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组分混合原油常温输送技术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天佑 孙维中 +1 位作者 高艳清 徐诚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7,共7页
对多种配比、组分油物性差异较大的多组分混合原油常温输送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根据混合油物性、组分油物性与配比的相关规律以及常温输送对原油物性的要求,绘制了等值线图,给出了常温混合输送配比域。为保证计算的启动泵压小于允许泵压... 对多种配比、组分油物性差异较大的多组分混合原油常温输送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根据混合油物性、组分油物性与配比的相关规律以及常温输送对原油物性的要求,绘制了等值线图,给出了常温混合输送配比域。为保证计算的启动泵压小于允许泵压,对物性最差混合油的启动泵压进行了校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常温输送 混合原油 石油输送 管道输送
下载PDF
工控组态软件MCGS在调和油生产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肖金球 黄伟军 高丽燕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2S期94-96,共3页
本项目运用MCGS组态软件对食用调和油生产系统进行计算机集中监控,实现了油脂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从而提高了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降低了能耗和劳动成本。
关键词 调和油 组态软件 自动控制
下载PDF
棕榈液油在调和油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马银辉 黄清吉 黄仕群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22,共2页
将熔点18℃棕榈液油分别与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进行调配,得出不同季节条件下最佳调配比例;结果表明,棕榈液油作为一种调和油原料油,在春、夏、秋季均能应用于食用调和油。
关键词 棕榈液油 调和油 大豆油 菜籽油 玉米油 葵花籽油
下载PDF
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在调和油风味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徐维盛 张桂雨 +3 位作者 朱婧 刘静 李东 杨月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1-55,共5页
利用电子鼻的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对花生油调和棕榈油样品的风味进行评价。通过电子鼻检测五种油脂的气味在传感器上的响应值,并对电子鼻采集数据进行了单因素ANOVA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及判别函数分析(DFA)。经单因素ANOVA分析,各个传... 利用电子鼻的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对花生油调和棕榈油样品的风味进行评价。通过电子鼻检测五种油脂的气味在传感器上的响应值,并对电子鼻采集数据进行了单因素ANOVA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及判别函数分析(DFA)。经单因素ANOVA分析,各个传感器的响应值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两两比较(S-N-K分析),各个样品之间在各个传感器上均具有差异(P<0.05)。样品在各个传感器的响应值雷达图结果表明各样品具有不同的气味轮廓,其中花生油和调和油4#间的轮廓差距最大,表明两者的气味的差异最大。而调和油1#与花生油的差异最小。PCA分析结果表明转换得到的第一主成分,可反映样品原来信息的99.21%,转换得到的第二主成分,可反映样品原来信息的0.702 5%,两个主成分共可反映原来信息的99.912 5%,表明PCA分析可以反映样品的综合信息。通过DFA所建立的模型对测试样品的判别效率为96.089%。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的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可较好的区分花生油及四种不同浓度的棕榈油调和花生油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花生油 棕榈油 调和油 主成分分析 判别函数分析
下载PDF
基于脂肪酸组成结合主成分分析识别不同比例大豆油和菜籽油调配的调和油 被引量:1
5
作者 吕世懂 张慧君 +2 位作者 杨学芳 吴万富 张继光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8,共9页
结合脂肪酸组成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大豆油、菜籽油及其不同比例的二元调和油的识别进行基础研究,并分析不同比例调和油中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大豆油和菜籽油中,共检出脂肪酸组分17种,主要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亚麻酸为主... 结合脂肪酸组成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大豆油、菜籽油及其不同比例的二元调和油的识别进行基础研究,并分析不同比例调和油中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大豆油和菜籽油中,共检出脂肪酸组分17种,主要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亚麻酸为主。在以不同比例低芥酸菜籽油和大豆油调配的调和油中,脂肪酸含量随调和比例的改变而呈现一定趋势的增加或减小。结合脂肪酸组成,对所有的139个样品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大豆油和菜籽油可以互相实现区分,不同比例的调和油样品分布在调配的溯源样品之间,基本按照比例关系分布成一条直线。研究通过对菜籽油、大豆油及其不同比例调配的调和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了它们之间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手段进行一些识别分析,为规范调和油的生产和保障公平有序的调和油市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菜籽油 调和油 脂肪酸组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不同油脂对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鑫 张琳玉 +4 位作者 王吉 王湘林 刘翔燕 李荣芳 文利新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21年第2期36-40,共5页
为研究肉鸡饲料中不同油脂添加对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AA)肉鸡4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其饲料中油脂添加分别为豆油、猪油、豆油与猪油1∶1调和油(调和油),试验共4... 为研究肉鸡饲料中不同油脂添加对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AA)肉鸡4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其饲料中油脂添加分别为豆油、猪油、豆油与猪油1∶1调和油(调和油),试验共42 d。结果表明,3种油脂对肉鸡平均日增重(ADG)无显著差异(P>0.05),但添加调和油组ADG略高,豆油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猪油组、调和油组(P<0.05),饲料添加豆油组肉鸡料肉比(F/G)极显著低于猪油组(P<0.01);3种油脂对肉鸡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肝脏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血清生化检测结果表明,3组间TP、AST、CHE、AMY、CK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豆油组HDL-C/LDL-C的比值显著高于猪油组(P<0.05),且血清TC含量显著低于猪油组(P<0.05);调和油HDL-C/LDL-C、TC含量与豆油组、猪油组无差异显著性(P>0.05);猪油组UA、UREA含量极显著高于豆油组(P<0.01),Crea水平极显著高于调和油组(P<0.01);豆油组α-HBDH水平显著高于猪油组(P<0.05),但与调和油组无显著差异(P>0.05)。相比于豆油或猪油,饲料中添加调和油可提高平均日增重,且有益于肉鸡的心脏功能以及肝、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豆油 猪油 调和油 生长性能 器官指数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加热过程甘油二酯油和调和油的氧化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春艳 李昌模 +4 位作者 若文靓 刘慧琳 姚云平 石贞 杜欣军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8,共4页
以调和油和甘油二酯油为材料,对其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的氧化稳定性进行评价。对甘油二酯油和调和油在60℃和180℃持续加热过程中,酸价、过氧化值、羰基值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甘油二酯油在60℃持续加热36 h过程中,酸价、过氧化值... 以调和油和甘油二酯油为材料,对其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的氧化稳定性进行评价。对甘油二酯油和调和油在60℃和180℃持续加热过程中,酸价、过氧化值、羰基值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甘油二酯油在60℃持续加热36 h过程中,酸价、过氧化值略有升高,但变化趋势不显著。在180℃加热3 h条件下,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甘油二酯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羰基值均高于调和油,酸价变化不显著,过氧化值和羰基值呈逐渐升高趋势。甘油二酯油和调和油加热3 h后,过氧化值分别达到14.08和6.97 meq/kg,羰基值分别达到37.83和37.75 meq/kg。甘油二酯油的热氧化稳定性与调和油相比容易发生氧化、酸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二酯 调和油 氧化稳定性 酸价 过氧化值 羰基值
下载PDF
生物柴油和矿物柴油的性质对比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文凤 杜三旺 赵静 《广东化工》 CAS 2010年第10期82-83,91,共3页
文章三种自制生物柴油性质完全符合德国现行生物柴油标准,基本符合0#矿物柴油标准。对比生物柴油与矿物柴油性质得出:生物柴油较矿物柴油更环保、更安全,但其低温性、蒸发性和雾化性不太理想,将其与矿物柴油调合使用,可以取长补短,发挥... 文章三种自制生物柴油性质完全符合德国现行生物柴油标准,基本符合0#矿物柴油标准。对比生物柴油与矿物柴油性质得出:生物柴油较矿物柴油更环保、更安全,但其低温性、蒸发性和雾化性不太理想,将其与矿物柴油调合使用,可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对调合油性质分析,结果表明,生物柴油和矿物柴油的适宜调合比为B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矿物柴油 可再生能源 调合油
下载PDF
云南6种木本植物油脂肪酸组成分析及调和优化
9
作者 于雪莲 杨培艺 +2 位作者 郭娟 罗嘉 张帆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57,共6页
为促进云南木本植物油的应用,以产自云南的蒜头果油、印度血桐油、元宝枫籽油、滇牡丹籽油、美藤果油和橡胶籽油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总脂肪酸和sn-2位脂肪酸的组成与含量,并在满足膳食脂肪酸推荐标准的基础上,以功能性脂肪... 为促进云南木本植物油的应用,以产自云南的蒜头果油、印度血桐油、元宝枫籽油、滇牡丹籽油、美藤果油和橡胶籽油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总脂肪酸和sn-2位脂肪酸的组成与含量,并在满足膳食脂肪酸推荐标准的基础上,以功能性脂肪酸含量为指标,利用规划求解算法优化了6种木本植物油的调和产品。结果表明:6种木本植物油富含功能性脂肪酸,其中元宝枫籽油、美藤果油和橡胶籽油分别含有35.92%、39.59%和35.78%的亚油酸,滇牡丹籽油与美藤果油分别含有32.02%和42.56%的α-亚麻酸,蒜头果油、印度血桐油和元宝枫籽油分别含有40.10%、48.53%和5.32%的神经酸;蒜头果油和印度血桐油中sn-2位神经酸含量较高,分别达13.79%和14.27%,滇牡丹籽油中sn-2位亚油酸(31.06%)、α-亚麻酸(20.71%)含量较高;通过6种木本植物油的配比优化,得到满足膳食脂肪酸推荐标准的亚油酸含量最高(36.3%)、亚麻酸含量最高(9.1%)和神经酸含量最高(4.1%)的3种调和油。综上,以云南6种木本植物油为原料,通过配比优化,可得到富含功能性脂肪酸的调和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油 功能性脂肪酸 sn-2位脂肪酸 调和油
下载PDF
棕榈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及结晶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蔡玲玲 袁银男 +2 位作者 陈秀 来永斌 陈蕾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8-361,共4页
针对棕榈油生物柴油(PME)流动性差的问题,分析了PME的化学组成,测定PME、0号柴油(0PD)及PME与0PD调合油的冷滤点,观测PME和调合油在低温环境下的结晶过程。实验结果表明,PME中的饱和脂肪酸甲酯与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13%... 针对棕榈油生物柴油(PME)流动性差的问题,分析了PME的化学组成,测定PME、0号柴油(0PD)及PME与0PD调合油的冷滤点,观测PME和调合油在低温环境下的结晶过程。实验结果表明,PME中的饱和脂肪酸甲酯与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13%和59.57%,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较高使PME流动性变差;PME和0PD的质量比为10∶90时,调合油的冷滤点可达到-4℃;随温度的降低,PME结晶为规则的薄片状,并逐渐变大相互联结在一起;PME与0PD调和能使PME不能形成规则的结晶形状,从而改善PME的低温流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生物柴油 低温流动性 调合油 结晶形态
下载PDF
调和油的换代和升级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波涛 曹文明 孙禧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共3页
该文阐述了调和油的营养基础,及第二代调和油、第三代调和油、第四代调和油的特点;分析了调和油升级的方法;并对平衡组合油的产品形式作了说明。
关键词 调和油 平衡组合油 换代 升级
下载PDF
混掺俄油的大庆原油触变特性试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伟平 祁惠爽 +10 位作者 彭士垚 崔健 李立 严江 王海东 艾民连 郝小虎 潘艳华 胡路胜 叶芳 刘祁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32,共6页
针对混掺5%~10%俄罗斯原油的大庆原油,开展了铁大线和秦京线大庆原油触变特性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考虑原油存在不完全可逆性结构的Houska修正触变模型能比较准确地描述在特定测试温度、进站温度和多剪切速率条件下的大庆原油触变... 针对混掺5%~10%俄罗斯原油的大庆原油,开展了铁大线和秦京线大庆原油触变特性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考虑原油存在不完全可逆性结构的Houska修正触变模型能比较准确地描述在特定测试温度、进站温度和多剪切速率条件下的大庆原油触变行为。试验获得了秦京线、铁大线实际管输条件下不同测试温度和进站温度的触变模型参数,对于准确计算管道停输再启动压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原油 俄罗斯原油 混合原油 触变模型 试验
下载PDF
不同种类高膳食油脂对小鼠血脂、肝脂及尿酸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慧娟 刘水平 +5 位作者 易想炼 肖海思 曾禹 严思思 王吉 文利新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3,共6页
为了探讨猪油、植物油及其调和油对血脂、肝脂及血尿酸的影响,评估其对特殊人群的健康潜在风险,本文研究以小鼠为模型,模拟居民用油习惯,将50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葵花籽油组(SSO)、豆油组(SO)、猪油组(LO)、葵花籽油与猪... 为了探讨猪油、植物油及其调和油对血脂、肝脂及血尿酸的影响,评估其对特殊人群的健康潜在风险,本文研究以小鼠为模型,模拟居民用油习惯,将50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葵花籽油组(SSO)、豆油组(SO)、猪油组(LO)、葵花籽油与猪油调和油组(SSO-L)、豆油与猪油调和油组(SO-L)5组,模拟我国部分人群(5%~10%)日均烹调油脂高摄入水平(95g/d),每组日粮中分别添加10.5%的不同油脂,饲喂8周后采集血液和肝脏组织,检测血清和肝脏指标。结果显示,相比于其他各组,LO组在体脂和血脂方面都有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而SSO-L组和SO-L组在肝脂方面显著高于对应的SSO组和SO组(p<0.05)。同时,SSO-L组和SO-L组的SUA和肝脏XOD水平都显著高于LO组(p<0.05)。表明在95 g/d的膳食油脂摄入水平下,猪油会极大增加肥胖和患脂肪肝病的风险。葵花籽油与猪油调和油和豆油与猪油调和油也会通过升高尿酸水平来增大痛风和脂肪肝的患病风险。此外,长期以该水平摄入这两种调和油对肝脏功能也有明显损伤。在该摄入水平下,豆油为较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油 葵花籽油 豆油 调和油 血脂 尿酸
原文传递
核桃调和油在不同烹饪温度下氧化稳定性的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丹亚 焦云琦 +5 位作者 闫皓 卢亮亮 李晓曼 刘凤兰 孔令明 孙俪娜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4-261,共8页
为保持核桃油热加工过程中营养和热稳定性,将核桃油与亚麻籽油、花生油、红花籽油和菜籽油进行调和,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脂肪酸摄入量,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出核桃调和油中各原料所占比例,研制出核桃油含量分别为1%、5%、15%、25%的营养均... 为保持核桃油热加工过程中营养和热稳定性,将核桃油与亚麻籽油、花生油、红花籽油和菜籽油进行调和,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脂肪酸摄入量,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出核桃调和油中各原料所占比例,研制出核桃油含量分别为1%、5%、15%、25%的营养均衡核桃调和油。分析中式烹饪温度下核桃调和油的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和总氧化值及品质变化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调和油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质量分数比例接近0.27:1:1,n-6/n-3脂肪酸均在(4~6):1推荐值范围之内,符合人体对脂肪酸均衡摄入的需求。1%、5%、15%、25%的调和油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和总氧化值随加热温度升高而升高,210℃时PUFA/SFA比值分别为0.30%、0.39%、0.70%、0.96%,MUFA/PUFA比值较纯核桃油分别增加0.03%、0.07%、0.11%、0.14%,n-6/n-3脂肪酸比例介于4.42~5.76之间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及总氧化值均低于纯核桃油,表明纯核桃油经过调和,有助于减缓氧化物的生成,提高热稳定性,维持脂肪酸的膳食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调和油 计算机建模 热稳定性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超级棕榈液油在湘味面粉熟食冬季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苏喜 李慧 Ooi Cheng Keat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6-188,193,共4页
湘味面粉熟食的冬季生产用油大多是一级大豆油,但是其用油成本较高、易哈败、产品货架期较短。本试验在大豆油中加入适量超级棕榈液油和抑晶剂制成调合油,用于生产冬季湘味面粉熟食中,分析比较各自熟食产品的品质及其在0~5℃冬季气温... 湘味面粉熟食的冬季生产用油大多是一级大豆油,但是其用油成本较高、易哈败、产品货架期较短。本试验在大豆油中加入适量超级棕榈液油和抑晶剂制成调合油,用于生产冬季湘味面粉熟食中,分析比较各自熟食产品的品质及其在0~5℃冬季气温条件下的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分别利用优化配方调和油和一级大豆油生产的湘味面粉熟食在品质上没有明显差异,均达到DB43/160.8———2009标准的质量要求;而且,调和油熟食的氧化稳定性优于大豆油熟食。说明利用超级棕榈液油部分取代大豆油来生产湘味面粉熟食,不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延长产品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液油 大豆油 调和油 湘味 熟食 面粉
下载PDF
不同植物油与猪油搭配食用对肝功能、肝脏抗氧化能力及肝脂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吉 严思思 +5 位作者 肖海思 刘水平 曾禹 周慧娟 谢文 文利新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年第9期71-75,共5页
目的:模拟观察我国居民将植物油与猪油搭配食用的习惯,探讨玉米与猪油调和油,大豆与猪油调和油在两种不同摄入水平下对肝功能、肝脏抗氧化能力及肝脂的影响。方法:将40只8周龄雄性C6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按人均理想用油25g/d和目前... 目的:模拟观察我国居民将植物油与猪油搭配食用的习惯,探讨玉米与猪油调和油,大豆与猪油调和油在两种不同摄入水平下对肝功能、肝脏抗氧化能力及肝脂的影响。方法:将40只8周龄雄性C6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按人均理想用油25g/d和目前中国居民实际人均用油42g/d两个水平,分别在其基础日粮下添加3.8%玉米油与猪油的调和油(CR)、6.5%玉米油与猪油的调和油(CA)、3.8%大豆油与猪油的调和油(SR)、6.5%大豆油与猪油的调和油(SA)。8周后进行称重,取血,采集肝脏。结果:CR与SR比较,肝指数、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降低;SA相比CA显著上升AST活性;无论在推荐摄入水平还是实际摄入水平,玉米调和油相比大豆调和油能有效降低肝脏中甘油三酯(TG)水平,并显著提升肝脏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结论:与大豆调和油比较,玉米调和油有明显的保护肝功能,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降低过氧化损伤,并能降低肝脂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油 玉米油 大豆油 调和油 肝功能 抗氧化 肝脂质
下载PDF
原料对酮苯装置蜡结晶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贺 孙福奇 +3 位作者 陈洋 夏志鹏 王岩 南远方 《当代化工》 CAS 2017年第4期629-632,共4页
基于炼厂在掺炼其它油品后使原油性质变化较大,导致基础油及石蜡生产处于被动调整情况下,阐述了蜡油原料中蜡晶种类及结晶过程,幵分析了原料组成、馏分轻重、馏分宽窄因素等对脱蜡结晶的影响,以便及时调整原料改变后装置生产工艺参数和... 基于炼厂在掺炼其它油品后使原油性质变化较大,导致基础油及石蜡生产处于被动调整情况下,阐述了蜡油原料中蜡晶种类及结晶过程,幵分析了原料组成、馏分轻重、馏分宽窄因素等对脱蜡结晶的影响,以便及时调整原料改变后装置生产工艺参数和操作条件,达到预先了解变化、提前设计斱案、及时调整的目的,使装置处于一种动态的、平稳生产的状态,生产优质润滑油基础油和石蜡产品,满足炼厂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炼 结晶 过滤 馏分
下载PDF
塔河四区混合原油制取重交通道路沥青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裴建军 《石油沥青》 2002年第3期43-45,共3页
根据塔河四区混合原油的性质 ,进行了生产 AH-90重交通道路沥青的可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4 1 0℃、>4 1 2℃减压渣油符合 AH-90重交通道路沥青指标要求 ,但是 ,随着蒸馏温度的提高 ,1 5℃延度值下降较大 ,生产控制范围窄 ,... 根据塔河四区混合原油的性质 ,进行了生产 AH-90重交通道路沥青的可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4 1 0℃、>4 1 2℃减压渣油符合 AH-90重交通道路沥青指标要求 ,但是 ,随着蒸馏温度的提高 ,1 5℃延度值下降较大 ,生产控制范围窄 ,操作弹性小 ,给生产带来了一定困难。在一定针入度的减压渣油中 ,加入定量的糠醛抽出油 ,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AH-90重交通道路沥青指标要求 ,1 5℃延度和薄膜烘箱试验后 2 5℃延度值均大于 1 0 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四区 混合原油 制取 重交通道路沥青 研究 糠醛抽出油
下载PDF
菜籽油-DHA藻油调和油在不同鸡肉烹饪方式下的品质变化
19
作者 朱芷茜 孙雪梅 +4 位作者 黄健花 宋志华 王小三 金青哲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2-147,共6页
为了对DHA藻油调和油的开发和合理烹饪提供相关指导,将DHA藻油分别按菜籽油质量的2%、3%、5%、10%、15%与菜籽油复配制成菜籽油-DHA藻油调和油,并以蒸、炒、烧三种不同方式烹饪鸡肉,测定烹饪前后油样的脂肪酸组成、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变化... 为了对DHA藻油调和油的开发和合理烹饪提供相关指导,将DHA藻油分别按菜籽油质量的2%、3%、5%、10%、15%与菜籽油复配制成菜籽油-DHA藻油调和油,并以蒸、炒、烧三种不同方式烹饪鸡肉,测定烹饪前后油样的脂肪酸组成、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变化,分析探讨DHA藻油比例及烹饪方式对调和油脂肪酸组成及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烹饪后,调和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三种主要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随DHA藻油比例增加呈不规律波动变化;除DHA藻油比例为2%的调和油外,其余调和油的酸值均在烹饪后增加,其中,DHA比例为3%、5%和10%的调和油炒鸡肉后酸值增加最大,蒸和烧这两种烹饪方式对酸值的影响相对较小;纯菜籽油、DHA藻油比例为15%的调和油的过氧化值增加量明显大于其他的调和油,总体上炒较另外两种烹饪方式更易导致过氧化值增加。综上,建议蒸鸡肉或烧鸡肉宜采用DHA藻油比例为2%、3%、5%的调和油,炒鸡肉则不宜采用DHA藻油调和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A藻油 菜籽油 调和油 酸值 过氧化值 脂肪酸 烹饪方式
下载PDF
复配油脂在冰淇淋配方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玉军 牛跃庭 +4 位作者 刘彩丽 黄清吉 崔惠玲 马银辉 马川兰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20,共4页
通过对棕榈油中间分提物(PMF)、棕榈硬脂(ST)和奶油(MF)3种可食用油脂按照不同比例进行复配,找出了最适合用于冰淇淋的复配油脂,并用此复配油脂进行冰淇淋配方研究,确定了冰淇淋的最佳配方:复配油脂添加量为6%,脱脂乳粉添加量为8%,糖添... 通过对棕榈油中间分提物(PMF)、棕榈硬脂(ST)和奶油(MF)3种可食用油脂按照不同比例进行复配,找出了最适合用于冰淇淋的复配油脂,并用此复配油脂进行冰淇淋配方研究,确定了冰淇淋的最佳配方:复配油脂添加量为6%,脱脂乳粉添加量为8%,糖添加量为13%,乳化剂添加量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油脂 冰淇淋 配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