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互层普通稠油油藏烟道气驱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鲍君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1-64,共4页
薄互层状普通稠油油藏杜66块杜家台油层采用蒸汽吞吐开发方式进行开采,目前油汽比已接近经济极限值,操作成本逐年升高,转换开发方式势在必行。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该油藏转烟道气驱的注采参数进行了研究,其合理的注采参数为:段塞大... 薄互层状普通稠油油藏杜66块杜家台油层采用蒸汽吞吐开发方式进行开采,目前油汽比已接近经济极限值,操作成本逐年升高,转换开发方式势在必行。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该油藏转烟道气驱的注采参数进行了研究,其合理的注采参数为:段塞大小为0.45PV(对应瞬时含水90%左右),注(气)水速度为120-140t/d,注入水温度为60℃,采注比为1.0-1.1,气液比为1:1,水气交替时间应为30-45d,CO2在烟道气比例中越大越好。经过指标预测,达到经济极限含水率时,预计井组可提高采收率17.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互层稠油油藏 烟道气驱 数值模拟 油藏工程 提高采收率 66
下载PDF
杜66块火驱典型产出流体变化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杨俊印 闫红星 +2 位作者 刘家林 张鸿 齐先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7-141,共5页
为了深入研究火驱过程中流体监测判识地下原油燃烧状态,建立火驱气体分析方法,同时筛选出反映原油组成变化特征的分析方法,总结了原油高温氧化的油、气参数特征,并对辽河油田杜66块火驱先导试验区4个井组中的21口生产井产出流体进行了5 ... 为了深入研究火驱过程中流体监测判识地下原油燃烧状态,建立火驱气体分析方法,同时筛选出反映原油组成变化特征的分析方法,总结了原油高温氧化的油、气参数特征,并对辽河油田杜66块火驱先导试验区4个井组中的21口生产井产出流体进行了5 a的跟踪监测。结合现场火驱开发现状及油藏特征,综合运用油、气分析手段,总结出火驱开发过程中火线持续推进的典型流体特征:火线向生产井持续推进过程中,不考虑现场吞吐引效的影响,原油高温氧化的气体参数和原油组成变化在不同时期内具有连续性;受火驱驱替作用影响,改质原油到达生产井前期原油中轻质组分含量较高;火驱中后期,生产井采出尾气中可检测到一氧化碳,且随着火线运移,浓度逐渐升高,一氧化碳浓度变化可作为火驱动态判别参数。流体监测方法能有效了解火驱的燃烧状态和动态,全面认识火驱开发过程中流体变化特征,从而深入认识火驱开发相关机理,为日后开展类似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6 流体跟踪监测 火驱 燃烧状态 火线运移
下载PDF
气-汽段塞驱改善油藏开采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德民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2期72-75,共4页
气 -汽段塞驱是通过气 -汽发生器装置 ,向生产井组的中心注入井注入温度 2 5 0~ 3 0 0℃的烟道气和水蒸汽混合物的工艺技术 ,其主要成分为N2 、CO2 和水蒸汽。此项技术具有注入体积大、波及范围广、成本低、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好... 气 -汽段塞驱是通过气 -汽发生器装置 ,向生产井组的中心注入井注入温度 2 5 0~ 3 0 0℃的烟道气和水蒸汽混合物的工艺技术 ,其主要成分为N2 、CO2 和水蒸汽。此项技术具有注入体积大、波及范围广、成本低、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自 1998年 12月以来 ,该技术先后在曙光油田杜 66块曙l-4 3 -5 3 0 (两轮次 )、l-4 5 -0 3 6、杜 163、l-4 3 -5 3 2井组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 ,取得了明显增产效果。截至 2 0 0 0年 1月 3 1日 ,累计增产原油 60 3 8 4t。同时 ,试验区块的自然递减下降为 3 6 7% ,综合递减下降为 5 2 2 %。分别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 7 8和 13 9个百分点。气 -汽段塞驱工艺技术的试验成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汽段塞驱 油藏开采效果 现场试验 66断块
下载PDF
火驱油墙技术界限判定及运移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伟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1-135,共5页
针对火驱地下油墙形成及运动规律不清的问题,利用自主研制的火驱物理模型,开展了杜66块K039井天然岩心物理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了含油饱和度与温度的关系,提出了油墙技术界限的判定方法。结果表明:油墙技术界限的上、下限分别为实验压力... 针对火驱地下油墙形成及运动规律不清的问题,利用自主研制的火驱物理模型,开展了杜66块K039井天然岩心物理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了含油饱和度与温度的关系,提出了油墙技术界限的判定方法。结果表明:油墙技术界限的上、下限分别为实验压力下的饱和蒸汽温度值和实验用油的拐点温度;火线形成后,原油在高温作用下聚集形成高饱和度油墙;随着火线推进,油墙范围不断增大,模型内压力不断上升,当油墙接近生产井时油墙范围达到最大,模型内压力达到峰值,生产井进入稳产阶段;随着原油不断采出,模型压力下降,油墙范围逐渐减小直至消失,火线到达生产井。将室内油墙运移特征应用于杜66块观察井,分析表明,试验井组油墙已形成,且前锋已到达生产井,处于热效驱油稳产阶段。该研究明确了火驱过程中油墙的运移规律及增油机理,通过对油墙的动态跟踪判识,可判断出现场油墙的相对位置及生产阶段,对稠油火驱开发现场的综合调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6 火驱 油墙 技术界限 运移特征 增油机理
下载PDF
稠油火驱化学点火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守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0-143,158,共4页
曙光油田薄互层状稠油油藏杜66块火驱原有的化学点火方法存在安全不可控、套管损坏率高的问题,点火成功率仅为80%,平均点火见效期为96 d。为安全快速点燃油层,开展了以点火剂为核心的化学点火技术研究,结合原油油品特性,通过理论计算、... 曙光油田薄互层状稠油油藏杜66块火驱原有的化学点火方法存在安全不可控、套管损坏率高的问题,点火成功率仅为80%,平均点火见效期为96 d。为安全快速点燃油层,开展了以点火剂为核心的化学点火技术研究,结合原油油品特性,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室内实验等研究,开发了具有催化、助燃功能的新点火剂。新点火剂可在240℃及有氧条件下快速点燃油层,并设计了N_2携带、分段注入、层内混合的施工工艺,保证了点火的安全性和成功率。现场试验点火成功率为100%,点火见效期为58 d。该技术的成功可为火驱开发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火驱 化学点火 66 辽河油田
下载PDF
稠油油藏火驱取心井高温氧化区带识别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其成 闫红星 +2 位作者 杨俊印 程海清 董晓东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6-83,共8页
为了准确识别火驱取心井的高温氧化区带,利用杜66块曙1-46-K037取心井的岩心对原油的族组分、饱和烃、官能团、有机元素和储层的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开展分析。研究表明:受火驱高温作用的影响,高温氧化区带内原油族组分中的饱和烃与芳... 为了准确识别火驱取心井的高温氧化区带,利用杜66块曙1-46-K037取心井的岩心对原油的族组分、饱和烃、官能团、有机元素和储层的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开展分析。研究表明:受火驱高温作用的影响,高温氧化区带内原油族组分中的饱和烃与芳烃含量增加,非烃与沥青质含量降低;饱和烃气相色谱图中主峰碳降低,轻重比增加,红外光谱中的含氧度增加,有机元素中H/C原子比增加。由于高温条件下矿物存在热分解和相互转化,在高温氧化区带,储层中的碳酸盐矿物(白云石、方解石、菱铁矿)含量降低,黏土矿物中的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含量升高,伊蒙混层含量降低。利用原油的特征参数判识的高温氧化区带要窄于利用储层矿物特征判识的高温氧化区带。该研究探索了火驱开发过程原油和储层矿物的变化规律,完善了利用取心井识别高温氧化区带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驱 稠油 高温氧化区带识别 取心井 储层矿物 66
下载PDF
稠油油藏火驱注采井化学调控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强 龙华 +2 位作者 李瑞 马昌明 于学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2-125,共4页
火驱开采技术是稠油油藏蒸汽吞吐、蒸汽驱后实现稳产的有效接替生产方式,随着开发进程的不断加快,火驱开发过程中各种矛盾日益凸显,主要存在火驱注气井吸气不均、火线推进速度不一致、生产井气窜等问题。针对火驱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火驱开采技术是稠油油藏蒸汽吞吐、蒸汽驱后实现稳产的有效接替生产方式,随着开发进程的不断加快,火驱开发过程中各种矛盾日益凸显,主要存在火驱注气井吸气不均、火线推进速度不一致、生产井气窜等问题。针对火驱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火驱注采井化学调控技术研究,研制了火驱注气井高温调剖剂配方体系和火驱生产井高温封窜剂配方体系,形成了火驱注采井调控配套工艺技术。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储层非均质性,封堵气窜通道,扩大火线波及体积,提高油层动用程度,实现火烧前缘在纵向及平面上均匀推进,从而提高火驱整体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驱 注采井 气窜 现场试验 66 稠油油藏
下载PDF
气体示踪剂判识杜66块火驱火线方向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宝龙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8年第3期32-35,共4页
依据稠油火驱现场特点,选取耐高温、无毒、易检测、具有化学惰性、稳定性好的气体示踪剂,用于辽河油田杜66块火驱现场三井组气体示踪剂试验,准确地判识了火驱试验井组火线的推进方向、注气推进速度、注采井间的连通情况,并利用气体示踪... 依据稠油火驱现场特点,选取耐高温、无毒、易检测、具有化学惰性、稳定性好的气体示踪剂,用于辽河油田杜66块火驱现场三井组气体示踪剂试验,准确地判识了火驱试验井组火线的推进方向、注气推进速度、注采井间的连通情况,并利用气体示踪剂解释软件计算了火驱现场实际波及状况,为掌握火驱试验效果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6块火驱 气体示踪剂 火驱火线方向 解释软件
下载PDF
蒸汽驱油藏温度剖面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明 蔡传富 谢长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3-45,60,共4页
方法根据杜66块蒸汽驱油藏的地质构造和射孔生产井段,设计了耐高温高压热电偶束及地面直读仪表,在井下同时监测各油层的温度变化。目的解决蒸汽驱采油工艺的油藏动态监测问题。结果该项技术经地面试验检测后,在观6井进行了现场应用... 方法根据杜66块蒸汽驱油藏的地质构造和射孔生产井段,设计了耐高温高压热电偶束及地面直读仪表,在井下同时监测各油层的温度变化。目的解决蒸汽驱采油工艺的油藏动态监测问题。结果该项技术经地面试验检测后,在观6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其监测结果与根据井筒模型和生产参数计算的结果相符。结论蒸汽驱油藏温度剖面监测技术解决了蒸汽驱开采过程中油藏动态的监测问题,热电偶束技术可实现各油层同时连续监测,与地面系统配合,实现了油藏温度地面直读和自动记录油藏温度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油藏温度 连续监测 蒸汽驱油
下载PDF
油藏水平井数值模拟的进展和完善
10
作者 张子轩 《云南化工》 CAS 2018年第10期214-215,共2页
建立了储层结构模型和性质模型,获得了储层的三维精细数据。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水平井位置、射孔位置、水平段长度和注采参数的优化设计。根据优化结果,经现场应用,取得了较理想的开发效果,可作为指导曙一地区杜66薄互层油藏水平井开... 建立了储层结构模型和性质模型,获得了储层的三维精细数据。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水平井位置、射孔位置、水平段长度和注采参数的优化设计。根据优化结果,经现场应用,取得了较理想的开发效果,可作为指导曙一地区杜66薄互层油藏水平井开发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互层稠油油藏 属性模型 数值模拟 优化设计 66 杜家台油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