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20
1
作者 郑化 杜予民 余家会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2期187-190,共4页
采用溶液纺丝法制得壳聚糖 /聚乙烯醇共混纤维 .用 FT- IR、XRD、SEM表征了其结构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在共混纤维中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共混纤维的抗张强度随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增大得到改善 ;聚乙烯醇对共混... 采用溶液纺丝法制得壳聚糖 /聚乙烯醇共混纤维 .用 FT- IR、XRD、SEM表征了其结构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在共混纤维中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共混纤维的抗张强度随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增大得到改善 ;聚乙烯醇对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和保水性能有明显影响 .壳聚糖脱乙酰度为 90 .2 %时 ,共混纤维的抗张强度在聚乙烯醇含量为 2 0 % (wt)最大 ,其干、湿态抗张强度分别达到 1.82 c N/d和 0 .81c N/d,比纯态壳聚糖纤维的干、湿态抗张强度分别提高 2 1.3%和 14.1% ;共混纤维的保水值均高于 170 % ,大于纯态壳聚糖纤维的保水值 (12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乙烯醇 溶液纺丝 共混纤维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及其共混纤维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义 张旭 +3 位作者 黄威 陈鹏 陈国强 佟毅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29-837,共9页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代表性的生物基可降解高分子,其种类超过150种,性能多样、可调。文中综述了PHA的研究概况及潜在应用,介绍了四代商业化PHA的性质及其与其他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形成共混纤维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酯 聚乳酸 生物基可降解 共混纤维 应用
原文传递
戊二醛交联壳聚糖/PVA共混纤维的制备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德增 苏丹 +1 位作者 程雪 赵婷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6-208,共3页
采用湿法纺丝方法成功制备了壳聚糖/PVA共混纤维,为了提高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利用戊二醛对纤维进行交联处理。运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TGA对共混纤维和交联纤维进行表征;同时,测试了纤维交联前后的力学性能和吸水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湿法纺丝方法成功制备了壳聚糖/PVA共混纤维,为了提高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利用戊二醛对纤维进行交联处理。运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TGA对共混纤维和交联纤维进行表征;同时,测试了纤维交联前后的力学性能和吸水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图中,在1 641cm-1处出现的Shiff碱吸收峰,表明成功制备了交联纤维;随着交联剂戊二醛增加,交联纤维的断裂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减少,吸水率降低;热失重分析表明,交联后纤维的热损失温度为200℃,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乙烯醇 共混纤维 交联 结构表征
下载PDF
KINETICS AND MECHANISM RELATING ALKALINE HYDROLYSIS OF POLYESTER BLEND FIBER
4
作者 李光 顾利霞 孙桐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1993年第2期34-40,共7页
Cation Dyeable Polyester(CDP)was made by copolymerizing dimethyl terephthalate(DMT),S-sodium sulfonate dimethyl isophthalate(SIPM) with a weight fraction of 4.5% and ethyleneglycol (EG).Blend of PET and CDP was spun i... Cation Dyeable Polyester(CDP)was made by copolymerizing dimethyl terephthalate(DMT),S-sodium sulfonate dimethyl isophthalate(SIPM) with a weight fraction of 4.5% and ethyleneglycol (EG).Blend of PET and CDP was spun into hollow fiber.The fiber was then treated withaqueous NaOH.In this paper,kinetics and mechanism of alkaline hydrolysis of PET,CDP andtheir blend PET/CDP fiber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specific area measurement,scantl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other chemical analyses.It was showed that the rate of alkaline hydrolysis isCDP】PET/CDP】PET.Because of blending effect,the alkaline hydrolysis of PET/CDP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PET.CDP phase in the PET/CDP fiber is predominantly hydrolyzed,andhence some pieces of fiber(micro-fiber) fall off the fiber because of et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ESTER fibers COPOLYMER fibers KINETIC analysis mechanism blend fibers ALKALINE HYDROLYSIS
下载PDF
后道拉伸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丝胶蛋白共混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夏榆 姚勇波 +4 位作者 姚菊明 生俊露 张葵花 蒋毅 张军峰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3,共11页
为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采用后道拉伸处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succinate),PBS)/丝胶蛋白(silk sericin,SS)共混纤维,研究拉伸倍数和拉伸温度对纤维形态结构、化学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与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拉... 为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采用后道拉伸处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succinate),PBS)/丝胶蛋白(silk sericin,SS)共混纤维,研究拉伸倍数和拉伸温度对纤维形态结构、化学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与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拉伸倍数增加,PBS与丝胶蛋白发生相对位移,纤维表面沿拉伸方向出现明显条纹;随着拉伸温度增加,纤维表面的条纹减少,表明温度的增加提高了PBS分子链的运动能力,使纤维保持致密结构。随着拉伸倍数和拉伸温度的提高,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和结晶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后道拉伸倍数为4倍,拉伸温度为75℃时,纤维的结晶度可达61.30%,此条件下的纤维断裂强度最大为2.0 cN/dtex,接近粘胶纤维的力学强度,可满足纺纱、非织造等纺织加工工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丝胶蛋白 共混纤维 拉伸倍数 拉伸温度
下载PDF
聚合松香增容聚乳酸/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共混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6
作者 钱裕洁 王文刚 +4 位作者 皮秋月 王艳红 侯秀良 徐荷澜 刘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2-62,共11页
以聚合松香(PR)为相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聚乳酸/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LA/PBAT)共混纤维。采用拉伸试验、微观结构、热分析和流变测试分析评估了熔体和纤维的物化性能。PR的引入使得PBAT和PLA的玻璃... 以聚合松香(PR)为相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聚乳酸/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LA/PBAT)共混纤维。采用拉伸试验、微观结构、热分析和流变测试分析评估了熔体和纤维的物化性能。PR的引入使得PBAT和P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熔融温度降低,促进了PBAT相的均匀分散,分散相尺寸明显减小,增强了PBAT的非均相成核效应,提高了PLA的结晶温度,并在30%PR时观测到了直径小于2μm的微纤结构。随着PBAT含量的增加,共混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与断裂强度均得到显著提升,断裂伸长率最多提高了近600%,同时断裂强度不仅得到了保留,还提升了2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聚合松香 增容 共混纤维
下载PDF
热辅助在线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聚3-羟基丁酸-戊酸酯/聚乳酸混合纤维
7
作者 黄忠平 吴尔苗 +4 位作者 石东亮 潘保全 林慈慧 郑睿行 沈坚 《分析试验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38-1343,共6页
建立了热辅助在线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混合纤维中聚3-羟基丁酸-戊酸酯/聚乳酸(PHBV/PLA)的含量及比例。采用三氯甲烷溶解纤维样品,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进行衍生化,PHBV/PLA在高温裂解下瞬间生成甲基化产物,由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 建立了热辅助在线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混合纤维中聚3-羟基丁酸-戊酸酯/聚乳酸(PHBV/PLA)的含量及比例。采用三氯甲烷溶解纤维样品,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进行衍生化,PHBV/PLA在高温裂解下瞬间生成甲基化产物,由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质谱分离测定。结果表明,PHBV特征甲基化产物在绝对进样量0.075~7.5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54;PLA特征甲基化产物在绝对进样量0.35~17.5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32。PHBV和PLA特征甲基化产物的定量限分别为0.075μg和0.35μg,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6.0%和4.8%,加标回收率分别在100.8%~107.6%和91.3%~104.5%之间。本研究为共混纤维中PHBV/PLA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检测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丁酸-戊酸酯/聚乳酸 混合纤维 热辅助在线衍生化-气相色谱法 定量分析
原文传递
聚乙烯醇/水滑石共混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卓其奇 田盛 戴礼兴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09年第4期10-13,共4页
采用凝胶纺丝法制备聚乙烯醇/水滑石(PVA/HT)共混纤维。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水滑石在PVA/HT共混纤维中的分散状况和共混纤维的表面形态。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可以看出HT和PVA之间存在明显的氢键作用;热重分析(TG)测试表明水... 采用凝胶纺丝法制备聚乙烯醇/水滑石(PVA/HT)共混纤维。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水滑石在PVA/HT共混纤维中的分散状况和共混纤维的表面形态。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可以看出HT和PVA之间存在明显的氢键作用;热重分析(TG)测试表明水滑石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PVA的热性能;加入适量的HT可以提高PVA纤维的断裂强度;随着HT含量的增加,PVA/HT共混纤维的最大拉伸倍数下降且表面易产生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水滑石 凝胶纺丝 共混纤维
下载PDF
CDP/PETRc共混纤维的常压染色 被引量:1
9
作者 沈文东 李燕立 李旭明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5-21,共7页
利用三单体间苯二甲酸磺酸钠(SIPE)加入量较高的3种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CDP)与回收聚酯(PETRc)共混,制得不同三单体含量的共混纤维.纤维常压染色后进行染色饱和值的比较.同时,为得到共混纤维染色性与结构的关系,对共混纤维的结晶能力和... 利用三单体间苯二甲酸磺酸钠(SIPE)加入量较高的3种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CDP)与回收聚酯(PETRc)共混,制得不同三单体含量的共混纤维.纤维常压染色后进行染色饱和值的比较.同时,为得到共混纤维染色性与结构的关系,对共混纤维的结晶能力和玻璃化温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以适当比例和种类的CDP与PETRc共混,制得的三单体含量一定的共混纤维,能够实现阳离子染料常压染色;影响CDP/PETRc共混纤维实现常压染色的主要因素是共混纤维的结晶度和玻璃化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 回收聚酯 共混纤维 常压染色 结晶
下载PDF
Alkaline Hydrolysis of PP/EHDPET Blend Fibers
10
作者 李梅 付中玉 +1 位作者 张大省 王庆瑞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1999年第3期44-47,共4页
Polypropylene superfine fibers or cell porous fibers were prepared from the bi-component blend fibers of polypropylene/easlly hydro-degraded polyester(PP/EHDPET)by alkaline hydrolysis process. EHDPET is a kind of copo... Polypropylene superfine fibers or cell porous fibers were prepared from the bi-component blend fibers of polypropylene/easlly hydro-degraded polyester(PP/EHDPET)by alkaline hydrolysis process. EHDPET is a kind of copolyester that can be rapidly hydro-degraded in the hot alkaline solution.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kinetics of alkaline hydrolysis of EHDPET, and the effect of catalyst, bulk ratio and the content of polypropylene grafted maleic anhydride (PP-g-MAH) on the alkaline hydrolysis process. Meanwhile,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blend fibers during this process was also investigated by the technology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PROPYLENE ( PP) easily HYDRO - degraded POLYESTER (EHDPET) blend fibers ALKALINE HYDROLYSIS .
下载PDF
大豆蛋白/聚丙烯腈共混纤维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庆芳 肖茹 顾利霞 《合成纤维》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23,共3页
研究了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经湿法纺丝所制备的大豆蛋白/聚丙烯腈共混纤维的结构性能。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共混纤维主要组成为聚丙烯腈和大豆蛋白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纤维的表面有凸起颗粒及较深的沟槽;共混纤维的断裂强度略有降低,断... 研究了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经湿法纺丝所制备的大豆蛋白/聚丙烯腈共混纤维的结构性能。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共混纤维主要组成为聚丙烯腈和大豆蛋白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纤维的表面有凸起颗粒及较深的沟槽;共混纤维的断裂强度略有降低,断裂伸长率基本不变;纤维的表面接触角及回潮率的测试表明:共混纤维的吸湿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质 聚丙烯腈 二甲基亚砜 共混纤维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聚芳酯/聚酯共混纤维的热分析
12
作者 肖长发 吴世臻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1-123,126,共4页
利用热分析(DSC)的方法对聚(对羟基苯甲酸/6-羟基-2-甲酸萘[p(HBA/HN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共混纤维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共混纤维 热分析 聚芳酯 聚酯纤维
下载PDF
HDPE含量对熔纺UHMWPE/HDPE纤维晶体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非 刘丽超 薛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42,共6页
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含量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HDPE混合纤维的结构和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通过声速取向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纤维力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HDPE的含量对UHMWPE/HDP... 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含量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HDPE混合纤维的结构和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通过声速取向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纤维力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HDPE的含量对UHMWPE/HDPE共混纤维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DPE的质量分数为40%时,HDPE具有良好的润滑作用,能够有效促进UHMWPE/HDPE纤维的分子链沿轴向取向,声速取向因子达96.73;纤维的内部形成了细长的晶粒,纤维的结晶度和晶体取向度显著提高,分别达到64.14%和0.98;细长晶粒在径向上紧密排列,在轴向上由非晶区的伸展分子链连接,这种结构能够更好地承载力学性能,因此,纤维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可以达到1204 MPa,初始模量可以达到20.7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熔融纺丝 共混纤维 高密度聚乙烯 晶体结构
下载PDF
纤维化对聚甲醛/聚乳酸共混物热分解和预期寿命的影响
14
作者 李建华 汪晓东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107,共4页
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PLA)含量为10%的聚甲醛/聚乳酸(POM/10PLA)共混物,并采用熔融纺丝工艺制备了POM/10PLA纤维。利用热分析仪研究了POM/10PLA共混物及其纤维的热解行为,并采用Flynn&Wall方法和Toop方法分析了POM/10PLA纤... 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PLA)含量为10%的聚甲醛/聚乳酸(POM/10PLA)共混物,并采用熔融纺丝工艺制备了POM/10PLA纤维。利用热分析仪研究了POM/10PLA共混物及其纤维的热解行为,并采用Flynn&Wall方法和Toop方法分析了POM/10PLA纤维的热解动力学,预测了其寿命。结果表明,纤维化有利于提高POM/10PLA共混物的热稳定性和预期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聚乳酸共混物 共混纤维 热稳定性 热解动力学 预期寿命
下载PDF
PA6/EHDPET共混纤维的相形态结构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大省 王锐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2年第6期56-59,共4页
合成了一系列易水解聚酯(EHDPET),并对其[η],t_(g),t_(cc),t_(mc)及 t_m 等热性能和流变性能进行了表征.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 PA6/EHDPET 共混纤维的相形态结构,其结果表明:(1)当共混组分的熔体粘度比(η_m(PA6)/η_m(EHDPET))不变时... 合成了一系列易水解聚酯(EHDPET),并对其[η],t_(g),t_(cc),t_(mc)及 t_m 等热性能和流变性能进行了表征.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 PA6/EHDPET 共混纤维的相形态结构,其结果表明:(1)当共混组分的熔体粘度比(η_m(PA6)/η_m(EHDPET))不变时,改变共混体积组成比(V(PA6)/V(EHDPET)),所得共混纤维可具有 PA6为岛相或为海相的形态结构;而当共混组成比不变时,改变共混组分的熔体粘度比,也可得到 PA6为岛相或为海相的共混纤维.(2)当共混两组分的熔体粘度比大于9.25时,即便体积组成比高达70/30,PA6亦可构成岛相.所得共混纤维可用于制备超极细纤维或多孔中空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结构 易水解聚酯 混合纤维
下载PDF
服装面料混纺纤维鉴别的研究现状、技术对策 被引量:3
16
作者 侯文锐 刘建昆 +1 位作者 孙磊 杨轶捷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24期98-99,共2页
文章通过调研国内外服装面料混纺纤维鉴别的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不足。文章提出了以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两种现代分析方法相结合辅助检验纤维成分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准确、快速的鉴别纤维成分,并对环境无害... 文章通过调研国内外服装面料混纺纤维鉴别的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不足。文章提出了以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两种现代分析方法相结合辅助检验纤维成分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准确、快速的鉴别纤维成分,并对环境无害,可以弥补目前纤维鉴别方式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面料 混纺纤维鉴别 研究现状
下载PDF
PBT/PET共混纤维的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立新 华坚 《广东化纤》 1999年第1期20-24,共5页
研究了PBT/PET共混纤维结构和拉伸、染色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ST/PET共混比的增加,初生纤维的结晶度、取向度及纤维的断裂强度、上染率均增加.而断裂伸长下降,纤维经拉伸定形后.结构和住能有较大的变化.
关键词 共混纤维 结构 性能 PET PBT 改性纤维
下载PDF
纳米硒和静电纺PVA/Se共混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华 王瑞芳 +1 位作者 孙庆德 张雯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1,共6页
本文采用聚乙烯醇为模板剂,用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纳米硒.探究了反应条件对纳米硒的形貌和分散性的影响,得出了制备红色纳米硒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 h、聚乙烯醇和二氧化硒的质量比为1/7、抗坏血酸和亚硒酸的物... 本文采用聚乙烯醇为模板剂,用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纳米硒.探究了反应条件对纳米硒的形貌和分散性的影响,得出了制备红色纳米硒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 h、聚乙烯醇和二氧化硒的质量比为1/7、抗坏血酸和亚硒酸的物质量之比为4∶1.采用直接分散法,将纳米硒添加到聚乙烯醇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得到了聚乙烯醇/纳米硒(PVA/Se)共混纤维.通过改变纳米硒的添加量发现,当纤维中纳米硒的质量分数不大于10%时,纳米硒在共混纤维中的分散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静电纺丝 PVA/Se共混纤维 抗坏血酸 聚乙烯醇
下载PDF
PMMA/PET共混体系可纺性及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蕾 胡祖明 +1 位作者 喻爱芳 刘兆峰 《合成纤维》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19,共3页
研究了PMMA/PET共混纤维的可纺性和拉伸性,并测定了拉伸丝的力学性能、取向和结晶结构。结果表明,PMMA的加入可以延迟PET的成形,减小纤维的取向,提高PMMA/PET卷绕丝的断裂伸长,从而提高纤维的后拉伸倍数,提高纤维的生产效率;PMMA的加入... 研究了PMMA/PET共混纤维的可纺性和拉伸性,并测定了拉伸丝的力学性能、取向和结晶结构。结果表明,PMMA的加入可以延迟PET的成形,减小纤维的取向,提高PMMA/PET卷绕丝的断裂伸长,从而提高纤维的后拉伸倍数,提高纤维的生产效率;PMMA的加入量在5%以下时,不影响纤维的可纺性;PMMA/PET共混纤维拉伸丝的强度和断裂伸长可达到常规PET纤维的要求;扫描电镜照片显示,PMMA以棒状形式分散在PET基体中,分散直径为1μ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A/PBT共混体系 可纺性 共混纤维 结构 力学性能 可纺性 拉伸性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下载PDF
PBT/PLA共混纤维的结构性能表征
20
作者 张嘉煜 张玉芳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41,共7页
分别以聚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EVA-g-MAH)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ABS-g-MAH)的产物作为增容剂,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乳酸... 分别以聚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EVA-g-MAH)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ABS-g-MAH)的产物作为增容剂,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乳酸(PLA)、增容剂的共混纤维。利用SEM、DSC、TG和XRD等不同方法,研究了不同种类和含量的增容剂对共混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对于质量比为70/30的PBT/PLA共混体系,3种增容剂均不同程度地改善了PBT和PLA两相间的相容性,除终了分解温度tb略有下降外,PBT/PLA共混纤维的玻璃化温度tg、冷结晶温度tc、初始分解温度ta和拉伸断裂强度等都有提高。不同种类增容剂相比较,EVA-g-MAH的增容效果比PP-g-MAH和ABS-g-MAH的增容效果略微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容剂 热性能 力学性能 结晶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