交替结构,计算得出满足光谱特性要求的全局膜系结构参数。结果当材料为硫化锌和氟化镁,厚度为324、142、68、46、51、51、56、145 nm时,380~455 nm波长处的平均反射率高达88.54%,500~760 nm波长处的平均反射率仅为2.00%。由几种常用光学薄膜材料的不同搭配,发现材料的折射率差与两波段的平均反射率差呈现相同趋势。当两种材料的折射率差为0.92时,两波段的平均反射率差为86.54%。结论采用的遗传算法可以简单有效地对多层薄膜结构进行优化,为获得较为理想的蓝光过滤功能薄膜,应尽可能选择折射率差大的两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蓝光过滤 多层膜 平均反射率 目标反射率 增透与增反
下载PDF
Effect of High-Order Aberrations and Satisfaction on Cataract Patients Implanted with Four Types of AcrySof Blue Light Filtering Intraocular Lens
4
作者 Wei Wu Shengyou Yu Shengsheng M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21年第8期307-315,共9页
<strong>Objective: </strong>The objective is to evaluate the visual acuity, high-order aberrations and satisfaction in the cataract patients with the implant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AcrySof blue light f... <strong>Objective: </strong>The objective is to evaluate the visual acuity, high-order aberrations and satisfaction in the cataract patients with the implant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AcrySof blue light filtering intraocular lens, which would provide the clinical guidance for the selection of individualized intraocular lens. <strong>Methods:</strong>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0, the patients with age-related cataract in Guangzhou Red Cross Hospital were equally randomized to b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20 patients (20 eyes) were implanted with AcrySof (SN60WF), which was the blue light filtering single focus group;20 patients (20 eyes) were implanted with blue light filtering aspheric 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 (AcrySof ReSTOR IOL +3.0D, SN6AD1), which was the 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 group;20 patients (20 eyes) were implanted with aspheric astigmatism correction intraocular lens (Toric SN6AT), which was the astigmatism group;20 patients (20 eyes) were implanted with blue filtering aspheric multifocal astigmatism correction intraocular lens (AcrySof ReSTOR IOL +2.5D IQ, SV25T0), which was the ART group. Three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with slit lamp to check the visual acuity, including 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 (UCDVA), uncorrected near visual acuity (UCNVA), best 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 (BCDVA);the questionnaire surveys on the satisfaction of different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far and near vision, glare, halo and abnormal visual symptoms);the iTrace visual function analyzer was used to check the total high-order aberrations (spherical aberration, wisdom aberration and Clover aberration) in the 3 mm pupil diameter. <strong>Results:</strong> Three months after cataract surgery, American Simplified version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showed that the scores of near removing glasses in the multifocal group and the AR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single focus group and the astigmatism group (<em>P</em> < 0.05);there was no signif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ARACT Intraocular Lens High-Order Aberrations blue light filtering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蓝光滤过型折叠人工晶体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敬牧 《中外医疗》 2016年第3期64-66,共3页
目的探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中蓝光滤过型折叠人工晶体的运用效果。方法整群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1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主诉看物体时没有出现... 目的探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中蓝光滤过型折叠人工晶体的运用效果。方法整群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1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主诉看物体时没有出现对比敏感度、颜色以及亮度异常等。术后第1天,85例视力≥0.1,6例视力<0.1;术后7 d,91例视力≥0.1;术后30 d,对患者进行屈光检查,发现2例患者出现+0.50D散光,所有患者视力均得到明显恢复,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临床上将蓝光滤过型折叠人工晶体运用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具有散光小、切口小、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蓝光滤过 折叠 人工晶体
下载PDF
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的多色光高阶像差研究
6
作者 王媛媛 沈梅晓 +2 位作者 刘丹 骆亦婷 赵云娥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664-669,共6页
目的比较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IOL)与普通透明IOL多色光入射高阶像差,尤其是球差的大小。方法实验研究。选取Alcon公司的+20D蓝光滤过型IOL(SN60AT)置于模型眼中,由短、中、长3个波段光源出射光分别通过模型眼光路成点阵图像,... 目的比较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IOL)与普通透明IOL多色光入射高阶像差,尤其是球差的大小。方法实验研究。选取Alcon公司的+20D蓝光滤过型IOL(SN60AT)置于模型眼中,由短、中、长3个波段光源出射光分别通过模型眼光路成点阵图像,利用matlab程序分析得到Zemike多项式的7阶36项像差,取高阶像差进行分析,进一步得到调制传递函数(MTF)和点扩散函数(PSF),利用以上结果分析SN60ATIOL的色像差。选取+20D的透明IOL(SA60AT)做对照,比较2种IOL的高阶色像差。结果蓝光滤过型IOL在486nm成像时,MTF曲线在各个频率均低,在546nm对焦时PSF图显示差别最小;蓝光滤过型IOL较透明IOL多色光高阶像差小,特别是球差更小,有显著差别。结论蓝光滤过型IOL较普通透明IOL多色光高阶像差、尤其是球差小,故成像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多色光高阶像差 模型眼 蓝光滤过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吸出+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并发症及睡眠的影响
7
作者 饶双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54-256,259,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吸出+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在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3年1月湖北省浠水县中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超声乳化吸出+...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吸出+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在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3年1月湖北省浠水县中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超声乳化吸出+硬性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采取超声乳化吸出+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水平、角膜散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眼压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睡眠质量、睡眠状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吸出+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能够提高睡眠状态和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尚可,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 白内障 并发症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不同位置透明角膜切口的角膜散光变化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敏 吴强 +3 位作者 王文清 陆斌 方健 俞嘉怡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82-685,共4页
目的分析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散光情况评估经不同位置透明角膜切El行超声乳化术后的角膜散光变化情况。方法218例(295只眼)白内障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选择颞侧切口,第二组选择颞上方切口,第三组选择上方切口,三组患者通过透明角膜... 目的分析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散光情况评估经不同位置透明角膜切El行超声乳化术后的角膜散光变化情况。方法218例(295只眼)白内障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选择颞侧切口,第二组选择颞上方切口,第三组选择上方切口,三组患者通过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及术后一周、一月、三月分别检测患者角膜散光情况,并通过Holladay—Cravy—Koch方法计算术源性散光。结果术前角膜散光0.5至1.5D的占60.68%,大于等于1.5D的占11.86%,顺归散光占29.49%,逆归散光占51.19%,其余为斜轴散光。术后三次随访颞侧切口组的术源性散光最低,上方切口组的术源性散光最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在上方切口组中发现患者术后角膜散光有向逆归散光转变的趋势。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前大多存在小于1.5D的角膜散光。在白内障术后早期阶段,颞侧透明角膜切VI引起的术源性散光较小,而上方透明角膜切口不仅可引起较显著的术源性散光,并且术后角膜散光有向逆归散光转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透明角膜切口 角膜散光
原文传递
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AcrySof Nature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朱思泉 谈旭华 +3 位作者 王扬 董喆 凌宇 赵阳 《眼科》 CAS 200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评估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AcrySofNature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35例 5 1只眼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其中 2 0例 2 4只眼植入AcrySofNature人工晶状体 ,15例 2 7只眼植入AR4 0e人工晶... 目的 :评估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AcrySofNature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35例 5 1只眼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其中 2 0例 2 4只眼植入AcrySofNature人工晶状体 ,15例 2 7只眼植入AR4 0e人工晶状体。观察患者术后的远近视力、前房蛋白浓度、对比敏感度及并发症。用调查量表评价患者的蓝视、畏光和眩光等视觉症状。结果 :随访 3个月 ,AcrySofNature组最佳矫正远视力≥ 0 5者为 2 4只眼 (10 0 % ) ,AR4 0e组为 2 5只眼(96 3% ) ,两组的视力、前房蛋白浓度、对比敏感度无显著差异。调查量表显示AcrySofNature组的蓝视及眩光现象较少。结论 :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AcrySofNature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术后视力提高满意 ,且不影响患者的对比敏感度和对颜色的感知 ,但其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还需进行更长时间及更多样本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晶状体 人工 蓝光滤过型
原文传递
视网膜光损伤及蓝光滤过型IOL的利弊 被引量:4
10
作者 毕伍牧 孙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9-293,共5页
自从20世纪90年代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出现以来,这种既能滤过紫外线又能阻挡蓝光等短波长光的IOL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针对其利弊的争论也一直存在。尽管在细胞学和动物实验中有较多研究支持光的视网... 自从20世纪90年代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出现以来,这种既能滤过紫外线又能阻挡蓝光等短波长光的IOL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针对其利弊的争论也一直存在。尽管在细胞学和动物实验中有较多研究支持光的视网膜毒性作用,但鲜有临床依据说明该种IOL潜在的视网膜保护作用。有研究者认为蓝光滤过将影响人眼的视觉功能如对比敏感度、色觉,甚至影响人的生物节律。本文将从光的视网膜毒性作用,蓝光对生物节律、色觉及对比敏感度影响等多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滤过 色觉 对比敏感度 生物节律 光损伤 光致变色 IOL
下载PDF
Acrysof Natural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吕志刚 黄文丽 +1 位作者 刘秀伦 王晓鹏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4-62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老年白内障,年龄57岁~83岁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中植入AcrysofNatural人工晶体作为观察组,以普通一片式Acrysof人工晶体眼40例为对照组,观察术后视力...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老年白内障,年龄57岁~83岁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中植入AcrysofNatural人工晶体作为观察组,以普通一片式Acrysof人工晶体眼40例为对照组,观察术后视力、色觉,询问有否蓝视、羞明等现象,随访时间为术后1d、1w及3m。结果两组白内障术后视力、色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蓝视症在术后早期二组有差异(p<0.05),术后3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羞明在二组晶体无差异。结论AcrysofNatural人工晶体与Acrysof晶体具有相同的视力结果,AcrysofNatural晶体患者术后早期蓝视症状明显减轻,患者感觉更舒适,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人工 白内障 蓝光滤过型
原文传递
Matrix Acrylic400型人工晶状体光致变色作用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斌 王萌 +2 位作者 马景学 崔月先 蔡素贞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6-808,共3页
目的观察Matrix Acrylic400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人眼后,在自然光下其是否有光致变色作用。方法42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为三组,分别植入MatrixAcrylic400型人工晶状体,AcrysofNatural SN60AT人工状晶体及Matrix Acrylic401型人工... 目的观察Matrix Acrylic400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人眼后,在自然光下其是否有光致变色作用。方法42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为三组,分别植入MatrixAcrylic400型人工晶状体,AcrysofNatural SN60AT人工状晶体及Matrix Acrylic401型人工晶状体。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观察三组视力、logMAR视力及在室外日照及室内条件下人工晶状体的颜色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测定术眼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明视条件下三种对比度LogMAR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暗视条件下5%对比度时的logMAR视力黄色人工晶状体组低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照片拍摄显示在室内MatrixAcrylic400型光致变色人工晶状体和MatrixAcrylic401型人工晶状体呈无色透明,AcrysofNaturalSN60AT人工晶状体呈黄色。在室外阳光下MatrixAcrylic400型光致变色人工晶状体明显变为为黄色,MatrixAcrylic401型人工晶状体仍无色透明,AcrysofNaturalSN60AT人工晶状体呈黄色。结论MatrixAcrylic400型人工晶状体在人眼内可以在室外自然光条件下变为黄色,在室内黄色消退。在暗视5%对比度条件下LogMAR视力优于黄色人工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人工 白内障 光致变色 蓝光滤过
原文传递
Matrix Acrylic 400型光致变色人工晶状体对色觉影响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萌 张斌 +2 位作者 牛萍 马景学 翟英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78-681,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植入不同类型光滤过IOL患者在明视及间视条件下辨色力情况。方法回顾性临床自身对照研究。对2008年12月至2010年4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42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9只眼)随机分成三组,分别植入不同类型的... 目的对比观察植入不同类型光滤过IOL患者在明视及间视条件下辨色力情况。方法回顾性临床自身对照研究。对2008年12月至2010年4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42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9只眼)随机分成三组,分别植入不同类型的光滤过IOL(光致变色IOL25只眼,黄色蓝光滤过IOLl2只眼,仅滤过紫外线的IOL22只眼)。观察术后3个月三组患者在明视及暗视条件下logMAR视力和明视及间视条件下FM100-hue检查辨色力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各时间点测定的术眼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在明视条件下三种对比度LogMAR视力无统计学差异,暗视条件下5%对比度时黄色人工晶状体组低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M100-hue检查发现,明视环境下三组患者各个色段辨色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间视条件下,在绿~蓝绿、蓝绿-蓝、蓝-蓝紫色段黄色人工晶状体组错误评分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atrix Acrylic 400型光致变色人工晶状体在明视及问视条件下对患者辨色力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辨色力 白内障 光致变色 蓝光滤过
原文传递
滤蓝光变色人工晶体对兔视网膜光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仇晶晶 桂馥 +3 位作者 付书华 张倩 刘菲 孙涛 《江西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探讨短波长蓝光对兔视网膜造成损伤的可能机制及滤蓝光变色人工晶体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保护功能。方法将健康新西兰兔26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行晶体摘除术后植入滤蓝光变色人工晶体和普通紫外线阻断型人工晶体,后用UVR光源(3... 目的探讨短波长蓝光对兔视网膜造成损伤的可能机制及滤蓝光变色人工晶体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保护功能。方法将健康新西兰兔26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行晶体摘除术后植入滤蓝光变色人工晶体和普通紫外线阻断型人工晶体,后用UVR光源(350-450nm)每天照射实验兔眼8h,3个月后取视网膜组织制成冰冻切片后行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TUNEL法检测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细胞(RPE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UVR照射后滤蓝光变色人工晶体较普通紫外线阻断型人工晶体黄斑区视网膜RPE细胞出现凋亡改变减少,免疫组化法检测植入普通紫外线阻断型人工晶体组VEGF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短波长蓝光能导致兔视网膜RPE细胞凋亡,功能障碍,同时刺激VEGF表达增多,导致眼底视网膜病变。滤蓝光变色人工晶体能有效阻断紫外蓝光,对视网膜细胞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蓝光变色人工晶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黄斑变性 凋亡
下载PDF
AURIUM光致变色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宇 刘菲 +2 位作者 张倩 王彪 付书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观察光致变色人工晶状体(MATRIX Acrylic AURIUM 400)与非球面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Acry Sof IQ)对视力,色觉分辨力及对比敏感度的影响。方法接受手术的白内障患者122例122只眼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白内障超声乳化分别植... 目的观察光致变色人工晶状体(MATRIX Acrylic AURIUM 400)与非球面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Acry Sof IQ)对视力,色觉分辨力及对比敏感度的影响。方法接受手术的白内障患者122例122只眼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白内障超声乳化分别植入MATRIX Acrylic AURIUM 400(62只眼)和Acry Sof IQ(60只眼),术后3月检查患者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色觉分辨力,对比敏感度(CSV-1000E),并填写调查问卷(Catquest-9SF)。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UCVA、BCVA及调查问卷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色觉无异常。Aurium组在暗适应眩光条件下眩光对比敏感度(空间频率3cpd、6cpd)分别为1.30+0.11、1.38+0.19、要优于IQ组1.16+0.12、1.1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暗环境眩光条件下,Aurium人丁晶状体能够提供较好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光致变色 蓝光滤过 白内障 色觉
原文传递
白内障摘除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剑琴 刘汝瑜 +1 位作者 马忠旭 张玲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2-605,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植入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和普通一片式人工晶状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自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60例,60只眼,术后裸眼视力大于等于0.8。根据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类型不同,分为试验组和... 目的比较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植入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和普通一片式人工晶状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自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60例,60只眼,术后裸眼视力大于等于0.8。根据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类型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植入YA-60BB人工晶状体组,30只眼;对照组植入AR40e人工晶状体组,30只眼。术后一个月检查患者的对比敏感度、畏光蓝视和色觉等主观视觉症状。结果(1)YA-60BB人工晶状体组对比敏感度和AR40e人工晶状体组相比,术后一个月昼眩光状态1.5cpd空间频率下,和夜眩光状态1.5、3cpd空间频率下,两组对比敏感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蓝光滤过组明显高于非蓝光滤过组。其余状态下,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一个月两组间畏光症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晶体间色觉相比也无明显差异。蓝视症状相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蓝光滤过组的术后蓝视症状明显少于非蓝光滤过组。结论植入YA-60BB人工晶状体可提高眩光状态下低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也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的蓝视症状,而对色觉无负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品状体 蓝光滤过型 对比敏感度
原文传递
光致变色蓝光滤过型IOL和蓝光滤过型黄色IOL对术眼对比敏感度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毕伍牧 孙康 +1 位作者 杜云 钟志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通过白内障术后双眼分别植入光致变色型人工晶状体(intraoaularlens,IOL)与蓝光滤过型黄色IOL,对比研究两种蓝光滤过型IOL对术眼对比敏感度的影响。方法自身双眼对照临床研究。收集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双眼年龄相关... 目的通过白内障术后双眼分别植入光致变色型人工晶状体(intraoaularlens,IOL)与蓝光滤过型黄色IOL,对比研究两种蓝光滤过型IOL对术眼对比敏感度的影响。方法自身双眼对照临床研究。收集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的患者20例,右眼植入光致变色型IOL(Matrix400 Aurium AcrylicTM),左眼植入黄色IOL(Acrysof SN60AT)。术后3个月检查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下IOL观察及OCT测量黄斑中央区视网膜纤维层厚度,检测有眩光和无眩光状态下1.8 c·d-1、3.0 c·d-1、6.0 c·d-1、12.0 c·d-1、18.0 c·d-1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结果 20例患者术后3个月左右眼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左右眼黄斑中央区视网膜纤维层厚度分别为(245.30±13.10)μm、(239.86±15.09)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IOL均具有良好的居中性,随访3个月未见后囊膜混浊病例。无眩光或有眩光状态下左右眼在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光致变色型IOL在眼内同样具有良好的居中性和嚢膜生物相容性,两种IOL对术眼对比敏感度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变色 蓝光滤过 对比敏感度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光致变色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对人眼色觉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康 毕伍牧 +2 位作者 杜云 苏颍丹 钟志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通过白内障术后双眼分别植入光致变色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Matrix400与蓝光滤过型黄色IOL(SN60AT),对比研究两种IOL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对人眼色觉的影响。方法自身双眼对照临床研究。收集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 目的通过白内障术后双眼分别植入光致变色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Matrix400与蓝光滤过型黄色IOL(SN60AT),对比研究两种IOL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对人眼色觉的影响。方法自身双眼对照临床研究。收集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IOL植入术的患者25例,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后植入光致变色型IOL,左眼植入黄色IOL。术后3个月检查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中央区视网膜厚度,采用Farnsworth-Munsell 100 Hue色棋排列法在三种不同的色觉检查环境下检查单眼色觉功能,并对主观视觉感受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术后3个月双眼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以及黄斑中央区视网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明环境+紫外线环境及无紫外线明环境(400 Lux)下,左右眼总错误平方根及各色棋盒错误平方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中间视觉环境(30 Lux)下,左右眼第三色棋盒Box3(含蓝色)错误平方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表现为植入Matix400 IOL眼具有更低的错误分数;双眼总错误平方根及余色棋盒的错误平方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5例患者中6例表示在平日晴朗天气外出时需要配戴太阳镜,但阳光刺激引起的左右眼不适程度没有明显差别;3例患者在明亮室内环境能感觉到左眼视野稍偏黄色,但无因此而感觉不适。结论在有紫外线的明环境下和无紫外线明环境下植入光致变色型IOL眼和植入蓝光滤过型黄色IOL眼具有相同的辨色能力;在较暗的中间环境下光致变色型IOL眼显示出更佳的辨别蓝色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植入光致变色型IOL眼可能具有更少的"黄视"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变色 蓝光滤过 色觉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与老年性黄斑变性
19
作者 陈辛元 叶俊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3-146,共4页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可导致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其原因可能与患眼术后视网膜更易暴露于蓝光下,而蓝光可促进视网膜产生活性氧,并最终损害视网膜有关。由此建议不要过早进行白内障手术,或应植入具有蓝光滤过功能的人工...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可导致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其原因可能与患眼术后视网膜更易暴露于蓝光下,而蓝光可促进视网膜产生活性氧,并最终损害视网膜有关。由此建议不要过早进行白内障手术,或应植入具有蓝光滤过功能的人工晶体,避免视网膜暴露于更多蓝光下,从而降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黄斑变性 白内障 蓝光滤过型 人工晶体 活性氧
下载PDF
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临床观察
20
作者 高波 李元彬 马路生 《食品与药品》 CAS 2007年第11A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和视觉质量。方法随机选取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术,实验组植入蓝光滤过型折叠人工晶体Acrysof Nature(SN60AT),对照组植入一片式折叠人工晶体(SA60AT),观察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 目的观察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和视觉质量。方法随机选取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术,实验组植入蓝光滤过型折叠人工晶体Acrysof Nature(SN60AT),对照组植入一片式折叠人工晶体(SA60AT),观察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在视力、眼压、角膜内皮、并发症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患者术后无色觉改变、无蓝视症及眩光畏光。结论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能有效滤过蓝光,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乳化 蓝光滤过型 人工晶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