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细化气道管理对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患儿血氧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文娟 于亚利 +1 位作者 霍美池 戴瑞芝 《中国病案》 2022年第8期88-91,共4页
目的 应用精细化气道管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中,以期达到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临床并发症,为新生儿气管插管气道管理提供循证支持。方法 全层选取2017年12月1日-2020年11月31日某院进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患儿2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 目的 应用精细化气道管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中,以期达到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临床并发症,为新生儿气管插管气道管理提供循证支持。方法 全层选取2017年12月1日-2020年11月31日某院进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患儿2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10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儿给予精细化气道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血气指标、氧合指标,以及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儿紫绀消失时间(2.06±0.35)小时、机械通气时间(6.13±0.76)天和平均住院时间(8.57±1.27)天均明显少于常规组(2.95±0.42)小时、(8.81±1.35)天、(12.64±1.8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PH(7.49±0.71)、Pa O2水平(88.18±9.58)mmHg高于常规组(7.34±0.73),(78.89±8.71)mm Hg,试验组PaCO_(2)(40.41±4.24)mmHg低于常规组(46.73±4.08)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VEI水平(0.29±0.09)、OI(7.61±0.83)高于常规组(0.21±0.07、5.41±0.64),RI(1.46±0.34)水平低于常规组(2.78±0.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常规组25.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气道管理对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患儿血氧情况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患儿血气水平和氧合水平,且患儿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管理 新生儿呼吸窘迫征 血氧情况 效果观察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